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井场附近土壤中开发流体泄漏物的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石油井场附近土壤中开发流体泄漏物的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石油井场附近土壤中开发流体泄漏物的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石油井场附近土壤中开发流体泄漏物的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石油井场附近土壤中开发流体泄漏物的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石油井场附近土壤中开发流体泄漏物的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硕士学位论文 石油井场附近土壤中开发流体泄漏物的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 姓名赵玉霞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地质工程 指导教师徐守余 20090501 摘要 石油开发流体泄漏物对土壤的污染在油田区域内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全面了 解土壤中开发流体泄漏物的分布及演化规律是治理土壤污染的前提条件。 论文以国内大型整装油田胜坨油田为研究对象,在胜坨油田位于东营市垦利 县垦利镇后苟村的油区进行了野外采样,并对所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了分析检测,检 测参数包括C d 、C r 、C u 、P b 、Z n 、N i 、F 、A s 、H g 、P 元素及石油类物质。在检测 获得的相关数据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回归分析、数学建模等方法,对石油井场附 近土壤中开发流体泄漏物的分布及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和认识 ①阐明了井场附近土壤中石油类物质的分布规律。②论述了井场附近土壤中各微量元 素异常的分布规律,并讨论了油田勘探开发对各微量元素的影响。③揭示了井场附近 土壤中石油类物质、受油田勘探开发影响较大的微量元素的演化规律。④采用内梅罗 污染指数对井场附近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得出了石油类物质重污染,C d 、C u 、 P b 、Z n 、N i 、A s 、H g 元素清洁 安全 ,C r 元素尚清洁 警戒限 的结论。 论文为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提供了指导依据,并为油田的 开发和生产区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参考数据。 关键词胜坨油田,土壤,石油类物质,微量元素,分布规律,演化规律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R e s e a r c ho n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n de v o l u t i o no ft h es o i Is ub s t a n c e l e a k e do u t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l i q u i da r o u n dt h eo i l f i e l d Z h a oY u x i a G e o l o g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D i r e c t e db yP r o f e s s o rX uS h o u y u A b s t r a c t T h es o i l sp o l l u t e db ys u b s t a n c el e a k e do u t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l i q u i de x i s ti no i l f i e l d u n i v e r s a l l y .T of i n de n t i r e l y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n de v o l u t i o no fs u b s t a n c el e a k e do u to f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l i q u i di st h ep r m i s et oc o n t r o lp o l l u t i o ni ns o i l . I nt h i sp a p e r , b yt a k i n gt h el a r g eu n i t i z a t i o no i l f i e l d S h e n g t u oo i l f i e l d a sa ne x a m p l e , w eh a v ec a r r i e do u tf i e l ds a m p l i n gi nt h eo i lr e g i o nw h i c hl o c a t e da tH o u g o uV i l l a g eK e n l i T o w nK e n l iC o u n t yD o n g y i n g .T h e nh a v et h ei n d o o rt e s t sa n a l y s i st ot h es o i ls a m p l e ,t h e t e s t i n gp a r a m e t e r si n c l u d ee l e m e n t sC