资源描述:
内 审 意 见 我队总工办对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紧急实施Ⅰ类项目巫山县高塘观滑坡详细勘查报告进行了内部审查。经过认真核对并充分计论形成意见如下 1勘查目的和任务明确,资料收集较全面,采用的技术标准恰当;采用调查测绘、钻探、井探、槽探、原位测试、原位大剪测试、大容重试验、简易抽水试验、室内岩土水测试、工程测量等手段对滑坡进行综合勘查,勘查手段正确,针对性强; 2野外第一手资料丰富、详实、齐全,特别是对滑坡边界、滑带资料记录详细,真实。 3初步查明了滑坡体的分布范围、空间形态、滑坡物质结构、滑带特征、滑坡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等工程地质条件。 3报告通过多种试验手段并综合地面调查情况建议地质参数原则合理,对滑坡稳定性评价采用方法恰当,结论可信,建议治理方案针对性强,合理可行。 该报告已按中咨公司审查意见完善,达到设计书要求。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 二OO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目 录 0前言 1 0.1任务来由 1 0.2地质灾害情况及危害情况 1 0.3工作目的与任务 2 0.4勘查工作概况 2 0.5、完成工作量及勘查质量评述 4 1勘查区自然地理条件及地质环境 5 1.1自然地理 5 1.2地质环境 5 1.2.1地形地貌 5 1.2.2地层岩性 6 1.2.3地质构造与地震 6 1.2.4水文地质条件 8 1.2.5不良地质现象 9 1.2.6人类工程活动 9 2滑坡基本特征及类别 10 2.1滑坡空间形态 10 2.2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11 2.3滑坡水文地质 12 2.4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 14 2. 5滑体土物理力学性质 15 2. 6滑床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16 3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16 3.1滑坡稳定性分析 16 3.1.1滑坡变形特征及发育史 16 3.1.2 滑坡类型及变形破坏模式 18 3.1.3滑坡影响因素及成因机制分析 18 3.1.4滑坡稳定性判断 19 3.2滑坡稳定性计算 19 3.3滑坡稳定性综合评价 21 3.4滑坡稳定性敏感因素分析 21 4滑坡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22 4.1发展趋势预测 22 4.2危害性预测 22 5防治方案比较与建议 22 5.1 工程支挡轴线工程地质特征论述 22 5.1 防治方案 23 5.2防治方案比较与推荐意见 24 6 结论及建议 24 6.1结论 24 6.2建议 24 7、天然建筑材料 25 8、结束语 26 附 图 1、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紧急实施Ⅰ类项目 巫山县高塘观滑坡详细勘查工程地质平面图 (1500)1张 2、滑坡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4张 3、钻孔工程地质柱状图(150)8孔 4、探槽展示图(1100)6条 5、探井展示图(1100)2井 6、滑坡稳定性计算模型图6份 7、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紧急实施Ⅰ类项目 巫山县高塘观滑坡详细勘查实际材料图 (1500)1张 附 件 1、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项目勘查合同书 2、滑坡勘查委托书1份 3、滑坡勘查岩土物理力学试验报告2份 4、滑坡勘查现场大剪试验报告1份 5、滑坡水质简分析成果1份 6、滑坡勘查设计书专家审查修改意见、最终专家审查意见及专家签到表1份 7、专家审定勘查设计工作量表 8、设计变更2份 9、完成工作量对照表1份 10、危害性调查表1份 11、野外验收意见表1份 12、勘探点测量成果表1页 13、照片集(32张) 14、详细勘察补充报告 0前言 0.1任务来由 高塘观前缘斜坡地段是巫山县规划的三峡库区三期移民重要安置区,受工程建设及其他自然因素影响,2003年4月后,斜坡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形。