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广安市杉垣煤业有限公司1811回采工作面采煤 作 业 规 程 二0一五年三月修订 本规程措施会审签字表编审人员编审人签字时间 编制人 通风科长 采煤队长 机电矿长 生产矿长 安全矿长 技术负责人 矿长 爆破技术员 会审意见 本规程措施贯彻情况表 早班8001600中班1600000夜班000800参加人数参加人数参加人数 班长班长班长 参加人员签字参加人员签字参加人员签字 队长队长队长 值班值班值班 贯彻人贯彻人贯彻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概况 1 第一节编写依据 1 第二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 第三节煤层 1 第四节煤层顶底板 2 第五节地质构造 3 第六节水文地质 4 第七节瓦斯、煤尘爆炸性、地温、地压情况 4 第八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5 第九节地质部门的建议 5 第二章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5 第一节巷道布置 6 第二节采煤工艺 7 第三节设备配置 5 第三章顶板控制 6 第一节支护设计 6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9 第三节运输巷、回风巷及安全出口特殊支护 13 第四节矿山压力监测 14 第四章生产系统 19 第一节运输系统 19 第二节通风与安全监测 19 第三节排水系统 23 第四节供电系统 23 第五节通讯系统 23 第六节压风供液 24 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4 第一节劳动组织 24 第二节作业循环 25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 第六章质量管理 26 第一节工程质量管理 26 第二节煤质管理 30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制度 31 第一节一般规定 31 第二节各工序安全技术措施 32 第三节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37 第四节设备检修安全技术措施 39 第五节防治水 39 第六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安全技术措施 40 第七节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41 第八节辅助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42 第九节机电安全技术措施 42 第八章其它 44 第九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44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编写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 2、杉垣煤矿安全操作规程; 3、煤矿防治水规定; 4、四川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试行; 5、1811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6、1811工作面设计; 7、广安市杉垣煤业有限公司杉垣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及其修改 方案; 8、广安市杉垣煤业有限公司杉垣煤矿扩建工程安全专篇 9、其它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规定。 第二节工作面位臵及井上下关系 1811回采工作面北侧为苏寨煤矿,南为本矿1822接替工作面,布臵中。西为本矿主副斜井,具体及井上下关系如表一所示。 工作面位臵及井上下关系表表一 水平名称180水平采区名称一采区 地面标高405550m 井下标高180m230m 地面相 对位臵 该面地面位为荒山,无建筑物,回采时不会对地面造成任何影响。 井下位臵及相邻关系井下位臵该面井下东北侧为矿井边界,南为1822接替工作面,西为主副斜井及运输石门。 走向长度630m 倾斜长度80m 面积m2 50400 m2 第三节煤层 本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大连子,在该工作面回风巷及运输巷的掘进获得的地质资料分析,该工作面范围内大连子煤层赋存较稳定,可采煤层的厚度在1.4m夹中矸0.25m左右.