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质灾害调查及监测的现状与展望.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广西地质灾害调查及监测的现状与展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西地质灾害调查及监测的现状与展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西地质灾害调查及监测的现状与展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广西地质灾害调查及监测的现状与展望广西地质灾害调查及监测的现状与展望 梁春梅* 何启仕 (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广西桂林 541004) [摘摘 要要] 本文简述了广西地质灾害的发育及分布特征,较详实地论述广西地质灾害调查与监 测的现状, 介绍了调查与监测的工作方式方法及取得的效果, 指出了广西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工作中存 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对策意见加强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工作,掌握地质灾害的分 布及规律,及时地发现地质灾害的变化变形迹象,掌握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趋势,以便在灾害发生前采 取预防措施,减少损失,避免人员伤亡。 [关键词][关键词] 地质灾害 调查 监测 对策 1 前言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及公路、铁路、水电等基础建设和矿山开采等人为 工程活动的增加,诱发和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作为 一种阻碍正常经济建设、 危害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 其危害性已日益受到社会广泛 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及时地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工作,掌握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其特征特点,同时 对那些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监测, 及时获取地质灾害预警提示信息, 以便在地 质灾害发生之前,采取防治或避让措施,减少财产损失,避免人员伤亡。目前广西的调查与监测工作还 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广西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成文,提出对策 意见,供同仁参考。 2 广西地质灾害概况 2 广西地质灾害概况 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夏季湿热多雨,受台风影响,多暴雨。全区年平均降雨 量一般为1250mm-2000mm,多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则在2000mm以上。受地形的影响,区内分布有十万大 山、大瑶山、越城岭至大苗山三个多雨区和桂南的玉林-钦州-东兴、桂北的兴安-永福-大苗山、桂 东的昭平-蒙山-大瑶山及桂西的凌云-巴马-大明山等四个暴雨中心,暴雨中心日最大降雨量达 110mm-600mm。多雨区及暴雨中心区都是突发性地质灾害多发地区。 广西地貌单元属云贵高原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为以山地为主的省区,山地约占总面积71,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大部分山体切割强烈,高差悬殊,山坡坡度大部分大于30o ;在岩溶石 山区岩石裸露,陡壁悬崖,岩溶平原中有孤峰、峰林、残丘分布。 广西地质灾害的主要灾种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另外还有河岸侵蚀、矿坑突水 2 和冒顶、海水入侵等地质灾害。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已调查发现地质灾害点6000多处,其 中滑坡崩塌约4000处,地面塌陷近2000处,泥石流50多处。 1、滑坡主要分布在桂西、桂北、桂东南的层状碎屑岩出露地区。在调查的滑坡中, 以小型滑坡为主,约占80,滑坡规模虽小,却往往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如1993年发生的 平乐县云盘岭滑坡,滑坡体积仅5.7万m 3,却摧毁房屋6间,掩埋街道及公路,导致该县唯一进出 要道交通中断2个月,直接经济损失1200万元,间接经济损失6500万元,治理费用550万元。 2、崩塌在全区均有分布,山区公路边坡上多见。规模较大的主要分布于桂西、桂东、 桂东北、桂东南。石山区崩塌(落石)主要分布在连片石山区,如马山、都安、大化、东兰、 巴马、凤山、忻城等地,广西已调查的崩塌绝大多数为小型。据统计,体积小于2万m 3的崩塌 占93,2-20万m 3的崩塌占6,大于20万m3的崩塌占1。发生于碳酸盐岩山区的岩质崩塌规模更 小,多在1000m 3以下,但却造成伤亡人数较多。例如1990年6月9日发生的融安县浮石乡蒋村崩 塌,死亡15人,重伤6人,毁房15间,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 3、地面塌陷(岩溶地面塌陷、矿山采空区塌陷)主要分布在岩溶地区和矿山采空区。 岩溶塌陷多发生在岩溶强发育的岩溶平原、岩溶谷地、地下水浅埋(水位10m)地区。桂林、 贺州、钟山、玉林、柳州、忻城等地岩溶地面塌陷十分普遍。岩溶塌陷的塌坑绝大多数为直径 小于5m的小型塌坑,深度在10m以内。塌坑多成群出现,分布范围多在1km 2以内,最大塌陷群 在忻城县大塘乡金山村,塌陷群分布面积5.5km 2。岩溶塌陷强发育区的塌坑密度达500-1000 个/ km 2,如玉林铁路机务段,塌陷塌坑密度达740个/ km2。岩溶塌陷的75为自然形成,25 是人为诱发的;但在人类活动强烈的地区,人为诱发的塌陷占50以上。广西的岩溶塌陷多发 生在干旱季节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期,或旱季末、雨季来临时突降大暴雨而导致水位大幅度上 升时,以及强烈抽取地下水的岩溶地区。矿山采空区塌陷主要分布于南丹县、大新县、钟山县、 合山市等地下开采矿产资源地区。 4、泥石流全区调查过的有50多处,以沟道泥石流为主,主要分布在桂西、桂东北, 小型占60,中型占20,大型占20。泥石流多发生在山势陡峻(坡度45o 以上)的海相碎屑岩 和岩浆岩分布地区。泥石流在全区分布甚少,但其造成的损失较大,如1985年汛期桂北的资源 县、桂林的海洋山等地的泥石流,受灾面积1000km 2,毁房3493间,死亡54人,直接经济损失 1.6亿元。 5、海水入侵主要分布在北海市海城区海角大道一带和侨港镇及涠洲岛南湾镇海边,至 今北海市海水入侵范围约 4km 2,入侵纵深距离最大达 1200m(距海岸);涠洲岛海水入侵范围 较小,仅在南湾镇海边有几口水井水质变咸,不能饮用。 3 3 地质灾害调查现状 3 地质灾害调查现状 3.1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以县(市)为单元进行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是为了查明各县(市)的地质灾害隐患家底, 划出地质灾害易发区,为各县(市)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提供基础资料。