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半山村萤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半山村萤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8页
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半山村萤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8页
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半山村萤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8页
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半山村萤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8页
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半山村萤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海市兴盛矿业有限公司 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半山村萤石矿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2023 年 2 月 目 录 前言 1 一、任务的由来1 二、编制目的1 三、编制依据2 (一)法律法规2 (二)标准规范4 (三)技术资料5 (四)其他依据6 四、方案适用年限6 五、编制工作概况6 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 8 一、矿山简介8 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8 (一)矿区地理位置8 (二)矿区范围及治理区范围9 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10 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13 (一)矿山开采历史13 (二) 矿山开采现状13 第二章 矿区基础信息15 一、矿区自然地理15 (一)气象15 (二)水文15 (三)地形地貌15 (四)植被15 (五)土壤16 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16 (一)地层岩性16 1 (二)地质构造17 (三)水文地质19 (四)工程地质21 (五)矿体地质特征22 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23 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24 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25 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25 第三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29 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29 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29 (一)评估范围和评估级别29 (二)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分析与预测32 (三)矿区含水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43 (四)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44 (五)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预测45 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45 (一)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45 (二)已损毁各类土地现状46 (三) 拟损毁土地预测与评估46 (四)土地损毁小结47 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48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48 (二)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50 (三)土地类型与权属51 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53 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53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53 (二)经济可行性分析55 二、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56 2 (一)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56 (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56 (三)水土资源平衡分析59 (四)土地复垦质量要求61 第五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 64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64 (一) 目标任务64 (二)主要技术措施64 (三)主要工程量67 二、矿山地质灾害(环境)治理68 (一) 目标任务68 (二)工程设计68 (三)技术措施69 (四)主要工程量72 三、矿区土地复垦72 (一) 目标任务73 (二) 工程设计73 (三)技术措施74 (四)主要工程量76 四、含水层破坏修复76 (一) 目标任务76 (二)工程设计76 (三)技术措施77 (四)主要工程量77 五、水土环境污染修复78 (一) 目标任务78 (二)工程设计78 (三)技术措施78 (四)主要工程量79 六、矿山地质环境监测79 3 (一) 目标任务79 (二)监测设计79 (三)技术措施82 (四)主要工程量82 七、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84 (一) 目标任务84 (二)措施和内容84 (三)主要工程量85 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87 一、总体工作部署87 二、阶段实施计划88 (一)近期工程88 (二)中期工程88 (三)远期工程89 三、年度工作安排89 第七章 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92 一、经费估算依据92 (一)估算原则92 (二)估算依据92 (三)费用组成92 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97 (一)总工程量与投资估算97 (二)单项工程量与投资估算98 三、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100 (一)总工程量与投资估算100 (二)单项工程量与投资估算101 四、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105 (一)总费用构成与汇总105 (二)年度经费安排105 第八章 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108 4 一、组织保障108 二、技术保障108 三、资金保障109 四、监管保障109 五、效益分析109 (一)社会效益109 (二)环境效益110 (三)经济效益110 六、公众参与111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112 一、结论112 二、建议113 一、附图114 (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图号 01,比例尺 11000) 115 (二)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图号 02,比例尺 11000) 116 (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图号 03,比例尺 11000) 117 (四)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图号 04,比例尺 11000) 118 (五)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图号 05,比例尺 11000) 119 (六)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图号 06,比例尺 11000) 120 (七)截排水沟、挡墙大样图(图号 07) 124 (八)硐口封堵大样图(图号 08) 122 (九)PD135 硐口工业场地治理复垦大样图(图号 09) 123 二、附表124 (一)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表124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限制因素分级标准126 (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附录内容132 (四)价格信息表136 三、其他附件 125 (一)方案编制委托书137 (二)矿山企业营业执照 156 5 (三)浙江省划定矿区范围批复138 (四)土地权属证明140 (五) 临海市白水洋镇三次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局部图141 (六)项目范围与目前临海市三区三线划定方案衔接图142 (七)土地复垦意向书144 (八) 公众参与调查表144 (九)承诺书152 (十)缴纳基金及土地复垦承诺书153 (十一)编制单位承诺书154 (十二)内审意见及修改对照表154 (十三)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 158 6 前 言 一、任务的由来 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半山村萤石矿为一个探转采的项目。探矿权人为临海 市兴盛矿业有限公司。拟设采矿权人亦为临海市兴盛矿业有限公司。 2015 年 3 月,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编制完成了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半 山村萤石矿详查地质报告,并于 2015 年 5 月 14 日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备案(浙 土资储备字【2015】017 号),2015 年 12 月 31 日完成了储量登记(浙土资储登 字【2015】23 号)。 2022 年 11 月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下发了矿区范围批复(浙采范〔2022〕第 1 号)新设采矿权矿区范围由 6 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为310m~100m ,矿区 面积 0.2757km, 开采矿种为萤石矿(普通)。 2022 年 12 月浙江金安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编制了临海市兴盛矿业有限公司 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半山村萤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并通过专家评审。 临海市兴盛矿业有限公司根据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 592 号)、矿 山地质环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第 44 号令)、国土资规〔2016〕21 号及浙土 资规〔2017〕1 号文、浙财综〔2020〕14 号文等文件规定和要求,于 2022 年 11 月 15 日委托我公司(浙江金安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 地复垦方案。 