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 CS 2 1 . 1 6 0 J 2 6 巧黔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1 9 7 2 -2 0 0 5 代替GB / T 1 9 7 2 -1 9 9 2 弹簧 s pr i ng C 形 8 .习. D 碟 2 0 0 5 - 0 1 - 1 3 发布2 0 0 5 - 0 8 - 0 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布 GB / T 1 9 7 2 -2 0 0 5 前言 本标准代替 G B / T 1 9 7 2 - -- 1 9 9 2 碟形弹簧 。本标准与GB / 丁1 9 7 2 -1 9 9 2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 质量要求分为一级精度和二级精度; 检验规则增加了 A项 即关键项 ; 对检验规则进行了细化, 增强了可操作性; 一 原第 8 章并人附录C 碟簧的设计计算及应用 ; 原附录 C的内容并人第 4章和第 5 章; 一 一 试验方法具体化 , 统一了检测要求; 内容表达及章节按GB / T 1 . l进行了较大调整; -一 按G B / T 1 . 1 进行了 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弹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C S B T S / T C 2 3 5 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机械科学研究院、 扬州弹簧有限公司、 扬州大学。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上海核工碟形弹簧制造有限公司、 廊坊市双飞碟簧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姜膺、 黄志福、 周骥平、 胡家驻、 沈子建、 高歧洲。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B/ T 1 9 7 2 -1 9 8 0 ; -GB / T 1 9 7 2 - 1 9 9 2 GB / T 1 9 7 2 -2 0 0 5 碟形弹簧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截面为矩形的碟形弹簧 以下简称碟簧 的结构型式、 尺寸系列、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和设计计算。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矩形截面碟簧 本标准不适用于梯形截面碟簧、 开槽形碟簧和膜片碟簧。 2规 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 T 2 2 4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 / T 2 3 0 . 1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 1 部分 试验方法 A, B , C , D , E , F , G , H, K, N, T标尺 C GB / T 2 3 0 . 1 -2 0 0 4, I S O 6 5 0 8 - 1 1 9 9 9 , Me t a l l i c ma t e r i a l s - Ro c k we l l h a r d n e s s t e s t - P a r t 1 Te s t me t h o d s c a l e s A, B, C, D, E, F, G, H, K, N, T , MOW GB / T 1 2 2 2 弹簧钢 G B / T 2 8 2 8 . 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 1部分 按接收质量限 AQ I .