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2 2卷 第 4期 2 0 0 8 年 8月 磅 { } I 电 M I NERAL RES 0URCES AND GE0乙 oGY V0 1 . 2 2, NO . 4 Au g ., 2 0 0 8 地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金矿的应用研究① 文美兰 h , 罗先熔 , 欧 阳菲 , 熊健。 1 . 桂林 工学 院广西地质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 , 广西 桂林5 4 1 0 0 4 ; 2 . 中国地质大 学 北京 , 北京1 0 0 0 8 3 ; 3 . 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 , 广西 桂林5 4 1 0 0 摘要 通过对金 的地 电化 学成 晕机 制的研 究 , 利 用地电化 学法在 东北 大兴安岭森林覆盖 区虎拉林 金矿 和澳大利亚 第四纪厚层覆盖 区C h a l l e n g e r 金矿进 行可行性找矿试验研 究。试验 结果 在上述 已知矿 区的 剖 面上 均测 出了清晰的地 电化 学异常 , 表 明利用地 电化 学法在上述 地区 寻找 的隐伏金 矿是 有效的。 在此 基础上对两矿区外围及深部进 行 了找矿预测 , 发现4个有利的成矿靶 区 , 经 工程验证发现2个金矿体 , 取 得 了良好的经济 和社 会经济效 益。 关键词 隐伏金矿 ; 成晕机制 ; 地 电化 学; 找矿研 究 中图分类号 P 6 3 2 ; P 5 9 9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5 6 6 3 2 0 0 8 0 4 --0 3 4 7 一O 6 自2 O 世纪 8 O年代初 , Yu . S . R y s s 对地 电化学技 术的原理 、 方法技术和实际找矿效 果[ 1 ] 作 了较全面 的介绍后 , 国内外许多地质专家[ 3 川] 对地 电化学 的成 晕机制作了深入研究, 对该方法技术进行了不同程度 的改进 , 并先后利用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在不同矿床上 开展了地电化学试验研究 , 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地 电化学集成技术是我国勘查地球化学 专家通过二十 多年的地质实践研究总结出来的一套技术方法 。 该技 术方法是以电化学迁移为原理 , 主要是利用地 电提取 装置直接提取在区域、 局部天然 电场或人工 电场作用 下 自深部隐伏矿体 向地表进行 电化学迁移的成矿 元 素组分或采集这种隐伏矿体上方土壤等介质进行 土 壤离子电导率测定的集成技术方法 。目前 , 在我国地 电化学集成技术在贵金属 、 有色金属及放射性金属矿 床开展了广泛的应用研究,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金的地电化学成晕机制 研究表明, 地下深处的隐伏金矿体发生 电化学溶 解 , 溶解 出的氧化态 Au 、 Au 。 具 有较强的极化力 , 易与C r、 HS 一 、 S 、 C O; 一 、 B r 一 、 I 一 、 C N一 和C NS 一 等形 成易溶络合物 , 如H。 [ Au C 1 。 o] 、 H[ Au C 1 ] 等。 在各种 地质营力 电化学场 、 地气搬运 、 地下水等 作用下 , 使 呈 阳离子和阴离子态的金属离子迁移至近地表松散 层中 , 被有机质、 铁锰氧化物及高岭石 、 含水高岭土和 其他粘土矿物等吸附而富集。在表生环境中 , 金属元 素发生复杂的变化 , 例如 , 在土壤里, 尤其是在硫化矿 床氧化带和腐殖质发育的地区, 金离子可与多种配位 体形成 可溶络合物 , 还 可以形成胶 体金和悬 浮金迁 移 。其 中络合金只能在矿化带上形成 , 特别是 S 。 O ; 一 的金络合物更具专属性 。 而背景区则只形成胶体金或 悬浮金 。因此 , 这些金特别是络离子态金与矿体关系 十分密切 , 是寻找盲矿的重要标志 。 土壤 中的 p H 值 以直接或 间接方式影 响着金 的 活动性 。一般来说 , 在酸性条件下 , 如黄铁矿、 磁黄铁 矿和其 它硫化物遭受氧化的地方, 金变 得更为 易溶 。 