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下白垩统储集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下白垩统储集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下白垩统储集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下白垩统储集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下白垩统储集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下白垩统储集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 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 油学 院学 报 2 0 1 1 年 9 月第 3 3 卷第 9 期 J o u r n a l o f Oi l a n d G a s T e c h n o l o g y J . J P I S e p . 2 0 1 1 V o 1 . 3 3 N o . 9 1 7 乌里雅斯太 凹陷南洼槽 下 白垩统储集性 能 影响 因素分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陈亦寒 杨德相 李振 苏 中国石 油大学 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 1 0 2 2 4 9 中石 油华 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河北 任丘 0 6 2 5 5 2 张 光扬 辽河油田海南油气勘探分公司, 辽宁盘 锦1 2 4 0 1 o 中石化西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 1 0 0 8 1 [ 摘要]利用薄 片、图像分析 、扫描 电镜和 岩石物性等分析手段 ,对 二连盆地 马尼特坳 陷东 北端乌 里雅斯 太凹陷南洼槽下 白垩统砂岩储层进行研 究,分析 了储 层沉 积成岩 作用特 征 ,划 分 了孔 隙类 型,主要包 括 粒间孔、溶孔和 晶间孔。探讨 了孔 隙度 和渗透 率 与埋藏深度 的关 系,整体 上看,随着埋 藏深度 的增加 孔 隙度 和渗透率逐渐减小 ,但在 1 4 0 0 2 4 0 0 m 深度 段,孔 隙度 和渗透 率具有 明显 的回返增 大现象 。孔 渗性 能的这种 演化趋势受沉积和成岩两方 面 的因素影 响,沉积主 要对储层 的原始 物性起 决定性 作用 ,而 成岩 作 用对现今 物性影响较大 研 究表 明,有利 的沉积相 带 ,如 扇三角 洲前缘分 支水道 前缘楔状 砂、湖底 扇 内扇 主沟道和 中扇辫状沟道等 ,是乌里 雅斯太 凹 陷南洼槽碎 屑岩储 层油 气成藏 的基 础 ;而 次生孔 隙发 育 带是 乌里雅斯太 凹陷南洼槽碎屑岩储层 最有 利的油气成藏 带。 [ 关键 词] 碎屑岩 ;沉积相 ;成岩作用 ;储集性 能;下 白垩统;乌里雅 斯太 凹陷 [ 中图分 类号]TE 1 2 2 . 2 [ 文献标 识码]A [ 文章编号]1 0 0 0 9 7 5 2 2 0 1 1 0 9 0 0 1 7一 O 6 乌里 雅斯 太 凹陷 南洼槽 下 白垩 统储 层 主要是 扇三 角洲 相 和湖底 扇相 碎屑 沉积 岩 , 目前 处 于早 成 岩 B 期一 中成岩 A期 ,属低孔 、低渗型储层 。