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 T 2 8 2 8 . 1 -2 0 0 3, I S O 2 8 5 9 - 1 1 9 9 9 , I DT G B / T 3 2 7 9 弹簧钢热轧薄 钢板 G B / T 4 3 4 0 . 1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 1 部分 试验方法 G B / T 4 3 4 0 . 1 -1 9 9 9 , e g v I S O 6 5 0 7 - 1 1 9 9 7 Y B / T 5 0 5 8 弹簧钢、 工具钢冷轧钢带 碟篮尺寸、 参数名称、 代号及单位 碟簧尺寸、 参数名称、 代号及单位按表 1 的规定。 表 尺寸、 参数名称代号单位 外径 D n l ll l 内径d 中 性 径Do 厚度t 有 支 承 面 碟 簧 减 薄 厚 度t 单片碟簧的自由高度H 组合碟簧的自由高度H 无支承面碟簧压平时变形量的计算值h - H- t h o 有支承面碟簧压平时变形量的计算值h o月 -t h‘ 支承面宽度v GB / T 1 9 7 2 -2 0 0 5 表 1 续 尺 寸、 参数名称代号 单位 单片碟簧压平时的计算高度 H n ln 】 组合碟簧压平时的计算高度H 单片碟簧的负荷F N 压平时的碟簧负荷计算值 F 与变形量f , 对应的组合碟簧负荷F 考虑摩擦时叠合组合碟簧负荷 F R 对应于碟簧变形量f , l f, 一 的负荷F F , , F ; , 一 单片碟簧在 f 0 . 7 5 h 。 时的负荷F , -O . 7 5 凡 与碟簧负荷 F , . F , , F, 一 对应的碟簧高度 H HR H, , 一 m r n 单片碟簧的变形量了 对应于碟簧负荷 F, 凡, F, , -- - ⋯的变形量 f, 几 f a , 价 不考虑摩擦力时叠合组合碟簧或对合组合碟簧的变形量 f . 负荷降低值 松弛AFN 高度减少值 蠕变△ ffm 日 1 对合组合碟簧中对合碟簧片数或叠合组合碟簧中叠合碟簧组数 叠合组合碟簧中碟簧片数刀 碟 簧 刚 度F N / mm 碟 簧 变 形 能U N mm 组合碟簧变形能U 直 径 比 C U/ dC 碟簧疲劳破坏时负荷循环作用次数N 摩 擦 系 数 f m , f R 弹性模量E N / mm, 泊 松 比 F 计算系数 KK, , K, K , 计 算 应 力 口 N/.. 位置M、 工、 口、 田、 工 V 处 见图I 的计算应力 氏 m , a卫, a n , 口 皿 Q rv 变负荷作用时汁算上限应力a 印 召 x 变负荷作用时计算下限应力么 ; , 变负荷作用时对应十工作行程的计算应力幅口 岂 疲劳强度上限应力 口 r m , 次 疲劳强度下限应力 氏 n 顺 疲劳强度应力幅气 质 量冲 k g 注中性径指碟簧截面翻转点 中性点 所在圆直径。D o - ll -d / l n D / d o GB / T 1 9 7 2 -2 0 0 5 4结构型 式、 产 品分 类及 尺寸系列 4 . , 型式 碟形弹簧根据厚度分为无支承面碟簧和有支承面碟簧, 见图1和表 2 杠杆臂杠 杆 份 a 无 支承 面 b 有支承面 图 1 表2 类别 型式工艺方法 碟簧厚度 t/.., 1 无 支 承 面 冷 冲成 形 , 边 缘 倒 圆 角 6 . 0 - 1 6 4 . 2 产品分类 碟形弹簧根据工艺方法分为 1 , 2 , 3三类, 每个类别的型式, 工艺方法和碟簧厚度见表2 ; 根据 D / t 及h o / t 的比值不同分为 A, B , C三个系列, 每个系列的比值范围见表3 0 表 3 系歹 11 比值 备注 D / th , I t A - 1 8- 0 4 材料弹性模量 E2 0 6 0 0 0 N / -m ; 泊松比t , 0 . 3 B尧 2 8- 0 , 75 C - 4 0‘ 七 1 . 3 4 . 3 尺寸系列 常用碟簧尺寸系列按附录A; 非常用碟簧尺寸系列参见附录 B o 5技术要求 5 1 材料 5 . 1 . 1 碟簧材料的弹性模量E2 0 6 0 0 0 N / mm2 , 5 . 1 . 2 碟簧材质为 6 0 S i 2 Mn A及 5 0 C r VA, 其化学成分应符合G B / T 1 2 2 2的规定。 5 . 1 . 