d ,C r ,C u ,P b ,Z n ,N i ,F ,A s ,H g ,Pa n dp e t r o l e u m c o n t e n t .B a s e do n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a ld a t aw h i c hf r o mt e s t ,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n de v o l u t i o no f f l u i dl e a k a g ew h i c hn e a r b yt h ew e l l s i t eo fo i l ,h a sb e e nc a r r i e do u tb yu s i n gw a y so f s t a t i s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 ,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o d e l i n ga n dS Oo n .F o l l o w i n g a c h i e v e m e n t sh a v eb e e ng a i n e di nt h i ss t u d y f i r s t l y ,e x p o u n d e d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o i l s u b s t a n c ei nt h es o i ln e a r b yt h ew e l l s i t e .S e c o n d l y ,d i s c u s s e dt h ea b n o r m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t r a c ee l e m e n t s ,a n dt a l k e da b o u t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o i l f i e l de x p l o r a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n t r a c ee l e m e n t s .T h i r d l y ,r e v e a l e dt h ee v o l u t i o no fo i ls u b s t a n c ea n dt r a c ee l e m e n t sw h i c h i n f l u e n c e db yt h eo i l f i e l de x p l o r a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F o u r t h l y ,t h es o i l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q u a l i t yw h i c hn e a r b yt h ew e l l s i t ew a se v a l u a t e db yt h eN e m e r o wP o l l u t i o nI n d e x ,t h e n d r a wa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p e t r o l e u mc o n t e n th a ss u f f e r e df r o ms e r i o u sp o l l u t i o n ,e l e m e n t sC d , C u ,P b ,Z n ,N i ,A s ,H gc l e a n n e s s s a f e t y a n dC rs t i l lc l e a n n e s s w a m i n gl i m i t s . T h ef i n d i n gi n t h i sp a p e rw i l lp r o v i d ea ni m p o r t a n td i r e c t i v ee v i d e n c ef o rt h ep o l l u t i o n c o n t r o la n dt r e a t m e n tm e a s u r e si nt h ep r o c e s so fo i l f i e l de x p l o r a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p r o v i d er e f e r e n c ed a t af o rt h eo i l f i e l d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p r o t e c t i o no f p r o d u c t i o nz o n e . K e yw o r d s S h e n g t u oo i l f i e l d ,s o i l ,o i ls u b s t a n c e ,t r a c ee l e m e n t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 e v o l u t i o n l l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关于学位论文的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 得的成果,论文中有关资料和数据是实事求是的。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 和致谢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他人 为获得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出了明确的说明。 