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龙潭区利嘉砖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吉林市龙潭区利嘉砖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吉林市龙潭区利嘉砖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吉林市龙潭区利嘉砖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吉林市龙潭区利嘉砖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吉林市龙潭区利嘉砖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市龙潭区利嘉砖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吉林市龙潭区利嘉砖厂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 目 录 前 言1 0.1 任务的由来1 0.2 编制依据1 0.3 编制工作概况2 第 1 章矿山基本情况4 1.1 矿山简介4 1.2 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4 1.3 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6 第 2 章矿区基础信息8 2.1 矿区自然地理8 2.2 矿区地质环境背景10 2.3 矿区社会经济概况11 2.4 矿区土地利用现状12 2.5 矿山及周边其它人类重大工程活动12 2.6 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12 第 3 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13 3.1 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13 3.2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13 3.3 矿山土地损毁评估19 3.4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19 第 4 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21 4.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21 4.2 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21 第 5 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26 5.1 地形地貌景观治理工程26 5.2 矿区土地复垦26 5.3 含水层破坏修复27 5.4 水土环境污染修复27 5.5 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28 第 6 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29 第 7 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30 7.1 经费估算依据30 7.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31 7.3 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36 7.4 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41 第 8 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42 8.1 组织保障42 8.2 技术保障42 8.3 资金保障42 8.4 监管保障43 8.5 效益分析43 8.6 公众参与43 第 9 章 结论与建议46 9.1 结论46 9.2 建议46 附图目录 顺序 号 图 号 图件名称 比例尺 1 1 吉林市龙潭区利嘉砖厂实测图 11000 2 2 吉林市龙潭区利嘉砖厂土地利用现状图 12000 3 3 吉林市龙潭区利嘉砖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 12000 4 4 吉林市龙潭区利嘉砖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 12000 5 5 吉林市龙潭区利嘉砖厂复垦区土地复垦规划图 12000 附表 1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 附件 1 、委托书 2 、采矿许可证 复印件 3 、项目单位对方案的承诺书 4 、土地权属证明 5 、土地权属人对方案的意见 6 、公众意见征求表 7 、吉林市龙潭区利嘉砖厂矿区范围土地利用现状图 前 言 0.1 任务的由来 吉林市龙潭区利嘉砖厂为废弃矿山,采矿许可证有效期自 2011 年 1 月 1 日至 2014 年 1 月 1 日,现采矿权人拟办理矿山闭坑手续。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第十九条“矿山 关闭前,采矿权人应当完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义务。采矿权人在申请办理闭坑手 续时,应当经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并提交验收合格文件。 ”由于矿山之前未编制矿 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需补充编制方案,以指导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 作,并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验收提供依据。 为此,受吉林市龙潭区利嘉砖厂的委托, 由吉林省第二地质调查所承担吉林市龙潭区 利嘉砖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的补充编制工作。 