但是 , 在碱性条件下 , 有合适的络合剂存在的地方 , 金 的活动性更高。氯化物络合物[ Au C l ] 一 和其它酸性 络合物 , 只是在酸性条件下才稳定。中和作用使这些 络合物分解而沉淀 出氧化物 、 氢氧化物或者金属 。同 ①收稿 日期 2 0 0 8 一O 4 一O 6 作者简介 文美 兰 1 9 7 4 一 , 女 , 2 0 0 4年毕业于 昆明理工大学 , 获硕士学位 , 在读博士 研究生 , 实验 师 , 现从 事地球 化学研究工作 。 基金项 目 科技部国际科 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 目资助 编号 2 0 0 7 D F A2 0 9 1 O 和桂林工学院 广西地质工程中心重 点实验 室基金项 目 编 号 桂 科能 0 7 1 0 9 0 1 1 一k O 1 2 资助 。 34 7 样 , 金 的 碱 性 络 合 物 , 如 [ Au C N 。 ] 一和 [ Au S 。 0。 ] 一, 在碱性条件下才稳定。因此 , p H值的变化 对土壤中可溶金的络合物的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 但 是 , 土壤中金的化学性状很少单单取决于p H值的变 化, 铁 、 锰、 铝等金属离子和有机质 以各种方式改变着 作用的过程。 在地电提取离子过程 中, 阴极附近的氢离子会大 量消耗 2 H 2 e H 千 , 由于 H 电极反应速度远 远大予OH一 离子的迁移速度, 所 以阴极周围呈碱性 。 为了避免因大量碱化而阻碍阳离子的迁移和提取 , 在 阴极上均匀浇泼一定量的稀硝酸 , 使阴极周围的碱性 得到中和 , 有利于土壤 中成 矿物质的活化, 有利于提 高提取效果 。 金的络阴离子在溶液中仍能或多或少地离解为 络离子形成体和配位体 , 并存在着下列离解平衡 以 [ Au C 1 . ] 一 为例 I- Au C 1 4 ] 一 Au 。 4 C 1 一, K不 稳 一[ Au 抖] [ c l 一 ] ‘ / Au C 1 4 ] 一 K不 稳 为离解 常数 在络离子离解平衡 中, 如果改变平衡体系 的条 件 , 平衡就会移动 。在 电提取过程 中, 阴极上使Au 。 得到 电子而析出Au , 于是土壤溶液 中Au 。 离子浓度 减少, 平 衡就 向配 阴离子离 解 即 E Au C I ] 一 被 破坏 了 的方向移动 , 即 [ Au C I t ] 一 一Au 。 4 C l 一 [ Au C 1 4 ] 一 3 e Au、} 4 C 1 一 就常规的阴极提取而言 , 正极为无穷远极 , 离子 的提取主要集中在阴极 。在阴极附近 , 络阴离子一方 面进行着离解平衡的破坏 , 在阴极上不断地析出Au ; 另一方面 由于本身带负电而远离阴极迁移 。 所以络阴 离子的电化学离解的范围是极其有限的, 仅发生在 阴 极附近。 如果是“ 偶极” 提取 , 则络 阴离子向阳极迁移 , 在阳极上失去电子而以 Au盐形式沉积在 电极上[ , 即 [ Au x ] --h eAu x A u 形成的络 阴离子在电极上可能发生歧化反 应而析出Au 。 。如果正极是由惰性 电极 碳棒 与泡塑 组成的吸附电极 , 则大量络阴离子将被富集到吸附电 极上 。同时, 负极所提取 的是原先的Au 。 和Au , 以 及 向正极方 向迁移 的络 阴离子 中的被离解而 成 的 Au 3 。 3 4 8 2 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寻找隐伏金矿可 行性试验 研究 为了研究利用地 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金矿的有效 性 , 笔者选择在东北大兴安岭森林覆盖区的虎拉林金 矿和澳大利亚第四纪厚层覆盖区的 C h a l l e n g e r 金矿 进行可行性找矿试验 。 2 . 1 大兴安岭虎拉林金矿 大兴安岭虎拉林金矿位于大兴安岭山脉的北段, 属森林覆盖区。 矿区大地构造位于额尔古纳隆起的北 端 , 上黑龙江凹陷的边缘。矿区出露的地层为侏罗系 中统二十二站组长石岩屑砂岩、 粉砂泥质岩及煤线, 含植物化石。 侵入岩体主要为燕山期的花 岗岩及花岗 斑岩 , 花岗岩呈岩株状 , 花岗斑岩呈岩枝状 , 与二十二 站组地层呈侵入接触。