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悸海波 , 向 宝力 , 鲍海娟 , 屹 害。 1中国石 油 新疆油 田公司 a 勘探开发研究院 - b 实验检测研究院 , 新疆 克拉玛依 8 3 4 0 0 0 2中国石油大学 a油气资源与探测 国家重点实验室 - b 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北京 1 0 2 2 0 0 摘要 近年来在准噶尔盆地 陆东地 区石炭 系火成岩储 集层 中发现 了大量 的油气 , 显示了巨大的勘探潜力。然而 已 探明或 已获得的工业性油气流主要分 布在石炭 系顶部 的风化 壳储集层 中, 而在火成岩 内幕储集层 中虽见到大量油气 显示 , 但未获得工业性油气流 , 因此, 分 析该 地区火成岩 内幕油气的勘探潜力 , 对 下一步 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通过对石炭系火成岩内幕和风 化壳储 集层特征及 油气勘探潜力 的对 比研究表 明, 石炭系火成岩孔隙度随着距 离石炭系顶部不整合 面距离的增加 出现两个 波峰, 分 别对应两个次生溶蚀带 , 第 一个波 峰对 应的为火成岩风 化壳储 集层 , 第二个波峰对应 的为 火成岩内幕储 集层; 内幕天然 气资源 量为1 7 5 0 x 1 0 11 1 ; 斜坡 带为 陆东地 区石炭系火成岩 内幕气藏发育的有利区域 。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陆东地 区; 火成 岩; 内幕储集层; 资源潜力 文章编号 1 0 0 1 3 8 7 3 2 0 1 4 O 1 0 0 0 1 0 4 中图分类号 T E l 1 2 2 2 2 文献标识码 A H y d r o c a r b o n Re s o ur c e s Po t e nt i a l i n Ca r b o ni f e r o u s I g ne o us I nn e r Re s e r v o i r s i n Lu d o ng Ar e a o f J u ng g a r Ba s i n YAN G Ha i b o . XI AN G B a o li . BA O Ha i i u a n . PA NG Ho n g 1 P e o C h i n a X i n j i a n g O i l fi e l d C o m p a n y , a R e s e a r c h I n s ti t u te o f E x p lo r a t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b R e s e a r c h I n s ti t u te o f E x p e r i m e n t a n d D e tee ti o n , K a r a m a y , X l n ji a n g 8 3 4 0 0 0 , C h i n a ; 2 C h i n a U n iv e r s i ty o f P e tr o l e u m, a S t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o l7 o f P e tr o l e u m Re s o u r c e s a n d P r o s p e e ti n g , b B a s i n a n d R e s m o i r R e s e a r c h C e n te r , B e ij i n g 1 0 2 2 0 0 , C h i n a Abs t r a c t I n r e e e n t y e a r s , a l o t o f h y d r o c a r b o n s h a v e b e e n d i s c o v e r e d i n t h e Ca r b o n i f e r o u s i g n e o u s r o c k s o f Lu d o n g a r e a i n J u n g g a r b a s i n , whic h s h o ws g r e a t h y d r o e a r b o n e x p l o r a ti o n p o t e n ti a l s Ho we v e r ,t h e p r o v e d o r d i s c o v e r e d e o mme r e i a l o i l g a s flo w i s d i s i b u t e d i n t h e we a t h e r i n g e r u s t r e s e r v o i r i n t h e t o p o f t h e Ca r b o n i f e