0.2 编制依据 0.2.1 法规文件 a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国务院第 394 号令 2004 年 3 月 1 日 ; b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2009 年 3 月 2 日国土资源部令第 44 号公布,2019 年第 三次修正 ; c 土地复垦条例 国务院令[2011]第 592 号 ; d 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 国土资源部令[2012]第 56 号,2019 年修正 ; e 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 21 号 ; f补充编制依据 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关于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 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指导意见财建〔2017〕638 号。 0.2.2 规范标准 a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DZ/T 223-2011 ; b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DZ/T0286-2015 ; c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T12719-91 ; d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DZ/T0221-2006 ; 1 e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第 1 部分通则 TD/T 1031. 1-2011 ; f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TD/T1036-2013 ; g 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76-2016 ; h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通知 财政部国土 资源部财综[2011] 128 号 ; i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整治工程营业税改增值税计价依据调整过渡方案的 通知 国土资厅发[2017] 19 号 ; j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 国土资源部 2016 年 12 月 ; k 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 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 2019 年 第 39 号 。 0.2.3 相关规划、技术报告 a 吉林市龙潭区利嘉砖厂粘土矿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说明书 吉林市旭升地质 矿产资源勘测设计研究院 2010 年 7 月 ; b 吉林市龙潭区利嘉砖厂矿区范围土地利用现状图。 0.3 编制工作概况 接受委托后,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土地复垦编制规 程及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 21 号 的相关要求,于 2019 年 12 月 2 日对矿区及周边地区的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环境、土 地利用现状等进行了野外现场调查,对土地损毁情况进行了实地测量。走访、收集了相关职 能部门和当地村委会、村民等土地权属人对复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对相关的区域地质、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分析。确定了评估范围、评估级别和工作方 案,确定了复垦方向和复垦措施,见图 0- 1 工作程序图。 2 资料收集及现场勘察 矿山地质环境及土地资源调查 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范围和复垦区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分区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编写和图件编绘 图 0-1 评估工作程序图 野外现场调查采用地质路线穿越法,调查点采用全球定位系统 GPS 定位,使用数码 相机记录影像资料,野外现场调查采用 1 10000 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参考矿山提供的 1 2000 矿区总平面图,完成调查面积约 0.0583km2 ,地质环境调查点 5 处。见表 0- 1。 表 0-1 完成工作量、收集资料、成果一览表 项目 工 作 内 容 工作量 单 位 地质环 境调查 调查面积 0.0583 k m2 调查点 5 处 收集 资料 1/20 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舒兰县幅 1 份 吉林省区域地质志 1 份 吉林省水文地质图说明书 1 份 吉林省乡镇抗震设防烈度一览表 1 份 吉林市龙潭区利嘉砖厂粘土矿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说明书 1 份 成果 吉林市龙潭区利嘉砖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1 份 3 第 1 章矿山基本情况 1.1 矿山简介 1.1.1 矿山地理位置 矿山位于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 60方位,直距 6.5km 处,行政区划隶属吉林市龙潭区 乌拉街满族镇。 矿区极值地理坐标为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东经1263213“1263223“ 北纬440651“440659“ 矿区距 G202 国道直距 1.6km ,南北两侧均与之有土路相通,交通便利 见图 1- 1 。 1.1.2 矿山概况 该矿为废弃矿山,矿山名称为吉林市龙潭区利嘉砖厂,采矿权人为吉林市龙潭区利嘉砖 厂,为集体企业。