二、编制目的 通过编制本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达到以下主要目的 (1)规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提取与管理,督促采矿权 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义务,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 地复垦长效机制。 (2)为矿山企业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实施提供依据。本次矿山地质环 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可为建设单位在矿山建设、开采活动中和闭坑后, 在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生态环境、落实“谁破坏、谁治理,谁损毁、谁复垦” 义务时,提供技术支持,努力实现经济与环境相和谐的总体目标。 (3)为落实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基金提取提供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 1 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后,利于按照确定的程序落实基金提取和管理。 (4)通过预防和治理工程措施的完善,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因开采治理 活动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危害,最大限度保护和恢复矿山地质环 境;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 环境的协调发展。 (5)为当地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监督管理矿山企业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与土地复垦工作进度和质量提供依据。 三、编制依据 (一)法律法规 1.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 年 08 月 27 日十一届人大十次 常委会议修正,国家主席令第 18 号,2009 年 8 月 27 日发布);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2009 年 8 月 27 日十一届人大十次 常委会修改,国家主席令第 18 号,2009 年 8 月 27 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 年 12 月 25 日十一届人大十八 次常委会修改,国家主席令第 39 号,2011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 年 12 月 28 日十一届人大三十次常 委会第二次修改,国家主席令第 81 号,2013 年 1 月 1 日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年 4 月 24 日十二届人大八次 常委会修订,国家主席令第 9 号,201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 年 6 月 27 日十二届人大二 十八次常委会第二次修正,201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 年 8 月 26 日十三届人大十二 次会议修改, 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 年 12 月 28 日十三届人大十次常委 会修改,国家主席令第 3 号,2020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 年 4 月 29 日十 三届人大二十四次常委会修正,国家主席令第 43 号,2020 年 9 月 1 日施行);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21 年 4 月 29 日十三届人大二十八次 2 常委会修改,国家主席令第 81 号,2021 年 4 月 29 日起施行);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 年 6 月 10 日十三届人大二十 九次常委会通过第三次修正,国家主席令第 88 号,2021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2.行政法规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 394 号,2004 年 3 月 1 日实施); (2)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 588 号,2011 年 1 月 8 日修正)。 (3)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 592 号,2011 年 3 月 5 日实施); 3.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1)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山水 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的通知 (自然资办发〔2020〕38 号 2020 年 8 月 26 日); (2)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 59 号,2019 年 7 月 16 日自然资源部第 2 次部务会议修改,2019 年 8 月 14 日发布);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 44 号,2019 年 7 月 16 日自然资源部第 2 次部务会议修改,2019 年 8 月 14 日发布); (4)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 208 号,2004 年 9 月 30 日发布执行); (5)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6〕 63 号,2016 年 7 月 1 日发布执行); (6)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规〔2016〕21 号,2017 年 1 月 3 日发布执行); (7)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发布(国土资规〔2017〕4 号, 2017 年 3 月 22 日印发执行); (8)关于印发和 的函(自然资矿保函〔2020〕28 号,2020 年 6 月 1 日); (9)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 通知(自然资规〔2019〕1 号,2019 年 3 月 1 日实施)。 