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扬子台地晚二叠世礁相油气藏的断块构造控制与勘探方法建议.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上扬子台地晚二叠世礁相油气藏的断块构造控制与勘探方法建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上扬子台地晚二叠世礁相油气藏的断块构造控制与勘探方法建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上扬子台地晚二叠世礁相油气藏的断块构造控制与勘探方法建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上扬子台地晚二叠世礁相油气藏的断块构造控制与勘探方法建议.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上扬子台地晚二叠世礁相油气藏的断块构造控制与勘探方法建议.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0卷第2期 名沽 专天然气此彦 0IL& G A SGEOLO GY2009年4月 文章编号0253 998 5200902 一 0168 09 上扬子台地晚二叠世礁 相油气藏 的 断块构造控制与勘探方法建议 朱忠发,刘建清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81 摘要从构造作用最重要的沉积记录入手,结合大量玄武岩成线状、面状喷溢,同生断层发育,表层褶皱、断裂构造 形迹体 系与台地断块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等进行研究,发现 上扬子台地从形成到结束历经 3次大落大起 、无数次强 烈撕裂和2 次大规模撕裂,并造成部分地区的大幅沉降,形成若干条台内台沟等景观。台地 东半部从北到南形成大巴山前缘断块 、华 莹山断块、东部 台缘断块、永川 一 宜宾断块、赤水 一 古道 一 盐津断块、毕节 一 镇雄断块、黔西 一 大方断块、织金 一 纳雍断块和普 定 一 普安断块等9个断块,并首次绘制出第 一 幅断块格杂图。断块间彼此作不平衡升 降运动,其结果造成 断块 一 端高跷, 抬升侧控制着生物礁的生长发育和 自云岩的形成,最后形成礁控油气藏。晚二叠世时,大巴 山前缘断块是西端高跷 、东部 低垂,南侧抬升、向北掀斜;华蓥山断块和东部台缘断块均是北部高跷、南部低垂,东侧抬升、向西掀斜。在此基础上提出, 勘探礁控油气藏应遵循①断块构造控制;②由高跷端向低垂端 、由抬升侧 向掀斜侧顺序施钻;③断块掀斜不明,生物礁发 育不清,应先做沉积相分析对比,切勿盲目上钻。 关键词断块;台沟相;构造体系;沉积记录 ;生物礁模式;晚二叠世;上扬子台地 中图分类号, r E l21文献标识码A C0ntrol0fflaultb10 cksupontheLatePermianres erV0irsOfreeff acies int heU pper YangtzeP lat llormandexplorationsug gest ions Z huZhongf _ a ,Li uJiangqing 流e,zgdu饥 fi≠“把 旷G e0Z。gy口,以A 九r}e, _ r 上z尺B s o“, ℃∞ ,I‰ ,皤dM ,s恐丘“口n61008l,C 打z 0 A bstractIntheU pperY an斟zeI laⅡ.0丌 n ,a large amou ntbasal tshowlin earandplanf 0肿en lption ,cont em por a - neousf aults ar.eweUdeV eloped,andm utualrestr ictiV er|elation shi p existsbetw eenepide硼ic11 0l dand flr actuI.e t race s y stems‘dnd faul tb locks.St ud y 0 fsed imentar