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矿井通风与环保,第十三章矿山安全生产,13.1矿山安全事故经过长期的安全生产管理实践与经验总结,我国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落实“两个主体”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方针是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所提出的一个总的要求和指导原则,它为安全生产指明了方向。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有正确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体现了人们对安全生产的一种理性认识,这种理性认识包含两个层面。第一层面,生命观。它体现人们对安全生产的价值取向,也体现人们对人类自我生命的价值观。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生命、爱护生命、保护生命。事故意味着对生命的摧残与毁灭,因此,生产活动中,应把保护生命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第二层面,协调观,即生产与安全的协调观。任何一个系统的有效运行,其前提是该系统处于正常状态。因此,“正常”是基础,是前提。从生产系统来说,保证系统正常就是保证系统安全。安全就是保证生产系统有效运转的基础条件和前提条件,如果基础和前提条件不保证,就谈不到上有效运转。因此,应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预防为主”体现了人们在安全生产活动中的方法论,事故是由隐患转化为危险,再由危险转化而成。因此,隐患是事故的源头,危险是隐患转化为事故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要避免事故,就要控制这种“转化”,严格说,是控制转化的条件。那么,什么时候控制最有效事物有一个普遍的发展规律,那就是事故形成的初始阶段,力量小,发展速度慢,这个时候消灭该事物所花费的精力最少,成本最低。根据这个规律,消除事故的最好办法就是消除隐患,控制隐患转化为事故的条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应把预防方法作为事故控制的主要方法。,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要求我们在生产活动中,把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放在第一位,确保生产的安全,即生产必须安全,也只有安全才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而实现安全生产的最有效措施就是积极预防,主动预防。在每一项生产中都应首先考虑安全因素,经常地查隐患,找问题,堵漏洞,自觉形成一套预防事故,保证安全的制度。同时要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中安全与生产对立统一关系,克服思想的片面性。安全与生产是互相联系、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不卫生因素会妨碍生产的顺利进行,当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不卫生因素采取措施时,有时会影响生产进度,会增加生产上的开支。这种矛盾通过正确处理又是统一的,生产中的不安全、不卫生因素通过采取安全措施后,可以转化为安全生产。搞安全措施,表面上看,有时会耽误一些生产或增加一些开支,但从整体上看,劳动条件改善了,劳动生产率必须大大提高。“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已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指导原则。,“安全第一”,就是在进行矿山生产时,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当作头等大事来做。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道理。任何生产活动中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存在着发生伤亡事故的危险性。要进行生产,就必须首先解决其中的各种不安全问题。“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安全与生产密切不可分。无数事实证明,矿山伤亡事故不仅给受伤害者本人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不幸,也干扰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给矿山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搞好矿山安全工作,创造安全、卫生的生产劳动条件,不仅可以避免或减少各种矿山事故,而且还能更好地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矿山生产迅速发展。“预防为主”,就要掌握矿山伤亡事故发生和预防规律,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消除和控制它们,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制度,具体指导各项安全工作。,13.1.1事故发生的理论依据13.1.1.1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事故致因理论是研究事故发生原因的理论,从而由此找到防止事故发生的方法和对策。在科学技术落后的古代,人们往往把事故的发生看作是人类无法违抗的“天意”,或是“命中注定”,而祈求神灵保佑。