2003年89月,三峡库区地灾防治指挥部派专家组进行了踏勘与核查,确定高塘观前缘斜坡是一个滑坡,我队受委托于2003年1112月进行规前勘查,勘查结果表明高塘观前缘斜坡是为一个复合型滑坡。 此次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巫山县高塘观滑坡详被列为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Ⅰ类应急抢险项目。2005年4月25日,受巫山县地质灾害整治中心委托,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承担巫山县高塘观滑坡详细勘察。我队接受任务后即派技术人员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踏勘与核查,并根据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查技术要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指挥部2004.12)编制勘查设计书,设计书于2005年5月18日经专家组审查通过。 0.2地质灾害情况及危害情况 高塘观滑坡位于重庆市巫山县长江北岸高塘村,是三峡库区巫山县大玉皇阁古崩滑体前缘局部复活的新近滑坡之一(图1-1)。巫山县在建滨江路从滑坡前缘通过,在建污水处理厂位于滑坡体右侧沟谷底部,已建排污管道及在建旅游码头位于滑坡体前缘及左侧沟谷底部。据调查,该滑坡变形产生于2003年4月,滑坡导致地面及民房出现拉张裂缝,目前该滑坡处于蠕滑阶段。一旦高塘观滑坡发生滑动,危及滑坡区内123人、 高塘观滑坡与大玉皇阁古崩滑体位置示意图 图1-1 建筑面积3592.36m2,滑坡后缘党校45人、办公及住宅3000m2,住宅、人口安置及土地损失费总价值约1200万元;滑坡前缘已完成规划的沿江公路(255m)勘察、设计及路基施工投入约600万元;滑坡前已建的排污涵道100m(价值约50万元);旅游码头前期施工投入约1500万元;头道沟与二道沟之间的库岸工程投入1800万元,总价值约4710万元(见表1-1),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影响巫山新县城的基础建设。 根据三峡库区三期地质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表2-4规定,综合判定其危害性等级为Ⅲ级。 危险性实物调查表 表1-1 调查对象 危害情况 经济损失 人口及建筑面积 现滑坡体常住人口123人,居民建筑面积3592.36m2 760万元 单位 滑坡后缘党校常住人口45人,建筑面积3000m2 排污管线 滑坡前缘约100m 50万元 公路 滑坡前缘已完成规划沿江公路勘察、设计及路基施工投入 600万元 旅游码头 滑坡前缘旅游码头前期施工投入 1500万元 库岸 头道沟与二道沟之间的库岸工程投入 1800万元 合计经济损失4710万元 0.3工作目的与任务 在已完成规前勘查的基础上,将可研和初步设计两阶段合并,达到详勘要求,工作目的是为三峡库区三期地灾害防治初步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本次工作主要任务查明滑坡范围、规模、性质及滑坡要素特征,分析滑坡发展趋势,定性评价滑坡稳定性,计算滑坡稳定性系数,综合评价滑坡稳定性,提出治理滑坡的方案建议,并查明滑坡治理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岩土的物理力学参数,为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提供所需的勘查成果资料。 0.4勘查工作概况 1、前期工作简介 2003年1112月我队受委托对高塘观滑坡进行规前勘查,勘查结果为高塘观前缘斜坡是为一个复合型滑坡。 