断裂构造按展布方向分为近 E W 向、 NE向和近S N 向三组 , 其中 , 近S N 向断裂是 区内主要控矿构造 , 它不仅控制花 岗斑 岩岩枝的走 向, 也控制着本 区矿化蚀变带的走向 , 后期有硅化脉 充填 。 金矿 / L 体主要产于花岗斑岩与其围岩的接触 带部位 , 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清 。武警黄金部队曾利用 各种方 法在该 区做 了大量 的研 究工作 , 发现多处异 常 , 共 圈出1 9 条矿 化 体 。 矿体的总体走 向近S N向, E倾 , 倾角 6 O 。 ~7 O 。 , 其中以 1 号 、 2号矿体为主要矿 体 。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 毒砂、 闪锌矿、 黄 铜矿、 方铅矿、 自然金 、 银金矿、 碲银矿等 ; 矿石结构为 自形一半 自形结构、 它形结构、 包含结构、 固溶体分离 结构、 碎裂结构等。矿石构造为浸染或细脉浸染状构 造、 角砾状构造 、 脉状构造、 团块状构造等 。 矿床围岩蚀变主要为黄铁矿化、 硅化、 绢云母化 、 钾化 为主, 其次为高岭土化 、 碳酸 盐化 , 其中黄铁矿 化、 硅化、 绢云母化、 钾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 为 了检验地 电化学对寻找隐伏金矿的有效性 , 笔 者选择已知矿体 出露的 7 6‘ 弓 6 8号两条剖面线进行 试验 , 采 用 电提取 法和土 壤离子 电导率法 , 点距 为 4 0 m, 矿体上方加密为 2 0 m。 从 7 6 号剖面线的地 电化学异常特征剖面图 图 1 可 以看出, 在 已知金矿体上方 4 2 0 “ - 4 3 6点之 间 , 恰好是地 电提取 Au异常的高值 区和土壤离子 电导 率异 常的较高值 区域 , 地 电提 取 Au异 常峰值 高达 5 4 . 6 3 1 0 高 出正常背景值1 O倍 。 在矿 化 体上 方离子电导率异常幅值高达 1 l t s / c m, 为正常背景值 的1 . 6 倍 。 表明地 电提取异常与土壤离子 电导率异常 吻合较好 。 l 最 薯 I 圈 t曰田, 圆s 图 1 大兴安岭虎拉林金矿 7 6 线地 电化学异常剖面图 Fi g . 1 Pr o f i l e s h o wi n g t h e g e o 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I a no m a l i e s o n Li ne 7 6 of t h e Hu l a l i n g ol d d e p o s i t i n Da x i ng’ a n l i ng 1 一二十二站组 岩屑长石砂岩、 石英长石砂岩夹砂岩、 粉砂岩及煤线 2 一第四系表层土3 一花 岗斑岩4 一金矿体5 一矿化蚀变带 臣 司 l f 2臣 3 4 图 2 大兴安岭虎拉林金矿 6 8线地电化学异常剖面 Fi g . 2 Pr of i l e s ho wi ng t h e ge o 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I a no ma l i e s o n Li ne 6 8 o f t h e Hul a l i n g ol d de p o s i t i n Da x i ng’ a n l i ng 1 一二十二站组 岩屑长石砂岩 、 石英长石砂岩 夹细砂岩 、 粉砂岩及 煤线z 一第四系表层土3 一花岗斑岩4 一金矿 图2为已知矿体上方的 6 8线地电化学异常特征 剖面图, 该剖面地形起伏较大 , 地 电提取法 未受地形 影 响 , 在矿体上方 4 2 8 4 3 2点 出现很清 晰的地 电 提取Au异常 , 峰值为4 . 4 1 o 一, 为正常背景值的4 . 4 倍 , 且异常连续性好 , 较准确地指示 了矿体的赋存位 置 。土壤离子 电导率法受到地形的影响, 异常范围较 宽 4 2 8 ~4 6 0点 , 宽度达 3 0 0 m, 异 常强度较高 9 ~ 1 4 s / c m , 峰值为 1 4 s / c m, 与地电提取异 常基本是 吻合的 。 2 . 2 澳大利亚第四系厚层覆盖区C h a l l e n g e r 金矿 C h a l l e n g e r金矿区地 处澳大利亚 内陆干燥 的近 沙漠化地带 。