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探讨 圭山煤矿安全通风管理部 吴全付 摘要煤矿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建立和落实长效机制,才能彻底扭转安全上的不利局面。 关键词煤矿 安全生产 长效机制 事故是一个可怕的黑洞,一旦发生就会影响生产甚至造成全面停产,形成巨大的损失,而且它吞噬生命,损害健康,给人留下一生的遗憾和心灵上的创伤。党和国家本着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负责任的精神,正确地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明确了安全的地位和安全工作的根本方法。又提出了“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进一步为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 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安全生产方针和原则不能长期得到贯彻执行,存在时张时弛的现象。造成了安全生产中的漏洞,使事故屡屡发生。笔者认为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制约企业和有关部门的各项活动,以保证安全生产方针和原则真正意义上的贯彻和落实。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长效机制 一、建立健全责任制约机制 1、理顺管理体制 1.1宏观体制 1.1.1国家监督 首先要确立国家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家监督体现了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和负责精神,国家强制力是安全监督实施的保障,保证安全监督能够顺利进行,并从根本上影响企业和个人对安全管理的思想和行为对安全的关注。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是国家对煤矿行使安全监察的职能部门,自从2001年建立以后,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已逐年好转。 从近几年私挖乱采和越界开采及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小煤矿的治理情况来看,落实地方人民政府的煤矿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是至关重要的措施。在建立地方人民政府领导分工联系本地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认真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促进煤矿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安全文化等各项要素到位。 1.1.2行业管理 安全工作范围广泛,各个区域又有其各种不同的特点,所以有必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分行业进行管理,以保证安全管理的专业性。我国的行业管理已经比较完善。 1.1.3企业负责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企业的一切工作都由企业决定和实施,安全管理也不例外,所以企业也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单元。只要企业重视安全、安全投入充实,安全管理到位,全国的安全生产才有保障。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第一责任人,进一步把企业的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 1.2企业内部体制 1.2.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安全管理职能需要相应的机构和人员,而且一定要设置专门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机构和人员一旦兼职必然使安全管理职能削弱,甚至名存实亡。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发生重大事故之后的单位管理机构健全,而未发生事故单位的管理机构就要薄弱得多。在这方面,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消除因事故而设机构的不正常现象。 1.2.2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各级生产或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对自己负责区域的安全工作负责。 1.2.3分级管理原则 在正确设立管理机构的基础上,一定要坚持分级管理的原则,按现场作业人员班组区队车间井矿的顺序,按职能分级进行安全管理,能由下级管理的尽量由下级负责,让上级集中精力来抓更重要的工作,处理更重大的问题。 2、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和各企业、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使每个人的权利清楚,责任明确,权责一致。形成一个包涵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企业内部各岗位的真正意义上的健全的责任体系。 3、责任体系落实 3.1责任联系和制约 各个责任制之间并不是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在企业内部有上级对下级的管理,也有下级对上级的监督,还有职能部门的指导和监管。在宏观上,还有企业与企业及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土资源局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相互之间的责任联系。所以必须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待责任落实问题。 3.2责任体系落实保障 3.2.1健全与责任制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落实责任制必须要有相应的考核和奖罚措施,严格考核,才能保障落实。否则责任制就成了一纸空文。 3.2.2国家机关责任必须首先落实 现在我矿周围小窑越界引起的重大安全隐患长期得不到解决,首先就是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土资源局、地方政府等国家机关责任不明、监管不力的问题。 二、教育培训机制 1、教育培训的意义作用 人是安全工作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在安全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为了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充分发挥人在安全生产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教育和培训的基础地位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 1.1安全教育培训是认识安全重要性的最基本手段 安全教育培训可以使人们在较短时间内比较系统地获得对安全的基本认识。尤其对新工人的安全培训更为重要,使他们在工作之前先了解安全和认识安全。在工作之前先树立安全意识。 1.2安全教育和培训是获得安全知识和掌握安全技能的最基本手段 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使人了解怎样安全怎样危险,什么是企业提倡的,什么是企业反对的,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在认识安全的基础上,掌握安全生产的基本操作和技术,从个体上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 1.3事故案例教育从反面激励人们引以为戒 以往事故的严重后果和惨痛教训能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强大振憾,自觉地支持和维护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增强与不安全行为作斗争的勇气。 1.4现场急救培训是减少事故伤亡的重要方法 一旦发生了事故,人的生命相对来说是脆弱的。