原采矿许可证号 C2202002009067120023456 ,发证机关为吉林市国土资源 局,开采矿种为砖瓦用粘土,有效期限自 2011 年 1 月 1 日至 2014 年 1 月 1 日。已废弃多年。 矿山累计存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 161920 元,未缴存过土地复垦保证金。 1.2 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 该矿矿区范围由 9 个拐点坐标圈定,面积 0.0171km2 ,开采深度 187.5m 至 178m 标高。 见表 1- 1。 4 表 1-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拐点号 1980 西安坐标系 拐点号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换算 X Y X Y 1 4886905 42543079 1 4886893.24 42543197.34 2 4886861 42543079 2 4886849.24 42543197.34 3 4886814 42542996 3 4886802.24 42543114.34 4 4886782 42543002 4 4886770.24 42543120.34 5 4886771 42542984 5 4886759.24 42543102.34 6 4886683 42542975 6 4886671.24 42543093.34 7 4886679 42542933 7 4886667.24 42543051.34 8 4886731 42542929 8 4886719.24 42543047.34 9 4886813 42542873 9 4886801.24 42542991.34 图 1-1 交通位置图 5 1.3 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该砖厂始建于 1987 年,现已废弃多年。原矿山砖窑、坯棚等已拆除,遗留采坑已与原砖 厂厂区连成一片,现遗留露天采场 含原厂区 占地面积 5.33hm 见照片 1- 1 ,矿区南部 及周围区域为旱地,种植作物为玉米,矿区内旱地面积 0.42hm 见照片 1-2 。 矿山遗留多处土堆及环绕采场北、东、南 3 侧土墙, 占地面积 1.70hm 见照片 1-3 。 照片 1-1 遗留露天采场 照片 1-2 矿区南部旱地 6 照片 1-3 遗留土堆及土墙 7 第 2 章矿区基础信息 2.1 矿区自然地理 2.1.1 气象 矿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寒暑温差较大,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大风,夏季温 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好天气,冬季漫长寒冷。多年平均气温 3.5℃,极端最低气温 ﹣ 40.4℃, 极端最高气温 37.8℃ 。多年平均降水量 677.4mm ,最大年降水量 918.8mm ,最大日降水量 142.0mm ,降水多集中在 68 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 60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 1362.4mm。 冰冻期为每年 11 月至翌年 3 月,最大冻土深度 1.70m。 2.1.2 水文 矿区西侧 700m 处为永舒榆干渠,流向北西,于后三家子汇入松花江。松花江为吉林市 城区内的主要河流,发源于长白山脉。一般情况下城区江段水位年变幅为 13m,每年 12 月 至翌年 3 月为枯水期,4 月至 6 月和 9 月至 11 月为平水期,7 月至 8 月为丰水期。松花江多 年平均年径流量 162108m3 ,多年平均年径流深 209.6mm ,河道平均坡降 1.39 ,吉林市区 段坡降约为 0.35‰。 2.1.3 地形地貌 矿区及周围区域地形平坦,一般地形标高 189175m ,相对高差 14m ,地形坡度<5, 局部遗留陡坎坡度3545。 矿区地貌成因类型为侵蚀堆积地形,地貌单元为河谷平原,见照片 2- 1。 照片 2-1 矿区地形地貌 8 2.1.4 植被 矿区及周围植被主要为耕地和林地,耕地主要为玉米及水稻,林地以人工林主,树种主 要为杨树。见照片 2-2 、2-3。 照片 2-2 矿区周围植被 照片 2-3 矿区北侧杨树 2.1.5 土壤 矿区及周围区域内土壤类型主要为白浆土,土壤较粘重,有机质相对较高,土质较肥沃, 含水性较好,含少量砂砾,通透性一般。土层平均厚 0.5m 1.0m 。见照片 2-4。 9 照片 2-4 矿区土壤自然断面 2.2 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2.2.1 地层岩性 矿区及附近出露的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 Q4al ,主要为粘土及亚砂土,呈层状分布, 产状近于水平。 2.2.2 地质构造 矿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为天山兴安岭褶皱区 Ⅰ级 、吉黑褶皱系 亚 Ⅰ级 、吉林 优地槽褶皱带 Ⅱ级 ,吉林复向斜 Ⅲ级 ,蛟河桦甸褶皱束 Ⅳ 的中部。 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15 ,矿区位于地震基本烈度Ⅶ区,地震 动峰值加速度 0. 15g ,区域地壳基本稳定。 2.2.3 水文地质概况 矿区及周围区域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分布于河流两侧。地下水赋存 于第四系上更新统砂、砂砾石孔隙中,含水层厚度 2.0-6.0m,地下水位埋深大于 5 m,单井涌 水量 100500m3/d 。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钙钠 钠钙 型为主,矿化度小于 500mg/L 。以大 气降水渗入补给为主,亦有两侧丘陵侧向径流补给,由河流排泄。 10 2.2.4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 Q4al 粘土及亚砂土,层理不发育,具较强的粘性 和可塑性,抗压强度低。 2.2.5 矿体地质特征 矿体呈层状分布,产状近于水平,层厚平均 7.23m 。粘土矿呈土黄色、褐黄色,质地较 均匀具粘土质结构、土状构造,层理不甚发育,可见垂直裂隙,并见有淋滤铁染锈化现象, 具一定的粘性及可塑性,矿物成份以粘土矿物为主,含量大于 85 ,其次为石英、长石砂粒, 含量小于 15 ,并含少量砾石。矿石质量变化均匀。 