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在与各种伤害事故的斗争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伤亡事故发生及预防规律,相继提出了许多阐明事故为什么发生,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以及如何防止事故发生的理论。这些理论被称做事故致因理论,或事故发生及预防理论。他们是指导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论。事故致因理论是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产物。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同,特别是随着生产形式的变化,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的变化以及人们安全观念的变化,使新的事故致因理论相继出现。,一、早期安全理论本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企业生产已经初具规模,蒸汽动力、电力驱动的机械显示出了无比巨大的威力,它们坚固、持久,成为企业的中心.相比之下,工人是机械的附属品、奴隶。1919年英国的格林伍德和伍兹,对许多伤亡事故数据中的事故发生次数按不同的分布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发现,职员中的某些人较其它人更容易发生事故。从这种现象出发,1939年法默等人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据这种观点,少数人具有事故频发倾向,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企业事故发生的原因。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事故。因此,人员选择就成了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通过严格的生理、心理检验,从众多的求职人员中选择身体、智力、性格特征及动作特征等方面优秀的人才就业,而把企业中的所谓事故频发倾向者解雇。,1931年美国的海因里希在企业事故预防一书中,阐述了根据当时的安全实践总结出来的安全理论叫海因里希安全理论。海因里希安全理论阐述了事故发生的因果连锁论,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事故发生频率与伤害严重度之间的关系,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安全工作与企业其它管理机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安全工作的基本责任,以及安全与生产之间关系等安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该理论曾被称做“安全公理”,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广大安全工作者的赞同,作为他们从事安全工作的理论基础。海因里希理论也和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一样,把大多数事故的责任都归因于人的不注意等,表现出时代的局限性,因而是片面的。,二、二次大战后的安全理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已经出现了高速飞机、雷达及各种自动机械等。为防止和减少战斗机飞行事故而兴起的人机工程研究及事故判定技术等,对战后安全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机工程学的兴起标志着生产中人与机械关系的重大变化。以前是按机械的特性来训练人,让人满足机械的要求;现在是根据人的特性设计机械,使机械适合人的操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有了飞跃的进步。新技术、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及新产品不断出现,与日俱增。这些新技术、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及新产品给生产及人们的生活面貌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危险。随着工业迅速发展而来的广泛就业,使得企业不能像战前那样进行“拔尖”的人员选择。除了极少数身心有问题的人之外,广大群众都有机会进入企业部门。这就使职工队伍素质发生了重大变化。科技的发展也把作为现代物质文明的各种产品送到各类人们面前。企业部门要保证消费者利用其产品时的安全。所有这些都给安全提出了新的课题,也促进了人们安全观念的变化。,战后,人们对所谓的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提出了新的见解。一些研究表明,认为大多数事故是由事故频发倾向者引起的观念是错误的,有些人较另一些人容易发生事故,是与他们从事的作业有较高的危险性有关。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不能把事故的责任简单地说成是人的不注意,应该注重机械的、物质的危险性质在事故致因中的重要地位。于是,在安全工作中比较强调实现生产条件、机械设备的安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条件为此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能量意外释放的出现是人们对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实质认识方面的一大飞跃。1961年和1966年,吉布森和哈登提出了一种新概念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于是,应该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作为能量达及人体媒介的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与早期的事故频发倾向理论、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等强调人的性格特征、遗传特征等不同,战后人们逐渐地认识了管理因素作为背后原因在事故致因中的重要作用。