yr ecor dsincombinationwil ht hese0bseI、 ,ationsshow sf he pl atf ormdudngitsf 0咖ationexper iencedthr eedm sticup and dow n tums,countlessstr ongtear ingandtw0 large scaletear ing,causingstr ongsubsiden ceinsome areasandthef or nlationofseVera lintraplaⅡ_ 0肿tr oughs.In theeastem par t0ft he pl aⅡ.0m ,ni nef aul tb locksar erecognizedf romnonhtosouth,n amel yD abashangf lr onta l f aul fb 10 ck,Huayinshan , eastem pl atf on nmar gin , Yongchuan Y i b i n ,Ch i shuiGuda0 一Y an jin ,Bi j i e Z h enxiong, Qi anxi -D aflang,zhi jing -Nay ong,andPuding Pu an f aultb locks.Thedistr ibution0fthesef aultb 10 cksismap ped f orthef irsttim e.Theu nbalancedsubsidenceandupl i f ting8mongBl ul tb locks causedthetilting0fthesef ault b10cks with0nesideelevated,whichcontroUedthe g mwthofbiogenicIleef sandthedevelopmentofdolostones, f inal l yl eadingt0thef 0瑚ationofr eef .contml ledr eservoirs.DuringtheLatePer mian ,th eDa bashangflr onta lf ault b10 ckupw arpedatits westend,dow nw arpedatitseastend,uplif tedint hesouthside ,andti ltedtothenonh; whiletheHuayinshangandD0 ngbutai y uanflaul tb 10 cks upw 踟pedatits nor thend,dow nw arpedatits southend, elevatedintheeastside ,andti ltedtothewest.Itistheref lor esug gestedthatexpl0 I ‘at ionofreef - cont r 0 Uedreser voir s shoul d f o l lowthef ollowing pr inci pl espayingat tentiontostl l lcturalcontmloff aultb lock0nreservoirs; 收稿日期2008 10 17。 第 一 作者简介朱忠发19 39 一 ,男,研究员,石油地质。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2期朱忠发,等 .上扬子台地晚二叠世礁相油气藏的断块构造控制与勘探方法建议 dr il lingorderbeingf _ r omtheupw arpedendtothedownwarpedendandf romtheeleV atedsidetotheti ledside; andperf 0Hningsed imentar yf acies ana l y sisbef or edr il lingwhenneither g m wth0fbiogenicreefnortiltingoff ault b lockisknown. KeywOrdstectonics;f aul tb 10ck; pl atf omaltrough f acies;tectonicsystem ; sed im entar yr ecord;bi0 一 reef m ode;1atePemian ;UpperY an群zeP la怕珊 二叠 一 三叠纪扬子碳酸盐岩台地是在加里东 造山运动后经过长期的剥蚀夷平与沉 积演化,在 上扬子古陆和江南岛陆基础上整体沉 没为海,于 早二叠世晚期才成为范围广 阔的扬子台地 J 。