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 年月 A B 6 C C D E3 F H 2 A 6 I 6* J K K F B F T U Q B M K B V B Q H/ F K N A X F K B L A F J F0 F B U Q F Y M X F H0 B Q N FZ B M N F C E M M B M B 9 8 ’ - 7 - 2 - ’ ,- “ A 8 - 9 8 9 8 E 2 - 9 8 1 ’ ; “ ; , 1 F 1 , , 1 9 8 1 ’ ; “ ; , 1 F 1 , , 1 9 8 8 7 ’ - ; 1 8 ; ’ - ; 7 ’ 1 / K 1 “ “ 2 - ’ “ - 82 8 8 1 7, - ’ 1 ’9 1 9 - , - ’ 1 ’ LM M M2 1 8 8 1 - 5 7 , -9 - - . “ 7 - 2 ; 1 F ’ , - 8 H - 8 H - 9 8 / 2 1 8 ; ’ - ; 7 ’ / J 1 - , - 鸭绿江断裂带位于中朝边境, 沿鸭绿江伸展, 由 数条走向北东的断裂束组成, 向北经吉林省进入俄 罗斯境内, 向南跨海与山东境内的阜平即墨断裂相 连, 是郯庐断裂系的一个重要分支 (张国仁等, N M M Q) 。该断裂带是一压压剪性岩石圈断裂, 多处 受到韧性剪切作用, 其内岩浆活动强烈 (辽宁省地质 矿产局, L R S R) , 对中朝两侧, 特别是中生代以来的地 质构造演化、 沉积作用、 岩浆活动、 矿产分布控制明 显 (毛景文等, N M M O; 祁进平等,N M M O; 赵海玲等, L R R S) , 与中生代以来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挤 压作用密切相关 (孙卫东等, N M M S; 殷长建等,N M M M) 。 在朝鲜一侧, 距鸭绿江断裂带约N M MT 2范围 内, 分布着一批重要的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床 (郭海 军, N M M Q) , 可以划分为N个重要的北西向成矿带 (图 L) , 南为平北金成矿带, 该成矿带长N O MT 2, 宽L N M T 2, 集中分布了近百个金矿床 (点) , 其中大型金矿 床有U个; 北为检德惠山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 该 成矿带长N M MT 2, 宽O MT 2, 分布有有色金属矿床几 十处, 著名的世界级超大型铅锌矿床 检德铅锌 矿床就位于该成矿带内, 已累计探明铅锌储量超过 UM M M万吨, 铜LN M M万吨。然而在中国一侧, 与朝鲜 已探明的资源量相比, 相差甚远。 研究表明, 朝鲜、 辽宁东部同属中朝准地台的一 部分, 有着极为相似的地质构造演化史, 其大地构造 图L鸭绿江断裂带两侧中朝矿产分布示意图 V 1 . W L X 7 “ 2 1 72 ’ “ - K 1 8 ; ’ - ; 7 , 1 ’ ; 1 9 1 - 8 H - ’ 8 ’ ’ H 8 I 2 5 J 3 6 IJ 3 K A 2 4 L M HN A 6 O P 6 4 M4 Q. 3 4 7 3 4 J 4K 3 7 5 4 O Q 6 ’; 第8 期宋建潮等鸭绿江断裂带两侧成矿条件对比及对辽东地区未来寻找金属矿产资源的启示 大致东西向, 这些断裂在裂谷两侧呈阶梯状, 构成地 堑构造, 后为上覆地层掩盖, 目前能够确认的主要有 营口草河口清河临江深大断裂和庄河永宁深大 断裂, 是划分辽东裂谷北缘斜坡、 中央凹陷和南缘浅 台的标志性断裂。