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必须加以追究。但是,它们只不过是其背后的深层原因的征兆,管理上缺陷的反映,只有找出深层的、背后的原因,改进企业管理,才能有效地防止事故。,三、系统安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设备、工艺及产品越来越复杂。战略武器研制、宇宙开发、核电站建设等使得作为现代科学技术标志的大规模复杂系统相继问世。这些复杂的系统往往由数以千、万计的元素组成,元素之间以非常复杂的关系相连接,在被研究制造或使用过程中往往涉及到高能量,系统中微小差错就会导致灾难性的事故。大规模复杂系统安全性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于是,出现了系统安全理论和方法。按照系统安全的观点,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安全的事物,任何人类活动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能够造成事故的潜在的危险因素称作危险源,它们是一些物的故障、人失误、不良的环境因素等。某种危险源造成人们伤害或物质损失的可能性称作危险性,它可以用危险度来度量。,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系统安全强调通过改善物的硬件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从而改变了以按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故障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传统观念。作为系统元素的人在发挥其功能时会发生失误,人失误不仅包括了工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且涉及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等各类人员的行为失误,因而对人的因素的研究也较以前更深入了。根据系统安全的原则,早在一个新系统的规划、设计阶段起,就要开始安全工作,并且要一直贯穿于制造、安装、投产,直到报废为止的整个系统寿命期间内。系统安全工作包括危险源识别、系统安全分析、危险性评价及危险源控制等一系列内容。,人们发现,对于已经建成并正在运行的系统,管理方面的疏乎和失误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约翰逊等人创立了系统安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包括了安全中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如事故判定技术,标准化作业、职业安全分析等,同时又把能量意外释放论、变化的观点引入安全管理中。它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对现代安全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3.1.1.1事故频发倾向论一、事故频发倾向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1919年,英国的格林伍德和伍兹把许多伤亡事故发生次数按如下三种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一)泊松分布。在发生事故的概率不存在个体差异时,一定时间内事故发生次数服从泊松分布,在这种情况下,事故发生原因是由于工厂里的生产条件、机械设备以及一些其他偶然因素引起的。(二)偏倚分布。一些工人由于存在精神障碍或心理方面的疾病,如果在生产操作中发生过一次事故,则会造成胆怯或神经过敏,当再继续操作时,就有重复发生第二次、第三次事故的倾向,符合这种统计分布的主要是少数有精神障碍或心理缺陷的工人。(三)非均等分布。当工厂中存在许多特别容易发生事故的人时,发生不同次数事故的人数服从非均等分布,即每个人发生事故的概率不相同。这种情况下,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的因素引起的。,为了检验该结论的稳定性,他们还计算了特别容易发生事故的人中同一个人在前3个月和后3个月里发生事故次数的相关系数,结果发现工厂中存在事故频发倾向者的相关系数变化在0.370.12到0.720.07之间,而且都是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在前3个月里发生事故次数多的人,在后3个月里发生事故的次数也多,表明这些人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比较稳定。在此研究基础上,1939年,法默和查姆勃等人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频发倾向理论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按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认知决定行为。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认识,在当时的安全措施中,人员选择就成了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在招录员工时,往往要对求职者进行严格的生理、心理测试,从众多的求职人员中选择身体、智力、性格特征及动作特征等方面优秀的人才。令研究者始料未及的是许多资本家以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为藉口,掩盖工业设备中的各种缺陷,把事故责任全部推给工人,对所谓的事故频发倾向者解雇了事。,二、事故遭遇倾向事故遭遇倾向是指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事故的发生不仅与个人因素有关,而且与生产条件有关;与工人的年龄有关;与工人的工作经验、熟练程度有关。