区内地势平缓 , 地表覆盖物为主要为二 叠系的风化残余红土 , 其厚度可达数十米 , 在矿区约 为2 0 - - 3 0 m, 其上长有稀疏的耐旱灌木 。 该区干旱 , 年 降雨量仅数十毫米, 远低于蒸发量。 C h a l l e n g e r金矿是 目前 已报道的世界 上最古老 的金矿床之一 。 矿区的基岩 由太古代片麻岩和绿岩及 元古代 花 岗闪长岩组 成 , 赋矿 围岩为 C h r i s t i e片麻 岩。该矿床为强变质作用改造的石英脉型金矿 , 由于 混合岩化作用 , 早期形成的含金矿脉与围岩的界限 已 变得模糊不清 。矿区内已探 明的三条矿 化 带 M1 、 M2和 M3 , 图 3 NE3 0 。 展布 , 倾角近 3 O 。 ; 矿化带宽一 般为 5 ~2 0 m, 最宽可达 4 O ~5 0 m; 南西端靠近地表 , 向NE倾伏 , 最大延伸约8 0 0 m左右 。 金矿化或可见金 主要与浅色物质相共生, 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黄铁矿和 毒砂 , 少量黄铜矿、 闪锌矿、 碲化物、 辉钼矿 、 铋矿物和 镍黄铁矿 , 部分金矿石中见有绿泥石 。该矿床矿石平 均品位 5 . 6 1 0 一, 典 型金矿石含 5 ~ 1 0 的硫化 物 , 目前 已探明金矿储量为1 5 . 5 t 。 为 了进一步检验地 电化学法在厚层覆盖区寻找 隐伏金矿的有效性 , 笔者 在C h a l l e n g金矿区沿与 已知矿 化 带M1 、 M2 、 M3延 伸方 向垂直的方向上布置了一条 B剖面线 , 该剖面线 长为 5 0 0 m 图 3 , 点间距为 2 0 m, 地表第 四系覆盖物 厚度达 1 0 0 m 以上 , 由于受地 表工作环境 的限制 , 沿 剖 面 B取 样 2 6个 。 从地 电化学异常特征剖面图 图 4 可 以看 出, 在 三条矿 化 体上方均出现了明显的地 电化学异常 , 且 各类异常吻合程度较好 。其 中, M1金矿 化 体上方 异常特征对应在 4 6至 4 8号测点之 间出现的异常, 异 常 宽度为 4 0 m, 地 电提取 Au 、 As异常呈单峰形态分 布 , 最高峰值分别为 6 7 1 O ~、 7 2 1 O ~, 离子电导率 异常呈倒挂钟形态分布 , 最高峰值为8 3 . 3 s / c m。 M2 金矿 / L 体 上方异常特征对应在 4 9至 5 1号测点之 间, 宽度为 4 0 m, 地 电提取 Au 、 As 异常呈单峰形态分 布 , 最高峰值分别为 6 3 1 0 一、 1 6 4 1 0 ~, 离子 电导 率异常呈单峰形态分布, 最高峰值为9 8 . 8 s / e m。 M3 349 A, I\ \ . 、 l l \ ; I l o o N ’ A \八 \八 1 0 2 5 0 N 薹 II_ 图 3 C h a l l e n g e r 金矿地电化学法可行性 试验 A、 B剖面线布置图 F i g . 3 A a n d B p r o f i l e l i n e s d i s t r i b u t e d f o r f e a s i b l e e x p e r i me n t s a b o u t u s i n g g e o - e l e c t r o - c he m i c a l m e t ho ds i n t he Cha l l e ng e r g o l d de po s i t 图 4 C h a l l e n g e r 金矿B剖面地电化学异常特征图 Fi g. 4 M a p s ho wi n g t he g e o e l e c t r o c he m i c al a n o ma l i e s o f B p r o f i l e i n t h e C h a n l l e n g e r d e p o s i t 1 一变质岩2 一矿体3 一钻孔 3 5 0 金矿 化 体上方异常特征对应在 5 3至 5 6号测点之 间, 宽度为 6 0 m, 地电提取 Au 、 As 异常呈单峰形态分 布 , 最高峰值分别为 7 9 1 O _ ‘。 、 7 4 1 O 一, 离子 电导率 异常呈单峰形态分布 , 最高峰值为 6 0 . 4 6 s / c m。 上述两金矿区 已知矿体上方布置的地电化学异 常特征, 表明用该 方法对寻找隐伏金矿是可行、 有效 的 。 