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GPS技术与应用 第四讲卫星信号与接收处理 技术与应用 第四讲卫星信号与接收处理 袁林果 西南交通大学测量工程系 袁林果 西南交通大学测量工程系 Email lgyuan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2 GPS定位的基本观测量是观测站(用户接收天线)至 GPS卫星(信号发射天线)的距离(或称信号传播路 径),它是通过测定卫星信号在该路径上的传播时间 (时间延迟)或测定卫星载波信号相位在该路径上的 变化周数(相位延迟)来导出的。 tv∆ρ 2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3 4.1 电磁波传播的基本概念电磁波传播的基本概念 1.电磁波及其参数 电磁波是一种随时间t变化的正弦或余弦波。如果设电 磁波初相角为ϕ0,角频率ω,振幅为Ae,则电磁波的数 学表达式为 yAesinωt ϕ0 ϕ0 ωtϕ0 t0 t1 yAesinωt ϕ0 Ae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4 设电磁波的频率为f,周期为T,相位为Φ,且 当t0时有初相位Φ0,则 ω2πf,f1/T, Φt/T Φ0, ϕ02πΦ0 yAesin2 πt/T Φ0 利用电磁波测距除了精确测定电磁波的传播 时间或相位变化外,还应准确地测定电磁波 的传播速度v 若设电磁波的波长为λ,相位常数为k,则 k 2π/ λ ω/v,v λf λ/T ω/k 3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5 2.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大气折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大气折射 假设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vac,则 cvac λvacf λvac/T ω/kvac 在卫星大地测量中,国际上采用c2.99782458108m/s 对GPS而言,卫星发射信号传播到接收机天线的时间约0.1秒,当 光速值的最后一位含有一个单位的误差,将会引起0.1m的距离误 差。表明准确确定电磁波传播速度的重要意义 实际的电磁波传播是在大气介质中,在到达地面接收机前要穿过 性质、状态各异且不稳定的若干大气层,这些因素可能改变电磁 波传播的方向、速度和强度,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折射。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6 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可以用折射率n来表示 nc/v 折射率与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其实际值接近于1, 故常用折射数N0来表示,N0n-1106 根据大气物理学,如果电磁波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 速度与频率有关,则该介质成为弥散介质 通常称dv/df为速度弥散 如果把具有不同频率的多种波叠加,所形成的复合波称为 群波,则在具有速度弥散现象的介质中,单一频率正弦波 的传播与群波的传播是不同的。 4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7 假设单一正弦波的相位传播速度为相速vp,群波的 传播速度为群速vg,则有 式中λ为通过大气层的电磁波波长。 若取通过大气层的电磁波频率为f,则相应的折射 率为 在GPS定位中,群速vg与码相位测量有关,而相 速vp与载波相位测量有关。 λ λ ∂ ∂ − p pg v vv f n fnn p pg ∂ ∂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8 4.2 大气层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大气层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 一.大气层的结构与性质 地球表面被一层很厚的大气所包围,大气的总质量约为 3.9 1018(kg),约为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由于地 球引力的作用,大气质量在垂直方向上分布极不均匀,主 要集中在大气底部,其中75的质量分布在10km以下, 90的以上质量分布在30km以下。 