明兹和布卢姆建议用事故遭遇倾向取代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三、关于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自格林伍德的研究起,迄今有无数的研究者对事故频发倾向理论的科学性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探讨,关于事故频发倾向者存在与否的问题一直有争议。实际上,事故遭遇倾向就是事故频发倾向理论的修正。其实,工业生产中的许多操作对操作者的素质都有一定的要求,或者说,人员有一定的职业适合性。当人员的素质不符合生产操作要求时,人在生产操作中就会发生失误或不安全行为,从而导致事故发生。危险性较高的、重要的操作,特别要求人的素质较高。例如,特种作业的场合,操作者要经过专门的培训、严格的考核,获得特种作业资格后才能从事。因此,尽管事故频发倾向论把工业事故的原因归因于少数事故频发倾向者的观点是错误的,然而从职业适合性的角度来看,关于事故频发倾向的认识也有一定可取之处。,13.1.1.2事故因果连锁论一、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明导致伤亡事故各种原因因素间及与伤害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海因里希把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即1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2事故的发生是由于l人的不安全行为;2物的不安全状态;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4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海因里希最初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五个因素1遗传及社会环境遗传因素及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的性格上缺点的原因。遗传因素可能造成鲁莽、固执等不良性格;社会环境可能妨碍教育、助长性格上的缺点发展。2人的缺点人的缺点是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或造成机械、物质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它包括鲁莽、固执、过激、神经质、轻率等性格上的,先天的缺点,以及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等后天的缺点。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所谓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那些曾经引起过事故,或可能引起事故的人的行为,或机械、物质的状态,它们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例如,在起重机的吊荷上停留,不发信号就启动机器,工作时间打闹,或拆除安全防护装置等都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没有防护的传动齿轮,裸露的带电体,或照明不良等属于物的不安全状态。,,,,,,,,,,4事故事故是由于物体、物质、人或放射线的作用或反作用,使人员受到伤害或可能受到伤害的,出乎意料之外的,失去控制的事件。坠落、物体打击等能使人员受到伤害的事件是典型的事故。5伤害直接由于事故产生的人身伤害。上述五个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如果移去连锁中的一个因素,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发生。,二、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博德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的基础上,提出了反映现代安全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1控制不足管理事故因果连锁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管理。大多数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完全依靠工程技术上的改进来预防事故是不现实的,需要完善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如果安全管理上出现缺欠,就会使得导致事故基本原因的出现。2基本原因起源论为了从根本上预防事故,必须查明事故的基本原因,并针对查明的基本原因采取对策。基本原因包括个人原因及与工作有关的原因。所谓起源论,是在于找出问题的基本的、背后的原因,而不仅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3直接原因征兆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这是最重要的,必须加以追究的原因。但是,直接原因不过是象基本原因那样的深层原因的征兆,是一种表面现象。,4事故接触从实用的目的出发,往往把事故定义为最终导致人员肉体损伤、死亡,财物损失的,不希望的事件。但是,越来越多的安全专业人员从能量的观点把事故看作是人的身体或构筑物、设备与超过其阈值的能量的接触,或人体与妨碍正常生产活动的物质的接触。5伤害损坏损失博德模型中的伤害,包括了工伤、职业病,以及对人员精神方面、神经方面或全身性的不利影响。人员伤害及财物损坏统称为损失。,三、亚当斯的事故因果连锁亚当斯提出了与博德连锁理论类似的因果连锁论,叫亚当斯连锁论。亚当斯连锁论在该因果连锁理论中,第四、五个因素基本上与博德的理论相似。这里把事故的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状态称作现场失误。本来,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是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的错误行为及生产条件方面的问题。