2、勘查主要依据 本次勘查主要执行的技术标准有 1)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三峡库区三期地质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 2)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三峡库区三期地质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3)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Ⅰ类应急抢险项目巫山县高塘观滑坡详细勘查设计书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勘查时间 2005年4月25日,受巫山县地质灾害整治中心委托后,我队即派技术人员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踏勘与核查,4月30日完成勘查设计书编写,2005年5月18日勘查设计书经专家组审查通过。 2005年5月24日,我队组织人员、设备进入工地施工,截止2005年6月18日,野外工作全面结束,历时26天,6月20日野外工作经巫山县地质灾害整治中心验收合格。 6月21日转入室内报告编写,6月28日通过队内部审查,6月29日完成报告编写。 4、勘查工作量 根据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Ⅰ类应急抢险项目巫山县高塘观滑坡详细勘查设计书专家组评审意见书,勘查具体工作量布置如下 4.1、勘探工作布置 布置纵向勘探剖面3条,间距4560m,横勘探剖面1条,剖面总长总计766m。勘探工程采用钻探、井(槽)探和工程地质测绘相结合布置,勘探点距2556m。共布置钻孔6孔/155m,浅井2口/42m,探槽6个/150m3。 4.2、工程测量 1500地形图测量测图范围东至头道沟东侧、西至二道沟西侧、后界至高塘观平台平湖西路,前缘至江边,面积0.14km2;1200剖面测量824.35m;碎部测量24点。 4.3工程地质测绘 1500工程地质测绘范围为滑坡边界外100 m范围内。测绘的主要目的是更准确地圈定高塘观滑坡范围,为治理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滑坡体边界条件,测绘面积约0.10 km2。 工程地质测绘的详细程度要求图上宽度大于2mm的地质现象必须描绘到地质图上,对于评价滑坡形成过程及稳定性有重要意义的地质现象,在图上宽度不足2mm时,扩大比例尺表示,并标注实际数据。地质界线图上误差不超过2mm。此次勘查共计填图0.10km2,野外地质点5个,裂隙统计点3个,野外水文点1个,滑坡边界点15个,野外滑坡物质结构特征点10个,滑坡变形特征点10个,地貌点2个,构造点3个。经监理100抽检,合格率为100。 4.4钻探工程 此次勘查共收集利用1个钻孔(编号为ZK4),利用规勘钻孔1个(编号为ZK1),施工6个钻孔,进尺145.96m。钻探全孔采取岩土芯,工程地质人员跟班编录。岩土芯回次采取率76100,终孔孔径为110mm,经监理验收,2个钻孔质量为优秀,4个钻孔质量为优良。 4.5山地工程 此次勘查共布置6个探槽,2个探井,施工中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设计变更(见附件),变更设计后,TJ1在施工到8.90m时停止施工,变更为收集利用钻孔资料,同时对探槽方量减少约40。变更设计后实际施工6个探槽,总方量为86.64m3,施工探井2个(完成1个),累积深度26.70m。 4.6水文工作 施工期间,对泉点进行调查和流量的定期观测,各钻孔进行回次水位观测和终孔水位观测,并在XK4号钻孔进行3段次注水试验和地表4个试坑注水试验。取1件地下水作水质简分析。 4.7、室内岩土试验 在施工的6个钻孔、2个探井和2个探槽中取土样40组进行土常规、三轴剪、天然剪和残余剪及颗粒筛分试验,岩样3组(每组均进行重度、饱和抗压、天然抗压和拉剪试验),所有样品均按规范要求采取、包装,及时送重庆地矿检测中心测试。 4.8、原位试验 此次勘查在探井和地表分别进行4组原位大剪试验和大容重试验。 0.5、完成工作量及勘查质量评述 外业工作于2005年5月24日进场,至2005年6月20日结束,历时26天,完成了地形图修测及勘探点测量、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取样、原位测试及大剪试验等工作。本次完成工作量与设计工作量对比见表1-2。 