2.3 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龙潭区位于吉林市区东北部,松花江北岸。东部与蛟河市接壤,东南与丰满区相连,南 部和西部与昌邑区隔江相望,北部与舒兰市毗邻。辖区面积 1208.9km ,耕地 37134hm 。人 口 51.9 万,其中农业人口 18.9 万。下辖 13 个街道、1 个乡、5 个镇,两个省级开发区,即吉 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龙潭经济开发区。 龙潭区农林资源及矿产资源丰富。森林覆盖面积广,是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基地;矿物 质储量较大,花岗岩、耐火粘土矿、沸石、褐煤、硅藻土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经济 动植物资源丰富,梅花鹿、林蛙、獭兔等远近闻名,盛产葡萄、金红苹果等水果和蕨菜、蘑 菇等山野菜;绿色有机大米、粘甜玉米、江密峰贡米、乌拉小米和无公害蔬菜等农产品享誉 省内外,是吉林地区重要的稻米、蔬菜、肉牛、肉鸡生产基地。 2017 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46.8 亿元,比上年增长 5.6 。全口径财政收入 137.7 亿 元,地方级财政收入 22.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62.5 亿元。招商 引资到位资金 118.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4。 乌拉街镇距吉林市北 30km ,全镇西临松花江,幅员面积 188km ,现有 27 个行政村、1 个街道、总人口 7. 1 万人。乌拉街满族镇满族民俗风情浓郁,闻名省内外,其中满族文化、 萨满研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上述资料摘自吉林年鉴2018。 11 2.4 矿区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吉林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潭分局的吉林市龙潭区利嘉砖厂矿区范围土地利用现状 图,矿区占用土地 1.7056hm2 ,其中旱地 0.0051hm ,采矿用地 1.7005hm。 2.5 矿山及周边其它人类重大工程活动 矿山为废弃矿山,已停产多年,矿区周围以农田为主,未见有重大工程活动。 2.6 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 矿区周边没有可参考的案例。 12 第 3 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 3.1 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 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现场调查于 2019 年 12 月 2 日进行,主要对矿区及周边地区的 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环境、土地利用现状等进行了现场调查,对土地损毁情况进行了实地测 量。 调查点采用全球定位系统 GPS 定位,使用数码相机记录影像资料,工作底图采用 1 10000 地形图,参考矿山提供的 1 2000 矿区总平面图。 矿山现状图是由大地测绘有限公司进行的现场实测成果,测绘方法为全解析法,数字化 成图,比例尺为 11000 ,平面检验误差 1.28cm ,高程检验 1.4cm 。其精度达到地质矿产勘 查测量规范 GB/T18341-2001 的要求。 通过现场调查,矿山砖窑、坯棚等已拆除,矿区南部已由土地权人复垦为旱地,种植玉 米多年,东部为水渠 见照片 3- 1 。原厂区办公室已由土地权人收回并新建住房自用。现状 遗留露天采场破坏土地面积 5.33hm2 矿区内 1.21hm2 、矿区外 4. 12hm2 ,对土地损毁全部 为挖损,现状未见有地质灾害发生。 照片 3-1 矿区东部水渠 3.2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3.2.1 评估范围和评估级别 a 评估范围 13 根据矿区的地质环境及地形条件,考虑到矿山已废弃多年,确定以矿区范围及现状破坏 范围为评估范围,面积 5.83hm2 。见附图 3。 b 评估级别 1 评估区重要程度的确定 评估区内没有居民住宅;无重要交通要道及建筑设施;远离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点;无 重要水源地;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林地、采矿用地、设施农用地,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 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附录 B 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表,评估区重要程度为重要区。见 14 表 3- 1。 表 3-1  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表 重要区 较重要区 一般区 分布有 500 人以上的居民集中居住区 分布有 200500 人的居民集中 居住区 居民居住分散,集中居住区 人口<200 人 分布有高速、一级公路、铁路、中型以上水利、 电力工程或其他重要建筑设施 分布有二级公路、小型水利、电 力工程或其他较重要建筑设施 无重要交通要道或建筑设 施 矿区紧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含地质公园、风 景名胜区等或重要旅游景区点 紧邻省、县级自然保护区或较重 要旅游景区点 远离各级自然保护区及旅 游景区点 有重要水源地 有较重要水源地 无较重要水源地 破坏耕地、园地 破坏林地、草地 破坏其它类型土地 注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确定采取上一级别优先的原则,只要有一条符合者即为该级别。 2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 矿山生产能力为 6.0104t/a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附录 D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该矿为中型矿山 305104t/a 。 