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二圣L 羔扯 日期伽 年’月;1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有权使用本学位论文 包括但不限于 其印刷版和电子版 ,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保留学位论文,按规定向国家有 关部门 机构 送交学位论文,以学术交流为目的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允许 学位论文被查阅、借阅和复印,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 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的使用授权同上。 学位论文作者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叫年 巳势心唧’每 } 月≥/E t 芗其弓| B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上学位论文 1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各国都加快了对能源的开发利 用。从2 0 世纪初全世界大规模开采石油开始,1 9 0 0 年全世界石油消费量约2 0 0 0 万 吨,1 0 0 年来这一数量已增长百余倍,石油己成为人类最主要的能源之一。然而,石 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洒落原油及开发流体等现象,对井场附近的环境 造成污染,仅石油污染一项每年全世界就有8 0 0 万吨进入环境,我国每年有近6 0 万 吨进入环境【1 】,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水体以及空气都受到了较大破坏。 石油排入土壤后,土壤的结构被破坏,物理化学性质也发生变化。由于石油会迅 速渗透到土壤中,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从而改变土壤成分,改变地表生态,遭受污 染的地区可能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内都会寸草不生。石油污染对作物生长发育 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发芽出苗率降低,生育期限推迟,贪青晚熟,结实率下降, 抗倒伏、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等【l 】。土壤的石油污染直接导致粮食的减产,而且通过 食用生长于农业土地上的植物及其产品影响人类的健康。石油类在作物体及果实部分 主要残留毒害成分是多环芳烃类。石油中的芳香烃类物质对人及动物的毒性极大,尤 其是双环和三环为代表的多环芳烃毒性更大。多环芳烃类物质可通过呼吸、皮肤接触、 饮食摄入等方式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影响其肝、肾等器官的正常功能,甚至引起癌变。 此外,石油类物质还通过地下水的污染以及污染的转移构成对人类生存环境多个层面 上的不良胁迫。因此,石油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石油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是油田周围的落地石油污染和偶发事件中油罐的泄露所 造成的污染。据文献资料【2 】所示,中国内蒙古的阿尔善油田,平均每口油井年进入环 境的落地石油为0 .6 .2 t ,对草原植被的影响范围为l O O m 1 5 0 m ;我国的大庆、辽河等 油田的重污染区的土壤表层 O .2 0 c m 的含油量达3 0 %.5 0 %。石油中的气态烃类易挥 发,会造成大气污染,而其中的溶解态和自由态则是植物的直接杀手,同时也是污染 食物链的罪魁。更为严重的是,石油烃在土壤中的运移和渗透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从而使污染波及面更广。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第一章前言 除此之外,一直未被重视的石油烃低度污染近些年也出现了端倪。我国沈抚灌区 的石油烃浓度虽然远远低于干分之一,但是生产出来的粮食中有油味。目前对之进行 水田改旱田的处理正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美国、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已经把治理土壤污染问题摆在与大气污染和水污 染问题同等重要的位置,而且已从政府角度制定了相关的修复工程计划。 但是,目前我国对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和治理工作的紧迫性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只 有部分学者对石油开发流体泄漏物对土壤及环境的污染做了一些研究刘庆生等【3 卅 对辽河三角洲土壤中的石油污染进行光谱分析,对胜坨、孤东油田土壤石油类物质含 量进行分析,认为土壤石油类污染在油田区域内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全面了解土 壤中石油类含量是评价土壤石油污染的前提条件。而且他们还提出了一种与传统大量 野外实地土壤采样,然后试验室分析石油类物质含量,进行土壤石油污染评价相比, 更加快速、省钱、省时、省力的新方法,即利用少量野外土壤石油类物质分析,结合 大量野外光谱测量进行土壤中石油类物质的分析。该方法能够满足宏观分析土壤中石 油类物质含量、评价油田开发对土壤环境污染的需要,并能为制定油田开发管理保护 对策提供辅助信息。郭建伟等【5 J 在研究了中原油田洒落石油污染后认为,洒落石油对 土壤的污染主要分布在井下作业频繁与窃油现象严重的采油井井场内,表层土 O .2 0 c m 深度内 受污染最为严重。孙清等1 6 ] 重点对土壤中石油污染的降解、迁移及 对植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但对石油污染的空间分布规律未有涉及。 