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 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初稿) 煤矿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和重要保障。为了进一步促进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安全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要求,围绕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家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修改意见稿)和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结合河南煤矿生产实际,特制定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现状与需求 (一)煤矿安全生产形势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关心煤矿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十一五”时期,根据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了相关的配套规定与措施,全面加强了煤矿安全生产和安全监察工作。 “十一五”时期,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较“十五”时期有了明显的好转,事故起数减少50.2,死亡人数减少28.6。但“十一五”期间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2006~2008年事故总量逐年增加,2009年较2008年有所下降,而2010年却又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五年内有三年超过了国家控制目标,整体超过国控指标14个百分点,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重特大事故多发。“十一五”时期,全省煤矿共发生一次死亡3-9人较大事故30起,平均每年发生6起;发生一次死亡10-29人重大事故19起,平均每年发生4起;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6起,平均每年发生1起。 二是煤矿职业危害严重。职业危害防治监管体系不健全,政府监管薄弱,企业责任不落实,粉尘、噪声、高温等防治设施不齐全,职工自我防护意识差,患尘肺病职工人数未得到有效控制,预防与治疗不到位。根据2010年河南省煤炭行业职业卫生统计分析报告,2010年全年煤矿接触职业危害人数210517人,接害率63.49,其中煤尘和矽尘接害率为60.4;全省煤矿新增职业病人251人,发病率0.12;新增职业病致死人数145人,死亡率35.7。 三是与世界主要采煤国家安全生产水平相比差距大。“十一五”时期,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波动较大,五年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为1.03,高于全国百万吨死亡率,与先进采煤国家相比差距更大。2010年,我省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的6,事故死亡人数则占10以上,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1.47,约为美国的70倍、南非的17倍、波兰的10倍、俄罗斯和印度的7倍。严峻的安全生产状况不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也影响到社会和谐及国际形象。 (二)煤矿安全科技成绩 “十一五”是我省乃至全国安全科技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为方针,加大了安全科技的投入,我省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承担了国家和河南省的一系列安全科技项目,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有了新进展,关键技术研究有了新突破,安全技术支撑平台有了新增长,安全科技队伍有了新提高。 1.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有了新进展 “十一五”期间,依托国家基础研究计划,以国家973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主导,以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为补充,始终把握对我省乃至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的一些重大基础理论的研究方向,全面深化安全社会学、安全经济学、安全管理学、安全行为学、重特大事故致因机理、动力学演化等8大重大基础理论的研究。在探索煤矿重大灾害事故致因机理及动力学演化过程、煤矿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着力破解煤矿安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理论困惑,大力提升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的水平,建设了高水平、能承担国家重点科技任务的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2.重大关键技术研究有了新突破 重大关键技术是科技兴安的着力点与突破口。“十一五”期间,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以国家和省重大公益技术的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始终把握煤矿安全生产全局性的重大关键技术研究、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技术装备开发的前进方向,始终坚持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深化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统筹高技术的集成和应用,通过自主创新,以高技术推动煤矿安全科技整体上水平,着力于安全生产技术装备的换代升级和安全产业发展,着力提升安全生产控制力和事故的防范能力。 3.煤矿安全技术支撑平台有了新增长 为促进煤矿安全生产领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引导煤矿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充分利用“十一五”期间建立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示范工程,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培育了一批先进典型和示范样板矿,把科研与安全生产的实践有机结合了起来,为安全装置设备升级和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明确列出了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等6大系统作为强制推行的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技术支撑平台和示范工程发挥出了孵化催生的作用。 4.煤矿安全科技队伍有了新提高 科技兴安、人才强安,关键在于安全科技队伍的培育与发展。“十一五”期间,一方面发挥了高等院校主力军的作用,加大了安全工程本科教育与科技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加大了安全技术与工程专业硕士、博士高尖专人才的培养力度。全省设置安全工程本科专业高校有7所,其中具有硕士授予权的4所,博士授予权的2所(煤矿类的博士点只有河南理工大学1所)。同时,依托河南理工大学的国家一级安全培训中心以及其他二级培训机构,大规模开展安全技术培训,不断提升煤矿管理人员及科技队伍的素质。另一方面通过有关部门下达的科研项目,引导企业自主研发,在实践中锤炼了一批能攻坚克难的大型企业。