采用现场失误这一术语,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醒人们注意不安全行为及不安全状态的性质。,该理论的核心在于对现场失误的背后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及生产作业中的不安全状态等现场失误,是由于企业领导者及安全工作人员的管理失误造成的。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的差错或疏忽,企业领导人决策错误或没有做出决策等失误,对企业经营管理及安全工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管理失误反映企业管理系统中的问题。它涉及到管理体制,即如何有组织地进行管理工作,确定怎样的管理目标,如何计划、实现确定的目标等方面的问题。管理体制反映作为决策中心的领导人的信念、目标及规范,它决定各级管理人员安排工作的轻重缓急,工作基准及指导方针等重大问题。,四、北川彻三的事故因果连锁以上的事故因果连锁模型把考察的范围局限在企业内部,用以指导企业的事故预防工作。实际上,工业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复杂。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等诸多社会因素,对企业内部伤害事故的发生和预防有着重要的影响。日本广泛以北川彻三的事故因果连锁论作为指导事故预防工作的基本理论。,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模型,当然,作为基础原因的原因因素的解决,已经超出了企业安全工作,甚至安全学科的研究范围。但是,充分认识这些原因因素,在这些背景条件下,综合利用可能的科学技术、管理手段改善间接原因因素,达到预防伤害事故的目的,却是非常重要的。,五、事故统计分析因果连锁模型在事故原因的统计分析中,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下图所示的因果连锁模型。该模型着重于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管理失误。我国的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就是基于这种事故因果连锁模型制定的。,13.1.1.2能量意外释放论1961年吉布森、1966年哈登等人提出了解释事故发生物理本质的能量意外释放论。A能量在伤害事故发生中的作用能量在生产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人类利用能量做功以实现生产的目的。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能量受到种种约束和限制,按照人们的意图流动、转换和做功。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能量失去了控制,超越了人们设置的约束或限制而意外地逸出或释放,则说发生了事故。如果失去控制的意外释放的能量达及人体,并且能量的作用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能力,则人员将受到伤害。可以说,所有伤害的发生都是因为人体接触了超过机体组织抵抗力的某种形式的过量能量,或人体与外界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如窒息、淹溺等。因此,各种形式的能量构成了伤害的直接原因。,导致人员伤害的能量形式有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声能和生物能等。在矿山伤害事故中机械能造成伤害的情况最为常见,其次是电能、热能及化学能造成的伤害。,意外释放的机械能造成的伤害事故是矿山伤害事故的主要形式。矿山生产的立体作业方式使人员、矿岩及其他位于高处的物体具有较高的势能。当人员具有的势能意外释放时,将发生坠落或跌落事故;当矿岩或其他物体具有的势能意外释放时,将发生冒顶片帮、山崩、滑坡及物体打击等事故。除了势能外,动能是另一种形式的机械能。矿山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运输设备,特别是各种矿山车辆,以及各种机械设备的运动部分,具有较大的动能。人员一旦与之接触,则将发生车辆伤害或机械伤害。据统计,势能造成的事故伤亡人数占井下各种事故伤害人数的一半以上;动能造成的事故伤亡人数占露天矿各类事故伤亡人数的第一位。因此,预防由机械能导致的伤害事故在矿山安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矿山生产中广泛利用电能。当人员意外地接触或接近带电体时,可能发生触电事故而受到伤害。矿山生产中要利用热能,矿山火灾时可燃物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热能,矿山生产中利用的电能、机械能或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人体在热能的作用下可能遭受烫伤或烧灼。炸药爆炸后的炮烟及矿山火灾气体等有毒有害气体使人员中毒是化学能引起的典型伤害事故。人体对每一种形式能量的作用都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或者说有一定的伤害值。当人体与某种形式的能量接触时能否产生伤害及伤害的严重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作用人体能量的大小。,作用于人体的能量越多,造成严重伤害的可能性越大。例如,球形弹丸以4.9N的冲击力打击人体时,只能轻微地擦伤皮肤;重物以68.6N的冲击力打击人的头部,会造成头骨骨折。此外,人体接触能量的时间和频率,能量的集中程度,以及接触能量的部位等也影响人员伤害的发生情况。该理论提醒人们要经常注意生产过程中能量的流动、转换以及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作用,防止发生能量的意外逸出或释放。