就目前研究状况来看,研究土壤中石油污染的降解特征与规律、土壤中污染物的 迁移特征与规律、土壤中石油污染对农作物及地表植被的影响等方面相对较多,成果 较丰,而对开发流体泄漏物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及演化规律的研究相对较少,石油开 发流体泄漏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随时间演化的规律需要进行研究并厘定。 石油开发流体泄漏物对土壤造成的污染有其不均匀的特点,局部地区,特别是井 架周围,受油田生产活动的影响,污染十分严重。据刘军荣、雪克热提、袁国映【7 】 对塔里木北部油田,刘五星、骆永明、滕应等【8 】对江汉、大庆、胜利油田所调查的油 井周围土壤中的含油量基本规律是距油井越远土壤中含油量越低。 刘晓艳、史鹏飞、孙德智等【9 】针对大庆油田的原油与土壤特点,通过室内土柱模 拟,研究了石油类污染物的垂向迁移特征,耿春香、路帅l l O ] 对塔里木盆地牙哈油气田、 石西油田及玉门青西油田的井场附近土壤剖面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其 结果都表明土壤对石油类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吸附截留能力,绝大部分污染物被截留 2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学位论文 在土壤表层,很难向下进行垂向迁移。石油类污染物数量总体上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尤其是表层土壤以内污染物降低得很快。但是,纪学雁、刘晓艳、李兴伟等1 1 l J 通过室 内分层土柱实验却发现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土壤中含石油类污染物量较多的层位会 随淋滤水量的增加 即淋滤时间的延长 逐渐向下转移,因此,石油类含量最大值不 一定总是出现在土壤的最表层。 石油开发流体泄漏物在土壤中是否会发生迁移,要看其在土壤中的饱和度是否超 过它的残余饱和度。残余饱和度是指孔隙中石油开发流体泄漏物相对渗透系数为零 时,石油开发流体泄漏物的最大饱和度。只有当土壤中石油开发流体泄漏物的饱和度 大于其残余饱和度时,它才可能在土壤中发生迁移,无论平面上还是纵向上都是如此。 本次课题的工作区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境内的胜坨油田,其构造位置在济阳坳 陷北部,坨庄一胜利村一永安镇二级构造带的中段,东邻民丰洼陷、西及西南邻利津 洼陷、南接东营中央隆起断裂带、北面为胜北弧形大断层遮挡。胜坨油田是胜北大断 层下降盘上的逆牵引背斜构造油藏。 早在8 0 年代末,许多学者如王景华、穆从如等【1 2 】就对胜坨油田开发带来的土壤 污染进行了研究。根据他们的研究,1 9 8 6 年胜坨油田土壤中石油类含量的背景值为 6 7 .2 2 m g /k g ,土壤中石油类含量的平均值为2 3 5 .5 6 m g /k g ,土壤被污染了,但还没有 超出5 0 0 m g /k g 的土壤中石油类含量的临界值。2 0 0 3 年,刘庆生、刘高焕等【4 】再次对 胜坨油田的土壤污染进行了研究,发现胜坨油田土壤石油类含量的平均值为 7 5 .1 3 m g /k g ,大于1 9 8 6 年的土壤石油类含量背景值6 7 .2 2 m g /k g ,说明土壤中石油类 物质略有增加,但仍然远小于5 0 0 m g /k g 的土壤石油类含量临界值,说明土壤石油类 污染程度仍较轻。但是,2 0 0 7 年刘五星、骆永明等【8 】通过对大庆、胜利、江汉和江苏 油田油井周边土壤以及胜利油田部分油泥的初步调查,发现在胜利油田油井周围 l O O m 范围内采集的土壤其含油量大多数远高于临界值 5 0 0 m g /k g ,说明胜利油田土 壤受石油污染问题已相当严重,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1 .3 技术路线 对石油井场附近土壤进行大量采样分析,获取开发流体泄漏污染的相关数据。根 据这些分析检测数据,结合采样点的坐标位置及取样深度,绘制各检测参数的分布图, 依据图件并借助前人在该研究区采集的土壤样品的测试分析结果,分析总结出石油井 场附近土壤中开发流体泄漏物污染的分布分配、迁移转化规律 图l 1 。 3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第一章前言 图1 - 1 技术路线图 1 .4 论文工作量和主要研究成果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有 1 在胜坨油田位于东营市垦利县垦利镇后苟村的油区采集土壤样品共计1 1 2 个,并对其进行了预处理。 2 编制井场附近土壤中石油类物质相关分布图1 9 张,建立石油类含量空间分布 模型1 个,制作剖面图2 张。 3 建立井场附近土壤中各微量元素空间分布模型1 0 个,制作剖面图1 6 张。 4 根据前人在该研究区采集的土壤样品的分析检测结果,建立石油类含量空间 分布模型1 个,制作剖面图1 张;建立各微量元素空间分布模型6 个,制作剖面图6 张。 5 求取内梅罗污染指数,对井场附近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4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中国石油人学 华东 硕士学位论文 该论文对石油井场附近土壤中石油类物质、各微量元素的分布及演化规律开展了 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 阐明了井场附近土壤中石油类物质的分布规律。 2 论述了井场附近土壤中各微量元素异常的分布规律,并讨论了油田勘探开发 对各微量元素的影响。 3 揭示了井场附近土壤中石油类物质、受油田勘探开发影响较大的微量元素的 演化规律。 4 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对井场附近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得出了石油类物质 重污染,C d 、C u 、P b 、Z n 、N i 、A s 、H g 元素清洁 安全 ,C r 元素尚清洁 警戒限 的认识。 