3 碟簧应采用符合 Y B / T 5 0 5 8及G B / T 3 2 7 9 规定的带、 板材或符合G B / T 1 2 2 2 要求的锻造坯料 3 GB / T 1 9 7 2 - 2 0 0 5 锻造比不得小于 2 制造若采用其他材料时, 可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 5 . 1 . 4 材料必须有材料制造商的质量保证书, 并经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5 . 2 尺寸的极限偏差 5 . 2 . 1 直径 碟簧内、 外径的极限偏差按表 4的规定 表 4单 位 为 毫 米 项目 极限偏差 一 级 精 度二 级 精 度 外 径 D h 1 2h 1 3 内 径 d H 1 2H 1 3 5 . 2 . 2 厚 度 碟簧厚度的极限偏差按表 5的规定 表 5 单 位 为 毫 米 类别 t t t o, 的极限偏差 一、 二级精度 1 0 . 2 0 . 6 0 .- 0 . } ; 0 . 6 - - 3 . 8 - - 6 0 . 0 5 一 0 . 1 5 3 6- 1 6士 0 . 1 0 注 在保证特性要习 R 的条件下, 厚度极限偏差在制造中作适当调整, 但其公差带不得超出本表规定的范围。 5 . 2 . 3自由高度 碟簧自由高度的极限偏差按表 6 的规定。 表 6单 位 为 毫 米 类别t i H。 的极限偏差 一、 二级精度 1 2 3 0 .- 0 . 1 3 6 0 . 3 0- 0 . 15 3 6 - 1 6 士0 . 3 0 注 在保证特性要求的条件下, 自由高度极限偏差在制造中可作适当调整, 但其公差带不得超出本表规定的范围。 _ ;‘ 碟簧特性的极限偏差 单片碟赞 碟簧在 H。 一。 . 7 5 h 。 高度时负荷的极限偏差按表 7的规定。 GB/ T 1 9 7 2 -2 0 0 5 表 7 类别1 / - H一。 . 7 5 h , 高度时负荷的 极限偏差/ 一 级 精 度二级精度 1 3- 6 士 I O5士 15 . 07 . 5 3 6 - 1 6士 5士 1 0 5 . 3 . 2组 合碟簧 组合碟簧的加载特性和卸载特性参照附录 C . 4 . 5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 5 . 4 表面粗糙度 碟簧表面粗糙度按表 8的规定。 表 8单 位 为 微 米 类别工艺方法 表面粗糙度R a 上 、 下 表 面内 、 外 圆 1 冷冲成形 边缘倒圆角 3 . 21 2 . 5 夕 工切削内外圆或平面, 边缘倒圆角; 冷成形或热 成 形 6 . 36 . 3 ll精冲, 边缘倒圆角, 冷成形或热成形 6 . 33. 2 3 冷成形或热成形, 加工所有表面 边缘倒圆角 1 2 . 51 2 . 5 5 . 5 表面质t 碟簧表面不允许有对使用有害的毛刺、 裂纹、 伤痕等缺陷 5 . 6热处理 5 . 6 . 1 碟簧成形后 , 必须进行淬火、 回火处理, 淬火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5 . 6 . 2 热处理硬度在 4 2 HR C -5 2 H R C范围内。 5 . 6 . 3 经热处理的碟簧, 其单面脱碳层深度; 1 类碟簧, 不应超过其厚度的 5 0 x ; 2 , 3类碟簧, 不应超过 其厚度的3 最大不超过 。 . 1 5 mm . 5 . 7强压处理 5 . 7 . 1 碟簧应进行强压处理, 处理方 法为 用不小于两 倍的f }0 . 7 5 h 。 时的负荷压缩碟簧, 持续时间 不少于 1 2 h或短时压缩, 压缩次数不少于 5 次。 5 . 7 . 2 碟簧经强压处理后, 自由高度尺寸应稳定,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 其自由高度应在表 5 规定的极 限偏差范围内。其永久变形量小于自由高度的 。 . 3 e 5 . 8 表面防腐处理 碟簧表面一般采用氧化方法进行处理, 若采用其他防腐处理 如磷化、 电镀等 , 由供需双方协议 商定 5 . 9 表面强化处理 对用于承受变负荷的碟簧, 推荐进行表面强化处理, 强化处理的要求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 5 . 