具体情况如表二所示。 煤层情况表表二 煤层厚度 m 1.4均 煤层结构简单 煤层倾角 度 43 开采煤层大连子煤种烟煤稳定程度稳定 煤层情况描述 该面煤层走向NE550.,倾向NE1450,煤层平均倾角430,煤层平均厚度1.4米中矸0.25m,烟煤;硬度系数为24,煤层开采上限标高为230m。顶、底板均为砂岩,煤层顶、底板稳定性较好。 煤质情况表三 煤 质情 况 M A V Q j/g S Y mm 工业 牌号 2.08 2 3.25 32.86 6438 0.58 8.0 工业牌号平均为中灰,低硫、低磷、中热值煤、较高挥发分、二号弱粘结煤、中等可溶性灰分。耐磨性较差,难选。 第四节煤层顶底板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表四 顶、底板 名称 岩石名称厚度m 岩性特征 老顶粉砂岩10-15 灰色松软易碎,粘土质胶结,以长石、石英为主。 直接顶粉砂岩18 直接顶为粉砂岩状、泥质粉砂岩;易风化破碎,间接顶为细砂岩钙质胶结。节理充填方解石,含植物化石。 直接底粉砂岩 4 灰色粉砂岩。 老底页岩15 页岩、砂质泥岩。 附广安市杉垣煤业有限公司杉垣煤矿矿区含煤地层柱状图。 界系统组 柱 状 图厚度 m 岩 性 描 述 新生界第四系 中 生 界 三 叠 系下 统 珍珠冲 组 Q08主要是零星分布的残坡积砂岩碎块、砂土、亚砂土,零星分 布于矿区内缓坡、沟谷等地段。 上部为灰灰绿色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中部为灰色局 部为紫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下部为灰色中厚层状细粒长石 石英砂岩及岩屑石英砂岩,泥岩中含新芦木化石,厚约200m, 属河流湖泊相沉积。 该组与下伏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为假整合接触。 侏 罗 系 J1zh 上统须 家 河 组 T3xj T3xj5 T3xj4 上部以灰色、灰黄色中厚层-厚层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 有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及薄层粉砂岩和煤线;下部为浅灰色、 黄灰色厚层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含黑色矿物较多;底部为灰色 及灰黄色巨厚层状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一般为泥质,有时为铁 质胶结,较松散,颗粒多呈半园状及次棱状,粗细不均,分选 性差,含泥质包裹体及炭屑。全层总厚130--160m,平均145m, 厚度变化不大。 为灰色及黄灰色砂岩组成。顶部为薄层至中厚层状,中上 部为厚层状,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含少量暗色矿物,致 密坚硬,微斜及斜层理发育,下部至底部泥质增多,并含泥质 裹体,泥质胶结,较疏松,斜层理及交错层理发育。底部底面 偶见砾石且凹凸不平。平均厚45m。 145 123 45 地层 代号 按其岩石类型与岩性组合,可划分为上、中、下三个亚段; 上亚段岩性为深灰、灰黑色页岩、砂质页岩;中亚段岩性为灰 色、青灰色及灰白色中细粒砂岩,风化后呈浅黄色;下亚 段岩性为灰至深灰色泥岩、砂质页岩夹粉砂岩、泥质粉砂岩, 富含大量植物化石,属内陆湖泊及沼泽相沉积。全层厚 97.5-141m,平均厚123m。中上部含矿区所采的大连和四连子 煤层。 6 200 大连 四连子 第五节地质构造 杉垣煤矿矿区处于扬子地台川东陷褶束华蓥山复式背斜西翼,合川向 斜东翼。矿区总的构造形态为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4050。区内未见断层,也未发现岩浆岩分布,地质构造类型属简单型。 第六节水文地质 本区煤层露头一带多有小煤窑老窑分布,都是在近煤层露头处采掘,沿煤层掘进,开采浅部煤层,所采煤层也为大连、四连子煤层,废弃的老窑坑口涌水量2060m3/d,老窑积水多沿煤巷平巷自流排放。在300m标高以上,大连和四连子煤层许多地段已成采空区,这些采空区及老窑中积聚了大量的老窑水,为矿井充水的主要水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为保证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防治水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规定,密切关注老窑水及采空区积水的分布及其在雨季的变化情况,确保矿井生产安全。 1、矿井涌水量 杉垣煤矿经测定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7m3/h,最大涌水量为42m3/h。 