但 是该台地昙 花 一 现,在早二叠世末期就发生区域 构造抬升,再次回复到陆地,缺失中二叠世祥播阶 沉积,直至茅口早期又再次沉没为台地。此时北 部南秦岭海域却因沉降为深海而脱离大 台地,继 而在茅口末期 一 场更大规模的构造活动发生,西 起广元、南江,北至宁强、城口,东至 巫溪、巫山以 东,向南至建始、鹤丰、遵义、贵阳、平坝、安顺等地 的环台断裂带形成,并发 生快速大幅沉降,形成 一 条深600 ~ 700m 、宽数十至上百千米、长上千千米 的深海台沟,从此把 一 个完整广 阔的台地分解为 上扬子台地 和江南台地 旧 J 。不 过它们只是分分合 合,不是彻底决裂。 Ⅲ 所谓上扬子台地,西起龙 门山 一 康滇古陆,东 到环台台沟,长期以来都认为 它是 一 个 向东缓倾 的大型稳定碳酸盐岩台地。 晚二叠世礁相油气藏是 20世纪70年代原地 质矿产部西南石油局和原石油部四川石油管理局 先后在川东北 和川东地区发现的,后经很多单位 和个人进行过地层学、古生物学、岩相古地理、岩 石学及生物礁 的专题 研究 日。0 ,积累了大量资料。 尤其是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张继庆1990 M0对 四 川盆地及邻区晚二叠世生物礁进行了全面深入研 究,首次提出用断块差异升降模式和陆棚镶边模 式来解释、总结生物礁及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前 几年 中石化又委托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对川东北 地区进行石油地质调 查,大量新 的生物礁及优质 储集层在台地内被 发现;牟传龙等又提出台地内 部挠褶构造控制模式。我们根据长期对二叠纪沉 积作用及古构造研究积累 的大量资料,很早就酝 酿提出区内生物礁及其油气藏是受多个古掀斜断 块控制,其主要分布规律是生物礁沿掀斜断块抬 升侧分布,而非沿台缘、台内挠褶分布。 1二叠纪古断裂系统与主要断块分布 1- 1 地层与横向分布 根据 中国二叠系地层与古生物 最 新研究进 展,建三统不再二分表1。对上扬子台地而言, 下统缺失紫松阶,隆林 阶只有很少 一 部分地层,大 部分为栖霞阶;中统缺失祥播阶,只保存中部茅口 阶,上部冷岛阶也缺失;上统吴家坪阶、长 兴阶连 续发育,保存完整。下统 中部隆林 阶在 台地上为 梁山组,以陆 相地层为主;栖霞组以碳 酸盐岩为 主。中统茅口组灰岩保存不全,茅口晚期在部分 地区沉积 了放射虫硅质岩,部分地区还伴有海底 玄武岩喷溢沉积,单 一 的碳酸盐岩地层首次变为 与硅质岩、玄武岩交织分布格局。上统自下 而上 有吴家坪组、长兴组,长兴晚期还像茅口晚期 一 样 在上述那些地区多数沉积了放射虫硅质岩。 二叠系与下伏地层呈剥蚀不整合接触。二叠 系沉积期间,区内经历多次大规模构造活动,三次 成台、两次成陆,缺失地 层多、假整合多。大规模 引张构造致使台地被撕裂、破 碎,玄武 岩喷溢,深 海台沟形成,造成复杂多变的地层和沉积相组合。 1.2二叠系沉积相构造特色 上扬子台地从 扬子碳 酸盐岩台地分解而来, 环台台沟也是原扬子台地的 一 部分。有人把台地 与台沟关系视为碎屑岩陆棚 一 浅缓坡 一 深缓坡 一 斜 坡 一 盆地模式,其实它既不是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也不是主动大陆边缘盆地。也有人把 台沟现象视 为昙花 一 现,不以为然地将其从 台地古地理景观 中抹去。上扬子台地及邻区不但有大规模各种类 型玄武岩侵入和喷溢,而且有众多同生断层、环台 台沟和台内台沟出现 ∞ 。 ,理应不足为奇。台地被 ①朱忠发 .