,B屏蔽调查矿山伤亡事故原因发现,大多数矿山伤亡事故都是因为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正常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引起的,并且几乎毫无例外地,这种过量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即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使得能量或危险物质失去了控制,是能量或危险物质释放的导火线。从能量意外释放论出发,预防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防止人体与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接触。我们把约束、限制能量所采取的措施叫做屏蔽与下面将介绍的屏蔽设施不同,此处是广义的屏蔽。,矿山生产中常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有如下几种1用安全能源代替危险能源在有些情况下,某种能源危险性较高,可以用较安全的能源取代。例如,在采掘工作面用压缩空气动力代替电力,防止发生触电事故。但是应该注意,绝对安全的事物是没有的,压缩空气用作动力也有一定的危险性。2限制能量在生产工艺中尽量采用低能量的工艺和设备。例如,限制露天矿爆破装药量以防止飞石伤人;利用低电压设备防止电击;限制设备运转速度以防止机械伤害等。,3防止能量蓄积能量的大量蓄积会导致能量的突然释放,因此要及时泄放能量防止能量蓄积。例如,通过接地消除静电蓄积,利用避雷针放电保护重要设施等。4缓慢地释放能量缓慢地释放能量降低单位时间内释放的能量,减轻能量对人体的作用。例如,各种减振装置可以吸收冲击能量,防止伤害人员。,5设置屏蔽设施屏蔽设施是一些防止人员与能量接触的物理实体。它们可以被设置在能源上,例如安装在机械转动部分外面的防护罩,也可以被设置在人员与能源之间,例如安全围栏、井口安全门等。人员佩戴的个体防护用品可看作是设置在人员身上的屏蔽设施。在生产过程中也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能量相互作用引起事故的情况。例如,矿井杂散电流引爆电雷管造成炸药意外爆炸,车辆压坏电缆绝缘物导致漏电等。为了防止两种能量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在两种能量间设置屏蔽。6信息形式的屏蔽各种警告措施可以阻止人的不安全行为,防止人员接触能量。根据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的大小,可以设置单一屏蔽或多重屏蔽,并且应该尽早设置屏蔽,做到防患于未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应遵循的具体原则(1)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如采用无害化工艺技术,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有害物质、实现自动化作业、遥控技术等。(2)预防。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的发生;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熔断器、防爆膜、事故排放装置等。(3)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局部通风排毒装置、生产中以低毒性物质代替高毒性物质、降温措施、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减振装置、消声装置等。,(4)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装置(如防护服、各类防毒面具)等。(5)连锁。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发生;(6)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13.1.2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原因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的行为是个人因素与外界因素相互关联、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人因素是人的行为的内因,在矿山生产过程中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人的信息处理过程。个人的经验、技能、气质、性格等在长时期内形成的特征,以及发生事故时相对短时间里的个人生理、心理状态,如疲劳、兴奋等都会影响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外界因素,包括生产作业条件及人际关系等,是人的行为的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13.1.2.1人的信息处理过程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可以简单地表示为输入一处理一输出。输入是经过人的感官接受外界刺激或信息的过程。在处理阶段,大脑把输入的刺激或信息进行选择、记忆、比较和判断,做出决策。输出是通过人的运动器官和发音器官把决策付诸实现的过程。,13.1.2.2个性心理特征与不安全行为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稳定地、经常地表现出来的能力、性格、气质等心理特点的总和。不同的人其个性心理特征是不同的。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个体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得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矿山生产的各种作业都要求人员具有一定的能力才能胜任。一些危险性较高、较重要的作业特别要求操作者有较高的能力。通过安全教育、技术培训和特殊工种培训,可以使职工在原有能力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实现安全生产。