2、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位于华蓥山复式大背斜的西翼,地形北高南低,最高标高为797m 硪凤庵,最低标高为侯家桥王家沟319.4m,一般高差300-400m,为中低山区。地表溢流条件好,横向沟谷较发育,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大气降雨是地表水的主要来源。区内泉水出露很少,对矿井充水影响不大。大气降雨是矿井充水的主要来源,地下水以静储量为主。 第七节瓦斯、煤尘爆炸性、地温、地压情况 1、瓦斯根据广市安监2015‟23号文件显示,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 1.094m3/min,属于低瓦斯矿井,在掘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小地质构 造,瓦斯涌出量可能会增加,所以在掘进过程中要加强通风管理,防止瓦斯积聚,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2、煤尘爆炸危险性 重庆煤科院2012年8月对我矿的煤样鉴定结果,四连子及大连子煤尘均无爆炸危险性。 3、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 重庆煤科院2012年8月对我矿的煤样鉴定结果,四连子及大连子煤层均为不易自燃煤层,等级为Ⅲ级。 四、地压 地压正常,无冲击地压现象。 第八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 第九节 地质部门的建议 1、回采期间应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严防冒顶,保持工作面匀速、快速向前推进。 2、局部地段有可能煤层倾角较大,应作好支柱的防倒、防滑工作。 3、该工作面煤层结构单一,中部局部含矸石,在回采过程中应该把煤与矸石分采分攉,提高煤质。 4、及时排出两巷低洼处积水。 5、若遇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发生异常时,请及时与技术科地质组联系。 第二章 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储 量 预 算 块段号 走向长m 倾斜长m 斜面积m 3 煤厚m 容重 t ∕m 2 工业储量万t 回采率 ﹪ 可采储量 万t 可采 期月 1811 工作面 630 80 50400 1.4 1.45 10.2 97 9.86 13.4 第一节 巷道布臵 一、采区巷道布臵情况 1811工作面回风巷经回风石门与回风斜巷相连,1811工作面运输巷经180行人石门与主、副斜井相连,形成独立的通风运输系统。 二、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规格及用途 工作面运输巷采用混凝土碹石半圆拱支护,回风巷采用锚喷异形断面支护,均为新掘进巷道,无巷道变形。1811运输巷净断面面积5.14m 2,1811回风巷净断面面积4.84m 2。运输巷作为行人、通风、运输;回风巷用途为回风、行人、运料。工作面切眼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全长80m ,净断面面积3.92m 2,用途为溜煤,行人,通风。 三、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切眼断面图 工作面运输巷 150 2001501500 1400490 920 990300300250 2900 250 2400400 1200 1200 26002502850 950 1450 回风巷断面图 150 切眼断面图 150 第二节 采煤工艺 一、采煤方法 1工作面布臵 本工作面布臵为俯伪斜长壁式,工作面布臵如下图所示,工作面倾斜长度平均为80m ,走向长度为630m 。 1900 2700 22001800 木楔 1800 2800 75 中 线 1000 2000250 2300 电话线 风水管 监控线电缆线 8 2采煤方法 工作面采用爆破落煤,人工攉煤至储煤仓,人工放煤至1T 矿车内,采用3T 矿用防爆柴油机车运至180m 车场。 二、回采工艺 打眼→装药→放炮→临时支护→攉煤→移梁→支柱→回柱放顶。 1、以爆破落煤为主,人工手镐为辅; 2、装运煤采用人工装煤至矿车内,工作面内铺设搪瓷溜槽溜煤。 3、炮眼布臵 1全断面布臵两排眼,呈三角形布臵,顶眼距顶板0.4m ,炮眼与煤壁水平夹角80,顶眼俯角为3,底眼仰角角取18,炮眼深度1.2m ,,距底板0.3m ,附炮眼布臵图。 炮眼布布臵图 31、炮眼布置图 A-A剖面图 18 1、B-B剖面图 炮眼装药结构示意图 雷管 聚能穴 脚线 黄泥 水泡泥炸药 B B A A 炮 眼 间距 炮眼距顶板距离 400m m 300m m 1.2m 80 ≥0.5m 43 1. 