5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第二章研究区概况及采样分析 2 .1 研究区概况 第二章研究区概况及采样分析 该论文的研究区为胜坨油田位于东营市垦利县垦利镇后苟村的油区。 2 .1 .1 自然环境概况 1 自然地理概况 东营市是万里黄河的海口城市,地处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环抱的渤海湾中心,地 理坐标为北纬3 6 0 5 5 ’“ - 3 8 0 1 0 ’,东经1 1 8 “ 0 7 ’~l1 9 0 1 0 ’,是环渤海经济圈与黄河带的交 汇点。南北纵长1 2 3 公里,东西宽度7 4 公里。南与淄博、潍坊毗邻,北与天津、秦 皇岛、大连隔海相望,东与胶东半岛紧密相连,西与滨州地区接壤,内抱滔滔黄河, 濒临浩瀚渤海 见图2 .1 。土地总面积为7 9 2 3 平方公里。 至2 0 0 7 年底,东营市辖东营、河口2 个区,广饶、利津、垦利3 个县,2 3 个镇、 1 3 个乡、7 个街道办事处,1 7 8 1 个村民委员会。 图2 - 1 东营市政区图 6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学位论文 而垦利县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入海口处。其位置为北纬3 7 0 2 4 ’~3 8 0 1 0 ’,东经 1 1 8 0 1 5 ’~1 1 9 0 1 9 ’。县域呈西南、东北走向,南北纵距5 5 .5 公里,东西横距9 6 .2 公里。 东濒渤海,南接东营市东营区,西北与利津县隔黄河相望,东北部与东营市河口区接 壤 见图2 2 。县属总面积2 2 0 4 平方公里。 至2 0 0 7 年,垦利县辖垦利、胜坨、郝家、永安、黄河口5 个镇,董集、西宋2 个乡,垦东、红光2 个办事处,1 个社区管理委员会,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有3 3 3 个村民委员会,6 个居民委员会。 图2 2 垦利县政区图 垦利镇位于垦利县城驻地,全镇土地总面积为1 6 4 .5 平方公里。至2 0 0 7 年底, 垦利镇辖8 2 个自然村、5 7 个村民委员会,有9 4 9 1 户,共2 .8 8 0 2 万人。 而后苟村位于垦利县城正南,垦利镇政府驻地南5 公里处,南至市北外环,北至 胜采三矿坨三站与东营市殡仪馆道路连线,西临胜利油田胜采三矿,东至东陈大水库。 现有耕地面积2 3 .7 亩,总人口1 0 3 7 人。整个辖区油井林立,油气水管线纵横交错, 是胜利油田重要的矿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 2 地质、地貌概况 垦利县位于济阳坳陷东部,自北向南,纵跨孤岛凸起、沾化凹陷,陈家庄凸起和 东营凹陷各次级构造之东部或北部。境内广为第四系积散堆积物覆盖,无基岩出露。 7 第二章研究区概况及采样分析 县域内可划分为3 个部分,中间为凸起,南北两侧为凹陷。境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 表现为断裂多、活动强度大。 垦利县域,由于历史上黄河尾闾段常常左右摆动,多次溃决、漫溢、泛滥等冲积、 淤垫,造成了典型的三角洲地貌。地势自西南至东北呈扇形微倾斜。防潮坝以里海拔 黄海高程 最高点 原胜利乡一带 为1 1 .6 l 米,最低点为2 米以下,整个地貌比 降为1 /8 0 0 0 ,东北部为1 /1 0 0 0 0 - - - - 1 /1 2 0 0 0 。由于黄河不同时期的改道、淤积,形成 岗、坡、洼相间的复杂的微地表形态。主要的地貌类型有河滩高地、缓岗、洼地、微 斜平地和海滩地。 3 气候 垦利县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春季 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 多雨,温高湿大,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季天气 干冷,寒风频吹,雨雪稀少,多刮北风、西北风。多年平均气温1 2 .3 ℃。年降水量 5 4 7 .2 r a m ,多集中在夏季,7 “ - - 8 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且多暴雨;降水量 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 2 .1 .2 自然资源概况 垦利县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1 矿业资源 垦利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卤水、地热、盐膏、贝壳等。 特别是油气资源丰富,是胜利油田的主战场和中心地带。至2 0 0 7 年底,垦利县境内 已探明胜坨油田、宁海油田、郝家油田、永安油田、新立村油田、垦利油田、孤东油 田、红柳油田、孤南油田、河滩油田、新滩油田等1 4 个油 气 田。石油地质储量 为1 8 .7 2 亿吨,探明储量1 5 .4 8 亿吨。胜利油田自开发建设以来,其油气产量的4 3 %、 已探明石油地质储备的7 0 %都出自垦利地下。垦利县境内的油气资源分布在5 镇、2 乡、1 个办事处的近2 0 0 个自然村及其国有土地上,油区人口8 万人以上,油区面积 5 0 0 余平方公里。 2 土地资源 得黄河之利的垦利县土地广褒,至2 0 0 7 年底,县域内土地总面积为3 3 0 。6 1 0 18 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6 2 .1 8 5 4 9 万亩,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位居山东省之首。此外, 8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学位论文 黄河每年携沙造陆3 万亩,使垦利县成为中国沿海土地后备资源最多,农业开发潜力 最大的地区。 