我国南方二叠、三叠系古地理格局新认识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198 9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170 石 油与天然 气地质第30卷 表1上扬子台地二叠纪地层划分对比 Table1D i v isionandcorrelat ion0ft hePe珊iani n t heU p per Yang tzeP latf 0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峨眉 一 沐 ┃ 威远 一 叙 ┃ 南川 一 南 ┃ 广元 一 ┃ 城口 一 鹤丰 一 ┃ ┃ ┃┃ ┃ ┃┃ 地层分区 ┃┃ ┃ ┃┃ 龙山 一 遵义 一 ┃ 毕节 一 金 ┃ 仁杯 一 桐 ┃ 黔西 一 ┃ 威宁 一 六 ┃ 盘县 一 ┃┃ ┃ 川 一 宣威 ┃ 永 一 古蔺 ┃ 充 一 重庆 ┃ 南江 ┃ ┃ 沙 一 綦江┃梓 一 利川┃纳雍┃盘水┃兴仁┃ ┃ ┃┃ ┃ ┃┃ 贵阳 一 平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飞仙关 ┃ 飞仙关 ┃ 飞仙关 ┃ 大冶 ┃ 大冶 ┃ 大冶 ┃ 飞仙关 ┃ 飞仙关 ┃ 大冶 ┃ 飞仙关 ┃ ┃ 上覆地层 ┃┃ ┃ ┃┃┃ ┃ ┃┃ ┃ ┃┃ ┃ 组T1 ┃ 组T1 ┃ 组T1 ┃ 组T1 ┃ 组T1 ┃ 组T 1 ┃ 组T1 ┃ 组T1 ┃ 组T1 ┃ 组T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长 ┃┃ 兴 ┃ 长 ┃┃ ┃ ┃┃ ┃ ┃┃ ┃ ┃┃ ┃ 兴 ┃ 宣威组 ┃ 文 ┃ 兴 ┃ 长兴组 ┃ 大隆组 ┃ 大隆组 ┃ 大隆组 ┃ 长兴组 ┃ 长兴组 ┃ 大隆组 ┃ 长兴组 ┃┃┃ 上 ┃ 阶 ┃ ┃ 组 ┃ 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吴 ┃┃ 袁 ┃ 龙 ┃ 龙 ┃ 吴 ┃┃ ┃ ┃┃┃ ┃ ┃┃ ┃ ┃┣ ━ ━━ ━ ━┫┃ ┃ ┃┃ ┃ ┃┃ ┃ ┃┃ ┃ ┃┃ 统 ┃ 家 ┃ 蛾眉山 ┃ 家 ┃ 潭 ┃ 潭 ┃ 家 ┃ 吴家坪组 ┃ 吴家坪组 ┃ 吴家坪组 ┃ 龙潭组 ┃ 龙潭组 ┃ 吴家坪组 ┃ 龙潭组 ┃┃ ┃ ┃ 坪 ┃ ┃ 沟 ┃ 组 ┃ 组 ┃ 坪 ┃┃┃ ┃ ┃┃ ┃ ┃┃ _ ┃┃ 阶 ┃ 玄武岩 ┃ 组 ┃ ┃ ┃ 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 ┃ 茅 ┃ ┃ ┃┃ 孤峰组 ┃ 孤峰组或 ┃ 白泥田组 ┃┃ ┃ 白泥田组 ┃┃ ┃ 叠 ┃ ┃ 口 ┃ 茅口阶 ┃ 茅口组 ┃ 茅口组 ┃┃ 白泥田组 ┃┃ 茅口组 ┃ 茅口组 ┃┃ 茅口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统 ┃ 阶 ┃┃ ┃ ┃ 茅口组 ┃ 茅口组 ┃ 茅口组 ┃┃ ┃ 茅口组 ┃ ┃┃ 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栖 ┃ ┃ ┃┃ ┃ ┃┃ ┃ ┃┃ ┃ ┃┃ 下 ┃ 霞 ┃ 栖霞组 ┃ 栖霞组 ┃ 栖霞组 ┃ 栖霞组 ┃ 栖霞组 ┃ 栖霞组 ┃ 栖霞组 ┃ 栖霞组 ┃ 栖霞组 ┃ 栖霞组 ┃ ┃ ┃┃ 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统 ┃ 隆 ┃ ┃ ┃┃┃ ┃ ┃┃ ┃ ┃┃ ┃ ┃┃ 林 ┃ 梁山组 ┃ 梁山组 ┃ 梁 山组 ┃ 梁 山组 ┃ 梁 山组 ┃ 梁 山组 ┃ 梁 山组 ┃ 梁 山组 ┃ 梁山组 ┃ 梁 山组 ┃┃ ┃ ┃ 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 ┃┃┃ ┃ ┃┃ ┃ ┃┃ ┃ ┃┃┃ ┃ 伏 ┃ ┃ ┃ 大乘寺组 ┃ ┃ ┃┃┃ ┃ ┃┃ ┃ ┃┃ 地 ┃┃┃ 或龙呤组 ┃ ┃ s 2,D 3,c ┃ S 2,C ┃ O ,D3,C ┃ S 2九,C ┃ S 2 ,D3,C ┃ S 2 ┃ S 2,C ┃ S 2丘,C ┃┃ 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撕裂成断块早就有 人提出,地层区和沉积相区复 杂多变也是耳 闻目睹的事实。