3 地电化学法找矿预测效果 为了验证地 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金矿的有效性 , 笔 者在两个金矿区外 围及其深部开展 了不同比例尺的 地电化学法找矿预测研究 , 结果在两个矿区都发现了 很好的综合 Au地 电化学异 常, 经工 程验证 , 获得了 一 定的金储量 ,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 . 1 大兴安岭虎拉林金矿深部找矿预测研究 2 0 0 2年笔者应用地电化学法对虎拉林矿区圈出 的Hy 一 2 、 Hy 一 3 、 Hy 一 4号化探Au异常进行深部找矿评 价 , 工作方法按 2 0 0 4 0 m测 网 异常中心地段加密 到2 0 m 布置6条线 8 4 , 7 6 , 6 8 , 6 0 , 5 2 , 4 4 。 结果在测 区内共圈出了三条带状分布的金异常 见图 5 , 按照 分布的平面位置 , 将异常从东到西分别编为 D1 、 D2 、 D 3号 。 图 5 大兴安岭虎拉林金矿地电提取 异常平剖面图及靶区划分 Fi g . 5 P l a n e ma p s h o wi n g t h e g e o e l e c t r o c h e mi c a l a no ma l i e s a n d t he di s t r i b ut i on o f t a r ge t s i n t h e Hul a l i n go l d d e p os i t of Da xi n g’ a nl i n g D1 号异常位于测 区东部 , 呈长条带状分布 , 异常 长达 1 2 0 0余米 , 平均宽度 2 0 0余米 , 异常浓集中心分 布在4 2 0 “ - - 4 4 0 m 之间, 与Hy 一 4异常内浓度相吻合 , 在 该范围内集中分布了多个高异常值。如在 7 6线4 3 2 m 处 , 地 电提取金异常值高达5 4 . 6 3 1 0 ~, 6 8线4 2 8 ~ 4 3 2 m 之间连续出现 4个高于 4 1 O 地 电提取金异 常 , 完好反映了已知金矿体的赋存位置和矿体 向S N 方向延伸的特征 。D1 号异常准确地指示 了已知金矿 体赋存的地质部位。从异常的形态规模和强度来看 , 该金矿体具有一定的规模 , 往深部有可能存在隐伏金 矿体 , 但 向南北延伸都有尖灭趋势存在 。因此建议在 本区高值 异常集中区即 4 2 0 4 4 0 m 处 , 加大深部工 程的揭露 , 有望在寻找隐伏金矿体上有所突破。2 0 0 4 年在大兴安岭虎拉岭金矿, 经武警黄金部 队在 D1号 异常区6 O线 4 0 0 4 4 0 m处的地 电化学集成技术异常 区施工钻孔 Z K6 0 0 l 验证 图 6 , 发现有多条矿体存 在 , 单矿 体 厚 度最 大为 1 2 . 5 2 m, 单 样 最 高 品 位 为 2 5 . 2 3 1 O 一, 推断内蕴经济资源量 3 3 1 1 2 9 1 k g , 潜 在的经济效益 1 亿元左右 。 回1囵2 囡3 团4 目5 囤6圈7 8田9囹1 0 图 6 大兴安岭虎拉林 6 O号线工程验证剖面图 Fi g. 6 Pr o f i l e of No.6 0 l i ne v e r i f i e d b y e ngi ne e r i ng i n Hu l a l i n o f Da xi n g’ a nl i n g 1 一二 十二站组长石岩屑砂岩、 夹细砂及煤线2 一花 岗斑岩3 一 角砾岩4 一金矿体及编号5 一平硐6 一钻 孔及编号7 一矿体 品位及矿体厚度8 一地质界线9 一标高l 0 ~探槽及编号 D2 号异常位于测区中部, 呈带状分布, 异常长达8 O O 余米, 平均宽度5 O 余米, 异常浓集中心位于3 6 0 m处, 异常 规模较小, 紧靠Hy 一2异常外带。找矿意义不大。 D3号异常位于测区西部 , 呈长条带状分布 , 异常 长达 1 2 0 0 m, 平均宽 1 5 0余米 , 异常浓集 中心分布 在 3 2 0 “ - 3 4 0 m 之 间, 异常基本 上沿着侏罗系与岩体 的 接触带分布。建议对 D3号异常接触带进行 山地工程 揭露 , 可能会有新的突破 。 3 . 2 澳大利亚 C h a l l e n g e r 金矿区外围找矿预测效果 2 0 0 6年我们在澳大利亚 C h a l l e n g e r 金矿进行地 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金矿可行性试验 的同时 , 也在与矿 化 体延伸方向 NE 3 O 。 