1 0 其他 碟簧有特殊技术要求 如疲劳、 松弛和儒变等 时, 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 GB/ T 1 9 7 2 -2 0 0 5 6试验 方法 碟簧的几何尺寸、 特性、 疲劳试验应在永久变形检验后进行。 6 . 1几何尺寸 6 . 1 . 1 厚度 碟簧的厚度用千分尺在碟簧中心处沿圆周测量至少 3 点, 取最大值。 6 . 1 . 2 直径 碟簧的直径用分度值小于 。 . 0 2 m m的游标卡尺测量, 圆周范围内至少测量 3 点, 外径取最大值, 内 径取最小值。 6 . 1 . 3自由高度 测量 6 . 2 6 . 2 . 6 . 2 . 碟簧的自由高度在二级精度平台上, 用分度值小于。 . 0 2 m m的游标深度尺测量。圆周范围内至少 3 点, 取最大值。 特性 负荷 单片碟簧 单片碟簧的负荷在精度不低于 1 的试验机上进行, 测量加载到 H。 一。 . 7 5 h 。时的负荷或 H。 一。7 5 h , i i 镇1 0片, 对合组合 时的负荷, 试验时要用润滑剂, 两端的压板硬度必须在 5 2 HR C以 上, 表面粗糙度 R a l . 6 p m 6 . 2 . 1 . 2 组合碟簧 组合碟簧的负荷在精度不低于1 的试验机上进行, 测量加载和卸载到H一 。 . 7 5 h , 即指定高 度 时的负荷。试验时要用润滑剂, 两端的压板硬度必须在5 2 HR C以上, 表面粗糙度 R a l . 6 r m; 导 向件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组合碟簧的试验要求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 6 . 2 . 2永久变形 碟簧的永久变形在试验机上用两倍的 f --0 . 7 5 h 。 时的负荷将成品碟簧压缩 3 次, 测量第 2次和第 3 次压缩后的自由高度, 其差值即为永久变形量。永久变形检验后碟簧的自由高度应在表 6 规定的极 限偏差范围内。 6 . 2 . 3硬度 碟簧硬度按G B / T 2 3 0 . 1 或G B / T 4 3 4 0 . 1 的 规定。 厚度1 m m , 在维氏 或表面洛氏 硬度计上进 行; 厚度1 mm, 在洛氏硬度计上进行试验压痕应在碟簧上表面的中心处。每件打4点, 第 1点不考 核, 取后 3 点的平均值。 6 . 2 . 4 脱碳检验 碟簧脱碳层深度按 G B / T 2 2 4的规定进行。 6 . 3表面质量 碟簧的表面质量用 1 0 倍放大镜, 目测检查。 6 . 4 表面粗糙度 碟簧的表面粗糙度用粗糙度比较样块检验。 6 . 5防腐 碟簧表面防腐按选定防腐方法的相关规定检验。 6 . 6疲劳试验 6 . 6 . 1 单片碟簧 单片碟簧在疲劳试验机上用等幅正弦波负荷进行试验。试验可以单片进行, 也可以由小于或等于 GB/ T 1 9 7 2 -2 0 0 5 1 0片的样本对合成一组进行。组合试验必须使用符合附录C中C . 7要求的工装试验前必须加预压, 其单片变形量九 0 . 1 5 0 . 2 h 0 , 应力振幅根据寿命要求按图 C . 9 一图C . 1 1确定。 6 . 6 . 2 组合碟篮 组合碟簧的疲劳试验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 7 检验规则 7 . 1 缺陷分类 7 . 1 . 1 A缺陷项目 疲劳, 脱碳, 硬度。 7 . 1 . 2 B缺陷项目 H 一。 . 7 5 h 。 时负荷, 内径、 外径、 永久变形 7 . 1 . 3 C缺陷项 目 厚度, 自由高度, 表面质量, 表面粗糙度 7 . 2 检查水平 碟簧产品检查水平按 G B / T 2 8 2 8 . 1 中特殊检查水平 S - 4 . 7 . 3样本大小字码 样本大小字码根据提交检查批的批量和特殊检查水平 S - 4 确定, 见表9 表 9 批量范围 检查水平S - 4 字 码 2一 8 A 1 6- 2 5B 2 6- 9 0C 9 1 - 1 5 0D 1 51 . 5 0 0E 5 0 1 一 ]2 0 0F 1 2 0 1 一 1 0 0 0 0G 1 0 0 01 - , 1 5 0 0 0H 3 5 0 0 1 5 0 0 0 0 0] 妻 5 0 0 0 0 1 K 7 . 4 抽样方案 7 . 