4.地方法规 (1)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 18 号,2010 年 3 月 1 日实施); 3 (2)浙江省土地复垦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 284 号,2010 年 12 月 21 日实施); (3)浙江省土地整治条例(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 21 号,2015 年 1 月 1 日实施)。 (4)浙江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76 号,2018 年 11 月 30 日修正)。 5.地方规范性文件 (1)关于印发 的通知(浙土资办 〔2014〕46 号,2014 年 12 月 2 日发布, 自 2015 年 1 月 1 日实施); (2)浙江省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浙土资厅〔2015〕13 号,2015 年 12 月 22 日); (3)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浙土资厅〔2015〕13 号,2015 年 12 月 22 日); (4)关于印发 的通知(浙财农〔2016〕 1 号,2016 年 2 月 15 日执行); (5)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浙土资规〔2017〕1 号,2017 年 2 月 27 日发布执 行); (6)关于印发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管理办法(试 行)的通知(浙财综〔2020〕14 号,2020 年 5 月 11 日); (7)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浙江省绿色矿山管理办法的通 知(浙自然资规〔2022〕5 号,2022 年 8 月 1 日实施)。 (二)标准规范 1. 国标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标准(GB50433-2008);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3)非煤矿山露天矿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1016-2014); (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2018); (5)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20); (6)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 4 (7)矿山安全标志(GB/T14161-2008); (8)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矿制图标准(GB/T50560-2010); (9)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GB/T32864-2016); (10)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16); (11)安全色与安全标志(GB/T2893.5-2020)。 2.行业标准 (1)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1-2006); (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 (3)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 1 部分通则(TD/T1031.1-2011); (4)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 6 部分建设项目(TD/T1031.6-2011); (5)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 (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 (7)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DZ/T0287-2015); (8)矿山土地复垦基础信息调查规程(TD/T1049-2016)。 3.地方标准 (1)浙江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B33/T881-2012); (2)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2018 版); (3)浙江省园林绿化及仿古建筑定额(2018 版); (4)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浙财农〔2016〕1 号); (5)浙江省营造林工程预算定额(2019 试行版)。 4.其它 (1)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指标; (2)浙江省露天开采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技术指南; (3)临海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20212025 年)。 (4)临海市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 年); (5)临海市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 (6)临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7)临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8)临海市水土保持“十四五”规划。 (三)技术资料 5 (1)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半山村萤石矿详查地质报告(浙江省第三 地质大队,2015 年 2 月); (2)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半山村萤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浙 江金安设计研究有限公司,2022 年 12 月,以下简称开发利用方案); (3)本次野外实地调查资料和收集的其它相关资料。 (四)其他依据 (1)方案编制委托书; (2 ) 营 业 执 照 (临 海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 统 一 社 会 信 用 代 码 9133108205689543XT ,2019 年 8 月 19 日); (3)浙江省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浙采范〔2022〕第 1 号); (4)临海市白水洋镇三次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局部图(2022 年 12 月,临 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5)项目范围与目前临海市三区三线划定方案衔接图(2022 年 12 月, 临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四、方案适用年限 根据开发利用方案,矿山生产服务年限为 8.5 年,考虑矿山开采结束后 需要收尾、养护等时间,以 3 年计,本方案适用年限为 11.5 年。方案基准期以 相关部门批准本方案算起。 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对本方案进行修订或重新编制 (1)涉及矿区范围、开采规模、开采方式、用地范围以及开采矿种发生改 变时。 (2)依据的开发利用方案发生重大变动。 (3)主要编制依据作废或失效;或上级有关规定要求对本方案进行修订或 重新编制。 (4)超过本方案适用年限时;或方案剩余服务期少于采矿权延续时间。 (5)其他文件规定的情况。 五、编制工作概况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程序,接受业主委托后,我公司成立 6 了项目组,组织编制人员,于 2022 年 12 月赴现场,了解矿山周边的水资源和饮 用水情况,对矿山开采影响范围内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地质灾害及土地资源等进行系统调查,并收集了与矿区相关的地质环境资料。在 综合分析前人资料和野外调查资料基础上,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范围和复垦 区,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 地复垦分区,编写完成了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7 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 一、矿山简介 矿山名称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半山村萤石矿 矿业权人临海市兴盛矿业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 矿山类型非金属矿山 土地权属状况临海市白水洋镇界岭村 开采矿种萤石(普通) 开采方式地下开采 开拓方式平硐-溜井盲斜井开拓 建设规模3 万吨/年 采矿方法平底结构浅孔留矿法,嗣后充填。 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 (一)矿区地理位置 拟设矿区位于临海市北西方向 313方位直距约 19km 的半山村,属白水洋镇 管辖。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 12059′34.15″ 、北纬 2859′ 14.85″。 拟设矿区 5 号拐点紧邻界半线(界岭至半山),经界半线向南行 0.6km 可至 赤白线,经赤白线向南行 15.3km可至白水洋镇;经赤白线向东行 7.2km 可与 G104 国道相接,经 G104 国道可至临海市,交通便捷(见矿区交通位置图 1- 1)。 8 图 1-1 交通位置示意图 (二)矿区范围 1)矿区范围 拟设矿区范围为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以浙采范〔2022〕第 1 号核定的采矿权范 围,由 6 个拐点围成,矿区面积 0.2757km2 ,开采深度310m 至100m 。其拐点 坐标见表 1- 1。 表 1-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拐点号 2000 西安坐标系 备注 X Y 1 3208430.16 40596274.04 面积 0.2757km2 标高310m~100m 2 3208675.07 40596764.76 3 3208675.07 40597006.26 4 3208346.22 40597006.26 5 3208177.75 40596674.55 6 3208179.75 40596274.21 9 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开发利用方案概述如下 1.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 设计利用资源量矿石量 222.2kt ,矿物量 146.65kt。 2.开采范围及深度 开采范围为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以浙采范〔2022〕第 1 号核定的采矿权范围, 开采深度310m 至100m。 3.