童崇光等早就指 出 同生断层 的存在,罗志立指出哪里有裂缝哪里就 会有玄武岩喷溢,张继庆 H’刊 甚至提 出用断块差异 升降模式总结生物礁发育分布规律,近年来又在 川东北和川东地区钻孔中陆续发现玄武岩,它们 都是台地被撕裂的重要证据。另 一 方面,沉积岩记 录了断带和断块构造活动的最重要证据,环台台沟 和台内台沟已经充分揭示;其后又在台地北部大巴 山前缘宣汉渡口、开县红花、巫溪田坝发现台沟相, 在华蓥山断块西缘的巫山、奉节、达县、北碚老龙洞 以及华蓥山断块东缘的利川吴家湾、石柱冷水溪、 南川大铺子、綦江坡度等地发现台沟相。遗憾 的是 无人产生联想去把被撕裂的台地追踪恢复。 近年来,笔者注意 到台地表层构造形迹体系 多姿多态,各具特点。它们受什么条件控制追 踪表层构造形迹体系与台沟相边界,发现二者的 边界惊人 一 致,证明表层构造形迹体系受二叠纪 同生断层控制。在 一 定边 界条件下,根据力学模 拟实验,改变应力大小、方向、组合,便可形成 一 个 特殊的统 一 应力场和统 一 变形场,任何构造体系 便可复原。为此,我们不但能够根据 台沟相和玄 武岩的分布,而且可以运用表层构造形迹体系边 界去,同时追踪断块边界。 事实上,台地断块 被追踪、确定,很多特殊的 沉积、沉积构造、沉积相与沉积层序的异常变化 “ 0 都会得到圆满解释。 二叠系燧石结核条带灰岩非 常发育,如此高含量燧石来 自何方来 自深断裂, 来 自玄武岩喷溢。 二叠系广泛发育的眼球灰岩 、 瘤状灰岩及典型流动变形构造,按 照常理在稳定 的台地环境 出现不可思议,方知 台地已经破碎,在 掀斜断块中、在强烈地震条件下,未固结沉积沿断 块掀斜方向滑移就可随处形成。三级层序地层分 析到处碰壁,换用沉积旋回分析,对不同地区沉积 层序诸多不协调现象便可迎刃而解。 1-3 台地碳酸盐岩相和台沟硅质岩相分析 上扬子台地碳酸盐岩沉积微相主要 可分为13 种,台沟硅质岩微相有1种,其纵 向分布如图1。 台地碳酸盐岩沉积微相包括①灰黑色碳质 页岩、页岩、泥质灰岩夹煤层微相;②灰黑色层纹 状泥灰岩微相;③灰黑色眼球状泥质灰岩微 相; ④灰黑色瘤状泥质灰岩微 相;⑤深灰色含生屑泥 晶灰岩微相;⑥灰色生屑泥晶灰岩微相;⑦灰白色 生屑亮晶灰岩、鲕粒灰岩微相;⑧深灰色含燧石结 核灰岩微相;⑨深灰、灰黑色燧石结核条带灰岩微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2期朱忠发,等 .上扬子台地晚二叠世礁相油气藏的断块构造控制与勘探方法建议17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沉积相分析 ┃ 剖 ┃┃ 统 ┃ 组 ┃ 岩性剖面 ┃┃ ┃ ┃┃┃ ┃ 微相 亚相 ┃ 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微相⑦,,硅1 ┃ 亚相⑥,⑦,⑩ ┃ 利 ┃┃ ┃ ┣━ ━ ━━━ ━ ━━ ━ ━━━ ━ ━┫ ┃ ┃┃┃ ┃ ┃ ■ 霸 ■ lCC ┃ 微相⑤,⑥,⑩ ┃┃ 川 ┃ ┃┃┣ ━ ━━ ━ ━━━ ━ ━━ ━ ━━━ ┫ ┃┃┃ ┃ ┃┃ 雷冈 ┃┃┃ 吴 ┃┃┃ ┣ ━━ ┳ ━━ ━ ━━━ ━ ━━ ━ ━┫ ┃ ┃┃ ┃ ┃┃┃ ┃ 徼相⑤,⑥,⑦,⑩ ┃┃ 家 ┃┃┃ 长 ┃ 雾 ┃ 。 凸 ┃┃ 亚相③,⑤,⑥,⑩ ┃ 湾 ┃ ┃ ┃┃ ┃ ┃ 微相⑥ ┃┃┃ ┃ ┃┣━ ━ ╋━ ━ ━━ ━ ━━ ━ ━━ ━ ┫┃┃ ┃ ┃┃ 兴 ┃ 嚣 ┃ Q | ‘ ┃┃ ┃ 为 ┃ ┃ ┃┃ ┃ ┃ 微相⑦,⑩ ┃ ┃ 主 ┃┃ ┃ ┣━ ━ ╋━ ━ ━━ ━ ━━ ━ ━━━ ┫ ┃┃ ┃ ┃ 上 ┃ ┃ 霜 ┃ 10 0 ┃┃ ┃ , ┃ ┃ ┃┃ ┃ ┃ 微相 ┃┃ 结 ┃ ┃┃ ┣ ━━ ╋ ━━ ━ ━━━ ━ ━━ ━ ━┫┃ ┃ ┃┃ ┃ 组 ┃ 囊 ┃ ‰ b | 。 ┃ 微相⑩ ┃┃ 合 ┃ ┃┃ ┃ 圈 o / ┃ 微相⑤ ⑨,⑩ ┃ 亚相③固,⑩ ┃ 邻 ┃┃┃ ┣ ━━ ┻ ━━ ━ ━━ ━ ━━━ ━ ━┫ ┃ ┃┃ ┃ ┃┃ ┃ ┃┃ 水 ┃ ┃┃ ┣ ━━ ━ ━━ ━ ━━━ ━ ━━ ━ ━┫ ┃ ┃┃ ┃ ┃┃ 墓 6 / ┃ 微相⑧,⑨,⑩ ┃┃ 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统 ┃┃ 慝 ┃ 微相⑤,⑥ ┃ 亚相③,④,⑧ ┃ 开 ┃┃┃ 吴 ┃┃┃ ┃ 县 ┃ ┃ ┃┣ ━ ━━━ ━ ━━ ━ ━━ ━ ━━ ━ ┫┃┃ ┃ ┃┃ ┃ 曷叠▲ ┃┃┃ 为 ┃┃┃ ┣ ━━ ━ ━━ ━ ━━ ━ ━━━ ━ ━┫ ┃ ┃┃┃ ┃ 家 ┃ ┃ 徼相⑤,⑥,⑧,⑨,硅1 ┃┃ 主 ┃ ┃┃ ┃ ■■啊■ ■ 口Ⅲ穗‰ ┃┃ 亚相④,⑤,⑨ ┃ , ┃┃┃ ┣ ━━ ━ ━━━ ━ ━━ ━ ━━ ━ ━┫ ┃ ┃┃ ┃ ┃ 坪 ┃ 蠹器 ┃┃ ┃ 结 ┃ ┃ ┃┃┃ 微相⑤,⑥,⑧,⑨, ┃┃ 合 ┃┃ ┃ 组 ┃ 嗣嗣置春 ┃ ┃ ┃ 彭 ┃ ┃┃┣ ━ ━━ ━ ━━ ━ ━━ ━ ━━ ━ ━┫┃ ┃ ┃┃ ┃ ┃┃ ┃ 亚相③啕,⑨ ┃ 水 ┃┃┃ ┣ ━━ ━ ━━ ━ ━━ ━ ━━━ ━ ━┫ ┃ ┃┃ ┃ ┃┃ 鼠 ┃ 微相①固,⑧,硅l ┃ 亚相① ┃ 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微相⑧,⑨,硅l ┃ 亚相④,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微相⑧,⑨ ┃ 亚相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 ┃ 茅 ┃ 亩i嗣 ┃ 硅1 ┃ 亚相⑧,⑨ ┃┃┃ ┃ ┃ 啊 啊 暖 曩黧嘲耐 ┃┃ ┃ 石 ┃ ┃ ┃ 口 ┃ 瞄瞄瞄啊瞄酗 ┃ 微相⑤,⑥,⑧,⑨ ┃ 亚相③,④ ┃ 柱 ┃ ┃ ┃┣ ━ ━━ ━ ━━ ━ ━━━ ━ ━━ ━ ┫┃ ┃ ┃┃ ┃ ┃┃┃ ┃ 为 ┃ ┃ ┃┃ 龌西2 曩圈蛹蟹翻 ┃ ┃ ┃ 主 ┃ ┃┃ ┣ ━━ ━ ━━━ ━ ━━ ━ ━━ ━ ━┫ ┃ ┃┃ ┃ 统 ┃ 组 ┃ 黼啜圈龋醑 ┃┃ 亚相③,⑥ ┃ , ┃ ┃ ┃┃ 墼羹塑罗 ┃ 微相② ⑥,⑩ ┃ ┃ 结 ┃ ┃ ┃┣ ━ ━━━ ━ ━━ ━ ━━ ━ ━━ ━ ┫┃┃ ┃ ┃┃ ┃ ┃┃ 亚相②,③ ┃┃┃ ┃ ┃ 龋■圈隧矽 ┃ ┃ 亚相③ ┃ 合 ┃ ┃ ┃┣ ━ ━━ ━ ━━━ ━ ━━ ━ ━━━ ┫ ┃┃ ┃ ┃┃ ┃ 昌 薯 盈■冒矽 ┃ 微相 p⑥, ┃ 亚相②,⑥ ┃ 岳 ┃┃┃ ┣ ━━ ━ ━━━ ━ ━━ ━ ━━ ━ ━┫ ┃ ┃┃┃ ┃ ┃┃ ┃ ┃ 池 ┃ ┃┃ ┃ ■H ■日■目■目鼍嗣嗣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鞣鞠蕊黼 ┃ 微相⑤,⑥,⑩ ┃┃ 南 ┃ ┃┃ 栖 ┃ 黼酾蕊强醴隔鲫 ┃┃ 亚相③,⑤ ┃ ┃┃┃ ┣ ━━ ━ ━━ ━ ━━ ━ ━━━ ━ ━┫ ┃ ┃┃ ┃ ┃┃ ┃ ┃┃ 江 ┃┃┃ ┣ ━━ ━ ━━━ ━ ━━ ━ ━━ ━ ━┫ ┃ ┃┃┃ 下 ┃┃ ┃ ┃ 亚相③,⑤ ┃ 等 ┃┃┃ ┣ ━━ ━ ━━ ━ ━━ ━ ━━━ ━ ━┫ ┃ ┃┃ ┃ ┃ 霞 ┃ 毒爱 骊 ┃ 徼相②固 ┃ ┃┃ ┃ ┃┣ ━ ━━ ━ ━━━ ━ ━━ ━ ━━ ━ ┫┃ ┃ ┃┃┃ ┃ ┃┃ 亚相②,③ ┃┃┃ ┃ ┣━ ━ ━━ ━ ━━━ ━ ━━ ━ ━━ ┫ ┃┃ ┃ ┃ 统 ┃ 组 ┃ 褥豳孵 ┃ 微相② ⑥ ┃ ┃ ┃┃ ┃ ┣━ ━ ━━━ ━ ━━ ━ ━━ ━ ━━ ┫ ┃┃ ┃ ┃┃ 粱山蛔 ┃┃ 微相① ┃ 亚相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1上扬子台地二叠系沉积相综合柱状图 F i 昏 1Compr ehen sivecolum n0fsedimentar yf acies 0fthePermianintheU pperY angtzePlatf orr n 相;⑩灰色生物灰岩微 相;⑩灰白色各种礁灰 岩微 相;⑥深灰色泥质泥晶灰岩微相;⑩灰白色白云石 化泥晶灰岩、白云石化生屑灰岩及白云岩微相。 