4 . 1 A缺陷项 目样本抽 取 A缺陷项目样本的抽取不限交货批量大小, 疲劳试验样本为 1 个 或由 1 片一1 0片对合组合成为 一组 , 脱碳样本为2片, 硬度样本为 2 片 可与脱碳样本共用 。 7 . 4 . 2 B , C缺陷项目样本抽取 7 . 4 . 2 . 1 当交货批量为 2 片1 2 0 0片时, B , C缺陷项 目样本抽取可采用一次正常检查抽样方案, 见表 1 0 . 7 . 4 . 2 . 2 当交货批量为 1 2 0 1片1 0 0 0 0片时, B , C缺陷项目样本抽取可采用二次正常检查抽样方 案, 见表I L 7 . 4 . 2 . 3 当交货批量为大干 1 0 0 0 0片时, B , C缺陷项 目样本抽取可采用五次正常检查抽样方案, 见 表 1 2 GB / T 1 9 7 2 -2 0 0 5 表 1 0 样本大小字码样 本 大 小 合格质量水平 A Qi . 4 . 06 5 AcReAcRe A20101 B30101 C50112 D81212 E1 31223 F2 023 3 4 表 1 1 样本大小字码 样 本样 本 大 小 累计样本大小 合格质量水平 A QI , 4 . 06 . 5 Ac ReAcRe G 第 一 2 02 01 3 2 匕 第 二 2 04 04 567 表 1 2 样本大小字码 样 本样 本 大 小 累计样本大小 合格质量水平 A QL 4 . 06 . 5 A cReAcRe H 第 一1 31 3井3 井 4 第 二1 32 6 0 315 第 三 1 33 91426 第 四 1 35 22547 第 五 1 36 54567 I 第 一 2 02 0 404 第 二 2 04 01527 第 三 2 06 02649 第 四 2 08 04761 1 第 五 2 01 0 0671 0飞 1 K 第 一 3 23 20406 第 二 3 26 42739 第 三 3 29 64971 2 第 四 3 21 2 861 11 11 5 第 五 3 21 6 01 01 1 1 51 6 注 并 一此 样 本 是 不 允 许 接 收 。 G B/ T 1 9 7 2 -2 0 0 5 7 . 5 合格质f水平 7 . 5 . 1 A缺陷项目 在检验中, 若有 1 片碟簧质量不合格, 相应的检验允许重复进行一次, 样本数为第一次抽样的2 倍, 如果复检仍有 1片不合格, 则判该批碟簧不合格。 7 . 5 . 2 B缺陷项 目 合格质量水平为4 . 。 7 . 5 . 3 C缺陷项目 合格质量水平为6 . 5 , 7 . 6 检验分类 检验分交付检验和型式检验。 7 . 6 . 1 交付检验 产品交付时须经制造商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标准的规定检验合格, 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可交付 7 . 6 . 2型式检 验 7 . 6 . 2 . 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试制鉴定时; b 正式生产后, 材料、 工艺有较大改变, 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产品停产两年后 , 恢复生产时。 7 . 6 . 2 . 2 型式检验项目为 A缺陷项 目中的脱碳、 硬度及 B , C缺陷项目。 7 . 7其他 对产 品验 收有特殊要求时 , 可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 。 8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 8 . 1 碟簧在包装前应清理干净。 8 . 2 碟簧可用简易包装或集装箱运输, 并应包装可靠。 8 . 3 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 合格证包括下列内容 a 制造商名称; b 产品名称、 规格; c 执行标准; d 制造日期或生产批号; e 技术检查部门签章。 8 . 4 包装箱外部标明 a 制造商名称、 商标及地址; b 产品名称、 规格或批号、 零件号; c 片数 ; d 毛重 ; e 收货单位及地址 ; f 装箱 日 期。 