同时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差异也很大,根据温 度、成分和荷电等物理性质的不同,大气可分为性质各异 的若干大气层。 按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层方法,根据对电磁波传播的不同 影响,一般分为对流层和电离层。 5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9 对流层是指从地面向上约40km范围内的大气底层,占整个大气 质量的99。 对流层与地面接触,从地面得到辐射热能,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 降低,平均每升高1km降低6.50C,而在水平方向(南北方向) 上,温差每100km 一般不超过10C。 对流层虽仅有少量带电离子,但却具有很强的对流作用,云、 雾、雨、雪、风等主要天气现象均出现其中。 该层大气中除了含有各种气体元素外,还含水滴、冰晶和尘埃等 杂质,对电磁波的传播有很大影响。 对流层性质对流层性质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10 电离层分布于地球大气层的顶部,约在地面向上70km以上范 围。 由于原子氧吸收了太阳紫外线的能量,该大气层的温度随高度 上升而迅速升高,同时由于太阳和其它天体的各种射线作用, 使大部分大气分子发生电离,具有密度较高的带电粒子。 电离层中电子的密度决定于太阳辐射强度和大气密度,因而导 致电离层的电子密度不仅随高度而异,而且与太阳黑子的活动 密切相关。 电磁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速度与频率相关,电离层属于弥散性 介质。 电离层性质电离层性质 6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11 折射数随高度的变化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12 某时刻全球电子密度某时刻全球电子密度 http//www.aiub.unibe.ch/ionosphere/gim_12ut.jpg 7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13 2. 对流层的影响与改正对流层的影响与改正 在对流层中,折射率略大于1,随着高度的增加逐渐减 小,当接近对流层顶部时,其值接近于1 对流层的折射影响,在天顶方向(高度角900)可产生 2.3m的电磁波传播路径误差,当高度角为100时,传播路 径误差可达20m。在精密定位中,对流层的影响必须顾 及。 对流层的折射率与大气压力、温度和湿度关系密切,由于 该层对流作用强,大气压力、温度和湿度变化复杂,对该 层大气折射率的变化和影响,目前尚难以模型化。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14 通常将对流层的大气折射分为干分量和湿分量两部 分,Nd和Nw分别表示干、湿分量的折射数,则N0 NdNw。Nd和Nw与大气的压力、温度和湿度有如下近 似关系 式 中 P 为 大 气 压 力 ( mbar ) , Tk为 绝 对 温 度 (Tk0C273.2),e0为水汽分压(mbar)。沿天顶方 向,对流层大气对电磁波传播路径的影响,可表示为 2 0 5 1073. 3 6 .77 k w k d T e N T P N wd SSSδδδ 8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15 干分量引起的电磁波传播路径距离差主要与地面的大 气压力和温度有关;湿分量引起的电磁波传播路径距 离差主要与传播路径上的大气状况密切相关。 由地球表面向上沿天顶方向的电磁波传播路径为 考虑干、湿分量的折射数,则有 S0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路径,Hd为当Nd趋近于0 时的高程值(约40km), Hw为当Nw趋近于0时的高程 值(约10km). ∫∫ − HH dHNSndHS 06 0 10 ∫∫ −− wd H w H d dHNdHNSS 66 0 1010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16 于是沿天顶方向电磁波传播路径的距离差为 dHNS dHNS SSSSS w d H ww H dd wd ∫ ∫ − − − 6 6 0 10 10 δ δ δδδ 9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17 在卫星大地测量中,不可能沿电磁波传播路线直接测定对流层 的折射数,一般可以根据地面的气象数据来描述折射数与高程 的关系。 