笔者试 图在储集空间特征研究 的基础上 ,从沉积和成岩角度 分析该套储层储集性能的影响因素 ,进而为该 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 1 地质概况 乌里雅斯 太 凹陷位 于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东乌珠穆 沁旗 ,构造 上隶属 于二 连盆地 马尼 特坳 陷 ,呈北 东 向 长条形展布,凹陷长 2 2 0 k m,宽 1 6 2 0 k m,面积近 3 0 0 0 k m ,分为南、中、北 3 个次洼。南洼槽下白垩统 包括 阿尔 善组 、腾 格尔组一段 、腾格 尔组二段 和赛汉塔拉组 。阿尔善组 和腾 格尔组 一段 下亚段是 研究 区主 要 目的层 。 2 沉积成岩特征 2 . 1沉积 相类 型及 岩性 特征 研 究 区下 白垩 统 沉 积 相 包 括 湖泊 、 湖底扇 和扇 三 角洲 3种 ,进 一 步 分 出 8 个亚相 和若 干个 微 相 表 1 ,其 中, 湖 底扇 内扇 主沟 道 、 中扇 辨 状沟 道和 扇 表 1 乌里雅斯太凹陷下 白垩统沉积相类型 [ 收稿日期]2 0 1 1 0 3 0 7 [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 o o 8 Z XO 5 0 1 0 0 0 2 。 [ 作者简介]陈亦寒 1 9 7 4一 ,女 ,1 9 9 8 年大学毕业 ,博士 后,现主要从事沉积魑层方面的研究工作。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石 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三 角洲前缘 分 流水道 和楔 状砂 是研 究 区主要 的储集 层 。 湖底 扇 内扇主 沟道微 相 自然 伽 马 GR 曲线微 齿 状 低 幅 ; 自然 电位 S P 曲线平 直 ;2 . 5 m 底 鄙 梯度 电阻率 R 2 5 曲线 为 中 、高 幅度箱 型 。湖底 扇 中扇辫 状 沟 道沉 积 微相 中 GR 曲线 为 齿状 低 幅 ; 波时差 AC 曲线为中高幅箱型;R2 5曲线为中高幅、钟型一 箱型。扇 三角洲前缘分流水道 G R和 AC 曲线呈 中高 幅齿 状 ;R2 5曲线 为 中、高 幅箱 型 、钟 型 。扇 三 角 洲 前 缘 楔 状 砂 GR 和 AC 曲线 呈 指 状 ; R 2 5曲线 为 中 、低 幅小 型不规 则钟 型 、指状 和漏斗 型负 异常组 合 图 1 。 a 湖 底扇 内扇 主沟道 太4 1 井 G R A P I R 2 5 0 - 一2 0 0 深度 岩性剖面 Q m A C s t m m 1 0 ⋯l 0 O 3 0 0 -1 O 0 ● 2O 6o_ △ . 嚣 . f. _ , △ . . ●● 血 . ’ I ~- 2 O 8 o 一 ■ ● ● - ● . ●● 一 I 1 . _ ’ 疆 √ ● ; ; ■ ● 童 31 ■ 31 ■l ●● 深度 - ● G R A P I 0 - 一3 0 0 m 岩性剖面 R l1 2 0⋯2 0 0 - 2 5 Q I A C ‘s / m 0 - ● - 一 4 0 - I 1 9 1 0 2 O 0 . - f , ● ● ▲ __ ● I} ● ● _ ● ’ l - ● _ ● _ , , . ● ● ’ ’ ● ’ I , ● 、 止 ● ● I ■ ● ● b 湖 底扇 中扇辫 状沟道 太 1 0 2 井 G R API R 2 5 0 - 一 2 0 0 深度 岩性剖【f f i Q m A C 1. t s / 一 n m 1 0 ⋯1 0 O 3 00 t O 0 I 一 ●, ’● ● ●- ▲ ● 舜 , 2 1 4 O - _ ● ● ● ● l , } _ 鲁 . c 扇三 角洲前缘 分流水道 太4 7 井 d 扇 三角洲前缘楔 状砂 太5 3 井 图 1 乌 里 雅 斯 太 凹 陷 南 洼槽 下 白 垩统 主 要 沉 积 相 电 测 曲 线特 征 乌里 雅斯 太 凹陷南洼 槽下 白垩 统储层 砂 岩碎屑 成分 主要 由石英 、长 石和 岩屑组 成 。岩石类 主要 ‘ 长石 岩 屑砂岩 、岩 屑 长石 砂岩 、长 石 砂岩 和 岩 屑砂 岩 。