高塘观滑坡详勘主要工作量表 表1-2 序号 勘查工作内容 单 位 设计工作量 完成工作量 完成率 数量 数量 1 工程测量 1500地形图测量 km2 0.14 0.14 100 1200剖面测量 m/条 766/4 824.35/4 108 勘探及地质点测量 点 15 24 160 2 地质测绘 平面 km2 0.13 0.10 77 剖面 m/条 766/4 824.35/4 108 3 工程勘探 钻探 m/孔 155/6 145.96/6 94 探井 m/个 42/2 26.7/2 77 探槽 m3/条 150/6 86.64/6 58 物探 m/条 -- -- 4 采样 滑体土 组 18 18 100 滑带土 组 18 18 100 颗粒分析土样 组 4 4 100 岩样(抗压、拉剪) 组 3 3 100 水样 组 2 1 50 5 现场试验 大剪 组 4 4 100 大重度 组 4 4 100 渗水试验 次/坑 4 4 100 抽注水试验 段 3 3 100 6 室内试验 土样试验 组 40 40 100 岩样试验 组 3 3 100 水质简分析 组 2 1 50 7 观测 地下水动态简易观测 孔 6 6 100 简易变形观测 点 10 10 100 质量评述 6月20日,我队总工办组成的验收小组对各项外业工作进行自检,认为原始资料收集齐全,完整准确无误,达到滑坡勘查设计书要求后,报请业主和监理进行野外工作验收,验收合格后经同意转入室内资料整理。 (1)工程地质测绘测绘用底图1500,测绘调查点和各种界线在图上的误差小于2mm,精度满足要求。 (2) 地形测量、钻孔、探井及探槽定位和剖面测量采用ET-02电子经纬仪和ND3000光电测距仪采用全站仪施测。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坐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精度满足要求。 (3) 滑坡工程钻探采用小循环钻进、干钻,在滑动面带范围内,采用单动双管钻进。 当钻进接近预计滑动面带或发现滑动面带迹象软弱带或含水层时,控制钻进回次进尺,每回次不超过0.15~0.35m,采取率大于90。 岩芯取出后,按上下顺序摆放于岩芯箱中并逐层编录,特别注意了滑动带土物质特征的描述。 滑体每回次进尺小于0.80m,岩芯采取率81~85,滑床每回次进尺小于0.80m,岩芯采取率大于85。钻孔严格按钻探规程及技术人员的要求进行。 钻进深度、滑体厚度、滑动带范围、基岩面量测误差控制在5cm之内。 现场地质技术人员跟班编录,并根据现场不同地质情况及时指导施工。土样和岩石试样采取后立即密封,及时送试验室试验完成。原状土样采用薄壁贯入式取土器。 钻孔完工后及时封闭孔口,以防地表水、大气降雨从钻孔中下渗进入滑面,影响滑坡稳定性,经监理同意后采用水泥封孔。 (4)山地工程探井每开挖1.0m,及时编录、拍照,然后用钢筋砼护壁,挖至滑动面以下稳定岩层,待编录工作及原位大剪试验完成后,经监理同意后回填。探槽相对集中开挖。野外作业期间,工程技术人员跟班记录,准确细致的调查、描述,及时整理资料,项目组及时对所有野外记录、野外资料进行内部互检,及时纠正记录中的错漏。样品采集认真负责,按规程及时蜡封送检。 土样和岩石试样采取后立即密封,及时送试验室试验完成。土样采用PVC管简装,然后用不干胶带及时密封,岩样及时用塑料带和不干胶带及时密封。样品运输采用木箱充填稻草装箱,土样保存时间未超过3天。 (5)所有试验工作委托重庆地矿检测中心完成,试验项目严格按勘查设计书执行。 本次野外工作严格执行总体设计技术要求,由于现场施工确定的滑带与设计书中预计的深度相差45m,因此钻探工程和山地工程的工作量与设计书中有出入,特别是山地工程,为此特向监理和业主提出设计变更申请(见附件7),累计完成工作量加权平均值与设计工作量对比完成设计工作的97.5,工作量未超出设计要求,符合勘察设计书要求。 野外作业施工的所有工作量在完成时即向监理监督组汇报,施工过程中,项目监理对每项工作均进行监督和现场工作量及工作质量认证,所有工作符合规程要求,质量合格率为100。完成的全部工作量质量优良,达到详勘要求。 1勘查区自然地理条件及地质环境 1.1自然地理 巫山县城位于长江巫峡峡口上游约1km处左岸,勘察区位于巫山县新县城内,头道沟与二道沟之间的山梁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0951′30″,北纬314′52″。长江自西向东于城南流过,大宁河由北向南从城东注入长江。顺江东下,至巴东58km、至宜昌市167km;逆水西上,至奉节35km、至万州154km、至重庆481km。