部分矿体的形成、 岩浆活动以及 地层的分布特征与此有关。朝鲜一侧古元古代的断 裂构造与裂谷走向大体一致, 呈北西向。由此可见, 在古元古代时期, 大型的断裂构造是受裂谷控制的, 与裂谷的走向相同, 多为正断层, 倾向裂谷的中心部 位, 这些断层常常成为后期岩浆活动上涌的通道, 成 矿物质沿通道沉积于地堑之上或地层中。 中生代断裂构造非常发育, 展布方向为北北东 向、 北东向和北西向, 少部分近南北向。在中国一 侧, 断裂以北北东向和北东向为主, 性质多为压性或 压扭性, 沿这些断裂常有岩浆活动存在, 断裂切割深 度较大, 大型断裂可以深达下地壳或上地幔。近年 也识别出一些北西向断裂构造, 许多矿体就赋存于 北西向构造带中。朝鲜一侧与中国相比, 北西向的 断裂构造更为发育, 与北东、 北东东向断裂构造一起 组成了中生代构造体系。 总体上讲, 辽老摩裂谷带是在古元古代早期水 平拉张太古代基底基础上形成的, 随后裂谷在发展 过程中沉积了巨厚的火山沉积建造, 并伴随有强烈 的构造运动、 岩浆活动和变质变形作用。中国和朝 鲜一侧大地构造环境和演化特征几乎相同, 在矿床 类型、 矿床规模和成矿作用等方面也应该相似。 “ “ 地层 辽老摩裂谷内沉积了一套巨厚的古元古代沉积 火山岩地层, 在不同的区域冠以不同的名称, 在辽 宁省境内称为辽河群, 又可细分为北辽河群和南辽 河群, 在吉林省称为老岭群和集安群, 朝鲜境内则称 为摩天岭群。之所以会有南北辽河群、 老岭群和集 安群之分, 很可能是因为原始沉积岩相变化以及由 其反映的沉积环境的差异所致 (王成文等, ) 。 北辽河群和老岭群具有可对比性, 分布于裂谷的北 缘, 靠近太古宙结晶基底的位置; 南辽河群、 集安群 和摩天岭群具有可对比性, 共同位于裂谷的中央凹 陷部位, 两者以韧性剪切带和断层带为界。 地层对比揭示, 该区地层自下而上都具有由碎 屑岩沉积序列双峰式火山序列碳酸盐序列富 泥质碎屑岩序列的递延层序变换。以辽河群为例, 辽河群自下而上可以分为浪子山组、 里尔峪组、 高家 峪组、 大石桥组和盖县组, 由于在中央凹陷部位未发 现浪子山组的存在, 故又以中央凹陷为界细分为北 辽河群和南辽河群。分别沉积了陆源碎屑粘土沉 积建造、 基酸性火山岩建造、 碳酸盐陆源粘土碎屑 沉积建造、 碳酸盐沉积建造和陆源粘土碎屑岩沉积 建造。摩天岭群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 年末, 累计产铜 (金属 量) 万吨, 伴生金A 多吨。 甲山铜矿位于两江道甲山群, 产于下元古界北 大川统白云岩内, 白云岩、 云母片岩与石灰岩地层构 成了矿区复式褶皱, 主要矿体产于其中一个大背斜 的翼部, 其内断裂、 裂隙发育, 部分充填有玄武岩细 脉。矿体的大小与矿体所处构造部位有关, 大的矿 体产于背斜翼部, 小规模的透镜状矿体仅见于背斜 核部。矿体由磁铁矿矿石、 硫化物矿石与碳酸盐3玉 髓矿石组成, 有价值的是硫化物矿石。 惠山铜矿产于虚川江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中, 矿体呈脉状, 矿石由硫砷铜矿、 砷黝铜矿、 方铅矿、 闪 锌矿、 黄铜矿及黄铁矿组成, 平均品位A ; , 已探 明储量在A 万吨以上。 关于这些铜矿床的成因, 很可能与古元古代的 侵入岩体及火山岩有关, 许多规模都达到大型、 超大 型。