根据理论分析,折射数的干分量与高程H的关系为 Nd0为按前(A)式计算的地面大气折射数的干分量,对于参数 Hd,H. Hopfield通过分析全球高空气象探测资料,推荐了如下 经验公式 4 0 ⎟ ⎟ ⎠ ⎞ ⎜ ⎜ ⎝ ⎛− d d dd H HH NN 16.27372.14840136− kd TH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18 由于大气湿度随地理纬度、季节和大气状况而变化, 尚难以建立折射数湿分量的理论模型,一般采用与干 分量相似的表示方法 式中Nw0为按(A)式计算的地面大气折射数的湿分 量,高程的平均值取为Hw11000m 4 0 ⎟ ⎟ ⎠ ⎞ ⎜ ⎜ ⎝ ⎛− w w ww H HH NN 10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19 积分可得沿天顶方向对流层对电磁波传播路径影响的近 似关系 数字分析表明,在大气的正常状态下,沿天顶方向,折 射数干分量对电磁波传播路径的影响约为2.3m,约占天 顶方向距离总误差的90,湿分量的影响远较干分量影 响小。 实际观测时,观测站接收的卫星信号往往不是来自天 顶,此时在考虑对流层影响时必须顾及电磁波传播方向 的高度角。 w k w d k d H T e S H T P S 2 0 5 5 4810 10552. 1 10552. 1 − − δ δ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20 假设GPS卫星相对观测站的高度角为hs,可得 实践表明,上式中含有较大的模型误差,当hs大于100 时,改正量的估算误差可达0.5m。许多学者先后推荐 了改正模型 sww sdd S S sinh/ sinh/ δδρ δδρ [] 110001046512. 7 16.27372.1484013610552. 1 25. 6sin/ 25. 6sin/ 2 0 2 5 212 212 T k w Tk k d sww sdd H T e S HT T P S hS hS − −− − − δ δ δδρ δδρ 11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21 目前采用的各种对流层模型,即使应用实时测量的气象资料,电 磁波的传播路径,经过对流层折射改正后的残差,仍保持在对流 层影响的5左右。 减弱对流层折射改正项残差影响主要措施 尽可能充分地掌握观测站周围地区的实时气象资料 利用水汽辐射计,准确地测定电磁波传播路径上的水汽积累量,以 便精确的计算大气湿分量的改正项。但设备庞大价格昂贵,一般难 以普遍采用 当基线较短时(20km),在稳定的大气条件下,利用相对定位的差 分法来减弱大气折射的影响 完善对流层大气折射的改正模型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22 3. 电离层的影响与改正电离层的影响与改正 在电离层中,由于太阳和其它天体的强烈辐射,大部分气体分子 被电离,产生了密度很高的自由电子,在离子化的大气中,单一 频率正弦波相折射率的弥散公式 式中et为电荷量,me为电荷质量,Ne为电子密度,ε0为真空介质常 数。当取常数值et1.602110-19,me9.11 10-31,ε08.859 10- 12,并略去二次微小项,可得 21 0 22 2 4 1 ⎥ ⎦ ⎤ ⎢ ⎣ ⎡ − e te p mf eN n επ 2 28.401 f N n e p − 12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23 根据群折射率与相折射率的关系,可得 可见,在电离层中,相折射率和群折射率是不同的,GPS定位 中,对于码相位测量和载波相位测量的修正量,应采用群折射 率和相折射率分别计算。 当电磁波沿天顶方向通过电离层时,由于折射率的变化而引起 的传播路径距离差和相位延迟,一般可写为 2 28.401 f N n f n fnn e g p pg ∂ ∂ ∫ ∫ − − s s dsn c f dsn 1 1 δϕ δρ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24 由相折射率和群折射率引起的路径传播误差m和时间延迟 ns分别为 ⎪ ⎪ ⎩ ⎪ ⎪ ⎨ ⎧ ⎪ ⎪ ⎩ ⎪ ⎪ ⎨ ⎧ − − ∑− ∑ ∑− ∑ 2 7 2 2 7 2 103436. 1 28.40 103436. 