省级公路从县城通过,可达湖北、重庆、四川,交通比较方便。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温湿气候,具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多风少雾、无霜期长等特点。本区多年平均气温18.4℃,月平均最低气温7.1℃,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9.2℃,极端最低气温-6.9℃,极端最高气温41.8℃1995年8月23日。高温天气集中在78月,低温天气分布在12月及次年12月。 本区降雨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049.30mm,年降雨量最大值1356mm, 月最大降雨量445.9mm(1979年9月),日最大降雨量371.3mm(1965年5月24日)。一年中降雨量分布不均,降雨主要分布在59月,占全年的68.8,枯水期分布于1、2、12月,降雨量仅占全年的4.3。 区内经济欠发达,农作物以经济作物柑橘、桃等为主。 1.2地质环境 1.2.1地形地貌 巫山县城地貌属于中、浅切割褶皱侵蚀、剥蚀中低山。新县城属于构造侵蚀河谷地貌。长江三峡地区自白垩纪末至第四纪早更新世曾经有过三次较长时期的准平原化过程,形成了三期和五个亚期夷平面,其中最末一期即云梦期所形成的夷平面高程为400600m。巫山县城区一带共有八级台状地形。 巫山县城区存在Ⅰ、Ⅱ、Ⅲ、Ⅳ级阶地亦有资料认为存在Ⅴ、Ⅵ级阶地和一期亚期夷平面。每个阶地发育多个平台。多数平台可能是河流侧蚀形成的侵蚀阶地或剥蚀平台,它们可与邻区阶地、台阶进行比较。 其中,Ⅳ级阶地分布高程240280m,宽250400m,因冲沟切割等因素表现为一系列断续分布的缓坡平台,高塘观地段为该阶地平台之一。阶地大部分有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分布高程240260m。Ⅲ、Ⅳ级阶地是巫山新县城的主要建设场地,Ⅳ级阶地与Ⅰ级阶地之间多为陡斜坡,大多数崩滑体前缘也分布于这一地带。 1.2.2地层岩性 高塘观地段出露地层由新到老为第四系(Q)、三叠系中统巴东组第三段(T2b3)及第二段(T2b2)。 1、第四系(Q) 广泛分布于斜坡及高塘观平台上。成因类型有残坡积、滑坡堆积及人工堆积。地质年代包括更新世及全新世,分述如下 残坡积(Qeldl)分布于头道沟左右两岸斜面坡部位,以碎块石混合土最为普遍,碎块石成分为(T2b3)灰岩及泥灰岩,与破碎基岩强风化层呈过渡关系,甚至难于区分,厚度不一。 古滑坡堆积(Q3del)广泛分布于高塘观平台,以碎块石混合土最为普遍,碎块石成分为(T2b3)灰岩及泥灰岩,与破碎基岩强风化层呈过渡关系,甚至难于区分,厚度不一。 新近滑坡体(Q4del)主要分布于高塘观平台南侧前缘斜坡上。其浅表层为粉质粘土,中下部为碎块石混合土,总厚约12m。 人工堆积(Q4ml)主要分布于头道沟及二道沟沟口部位,为巫山县旅游码头及污水处理厂施工填筑,物质为碎石土,填筑厚度约40m。 2、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 共分4段,高塘观地段以三叠系中统巴东组第三段(T2b3)出露最广,其次为巴东组第二段(T2b2)。受构造及地形地貌控制,岩石总体破碎。 第三段(T2b3)为一套粉中晶灰岩、粉细晶白云质灰岩、泥质白云质灰岩、粉微晶白云岩,偶见钙质伊利石粉砂岩,中厚厚层状,总厚度约300 m,钻孔揭露的主要为泥质灰岩,最大揭露厚度约8m,未揭穿,高塘观东北侧可见厚度约30m。 第二段(T 2b2)近底部有一层灰黄色粉微晶白云质灰岩、浅灰、灰绿色薄层粉砂岩,厚度27 m,较稳定;下部岩性为紫红色泥岩、绢云母粉砂质泥岩偶见铁质浸染绢云母粉砂岩,中部为紫红色夹绿色条带状泥岩、粉砂质泥岩夹56层(层厚12 m)紫红色或黄灰色钙质粉砂岩或细砂岩;上部为紫红色泥岩夹数层24 m的灰黄色钙质粉砂岩,局部见钙质砂砾岩,近顶部见1层厚度14 m灰黄色粉微晶白云质灰岩。总厚度约300400 m。高塘观前缘可见厚度约60m,未见底。滑坡前缘有该段泥岩出露,泥岩受断层影响(见照片17、19),泥岩在断层附近倾覆到角砾岩中,钻孔未揭露。 1.2.3地质构造与地震 场区位于大巴山弧、川东褶带、川鄂湘黔隆起褶带的交接复合部位,构造以褶皱为主。背斜褶曲一般紧凑狭长,岩层产状变化较大,核部次级褶皱发育,以及由于层间滑动使褶皱复杂化。