建设规模及工作制度 建设规模为 3 万吨/年。 实行间断工作制度。年工作日 250 日,每日 2 班,每班 8 小时。 4.矿山设计服务年限 矿山生产服务年限 8.5 年,含基建期约 1.5 年。 5.开采方式 地下开采。 6.采矿方法 平底结构浅孔留矿法,嗣后充填。 空区处理,采空区嗣后充填。 7.采矿工艺 矿块采准切割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回采作业。 回采工艺流程凿岩爆破通风局部出矿撬顶平场,采完后进行大放 矿等。 采空区充填工艺嗣后充填,在计划要充填的采空区临近回采时,在采场的 顶柱预先掘进 23 个充填井与上中段运输平硐连通,充填井断面 2m1.5m;上 口扩成喇叭口。将采掘产生的废石,装车后运至需充填的采空区的上中段运输平 巷,倒入充填小井后充入采空区。 8.开拓运输 拟采用平硐-溜井盲斜井开拓方式。坑内主要运输平巷采用 CTY2.5-6G 矿 用蓄电池电机车牵引矿车组运输,局部辅以人工推有轨矿车运输。若④号矿体在 135m 水平揭露后见矿良好,135m 水平以下具备开采条件,则采用盲斜井开 10 拓105m 中段,盲斜井提升采用 JTP1.2 1.0 型绞车。工业场地有简易乡村道路 与外部公路相连。 1)坑内平巷运输 坑内各中段运输平巷采用轨道运输。配备侧翻式矿车、矿用蓄电池电机车。 2)盲斜井提升运输 拟采用 JTP1.2 1.0 矿用提升绞车(具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3)坑内运输线路 228m 中段中段产出的矿石装入矿车后经电机车牵引矿车组送至溜井口, 通过溜井转运至135m 中段后经电机车牵引矿车组运至地表,卸入临时转运场 地。 180m 中段中段产出的矿石装入矿车后经电机车牵引矿车组送至溜井口, 通过溜井转运至135m 中段后经电机车牵引矿车组运至地表,卸入临时转运场 地。 135m 中段中段产出的矿石装入矿车后直接由电机车牵引矿车组运至地 表,卸入临时转运场地。 105m 中段中段产出的矿石装入矿车后运至盲斜井底车场,经盲斜井提 升至135m 中段后,经电机车牵引矿车组运至地表,卸入临时转运场地。 4)地表运输矿石运出地表后,直接卸到地表临时转运场地,使用汽车直 接外运销售。 5)人员、设备及材料运输 人员、设备及材料主要经各平硐进入,之后经各中段平巷、石门及天井到达 作业点。 105m 中段作业时,人员、设备及材料经 PD135 进入,之后经盲斜井、中段 平巷、石门及天井到达作业点。 9.开采顺序 1)整体回采顺序 在垂高上自上而下逐个中段回采,同一中段,须从回风井一端向进风井一端 后退式回采。矿房内开采顺序为由下向上。 2)矿体回采顺序 同一中段内,推荐优先开采⑤-1 矿体,后开采④矿体。228 中段作为首采 11 地段,⑤-1 矿体北东段布置首采矿房 KC1 ,紧邻首采矿房布置一个备采矿房 KC2;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布置的首采矿块矿体地质情况变化或不够工业品位等情 况,则可以将备采矿块布置为首采矿块即可,以此类推。 3)矿房回采顺序 228m 中段⑤-1 矿体首采矿房 KC1→备采矿房 KC2→按后退式回采顺序 依次回采;④矿体矿房按后退式回采顺序依次回采。 180m 中段⑤-1 矿体按后退式回采顺序依次回采;④矿体矿房按后退式 回采顺序依次回采。 135m 中段⑤-1 矿体按后退式回采顺序依次回采;④矿体矿房按后退式 回采顺序依次回采。 10.工程布局 1)主要工业场地拟布置在 PD135 平硐口(拟设矿区内 5 号拐点北侧位置), 今后主要布置配电房、值班室、空压机房、机修间、充电室、沉淀池、临时转运 堆场等。矿山办公区、生活区计划在附近村庄租用房屋。 临时转运场地拟布置在工业场地南部。地表存放面积约 1200m2 ,按平均堆 高 2.5m 计,存放量约 3000m。 2)通风采用对角抽出式通风方式,新鲜风流从平硐进入,然后从上部回 风平硐抽出污风。配备矿用节能风机。 3)压气空压机房设在 PD135 平硐口工业场地内,配备空压机。 4)排水采用自流排水,各中段涌水自流汇集至硐口三级沉淀池。若④号 矿体 PD135 中段见矿良好,则设置105m 中段,105m 中段斜井落底点修建水仓、 水泵房,将105m 中段涌水泵送至135m 中段后自流排出。 5)供电安装一台容量 150kVA 电力变压器(供地面用电负荷)和一台容 量 100kVA 矿用电力变压器(供井下用电负荷);配备一台 100kW 的柴油发电 机,作为井下应急备用电源。 6)供水井下生产用水主要利用坑内水沉淀后循环使用,生活用水接附近 村庄的自来水系统; 7)爆破器材按照当地公安部门等要求,采用配送制,多余当班退回。 11.废水循环利用 矿坑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坑内污水集中到工业场地沉淀池澄清后循环 12 用于井下生产,不排放。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沉淀消化处理后,做农基肥, 以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12. 固废排放及处置 矿山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坑内产出废石和生活垃圾。废石主要用于采空区回 填,多余部分外运综合利用;生活垃圾通过生活区内垃圾存放点定点收集后,由 环卫部门定期转运处理。 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一)矿山开采历史 半山村萤石矿是 1958 年~1960 年大跃进时期群众找矿运动中发现,共有露 头点 10 多处。 1975 年 11 月~1978 年 6 月,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在进行 1/20 万仙居 幅地质矿产调查时,对矿点进行了踏勘检查,认为矿体规模小,为一矿化点。 1978~1982 年,乡镇企业曾组织村民对半山村周围萤石(矿化带)矿进行 地表露采、浅部硐采或浅井(竖井)开采。留下采坑、采硐 10 余个,采硐长度 一般 20~60m,最浅 8~10m,最深 80 多米。浅井 7~10m ,暗井 8~22m。采坑 长 10~60m ,宽 3~12m ,深 2~10m ,估计采出矿石已有近万吨。 2007 年 9 月 4 日,浙江省临海市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首次获得浙江省临 海市白水洋镇半山村萤石矿普查探矿权。2013 年 8 月 10 日,浙江省临海市兴盛 矿业有限公司通过探矿权转让获得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半山村萤石矿普查探 矿权。