砂 岩 碎屑 组 分 中 ,石英 含量 为 l O ~ 5 5 ,平 均 3 1 . 4 6 ;长石 含量 为 l 2 ~5 7 ,平 均 3 3 . 4 6 ;岩 屑含量 为 3 ~7 6 ,平均 3 5 . O 8 。 2 . 2 成 岩作 用类型 及特 征 研 究 区储 层砂 岩成 岩作用 类 型包括 机 械压 实作用 、胶 结作 用 、溶蚀作 用 和交代 作用 4类 。 2 . 2 . 1机械压 实作用 机 械压实 作用 是沉 积物 在上 覆重 力及静 水压 力作 用下 发生 的水分 排 出 、碎 颗粒 紧 密排列 、沉积 物 密度变大的过程 。表现为颗粒由点接触逐渐发展为线接触 ;岩屑变形明显 ,甚至因强烈压实而呈似杂 基状 。研 究 区岩 屑平均 含量 达 3 5 . O 8 ,因此 ,机 械压 实作用 较 强 ,储 层较 致密 。 2 . 2 . 2 胶 结作 用 胶 结作用 是在 孔 隙中形 成新 矿物 ,使 松散沉 积物 转变 为 固结岩石 的过 程 。研究 区储 层胶结 作用 包括 碳 酸盐胶 结 、粘土 胶结 、硅 质胶 结和 沸石 胶结 ,偶见 长石 、菱 铁矿 、黄铁 矿 、石膏 和石 盐等 胶结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3 3 卷第 9 期 陈亦寒等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下白垩统储集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1 碳 酸盐胶 结碳 酸 盐矿 物类 型 以方解 石 和 白云 石 为主 。方解 石 主要 出现在 1 0 4 1 . 5 0 2 8 1 3 . O O m, 含量在 1 5 %左右,最高可达 3 O ,以粒状亮晶及连晶形式存在 。分 2期 一期是沉积物发生强烈压实 之前 ,呈连晶式胶结 ;另一期形成时间稍 晚,呈粒状孑 L 隙式胶结。白云石分布在 1 2 9 0 ~2 8 1 3 . O O m,含 量一般低于 1 O %,个别可达 2 O ,呈片状或粒状 ,充填粒间。菱铁矿出现在 1 7 5 0 ~2 2 5 0 m之 间,含量 一 般 在 3 以下 ,呈 粒状 或 团块状 ,分 布 于粒表 。 2 粘土胶结 包括高岭石 、绿泥石 、伊/ 蒙混层和伊利石。高岭石单 晶为假六方片状 ,5 ~1 O m, 集合体呈书页状或蠕虫状 ,充填于粒 间孔隙中。绿泥石单晶为针叶状 ,3 ~8 m,集合体一般呈玫瑰花 状 、绒球状,分布于粒表或充填于粒间孔隙中。伊/ 蒙混层呈蜂窝状 ,分布于颗粒表面。伊利石呈丝缕 状、搭桥状 ,分布于颗粒表面 、粒间或喉道处。据 X 一 衍射分析 ,随深度增加 ,绿泥石和伊利石有增加 的趋势 。 3 硅质胶结 主要表现为石英次生加大 ,加大级别达 工一 Ⅱ级 ,偶见 Ⅲ级。硅质胶结对原生孑 L 隙起 到一定的破坏作用 ,但它们亦能抑制压实作用的进行 ,从而对原生孑 L 隙又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4 沸石胶结 主要是浊沸石 ,它形板状 ,以粒 间充填形式存在 ,或交代早期形成 的胶结物。含量 一 般为 2 ~7 ,最高可达 1 0 以上。沸石的形成与 中酸性喷出岩屑密切相关_ 4 ] ,因此广泛分布于富 含 火 山碎屑 的砂 岩 中 。 2 . 2 . 3溶 蚀作 用 溶蚀作用是成岩过程 中,由于物理化学环境变化导致的矿物的选择性溶蚀 ,从而达到新的物理化学 平衡 ] 。溶蚀作用对研究区储集层起建设性作用 ,溶解的对象主要是长石和岩屑颗粒 。长石溶蚀常沿颗 粒边缘 、解理缝进行 ,形成粒 内溶孔 ,部分溶蚀严重者呈蚕食状或铸模孔 ;岩屑溶蚀也是选择岩屑中的 长石进行溶蚀 ,因此 ,岩屑溶孔多呈蜂窝状 。 2 . 2 . 4交 代作 用 交代作用是通过物质的进入和带出而使沉积物在成分上发生变化 ,它的实质是被交代矿物的溶解和 交代矿物的沉淀 ,两个过程同时进行 ,进而导致替代现象的发生 。