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地质核心期刊 在教育部的规划和领导下,旨在“体现时代要求”、实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2000年启动,2001年秋季开始实施。作为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生物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实现从以“双基”为导向到以“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为导向、以探究式教学为特点的转变。课程改革十年间,生物教育所发生的变化使之成为本次课程改革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本文仅从生物课程发展的突出特点、实践中的挑战与提高两个方面来回顾和评述这十年课程改革的历程。 一、初中生物课程的设计及标志性的进步我国经济持续、迅速的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前所未有的进步推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为年轻人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在新增加的就业机会中,与科学和技术相关的岗位比例在提高。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优秀劳动者后备大军,这些未来的劳动者既包括生产线上的技工,也包括管理者和实验室的研发人员。因此,学校科学教育需要承担提高在校学生科学素养的任务。 1.课程标准的整体设计回应时代呼唤基于研究和信息的课程设计。在世纪之交研制反映时代特点和体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对我国生物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任务。因为,课程标准不仅是有新的名称和体例的课程文件,它更要具有新的方向、新的理念、新的目标、新的设计思路以及新的内容体系;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证据;要能够适合我国初中生物教学环境;要具有合理的前瞻性和最大可能的适切性。这就使得课程标准的研制任务富有挑战和风险。为此,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顶层设计,并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生物课程标准研制团队于2000年初开始着手这一具有深远影响的工作。在研制的起始阶段,研制组采用了“研究先行”的思路和方式,在随后的调研、修订阶段研制组又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将其发展为“基于研,刘恩山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理科工作委员会会员东亚科学教育学会ease副主席生物学通报编委会常务副主编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分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研制项目负责人。 初中生物课程标淮的设计_要与我国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相吻合,并为实现这些目标发挥学科教育所特有的价值和功能;要基于研究和证据来提出新的课程发展方向,高度关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要应对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并尝试构建全新的生物课程内容体系;.在满足所有学生学习基本需求的同时,要为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发展留出适当的空间。经过研制人员的努力,‘所有这些思路都在义务教育及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得到实现;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思路,生物课程标准在学科层面向着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迈出了坚定的步伐,同时也使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较原有的生物教学大纲有了实质性的变化和进步。除了上述思路之外,研制组还在选择课程内容时注意了技术层面的原则少而精的选材原则;内容总量与课时总量匹配的原则;内容要求与学生认知能力吻合的原则。 基于这些原则以及研制组人员经过文献分析、国际比较研究以及对我国中学生物教育发展史的研究,课程标准研制组确定了初中生物课程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在课程发展的前瞻性和可行性上有较好的平在课程设计方面的经验,经过慎重的考虑并征求教师和教研人员的意见,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内容标准”部分体现出思路清晰、结构合理、简明扼要和针对性强的特点,既保证了新课程的可行性,也在内容总量与难度控制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不论是在学术讨论还是在教学实践方面,生物课程标准都没有遇到“负担过重”或“要求过难”等的质疑。生物课程标准设计的原则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p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