3 牧草资源 草场面积1 16 万亩,生长着近百种野生天然牧草和野生药材,发展畜牧业有着得 天独厚的条件。 4 淡水资源 垦利县地下水由于矿化度高,尚不可利用。境内淡水资源来自两部分一是自然 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 4 7 .2 毫米,多集中在夏季,大部分流入海洋。二是黄河水 源。黄河是垦利县唯一的客水资源,黄河贯穿县境1 0 9 .5 公里,据黄河利津水文站观 测得,黄河多年年平均径流量为1 5 3 .2 6 亿立方米 1 9 8 6 “ - - - 2 0 0 7 年 。黄河水源是垦利 县的主要淡水资源。 5 海洋资源 垦利县濒临渤海,海岸线北起孤东海堤东北与东营市河口区交汇处,南至青坨海 铺东南与东营市东营区交汇处,全长1 4 2 .7 8 公里。所辖海域面积达2 0 0 0 平方公里。 海域内海底平坦,海水盐度较低,含氮量较高,有机质多,浮游生物繁盛,水产资源 丰富,有鱼、虾、蟹、贝等1 0 0 余种。尤其是黄河入海口处,有机质含量异常丰富, 成为山东的“黄金海岸”、“百鱼之乡”。 6 生物资源 垦利县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较长的海岸线,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繁多。境 内各种植物有3 9 3 种。其中有较高经济价值的6 9 种,分属2 4 科,主要有芦苇、野大 豆、草木樨、马绊草、柽柳、白芽、旱柳、黄须菜、益母草、罗布麻等。境内野生动 物有1 5 4 2 种。其中有兽类动物1 0 科2 0 种,主要有草兔、狗獾、赤狐、艾鼬、黄鼬 等;有两栖动物3 科6 种,主要有黑斑蛙、中华大蟾蜍、华背蟾蜍等;有爬行动物6 科9 种,主要有乌龟、鳖、蛇、蜥蜴等;有鸟类动物4 3 科2 8 3 种,按其生活习性可 分为游禽、陆禽、涉禽、攀禽和鸣禽,属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如丹顶鹤、白头 鹤、大鸨、大天鹅、灰鹤等在垦利县境内数量较多。 7 旅游资源 垦利县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主要分为三大区域一是以黄河入海口和入海口地 区湿地生态为主体的自然景观;二是以石油工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景观;三是以黄河 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汇聚与交融而形成的历史人文景观。其中尤以一、二最为典型。主 Q 第二章研究区概况及采样分析 要旅游景点有黄河入海口、大汶流草场万顷湿地、孤东海堤及河口站井平台、黄河口 农业观光园、黄河大桥等。 2 .1 .3 土壤、土地利用概况 1 土壤 垦利县境内土壤属幼年阶段,成土年龄较短。根据前人调查结果【1 3 1 ,垦利县有潮 土、盐土两大土类,土壤母质为黄河冲积物。土壤主要特征如下所述 ①质地偏轻 黄河泥砂经长途搬运、分选、河床淤积,至三角洲已绝大多数为细小的粉粒。因 此,垦利县土壤表层质地偏轻,砂壤占总面积2 4 .2 %,轻壤占4 6 .1 %,中壤1 4 .8 %, 重壤1 0 .1 %,粘土4 .8 %,由此可见,砂、轻壤面积占总面积的7 0 .3 %。 ②养分贫乏 垦利县耕地平均有机质质量分数为4 .9 9 /k g ,全氮0 .5 3 9 /k g ,碱解氮3 3 m g /k g ,全 磷O .5 5 9 /k g ,速效磷2 .3 m g /k g ,速效钾1 6 6 m g /k g 。有机质普遍缺乏,严重缺氮、缺 磷,总体养分较差。同时,土壤养分质量分数与表层质地有密切关系,养分质量分数 从高到低依次为重壤 粘土 中壤 轻壤 砂壤。 ③盐碱较重 垦利县盐化土壤面积占总面积的7 2 %;在表层中,盐的质量分数大于1 5 9 /k g 的 重盐化土壤占总面积的1 /4 。由于质地偏轻,毛细管作用强烈,毛管的上升高度可达 2 .8 m ,使土壤极易返盐。 2 土地利用概况 2 0 0 5 年,垦利县土地利用结构见表2 .1 【1 4 】。 表2 - 1 垦利县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汇总表 据李绍勇,2 0 0 7 土地类型面积 亩 百分比 % 耕地6 14 2 5 6 .71 8 .5 8 园地 2 4 6 7 7 .4O .7 5 林地 2 1 3 0 6 9 .36 。4 4 农用地 牧草地 1 2 9 2 1 0 .23 .9 1 其他农用地 3 4 2 9 1 6 .61 0 .3 7 小计 1 3 2 4 1 3 0 .24 0 .0 5 l O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学位论文 表2 - 1 垦利县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汇总表 据李绍勇,2 0 0 7 续 土地类型面积 亩 百分比 %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 9 0 5 7 0 .1 5 .7 6 交通用地 2 8 2 3 6 .4O .8 5 建设用地 水利设施用地 1 1 7 6 4 2 .43 .5 6 小计3 3 6 4 4 8 .9 1 0 .1 8 荒草地 3 0 6 1 0 3 .99 .2 6 盐碱地 4 7 9 13 4 .21 4 .4 9 其他未利用地 2 3 1 6 .50 .0 7 未利用地河流水面1 0 0 4 9 93 .0 4 苇地2 38 3 3 5 .77 .2 1 滩涂 5 1 9 1 3 3 .41 5 .7 0 小计 l6 4 5 5 2 2 .7 4 9 .7 7 合计3 3 0 6 1 0 1 .81 0 0 从表2 。1 中可以看出,垦利县土地利用的最大特点是未利用地面积大,占总面 积的4 9 .7 7 %,土地后备资源充足,农业开发潜力巨大。 ;.但是,垦利县土地利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土地利用不合理,破坏了土地资源 和生态环境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低下;水利设施标准低,排灌系 统不配套,管理不善,效益发挥不充分;潜在盐渍化威胁;土地境界、权属界复杂; 油田部门矿区用地难以开发等急需解决。 