研究区常见的交代作用主要为方解石 交代泥质杂基、含铁方解石交代颗粒和高岭石 。 . 3 储集空间特征 3 . 1孔 隙类 型及 组 合 根据成因孔隙类型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类 。原生孔隙是沉积时就已经形成并且保存 下来的孔 隙 ,次生孔隙是岩石在埋藏过程中由溶蚀 、构造或脱水收缩等作用形成的孔隙l_ 6 ] 。根据碎屑岩储层孔 隙 分类方法 及孔隙识别标准[ 8 ] ,研究 区下 白垩统砂岩储层 的孑 L 隙类型有 粒间孔、粒内溶孔 、晶间孑 L 、 铸模孔和微裂隙 图 2 。粒间孔包括原生粒间孔和粒间溶孔 ,是研究区最 主要 的孔隙类 型,占孑 L 隙总 量的 6 O ;粒内溶孔主要为长石或岩屑内溶孔 ,占孔 隙总量的 2 6 %;晶间孔主要有高岭石、方解石和 白云石等晶间孔 ,占孔隙总量 的 1 0 %;此外 ,还可见到铸模孔和微裂隙,含量较少,仅 占孔隙总量 的 4 。 根据铸体薄片与扫描电镜分析 ,研究区砂岩储层 的孔隙组合类型主要有粒间孔 、粒内溶孔粒间溶 孔 晶间孔微裂隙 、粒间孔溶孔、粒间溶孔粒 内溶孔铸模孔。其中,前两种类型是研究 区主要 的孔隙组合类型。 3 . 2 储 集性 能纵 向分 布特 征 储集性能的纵 向分布可以用孔隙度 和渗透率与埋藏深度关 系来表示 图 3 ,其特征表现在 以下 2 个方面 1 整体上看 ,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孑 L 隙度和渗透率逐渐减小 图 3 ,其中,浅埋藏储层孔隙度变 化范围为 1 2 ~1 8 9 / 6 ,渗透率变化范围为 0 . 1 ~1 0 0 1 0 _ m ;深埋藏储层孔 隙度变化范围为 1 ~ 1 O %,渗透率变化范围为 O . 0 1~1 X 1 0 _ 。 “ m。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f 】 石 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a 粒 『 月 J 孔 、粒问溶孔和 K 溶孔 人 4 3井, 1 8 7 4 .3 5 m,2 5 c 长 溶孔 人 2 5井 ,1 9 4 5 . 6 5 m S E M. 3 0 0 x b 粒 问孔 、超 大粒 问孔 I 铸模n 人 4 3井,1 8 7 2 .9 2 m,4 0 d 高岭 j 做孔 人 5外, 2 2 0 6 . 9 8 m,S E M, l 1 0 0 图 2 乌 里雅 斯 太 凹 陷 下 白 垩统 砂 岩 储 层 孔 隙 类型 2 1 _1 0 0 - - 2 t 0 0 m 深 瞍 段 ,孑 L 隙 度 f 1 f 渗透 牢 仃 明 的 返 增 大 删 象 冈 o 1. I ’ r 3 ..该段 孔 隙 度 增 I I l ~ 8 ,孔 隙 度 最 大 仇 为 2 4 ;渗 透 牢增 加 j ~ 2 0 0 1 0 。肚 n 渗 透 率 最 大 值 为8 9 0 1 0 。。 f m 。 4 储集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辟 屑岩 储 层 的物 性 受 沉 积 和 成 岩 两 而L大 J 素的影 响,沉积作 用对储 层原始 物 性起 决 定 作 刖 ,但 成 岩 作 用 对 现 今 物 性影 响较 大 “ 沉积 成岩 作, f J 的结果 就 是 随 着埋 藏 深 腰 的 增 加 储 层 孔 渗 性 能 呈 商 悱递 减 . 并存 一定 深 度 段 ,孔 隙 度 和 渗 透 率具 一 定 的回返增 大现 象 。 1 . 2 I . 4 1 . 6 王 1 . 8 z . o 2 . 2 2 . 4 2. 6 2. 8 3 . O 孔隙度/ % 1 0 2 0 3 0 1 . 0 1 . 2 I . 4 1 . 6 g 1 . 8 z . o 2 . 4 2. 6 2. 8 3 . 0 渗透 瘁 / 1 L I I] I 、 0. 