r o u s ,o n l y h y d r o c a r b o n s h o ws a r e f o u n d i n t h e i n n e r r e s e l wo i r s wi t h o u t o i l g a s fl o w T he e o mp a r a t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c h a r a c t e l { s ti c s o f w e a t he r i n g e r u s t a n d i n n e r r e s e r v o i r s a s we l l a s h y d r o e a r b o n e x p l o r a ti o n p o t e nti s h o ws t h a t t h e p o r o s i t y o f t h e i g n e o u s r e s e r v o i r a p p e a r s t wo p e a k s wit h i n e r e a s i n g d i s t a n e e 0 m t h e C a r b o n i f e r o us t o p u n c o n f o r mi t y s u r { a e e . whic h a r e c o r r e s po n d i n g t o t wo s e c o n d a l T k a r s t z o n e s T h e 6r s t o n e me a n s t h e we a t h e r i n g e r u s t r e s e r v o i r . t h e s e e o n d o n e me a n s t h e i n n e r r e s e r v o i r ; I t i s f o u n d t h a t t h e a mo u n t o f g a s r e s o u r c e i s a bo u t 1 7 50 x1 0 1 7 1 i n t he i n n e r r e s e r v o i r , a n d t h e s l o p e z o n e wi l l b e t h e f a v o r a b l e g a s e x p l o r a ti o n a r e a f o r t h e i n n e r r e s e r v o i r o f Ca r b o n i f e r o u s i g n e o u s r o c k s i n Lu d o n g a r e a K W o r d s J u n g g a r b a s i n ; Lu d o n g a r e a ; i g n e o u s r o c k ; i n n e r r e s e r v o i r ; r e s o u r c e p o t e n ti 火成岩 油气 勘探作 为新 的领域 , 越 来越 引起 全世 界学者的关注。目 前在多个国家发现了火成岩油气藏, 其特点是产层厚, 产量高, 储量规模一般较小 , 近年来, 中国相继 在松 辽盆 地 、 新疆 三塘 湖盆 地发 现火成岩 油气藏 。在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发现了克拉美丽气 田 , 于 2 0 0 8 年上 交天然气 探 明储 量 1 0 4 9 1 2 x 1 0 m , 显示了该区石炭系火成岩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然 而, 目前发现的气藏均为火成岩风化壳型, 在火成岩 内幕储集层中仅见到了大量的油气显示, 却未发现工 业油气流。从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考虑, 该地区的 油气 主要来 自于东道海子 凹陷和滴水 泉凹陷 的下 石 炭统烃源岩 , 相对于风化壳储集层, 火成岩内幕储 集层更靠近烃源岩。同时, 在距离不整合面 石炭系 顶部 超过7 0 0 m的地方也发现了许多好的储集层 孔隙度最 高可达 1 8 % , 表明内幕储 集层也具有很好 的储集性能。本文拟通过对石炭系火成岩内幕和风 化壳储集层特征及油气勘探潜力的对比研究, 揭示陆 东地区石炭系 内幕油气藏的潜力及有利勘探方 向, 为 该地区下一步的油气 勘探 提供依据 。 准噶尔盆地自晚石炭世形成以来 , 经历了海西、 印支 、 燕山和喜 马拉雅构造运 动的改造 , 成 为典 型的 大型复合叠加含油气盆地。陆东地区处于准噶尔盆 地腹部陆梁隆起东部, 包括滴北凸起、 滴水泉凹陷和 滴南 凸起 图 1 。该地 区在滴南 凸起和 滴北 凸起 均 新疆石油地质 2 0 1 4 正 发现石炭系气藏 图1 。