硅质岩只有 一 个微相,为黑色、灰黑色薄层硅 质岩,具 层纹状构造,含放 射虫 、菊石 和钙球化 石 ∽ J 。放射 虫不但量大,而且属种 丰富。金若 谷 ∽ 0根据广 元放射虫属种生 态推测,水深600 ~ 700m 。要特别指出,孤峰期和大隆期硅质岩与下 伏含燧石结核灰岩或燧石结核条带灰岩成突变的 平整接触,即下伏灰岩岩性、层理及古生物等无过 渡变化, 一 般也 不见灰岩角砾堆 积于台沟硅质 岩 中,推测台沟是台地断块快速沉降形成。 上述各种碳酸盐岩微相彼此间或与硅质岩微 相常遵循 一 定沉积环境组成 一 种沉 积 系列,经过 梳理常见 10种沉积 系列或称亚相类型 ,纵向分布 见 图l。 10种沉 积亚相包 括①灰黑 色碳质页岩 、页 岩、泥质灰岩夹薄煤层微相 一 深灰色含生屑灰岩微 相系列;②灰黑色层纹状泥灰岩微相 一 灰黑色眼球 状泥质灰岩微 相 一 灰、黑色瘤状泥质灰岩微相 系 列;③深灰色含生屑灰岩微相 一 灰色生屑灰岩微相 系列,灰色生屑灰岩微相 一 深灰色含生屑灰岩微相 系列也常见,前者为向上变浅层序,后者为 向上变 深层序;④深灰色含燧石灰岩微相 一 深灰色、灰黑 色燧石结核条带灰岩微相系列;⑤深灰色泥质灰 岩微相 一 灰色生物灰岩微相系列;⑥深灰色白云石 化含生屑泥晶灰岩微相 一 浅灰色 白云石化亮晶鲕 粒灰岩微相系列,属成滩系列;⑦深灰色含燧石灰 岩微相 一 硅质岩微相系列,可视为突变台沟沉积专 属系列;⑧灰黑色硅质岩微相 一 灰黑色含生屑燧石 结核条带灰岩微相系列;⑨灰色白云石化生 屑泥 晶灰岩微相 一 灰黑色含燧石生屑泥晶灰岩微相系 列及灰色 白云石化泥晶灰岩微相 一 灰黑色硅质岩 微相系列,这是吴家坪组两种 向上变深 系列 的代 表;⑩深灰色 白云石化生屑泥晶灰岩微相 一 浅灰色 白云石化礁灰岩微相 一 灰白色 白云岩微相系列。 1.4 断块沉积相识别 沉积相识别断块边 界 主要靠台沟硅质岩相和 燧石结核条 带灰岩及极富燧石结 核灰岩亚相,识 别断块掀斜主要靠沉积相对比。有些断块本身就 是台沟相沉 积,或 与 台地相 相 间分布,很容易识 别。有些断块边界 只有 一 段或两段台沟相连续分 布甚至是断续分布或只有孤立的台沟相控制,就 无法轻松地确定 断块,多数断块都属此类。大巴 山前缘断块的北侧有孤峰期和大隆期 台沟 相沉 积,北部边界可以确定;断块南侧只有东段巫溪田 坝、宣汉渡口、开县红花 一 段和南江城北西 一 段有 孤峰期或大隆期连续 台沟相控制,中间较长 一 段 距离没有台沟相控制,故南部边 界介于可定而 不 敢定之间。华蓥山断块 的西部边 界东段十分清 楚,于巫山、奉节、达 县等地有孤峰期或大隆期台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172石油 与天然气地质第30卷 沟相控制;中、南段地区控制很 差,目前仅在邻水 椿木坪的长兴组顶部见到非常发育的燧石结核灰 岩及北培老龙洞大隆期 台沟相,故单凭沉 积相要 确定断块边界是无望 的。它的东部边界由巫山、 利川吴家湾、石柱冷水溪、南川大铺子、綦江坡度 孤峰期或大隆期台沟相控制,显而易见确定这条 断块边界的沉积相依据要充分些。假定这个断块 确立,要识别它在长兴末期是否存在掀斜更不容 易,因为此时断块东、西两侧都发育了生物礁和潮 坪 白云岩。经过仔细分析,发现东侧的石 宝寨 一 丰 都太运生物礁以海绵礁为主,白云岩直接盖在礁 体上;西侧的生物礁以藻礁为主,呈 一 系列点礁 群,直接盖层为含燧石结核生屑泥晶灰岩,只在个 别剖面中含燧石灰岩之上见到 白云岩沉积。不难 判断,此时断块不是 向东掀斜,而是向西掀斜。 由上面讨论可知,通过沉积相识别断块边界, 由于其台沟相分布不连续或控制过于稀疏,必须配 合玄武岩分布、同生断层以及表层构造形迹体系边 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才可能最终确定断块边界。 1.5 构造层序与断块活动规律 在支离破碎的残存地层中,我们尝试着做些 三级层序分析。