专业医护人员的救助往往显得时间过于漫长,可望而不可及。现场人员在第一时间的自救和互救往往生死悠关。 2、教育培训的形式 2.1职工“三级”教育 2.1.1入厂教育 职工入厂教育是安全教育的启蒙,是预防为主方针落实的第一步。入厂教育使新职工初步了解本单位存在的主要危险源、防护措施和规章制度,在煤矿,就是必须经过入井安全培训,使职工获得安全的初步认识,留下第一印象。入厂教育搞得好,将为职工以后的安全生产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1.2车间教育 车间在井下即为区队,是职工参加安全生产实践之后的进一步教育。职工经过入厂教育后,并不能立即熟练而正确地将安全生产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所以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实习期。这一时期的工作必须在熟练工人的带领下进行,在熟练工人的指导和帮助下,在规定的实习期内熟练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就变为能独立工作的熟练工人;否则,予以淘汰。 2.1.3岗位教育 安全生产以人为本,而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各岗位又有其不同的特点,所以必须加强以岗位为主的安全教育。特殊岗位工种必须严格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 2.2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教育 在一定因素影响下,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会淡化。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采用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不断强化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从而规范其安全生产行为。 2.2.1班前会 班前10分钟,根据当班安全生产的具休情况组织学习和进行指导,针对性强。日积月累,能够大大提高职工操作技能和安全隐患处理能力。 2.2.2跟班检查和现场指导 各级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在现场对具体问题的指导,直接和操作相结合,更易于学习和理解,对职工操作技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2.2.3学习例会 以车间、区队或班组为单位组织的安全学习例会,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与当前安全生产情况,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并有利于增进集体内的团结和协作。 2.2.4违章学习 违章与安全知识欠缺、安全意识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为帮助违章职工认清错误,改正缺点,必须组织违章者进行安全学习,进一步掌握安全知识和规章制度,澄清安全认识。 2.2.5事故分析会 发生事故后必须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其中的一个不放过就是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由此可见,事故分析会是对职工群众进行教育的良好形式。当然,能够参加事故分析会的人员有限,所以必须及时对分析会的内容进行通报。 2.2.6安全宣传 宣传是制造舆论环境的主要手段。由于人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浓厚的安全氛围必然是安全工作的强大动力。 2.2.7思想政治工作 职工中的少数人员在性格和观念上可能很特殊,一般的传统方法在他们身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就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互相交流,找出根结,消除隔阂,把少数安全思想上的落后人员拉回到安全生产建设的队伍中来。 3、安全教育培训的手段 为了收到良好的效果,教育培训应改变“一块黑板一支笔”的单调说教做法。广泛采用幻灯、投影、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投入必要的教学演习装置,提高专业培训的质量。在经常性的教育宣传中,更要广泛采用广播、电视、橱窗、板报、表扬信、亮相台等多种形式,做到动态的有声有色,静态的图文并茂。 三、安全装备保障机制 安全装备是安全工作的物质保障,煤矿必须严格按“三同时”的要求,进行落实。由于历史原因造成欠缺的,要补充完善,安全装备的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设计落实 矿井安全设施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符合煤矿生产建设规模,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并严格进行审批。 2、施工落实 安全设施必须严格按设计和作业规程施工,加强现场管理,严格进行验收。 3、组织落实 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落实安全设施的负责人,其必须认真履行组织协调职责,保证安全设施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4、资金和物资落实 安全设施建设必须建立专项资金,物资必须及时采购,单独管理,专项资金和物资不得挪作它用。 四、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机制 1、目的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是辨识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危害,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为持续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提供衡量基准。 煤矿行业由于其特殊的风险特点,更有必要开展严格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从而采取全面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遏制煤矿行业事故多发的势头,煤矿行业的主要风险特点是 1.1生产空间狭小,在采掘作业、运输作业或其他活动中都可能存在砸、扎、磕、碰、刺等危险因素。 1.2受强制通风影响,矿井口由于必须强制使用机械强制通风,通风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将给井下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造成重大影响。 1.3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高能量场所的设施设备,作业人员密集,一旦能量失控,很容易发生重大人身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事故。这些事故可能的类别是瓦斯爆炸事故、煤尘爆炸事故、火灾事故、透水事故、顶板和地压事故、中毒、窒息事故、机电事故、其它事故。风险管理世界网-安全员之家 1.4事故救援困难 由于矿井生产的特殊性,一旦发生事故,受灾人员的逃生和救护人员的进入都因受空间和场所的限制而十分困难,加上各种危险因素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容易发生连续事故。 2、范围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应覆盖矿井全部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主要有采掘系统、通风系统、粉尘防治系统、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系统、防灭火系统、防治水系统、提升运输和空气压缩系统、爆破系统、电气系统、救护系统等。 3、步骤 3.1划分作业活动; 3.2识别危害; 3.3确定风险; 3.4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 3.5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3.6评审计划和充分性。 