同 时在该项目的工作中,普及地质灾害知识,提高广大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和群 专结合的监测网络,进行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尽量减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到目前为止,广西已完 成 28 个县(市)的调查工作,已完成调查面积 8.07 万 km 2,占广西总面积的 34,调查自然 村 51220 个,占调查区内自然村的 80,调查地质灾害点 5600 处,摸清了这些县(市)的 地质灾害发育状况及地质灾害隐患,今年正在调查的有 10 个县市。该项工作中,调查对象为地 质灾害点,按照有关技术要求,以人为本为原则,采取地毯式的调查方法,逐村进行调查。重点调查区 调查 90的村屯(居民点) ,一般调查区调查 60~70的村屯(居民点) 。 3.2 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 广西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之一,每年约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 200~500 起,高发年达上千起。调查 工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主要由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承担。1991 年~2000 年期间,由于种种原 因,有关部门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比现相对较差一些,一般群众对地质灾害知之甚少,发生了地质灾 害并不知道向哪里报告,因此,那期间调查的数量没有现在多。近年来,广西加强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 工作,总站下属各分站成立有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应急分队,可随时出发,各分站分别负责相应的管辖 区域,广西共 23.6 万 km2,每个分站负责 2~4 万 km2(1~3 个地市的范围) ,在各分站管辖区域内有 影响较大的地质灾害发生,都及时赶到现场进行调查,为地方政府排忧解难,近年来,我站每年到实地 调查突发性地质灾害 100 多起(表 1) 。 3.3 其它地质灾害调查 20 世纪末开展了全区范围的 150 万环境地质调查,地质灾害作为主要调查内容之一,在该项目 工作中对全区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塌陷等灾种进行一定精度的调查,全区共调查了地质灾害点 3000 多处。在后来开展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中,对这些点中的大部分又进行了重新调查。 表 1 1991 以来广西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统计表 突发性地质灾害(起) 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损失 年 到现场调 查 滑坡 崩塌 地 面 塌陷 泥石流其它 死(人) 伤 (人) 直接经济损 失(万元) 1991 58 40 3 13 2 11 5 1992 38 3 25 10 48 33 215.8 1993 30 5 8 13 4 28 47 1284.8 4 1994 29 11 9 5 4 10 9 1466.85 1995 12 3 3 6 18 2 465.0 1996 23 6 11 3 3 63 8 1000.0 1997 24 14 8 2 36 23 381.1 1998 82 66 5 6 5 44 18 602.2 1999 41 14 5 12 10 157 32 5900 2000 32 6 10 7 9 128 131 1000 2001 50 14 22 7 7 47 39 552.15 2002 98 56 27 12 3 48 28 900.3 2003 103 48 32 15 6 2 33 21 1032.5 2004 102 到 8 月底止 34 44 18 3 3 42 34 1823 4、地质灾害监测现状 4、地质灾害监测现状 地质灾害监测工作是近年来才进行的一项地质环境监测工作, 广西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地质灾害 监测工作 4.1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截止 2003 年底为止, 我区已完成了 28 个县 (市) 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 建立了 28 个县 (市) 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点已有 833 个。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点的管理采取以当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为主,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技术 协助,互相配合的管理模式。县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群测群防的日常管理,负责监测人员的落实、监 测点建设与维护、 负责落实监测点避险防灾预案的有关措施。 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负责群测群防工作 的技术部分,制定具体的监测要求,负责质量把关;负责有关地质灾害材料的编写,协同当地国土资源 部门进行技术质量检查,协助制定监测点的避险防灾预案。 4.2 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控巡查 广西有几千个地质灾害隐患点, 现已从中选取 98 个危险性大、 潜在灾情严重的点作为重大地质灾 害隐患点予以重点监控,这 98 个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中,每个点受地质灾害险情威胁人数在 100 人以 上, 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 100 万元以上。 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和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加强对这 些隐患点的监控,监控的方式方法包括巡查、定期检查、电话联系等,对这些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动态 监测,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些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化变形情况。 4.3 汛期地质灾害工作,根据广西地质灾害发生发育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崩塌、滑坡、泥石流都 发生在雨季,降雨是其主要诱发因素,特别是强降雨时段内极容易产生崩塌、滑坡、泥石流。每年进入 汛期,区国土资源厅、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及我站组成联合工作组,进行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及监督, 对各地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重点巡查及技术指导, 核查各地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化变形发展情 况、稳定性变化情况,检查落实防灾、避灾预案及防治措施,指导编写各市县的地质灾害防灾预案。