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3 0卷第 1 期 -5 天热气化 O I L& G A S G E O L O G Y 2 0 0 9年 2月 文章编号 0 2 5 3 9 9 8 5 2 0 0 9 0 1 0 0 3 3 0 8 渤海湾盆地埕 岛地区东营组沉积特征 及 其油气地质 意义 吴光华 , 王 红亮 , 林会喜 , 汪生 好 。 , 高 小 鹏 。 1 .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 1 0 6 4 0 ;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胜利油田分公司, 山东 东营 2 5 7 0 1 5 ; 3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1 0 0 0 8 3 摘要 在岩心、 钻测井、 地震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渤海湾盆地埕 岛地 区东古近系在营组发育有较深水湖一浊积扇、 扇三角洲一滑塌浊积扇、 辫状三角洲、 低弯度河一泛滥平原等沉积体系, 并分析 了其沉积相构成及特征。结果显示, 古近系 东营组沉积前的古地貌特征对东营组下部沉积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层序格架内沉积相构成分析的基础上, 明确 了沉 积相的空间展布特征, 并从储集砂体类型、 储集砂体的分布位置、 有利发育层系及空间展布特征等方面明确了沉积特征研 究的油气地质意义。 关键词 古地貌; 浊积扇; 沉积相; 东营组; 埕岛地区; 渤海湾盆地 中图分 类号 T E l 2 1 . 3 文献标识码 A S e d i me nt a r y f e a t ur e s o f t he Do ng y i n g Fo r m a t i o n i n Ch e ng d a o a r e a a nd t h e i r g e o l o g i c a l s i g n i fic a nc e W u Gu a n g h ua , W a n g Ho n g l i a n g , Li n Hu i x i , W a n g S h e n g h a o 。 ,Ga o Xi a o p e n g 1 . G u a n g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o fG e o c h e mi s t r y ,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fS c i e n c e s , G u a n g z h o u , G u a n g d o n g 5 1 0 6 4 0 , C h i n a ; 2 . S I N O P E C S l e n g l i O i lfi e l d C o m p a n y , D o n g y i n g , S h a n g d o n g 2 5 7 0 1 5 , Chi na; 3 . Chi na U n i v e i t y o fGe c we s , 1 0 0 0 8 3 , 船 Abs t r a c t Th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f o c u s i n t h e Do n g y i n g F o r ma t i o n o f Ch e n g d a o a r e a, t he Bo ha i Ba y Ba s i n i s s t r a t i g r a p h i c l i t h o l o g i c r e s e r v o i r s , t o wh i c h t h e k e y i s a c o r r e c t u n d e r s t a nd i n g o f d e p o s i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is t i c s o f r e s e r v o i r s a n d b o d y . A c o mp r e he n s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c o r e, dril l i n g /l o g g i n g, a n d s e i s mi c da t a o f t he a r e a, C O h er Es the e x i s t e n c e o f s e d i me n t a r y s y s t e ms s uc h a s d e e pe r l a k e t u r bi d i t e f a n, f a n d e l t a - s l u mp t u r bi d i t e f a n, b r a i d e d d e l t a, l o w- s i n u o s i t y s t r e a m flo o d p l a i n, a n d e t c, a n d p r o v i d e s i n s i g h t s i n t o t h e c o mp o s i t i o n a n d f e a t u r e s o f t h e s e s e d i me n t a r y f a c i e s . Th e r