1 28.40 f N t f N f N t f N g g p p δ δρ δ δρ 13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25 在电离层中产生的各种延迟量,对确定的电磁波频率,只有电 子密度是唯一的独立变量。 实际资料分析表明,电离层的电子密度,白天约为夜间的5倍, 一年中冬季与夏季相差4倍,太阳活动高峰期约为低峰期的4 倍。 电离层电子密度的大致变化范围在109-31012电子数/m3。沿天 顶方向电子密度总量,日间为51017电子数/m2,夜间为51016 电子数/m2。 此外,电子密度在不同高度、不同时间都有明显差别。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26 当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偏离天顶方向时,电子总量会明显增加,在 倾角为hs方向上,电子总数Nh有如下近似 电离层对不频率电磁波沿天顶方向传播路径的影响如下 sNNhsinh/ ∑ 1.2m20m30m500m最大 0.6m10m15m250m90小于 0.12m2m3m50m平均 8000MHz2000MHz1600MHz400MHz单频 14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27 由于影响电离层电子密度的因素复杂(时间、高度、太 阳辐射及黑子活动、季节和地区等),难以可靠地确定 观测时刻沿电磁波传播路线的电子总量。 对GPS单频接收用户,一般均利用电离层模型来近似计 算改正量,但目前有效性不会优于75。即当电离层的 延迟为50m,经过模型改正后,仍含有约12.5m的残 差。 为减弱电离层的影响,比较有效的措施为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28 两种频率电磁波同步观测时电离层对传播路径的影响分别为 可得消除电离层折射影响的距离 2 2 1 2 2 2 1 12 2 1 28.40 28.40 ⎟ ⎟ ⎠ ⎞ ⎜ ⎜ ⎝ ⎛ − − ∑ ∑ f f f N f N ff f f δρδρ δρ δρ 2 2 2 1 00 0 122 11 f f fff ff δρρδρρρ δρρρ ⎥ ⎦ ⎤ ⎢ ⎣ ⎡ − − 2 1 2 2 2 2 0 1 ff f f δρρρ ⎥ ⎦ ⎤ ⎢ ⎣ ⎡− − 2 2 2 1 2 2 121 f ff fff δρρρδρ ⎥ ⎦ ⎤ ⎢ ⎣ ⎡ − 2 1 2 2 2 2 1 ff f f δρδρ ((1)利用两种不同的频率进行观测)利用两种不同的频率进行观测 15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29 同理可得不同频率电磁波的相位延迟关系以及经过电离层折射 改正后的相位值 目前,为进行高精度卫星定位,普遍采用双频观测技术,以便 有效减弱电离层折射影响;不同的双频组合,对电离层影响的 改善程度也不同,改正后的残差如下 2 1 28.40 28.40 2 1 cf N cf N f f ∑ ∑ − − δϕ δϕ ⎥ ⎦ ⎤ ⎢ ⎣ ⎡ − ⎟ ⎟ ⎠ ⎞ ⎜ ⎜ ⎝ ⎛ −− 2 1 2 2 2 2 2 1 0 2111 ff f f f ffff ϕϕϕϕ 0.43cm4.5cm22cm36m最大 0.21cm1.7cm6.6cm10m90小于 0.04cm0.3cm0.9cm0.6m平均 2000/8000MHz1227/1572MHz400/2000MHz150/400MHz双频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30 用两台接收机在基线的两端进行同步观测,取其观测 量之差。因为当两观测站相距不太远时,卫星至两观 测站电磁波传播路径上的大气状况相似,大气状况的 系统影响可通过同步观测量的差分而减弱。 该方法对小于20km的短基线效果尤为明显,经过电离 层折射改正后,基线长度的相对残差约为10-6。故在短 基线相对定位中,即使使用单频接收机也能达到相当 高精度。但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精度将明显降低。 2 两观测站同步观测量求差两观测站同步观测量求差 16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31 1.关于GPS卫星信号 GPS卫星所发射的信号包括载波信号、P码(或Y码)、C/A码和 数据码(或D码)等多种信号分量,其中P码和C/A码统称为测距 码。 2.GPS卫星信号的产生与构成主要考虑了如下因素; 1.适应多用户系统要求 2.满足实时定位要求 3.满足高精度定位需要 4.