8 . 5 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和干燥的仓库内, 在正常保管情况下, 自发出之日起 1 2个月内不锈蚀。 8 . 6 对 标志 、 包装 、 运输 与贮存 有特殊要求 , 应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 。 GB/ T 1 9 7 2 -2 0 0 5 附录A 规范性 附录 常用碟赞尺寸 系列 A. 1 常用碟赞尺寸 系列见表 A. 1 表 A. 3 . 表 A . 1 系列 A D/ t - 1 8 ; h a / t -0 . 4 ; E2 0 6 0 0 0 N / m m 2 ; ,u 0 . 3 或n /m md /tt /m mha / H o/m m f - 0 . 7 5 h o Q/ k g / l 0 0 0片 f/ H。 一f / mm F / N a o 矿/ N / mm 1 u 、 ,o c / M- 1 8 4 川 0 . 40 . 20 . 60. 1 50 . 4 52 1 0一 1 2 0 01 2 2 00 .1 1 4 1 05 . 20 . 50 . 2 50 . 7 50. 1 90 . 5 63 2 9一 1 2 1 01 2 4 00 . 2 2 5 1 2. 56 . 20 . 70 3 1 0. 2 3 0 . 7 76 7 3 一 1 2 8 0 1 4 2 0 0 . 5 0 8 1 47 . 20 . 80. 31 . 10. 2 30 . 8 78 1 3一 1 1 9 01 3 4 00. 71 1 1 68 . 20 . 90 . 3 51 . 2 50. 2 60 . 9 91 0 0 0一 1 1 6 01 2 9 01 . 0 5 0 1 89 210. 41 . 40 . 31 . 11 2 5 0一1 1 7 01 3 0 0 1 . 4 8 0 2 01 0. 21 . 10 . 4 51 . 5 50. 3 41 . 211 5 3 0一 1 1 8 01 3 0 02 . 0 1 0 2 2 2 . 51 1 . 21 . 2 50 . 51 . 7 50. 3 81 . 3 71 9 50一 1 1 7 01 3 2 02 . 9 4 0 2 51 2 . 21 . 50 . 5 52 . 0 50. 411 . 6 42 9 1 0一 1 2 1 01 4 1 04 . 4 0 0 2 81 4 . 21 . 50 . 6 52 . 1 50. 491 . 6 62 8 5 0一 1 1 8 01 2 8 05 . 3 9 0 31 . 51 6 . 31 . 7 50 . 7 2 . 4 5 0. 53 1 . 9 23 9 00一 1 1 9 01 3 2 0 7 . 8 4 0 3 5 . 5土 8. 320 . 82. 80 . 62 . 2s 1 9 0一 1 2 1 01 3 3 011 . 4 0 4 02 0. 42 . 2 50 . 93 . 1 50 . 6 82 . 4 76 5 4 0一 1 2 1 01 3 4 01 6 . 4 0 4 5 2 2. 42 . 5 1 3 50 . 7 52 . 7 5 7 7 2 0 一 1 1 5 01 3 0 02 3 . 5 0 5 02 5. 431 . 14 . 10 . 8 33 . 2 71 2 0 0 0一 1 2 5 01 4 3 03 4 . 3 0 5 62 8. 531 . 34 . 30 . 9 83 . 3 21 1 4 0 0一 1 1 8 01 2 8 04 3 . 0 0 6 3313. 51 . 44 . 91 . 0 53 . 8 51 5 0 0 0一 1 1 4 01 3 0 0* 6 4 . 9 0 7 13 641 . 65 61 . 24 . 42 0 5 0 0一 1 2 0 01 3 3 09 1 . 8 0 8 0 41 51 . 76 . 71 . 2 85. 423 3 7 0 0一 1 2 6 01 4 6 0 1 4 5 . 0 9 04 6口271 . 55 . 53 1 40 0一 1 1 7 01 3 0 0 * 1 8 4 . 5 1 0 05162 . 28 21 . 6 56. 5 54 8 00 0一 1 2 5 01 4 2 0 *2 7 3 . 