而在辽东裂谷范围内, 含铜的黄铁矿主要发现 于鞍山东南, 上华至草河口长约A B C的东西向狭 长地带内, 矿体赋存于北辽河群里尔峪组下部, 和钠 质火山岩密切相关, 伴生矿物有石膏和重晶石, 通常 被认为是火山作用的产物, 其形成过程也可能受到 盐丘的控制(D 0 - 5 0 E , A F F “ / , 最高可达 / , 总金属储量有 “ ) , 成因与海底喷流沉积作用有 辽宁省有色地质局勘查总院 G 辽东古元古代裂谷底部层控型铜钴矿产资源评价地质报告 GG 矿床地质 F年 关 (刘志远等, “ “ ) 。世界上产于碳酸盐岩中的矿 床主要分为密西西比河谷型、 阿尔卑斯型和爱尔兰 贱金属型种 (刘英超等, “ “ ; 7 , 2 5 , 0 “ , 2 , . 6 * - , 9 9 0 * 2 / 6 5 “ 5 * 9 -; 6 9 0 2 “ 5 , 6 2 0 9 3 * - , 9 9 0 * 2 / 6 5 “ 5 * 9 -;A 6 , 2 “ 3 , 6 / , 2 0 9 3 * - , 9 9 0 * 2 / 6 5 “ 5 * 9 -; 、 ’ 综 合异常. 个, 呈北东向和北西向展布, 主要异常均 与构造交汇部吻合。五龙石英脉型金矿床异常组合 为’ “ ’ ; “ , 蚀变岩型金矿床异常组合为’ “ ’ ; “ ’ 0 , “ (S) L Q T(“ ; “ -D * 6 9 6 - “ 0 ; X . O 0 - , 0 ; P . 4 , “ * W “ , - 0 ; ; .B 0 W 0 “ -H 0 - * T T Q Q . 8 * “IB,/ ; X . O 0 0 ’ “ - * H 0 H P ; Y P Q . 8 * 0O2,/ “ 0 T P X T . 8 * 0O2,/ “ 0 ; Q . I , - * P S X P T . 8 * 0O2,/ “ 0 ; .B * C 0 , D “ 0 * TX X 5 5 孙洪云, 孙文涛 “ ’ ’ 3 辽东中部辽河群层控隐伏矿床与朝鲜检德式 矿床对比研究前提及远景区预测 [1]有色矿冶, “ ’ (3) 5 孙卫东,凌明星,汪方跃, 丁星, 胡艳华, 周继彬, 杨晓勇 “ ’ ’ 太 平洋板块俯冲与中国东部中生代地质事件 [1]矿物岩石地球化 学通报, “ () “ “ “ 2 田书文 5 4 朝鲜的前寒武纪及其有关矿产简介 [1]地质调查与 研究,() 5 5 王成文, 刘永江, 李东涛 5 5 辽河岩群南北区域对比的新证据 [1]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 () “ 3 王魁元 5 朝鲜检德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 [1]地质科技情报, 4 () 3 殷长建,彭玉鲸,靳克 “ ’ ’ ’ 中国东北东部中生代火山活动与泛 太平洋板块 [1]中国区域地质, 5 () ’ 翟安民, 沈保丰, 杨春亮, 胡小蝶, 曹秀兰, 宫晓华 “ ’ ’ 2 辽吉古裂谷 地质演化与成矿 [1]地质调查与研究, “ (3) “ “ “ ’ 张国仁, 江淑娥, 韩晓平, 黄振福, 曲洪祥, 郭伟静, 王福君 “ ’ ’ 4 鸭 绿江断裂带的主要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1]地质与资源, 2() 5 张秋生 5 3 中国前寒武纪地质及成矿作用 [7]长春 吉林人民 出版社 5 5 赵海玲,邓晋福,陈发景, 胡泉, 赵世柯 5 5 中国东北地区中生 代火山岩岩石学特征与盆地形成 [1]现代地质, “ () 2 4 4 “ 43 第“ 卷第3期宋建潮等鸭绿江断裂带两侧成矿条件对比及对辽东地区未来寻找金属矿产资源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