1 1 0 i 0 0 0 多边 A Al AI A 利 B B l B t B 分别代表孔隙度干 渗透 牢的分,布 陶 C C 和 D D 阴影区分别代表孔隙度和渗透牢的刨返带 图 3 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下白垩统碎屑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 与深度的关系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3 3卷第 9期 陈亦寒等 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下 白垩统 储集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4 . 1 沉积 作 用对储 集 性能 的影 响 不同的沉积相带 ,岩石成分和岩石类型存在一定的差别 ,进而 ,引起储集性能的不同。2 2 1个试验 样 品统 计 结果 表 明 ,扇三角 洲前 缘分 流水 道微 相孔 隙度 主要 分布 在 5 . 4 2 ~2 4 . 6 1 ,平 均为 1 O . 5 7 ; 渗 透 率分 布在 0 . 0 7 8 9 0 . 0 9 1 0 一 m ,平 均 为 1 3 . 9 7 1 0 ff m。 。扇 三 角 洲 前缘 楔 状 砂 微 相 孔 隙 度 主要 分 布在 5 . 2 0 %~ 1 4 . 4 1 ,平 均 为 8 . 9 8 ;渗 透 率分 布 在 0 . 0 4 ~5 0 . 7 0 1 0 - - 3 ff m ,平 均 为 2 . 3 9 X 1 0 。 m。 。湖底 扇 内扇主 沟道 微相 孑 L 隙度 主要 分布 在 7 . O ~2 O . 8 O ,平 均 为 9 . 9 8 ;渗 透 率 分布在 0 . 0 7 ~1 8 . 3 0 1 0 ~ m。 ,平均 为 1 . 0 3 X 1 0 m。 。湖底扇中扇辫状沟道微相孔隙度主要分 布 在 7 . 2 0 ~2 3 . 7 1 ,平 均 为 1 0 . O 2 ;渗 透 率 分 布 在 0 . 0 2 ~ 2 8 . 3 8 1 0 一 。 ff m ,平 均 为 2 . 8 0 1 0 ~ m。 。综合分析认为 ,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水道微相储集性能优于前缘楔状砂微相 ,湖底扇中扇辫状 沟 道微 相 略好 于 内扇主 沟道 微相 。 4 . 2成 岩 作用对 储 集性 能 的影 响 成 岩作 用对 储层 孔 隙性 能 的影 响主 要 表 现为 破 坏 性 和建 设 性 两种 情 况; ] 。机 械 压 实 和胶 结作 用 表 现为破坏性改造 ,溶蚀作用表现为建设性改造 。为了探讨不 同类型成岩作用对储集空间的改造 ,在薄片 下 利用单 位 面积 法 ,对成 岩 自生矿 物 和次 生孔 隙含 量进 行 了统计 _ 1 ] ,结 果表 明 胶 结 作用损 失 的孔 隙量 平 均为 6 . 2 0 ,其 中 ,方 解石 和粘 土矿 物胶 结损 失 的孔 隙度最 多 ,分 别 为 3 . 2 6 和 1 . 9 6 ,其 次 为沸 石 和石 英 ,分别 为 0 . 6 2 和 0 . 2 3 ;溶蚀 作用 增加 的孔 隙量 为 1 . 5 O ~5 . 4 3 % ,平均 为 2 . 5 5 ,溶 蚀 的物质主要为长石和岩屑;按照砂岩沉积时原生孔隙度为 3 4 [ 1 1 3 计算 ,机械压实作用损失 的孑 L 隙量平 均为 2 0 . 5 4 ;交代作用表现为 中性改造 ,对储层孔隙性能的影响较小 表 2 。研究表明,机械压实和 皎结作用是导致同一类型沉积相储层孔渗性能随深度递减的主要原因;而溶蚀作用是导致孑 L 隙度和渗透 率发 生 回返 现象 的 主要原 因 图 2 。 表 2 不问成岩作用类型对储集性能 的影 响 5 油气地质意义 乌里 雅斯 太 凹陷下 白垩统碎 屑 岩储层 储集 性 能主要 受 沉积 和成 岩两个 方 面 的影 响 。