目前,安全科技研发能力普遍得到加强,科研人员得到锻炼,科研成果水平和实际应用水平得到提高。 (三)煤矿安全科技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安全科技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防范和遏制事故总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生产的现实状况,以及到2020年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目标任务的现实要求,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煤矿安全科技支撑项目的需求缺口较大 安全科技支撑项目与煤矿安全生产的现实需求不匹配,煤矿安全科技的基础理论、重大关键技术研究有待深化和突破,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有待加强,受其制约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 2.煤矿安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煤矿安全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脱节,产业化推进速度慢,成果转化率较低,安全产业化尚未真正形成,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升级换代机制尚未建立,市场化运作的活力不够,省财政、金融、税收、保险等手段尚未在推进煤矿安全科技产业化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3.煤矿安全科技基础较薄弱 支撑煤矿安全科技研发的检测检验能力、试验能力、技术支撑平台能力建设相对滞后,安全科技基础相对薄弱,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布局不合理,配置不均衡,缺乏全社会共享机制等。 4.煤矿安全科技投入不足 我省财政对煤矿安全科技投入较少,与现实的安全生产需求缺口很大,不能满足灾害防治和事故预防的科技需求。 5.煤矿安全科技对提升监管监察能力的支持较弱 安全科技在支撑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提升事前防范、事中检查、事后应急救援和物证溯源的能力支持不足,安全生产技术监督与服务功能不够。 6.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不完善 煤矿开采的深度和强度不断加大,安全生产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老标准不适应,新标准跟不上,修订不及时的矛盾日益彰显。特别是在煤矿企业大规模兼并重组之后,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急需完善。 二、指导思想及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重要指导,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国“十二五”安全生产规划为导向;以省委八届会议精神和河南经济区建设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方针,坚持科技兴安战略;以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核心目标,以减少或杜绝伤亡事故发生为奋斗目标;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强化监管监察,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安全管理,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六大体系建设”,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升事故灾害的应急救援能力及安全保障能力;增强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水平,强化职工安全素质,提高煤矿职业健康水平,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思路 紧密结合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坚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设方向,通过“政府组织领导、部门推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主导、企业参与”的安全科技工作格局,整合安全科技优势资源,加快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煤矿安全装备升级,不断推进煤矿安全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力争在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技术支撑平台和示范工程建设、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完善安全生产标准等方面有新发展和新突破。 (三)规划目标 到“十二五”末,我省要初步建成煤矿安全生产科技研发体系、示范工程体系、技术支撑平台体系、成果转化基地等,具体规划目标为 1.在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理论、重大灾害致因机理等6个方面的研究有所深化。 2.在煤矿重大灾害与事故防治、职业危害控制、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有所突破,力争取得10项创新性成果。 3.在煤矿安全技术示范工程建设方面有所推进,力争建立5项安全技术示范工程。 4.在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建设方面力争建立7类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 5.在推进煤矿中小企业的科技进步方面力争培育10家安全科技型中小示范煤矿企业。 6.在加快煤矿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安全装备换代升级方面力争创建3~5个安全产业示范园区。 7.在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力争组织编制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不少于10个。 8.在政府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水平、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方面有所提升,手段更加科学,方法更加完备。 三、重点任务 根据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总体部署,煤矿安全生产科技的重点任务是以全省煤矿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增强灾害防治能力,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为中心,坚决有效遏制重特大煤矿安全事故为重点,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煤矿重大安全基础理论研究 我省有90的煤炭资源赋存于1000 m以下,现有大中型生产矿井中约有1/3矿井采深达到700m以深,近期规划建设的大中型矿井中有半数以上开采深度达到800m以深,煤与瓦斯突出、水害严重矿井占有较大比例。针对我省煤矿开采深度大、灾害多、开采难度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的具体条件,重点围绕煤与瓦斯突出、冲击矿压、突水等重大灾害演化基础理论研究,从事故致因机理、动力学演化过程、典型工业事故发生机理分析、预防控制和应急管理等方面开展基础理论的研究,为遏制重大事故提供科学指导。 (二)重大灾害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根据我省前一时期煤矿重大灾害事故特点以及“十二五”期间我省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发生的变化,凝练我省乃至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成果,在转化提高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我省煤矿重大灾害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重点是深部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冲击矿压、突水、顶板等主要灾害的预警和防治体系研究,针对生产环境和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灾变因素和危险源特性,开展事故隐患辨识与评价、监测与控制及治理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强矿井通风系统与生产动态变化协同控制技术研究;提高矿井“一通三防”稳定可靠;开展矿井生产安全信息化与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提高煤矿信息反馈速度和事故处理能力;研究深部矿井热害治理技术,改善井下工作环境;积极开展国内外新技术成果的消化、吸收、集成、再创新,逐步形成具有我省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为建立可靠的煤矿安全技术保障体系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三)安全避险应急处置与救援技术研究 针对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煤尘爆炸、突水、冲击地压、冒顶、火灾、煤尘爆炸,开展事故灾难应急响应信息交换共享与集成系统研究,大力推进煤矿井下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与通信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的相关设备和技术研究,安全避险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模拟仿真、桌面推演、专家智能决策系统等技术的研究,加快矿山井下人员安全感知装置、矿山大型机动快捷救援技术装备、单兵轻型集成救援装置以及应急远程指挥系统的研发等。 (四)职业危害防治技术研究 针对煤矿粉尘、毒物、噪声、高温等物理性和化学性职业危害,以防尘、防毒、防噪、高效降温为重点,研究开发粉尘作业场所集成、高效在线全过程监测监控系统,高危粉尘、高毒物质防治技术及信息处理集成装备,高效率降温系统,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便携灵敏快速阅读的职业危害监测仪器设备等。 (五)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平台建设 针对我省煤矿安全生产需求特点,结合我省安全科技基础条件的现状,建立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中坚力量,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高水平人才聚集的煤矿重大科技成果研发、试验、监测监控等技术支撑平台,通过示范工程消化、吸收、集成、创新,形成样板推及全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安全产业集中度,加快推进煤矿采掘及安全装备换代升级。加强为中小煤矿提供安全生产的技术服务,建立健全中小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的信息化建设,形成省(市)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企业等互联共享的科技成果研发、示范、服务、推广应用的技术平台。 (六)安全监管监察的技术装备与方法的研究 针对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特点,研究政府和安全监管部门科学监管监察的技术装备与方法,探索适合我省的煤矿安全执法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建设方向,利用互联网和电子技术,开发智能引导、智能判断、智能执法、标准统一、处罚有度的执法系统,通过现场与管理平台的互通,及时为现场执法人员提供技术支持。研究开发具有我省特色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考核评价标准与方法,形成科学合理、规范有序、执行有力、考核有据、持续改进、安全高效的保障体系。 (七)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 “十一五”期间,我省煤矿开采条件、安全生产条件、技术装备、安全科技水平、矿井产量等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为适应新形势,规范和引导煤矿安全生产,组织煤炭企业、高校、设计研究、安全监察等多方面的力量共同进行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研究,在对现有国家设计规范、技术标准执行情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跟踪国内及国际领先技术,重点对不同灾害类型,不同矿井规模,不同装备水平的煤矿企业生产安全风险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具有可靠保障的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同时,在重大科技项目研究中突出煤矿安全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注重与国内及国际先进的安全技术标准接轨,注重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接轨。 四、重点项目 河南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十二五”期间重点研究项目,紧紧围绕遏制我省重特大煤矿灾害事故的科技需求,加强重大煤矿灾害基础理论研究,努力突破一批煤矿灾害防治关键技术和装备,深入开展6个重点基础理论和30个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建设5个煤矿安全示范工程项目,建立7个煤矿安全技术支撑平台,通过重点示范工程带动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矿安全科技水平,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实现河南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一)重点基础理论研究 1.深部煤岩瓦斯动力灾害机理研究 重点研究深部开采条件下煤与瓦斯突出、冲击矿压、突出-冲击复合动力灾害发生的机理、条件和相互转化关系,煤与瓦斯突出及冲击矿压灾害的预测理论和方法等。 2.低透气性煤层增透理论 重点研究深部矿井采场围岩应力场分布、裂隙演化特征,松软低透气性煤层卸压和强化增透理论和方法等。 3.煤矿重大灾害热动力演化规律及互为诱导机制 研究煤矿火灾动力学演化规律、矿井灾变通风热力学、瓦斯(煤尘)爆炸冲击波及有毒有害气体在煤矿井巷网络中的传播、致灾特性及灾害的相互演化诱导机制,阻爆、隔爆装置及阻爆剂对爆炸传播限制原理等。 4.煤矿地质灾害超前探测理论研究 重点研究煤系地层含水性、应力聚集和煤层瓦斯富集区的地球物理响应识别方法,地质构造及老空区的超前探测基础理论和方法等。 5.煤矿热害及粉尘职业危害的基础研究 研究深部开采条件下煤岩层热地质规律、风流热交换理论及低耗降温理论;受限空间气固两相流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和控尘、除尘机理研究。 6.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基础理论研究 研究煤矿突发事件(事故)发生时,人员的行为响应特征及其对应急决策、实施及安全避灾行为的作用机理,灾区人员及灾区环境条件无人探测理论,应急救援的组织管理、救灾决策的理论、机制和方法。 (二)重点攻关项目 1. 资源整合煤矿隐蔽灾害探测和预测技术 2. 矿井多源地质灾害一体化超前探测技术及装备 3. 特殊地层快速建井关键技术及装备 4. 岩石巷道快速掘进技术及装备 5. 深部矿井围岩控制与巷道支护技术 6. 低损害绿色充填开采关键技术 7. 矿井高效辅助运输技术装备 8. 中小煤矿机械化落煤装备研制 9. 