满足军事保密要求 4.3 GPS卫星的测距码信号卫星的测距码信号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32 1 码的概念 在现代数字通信中,广泛使用二进制数(0和1)及其 组合,来表示各种信息。表达不同信息的二进制数及 其组合,称为码。一位二进制数叫一个码元或一比 特。比特为码和信息量的度量单位。 如果将各种信息例如声音、图象和文字等通过量化, 并按某种预定规则,表示成二进制数的组合形式,则 这一过程称为编码。 在二进制数字化信息的传输中,每秒传输的比特数称 为数码率,表示数字化信息的传输速度,单位为bit/s。 2. 码与码的产生码与码的产生 17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33 既然码是用以表达各种信息的二进制数的组合,是一组二进制的 数码序列,则这一序列就可以表达成以0和1为幅度的时间函数。 假设一组码序列ut,对某一时刻来说,码元是0或1完全是随机 的,但出现的概率均为1/2。这种码元幅度的取值完全无规律的 码序列,称为随机码序列(或随机噪声码序列)。 它是一种非周期性序列,无法复制,但其自相关性好。而相关性 的好坏,对提高利用GPS卫星码信号测距精度,极其重要。 ((2)随机噪声码)随机噪声码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34 为了说明随机码的自相关性,现将随机序列ut平移k个码元, 得到一个新的随机序列u′t,如果两随机序列ut和u′t所对应 的码元中,相同的码元数(同为0或1)为Au,相异的码元数为 Bu,则随机序列ut的自相关系数Rt定义为 Rt Au- Bu / Au Bu 当平移的码元数k0,说明两个结构相同的随机码序列,相应的 码元相互对齐, Bu0,自相关系数Rt1。当k≠0时,由于码 序列的随机性,当序列中码元数充分大时,则Au≈Bu,即自相 关系数Rt ≈0。 于是,根据码序列自相关系数的取值,可以判断两个随机码序 列的相应码元是否对齐。 18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35 假设GPS卫星发射的是一个随机码序列ut,而GPS接 收机若能同时复制出结构与之相同的随机码序列u′t, 则由于卫星信号时间传播延迟的影响,被接收的ut与 u′t之间产生了平移,即相应的码元错开,因而Rt ≈0。 如果通过一个时间延迟器来调整u′t,使之与ut的码元 相互完全对齐,即有Rt 1。 则可以从接收机的时间延迟器中测出卫星信号到达用户 接收机的准确传播时间,从而准确测定站星距离。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36 尽管随机码具有良好的自相关性,但却是一种非周期序列,不服 从任何编码规则,实际中无法复制和利用。 GPS采用了一种伪随机噪声码(Pseudo Random Noice PRN)简称伪随机码或伪码。 它的特点是具有随机码的良好自相关性,又具有某种确定的编 码规则,是周期性的,容易复制。 伪随机码是由一个“多极反馈移位寄存器”的装置产生的。移位寄 存器由一组连接在一起的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只有0或1 两种状态。移位寄存器的控制脉冲有两个钟脉冲和置1脉冲。 移位寄存器是在钟脉冲的驱动和置1脉冲的作用下而工作的。 ((3)伪随机噪声码及其产生)伪随机噪声码及其产生 19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37 假设移位寄存器是由4个存储单元组成的四级反馈移位寄存 器,当钟脉冲加到该移位寄存器后,每个存储单元的内容,都 顺序地由上一单元转移到下一单元,与此同时,将其中某几个 单元,如单元3和单元4的内容进行模2相加,反馈给第一个单 元。 1234 钟脉冲 输出 置1脉冲 模2相加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38 移位寄存器在工作开始时,置1脉冲的作用,使各级存储单元的内容 全部处于1状态,此后在钟脉冲驱动下,将经历15种状态。 0 1 0 1 1 1 0 1 0 1 1 0 1 1 0 1 1 1 13 14 15 0 0 1 1 0 1 0 1 0 0 1 1 0 1 1 0 1 1 0 1 1 0 1 0 9 10 11 12 0 0 0 1 0 0 1 1 0 0 0 1 0 0 1 0 0 1 0 0 1 0 0 1 5 6 7 8 1 1 1 1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0 0 1 0 0 0 1 2 3 4 末极输出的 二进制数 模2加反馈 34 各级状态 4 3 2 1 状态编号 20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39 移位寄存器在经历了上表所列的15种状态后,再重复全1状 态,完成一个最大周期。