前者 对储层 的原 始物性起决定性作用 ,而后者决定最终的储层储集性能。这一认识对该区油气勘探有重要 的指导作用。 1 有利 的沉 积相 带是 乌里雅 斯 太 凹 陷碎 屑岩储 层 油 气成 藏 的基 础 从 沉 积 相与 储 层 级别 相关 性 上 看 l 1 ,研究 区 工类储 层一 般 分布 在扇 三角 洲前 缘分 流水 道和 楔状 砂微相 、以及湖 底扇 中扇 辫状 沟道 。 Ⅱ 类储层一般分布在扇三角洲前缘楔状砂微相和湖底扇内扇主沟道 以及 中扇辫状沟道 。Ⅲ类储层在上述 4 种微相均有分布。因此 ,在乌里雅斯太凹陷下 白垩统碎屑岩储层油气勘探 中,首先应寻找扇三角洲前缘 分流水道 、扇三角洲前缘楔状砂 、湖底扇内扇主沟道、湖底扇中扇辫状沟道等有利沉积相带。 2 次 生孔 隙发 育 带是 乌 里雅 斯 太 凹陷碎 屑岩储 层 最 有 利的 油 气成 藏 带 首 先 ,在 孔 隙度 和 渗透 率 与深度的关系上 图 3 ,乌里雅斯太凹陷下 白垩统碎屑岩储层主力油层分布的范围与孑 L 隙度和渗透率 的 回返 带 ,即次 生孔 隙发 育 带具有 较好 的符 合 关系 。另 外 ,从 沉 积盆地 中碎 屑岩 成 岩演化 的无 机 、有机 相互作用过程理论分析角度也可以说明上述认识 ,碎屑岩储层 自身的成岩演化主要表现为机械压实、粒 间胶结和颗粒溶解等过程 ,其 中溶解作用的酸性流体来源与有机质热演化密切相关。根据前人研究[ 1 , 在沉 积 盆地 中,随着 成岩 作用 增强 ,沉 积物 种 的有机 质 也发 生热 演化作 用 ,在有 机物 质逐 渐成熟 而 生成 油气之前,有机酸先形成并运移到储层 中,与无机沉积物发生溶蚀反应 ,形成次生孔隙。有机质热演化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2 石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 O 1 1 年 9 月 形成 的有机 酸一 方 面增 加储 层 的孔 渗 性 能 ,另 一方 面 也 为 油气 从 生 油 层 向储 层 的运 移 打开 了通 路 , 此 ,碎屑 岩储层 中最 有利 的油 气成藏 带也 常常 与次 生孑 L 隙发育 带符 合 。 6 结 论 1 乌里雅 斯太 凹陷南洼槽 扇 三角洲 前缘 分流 水道 、扇 三 角洲 前缘 楔 状 砂 、湖底 扇 内扇 主沟 道 和湖 底扇 中扇辫状 沟道 等沉 积微相 是最 有利 沉积 相带 。成岩 作用类 型包 括机 械压 实作用 、胶 结作用 、溶 蚀作 用 和交 代作用 4类 。 2 碎屑 岩储 集空 间 以粒 间孔 、粒 间和粒 内溶 孑 L 、晶间孔 为 主 。整体 上 ,孔 隙 度 和渗 透 率 随着埋 藏 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 ,但在 1 4 0 0 2 4 0 0 m深度段 ,孔隙度和渗透率具有 明显的回返现象 。储集空间类 型和储 集性 能 的变化趋 势是 由沉 积和 成岩 两种作 用决 定 ,其 中沉 积作 用主要 对储 层 的原始物 性起 决定性 作用 ,而 成岩作 用决 定储 层物性 的最 终状 态 。 3 碎屑岩储层主力油层的纵向分布与次生孔隙发育带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这说明了成岩作用产 生 的次 生孔 隙发育 带是乌 里雅 斯太 凹陷南 洼槽 碎屑 岩储层 最有 利 的油气成 藏带 。 在 论文研 究过 程 中 ,中 国石 油 大学 北 京 的楚 泽涵教授 提 出了十分 宝贵 的意见 ,在此表 示 感谢 [ 参考文献] [ ‘ 1 ]陈亦寒 .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储层沉积学研究 [ 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博 士学位 沦义, 2 0 0 9 . 