、 距离 B剖面线 5 0 0 m 处布 置 了一条与之平行的 A剖面线 图 3 , 对该矿区外围 进行找矿研究 , 工作方法采用 2 0 m 点距测量 , 结果在 该剖面上 出现了明显的地 电化学综合异常 图 7 , 从 A剖面线的地 电化学异常特征可以看出, 在剖面线上 共发现3段有利成矿地段 , 分别位于A剖面的1 4至1 6 号点、 1 8 至2 O号点 、 2 2至2 4号点。 其中 1 4 - - - 1 6号点 八/\ 二 / ‘ ‘ 。 。 一5 一f o 一 。 。 ‘ 。lo 一 。 拈 。 。 一 困1 团2 3 号 号 号 图 7 C h a l l e n g e r 金矿 A剖面地电化学 异常剖面及靶 区地段图 Fi g. 7 A pr o f i l e wi t h g e o e l e c t r o c he mi c a l a n oma l i e s a n d t a r g e t s’p o s i t i o ns o f t h e Ch a l l e n g e r g o l d d e p o s i t 1 一变质岩2 一矿体3 一钻孔 之间出现的异常宽度为2 0 m, 地 电提取Au 、 As 异常呈 单峰形态分布 , 最高峰值分别为 6 2 1 0 ~、 9 1 0 ~; 土壤离子 电导率异常呈双峰形 态分布, 最高峰值 为 1 5 8 s / e m。已有工程揭露 , 此处靶 区为M1矿 化 体 向NE3 0 。 延伸部分 。 1 8 2 0号点间出现的综合异常宽 度 为 2 0 m, 地 电提取 Au出现 负异常 背景值为 2 9 1 0 叫 , 最低值为 4 1 0 一; As 异 常呈单峰形态分布 , 最高峰值为2 8 1 0 ~。 工程揭露此异常地段为M2 矿 35】 化 体延伸部分 。 2 2 - 2 4 号点间出现的综合异常宽度为 2 0 m, 地电 提取Au异常呈单峰形态分布, 最高峰值为1 6 2 x 1 0 ~; A s 异常呈双峰形态分布, 最高峰值为7 3 1 o 一。结合 矿床地质特 征和 已知 B剖面线上的地 电化学异常特 征 , 认为该处为最有利的成矿地段 , 推测为M3 矿 化 体向NE方向的延伸部位。 2 0 0 6年, 经Do mi n i o矿业公 司钻探工程揭露, 发现新矿体, 获得了一定金储量。 4 结论 1 经研究表明, 金矿在微观原 电池作用下会发 生电化学溶解 , 形成金离子和金的络阴离子, 同时也能 产生金的离子晕。 利用地 电化学法不仅能提取金离子 , 而且也能提取金的络阴离子 。 2 通过在不同国度的不 同厚层覆盖区、 对不同 成因、 不同类型的隐伏金矿开展了地 电化学方法找矿 有效性的试验研究, 结果在上述 已知矿区的剖面上均 测出了清晰的地 电化学异常 , 表 明利用地 电化学法来 寻找上述类型的隐伏金矿是有效的。 3 在大兴安岭虎拉林金矿区, 按 2 0 0 m4 0 m测 网 异常中心地段加密到2 0 m 布置6条线 8 4 , 7 6 , 6 8 , 6 0 , 5 2 , 4 4 , 开展地电化学测量找矿评价工作 。 结果在 测 区内共圈出了三条带状分布的金异常 , 编号为D。 、 D 、 D。 , 经深部工程验证 D 号异常见到隐伏金矿体 。 4 在澳大利亚 C h a l l e n g e r 金矿区, 开展了地 电 化学外 围及深部找矿预测研究 , 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 在已知矿体上方开展的地电化学方法试验 , 在矿区外 围按 2 0 m点距布置 1条线剖面线开展工作 。获得了3 个有利的成矿地段靶区, 并经工程验证获得 了一定的 金储量 。 