3 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矿体最低开采标高 178m ,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 170m ,粘土为隔水层,露天开采未 破坏含水层。 矿山破坏土地面积 5.33hm2 ,最大采深 9.5m。 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危险性小。 矿区地貌单元为河谷平原,地形坡度一般<5。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附录 C. 1 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 件复杂程度分级表,矿山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简单。见表 3-2。 表 3-2 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 复 杂 中 等 简单 1、采场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 采场汇水面积大,采场进水边界条件 复杂,与区域含水层或地表水联系密 切,地下水补给、径流条件好,采场 正常涌水量大于 10000m3/d;采矿活 动和疏干排水容易导致区域主要含水 层破坏 1 、采场矿层 体 局部位于地下 水位以下,采场汇水面积较大,与 区域含水层或地表水联系较密切, 采 场 正 常 涌 水 量 3000 10000 m3/d;采矿和疏干排水比较容易导 致矿区周围主要含水层影响破坏 1 、采场矿层 体 位于地下水位 以上,采场汇水面积小,与区域含 水层、或地表水联系不密切,采场 正常涌水量小于 3000m3/d;采矿 和疏干排水不易导致矿区周围主 要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 2、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破裂结构、散 体结构为主,软弱结构面、不良工程 地质发育,存在饱水软弱岩层或松散 软弱岩层,含水砂层多,分布广,残 坡积层 、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大于 10m 、稳固性差,采场岩石边坡风化 破碎或土层松软,边坡外倾软弱结构 面或危岩发育,易导致边坡失稳 2 、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薄到厚层 状结构为主,软弱结构面、不良工 程地质发育中等,存在饱水软弱岩 层和含水砂层,残坡积层、基岩风 化破碎带厚度510m 、稳固性较 差,采场边坡岩石风化较破碎,边 坡存在外倾软弱结构面或危岩,局 部可能产生边坡失稳 2 、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巨厚层状 -块状整体结构为主,软弱结构面、 不良工程地质层不发育,残积坡 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小于 5m、 稳固性较好,采场边坡岩石较完整 到完整,土层薄,边坡基本不存在 外倾软弱结构面或危岩,边坡角稳 定 3、地质构造复杂。矿床围岩岩层产状 变化大,断裂构造发育或有全新世活 动断裂,导水断裂切割矿层 体 、 围岩、覆岩和主要含水层 带 或沟 通地表水体,导水性强,对采场充水 影响大 3 、地质构造较复杂。矿床围岩岩 层产状变化较大,断裂构造较发 育,切割矿层 体 围岩、覆岩和 含水层 带 ,导水性差,对采场 充水影响较大 3 、地质构造较简单。矿床围岩岩 层产状变化小,断裂构造较不发 育,断裂未切割矿层 体 围岩、 覆岩,对采场充水影响小 4、现状条件下原生地质灾害发育,或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多、危害大 4 、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 题的类型较多、危害较大 4 、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 题的类型少、危害小 5、采场面积及采坑深度大,边坡不稳 定易产生地质灾害 5 、采场面积及采坑深度较大,边 坡较不稳定,易产生地质灾害 5 、采场面积及采坑深度小, 较稳定,不易产生地质灾害 边坡 6、地貌单元类型多,微地貌形态复杂, 地形起伏变化大,不利于自然排水, 地形坡度一般大于 35 ,相对高差较 大,高坡方向岩层倾向与采坑斜坡多 为同向 6 、地貌单元类型较多,微地貌形 态较复杂,地形起伏变化中等,自 然排水条件一般,地形坡度一般 2035,相对高差较大,高坡方向 岩层倾向与采坑斜坡多为斜交 6、 地貌单元类型单一,微地貌形 态简单,地形较平缓,有利于自 然排水,地形坡度一般小于 20, 相对高差较小,高坡方向岩层倾 向与采坑斜坡多为反向坡 注采取就上原则,只要有一条满足某一级别,应定为该级别 d 、评估级别的确定 综上,评估区重要程度为重要区;矿山生产规模为中型;矿山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简单。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附录 A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精度分级 表,评估级别确定为一级。见表 3-3。 15 表 3-3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表 评估区重要程度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复杂 中等 简单 重要区 大型 一级 一级 一级 中型 一级 一级 一级 小型 一级 一级 二级 较重要区 大型 一级 一级 一级 中型 一级 二级 二级 小型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般区 大型 一级 二级 二级 中型 一级 二级 三级 小型 二级 三级 三级 e 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确定 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简单,该矿为中型矿山属较重要项目。根据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标准,该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确定为三级。 