在下统和中统地层中,地 层缺失 最多,三级层序界面 I类和Ⅱ类同在 ,层序组成即 层序体系域的绝大多数几乎都是二分,层序体系 域不全。层序下部由灰黑色薄层状、层纹状泥灰 岩、页岩微相 一 灰黑色眼球状泥质灰岩微相或灰黑 色瘤状泥质灰岩微相系列组成,类似海进体系域; 层序上部 由深灰色泥晶灰岩微 相 一 深灰色含生屑 灰岩微相或深灰色生屑灰岩微相 系列组成,类似 高位体系域图2。层序缺失或少见低位体系域 和陆棚边缘体系域。与正常三级层序对比,发现 它们的微相、沉积构造、体系域组成等完全受断块 升降构造活动控制,而非海平面变化控制。 为此, 我们采用旋回分析方法进行层序分析 旧 J 。下统和 中统层序地层 的特点是 一 个接着 一 个的正在被撕 l_一一一目 眼球灰岩、云斑状灰岩碳质页岩、页岩泥灰岩含生悄、生屑灰含放射虫硅质岩 瘤状灰岩岩及燧石灰岩 图2上扬子台地早、中二叠世断块沉积旋 回 层序的构造控制 F i g .2Stmctur alcontr 01off aul tb locks 0 ntheEady M id d lePenT liandeposi t iona lcycl essequences intheU p perY ang t zePla怕r r Il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174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第30卷 圆__园 古陆大陆玄武岩cv海底玄武岩sV断层 图5上扬子台地二叠纪大陆玄武岩、海底玄武岩 与部分深断裂分布略图 F i器5Distr ibution0fthePerr niancontinenta lbasa lt, subm撕nebasa lt,andsom edeepf ractur es intheU pperY an出ePla怕瑚 合研究,将台地东部断块划分如下图6①大巴 山前缘 断 块;②华蓥山断块;③东部 台缘 断 块; ④永川 一 宜宾断块;⑤赤水 一 古蔺 一 盐津断块;⑥毕 节 一 镇雄断块;⑦黔西 一 大方断块;⑧织金 一 纳雍断 块 ‘m’ ;⑨普定 一 普安断块。 2.2 表层构造形迹体系与同生断层的关系 上扬子台地表层构造形迹体系是指二叠 纪后 发生的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等褶 皱轴线、断层 的总合。只要仔细观察构造形迹体 系的变化特征,定会惊讶 地发现它们 同在 一 个上 扬子台地,真是多姿多态。为什么会有广元 一 旺苍 一 南江的弧形构造体系、南江 一 通江 一 河口 一 樊哙 的弧形构造体系以及川东紧密褶皱体系等等构造 分区,它们主要受什么条件控制老 一 辈地质学 家有的认为是受基底构造控制,有的认为是受体 系边界条件控制。龙学 明等多位学者认为构造体 系边界条件最重要,他们根据各构造分区实际边 界和组合边界作了四川很多构造体系的力学模拟 实验,即在 一 定边 界条件下,改变应力大小、方 向 及其组合,就可形成 一 种统 一 的构造应力场和构 造变形场,构造体系便可再 现。构造体系边界 到 底是什么,是二叠纪古深断层吗越来越 多 的玄 武岩的发现,使得这种猜想又向前迈出了 一 大步, 直到我们发现大量台沟相分布在构造体系边界并 控制体系边 界时 图7,我们才敢说构造体系边 界与隐蔽的二叠纪同生断层有关系。 构造体系边 界就是 台沟相边 界,就是同生断 裂。同生断裂犹如 一 道厚 大 的墙体,能抵抗超 级 地震破坏,也能主宰构造变形 图7。 我们研究构造体系分区的目的,是要知道这 些构造分区的形成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既然其 边界是同生断层、是台沟相 边界,应用其反转效 果,连续的、看得见、摸得着 的构造分区边 界不就 可以用来追踪那些看不见的台地断块边界吗故 可认为,对构造体系分区边 界 的最新认识打开 了 重新认识台地被四分五裂的历史阶段。 口口I田 古陆陆相潮坪相台地相 圈I囫回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