同时,从第四级存储单元也输出一个 最大周期为15tu的二进制数序列, tu为两个钟脉冲的时间间 隔。这种周期最大的二进制数序列,通常称为m序列。 上例中是一个码长包含有15个码元的周期序列,其中任意4个 连续的二进制数所构成的码都不相同,任何一个码在周期序列 中都有相应确定的位置和时刻。 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r级反馈移位寄存器来说,将产生更复 杂的周期性m序列,此时移位寄存器可能经历的状态(码长) 为Nu2r-1,最多包含Nu个码元,最大周期为TuNutu。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40 在r级反馈移位寄存器所产生的周期性m序列中,有时可以截取 其中的一部分,组成一个新的周期性序列加以利用,这种新的 周期较短的序列,称为截短序列或截短码。 实际中有时还需要将多个周期较短的m序列,按预定的规则, 构成一个周期较长的序列,称为复合序列或复合码。 21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41 GPS卫星所采用的两种测距码,即C/A码和P码(或Y码),均属 于伪随机码。 C/A码是由两个10级反馈移位寄存器组合而产生。 码长Nu210-11023比特 码元宽为tu1/f10.97752s,( f1为基准频率f0的10分之1,1.023 MHz),相应的距离为293.1m。 周期为Tu Nutu1ms 数码率为1.023Mbit/s。 C/A码的码长短,共1023个码元,若以每秒50码元的速度搜索, 只需20.5s,易于捕获,称捕获码。 码元宽度大,假设两序列的码元对齐误差为为码元宽度的100分之 1,则相应的测距误差为2.9m。由于精度低,又称粗码。 3. GPS的测距码的测距码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42 P码产生的原理与C/A码相似,但更复杂。发生电路采用的是两 组各由12级反馈移位寄存器构成。 码长Nu≈2.351014比特,码元宽为tu1/f00.097752s,相应的 距离为29.3m。周期为Tu Nutu≈ 267d,数码率为10.23Mbit/s。 P码的周期长,267天重复一次,实际应用时P码的周期被分成38 部分,(每一部分为7天,码长约6.19 1012比特),其中1部分 闲置,5部分给地面监控站使用,32部分分配给不同卫星,每颗 卫星使用P码的不同部分,都具有相同的码长和周期,但结构不 同。P码的捕获一般是先捕获C/A码,再根据导航电文信息,捕 获P码。 由于P码的码元宽度为C/A码的1/10,若取码元对齐精度仍为码 元宽度的1/100,则相应的距离误差为0.29m,故P码称为精码。 P码码 22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43 4.4 GPS卫星的导航电文(数据码)卫星的导航电文(数据码) 1.导航电文及其格式 导航电文是包含有关卫星的星历、卫星工作状态、时间系统、卫 星钟运行状态、轨道摄动改正、大气折射改正和由C/A码捕获P码 等导航信息的数据码(或D码)。 导航电文也是二进制码,依规定格式组成,按帧向外播送。每帧 电文含有1500比特,播送速度50bit/s,每帧播送时间30s。 每帧导航电文含5个子帧,每个子帧分别含有10个字,每个字30比 特,故每个子帧共300比特,播发时间6s。为记载多达25颗卫星, 子帧4、5各含有25页。子帧1、2、3和子帧4、5的每一页构成一 个主帧。主帧中1、2、3的内容每小时更新一次,4、5的内容仅当 给卫星注入新的导航电文后才得以更新。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44 123 45 1234567891 0 30s 6s 0.02s 0.6s 25页 10个字 30比特 导航电文的格式导航电文的格式 23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45 TLM HOW数据块1时钟修正参数 TLM HOW数据块2星历表 TLM HOW数据块2星历表继续 TLM HOW数据块3卫星历书等 TLM HOW数据块3卫星历书等 1 2 3 4 5 一个子帧6s长,10个字,每字30比特 1帧 30s 1500 比特 一帧导航电文的内容一帧导航电文的内容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46 ①遥测字(TLMTelemetry WORD) 位于个子帧的开头,作为捕获导航电文的前导。 ②交接字(HOWHand Over Word) 紧接各子帧的遥测字,主要向用户提供用于捕获P码的Z记数。 