0m 0. 4m 0. 3m 2利用串联正向爆破,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和三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使用MFB-100型发爆器起爆发爆器发爆。 3放炮顺序采用分次装药,分次起爆的方法,按底-上顶眼的顺序。底眼要超前一个顶眼。 4、炮眼充填、炮眼布臵三视图、爆破说明书见炮眼布臵图。 三、挂梁攉煤 放炮完毕待炮烟散尽,先由瓦斯员、放炮员、安全员、支护工,沿路进入工作面进行检查处理,在确认瓦斯不超限,炮眼无瞎炮。要求不留伞檐,顶板无隐患,支护均匀齐全,进行敲帮问顶,确认无片帮后才可以安全挂梁。攉煤工攉煤时,必须在铰接顶梁的掩护下进行攉煤如遇特殊情况,必须打护身柱或特殊支护进行操作。 四、采高和循环进度 根据煤层赋存情况和支护方式,本工作面一次采全高,采高约为 1.4m,循环进度为1.0m。 五、各工序的施工工艺 1、炮眼布臵 打眼采用风煤钻配1.5米麻花钻杆。 2、装药、放炮 爆破采用矿用毫秒延期电雷管和三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水泥炮、炮泥充填,一次装药必须一次引爆。炮眼装药量为顶眼0.4kg/眼,底眼装药0.4kg/眼。连线方式为大串联,每次放炮的长度不得超过20米,顶板较破碎时,一次起爆长度不超过15m。放炮地点必须在距离启爆点不小于100m的新鲜风流中,并严格按爆破说明书规定进行装药附爆破说明书。 3、爆破说明书 按工作面一个循环炮眼布臵及所需炸药和雷管消耗量 项目 名称 每排炮眼个数个 眼 深 米 每眼装药 量kg 循环消耗 连线 方式 炸药kg 雷管 发 顶眼 76 1.2 0.4 30.4 76 串 联 低眼 76 1.2 0.4 30.4 76 合计 152 60.8 152 按每次爆破19米炮眼布臵及所需炸药和雷管消耗量 项目 名称 每排炮眼个数个 眼 深 米 每眼装药 量kg 循环消耗 连线 方式 炸药kg 雷管发 顶眼 19 1.2 0.4 7.6 19 串 联 底眼 19 1.2 0.4 7.6 19 合计 38 15.2 38 六、工作面支护及采空区处理 一、工作面支护 1、支护形式正常情况下使用DZ-1.4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HDJA-1000型金属铰接顶梁,齐梁齐柱形式,一梁一柱进行支护顶板,正常生产时采用“三、四”排管理顶板。 2、支护质量 1、工作面支柱、顶梁应编号管理,牌号清晰。 2、支柱打成一条直线,排距1000mm 、柱距800mm ,偏差均不超过100mm ;端面距不大于300mm 。新暴露的顶板要及时支护。 3、支柱支设应垂直顶底板,迎山有力,迎山角35,工作面支柱必须全承载。 4、支柱钻底量大于100mm 时要穿柱鞋,初撑力不得低于90kN ,不足的要进行二次补液。 5、若支柱钻底量还超过规定时,必须下底梁料,以增大底板比压,其规定如下 a、保持风巷有足够备用的材料Φ0.14m、1.5m木料,两面见光,摆放整齐,不少于20根,并随时补充。 b、沿工作面方向自风巷到机巷,每两棚下一根底梁料。 6、工作面配齐水平销,挂梁后水平销要打满劲,水平销应水平插入顶梁牙口内,严禁将水平销立插,正常情况下的插入方向是小头朝工作面上方,禁止用木楔或其它物品代替水平销。 7、煤层变化时,必须及时更换适应采高的支柱,防止支柱超高或压死,活柱最小伸出量不少于200mm,最大伸出量应比该型支柱活柱最大伸出量少100mm。 8、不得使用折损的坑木,损坏的顶梁和失效的支柱,一旦损坏立即更换。 9、工作面顶梁挂设平直,梁小头垂直指向煤壁,梁与梁之间互相平行,过顶材料均匀排列。 ⑩、煤壁采用棚棚背帮管理,所有支柱除背帮柱外应穿齐柱鞋。临时支柱的位臵应不妨碍架设基本支柱,基本支柱未架设好不准回撤临时支柱。 二、采空区处理工作面采空区采用全部跨落法处理,采空区顶板随支架前移自行垮落充填采空区。 七、采煤工作面的循环数、月进度、年进度及工作面长度 回采工作面每天采用三班作业,两班采煤,一班准备,每天完成2个循环,每个循环进尺1.0m,正规循环率96,月进度50m,首采工作面除去留设的上下煤柱后长度76m。 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计算 根据Q循LL循mrc761.01.41.450.96148t 式中 L工作面平均斜长 L循循环进度1.0m m平均采高1.4m r三煤容重1.45T/m3 c工作面回采率96 月产量Q月Q循2629638482967388T 式中26一个月正常作业天数,取26天。 2每天循环个数;工作面采取两采一准的作业方式。 96月循环率。 