烃源岩主要分布在下石炭 统滴水泉组中 , 内幕发育 自 储 自盖的储盖组合, 靠近 烃源岩及优质储盖组合为石炭系油气的富集提供了 优越的条件 。 图1 准噶 尔盆地陆东地区构造位置与石炭 系气藏平面分布 该区火成岩储集层包括浅成侵入岩、 熔岩和火山 碎屑岩3 种。浅成侵入岩包括酸性的花岗斑岩和中 性 的二长玢 岩 。熔 岩类 包括玄 武岩 、 安山岩 和流纹 岩, 但安山岩较少见 玄武岩为褐灰色、 深灰色, 岩石 中斑晶占3 %~ 3 5 %, 由大小不等的板状斜长石、 辉石 及 少量的橄 榄石组 成 ; 安 山岩为灰 色 、 褐灰 色 、 灰绿 色 , 镜 下见隐 晶结构 、 交织结 构、 斑状 结构或块 状构 造 ; 流 纹岩为灰白、 粉红 、 紫红色 , 基质为霏细结构、 球 粒结 构或玻璃质 结构。火 山碎屑岩包括凝 灰岩和角 砾岩, 其中凝灰岩最为发育。 一 般来说, 火山岩非常致密, 尽管发育一些气孔 等原生孔隙, 但其连通性通常较差, 因此次生作用的 改造往往是火山岩储集物性的主要控制因素 “ 。从 克拉美丽气田石炭系的物性来看, 随着距离石炭系顶 部 不整合 面距 离 的增加 , 孔 隙度 的变 化 出现 2 个波 峰 , 有先增大 , 后减小 , 再增大 , 后减 小的特征 图 2 。 这2 个波峰的出现, 同时也说明了石炭系火成岩储集 层存在着2 个次生溶蚀带, 第一个波峰对应的为火成 岩风化壳储集层 , 油气主要分布在孔隙度相对较高 的储集层中 图2 。风化壳储集层距离石炭系顶部 不整合面的距离相对较近, 但是发育的有利储集层厚 度随 着构造位置 的不同而发 生变化 。在 靠近 凹陷 的 部位 , 由于构造位置相对较低 , 风化、 淋滤作用对火成 岩储集层改造相对较弱, 风化壳储集层厚度较小, 如 滴西2 4 井, 靠近滴水泉凹陷, 发育的风化壳储集层厚 度为1 5 0 m左右 图1 , 图2 ; 随着往东迁移, 构造位置 逐渐变高 , 发育的风化壳储集层厚度也相对较大, 如 滴西 1 7 8 井、 滴西 1 4 井和滴西 1 8 2 井, 最大风化壳厚 度可达 3 0 0 m左 右 图2 。第二 个波峰对应的为火成 岩内幕储集层, 目前在该套储集层孔隙度相对较大的 地 方也发 现了大 量的 油气 显示 图 2 。该 套储集 层 距离石 炭系顶 部不整合面的距离相对较远 , 且随构造 位置 的不同而 发生变化。在靠近 凹陷的部位 , 火成岩 内幕储集层距离石炭系顶部不整合面的距离相对较 小 , 如滴 西 2 4 井 , 主要在 2 0 0 m左 右 图2 ; 随着 远离 凹陷, 内幕储集层距石炭系顶部不整合面的距离相对 较 大 , 如滴西 1 8 2 井 , 最大在 7 0 0 m左右 图2 。依据 石炭系火成岩不同类型储集层的分布发育特征, 对陆 东地区的火成岩风化壳型和内幕型储集层进行了划 分, 并计算了内幕型储集层的厚度 表 1 。 。 o 0 4 o 0 。 2 o 0 o 0 孔隙宦 , % 孔隙 度 , % } \\、 L / 图2 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石炭 系 风化壳储集层与内幕储集层划分 3 1 内幕 天然气 资源潜 力 从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来看, 风化壳气藏和内 幕气藏 具有相 同的油气来源 滴水 泉凹陷和东道海子 凹陷的下石炭统滴水泉组泥质烃源岩 、 盖层 中二 叠统平地泉组的泥岩盖层 和保存条件, 但在储集层 和输导条件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储集层的类比参 数主要为孔隙度、 有效厚度和面积; 而输导体与储集 层具有一定的共性, 即它们都是具有一定的流体储集 空间和渗透能力的地质体, 但其间的根本差别在于输 导体必须在一定的宏观空间范围内具有连值h生, 从而 构成其输导性能 。因此, 常用有效储集层总厚度 一 一 表 1 准噶尔盆地 陆东地 区石炭 系风化 壳储 集层 与内幕 储集层厚度lll 井 号 銎 琵 井 号 銎 琵 髫 滴西 5 1 8 0 0 . 0 滴西 2 7 2 8 0 2 5 9 0 滴西 8 2 2 0 1 5 2 5 滴西 3 1 2 2 0 1 2 2 0 滴西 1 0 4 0 0 0 . 0 滴西 3 2 4 0 0 1 2 0 0 滴西 1 4 2 3 0 1 8 2 0 滴西 3 3 3 8 0 4 3 4 0 滴西 1 7 1 0 0 4 2 6 0 滴西 3 4 3 3 0 6 9 7 0 滴西 1 71 2 0 0 2 . 0 滴西 2 0 1 2 5 0 1 0 7 0 滴西 1 7 2 1 5 0 2 1 0 0 滴 1 2 3 5 0 0 . 