2 .1 .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近几年,垦利县国民经济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 极进展,经济活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1 5 】。 1 经济概况 2 0 0 7 年,实现生产总值1 2 9 .8 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9 .6 亿 元、9 9 .8 亿元、2 0 .3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7 .4 7 6 .9 1 5 .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 3 .5 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 2 .7 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为8 0 .9 5 亿元和8 0 .6 7 亿元。 2 农业 1 1 第二章研究区概况及采样分析 2 0 0 7 年,垦利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8 .7 亿元。农业增加值9 .6 亿元。农民 人均纯收入达5 6 8 9 元,全县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3 工业 2 0 0 7 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 2 0 .2 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 3 1 家,实现增加 值1 1 9 .4 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 2 6 .8 亿元,实现利税5 9 .3 亿元,实现利润4 6 .0 亿 元。工业生产呈稳定加速发展的态势。 4 建设环保 2 0 0 7 年,垦利县新建扩建城市道路面积2 6 万平方米,城市园林绿地4 2 5 .7 公顷,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 4 .1 %。全县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 9 家,完成建筑 业总产值1 5 9 4 8 1 万元。 5 交通邮电 2 0 0 7 年,垦利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 7 3 8 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7 9 公里。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 5 1 4 万元,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 3 2 5 万元 不包括联通公司和 移动公司 。 6 贸易旅游 2 0 0 7 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 0 .5 亿元。其中农村市场实现零售总额 5 .7 0 6 亿元。垦利县旅游景点众多,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 3 8 .1 万人次,实现旅游 总收入1 3 3 9 0 5 万元。 7 科教文卫体 垦利县科教文卫体已取得了较大成绩,正健康快速发展。2 0 0 7 年共取得市 地 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3 9 项,专利申请量2 7 8 件,授权专利1 7 7 件。教育、文化 事业取得了新发展,卫生和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竞技体育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 8 社会生活 2 0 0 7 年,垦利县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 4 7 3 6 元, 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 8 4 4 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 5 .8 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 6 8 9 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 3 9 0 元。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 强。全县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 .4 6 万人、2 .5 7 万人、1 .2 6 万人、1 .4 0 万人、O .5 8 万人,农村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 3 5 1 8 人。全县社会 福利性收养单位 含敬老院 8 个,收养人数6 0 0 人。8 0 5 2 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其中农村7 2 3 9 人。 12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学位论文 2 .2 样品采集与分析 2 0 0 7 年1 2 月5 至6 日,在胜坨油田位于东营市垦利县垦利镇后苟村的油区进行 了野外采样。以3 1 7 井作为典型井,3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