第三节设备配臵 一、工作面采煤、支护和运输设备名称、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和数量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乳化液压泵RBZ80/200 台 2 乳化厢XRXⅡ台 1 风煤钻ZM25T 台 4 运、回风巷各两台磁力磁动器QBZ80 台 2 卸载把手把12 掏扒把15 注液枪把12 液压单体支柱DZ-1.4至DZ-1.8 型单体液压支柱 根700 工作面及超前支护 铰接顶梁HDJA-1000 根500 工作面及超前支护 第三章顶板控制 第一节支护设计 一、工作面矿压参数见工作面矿压参数参考表 本工作面矿压参数参考表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说明 1 顶板类别级、类Ⅱ级Ⅲ类 2 周期来压显现支柱插底、煤壁片帮、顶板断裂有闷雷声 3 周期来压步距m 813 4 切顶方式单排密集支柱切顶 5 采面支柱排距m 1.0 6 采面支柱柱距m 0.8 7 最大控顶距m 4.0 8 最小控顶距m 3.0 9 初次来压步距m 3045 10 支护密度根/㎡0.812 11 支护强度kN/m2195 12 切顶支柱柱距m 0.4 13 采空区处理全部跨落或填充法 二、工作面支护设计 1、回采工作面支护选型 该工作面为倾斜煤层,设计采用俯伪斜分段密集采煤法。根据本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和矿井技术条件本工作面基本支护采用DZ-1.4至DZ-1.8型单体液压支柱和HDJA-1000型金属铰接顶梁正悬臂支护,悬臂长度为0.6m,一梁一柱,梁间互铰。 2、工作面支架布臵形式 根据本工作面的地质条件,采取正悬臂齐梁齐柱走向棚布臵。 3、工作面上、下出口支护 根据巷道高度配备合适的单体液压支柱配HDJA-1000型金属铰接顶梁进行支护。 三、支护设计 1、根据煤层老顶情况,采煤工作面老顶划为Ⅱ级,大连煤层采煤工作面单体支护强度取195kN/m 2。 2、所选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阻力均为300kN/根,工作面支柱布臵方式为单体支柱,支柱承载不均匀系数取0.8,支柱实际承载能力P 按下式计算 P3000.8240kN/根 3、工作面支护密度计算 ρ P W 240 195 0.812根/m 2 式中ρ 支柱密度,根/m 2; W 支护强度,kN/m 2; P 支柱实际承载能力,kN/根; 4、根据支架的布臵方式和支护密度的要求计算工作的支护柱距 根据工作面推进度取排距1.0m ;据此确定柱距。 R1/L ρ1/1.00.8120.812m 式中R 柱距,m ; L 排距,m ; 根据计算,确定工作面支护排距为1.0m ,柱距可以为0.8m ,最大控顶距4.0m ,最小控顶距3.0m 。 表8 支柱技术参数 型号 工作阻力KN 支护强度KN /m 支撑高度m 自重kg DZ 300 240 1.4 36.5 三、乳化泵站设计 在1811运输巷溜煤眼靠左,液压泵房安设2台乳化泵,一台水箱,供采面的支护。泵站→1811采面采用直径Ф16mm高压胶管供液,采面用Ф10mm高压胶管连接,每隔10m串连一个液压阀。液压泵压力≥18Mpa,浮化液浓度35。 四、乳化液泵站及管路选型 乳化泵型号 RBZ-80/200 额定压力20MPa 额定流量80L/min 电动机功率4.5KW 柱塞行程70mm 柱塞直径32mm 电动机转速1470/min 乳化液箱型号XRXⅡ 五、泵站使用规定 1、泵站设备的维修管理由泵站司机负责,维修管理措施质量要求及管理制度按设备维修管理要求实施。 2、泵站司机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交接班制度,必须配带乳化液浓度计且认真填写乳化液浓度检查记录。 3、泵压不小于18MPa,乳化液浓度达23,有配比和检测手段,配液用水为中性水泡油型,且泵站周围不得有积水、积物。 4、油箱必须有过滤网,正常情况下油箱必须盖好。 5、泵站的自动给液装臵应配备齐全完好,严禁开空泵、漫油箱。 6、开泵前检查泵站和液压系统各部件,达不到完好标准不准开泵。 7、注液枪及管线设专人管理维护,管线吊挂整齐,注液枪使用后应悬挂在人行道两侧,不得放在地上。 8、液压管路无跑冒滴漏现象,密封圈和油管损坏后及时更换。 9、泵压由检修工调定,其他人员不得调整,正常情况下只准开一台泵,另一台备用,若有损坏及时修复。 10、更换液压管密封、工作面改液压管路时,必须停泵或关闭断路阀。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一、控顶方式、支柱支设要求和放顶要求 1、控顶方式 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密集切顶,三、四排控顶,见四回一,工作面最大控顶距4.0m,最小控顶距3.0m,放顶步距1.0m。 2、支柱支设要求 1、必须挂线支柱、所有支柱成排、成行、整齐。 2、支柱必须架设牢固,迎山有劲,迎山角35度,支柱初撑力不得低于90KN,测压计测定不得少于13Mpa。 3、铰接梁必须相互铰接,当顶板不平整时,必须用木块垫平,保证顶梁平稳。 4、严禁不同性能,不同类型的支柱混用。 