0 滴西 1 7 3 1 0 0 7 0 0 滴 1 5 1 5 0 1 3 31 滴西 1 7 8 3 0 0 2 8 8 0 滴 1 6 4 0 0 7 6 5 5 滴西 4 0 0 2 3 7 0 滴 2 1 1 5 0 1 4 7 4 滴西 1 8 2 3 8 0 3 6 2 0 滴 4 01 3 4 0 2 6 0 0 滴西 1 8 3 4 5 0 3 5 9 5 滴 4 0 2 3 0 0 9 0 9 滴西 1 8 4 4 2 0 5 6 0 滴 4 0 3 1 8 0 1 8 6 0 滴西 1 9 3 5 0 5 0 6 6 滴中 1 1 2 0 1 3 5 8 0 滴西 2 0 4 2 0 5 9 5 9 陆东 1 4 2 0 1 6 5 1 . 0 滴西 2 1 2 5 0 5 4 4 5 泉 6 1 9 0 5 8 0 滴西 2 2 2 4 0 4 1 0 5 泉 8 2 0 0 1 4 3 5 滴西 2 4 1 8 0 1 2 6 0 泉 1 2 1 8 0 2 1 . 0 滴西2 6 2 3 0 6 6 0 克美 1 3 1 0 5 5 4 8 和孔 隙度 之积作 为横 坐标 , 储集层 含油性 油气显示 厚度 为纵坐标, 建立两者关系曲线来定量表征输导 体系 。归根结底, 储集层的含油性 油气显示厚度 是 评价输导体系好坏的最终指标。基于以上的考虑, 认 为容积法的计算参数基本涵盖了该地区地质条件的 类比指标, 而且便于这些类比地质条件的定量表征和 内幕型天然气资源潜力评价。容积法的计算公式为 Q I O O A M,S p B ,t 1 式中O 油气地质资源量, 油1 0 4 t , 天然气 1 0 m ; A 有利储集层面积 , k m ; 油气显示 厚度, m; 有效孔隙度, f ; s 一含气饱和度 , f ; p 天然气密度 , f ; 日 一 原始天然气体积系数。 在相同的地质背景条件下, 陆东地区火成岩内幕 储集层与风化壳储集层的含气饱和度 S 、 天然气密 度 p 和原始天然气体积系数 鼠 相似。由于在整个研 究区均发现了火成岩内幕储集层与风化壳储集层不 同级别的油气显示 , 因此假设内幕储集层与风化壳储 集层 的分 布面积 A 相似 。本次重 点分析油气显示 厚 度 h 和 孔隙度 2 个参 数 。通 过对该 地区统计 分 析表明, 石炭系火成岩风化壳储集层的平均孔隙度为 6 2 6 %, 油气显示厚度为5 8 4 4 m; 石炭系火成岩内幕 储 集 层 的平 均 孔 隙 度 为 5 4 5 % , 油 气 显 示 厚 度 为 2 0 3 4 m 表2 , 与火成岩风化壳储集层的类比系数为 0 3 , 结合陆东地区火成岩风化壳天然气资源的分析, 该地 区火成岩 内幕天然气 的资源量 为 1 7 5 0 x 1 0 m 3 2 内幕 天然气勘探 方向 石炭系火成岩风化壳储集层和内幕储集层中的 油气显示厚度统计结果表明, 石炭系风化壳储集层中 油气 显示厚 度在滴 西 1 8 气藏 及周边 相对较大 , 最 大 可达2 0 0 多米; 而在石炭系内幕储集层中, 油气显示 厚 度在滴西 1 7 气藏及 周边最大 , 最大可达 2 0 0m, 风 化壳储集层和内幕储集层的油气显示厚度高值有从 凸起 向斜坡逐渐增 大的特征 图 3 , 表明斜坡带 可能 是石炭系内幕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地区。同时, 目前在 滴南 凸起 发现的油气 有随着构造位置的增高 , 油气 藏 分 布的层位逐 渐变浅的特征 , 如在滴南 凸起 西部发现 的油气主要分布在石炭系顶部风化壳储集层, 随着向 东的迁移, 构造位置逐渐增高, 断裂活动逐渐增强, 油 气向上发生调整, 在位置更浅的部位聚集, 如滴水泉 油 田, 主要为侏罗 系油藏 。因此 , 在靠 近 凹陷 的斜 坡 表2 准噶尔盆地 陆东地 区石炭 系内幕储 集层 与风化 壳储 集层 类比 平均孔隙 度 % 油气显示厚度 m 平均孔隙度 %油气显示厚度 m 打 平均孔隙度 % 油气显示厚度 m 柏 风化壳 内 幕风化壳 内幕 柏 风化壳 内幕风化壳 内幕 柏 风化壳 内幕 风化壳 内幕 衙 1 2 5 2 5 1 6 9 0 0【 l 】 滴西 1 7 8 5 5 0 4 6 2 5 6 5 0 2 6 3 0 滴 西 3 1 6 3 3 4 2 6 5 0【 l 】 0【 l 】 衙 1 5 8 7 5 6 6 4 2【 l 】 1 2【 l 】 滴西 掩 7 3 7 7 8 9 2 0 5【 l 】 0【 l 】 滴 西 3 2 5 7 3 1 5 0 1 46 2 1 0【 l 】 衙 1 6 4 9 2 3 9 2 0【 l 】 5 3 0 滴西 1 8 2 5 6 9 31 4 2 2 6 2 0 5 0 3 0 滴 西 3 3 6 8 7 3 7 1 431 0 0【 l 】 衙 2 1 4 7 8 4 2 2 1【 l 】 0【 l 】 滴西 1 8 3 5 9 4 5 5 9 2 0 4 3 1 0【 l 】 滴 西 3 4 4 3 1 5 2 5 1 0【 l 】 4【 l 】 衙 4 0 1 1 0 8 9 8 2 5 2 6【 l 】 0【 l 】 滴西 1 8 4 6 4 9 51 6 