e s u l t s i n di c a t e t ha t p a l a e o g e o mo r p h i c c h a r a c t e ris t i c s be r e t h e d e p o s i t i o n o f th e Do n g y i n g Fo rm a t i o n s h o w a s t r o n g c o n t r o l l i n g e ffe c t u p o n t h e d e po s i t i o n o f t h e l o we r Do n g y i n g Fo r ma t i o n .Ba s e d o n s e d i me n t a ry f a c i e s a n a l y s i s w i t h i n t he s e qu e n c e s t r a t i g r a p h i ca me wo r k, the pa p e r di s c u s s e s t h e s p a t i al d i s t ribu t i o n o f t h e s e s e d i me n t a ry f a c i e s a nd t h e p e t r o l e um g e o l o g i c s i g n i fi c a n c e s o f the s t u d y o n s e d i me n t a r y f e a t u r e s i n s u c h a s p e c t s a s t h e t y p e s a n d d i s t ribu t i o n o f r e s e r v o i r s a n d b o d y, f a v o r a b l e s t r a t a, c h a r a c t e ris t i c s o f s p a t i al d i s t rib u t i o n, a n d S O O ff . Ke y wo r d s pa l e o mo r p h o l o g y;t u r b i d i t e fan;s e d i me n t a ry f a c i e s;Do n g y i n g F o rm a t i o n;Ch e n g d a o a r e a;Bo h a i Ba y Ba s i n 埕岛地 区位于渤海 湾南部水 深 0~1 8 m 的 浅海海域 , 构造位置上位于渤海湾盆地 济 阳坳陷 与渤 中坳 陷交汇区域 , 其 南以埕北 断层 与埕北 凹 陷相接 , 东南 以断层与桩 东凹陷 毗邻 , 东北 以斜 坡带向渤中凹陷过渡 , 具体包括埕北低 凸起 和埕 北凹陷的东南端 、 渤 中凹陷西南段 、 桩 东 凹陷及 沾化凹陷的东北缘 5个二级构造单元的部分区 域 图 1 。该 区已在潜 山披 覆构造上 发现亿 收稿 日期 2 0 0 8 1 1 0 5 。 第一作者简介 吴光华 1 9 6 3 一 , 男 , 高级工程师 , 石油地质综合研究 。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4 0 6 7 2 0 7 8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34 石 油与天然气地质 第30卷 吨级的新近系埕岛油田。但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 加大,本区勘探重点已由潜山披覆构造主体转向 斜坡带,由新近系转向古近系主要是东营组,由 构造油藏转向构造 一 岩性油藏、岩性油藏。而岩性 油藏勘探的关键是对储集砂体沉积特征与分布的 正确认识。但由于埕岛地区所 处特殊的区域构造 位置,对古近系沉积特征缺少系统研究。 利用 沉 积学 怛 ’ 及 层序地层 学理论与 技 术 ∞娟j ,系统研究埕岛地区古近系东 营组沉积相 及层序格架 内的沉积体系分布,查清不同物源区、 不同类型砂体的时空展布规律,对埕岛地区进 一 步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图1埕岛地区构造位置示意图 F i g .1StructurallocationoftheChengdaoarea 1 沉积体系类型及其特征 1.1 较深水湖 一 浊积扇体系 该沉积体系又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 种是以较 深湖相暗色泥质 岩为主,浊积扇体较少或不发育 的沉积体系,以较闭塞环境下形成的深灰 色油泥 岩、泥岩为主,局部夹薄层的浊积成因的粉 砂 岩、 砂岩;另 一 种以发育较深水湖相 的厚层深灰 色泥 岩夹较厚层浊 积扇体砂岩、砾质砂岩为主。后者 根据其发育的古地貌背景,又可分为两种类型,即 缓坡浊积扇和陡坡浊积扇。 缓坡浊积扇主要发育在埕岛东部斜坡区,由埕 岛凸起提供物源,沿斜坡上的沟谷向盆地输送碎屑 物质,在斜坡下部较平缓位置形成浊积扇。浊积扇 一 般由供给水道和扇体两部分构成。供给水道主 要发育在斜坡位置,早期为输送碎屑物质的通道; 随着水体范围的扩大、砂体退积而被粗碎屑物质充 填形成浊流水道;岩性主要由砾状砂岩、砂岩组成, 砂岩具块状结构,顶底与上、下湖相泥岩突变接触, 厚度可达数十米;测井曲线为箱形特征;地震剖面 上表现为沟谷部位的双向上超反射特征 图2。位 于盆地低洼处的浊积扇,表现为多个砂体的侧 向叠 置,扇体形态明显,主 要由浊流 水道 和席 状 砂两 网2充填浊积水道的钻、测井及地震响应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1期吴光华,等 .