7 1 1 25 7 62 . 58 51 . 8 86 . 6 2 4 3 80 0 一 1 1 3 0 1 2 4 0 3 4 3 . 8 } 1 2 56 4 8 Z . 5 2 . 61 0. 6l . 9 58 . 6 58 5 9 0 0一 1 2 8 01 3 3 0 53 3 . 0 1 4 07 28 7 . 5 3. 21 1 . 22 . 48 . 88 5 3 0 0一 1 2 6 01 2 80 66 6. 6 1 6 08 2 1 0 9 . 4 3. 51 3. 52 . 6 31 0 . 8 71 3 9 0 0 0一 1 3 2 01 3 40 1 0 9 4 1 8 09 21 0 9 . 4 41 431 11 2 5 0 0 0一 1 1 8 01 2 001 3 8 7 一 2 0 01 021 2 1 1 . 2 5 4. 21 6. 23 . 1 51 3 . 0 51 8 3 0 0 0一 1 21 01 2 3 0 2 1 0 0 2 2 51 1 2 1 2 1 1 . 2 5 匕1 7 3 . 7 5 1 .4 . 2 51 7 1 0 0 0一 1 1 2 01 1 40 2 6 4 0 2 5 01 2 72 4 1 3 . 1 5 ‘ 61 9 . 64 . 21 5 . 42 4 9 0 0 0一 1 2 0 01 2 2 03 7 5 0 表中给出的 t 是碟簧厚度的公称数值, 了 是第3类碟簧的实际厚度. 8 1 o . 是 碟 簧上 表 面O M点 的 计 算 应 力。 有“矢” 号的数值是在位置ll处的最大计算拉应力, 无“二 ” 号的数值是在位置m处的最大计算拉应力 t o GB / T 1 9 7 2 -2 0 0 5 表 A . 2 系列 B D / t -2 8 ; h a / t 0 . 7 5 ; E2 0 6 0 0 0 N / mm 2 ; W0 . 3 9 D /m md/m mti /ho/m mH o/m m f -0 . 7 5 h Q / k g / 1 0 0 0片 f /m m H。 一f / tn 笙n F/ 闪 I . . b / N/ mm 口 叮、 口 田 c / N/ mm J 1 84 . 20 . 30 . 2 50 . 5 50. 1 90 . 3 61 1 9一 1 1 4 01 3 3 00 . 0 8 6 1 05 . 20 . 40 . 30 . 70 . 2 30 . 4 72 1 3一 ] 1 7 01 3 0 00 .1 8 0 1 2 . 56 . 2 0 . 50 . 3 50 . 8 50 . 2 60 . 5 92 9 1一 1 0 0 01 1 1 00 . 3 6 3 1 4 7 . 20 . 5 0 . 40 . 90 . 30 . 62 7 9一 , 7 01 1 0 00 . 4 4 4 1 6 8 . 2 0 . 50 . 4 51 . 0 50 . 3 40 . 7 14 1 2一 1 0 1 01 1 2 00 . 6 9 8 1 89 . 20 . 7 0 . 51 . 20 .3 80 . 8 25 7 2一 1 0 4 01 1 3 01 . 0 3 0 2 01 0 . 20 . 80 . 5 5 1 . 3 50 . 4 10 . 9 47 4 5一 1 0 3 01 1 1 01 . 4 6 0 2 2 . 51 1 . 20 . 80 . 6 5 1 . 4 50. 4 90 . 9 67 1 0一 9 6 21 0 8 01 . 8 8 0 2 51 2 . 20 . 90 . 71 6 0 .5 31 . 0 78 6 8一 9 3 81 0 3 02 . 6 4 0 2 81 4 . 210 . 81 . 80 . 6 1 . 21 1 1 0一 9 611 0 9 03 . 5 9 0 2 3 1 . 51 6 . 31 . 250 . 92 . 1 50 . 6 8 1 . 4 71 9 2 0一 1 0 9 01 1 9 05 . 6 0 0 3 5 . 51 8 . 31 . 2 512 . 2 50 . 7 51 . 5 1 7 0 0一 , 4 41 0 7 07 . 1 3 0 4 02 0 . 41 . 51 . 1 52 . 6 50 . 8 61 . 7 9 2 6 2 0一 1 0 2 01 1 3 01 0 . 9 5 4 52 2 . 41 . 