9 5 9 0 0【 l 】 滴西 5 4 2 3 3 0【 l 】 0【 l 】 衙 4 0 2 3 5 5 5 5 3 8 0【 l 】 0【 l 】 滴西 1 9 5 8 2 3 8 7 4 1 5 0 1 2 2 0 滴西 8 3 9 1 5 9 9 61 2 0【 l 】 衙 4 0 3 8 0 2 8 8 3 1 1 6【 l 】 7 6【 l 】 滴西 2 0 6 3 8 61 7 1 0 4 1 0【 l 】 滴中 1 8 5 4 5 7 8 3 5 9 0 4 8 0 滴西1 0 4 9 2 9 4 【 l】 0 【l 】 滴西 2 0 1 9 7 5 7 8 2 9 2 3 0 0 【l 】 克美1 1 5 7 1 .2 4 0 【l 】 8 3 0 滴西 1 4 1 2 2 2 7 7 6 1 7 0【 l 】 7 8【 l 】 滴西 2 1 81 6 81 4 2 61 3 6【 l 】 陆东 1 5 8 5 5 0 7 5 9 7 0 1 3 87 0 滴西 1 7 5 9 9 5 6 9 5 0【 l 】 2 1 0【 l 】 滴西 2 2 5 7 1 4 0 3 2【 l 】 0【 l 】 泉 1 2 4 3 3 4 9 7 1 6【 l 】 0【 l 】 滴西 1 7 1 8 5 9 6 2【 l 】 0【 l 】 滴西 2 4 61 3 6 . 3 1 3 81 0 3 3 5 0 泉 6 4 0 8 2 . 7 1 4【 l 】 0【 l 】 滴西 1 7 2 6 7 2 9 9 9 4 8 6 8 0【 l 】 滴西 2 6 71 6 7 8 5 1 4【 l 】 2 6【 l 】 泉 8 8 9 6 7 5 3 5 7 3 0 0【 l 】 滴西 1 7 3 3 3 9 2 0 2 2 5 6 8 0【 l 】 滴西 2 7 5掩 3 7 4 5 7 7 0 0【 l 】 部位, 由于断裂强度相对较弱, 有利于油气在内幕储 集层中聚集, 这可能也是目前在陆东地区相对高部位 钻探一百多口探井, 却并未在石炭系火成岩内幕储集 层中发现工业气 流的主要原因。 图3 准噶 尔盆地陆东地区石炭系内幕储 集层与风化壳 储 集层油气显示厚度 叠合 4 结 沦 1 陆东地区石炭系火成岩孔隙度随着距离石 炭系顶部不整合面距离的增加出现2 个波峰, 分别对 应 2 个次生溶蚀带, 第一个波峰对应火成岩风化壳储 集层, 第二个波峰对应火成岩内幕储集层。 2 陆东地区火成岩内幕天然气 的资源量为 1 7 5 0 x1 0 m 3 斜坡带为陆东地区石炭系火成岩内幕油气 藏 发育的有利 区域。 参考文献 [ 1 ] 张光亚, 邹才能 ,朱如凯, 等 我国沉积盆地火山岩油气地质与勘 探[J ]中国工程科学, 2 0 1 0 , 1 2 5 3 0 3 8 Z h m l g G u a l gy a , Z o u C a i n e n g, Z h u Ru k a i , f a l P e t rol e u m g e o l o g y a n d e x p l o r a t i o n f o r v o l c a n i c r e s e r v o i t i n t h e s e d i me n t a O , b a s i n s o f C h i n a l J J E n g i n e e r i ng S c i e n c e s , 2 0 1 0. 1 2 5 3 0 3 8 [ 2 ] 邹才能, 赵文智, 贾承造, 等 中国沉积盆地火山岩油气藏形成与 分布[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 0 0 8 , 3 5 3 2 5 7 2 7 1 Z o u C mn e ng , Z h a oW e n z h i , J i a C h e n g z a o , f a l F o r ma t i o n a n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v o l c a n i c h y d mc a r b o n r e s e t w o i t i n s e d i m e n t a O , b a s i n s o f C h i n a l J J 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2 0 0 8 , 3 5 3 J 2 57 2 71 [ 3 ] 孟凡超, 刘嘉麒, 李明, 等 火成岩油气藏的烃源、 成藏机理及 勘探潜力[ J ]新疆石油地质, 2 【 l 1 0 , 3 1 1 1 0 3 1 0 6 M e n g F a n c h a o , L i u J i a q i , L i Mi n g , f a l T h e h y d r o c a r b o n S O U l e , a c c u m u l a t i o n m e c h a n i s m a n d e x p l o t a t o t 3 , p o t e n t i a l o f i g n e o u s r e s e r v o i r l J J Xi n j i a ng P e t r o e l u mG e o l o gy, 2 0 1 0. 