,性格是人对事物的态度或行为方面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性心理的核心。知道了一个人的性格,就可以预测在某种情况下他将如何行动。鲁莽、马虎、懒惰等不良性格往往是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但是,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任务就是发现和发展职工的认真负责、细心、勇敢等良好性格,克服那些与安全生产不利的性格。气质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点。它包括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外向型或内向型等。人的气质不以活动的内容、目的或动机为转移。气质的形成主要受先天因素的影响,教育和社会影响也会改变人的气质。,13.1.2.3非理智行为非理智行为是指那些“明知有危险却仍然去做”的行为。大多数的违章操作都属于非理智行为,在引起矿山事故的不安全行为中占有较大比例。非理智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侥幸心理。伤害事故的发生是一种小概率事件,一次或多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会导致伤害。于是,一些职工根据采取不安全行为也没有受到伤害的经验,认为自己运气好,不会出事故,或者得出了“这种行为不会引起事故”的结论。针对职工存在的侥幸心理,应该通过安全教育使他们懂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道理,自觉地遵守安全规程。,2省能心理。人总是希望以最小的能量消耗取得最大的工作效果,这是人类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心理习惯。省能心理表现为嫌麻烦、怕费劲、图方便,或者得过且过的惰性心理。由于省能心理做祟,操作者可能省略了必要的操作步骤或不使用必要的安全装置而引起事故。在进行工程设计、制定操作规程时要充分考虑职工由于省能心理而采取不安全行为问题。在日常安全管理中要利用教育、强制手段防止职工为了省能而产生不安全行为。3逆反心理。在一些情况下个别人在好胜心、好奇心、求知欲、偏见或对抗情绪等心理状态下,产生与常态心理相对抗的心理状态,偏偏去做不该做的事情,产生不安全行为。,4凑兴心理。凑兴心理是人在社会群体中产生的一种人际关系的心理反映,多发生在精力旺盛、能量有剩余而又缺乏经验的青年人身上。他们从凑兴中得到心理满足,或消耗掉剩余的精力。凑兴心理往往导致非理智行为。实际上导致不安全的心理因素很多,很复杂。在安全工作中要及时掌握职工的心理状态,经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使职工自觉地避免不安全行为。,13.1.3事故中的人失误13.1.3.1人失误的定义及分类人失误,即人的行为失误,是指人员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实际实现的功能与被要求的功能不一致,其结果可能以某种形式给生产、工作带来不良影响。通俗地讲,人失误是人员在生产、工作中产生的差错或误差。人失误可能发生在计划、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及维修等各种工作过程中。人失误可能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或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本身也是人失误,但是,不安全行为往往是事故直接责任者或当事者的行为失误。一般来说,在生产、工作过程中人失误是不可避免的。,人失误按产生原因可以分为随机失误、系统失误和偶发失误三类。1随机失误这是由于人的动作、行为的随机性质引起的人失误。例如,用手操作时用力的大小、精确度的变化、操作的时间差、简单的错误或一时的遗忘等。随机失误往往是不可预测、不会重复发生的。,2系统失误这是由于工作条件设计方面的问题,或人员的不正常状态引起的失误。系统失误主要与工作条件有关,设计不合理的工作条件容易诱发人失误。容易引起人失误的工作条件大体上有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工作任务的要求超出人的承受能力;其二是规定的操作程序方面的问题,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形成的下意识行动、习惯使人们不能应付突然出现的紧急情况。在类似的情况下,系统失误可能重复发生。通过改善工作条件及教育训练,能够有效地防止此类失误。3偶发失误偶发失误是出于某种偶然出现的意外情况引起的过失行为,或者事先难以预料的意外行为。例如,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13.1.3.2矿山人失误模型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可能有某种形式的信息,警告人员应该注意危险的出现。对于在生产现场的某人当事人来说,关于危险出现的信息叫做初期警告。如果在没有关于危险出现的初期警告的情况下发生伤害事故,则往往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或者管理人员没有事先提醒人们存在着危险因素,当事人在不知道危险的情况下发生的事故,属于管理失误造成的事故。在存在初期警告的情况下,人员在接受、识别警告,或对警告做出反应方面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事故,在存在初期警告的情况下,人员在接受、识别警告,或对警告做出反应方面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事故1接受警告失误尽管有初期警告出现,可是由于警告本身不足以引起人员注意,或者由于外界干扰掩盖了警告、分散了人员的注意力,或者由于人员本身的不注意等原因没有感知警告,因而不能发现危险情况。2识别警告失误人员接受到警告之后,只有从众多的信息中识别警告、理解警告的含义才能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如果工人缺乏安全知识和经验,就不能正确地识别警告和预测事故的发生。