7 51 . 33 . 0 50 . 9 82 . 0 7 3 6 6 0一 1 0 5 01 1 5 01 6 . 4 0 5 02 5 . 421 . 43 . 41 . 0 52 . 3 54 76 0 一 1 0 6 01 1 4 0 2 2 . 9 0 5 62 8 . 521 . 63 . 61 . 22 . 44 4 4 0一 9 63 1 0 9 0 2 8 . 7 0 6 33 12 . 51 . 7 54 . 2 51 . 3 12 . 9 47 1 8 0一 1 0 2 01 0 9 04 6 . 4 0 7 13 62 . 524 . 51. 536 7 3 0一 9 3 41 0 6 05 7 . 7 0 8 04132 . 35 . 31 . 7 33 . 5 71 0 5 0 0一 1 0 3 01 1 4 08 7 . 3 0 9 04 63 . 52 . 56l . 8 84 . 1 21 4 2 0 0一 1 0 3 01 1 2 01 2 9 . 1 1 0 05 13 . 52 86 . 32 . 14 . 21 3 1 0 0一 9 2 61 0 5 01 5 9 . 7 1 1 2 5 7 43 . 27 . 22 . 44 . 81 7 8 0 0一 9 6 31 0 9 02 2 9 . 2 1 2 56 453 .5 8 . 52 . 6 35 . 8 73 0 0 0 0一 1 0 6 01 1 5 03 5 5 . 4 1 4 07 25 49362 7 9 0 0一 9 7 01 1 0 04 4 4 . 4 1 6 08 264 51 0 . 53 . 3 8 7 ‘ 1 24 1 1 0 0一 1 0 0 01 1 1 06 9 8 . 3 1 8 09 265 . 11 1 . 13 . 8 3 7 . 2 73 7 5 0 0一 8 9 51 0 4 08 8 5 . 4 3 2 0 01 028 7 . 5 5 . 61 3 . 6 4 . 29 . 47 6 4 0 0一 1 0 6 01 2 5 01 3 6 9 2 2 51 1 28 7 . 5 6 . 51 4 ‘ 54 .8 89 . 6 2 7 0 8 0 0一 9 511 1 8 01 7 6 1 2 5 01 2 71 0 9 . 4 71 7 5 . 2 5 1 1 . 7 511 9 0 0 0一 1 0 5 01 2 4 02 6 87 表中给出的2 是碟簧厚度的公称数值, 厂 是第 3 类碟簧的实际厚度 b 。 o . 是 碟 簧 上表 面O M点 的 计 算 应 力。 有“ 二’, 号的数值是在位置Q处的最大计算拉应力, 无“ 二” 号的数值是在位置m处的最大计算拉应力。 1 1 GB / T 1 9 7 2 -2 0 0 5 表 A . 3 系列C D / t ti4 0 ; h o / t ---1 . 3 ; E2 0 6 0 0 0 N / mm ; ta 0 . 3 A}IJD /m md /m mti 0/m mho /m mH o/ f - 0 . 7 5 h o Q / k g / 1 0 0 0片 m m 4 0的超薄碟簧, 按 C . 1 式计算结果数值偏大, 应考虑圆锥母线的弯曲。D/ d 0 . 7 5 时, 由于实际杠杆臂缩短, 碟簧负荷比计算值要大, 这部分的计算特性曲线与实测特 性曲线有较大差别, 见图 C . 2 , 一之吸褥喇 位移f l . . 一 图 C . 2 B 5 0碟赞计算和实测特性曲线 C . 4 组合碟簧 C . 4 . 1 盛合组合碟簧 叠合组合碟簧由二 个同方向同规格的碟簧组成 见图 C . 3 , 在不计摩擦力时 F nF 几 一f H, H} n一 1 t C. 1 7 C. 1 8 C. 1 9 / 油 带 斋 坛, 一} / T﹄贬”公棒瞩取禅 变形量 f , f一 图 C . 3 登合组合碟簧 C . 4 . 2 对合组合碟簧 对合组合碟簧由i 个相向同规格的碟簧组成 见图 C . 4 , 在不计摩擦力时 F‘ F ⋯⋯C . 2 0 J. i f ⋯⋯C . 2 1 H, iH ⋯⋯C . 2 2 C . 4 . 3 复合组合碟簧 复合组合碟簧由i 组相向同规格的叠合组合碟簧组成 见图C . 5 , 在不计摩擦力时, F, nF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