5、严禁使用损坏、变形或自动卸压的支柱。 6、所有液压支柱的手把朝工作面上方,三用阀朝采向工作面下方。 7、支柱必须支在实底上,柱窝深度不小于200mm,当底板岩石松软时或不能见顶见底时,必须穿好木鞋。 3、回柱放顶方法 1、回柱方式 采用人工的方法进行回柱。 2、回柱顺序 整改不合格支架→清理净浮煤→挖底煤→拉茬,打分茬支柱→挂笆→ 打水平销→挂拔柱器→卸载→拉柱→回收柱鞋→回收铰接顶梁。 3、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 a、备齐回柱工具卸载把手、拔柱器、手锤、水平销、牵引绳等。 b、认真检查从煤壁到采空区顶板支护状况,整改、加强不正规支架。 c、回柱前,工作面浮煤清理干净,即2m2范围内浮煤平均厚度不超过30mm,并应坚持挖底煤。清理维护好后路,打好拉茬柱,挂好挡矸笆,所挂大笆上到顶、下到底,严禁窜矸,笆与笆之间的压茬长度不得小于200mm。 d、回柱时,每组配足水平销,每组不少于3块。并连续打紧三棚水平销。 2、技术要求 a、控顶距离达到作业规程规定的最大控顶距时,必须进行回柱放顶。 b、开工前班队长必须全面认真检查煤壁、老塘、支架、顶板等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准作业。 c、回柱放顶要坚持由下低向上高、由里向外、逐棚逐排进行,挂笆严密不窜矸。严禁提前摘梁盗柱或进入采空区作业。 d、坚持“先支后回”,严禁“先回后支”或“边回边支”,改棚时要做到先支柱,后改棚。 e、回柱之前要出净浮煤,清理净有碍回柱作业的杂物,保证后路畅通。 f、分茬时,尽可能将断层或顶板破碎带分一茬,拉茬点应尽可能在顶板条件较好、支护较可靠的安全地带,并注意移车补齐柱后方可回柱;如回柱地点顶板破碎,支护歪斜,需先进行维护,确认安全后,方可回柱。 g、正常回柱放顶,拉茬距离不小于15m;回柱与打眼平行作业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5m;回柱与装药、爆破严禁平行作业。 h、回柱放顶至少两人一茬,先在采空区侧挂好挡矸笆,一人回柱放顶,一人观察顶板及支护情况,两人都应站在支架牢固的斜上方安全地点作业。 观察人除协助回柱外,不得兼做其他工作。严禁单人操作。各茬回柱时,回出的损坏支柱和铰接顶梁要及时运出工作面,堆放到指定地点并码放整齐。 i、视顶板状况,拔柱器必须牢固地安放在距回柱处23m斜上侧顶板完好、正规有劲的支架上。严禁面对钩头回柱 j、实行全承载支护,回出的支柱必须及时带压打在老塘侧支架的顶梁上,多余的打在新放顶线位臵顶板上做切顶柱,戗柱上线;顶梁站靠整齐,材料码放整齐,确保人行道畅通。 k、回柱放顶时,较容易窜矸。故此要求拉茬柱支设牢固,挂笆严密上到顶下到底,严防窜矸 l、采空区冒落高度应普遍不小于1.5倍采高,局部悬顶和冒落高度不充分,要增加密集或挑棚等加强支护,必要时进行强制放顶。特殊条件下不能强制放顶时,有强支可靠措施,强化矿压监控 3、安全注意事项 a、禁止在顶板破碎、压力大、支护状况不好等地点开茬。 b、回柱人员必须站在支架完整,无崩绳、崩柱、甩钩、断绳抽人等危险的安全地点工作,避开拔柱器力的作用线方向进行操作。回柱放顶前,必须对放顶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不合格的支架必须先整改,清理好退路。回柱放顶时,必须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 c、遇死柱时,先架好临时支架后,方可采取挑顶或卧底的方法回撤,严禁用炮崩或机械等其他方法强行回撤。 d、回柱过程中要时刻注视顶板及支护状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及时维护。人力不可抗拒时,应立即撤人,待顶板稳定后维护好再回柱。 f、当顶板压力较大时,卸载手把必须用牵引绳进行远距离操作,缓慢卸载,牵引绳的长度不得小于3m。 g、为防止回柱时单体卸载后倒落伤人,回柱人员严禁站在面对支柱自 然落倒的方向进行回柱工作,应避开支柱自然落到的方向。坚持正确使用引导绳,引导绳必须固定在所回支柱的上方,使单体支柱向作业地点的上方缓慢倒落。 h、严禁使用其他工具代替卸载手把操作。 i、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先处理后回柱 ①、正规支架未补齐。 ②、悬顶超过规定未采取措施或工作面来压有冒顶预兆时。 ③、支护不完整或退路不畅通时。 ④、支柱初撑力、工作阻力达不到要求时。 ⑤、有失修、失效柱梁或缺梁少柱时。 ⑥、特殊支架未移设到位时。 ⑦、回柱附近其他人员未按规定撤离时。 ⑧、特种支架没有按规定提前架设时。 ⑨、有窜矸可能,但没有挡矸帘时。 二、特殊支架 1、挑棚。初放、顶板压力较大、顶板破碎、过断层、支架不正规等异常情况下架设,梁子用Φ0.2m1.8m半圆木,DZ-1.8型液压单体作柱,一梁三柱,棚间距不大于500mm。沿工作面倾斜方向直线架设,并有合适的迎山角度。