综上所述 , 在不同厚层覆盖区, 利用地 电化学法 寻找隐伏金矿的找矿方法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 1 - 1 R y s s Yu .S .a n d G o l d b e r g I . S .Th e me t h o d o f p a r t i a l e x t r a c . t i o n o f me t a l s C HI Mf o r e x p l o r a t i o n o f o r e d e p o s i t s [ J ] .Me t h . o d s Te c h . Ex p l or ., 1 9 7 3 8 4 5 - 1 9 . [ 2 ] Al e x e e v S . G. ,Ve i k h e r A. A.a n d Go l d b e r g I . S .P o s s i b i l i t ie s o f t he CHI M me t h o d f o r s e a r c h i n g d e e p--s e a t e d g 0l d b e a r i n g o b j e c t s [ J ] .Me t h o d s T e e h n .Ex p l o r , 1 9 7 8 , 8 4 5 - 1 9 . [ 3 ] Go v e t t G. J . S .S o i l c o n d u c t i v e s a s s e s s me n t o f a n e l e c t r o c h e mi c a l t e c h n i q u e[ J ] .Ge o c h e mic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 ,1 9 7 4 ; 1 0 1 . 11 8 . [ 4 3 罗 先熔 . 地 电化学 成晕机 制、 方法技 术及找矿 研究 [ M] .北 京 地质 出版 社, 2 0 0 7 ; 3 . [ 5 ] 罗先熔 .地球 电化学勘查及深部找矿[ M] .北京 冶金工业 出版 社 , 1 9 9 6 2 3 5 . [ 6 ] X u B . ,F e i x .a n d Wa n g H .E l e c t r o g e o c h e m i c a l e x t r a c t i o n t e c h n i q ue i n t he p r o s p e c t i n g o f bu r i e d g ol d d e p os i t s . I n Xi e Xu e j i n g a n d S . E. J e n n e s s E d i t o r s ,Ge o c h e mi c a l E x p l o r a t io n i n C h i n a J ] .J .Ge o c h e m.E x p l o r . ,1 9 8 9 ,3 3 9 9 1 0 8 . [ 7 ] 罗先熔 .地 电提 取法寻 找贫硫化 物金矿 的研究 [ J ] .地质 与勘 探 , 1 9 9 9 , 3 5 4 4 2 4 4 . [ 8 ] 罗先熔 , 陈三 明 , 杜建波 , 等.地球 电化学勘查 法寻 找不 同埋深 隐伏金矿 的研究口] .矿物岩 石, 2 0 0 2 , 2 2 4 4 2 4 6 . [ 9 3 邓 涛声 .隐伏金矿 中金离 子晕形成机理的探讨 口] .桂林 冶金地 质学 院学 报, 1 9 9 1 , 1 1 2 ; 1 7 1 1 7 5 . S t u d y t h e pr o s p e c t i ng f o r c o nc e a l e d g o l d d e po s i t b y u s i ng g e o - e l e c t r o c he mi c a l me t ho d W W N M e i l a n ,L UO Xi a n r o n g ,OUYANG F e i , XI ONG J i a n 。 1 .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G e o l o g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e n t r e G u a n g x i Pr o v i n c e , G u i l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T e c h n o l o g y , C - u i l i n,Gu a n g xi 5 4 1 0 0 4,Ch i n a;2 . C 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Ge o s c i e n c e s ,Be Oi n g 1 0 0 0 8 3, Ch i n