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的强度和完整性普遍降低。 场区受新华夏系北北东向弧形构造及大巴山北西西向弧形构造影响,复式向斜及背斜比较发育,岩层产状变化较大,场地地质构造复杂。 巫山新城处于近东西向构造与南北向构造迭加部位,地质构造非常复杂。是近东西向构造巫山向斜与横石溪背斜的结合部,高塘观向斜为复式向斜,次级褶皱构造发育。 各级褶皱、断层构造在巫山县城新址一带密集产出。以四道沟为界,西部南北向挤压强烈近东西向倒转褶皱构造发育,东部即县城新址区,包括高塘观地段为东西向与南北向构造迭加部位,为构造应力的集中部位,构造条件极为复杂。 勘查时在不同的地方量得岩层产状305335∠832,由于受构造影响,岩层产状变化较大。 褶皱 勘查区位于高塘观向斜的南翼斜坡地带。 高唐观向斜四道沟以东地区为一正常短轴向斜构造(三级),该向斜轴线从巫山中学经巫师、高唐观向西坪职中延伸,并在西坪职中西边扬起,如图22所示,枢纽向东倾伏,轴部地层为T2b3、T2b2,两翼地层为T2b1、T1j4,南翼为长江所切,东段为大宁河截断,在此向斜中伴有次一级微向斜、背斜。高唐观向斜控制了区内地层的分布等工程地质条件。 断层 勘察区断层基本与褶皱构造同生。由于区内岩层软硬相间,层间错动、顺层断层发育,在岩性段之间,如T1j3与T1j4分界、T1j4与T2b1分界、 T2b1与T2b2分界、T2b3与T2b2分界附近,基岩破碎明显加强,或产出断层构造。巫山新址区各阶段勘察中共实、推测断层30余条,多为东西向断层(走向压性断层)短小,断距不大。在T2b3地层出露区近东西向的断层形迹较为模糊,一般延伸不远。有一定规模的断见表21。 高塘观地段从广东路沿江路距离仅450m,就有三条断层通过,平均150m一条,实际断层破碎带一般宽3070m,影响裂隙发育带100m左右,断层影响带总宽可达300多米,基本上整个高塘观都受断层影响。见图41。此次勘查在地表仅F3断层得到验证。 裂隙 区域构造背景控制本区各类岩体中的原生节理裂隙的展布格局,多平行或垂直构造线方向,以NNE、NEE构造节理为主,后者发育重度大,常伴有劈理,易与层面相混淆。次生裂隙包括风化裂隙及岸坡的卸荷裂隙,风化裂隙的较发育,方向分散,在岸坡一带风化裂隙不但较发育,而且发育深度较大,与卸荷裂隙、层面、构造裂隙组合,对岸坡、边坡及库岸的稳定极为不利。 断层特征一览表 表21 编号 名称 分布 走向 倾向 延伸长度(Km) 断层 性质 断距(m) 断层特征 F1 高塘观 断层 四道沟高塘观巫师 70 80 倾北西47左右 >1.5 逆断层 >100 地表为一宽约50-70m的破碎带,在四道沟可见断层面,断层影响的裂隙发育带宽可达150m。沿断层滑坡体发育。 F2 党校 断层 三道沟党校南侧头道沟 70 80 倾北西40左右 >1 逆断层 >50 在二道沟可见断层面及构造角砾岩,断层影响裂隙发育带达100 m F3 头道沟 断层 头道沟二道沟 30左右 倾北西70-80 >1 正断层 >50 在头道沟可见断层面及构造角砾岩,断层影响带内岩石破碎,岩溶发育。 据长委玉黄阁崩滑堆积体勘查报告 据长委玉黄阁崩滑堆积体勘查报告 勘查区基岩中发育有三组裂隙。 第一组倾向40~50,倾角75~80,裂面不平,呈黄褐色,张开度3~6cm,部分充填重结晶方解石颗粒,延伸长度2.0~3.0m,裂隙穿层,裂隙率6~7条/m。 第二组倾向248,倾角70~75,裂面不平,呈黄褐色、棕红色,张开度2~4cm,部分充填重结晶方解石颗粒,延伸长度1.5~2.5m, jcw_qd 2008-08-21 1309 0前言 0.1任务来由 高塘观前缘斜坡地段是巫山县规划的三峡库区三期移民重要安置区,受工程建设及其他自然因素影响,2003年4月后,斜坡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形。2003年89月,三峡库区地灾防治指挥部派专家组进行了踏勘与核查,确定高塘观前缘斜坡是一个滑坡,我队受委托于2003年1112月进行规前勘查,勘查结果表明高塘观前缘斜坡是为一个复合型滑坡。 此次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巫山县高塘观滑坡详被列为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Ⅰ类应急抢险项目。2005年4月25日,受巫山县地质灾害整治中心委托,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承担巫山县高塘观滑坡详细勘察。