,3对警告反应失误人员识别了警告而知道了危险即将出现之后,应该采取恰当措施控制危险局面的发展或者及时回避危险。为此应该正确估计危险性,采取恰当的行为及实现这种行为。人员根据对危险性的估计采取相应的行为避免事故发生。人员由于低估了危险性将对警告置之不理,因此对危险性估计不足也是一种失误,一种判断失误。除了缺乏经验而做出不正确判断之外,许多人往往麻痹大意而低估了危险性。,即使在对危险性估计充分的情况下,人员也可能因为不知如何行为或心理紧张而没有采取行动,也可能因为选择了错误的行为或行为不恰当而不能摆脱危险。在矿山生产的许多作业过程中,威胁人员安全的主要危险来自矿山自然条件。受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人控制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在许多情况下不能有效地控制危险局面。这种情况下恰当的对策是迅速撤离危险区域,以避免受到伤害。,4二次警告矿山生产作业往往是多人作业、连续作业。某人在接受了初期警告、识别了警告并正确地估计了危险性之后,除了自己采取恰当行为避免伤害事故外,还应该向其他人员发出警告,提醒他们采取防止事故措施。当事人向其他人员发出的警告叫做二次警告,对其他人员来说,它是初期警告。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及时发出二次警告对防止矿山伤害事故也是非常重要的。,13.1.3.3心理紧张与人失误注意是大脑正常活动的一种状态,注意力集中程度取决于大脑的意识水平警觉度。研究表明,意识水平降低而引起信息处理能力的降低是发生人失误的内在原因。根据人的脑电波的变化情况,可以把大脑的意识水平划分为无意识、迟钝、被动、能动和恐慌五个等级。除了工作任务之外,还有许多增加心理紧张度的因素,如饮酒、疲劳等生理因素,不安、焦虑等心理因素,照明不良、温度异常及噪声等物理因素。心理紧张度还与个人经验及技能有关,缺乏经验及操作不熟练的人,其心理紧张度较高。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消除各种增加心理紧张的因素,以及经常进行教育、训练,是使职工保持最优心理紧张度的主要途径。,13.1.3.4个人能力与人失误在矿山生产作业中,人员要经常处理各种有关的信息,付出一定的智力和体力来承受工作负荷。如果人的信息处理能力过低,则将容易发生失误,每个人的信息处理能力是不同的,它取决于进行生产作业时人员的硬件状态、心理状态和软件状态。硬件状态包括人员的生理、身体、病理和药理状态。疲劳、睡眠不足、醉酒、饥渴等,以及生物节律、倒班、生产作业环境中的不利因素等影响人员的生理状态,降低大脑的意识水平,从而降低信息处理能力。人体的感觉器官的灵敏性及感知范围影响人员对外界信息的接收;身体的各部分尺寸、各方向上力量的大小及运动速度等影响行为的进行。疾病、心理变态、精神不正常、脑外伤后遗症等病理状态影响大脑意识水平。服用某些药剂,如安眠药、镇静剂、抗过敏药物等,会降低大脑意识水平。,人员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心理紧张度。焦虑、恐慌等妨碍正常的信息处理;家庭纠纷、忧伤等引起的情绪不安定会分散注意力,甚至忘却必要的操作。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也会影响人的心理状态。软件状态是指人员在生产操作方面的技术水平、按作业规程、程序操作的能力及知识水平。在信息处理过程中软件状态对选择、判断、决策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矿山生产技术的进步,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人员的软件状态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人的生理、心理状态在短时间内就会发生很大变化,而软件状态要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和经常的教育、训练才能改变。,13.2矿山事故预防13.2.1可靠性与安全13.2.1.1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可靠性是指系统或系统元素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性能。可靠性是判断和评价系统或元素的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当系统或元素在运行过程中因为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时,则称发生了故障。故障的发生是人们所不希望的,却又是不可避免的。故障迟早会发生,人们只能设法使故障发生得晚些,让系统、元素能够尽可能长时间地工作。一般来说,机械设备、装置、用具等物的系统或元素的故障,可能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或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可靠性与安全性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系统或元素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概率叫做可靠度。可靠度是可靠性的定量描述,其数值在0~1之间。可靠度与运行时间有关。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可靠度逐渐降低。根据故障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把故障分为初期故障、随机故障及磨损故障三种类型。,初期故障发生在系统或元素投入运行的初期,是由于设计、制造、装配不良或使用方法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其特点是故障率随运行时间的增加而减少。随机故障发生在系统或元素正常运行阶段,是由于一些复杂的、不可控制的,甚至未知的因素造成的,其故障率基本恒定。磨损故障发生在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