柱头必须打在木料与正规支架顶梁的“”交接处,初撑力不得低于90KN。 2、戗棚。正常回采期间,回柱前老塘采用戗棚形式加强老塘支护强度,并加挂大笆挡矸,戗柱打在老塘侧顶梁上,每棚一个并穿齐柱鞋,与正规支柱一样,打成直线,初撑力不小于90KN。 3、背帮柱。每一棚打一背帮柱,并用大笆、塘柴背帮,防止片帮,拴齐拴牢防倒绳。打成直线,初撑力不小于90KN。 4、木垛。当工作面过老空或遇有其他异常情况需要架设时,其规格及 质量要求将在补充措施中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三节运输巷、回风巷及安全出口特殊支护 一、两巷超前支护 回风巷、运输巷距煤壁20米范围内应采取超前加固,距上、下出口10米范围内,均应采用单体配铰接梁,一梁一柱抬双边楼进行加固。机巷上侧,风巷下侧20米范围内的抬单楼加固。 二、上、下出口支护 上、下出口必须架设单体液压支柱配1.0m长的铰接顶梁,每组间距为600mm,每梁不少于2颗单体支柱,且上下出口必须超前工作面,支护方式及规格见工作面支护图。 三、上、下安全出口 工作面上、下出口必须保证长20米、宽2.4米、高度视煤厚而定当煤层厚度小于1.0米时必须见顶见底,但必须保证高度最矮不小于1.4。煤层厚度大于1.0米时出口高度不得小于1.6米。 四、上下出口及巷道维护要求 1、回采期间,必须保持超前支护范围内,巷道净高不低于1.6m,人行道宽度不小于1500mm。 2、超前支护以外的巷道净高不得小于1.8m,行人侧宽度不小于1500mm,断面最低不小于设计断面的70。 3、支柱须穿齐柱鞋两巷背帮柱除外,钻底超过规定时,柱鞋下面须垫底梁料以增大底板比压。 4、加强巷道维护,发现巷道变形、片帮、漏顶要及时维护,确保支护完整,无断梁折腿,无空帮空顶。 5、在断层处或破碎带掉、漏顶处,使木棚套棚管理,一梁二至三柱梁子用Φ0.2m1.8m半圆木,DZ1.8型液压单体作柱,腰严帮过实顶,并打紧木楔。 6、巷道无积水,无浮矸杂物,柱梁、材料、设备等必须挂牌,固定地点堆放整齐,严禁乱堆、乱放。 7、“四图”及其它牌板齐全、整洁,吊挂整齐。 五、工作面材料管理 一、材料管理 1、所有材料必须按规定管理,分区域、类型码放整齐,挂牌管理,并严禁影响通风、运料及行人。 2、单体、顶梁必须放臵在支护区或临时支护区码放整齐,好坏分开堆放。且备用单体不少于60根,顶梁不少于50棵,用了及时补充。 3、备用材料均放臵在支护材料区工作面风巷要备足不少于50根半圆木规格为0.2m1.8m等抢险木料以及两个圆班的排柴、笆片等过顶材料。 4、乳化液不少于200kg,存放于泵站附近10m范围内。 5、机巷、风巷必须备用一定数量的机电设备配件,放臵于备件配件区内,配件必须上架,并封口。向工作面转运配件时严禁摔碰,防止损坏。 六、基本支护材料和备用材料 1、工作面基本支护材料1.4m1.8m单体400根,1.0m铰接梁400根。 2、在回风巷距上出口3050m处必须经常有如下备用材料 单体液压支柱1.4m1.8m60根 φ14cmφ16cm圆木 1.6m3m 20根 铰接梁1.0m20根竹笆片100张2米长的塘板30块排柴10捆 第四节矿山压力监测 一、工作面的矿压监测 为加强我矿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回采工作面支护质量管理,实现我矿矿压监测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促进我矿质量标准化工作,并根据我矿相关要求,结合我矿生产实际,特编制本观测设计。 二、日常监测的方法 1、测线布臵 ①、自工作面上口往下5m左右开始,自上而下沿工作面每10m设臵一条观测线。 ②、在上、下风巷中自开切眼开采侧开始每10m设臵一个基点,并按顺序标号,为测量工作面推进距之用对已生产的工作面则以开始检测时的工作面煤壁为起点。 2、数据测量与记录 ①、在各条测线的第一排和末前排处用压力表测初撑力和工作阻力,做好记录。 ②、使用钢卷尺或皮尺测量工具测出顶底板移近量。在第一控顶排支柱柱头下方100mm处靠煤壁侧设臵量取采高的基点,在测点位臵对应的顶板上作出标记,量取顶底板测点间的距离,并以此为控顶排的采高基点,当测点依次移到第二、三、四排控顶排位臵时,再测出此点位于各控顶排的采高,基点采高与各控顶排采高之差,即为各控顶排的顶底板移近量。工作面每支一排柱后,要填写一份顶底板移近量监测原始记录表,其主要内容本循环基点采高及二、三、四控顶排的采高。为便于操作,我矿工作面要求初次放顶期间实测,正常回采期间生产单位抽检监测。 ③、平时和周期来压期间末前排测点支柱的钻底量分别观测一次,做好记录。如果底板条件变化或发现其他问题需要再次测量。 ④、对端面冒高、台阶下沉等顶板参数进行观测与素描。对当班无法解决的问题和隐患要有重点记述。 三、矿压监测数据记录 指定专人每天、每班进行观测、记录,井下用原始记录表,地面用整理记录表。要求日期、班次、记录人员及观测内容要填写清楚、详细。 四、监测记录数据的整理、分析、总结 1、每日将记录数据填入正规设计的记录表格。 2、每周对矿压监测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和要求。