3 1 1 1 0 3 1 0 6 [ 4 ] 王绪龙, 赵孟军, 向宝力, 等 准噶尔盆地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 系烃源岩[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 0 1 0 , 3 7 5 5 2 3 5 3 0 Wa n g X u l o n g. z h a 0 Me n g j u n. X i a n g Ba o l i f a l Ca r b o n i f e r o u s S O U l e r o c k si nt h e L u d o n g W u c a i wa na r e a , J u n g g a r b a s i n , N W C h i n a l J J P e t rol e u mEx p l o r a t i o nm a dD e v e l o p me n t . 2 0 0 8 . 3 7 5 5 2 3 5 3 0 [ 5 ] 李剑, 姜正龙, 罗霞, 等 准噶尔盆地煤系烃源岩及煤成气地 球化学特征[J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 0 0 9 , 3 6 3 3 6 5 3 7 4 L i J i a n , J i ma gZ h e ng l o ng , L u oXi a , f a l Ge o c h e mi c al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 o f c o al l n e u r e s o u r c e r o c k s a n d c o al d e ri v e d g a s i n J u n g g a r b a s i n , NW C h i n a [ J J P e t rol e u mE x p l o r a t i o nm a dD e v e l o p me n t , 2 0 0 9 , 3 6 3 365 37 4 6 ] 吴小奇, 刘德良, 李振生 准噶尔盆地陆东五彩湾地区火山岩中 天然气富集的主控因素 lI 高校地质学报, 2 0 1 2 , 1 8 2 3 1 8 3 2 7 W u Xi qi ,L i u De l i a ng , Li Zhe ns he ng The mai n co nt r o l l i ng f a ct m o n t h e e n ri c h me n t o f n a t mal g a s i n v o l c a n i c r o c k s i n L u d o n g W u c a i wa n a r e a , J u n g g a r b a s i nl J ] G e o l o g i c al J o u rnal o f C 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i e s . 2 0 1 2 . 1 8 2 J 3 1 8 3 2 7 7 ] 董雪梅, 徐 民, 贺陆明, 等 克拉美丽石炭系火山岩气 田的高效 勘探开发[ J ]新疆石油地质, 2 0 1 2 , 3 3 2 2 1 4 2 1 7 Don gXue me i, Xu Hua i mi n,He Lu n ring, f a l Effi c i e nt e xp l o r a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c a r b o n i f e r o u s v o l c a n i c g a s fie l d i n Ke l a me i l i a r e ai n J u n g g a r b a s i n[ J J Xi n j i a ng P e t rol e u m Ge o l o gy , 2 0 1 2, 3 3 2 J 21 4 21 7 8 ] 簸世新, 韩晓黎 , 曲伟 , 等 准噶尔盆地三南 滴水泉凹陷及其 周缘石炭系勘探前景[ J ]新疆石油地质, 2 0 0 9 , 3 0 3 2 9 7 2 9 9 L a i S h i x i n, Ha n Xi l i , QuWe i , a l T h e p ms p e c t f o r 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 o f c a r b o n i f e rou s i n S a n n a Di s h u i q u a n s a g a n d a d i a c e n t a r e a s i n J u n g g a r b a s i n l J J Xi n j i a ng Pe t r o l e u m Ge o l o g y. 2 0 0 9 . 