所谓Z记数是从每个星期六/星期日子夜零时起算的时间记数,表 示下一子帧开始瞬间的GPS时。 ③数据块1 含有卫星钟改正参数及数据龄期、星期的周数编号、电离层改 正参数、和卫星工作状态等信息。 卫星钟改正参数a0、a1、a2分别表示该卫星的钟差 、钟速和钟 速变化率。任意时刻t的钟改正数为∆ta0a1t-t0ea2t-t0e2。 24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47 参考历元t0e为数据块1的基准时间,从GPS时星期六/星期日子 夜零时起算,变化于0-604800s之间。 数据龄期AODA表示基准时间t0e与最近一次更新星历的时间之 差,主要用于评价钟改正数的可信程度。 现时星期编号WN表示从1980年1月6日协调时零点起算的 GPS时星期数 ④数据块2包含在2、3两个子帧里,主要向用户提供有关计 算卫星运行位置的信息。该数据一般称为卫星星历。 ⑤数据块3包含在4、5两个子帧中,主要向用户提供GPS卫 星的概略星历及卫星的工作状态信息,称为卫星的历书。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48 4.5 GPS卫星信号的构成卫星信号的构成 1.1卫星的载波信号与调制 GPS卫星信号包含三种信号分量载波、测距码和数据码。信号分量的产生 都是在同一个基本频率f010.23MHz的控制下产生,GPS卫星信号示意图如 下 基本频率 10.23MHz L1载波 1575.42MHz L2载波 1227.60MHz C/A码 1.023MHz P码 10.23MHz P码 10.23MHz 数据码 50BPS 数据码 50BPS 154 120 10 204600 25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49 从上图中可见,GPS卫星取L波段的两种不同电磁波频率为载 波,L1载波频率为1575.42MHz,波长为19.03cm; L2载波频 率为1227.60MHz,波长为24.42cm。在L1载波上,调制有C/A 码、P码(或Y码)和数据码; L2载波上,只调制有P码(或Y 码)和数据码。 在无线电通信中,为有效地传播信息,一般将频率较低的信号 加载到频率较高的载波上,此时频率较低的信号称为调制信 号。 GPS卫星的测距码和数据码是采用调相技术调制到载波上,且 调制码的幅值只取0或1。如果码值取0,则对应的码状态取 1;而码值取1时,对应码状态为-1,载波和相应的码状态相 乘后,即实现了载波的调制。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50 信号调制信号调制 26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51 2. 卫星信号的解调卫星信号的解调 为进行载波相位测量,当用户接收到卫星发播的信号后,可通过以下 两种解调技术来恢复载波相位。 ①相关技术由于调制码的码值是用1的码状态来表示的,当把接收 的卫星码信号与用户接收机产生的复制码(结构与卫星测距码信号完 全相同的测距码),在两码同步的条件下相乘,即可去掉卫星信号中 的测距码而恢复原来的载波。但此时恢复的载波尚含有数据码即导航 电文。这种解调技术的条件是必须掌握测距码的结构,以便产生复制 码。 ②平方解调技术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进行平方,由于处于1状态的 调制码经过平方后均为1,而1对载波相位不产生影响。故卫星信 号平方后,可达到解调目的。采用这种方法,可不必知道调制码的结 构,但平方解调后,不仅去掉了卫星信号中的测距码,而且也同时去 掉了导航电文。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52 GPS接收机及其基本原理接收机及其基本原理 1.GPS接收机的基本概念 GPS用户设备主要包括GPS接收机及其天线、微处 理机及其终端设备以及电源等。 其中接收机和天线是核心部分,习惯上统称为GPS 接收机。 主要功能是接收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并进行处 理,获取导航电文和必要的观测量。 27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53 天线前置放 大器 信号处理 器 微处理器 导航计算机 震荡器 用户信息 传输 数据存储器 外部传输 电源 GPS接收机的结构接收机的结构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54 GPS接收机的主要结构组成接收机的主要结构组成 天线(带前置放大器) 信号处理器用于信号识别与处理 微处理器用于接收机的控制、数据采集和导航计算 用户信息传输包括操作板、显示板等 精密震荡器产生标准频率 电源 28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55 2. 