采煤约束条件下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 10. 煤矿区煤层气开发评价与产能预测技术 11. 煤岩动力灾害危险性探测、评估、预警技术与装备 12. 矿井水害防治技术与装备 13. 深部矿井煤岩动力灾害综合防控技术与装备 14. 近距离保护层安全开采关键技术研究 15. 松软突出煤层瓦斯强化预抽防突关键技术和装备 16. 煤矿瓦斯高效增透技术与装备 17. 水力压裂强化抽放关键技术及装备 18. 顺煤层大直径长钻孔钻进及瓦斯抽采效果评估技术与装备 19. 低浓度瓦斯利用与安全输送保障技术与装备 20. 煤矿瓦斯煤尘爆炸预警与隔抑爆体系研究 21. 隐蔽火源探测与火灾预警及防控技术 22. 高承压水矿井水害防治关键技术及装备 23. 深部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及热害防治技术与装备 24. 煤矿粉尘危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25. 煤矿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26. 高可靠性全矿井综合监控与监视关键技术 27. 煤矿瓦斯动力灾害连续监测预警技术 28. 煤矿灾害事故风险管理与分级控制的管理体系研究 29. 矿井重大灾害救援应急处置技术及装备 30. 矿井避难逃生与应急救援培训演练技术及装备 (三)示范工程项目 以瓦斯灾害区域治理、资源整合矿井灾害防治、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建设为重点,选取典型代表性矿区(井),重点建设几个示范工程试验基地。 1. 煤矿瓦斯灾害区域治理示范工程 2. 资源整合煤矿综合灾害防治示范工程 3. 薄煤层保护层安全开采示范工程 4. 煤矿瓦斯高效抽采与利用技术示范工程 5.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示范工程 (四)安全技术支撑平台 1. 煤矿灾害科技成果研发平台 2. 科技成果推广及专家质询服务平台 3. 检测检验与物证分析平台 4. 河南省瓦斯地质信息支撑平台 5. 应急救援技术服务平台 6. 事故处理专家支持平台 7. 煤矿安全培训支撑平台 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将煤矿安全生产纳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2010年10月,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特别要求在我国在“十二五”时期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包括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强国等战略目标。 进入“十二五”,我省应将煤矿安全生产纳入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框架,建立煤矿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正确处理煤矿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把煤矿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完善和强化煤矿安全生产规划实施体系,把煤矿安全生产规划重要指标、主要任务、重大工程项目纳入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统计指标体系,以统筹煤矿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煤矿企业必须依法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或个人经营的投资人是本单位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生产经营单位煤矿安全保障的各项制度和规定,在煤矿改制以及煤炭资源整合中必须明确煤矿安全生产职责。要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基层、班组以及与煤矿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要健全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煤矿安全生产技能培训,保证这些制度和规程的严格执行;要保证本单位煤矿安全生产投入并得到有效实施;要经常督促检查本单位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实施煤矿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及时、如实报告煤矿生产安全事故。 落实和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及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强化各级政府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落实各级领导干部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煤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严格履行综合监管部门的监督职责。行业主管部门应将煤矿安全生产纳入行业发展规划,指导本行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本行业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负责。落实企业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企业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健全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措施。依法规范中介机构技术服务,严格质量控制,建立诚信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工会、社区基层组织等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作用。建立和完善煤矿安全生产问责制,严格执行重大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严厉打击无视法律、无视监管、无视生命的煤矿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惩治煤矿安全生产领域的失职渎职、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形成奖惩机制,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三)强化煤矿安全法治 1.健全和完善煤矿安全生产地方性规章及技术标准体系 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条例为核心,结合我省实际,加快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与责任追究、企业煤矿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与使用、煤矿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征管、应急救援、工伤预防基金、中介机构管理等方面配套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制度的建设,逐步形成以法律法规为主线、相关规章为支撑和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配套的煤矿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体系。及时制定煤矿安全生产相关技术基础标准,不断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 2.