4、必须考虑的因素 4.1应考虑常规和非常规活动,不仅针对正常的活动,还应针对周期性和临时性的活动,如井下设备检修、装置情况和维护、装置启动或电源、通风设备关停期间等。 4.2将人的失误作为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除考虑煤矿企业内部员工活动所带来的和风险外,还应考虑访问者等相关的活动。 4.3考虑作业场所和库房内备用的物品、装置和设备的质量和过期老化的因素,尤其是在煤尘、瓦斯爆炸矿井使用的各类用电设备、用电保护设备和机械设备等。 5、控制措施 5.1人员培训; 5.2现场管理; 5.3落实煤矿安全规程相关法律法规并制定完善本矿规章制度体系,进行落实; 5.4建立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救援系统的响应机制; 5.5严格执行安全办公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重大安全问题; 5.6完善救援体系建设 五、安全质量标准化机制 1、标准化的作用 质量标准化从专业分工的角度对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详细和明确的工作标准。对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给出相应分值,实现了工作效果的量化。认真开展质量标准化工作,可以真实地反映一定时期的安全工作水平。通过持续地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不断消除存在的差距,就能不断巩固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提高矿井安全工作水平。 2、标准化工作实施 2.1成立专门组织机构 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有大量的问题需要协调解决,所以必须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 2.2全员参与 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涉及到安全和质量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所有单位和部门的密切配合。同时,由于它是基础性工作,要从每一个细节抓起,所以更要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和认真落实。在实施之前,一定要将标准化的内容贯彻到职工,使每一个职工都了解掌握与自己有关的标准化工作的全部内容。在进行验收时,必须强调标准化工作的专业性,采用专业组的形式,对照标准进行严格验收,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监督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应有效果。 六、现场管理机制 1、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和最终归宿,其它各项机制的目的都要落实到现场管理中,其作用最终要在现场管理中得到体现。现场管理好坏,是检验各项机制落实情况的最终指标。所以,现场管理又集中体现了各种机制的全面效果。在这个意义上说,现场管理机制就是将其它机制应用于现场的过程。 2、现场管理的形式 2.1职工的现场自我保安 职工是作业现场中安全工作的最基本因素,他们分布最广,有一定经验,可随时发现和消除作业过程中出的安全隐患,或向领导汇报,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解决安全必须提供参考和基本保证。 2.2班组管理 按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班组长担负着现场生产和安全的双重作务,是现场管理中最根本的领导者,直接担负现场安全检查贯彻的程度,隐患整改的责任,是安全管理最基本的组织者。 2.3区队长跟班指挥 现有的煤矿都以区队为承包和组织生产的基本单位,区队的管理工作有其一定的独立性,也使区队长在职工中有了更大的权威。同时,区队长对本区队的各方面情况都非常了解。这两方面都决定区队安全管理员是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具有其它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和效果。 2.4职能部门现场检查和督促 安全职能部门具有内部安全执法的权力,和其它职能部门一起经常性地到现场检查,能够发现基层安全管理中的不足,督促其改进工作。同时安全职能部门不定时地安全检查和最严格的处罚更能对违章者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 2.5安全大检查 安全大检查的参与者最为全面,检查的范围也最广,可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并研究解决重大隐患和解决难度大的安全问题。 2.6国家机关执法监察 国家机关的执法检查具有至高的权威性,不但能最有效地消除危险因素,还能极大地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3、安全隐患的解决 3.1现场解决 对于安全隐患解决难度不大的,由职工或班组长负责,当班在现场进行解决。 3.2按程序解决 对于解决难度大的安全隐患,必须按“三定”原则制定措施,指定专人负责限期解决,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反馈、有复查”。 七、救援体系保障机制 在普遍意义上说,事故是客观存在和不可避免的,建立完善的事故救援体系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消除事故影响,恢复正常生产。 1、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按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煤矿企业必须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组织全矿职工贯彻学习。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做到快速反应,有效进行防治,不致发生延误。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必须及时对灾害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改,使预案与实际情况相符,预案一般每半年修改一次。 2、职工的相应培训包括 2.1各类事故的避灾路线; 2.2自救器、灭火器等应急救援设备工具的使用; 2.3火灾、瓦斯和煤尘爆炸、透水等各类事故的逃生技巧; 2.4避难硐室的位置; 2.5各种违章行为的危险性; 2.6压气自救器等特殊自救手段的应用; 2.7事故前的预兆及初期事故的控制措施。 3、现场职工自救和互救 一旦发生事故,最及时有效的救援就是现场人员,包括职工的自救和互救,尤其是职工发生大量出血、呼吸和心跳停止、被突然埋压等情况下,能够在最快时间内获得救助,这是任何专业救助都无法比拟的。所以在职工和新工人培训工作中,现场急救知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4、矿山救护队建设 井下发生火灾,煤尘瓦斯爆炸等特殊事故时,除了矿山救护队之外,其他人员入井救援时本身就有生命危险,矿山救护队专业的安全装备和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能够应付复杂的环境和条件,快速处理险情和营救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所有煤矿都必须有救护队为其服务,没有自设救护队条件的,必须与其他单位的救护队签定救护服务协议。 5、医务急救 职工受伤较重或患病送出井口,最好能够最快获得治疗,所以井口附近必须设医疗站,准备一定数量的药品,配备必须的医疗器材。 6、实施职工健康保障体系 职工受伤及生病后获得急救是最低层次的要求。要真正尊重人的价值,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就必须贯彻实施职工健康保障体系,关于这方面内容,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印发煤矿企业职工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指南中有详细的规定。 总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靠简单的方法做好,更不能凭一时之功。我们必须要坚持科学的态度,依靠先进的科技装备和科学的管理,对这个系统进行不间断的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