3 0 3 J 2 9 7 2 9 9 9 ] 张勇, 唐勇, 查明, 等 克拉美丽气田石炭系火山机构与大 型天然气藏[ J ]新疆石油地质 , 2 0 1 3 , 3 4 1 5 0 5 2 Z h a n g Yo n g, T ma g Y o n g, Z h a Mi n g, a l V o l c a n i c s t t n c t u r al a n d l a r g e s i z e d g a s r e s e t w o i r o f c a r b o n i f e r o u s i n Ke l a me i l i g a s fi e l d , J u n g g a r b a s i n [ J J Xi n j i a ng Pe t rol e u mGe o l o gy , 2 0 1 3 , 3 4 1 J 5 0 5 2 1 0 J S t o g a P, Ru b i n s t e i nN, Hi n t e t wi mm e r G P o ros i t y a n d p e r me a b i l i t y i n v o l c a n i c roc k s a c a s e s t u d y o n t h e S e r i e To b i f e t a, S o u t h P a t a g o n i a ,A r g e n t i n a l J J J o u t a n l o f V o l c a n o l o gy m a d G e o t h e ml al R e a t h, 2 0 0 4, 1 3 2 3 1 4 3 1 1 J F e n g Z h i q i a ng V o l c a n i c roc k s a s p rol i fi c g a s r e s e r v o i r a c a s e s t u d yf rom t h e Qi ngs h e n g a s f i e l di nt h e S o ngl i a o b a s i n, NE C h i n a l J J Mm i n e m a dP e t rol e u m G e o l o gy, 2 0 0 8, 2 5 4 5 J 4 1 6 4 3 2 1 2 J Ch i G u o x i m a g , L a v o i e D e n i s . B e r t r a n d Ru d o l f “ . a l Po t e n t i al h y d r o c m b o n mi g r a t i o n p a t h s p r e d i c t e d f r mn n u me ri c al mo d e l i ng o f b a s i n al fl u i d fl o w i n t h e Pale o z o i c An t i c o s t i b a s i n , e a s t e r n Ca n a d a l J J J o u n a al o f G e o c h e mi c alE x p l o r a t i o n , 2 0 0 9 , 1 0 1 1 J 2 6 2 7 1 3 ] 尚晓庆, 刘洛夫, 高小跃, 等 断裂 砂体复合输导体系输导效率 的定量评价 以库车前陆盆地北带白垩系为例[ 1I l_ 石油天 然气学报, 2 0 1 2 , 3 4 3 3 8 4 3 S h a n gXi a o q i ng , L i u L u o fo, G a o Xi a o y u e , f a l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t r a n s p o rt i ng e ff i c i e n c y o f c o mp o s i t e f a u l t s m a d b o d y p a t h wa y s t Ⅲ _ - B y t a k i ng t h e C r e t a c e o u s i n t h e n o rt h b e l t o f K u q a f o r e l a n d b a s i nfor e x a mp l e[ J ]J o u rnal o f 0 l l m a dGa s T e c h n o l o gy , 2 0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