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B超对肢体软组织内非金属异物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列,王新虎,左春光,宋宁亚,王建顺,赵晓明,郑涛 【摘要】 目的 探讨B超对软组织内非金属异物的诊断价值,以便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将常见的非金属异物普通玻璃、木块、布块、石子等随机植入6只新西兰兔的四肢近端的皮下、肌层及骨面,采用单盲法,利用B超进行探测,将结果与植入异物进行对照。结果 B超检测结果与植入异物对照显示,其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准确度分别为96.36%、92.59%、7.41%、3.64%、95.83%。结论 B超对软组织内非金属异物的诊断,具有安全、价廉、易普及的优点,其结果真实、可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B超;非金属异物;诊断;实验动物 B型超声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安全无损、价格低廉的检测设备,有关其对非金属异物定位诊断价值的系统研究报道较少。本课题采用动物实验方法,通过对动物体内植入非金属异物,采用B型超声对异物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期探索出B型超声对非金属异物的诊断价值,便于指导临床应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的选择 选用6只新西兰兔,雌雄不限,月龄约3个月,体重2.5~3.0 kg第四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1.2 异物选择 选择常见非金属异物如普通玻璃、木块、布块、石子,根据B超探头的最小分辨率,我们将异物大小定在0.2~0.5 cm3左右。 1.3 动物模型建立 动物仰卧于实验台上,2%戊巴比妥钠4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四肢近端剃毛。为减少切口对B超检测的影响,我们分别于动物4个肢体近端外侧做长约2.0 cm的纵行切口。将四种异物通过切口潜行向内侧随机植入皮下、肌肉层及骨面层,每侧肢体共设置8个植入点,每个植入点相距超过1.0 cm,在体表均设有标记。为减少误差,设置空白对照,空白对照点均分离了相应植入层的组织。植入异物的部位、种类及数量由术者记录统计,不事先告知B超检查医师。 1.4 检测方法 植入异物后,在动物麻醉未清醒前即行B超检测。采用我院西门子512型B型超声仪检测,探头使用7.5MHz,采用单盲法,由同一名高年资主治医师诊断,同一台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 判定标准采用常规超声观察声像图表现,超声观察确定有异物强回声且后伴有声影者为阳性,未发现异物强回声且后伴声影者为阴性。 2 结果 2.1 异物植入情况 6只动物肢体内共植入异物165个,27个植入点为空白对照,其中皮下、肌层、骨面分别植入异物43、68、54个,设置空白对照7、11、9个见表1。 表1 异物植入情况(略) 2.2 实际植入异物与超声探测结果对照 对照情况见表2。可以看出,植入异物共165个,B超探测到159个,灵敏度高达96.36%,仅漏诊6 例,漏诊率为3.64%;空白对照组共设27个植入点,B超确诊25个点无异物,特异度高达92.59%,误诊2 例,误诊率3.64%。 2.3 B超诊断指标分析 2.3.1 基本指标 灵敏度Se=159/159+6=96.36%; 特异度sp=25/25+2=92.59%; 误诊率α=2/25+2=7.41%; 漏诊率β=6/159+6=3.64%。 表2 超声探测结果与实际植入异物对照(略) 2.3.2 准确度 Ac=159+25/192=95.83% 2.3.3 似然比 阳性似然比+LR=Se/α=13.00 阴性似然比-LR=β/Sp=0.04 2.3.4 尤登指数 YI=1-α-β=0.89 3 讨论 自从Bloch和Purcell于1946年发现磁共振成像原理后,影像学诊断得到飞速发展[1]。随着20世纪80年代MRI逐渐应用于临床,外伤遗留在体内的各种非金属异物如玻璃、石子、布块、木屑等开始被发现。由于X线片和CT扫描这些常规检查对许多非金属异物无法显像,易造成漏诊误诊,因此临床上 [1]高元桂,蔡幼铨,蔡组龙.磁共振成像诊断学[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345. [2]孙世尧,张浚睿,郭军,等.颌面部非金属异物的超声诊断评价[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193166167. [3]法永红,王一霖,顾晓明.口腔颌面异物临床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5,114260262. [4]邹艳秋,戈晓华,武连芬.软组织金属异物在B超引导下手术的初步探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88,4144. [5]李良寿.临床医学研究原理与方法[M].第2版.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79188. [6]袁光华.B超动态频率扫描技术[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89,5317017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