我队接受任务后即派技术人员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踏勘与核查,并根据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查技术要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指挥部2004.12)编制勘查设计书,设计书于2005年5月18日经专家组审查通过。 0.2地质灾害情况及危害情况 高塘观滑坡位于重庆市巫山县长江北岸高塘村,是三峡库区巫山县大玉皇阁古崩滑体前缘局部复活的新近滑坡之一(图1-1)。巫山县在建滨江路从滑坡前缘通过,在建污水处理厂位于滑坡体右侧沟谷底部,已建排污管道及在建旅游码头位于滑坡体前缘及左侧沟谷底部。据调查,该滑坡变形产生于2003年4月,滑坡导致地面及民房出现拉张裂缝,目前该滑坡处于蠕滑阶段。一旦高塘观滑坡发生滑动,危及滑坡区内123人、 高塘观滑坡与大玉皇阁古崩滑体位置示意图 图1-1 建筑面积3592.36m2,滑坡后缘党校45人、办公及住宅3000m2,住宅、人口安置及土地损失费总价值约1200万元;滑坡前缘已完成规划的沿江公路(255m)勘察、设计及路基施工投入约600万元;滑坡前已建的排污涵道100m(价值约50万元);旅游码头前期施工投入约1500万元;头道沟与二道沟之间的库岸工程投入1800万元,总价值约4710万 jcw_qd 2008-08-21 1309 元(见表1-1),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影响巫山新县城的基础建设。 根据三峡库区三期地质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表2-4规定,综合判定其危害性等级为Ⅲ级。 危险性实物调查表 表1-1 调查对象 危害情况 经济损失 人口及建筑面积 现滑坡体常住人口123人,居民建筑面积3592.36m2 760万元 单位 滑坡后缘党校常住人口45人,建筑面积3000m2 排污管线 滑坡前缘约100m 50万元 公路 滑坡前缘已完成规划沿江公路勘察、设计及路基施工投入 600万元 旅游码头 滑坡前缘旅游码头前期施工投入 1500万元 库岸 头道沟与二道沟之间的库岸工程投入 1800万元 合计经济损失4710万元 0.3工作目的与任务 在已完成规前勘查的基础上,将可研和初步设计两阶段合并,达到详勘要求,工作目的是为三峡库区三期地灾害防治初步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本次工作主要任务查明滑坡范围、规模、性质及滑坡要素特征,分析滑坡发展趋势,定性评价滑坡稳定性,计算滑坡稳定性系数,综合评价滑坡稳定性,提出治理滑坡的方案建议,并查明滑坡治理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岩土的物理力学参数,为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提供所需的勘查成果资料。 0.4勘查工作概况 1、前期工作简介 2003年1112月我队受委托对高塘观滑坡进行规前勘查,勘查结果为高塘观前缘斜坡是为一个复合型滑坡。 2、勘查主要依据 本次勘查主要执行的技术标准有 1)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三峡库区三期地质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 2)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三峡库区三期地质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3)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Ⅰ类应急抢险项目巫山县高塘观滑坡详细勘查设计书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勘查时间 2005年4月25日,受巫山县地质灾害整治中心委托后,我队即派技术人员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踏勘与核查,4月30日完成勘查设计书编写,2005年5月18日勘查设计书经专家组审查通过。 