a ; 3 . Gu i l i n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Ge o l o g y f o ,M i n e r a l Re s o u r c e, Gu i l i n,Gu a n g x i 5 4 1 0 0 4 ,Ch i n a Ab s t r a c t Ba s e d on t he s t u dy of t h e f or mi ng me c ha n i s m a bo ut go l d ge o e l e c t r oc he m i c a l a no m a l i e s,t he f e a s i h i e p r o s p e c t i n g e x p e r i me n t s a n d p r o s p e c t i n g p r e d i c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a b o u t u s i n g g e o e l e c t r o c h e mi c a l me t h o d s we r e c a r r i e d o ut i n t he Hul a l i n g ol d de po s i t c o v e r e d b y Da xi n g’ a nl i n g f o r e s t i n no r t he a s t Ch i na a nd i n t he Ch a l l e n g e r g o l d d e p o s i t l o c a t e d i n Au s t r a l i a Qu a t e r n a r y t h i c k l y o v e r b u r d e n e d a r e a .Th e e x p e r i me n t s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g e o e l e c t r o c h e mi c a l a n o ma l i e s we r e d e t e c t e d o b v i o u s l y o n t h e p r o f i l e s o f b o t h k n o wn o r e a r e a s , wh i c h 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 g e o - e l e c t r o c h e mi c a l me t h o d s wo u l d b e u s e d e f f e c t i v e l y t o p r o s p e c t f o r c o n c e a l e d g o l d d e p o s i t s i n f o r e me n t i o n e d a r e a s .Be s i d e s ,p r o s p e c t i n g p r e d i c t i o n wa s ma d e i n t h e p e r i p h e r y a n d d e e p p a r t o f t h e t wo o r e a r e a s wi t h 4 f a v o u r a b l e o r e f o r mi n g t a r g e t s d e t e c t e d a n d 2 g o l d o r e b o d i e s d i s c o v e r e d b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v e r i f i c a t i on.I n a d d i t i o n,go o d e c on omi c a n d s oc i a l b e ne f i t s we r e obt a i ne d. Ke y W o r d s c o n c e a l e d g o l d d e p o s i t ,g o l d a n o ma l i e s f o r mi n g me c h a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