建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体制 建立强有力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机制,探索煤矿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和手段的创新,强化综合监管职能,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执法机制,协调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推进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督管理机构的规范化建设,提高监管监察队伍素质,保障监管机构、人员、装备、经费的落实,提高行政执法效能。贯彻“依法治安”方针,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立和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法制秩序。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从经验型向技术型转变,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真正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关口前移。 3.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落实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煤矿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三同时”规定,严格煤矿工程项目安全审批和安全评价制度,防止煤矿安全设施出现新的欠账,提高本质煤矿安全水平。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许可证制度,严格市场准入,管住源头,严禁不具备煤矿安全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进入市场。依法淘汰落后的、危及煤矿安全生产的工艺和设备,鼓励和引导煤矿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加强矿用产品煤矿安全标志管理工作,严禁无煤矿安全标志的煤矿矿用产品进入井下生产环节。 4.强化煤矿安全监察工作 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法规的贯彻执行,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加强监察队伍的建设,定期或不定期对辖区内的煤矿开展安全监察。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煤矿应及时下达整改通知、罚款,严重者可吊销其生产许可证。 (四)加大煤矿安全投入 煤矿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复杂性给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很大难题,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投入是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重要保证。资金投入是保证煤炭生产、煤矿安全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措施。一方面,省、市、县应设立稳定的煤矿安全生产投入的渠道;另一方面,煤炭企业要增加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投入,每吨煤提取一定的经费作为煤矿安全生产投入的基金,专款专用,并由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指导资金的投向。在具体投入方向上应重点解决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急待解决的煤矿安全问题; 2.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科研成果转化问题; 3.煤矿安全生产投入的理论研究; 4.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投入问题。 在投入机制方面,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的优惠政策,拓宽煤矿安全生产投入渠道,逐步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国家、地方和企业多元化的煤矿安全生产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落实和加大煤矿安全生产投入。 同时,在建立煤矿安全生产投入机制过程中,还应解决煤矿安全生产投入的评价方法。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煤矿安全生产投入并非越大越好。不同的煤矿安全投资方案,煤矿安全效果也不同;从时间上看,煤矿安全效益一般经历负担期微利期持续强利期利益萎缩期无利期5个阶段。怎样才能评价一项煤矿安全生产投资是否合理,则必须建立相关的评价方法来加以解决。 (五)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科技保障体系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煤矿安全科技发展运行机制,把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纳入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把煤矿安全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共性、关键性技术难题列入省科技攻关计划。 依托社会资源,建立和健全各种不同层次的煤矿安全生产科技研发机构,加快煤矿安全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 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初步形成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开发,装备研制和成果推广及示范的科研体系,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加强对煤矿安全科技优秀人才的支持,建立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机制,注重科技人员的培养和知识更新,全面提高人员素质。积极推进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充分发挥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岗位上现有专业人员的作用。 (六)加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 广泛宣传和贯彻“科技兴安”战略思想,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传播煤矿安全生产科技知识,推广应用新的煤矿安全科学技术。 加强煤矿安全科技文化的建设,出版煤矿安全科技的论著、专著和科普读物,制作发行有关的音像制品,营造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真正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 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煤矿安全文化,加大安全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扶持、引导和发展煤矿安全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的煤矿安全文化产品。加大新闻媒体有关煤矿安全生产宣传和舆论监督力度,建立信息公告和新闻发布制度,联合开辟河南日报煤矿安全专版,形成舆论和公众监督机制。发挥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设立全省统一的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及事故举报电话,鼓励举报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纪和违规行为。 - 20 -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