2 ]I -. 杰,钱铮 . 桂训庭 , 等 .二连盆地 乌里雅斯太 凹陷南洼槽岩性油藏层序地层特征与勘探 [ J ]. p国芒 油勘探 ,2 0 0 ,1 ,9 I{ ‘I ~ d 5. [ 3 1刘伟 , 赛 齐丰 ,黄述旺,等 .成岩作用的定量表征与成岩储集相研究 以科尔沁油 田交 2断块 区九佛 堂组 J j f 段为例 ]. f p闰矿业大学学报 , 2 O 0 2 ,3 1 5 3 9 9 ~,i 0 3 . r 4 ]陈亦寒 ,刘大锰 ,魏喜 ,等 .海外河油 田东营组 自生沸石的发现、成 因及其地质意 义 [ J ].石油天然 气学报 ,2 0 0 8 ,3 0 4 5 ,1 ~ 5 6 . [ 5 ]刘伟 ,窦齐丰 .成岩作用与成岩储集相研究_⋯- 科尔沁油田交 2断块 区九佛 堂组 J 3 j f Fa [ J ].西安石油 学院学报 f { 然科学 版 ,2 O 3,1 8 3 4 ~ 8 . f 6 ]刘伟 ,朱筱敏 .柴荫南地IX第三系碎屑岩储集层次生孔隙分布及成 因 [ J l_,石油勘探与开发,2 0 0 6 ,3 3 3 3 1 5 ~3 1 8 [ 7 ]管红 ,朱筱敏 .南堡凹陷滩海地 区古近系砂岩孔隙类型、分布及其控制因素 口].中国石 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0 9 , 3 3 4 22~ 27. [ 8 ]S h a n Ⅷg a m G.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 s e c o n d a r y p o r o s i t y i n i n t e r p r e t i n g s a n d s t o n e c o mp o s i t i o n [ J ]. F h e Ame r i c a n As s o c i a t i o n o f P e t r o l e u m Ge o l o g i s t s Bu l l e t i n,l 9 8 5。6 9 3 3 7 8~ 3 8 4 . [ 9 ]F e r n a n d o F V,S i d n e i P R,C i r o J A,e t a 1 . I . a t e P a l e o z o i c g l a c i a l l y r e l a t e d s a n d s t o n e r e s e r v o i r s i n I } P a r a n a B a i n ,B r a z i l 1 .i Ij AAPG Bu l l e t i n,2 0 07,9 1 2 1 51 ~ 1 6 0 . [ 1 o ]刘林玉,王震亮 ,张龙 .鄂尔多斯 盆地镇北地 区长 3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 响 [ J ].沉积学报 , 2 0 0 6 ,2 4 5 6 9 1 ~6 9 7 r 1 1 ]刘 小洪,罗静 兰, 刘新菊 , 等 .西峰油 田长 8和长 6 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l J ].西北 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 0 0 9 ,3 9 1 i 0 2 ~ 1 O 8 . [ 1 2 ]S u r d a m R ’ ,C r o s s e y I G,Ha g e n E S .Or g a n i c in o r g a n i c a n d s a n d s t o n e d i a g e n e s i s[ J ].AAP G B u l l e t i n ,1 9 8 9 , 7 3 ] 7 ~2 3 [ 编辑] 宋换新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