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区域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2012-04-24 论文导读1984年3月20日至26日在成都召开了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有关这次会议的情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曾作过综合报导。 为使广大工程地质工作者更详细地了解与掌握一些基本专题的现状与趋势,本刊这一期开辟了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专题粽述专样,主要... 1984年3月20日至26日在成都召开了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有关这次会议的情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曾作过综合报导。 为使广大工程地质工作者更详细地了解与掌握一些基本专题的现状与趋势,本刊这一期开辟了“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专题粽述专样“,主要选辑了区域与环境工程地质、动力工程地质、岩体特性、土体特性、技术与方法,以及关于工程地质学的发展等六个专题,以推动工程地质学科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因文篇幅限制,不能将所有专题内容全部发表,望谅解。 区域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胡海涛区域工程地质、区域地壳稳定性和环境工程地质是现代工程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建设规划、可行性论证研究与改造、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的重要研究课题。 三者虽各自有其不同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但它们相互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区域工程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形成、分布规律,从而对不同地区的工程地质特征和工程地质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论述和评价。区域工程地质是研究区域稳定性、环境工程地质与专门性工程地质问题的基础。 区域地壳稳定性是指工程建设地区,在内、外动力以内动力为主的综合作用下,现今地壳及其表层的相对稳定程度,以及这种稳定程度与工程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工程地质角度研究区域地壳稳定性的目的在于探讨现今地壳的活动性,从,而达到在相对稳定地区避开现今活动构造带,选择相对稳定的地岩块-“安全岛“作为工程建设的基地和场址。通过大量资料的积累,对于研究我国现今构造运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环境工程地质学在国际上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第四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曾将环境工程地质作为会议的中心议题。我国随着“四化“建设的蓬勃发展,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也愈来愈突出,为此得到各方面的关注。1982年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还在湖北孝感召开了全国环境工程地质专题座谈会,对我国环境工程地质工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于环境工程地质学的涵义,虽然见解不尽相同,但概括地说,环境工程地质学是在区域工程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研究由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地质环境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其目的是为了利用、改造和保护地质环境。并认为工程勘察1985年第1期环境工程地质学以其研究领域的广泛性,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综合性,环境评价的预测性和改造、利用环境的能动性,以及人类活动因素的主导性来区别于传统的工程地质学。 区域工程地质这方面的文章虽然较少,但其内容反映了青藏高原,川西高山峡谷和珠江三角洲等不同地质-地理地区的区域工程地质特征。“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水力资源开发地质背景及其工程地质问题“一文,揭示了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地区这个工程地质处女地的秘密。作者认为,这一地区强烈的新构造差异运动导致了该地区地震活动强烈,地热异常显著和山崩、泥石流广泛发育的区域工程地质特征,并指出越岭深埋长隧洞引水式方案困难很多,建议采用梯级分期开发的方案。 “雅碧江下游河谷岸坡稳定性与水力资源开发“和“大渡河河谷工程地质几个问题的论证“两文,都是川西高山峡谷地区为水力资源开发进行的河谷区域工程地质的研究论文。 前者对雅碧江下游进行了河谷地质结构分段及稳定性评价,并对二滩水电站库岸再造地段和可能的表现形式进行了预测。后者着重论述了大渡河各河段冰川堆积的深厚加积作用对水工建筑物的影响及其处理方案。 “关于区域工程地质制图中几个问题的探讨“一文,重点对工程地质岩类的划分和工程地质区划、原则进行了探讨。作者在充分考虑了岩体结构因素和岩石建造类型的基础上,将岩体划分为六大工程地质岩类,比较简单明燎。作者在文章中还提出了岩体工程地质单元的划分。认为岩体工程地质单元是占有一定连续层位的工程地质岩组,是小比例尺工程地质图的基本岩性单元体。 区域地壳稳定性这次大会收到的有关区域稳定性的论文,绝大多数是我国工程建设实践的总结,说明区域地壳稳定性的研究已在生产建设中取得了成绩。现按文章内容分别综述如下。 新构造与活动断裂新构造与活动断裂是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重要研究内容,且与地震活动规律密切相关,因此受到了普遍重视。作者们分别从“板块构造“、“断块构造“和“地质力学“的观点,讨论了现代地壳运动的方式、力学机制和现今构造应力场,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提供了构造分析的理论基础。 “新构造块断差异运动力学作用机制分析“一文,通过渡口-西昌地区的实例,剖析了块断差异运动的力学作用机制,应用地质力学、岩体结构学和断块理论分析区域应变场和应力场的时空演化规律,判定了该区的块断结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