2005年5月24日,我队组织人员、设备进入工地施工,截止2005年6月18日,野外工作全面结束,历时26天,6月20日野外工作经巫山县地质灾害整治中心验收合格。 6月21日转入室内报告编写,6月28日通过队内部审查,6月29日完成报告编写。 4、勘查工作量 根据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Ⅰ类应急抢险项目巫山县高塘观滑坡详细勘查设计书专家组评审意见书,勘查具体工作量布置如下 4.1、勘探工作布置 布置纵向勘探剖面3条,间距4560m,横勘探剖面1条,剖面总长总计766m。勘探工程采用钻探、井(槽)探和工程地质测绘相结合布置,勘探点距2556m。共布置钻孔6孔/155m,浅井2口/42m,探槽6个/150m3。 4.2、工程测量 1500地形图测量测图范围东至头道沟东侧、西至二道沟西侧、后界至高塘观平台平湖西路,前缘至江边,面积0.14km2;1200剖面测量824.35m;碎部测量24点。 4.3工程地质测绘 1500工程地质测绘范围为滑坡边界外100 m范围内。测绘的主要目的是更准确地圈定高塘观滑坡范围,为治理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滑坡体边界条件,测绘面积约0.10 km2。 工程地质测绘的详细程度要求图上宽度大于2mm的地质现象必须描绘到地质图上,对于评价滑坡形成过程及稳定性有重要意义的地质现象,在图上宽度不足2mm时,扩大比例尺表示,并标注实际数据。地质界线图上误差不超过2mm。此次勘查共计填图0.10km2,野外地质点5个,裂隙统计点3个,野外水文点1个,滑坡边界点15个,野外滑坡物质结构特征点10个,滑坡变形特征点10个,地貌点2个,构造点3个。经监理100抽检,合格率为100。 4.4钻探工程 此次勘查共收集利用1个钻孔(编号为ZK4),利用规勘钻孔1个(编号为ZK1),施工6个钻孔,进尺145.96m。钻探全孔采取岩土芯,工程地质人员跟班编录。岩土芯回次采取率76100,终孔孔径为110mm,经监理验收,2个钻孔质量为优秀,4个钻孔质量为优良。 4.5山地工程 此次勘查共布置6个探槽,2个探井,施工中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设计变更(见附件),变更设计后,TJ1在施工到8.90m时停止施工,变更为收集利用钻孔资料,同时对探槽方量减少约40。变更设计后实际施工6个探槽,总方量为86.64m3,施工探井2个(完成1个),累积深度26.70m。 4.6水文工作 施工期间,对泉点进行调查和流量的定期观测,各钻孔进行回次水位观测和终孔水位观测,并在XK4号钻孔进行3段次注水试验和地表4个试坑注水试验。取1件地下水作水质简分析。 4.7、室内岩土试验 在施工的6个钻孔、2个探井和2个探槽中取土样40组进行土常规、三轴剪、天然剪和残余剪及颗粒筛分试验,岩样3组(每组均进行重度、饱和抗压、天然抗压和拉剪试验),所有样品均按规范要求采取、包装,及时送重庆地矿检测中心测试。 4.8、原位试验 此次勘查在探井和地表分别进行4组原位大剪试验和大容重试验 jcw_qd 2008-08-21 1310 0.5、完成工作量及勘查质量评述 外业工作于2005年5月24日进场,至2005年6月20日结束,历时26天,完成了地形图修测及勘探点测量、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取样、原位测试及大剪试验等工作。本次完成工作量与设计工作量对比见表1-2。 高塘观滑坡详勘主要工作量表 表1-2 序号 勘查工作内容 单 位 设计工作量 完成工作量 完成率 数量 数量 1 工程测量 1500地形图测量 km2 0.14 0.14 100 1200剖面测量 m/条 766/4 824.35/4 108 勘探及地质点测量 点 15 24 160 2 地质测绘 平面 km2 0.13 0.10 77 剖面 m/条 766/4 824.35/4 108 3 工程勘探 钻探 m/孔 155/6 145.96/6 94 探井 m/个 42/2 26.7/2 77 探槽 m3/条 150/6 86.64/6 58 物探 m/条 -- -- 4 采样 滑体土 组 18 18 100 滑带土 组 18 18 100 颗粒分析土样 组 4 4 100 岩样(抗压、拉剪) 组 3 3 100 水样 组 2 1 50 5 现场试验 大剪 组 4 4 100 大重度 组 4 4 10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