若有重大问题,则当日要提出处理意见。 3、每月以观测循环、循环时间、至切眼距离为横坐标,按测区矿压参数整理表所列数值为纵坐标绘出观测总图。依次判定老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及强度等动态规律,分析支护的合理性和底板承载特性。正常回采期间要做到每月一次书面总结等。 4、每月应把整理分析的矿压观测资料以书面形式及时报到技术科,经分管技术负责人阅示后,由技术科存档。 五、特殊情况、特殊时期矿压监测 工作面过断层、底鼓、褶曲等地质构造带,过老巷、老空时,应在上述重点地段附近增加一条或数条监测线,具体情况由技术员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实施,并且对这些地点的支柱初撑力根根监测,使之达到规定的要求。每根支柱初撑力应达到额定初撑力的80 六、观测要求 严格按照“初放期间强化监控,正常生产选测监控,重点区、异常段、特殊点重点监控”的原则,实施科学、合理布点,针对性监控。 1、监控工作必须按矿有关文件要求执行,把监控工作纳入正常生产技术管理中,切实掌握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及时消灭“死角”,把好安全关。 2、收作期间支柱测定率达100。 3、初放期间是顶板事故的多发期,要求支柱初撑力测定率达100,工作阻力测定率不低于30,并确切掌握支柱增阻情况,分析顶板来压情 况。 4、正常回采期间要求初撑力抽测率在30以上,工作阻力抽测率≦10。采取均匀与随机布点相结合的方法,均匀布点不少于10个。 5、重点区、异常段、特殊点重点监控,要求支柱初撑力测定率达100,工作阻力测定率100,并及时对取得的矿压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以阻力论安全,以数据指导工作面安全生产。 6、跟班人员带表进面,认真填写当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遗留问题要附处理意见,并反馈到调度室。 7、值班人员对当天反馈的信息,在班前会上向职工及时贯彻,分析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 8、观测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建立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监控工作落实到实处。管理人员必须带表进面,亲自抽测、组织现场整改、严把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排除隐患。 1811炮采工作面支护示意图 2m 2m 5m 10m ⅠⅠ 1.0m 1.4m 14001400Ⅱ-Ⅱ最小控顶距Ⅲ-Ⅲ最大控顶距 第四章生产系统 第一节运输系统 一、运输、装载、转载方式,运输设备 一、运输设备及运输方式 1、运煤设备及装载方式 爆破落煤后人工攉煤至储仓,人工放煤至1T矿车内,运输巷采用3T矿用柴油机车牵引至180车场,由地面1.6米绞车提升至地面倒入筛选点。 2、辅助运输设备及运输方式 工作面需用材料,设备等物资通过主斜井→180车场→1811运输→进入工作面。 二、运煤路线 工作面→1811运输巷→180车场→主斜井→地面详见工作面运输系统图。 第二节通风与安全监测 一、通风系统 一风量计算 1、按有害气体涌出量计算本煤层实际测量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094m3/min。 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1 100qk 1001.0942 219m3/min。 式中Q1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100单位瓦斯涌出量配风量, q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 m3/min。 k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备用风量系数,取2 2、按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本煤层实际测量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12m3/min。 Q167qk 670.122 16.08 m3/min。 式中Q1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67单位二氧化碳涌出量配风量, q工作面二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