每 5 年巡查约50个县(市、区) 。 5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存在问题及对策 5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存在问题及对策 5.1 地质灾害调查存在问题及对策 (1)地质灾害基础调查工作还比较滞后。广西山地面积占的比例较大,人口密度较大,人类工 程活动较为频繁,是地质灾害多发省区之一,相当部分农村居民点、交通要道、甚至城镇居民受到地质 灾害的威胁。虽然上世纪末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以地质灾害为主要调查内容的150万环境地质调查工 作,但由于受工作精度、工作目的等条件的限制,尚有不少威胁到居民点的地质灾害还没有进行全面的 调查。自1999年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以来,至2003年底共完成了28个县(市)的地质灾 害调查与区划,调查面积完成了8.07万km 2,占全区面积的34,加上今年正在进行的10个县(市)的调查 与区划工作,所调查的县(市)还没到全区80多个县(市)的一半,调查面积也还没到全区面积的一半。 因此,需要继续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查清各县(市)地质灾害的家底,划分出地质 灾害易发区,为各县(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2)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管理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我区有14个市(地级),目前只有8个市 建有地质环境监测站,并成立有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应急分队。由于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要求时间紧, 任务重,并且突发性地质灾害又往往发生于边远山区,有的调查应急分队要负责2~3个市,人员少、且 缺乏相应的设备, 导致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有时候滞后, 影响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及时调查与应急处 理,有时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今后,应进一步完善与健全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管理机制,搞好 队伍建设,投入资金解决设备问题,保证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应急分队能随时出发,以便能尽快地了解 突发性地质灾害情况,提出防治建议,为各级政府部门抢险救灾及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3)突发性地质灾害的信息反馈不够及时。由于地质灾害常发生于边远地区,发生地质灾害后要 通过多层报灾,常常要等到地质灾害发生多日后我们才获得信息,延误我们及时获取地质灾害信息。 因此,应加强通讯设备的配备,进一步细化与落实地质灾害的上报制度,保证能及时捕捉地质灾害发 生信息,以便及时进行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 5.2 地质灾害监测存在问题及对策 1、广西地质灾害监测目前还没有系统的规划,工作还刚刚起步,还没有走向正轨。应进一步加强 地质灾害监测工作,编制全区的监测规划,开展专业监测工作,增加投入,一些重大的隐患点利用仪器 进行监测。 2、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认识与重视还不够;观念还比较落后,工作抓得不紧,有的认为可有可 无,没把它摆在议事日程。应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群测群防工作的责任感,充分认识 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是事关人民生命财产的大事,是一项民心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 的具体行动之一,是减灾防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3、群测群防工作的组织与人员落实、经费筹措、监测工作的日常行政管理、监测资料汇总等工作 还做得不够,常有脱节现象。为了保证群测群防工作的有效持续进行下去,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应做 好以下几点工作 (1)健全组织、落实人员已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工作的县(市) 、 乡(镇)地方政府要负责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组织结构予以进一步的落实,包括县、乡、村三级 的组织机构。 已建立的县一级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指挥中心, 乡镇一级的指挥分中心或监测组等组织要 进一步健全,人员要相对稳定,工作调动后要及时调整补充,群测群防指挥中心,指挥分中心或监测组 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相关工作。各监测点的监测员要相对固定,特殊情况变动后要及时补充落实,并 保证其经过适当的监测培训,保证监测工作正常有效地开展。 (2)分工协作,落实责任制,保证网络正 常运转县(市) 、乡(镇)地方政府要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有关责任制进行落实,制定相应的 制度,各监测点均要制订临灾避让措施及防灾预案,县、乡、村三级均要建立灾情汇报及速报制度,发 现异常及时上报,要配备相应的通讯工具,保证县、乡、村三级网络的正常运转,各监测点监测员要制 定责任制度,县乡国土部门要对群测群防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及时纠正错漏或弥补不足之处。 (3)安排 资金, 保证群测群防工作需要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资金列入年度计划和预算, 每年需安排一定的资金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开展。 为保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经费的需要。 可建立多元 化、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对群测群防的积极性,鼓励社会捐助,鼓励有能 力的企业赞助。 6 结束语6 结束语 加强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工作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落 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工作不仅仅只满足于现状取得的成果,还应对 调查与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剖,找出问题的症结,采取有效措施。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在今后的工 作中应进一步加强,才能达到有效地防治地质灾害的目的,从而减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 减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