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于 2014 年 1 月开始详查,并编制了浙江省临海市 白水洋镇半山村萤石矿详查地质报告,2015 年 5 月 14 日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进行了储量评审备案,2015 年 12 月 31 日完成了储量登记。 (二)矿山开采现状 本项目未新设采矿权项目,既往无规模性开采情况。 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自 2007 年 9 月开始进行普查工作,2014 年开始详查, 自上而下施工了 CM401、LD7、LD8、LD9 探矿巷道,其中 CM401 平硐口布置于180m 水平(标高为179.59m),向北东方向延伸 82m 后见矿后,布置 YM402 巷道, YM402 向北延伸约 170m 见⑤号矿体,沿⑤号矿体布置沿脉平巷 YM501 ,YM501 平巷长约 118m。在未见⑤号矿体前,在距⑤号矿体约 30m 处与该矿体平行布置 13 有一长约 56m 平巷。LD7 布置于228m 水平,沿脉掘进了约 45m 。LD8 布置于 260m 水平(标高为259.30m),为穿脉平巷,沿 315方位角掘进了约 47m 见 ④号矿体,再布置沿脉平巷约 36m 。LD9 布置于278.08m 标高,为沿脉平巷, 长约 26m ,并布置长约 21m 的穿脉平巷揭露⑤号矿体。 遗留的 LD8 、LD9 探矿巷道在沿脉位置有小部分冒顶现象,通过冒落区域向 内可视 10 15m。 照片 1-1 CM401 平硐口 14 第二章 矿区基础信息 一、矿区自然地理 (一)气象 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据临海市 气象局资料,年平均气温 17℃ , 极端最高气温 40.2℃(1988 年 7 月 25 日),极 端最低气温-6.9℃(1981 年 1 月 4 日),年平均降水量在 1850~1900mm 。7~9 月常有台风暴雨及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发生,平均每年有 2~3 次热带风暴或台风 带来的大风暴雨。 (二)水文 矿区河流受地形控制明显,自北西流向南东,最后往东流入灵江。为山溪性 河流,水位、流量具暴涨暴落之特点,丰水期为 5~9 月份。半山溪为矿区内最 大河流,河床最低高程 107.6m ,河谷狭窄,河床竣陡,河道比降大,水流急, 最大流量约 2.5~3.5m3 /s。 半山村南有一山塘,面积约 2000m2 ,水面高程约 135m ,水深 1~3m,储水 量 2000~4000m3 ,上世纪 70 年代为下游水田灌溉而建,受半山溪溪水补给, 水质类型为 HCO3 SO4-Na Ca 型,PH 值为 7.27,矿化度为 36mg/l,总硬度为 17.0 g/l ,可作矿区供水水源利用。冬季经常干涸。 (三)地形地貌 矿区属于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地势北高南低,最高在矿区北西端海拔 425 米,在矿区南东侧海拔 78 米,相对高差 347 米,最低当地侵蚀基准面 78 米左右。山脊走向南北向、北西向为主,山体坡度 20~50 , 一般在 20 30 较多。主要沟谷水体走向北西流向南东,最后往东流入灵江;山间溪沟切割中等, 横断面常呈“U”字形。 (四)植被 临海市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浙闽山丘甜槠、木荷等树种,伴 生树种有石栎、浙江樟、红楠、细叶香桂、石楠、栲树、云锦杜鹃等。由于人类 活动影响,矿区部分区域原生植被已被破坏,区内次生植被类型多样化,主要以 15 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以及自然演替发育的木荷、青冈、石栎等树种组成组成的次 生常绿阔叶林、竹林、落叶阔叶林及灌丛。林下有大量芒、厥,小型灌木及草本 类植物。柑橘、杨梅是临海市特色经济果树。 照片 2-1 矿区原始地形 (五)土壤 矿区所在区域残坡积厚约 0.52m ,岩性主要为含碎石土及洪坡积含碎砾石 的粘土,碎石含量 20~30 ,结构松散,一般呈微酸性,土壤主要为红壤土, 质地粘重,主要为壤土、粘土和含碎石粘土,靠近地表可见部分腐殖层。有机含 量较高,一般大于 1 ,土壤肥力较好,PH 值 6.57.8 之间。 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一)地层岩性 拟设矿区区出露地层简单,为上侏罗统磨石山群西山头组(J3x )和第四系 (Q4 ),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西山头组(J3x) 分布于矿区大部份地区,主要岩性为流纹质含角砾晶玻屑熔结凝灰岩,英安 质含角砾玻屑熔结凝灰岩。 流纹质含角砾晶玻屑熔结凝灰岩是矿区主要地层。岩石呈灰色、浅灰绿色。 含角砾凝灰结构、塑变结构,块状、假流动构造。角砾含量 5~10 ,由英安岩、 16 安山岩岩屑组成,大小 5~10mm,次棱角状。晶屑成份及含量钾(斜)长石 10 30 ,石英 5~10 、黑云母<5 ,晶屑总含量一般在 20~40间。塑性玻屑及 火山灰占 60~80。玻屑塑性变形,压扁拉长,平行排列,呈较为明显的假流纹 构造。 英安质含角砾玻屑凝灰岩分布局部,以夹层形式出露。岩石呈浅灰紫色, 角砾凝灰结构,块状构造。角砾及岩屑含量 5~10 ,成份以安山岩和英安岩为 主,晶屑含量约 5~15 ,由斜长石组成。玻屑与火山灰含量 85~95 ,由长英 质集合体组成,岩石致密坚硬。 (2)第四系(Q4) 分布于界岭-界岭何村一带和半山村一带。主要岩性为冲洪积粘土、砂、碎 石等,厚度 0.30~2.00m 。少量残坡积和坡洪积。 残坡积岩性为深褐色粉质粘土混杂粗砂、砾石,表层混腐植质;沟谷处下部 为粉细砂混砾石,上部为砾石、块石堆积。该层厚度在 0.5 1.5m,在山体坡脚平 缓地带偏厚。坡洪积由粘土、砂含碎石组成,透水性一般;主要分布在山体坡脚 平缓地带,该层厚度在 1.03.0m。 冲洪积岩性为粘土、砂、碎石等,碎石成分为凝灰岩、霏细斑岩、英安玢岩 等,呈棱角、次棱角形。结构稍密 中密,透水性一般;碎石含量在 3050之 间,主要分布在溪流、山谷、凹沟处,根据相关调查资料可知,该层厚度在 0.32.0m。 结构松散,透水性中等,富水性中等。 (二)地质构造 拟设矿区构造以断裂为主,矿区及矿区附近有断层 F1 、F2 、F3 、F4 、F5 ,展 布方向 NE 或 NEE 向,性质为压扭性。矿区控矿、容矿断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