接收机类型接收机类型 按工作原理划分 码相关型接收机 能够产生与所测卫星测距码结构完全相同的复制码。利用的是C/A 码或P码,条件是掌握测距码结构,也称有码接收机。 平方型接收机 利用载波信号的平方技术去掉调制码,获得载波相位测量所必需的 载波信号。该机只利用卫星信号,无需解码,不必掌握测距码结 构,称无码接收机。 混合型接收机 综合利用了码相关技术和平方技术的优点,同时获得码相位和精密 载波相位观测量。目前广泛使用。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56 根据接收机信号通道类型划分根据接收机信号通道类型划分 多通道接收机 具有多个卫星信号通道,每个通道只连续跟踪一个卫星信号。也称 连续跟踪型接收机。 序贯通道接收机 只有1-2个信号通道,为了跟踪多个卫星,在相应软件控制下按时 序依次对各卫星信号进行跟踪量测。依次量测一个循环所需时间较 长(大于20ms),对卫星信号的跟踪是不连续的。 多路复用通道接收机 与序贯通道接收机相似,也只有1-2个信号通道,在相应软件控制 下按时序依次对各卫星信号进行跟踪量测。依次量测一个循环所需 时间较短(小于20ms),可保持对卫星信号的连续跟踪。 29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57 根据所接收的卫星信号频率划分根据所接收的卫星信号频率划分 单频接收机(L1) 只接收调制的L1信号,虽然可利用导航电文提供的 参数,对观测量进行电离层影响修正,但由于修正 模型尚不完善,精度较差,主要用于小于20km的 短基线精密定位。 双频接收机(L1L2) 同时接受L1、L2两种信号,利用双频技术,可消除 或减弱电离层折射对观测量的影响,定位精度较 高。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58 按接收机用途划分按接收机用途划分 导航型 用于确定船舶、车辆、飞机等运载体的实时位置和速度,保 障按预定路线航行或选择最佳路线。一般采用测码伪距为观 测量的单点实时定位或差分GPS(RTDGPS)定位,精度 低,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应用广泛。 测量型接收机 采用载波相位观测量进行相对定位,精度高。观测数据可测 后处理或实时处理(RTK),需配备功能完善的数据处理软 件。与导航型相比,结构复杂,价格昂贵。 授时型接收机 主要用于天文台或地面监控站,进行时频同步测定。 30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59 GPS接收机通道的概念接收机通道的概念 接收机信号通道可理解为GPS卫星发射的信号经由天 线进入接收机的路径。 当接收机的全向天线接收到所有来自天线水平面以上 的卫星信号之后,必须首先将这些信号隔离开来,以 便进行处理和量测通过接收机内若干分离信号的 通道来实现。 通道是由硬件和相应的软件组成。每个通道在某一时 刻只能跟踪一颗卫星的一种频率信号,当接收机需同 时跟踪多个卫星信号时,原则上可采用两种跟踪方 式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60 一是接收机具有多个分离的硬件通道,每个通道都可 连续的跟踪一个卫星信号; 二是一个信号通道在相应软件的作用下,跟踪多个卫 星信号。 根据跟踪卫星信号的方式不同,通道的类型分为 序贯通道(sequencing channel) 多路复用通道(multiplexing channel) 多通道(multi-channel) 31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61 根据通道的工作原理,即对信号处理和量测的不 同方法,分为 码相关型通道(correlation channel) 平方型通道(squaring channel) 码相位型通道(code phase channel) 2005-10-16GPS技术与应用62 作业作业 1.什么是伪随机码有何作用 2.什么叫C/A码(粗码、捕获码)和P码(精码)它们有 什么不同之处 3.GPS卫星公共基准信号频率是多少向地面发射哪两种 频率的载波其相应波长是多少 4.简述导航电文的内容和作用 5.GPS接收机分为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又是如何划分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