见表 3-4。 表 3-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 项目重要性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 复杂 中等复杂 简单 重要 一级 一级 二级 较重要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般 二级 三级 三级 3.2.2 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分析与预测 a 地质灾害现状分析 经现场调查评估区内未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现状地质灾害 不发育。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DZ/02862015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分级表,危 害程度较小,见表 3-5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DZ/02862015 地质灾害危险 性分级表,现状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见表 3-6。 b 地质灾害预测 矿山已废弃多年,现仅采场内遗留多处土堆,堆高25m ,坡角 3035 ,部分已被 灌木覆盖 见照片 3-2 ,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根据表 3-4 ,预测危害程度小。根据表 3 - 5 , 预测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16 照片 3-2 矿区内土堆 表 3-5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分级表 危害 程度 灾情 险情 死亡人数/人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受威胁人数/人 可能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大 ≥10 ≥500 ≥100 ≥500 中等 >3<10 >100<500 >10<100 >100<500 小 ≤3 ≤100 ≤10 ≤100 注 1 灾情,指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采用“人员伤亡情况”“直接经济损失”指标评价 注 2 险情,指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采用“受威胁人数”“可能直接经济损失”指标评价 注 3 危害程度采用“灾情”或“险情”指标评价 17 表 3-6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表 危害程度 发育程度 强 中等 弱 大 危险性大 危险性大 危险性中等 中等 危险性大 危险性中等 危险性中等 小 危险性中等 危险性小 危险性小 3.2.3 矿区含水层破坏现状分析 矿山开采粘土为隔水层,最低开采标高 178m ,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 170m 对含水层 没有造成破坏。根据表 3-7 ,对矿区地下水资源影响较轻。 3.2.4 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现状分析 矿山现状遗留露天采场破坏土地面积 5.33hm2 矿区内 1.21hm2 、矿区外 4. 12hm2 ,对 土地损毁全部为挖损,对原有地形破坏严重。 其余区域对原有地形没有破坏,对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较轻。 3.2.5 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矿山开采方式为挖掘机采矿,汽车运输,采矿活动不产生工业废水,现状对矿区水土环 境没有污染。 3.2.6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 矿山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预测地质灾害危险性小;采矿活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严重。根据表 3-7,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将遗留 露天采场破坏土地划分为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5.33hm2 矿区内 1.21hm2、矿区外 4. 12hm2 ; 其余为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区,面积 0.50hm2 ,见附图 3。 表 3-7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 影响程 度分级 地质灾害 含水层 地形地貌景观 土地资源 严重 地质灾害规模大,发生的 可能性大。影响到城市、 乡镇、重要行政村、重要 交通干线、重要工程设施 及各类保护区安全。造成 或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 失>500 万元,受威胁人 数>100 人 矿床充水主要含水层结构破 坏,产生导水通道。矿井正常 涌水量大于 10000m3/d 。区域 地下水水位下降。矿区周围主 要含水层带水位大幅下降, 或呈疏干状态,地表水体漏失 严重。不同含水层 组 串通 水质恶化。影响集中水源地供 水,矿区及周围生产生活供水 困难 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 影响和破坏程度大。对 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 景观、风景旅游区、城 市周围、主要交通干线 两侧可视范围内地形地 貌景观影响严重 破坏基本农 田。破坏耕地 >2hm2 。 破 坏林地或草 地>4hm2 。 破坏荒地或 未开发利用 土 地 > 20hm2 较严重 地质灾害规模中等,发生 的可能性较大。影响到村 庄、居民聚居区、一般交 通线和较重要工程设施 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直 接经济损失 100500 万 元。