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6. 环境影响与评价 6.1 环境影响评价 6.1.1 灌区环境现状 灌区内主要污染源来自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及生活污染。 灌区所辖范围内工业污染行业主要为造纸、食品等行业,主要污染为SS和COD,但总量很少。 随着灌区内农业的发展,70年代开始施用农药化肥,用量逐年增加,范围逐年扩大,农药平均每亩用量从0.1kg增至7.5kg,施用农药时,一般只有10左右粘附在作物上,其余由于水的循环作用,最终都进入水体,随地表径流汇入水库、山塘等,污染水体。 **灌区总人口172951人,大量的生活污染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溪沟,使水质变坏。 6.1.2 环境影响分析 骨干工程项目实施后,将对**灌区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影响及采取的保护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灌区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占用部分土地,会使灌区耕地有所减少。但是,灌区建设将使耕地的产量有所提高,因此粮食产量并不会减少,在工程建设中注意废土废渣的处理,挖压占地与造田相结合,尽量使挖压占地减至最小。 2、对生物的影响 灌区工程建设,会对灌区原有植被有一定的破坏,但灌区建设改善了灌溉条件和地面的小气候,对植被的生长更为有利。 3、对灌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园田化建设,渠道砼衬砌,渠系建筑物的维修加固,使整个工程融入到了自然,美化了自然环境。 4、对灌区群众生活的影响 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施工方案的执行,施工机械的运作,施工废水处理、施工的噪声及废气都将给群众带来干扰和不便。因此,在施工中应设立各种制度,做到文明施工,将这种干扰程度降到最低限度。 5、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灌区骨干工程项目完成后,灌区灌溉网络更加严谨和完善,灌溉能力逐步提高,抗旱能力逐渐增强,农业生产布局与农作物种植结构更趋合理,逐步满足现代农业“二高一优”的要求,并将提高灌区工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使农民生活、生产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6.1.3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6.2环境保护设计 6.2.1施工区环境保护设计 6.2.1.1水质保护设计 施工废水主要产生于渠系建筑物和渠道工程施工砼浇筑及机械检修等过程,其中,砼浇筑工程产生的废水中污染物主要为悬浮物;机械设备运行、检修、设备冲洗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含油废水。 (1)砼废水处理本次灌区骨干工程中砼工程的总量为3.66万m3,其中渠道工程砼量3.42万m3,渠系建筑物工程砼量为0.24万m3,其他小附建物工程的砼没有计入。参照类似工程砼施工可知1m3的砼约产生废水6.9 m3,因此,渠道工程砼施工产生的废水量为23.6万m3,渠系建筑物工程砼施工产生的废水量为1.84万m3。因渠道砼施工等工程战线长,故相对来说,渠系建筑物工程砼施工产生的废水量较集中,因此,考虑到环保工程经济性和可操作性,设计重点对建筑物工程砼施工产生废水进行处理。本次设计中先采用明沟集中,再通过明沟排入污水池进行处理。 (2)含油废水处理机械检修、冲洗产生的油污如直接排入水体,因油污不易降解,易对附近水域水体产生污染,因此,对于机械检修产生的废油应集中回收或就地烧毁。 (3)饮用水源保护施工废水如直接外排将影响饮用水源水质,施工期间严禁施工废水直接外排。此间废水需先收集入污水池,处理后在进行排放。 6.2.1.2空气质量保护设计 施工区主要空气污染物为TSP、CO、NOx,其中CO、NOx主要是施工燃油机械排放尾气所致,TSP主要是施工产生的粉尘和交通运输产生的扬尘所致。施工车辆尾气排放对区域空气质量影响较大。因此 ,运输车辆必须安装尾气净化器,严禁超负荷运行,确保车辆尾气达标排放。 6.2.1.3噪声防护设计 施工噪声主要为各种施工机械运行产生的噪声和汽车运输产生的交通噪声,其分布较为分散。目前,由于对工程噪声防护目前没有经济有效的措施,因此对噪声的控制主要采用强化工程管理的办法,控制高噪声设备的运行时间,避开居民的休息时间特别是控制夜间施工时间,对处于居民附近的工程施工,在21时至翌日7时止禁止高噪声设备的运行。对于汽车运输产生的交通噪声,主要是控制超载、限速和限制喇叭鸣放。对在高噪声环境下作业的施工人员,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6小时,并配备相应的防噪设备,如耳塞、耳罩等。 6.2.1.4人群健康保护设计 施工期大量施工人员聚集,集中食宿,条件较差,如不注意食宿卫生将有可能引发传染病流行。因此在施工准备期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卫生检疫,有传染病的施工人员不能进场施工;由专人负责施工人员公共饮用水、饮食卫生管理,注意垃圾清除和其它废弃物的收集、填埋。根据蚊蝇孽生情况,适时运用生石灰等杀灭蚊蝇幼虫。由卫生防疫部门定期对临时生活区进行防疫消毒,保持工程临时生活区环境卫生,发现疫情及时通报、隔离,及时处理。施工期卫生防疫工作可委托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实施。 6.2.2 施工安全设计 灌区骨干工程工程规模较大、施工期较长,为保证工程施工安全,设计采取以下安全保护措施 1在进入工程施工区域的每个路口均设立施工警示牌,告知过境车辆和行人尽量绕行。 2工程施工及照明用电线路的架设要合符工程用电架设标准,线杆的强度要能够抵御4~5级大风,架空线最低高度高于4.5米。 3各施工区施工人员应注意施工安全,遵守工程安全施工操作规范。 6.3环境保护管理与监测 6.3.1 环境监测计划 灌区骨干工程工程是一项社会公益性工程,在工程的运行期本身不产生“三废”污染。但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工程项目涉及面广、施工战线长、工程量大,为了能够及时掌握工程施工对施工区环境和地下水水质及溪沟的影响,在工程施工期必须对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环境监测。 6.3.1.1 水质监测 1任务监测工程施工对地下水及溪沟的影响。 2监测项目主要为SS、PH、石油类。 3监测时期为施工期,共2年。 4监测频次从2003年9年至2005年8月份,每2个月1次,共12次,每次连续采样3天,每天取水样1个。 6.3.2 大气监测 1任务监测施工区域以及施工区附近敏感点大气污染程度。 2样点布设根据施工区空气污染源分布情况,设置样点2个,1个位于有代表性的施工堤段;1个位于和施工区相距30m内居民区,样点具体布置应视当时具体施工地段而定。 3监测项目TSP、CO、NOX。 4监测日期为施工期2年。 5监测频次从2003年9月份至次2005年8月份,每2个月1次,共12次。每次连续采样3天,07时、14时、18时各1次。 6.3.2.3 噪声监测 1任务监测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样点布设设置样点2个,1个位于正在施工段,1个位于施工区附近居民区,样点具体位置应与工程施工活动紧密配合,随工程施工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3监测日期为施工期2年。 4监测频次从2003年9月至2005年8月,每2个月监测1次,共12次。每次连续采样3天,每天测12小时,每小时连续读取100个数据。 6.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综上所述,灌区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对区域的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带来的效益远远超过了这些影响,且在工程建设中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将这些影响减至最小。因此,灌区工程的建设在环境上是可行的。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