受威胁人数 10100 人 矿 井 正 常 涌 水 量 3000 10000m3/d 。矿区及周围主要 含水层 带 水位下降幅度较 大,地下水呈半疏干状态。 矿区及周围地表水体漏失较 严重影响矿区及周围部分生 产生活供水 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 影响和破坏程度较大。 对各类自然保护区、人 文景观、风景旅游区、 城市周围、主要交通干 线两侧可视范围内地形 地貌景观影响较重 破坏耕地≤2 hm2 。破坏林 地 或 草 地 2 4hm2 。 破 坏荒 山或未 开发利用土 地 10 20hm2 较轻 地质灾害规模小,发生的 可能性小。影响到分散性 居民、一般性小规模建筑 及设施。造成或可能造成 直接经济损失<100 万元 受威胁人数<10 人 矿 井 正 常 涌 水 量 < 3000 m3/d。 矿区及周围主要含水层水位 下降幅度小。矿区及周围地表 水体未漏失。未影响到矿区及 周围生产生活供水 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 影响和破坏程度小。对 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 景观、风景旅游区、城 市周围、主要交通干线 两侧可视范围内地形地 貌景观影响较轻 破坏林地或 草地≤2hm2。 占用破坏荒 山或未开发 利 用 土 地 ≤ 10hm2 注分级确定采取上一级别优先原则,只要有一项要素符合某一级别,就定为该级别 18 3.3 矿山土地损毁评估 矿山现状已损毁土地 5.33hm2 矿区内 1.21hm2 、矿区外 4. 12hm2 ,损毁地类为采矿用 地、设施农用地、旱地和其他林地,损毁方式为挖损。详见表 3-8。 19 表 3-8  已损毁土地统计表  面积单位hm2 一级地类 一级地类 挖损 合计 矿区内 矿区外 01 耕地 013 旱地 0.03 0.03 03 林地 033 其他林地 0. 17 0. 17 12 其他土地 122 设施农用地 0. 14 0. 14 20 城镇及工矿用地 204 采矿用地 1.21 3.78 4.99 合计 1.21 4. 12 5.33 3.4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 3.4.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a 分区原则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按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进行分区。 b 治理分区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附录 F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 理分区表,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划为重点防治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区划为一般 防治区,见附图 3。 c 分区描述 1 重点防治区为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范围,即遗留露天采场,面积 5.33hm2 。存在的 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对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 对地形造成的缺损无法恢复。对景观的破坏采取平整场地等措施,尽量保持与周边景观 一致。 3 一般防治区为重点防治区周边区域,基本不存在地质环境问题,主要采取定期巡查 措施,发现地质环境问题及时处理。 3.4.2 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 复垦区为现状已损毁土地,面积 5.33hm2 。复垦区内没有永久性建 构 筑物,及建设、 村镇用地,因此复垦责任范围同为 5.33hm2。 3.4.3 土地类型与权属 a 复垦区土地类型 复垦区内土地类型为采矿用地、设施农用地、旱地和其他林地。 b 复垦区土地权属 复垦区的土地性质为集体所有,归属龙潭区乌拉街镇前阿拉村,龙潭区利嘉砖厂开采期 间通过租赁的方式取得使用权。 20 第 4 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4.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 4.1.1 技术可行性分析 a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在实施前均需要进行专项施工设计。施工设计应符合国家和行 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b 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均按施工设计、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执行。如国家或 部颁标准和规程规范被更新时,执行最新版本。 c 治理工程较简单,施工技术成熟,在严格执行上述两条技术保障措施前提下,矿山地 质环境是可以治理的。 4.1.2 经济可行性分析 a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可以使评估区内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降到最小,避免因地质灾 害的发生而危及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利于当地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b 治理工程需用人工、机械及油料等物资,可部分解决当地临时性就业问题。 4.2 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4.2.1 复垦区土地利用状况 根据吉林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潭分局出具的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复垦区土地利用类 型为采矿用地、其他林地、设施农用地、旱地,全部归属于龙潭区乌拉街镇前阿拉村集体所 有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