渤海湾盆地埕岛地区东营组沉 积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35 部分组成。浊流水道表现为多 个水道 的垂向叠 置,岩性以砾状 砂岩、粗 一 细砂 岩 为主;层理不发 育,局部含泥砾,部分发育有鲍马层序的A B段或 A BC段 ,顶部的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中出现波状层 理,层面富含碳屑;与上、下深灰色泥岩呈突变接 触 ‘引 ;测井曲线上块状箱形特 征明显图3。浊 积席状砂岩性以细砂 岩、粉砂岩为主,块状 层理, 局部发育波状或波状交错层理,含暗色泥砾,层 面 含碳屑。浊积扇体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较强振 幅 的前积反射或双向下超的透镜状反射特征图3。 图3缓坡浊积扇的钻、测井及 地震响应特征 F i g .3Drilling l og.10gandseismicresponsesofgentleslopeturbiditefan 陡坡浊积扇主要发育在研究区南部埕北断层 下降盘,由于断层 的活动,粗碎屑物质直接进入断 层下盘的较深水体中形成浊 积扇体,不发 育缓坡 浊积扇的供给水道。陡坡 浊积扇体在研究区主要 呈单个扇体的形 态,规模 一 般较小。钻井 剖面 上 为夹于厚层较深水暗色湖相泥岩 中的砂质沉积, 顶、底突变接触;单层厚 度 一 般不大,岩性以粗砂 岩、细砂岩、粉砂 岩 为 主,测井 曲线上呈锯齿状箱 形特征;地震剖面上多表现为单个同相轴的前 积 反射或透镜状反射特点图4。 1.2 扇三角洲 一 滑塌 浊积扇体系 扇三角洲为 冲积扇人湖形成的粗碎屑沉积 体 MJ 。研究区扇三角洲主要发育在南部,为西南 桩海地区的扇三角洲向埕岛地区的延续;在埕岛 南部主要以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为主,越 过低凸起 以后,在低凸起上则以前扇三角洲 沉 积为主。同 时扇三角洲前缘在坡 度较 陡部 位发生滑 塌作用, 沿埕北30构造带西 北侧的沟谷 被搬运到斜坡及 其以下的相对低洼部位沉积,形成滑塌浊积扇体。 研究区发育的扇三角洲前缘岩性 主要为砾状 砂岩、砂岩与灰绿色泥岩互层,发育有前缘辫状分 支河道、河口坝和席状 砂等多种砂体类型。岩心 观察表明,前缘辫 状 分支河道为多个呈正韵 律 的 河道垂向上相互切割叠置而成的复合体,呈典型 的辫状河道特点;岩性为砾状 砂岩、粗砂岩、中砂 岩、细砂岩至粉砂岩均有发育;河道主体发育大型 槽状交错层理,顶部 的粉砂岩层面富含碳屑,显水 平纹层;河道侧翼或远端岩性相对较细 ,以细砂岩 为主,顶部出现 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发育有 低角度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层面富含碳屑;河道 问沉积以灰绿色 的粉 砂 质泥岩和 泥质粉 砂 岩 为 主,含大量 的炭屑,水平纹 层发育;测井曲线上多 以小规模的箱形特征为主 图5。河口坝表现出 典型的反韵律特征,测井曲线上呈漏斗形 一 箱形特 征。席状砂以中、细砂岩为主,测井曲线上表现为 齿形或指状特征。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地震剖面上 多表现为前积反射或丘状反射特征。前扇三角洲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36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第30卷 G R2 芝 重 3车 嚣 4 图4陡坡浊积扇的钻、测井及地震响应特征 F i g .4Dril ling l og,logandseismicresponses ofsteepslopeturb iditef an 图5扇三角洲前缘辫状河道的钻、测井及地震响应特征 F i g .5Dril ling l og.10gandseismicresponses ofbraidedchan nelatthefrontoff an delta 罢裳 专妻堂 .罗量竺要 曼舞兰碧 主二曼型奎翌呈 譬 1.3 辫状三角洲体系 细砂、粉砂岩,其在地震剖面上与湖相泥岩已不易 一 ”⋯⋯⋯~ 、 区分。指来 自埕东凸起 的辫状河入湖所形成的遍布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1期 吴光华,等 .渤海湾盆地埕岛地区东营组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37 全区的三角洲 沉 积,层位上主 要发育在古近系东 营组二段上部。钻、测井剖面上为厚层砂砾岩、砾 状砂岩、砂岩 夹薄层泥质沉积;垂向上呈反韵律, 为典型的进积 一 加积叠加样式;下部以河口坝沉积 为主,上部主要以辫状分流河道沉积为主;测井曲 线上表现为漏斗形 一 箱形组合图6;岩性剖面上 辫状分流河 道表现为多个砂体的垂向叠置;单个 砂体呈正韵 律,以发育大型槽 状 交 错层理为主。 地震剖面上表现为较平缓的大型的叠 瓦状前积反 射结构,反映辫状三角洲前缘的推进过程;横剖面 上,具有多个透镜状侧向叠加反射结构,反映了辫 状三角洲不同朵叶体的侧 向迁移叠置特征。 1.4 低弯度河 一 泛滥平原体系 主要发育在古近系东营组 一 段,为 一 套遍布 全区的砾状砂岩、砂岩与灰绿色、棕红色泥岩互层 沉积;发育有低弯度 河道、决口河 道 一 决口扇砂体 和泛滥平原泥质沉积。低弯度河道在钻井剖面上 呈典型 “ 泥包 砂 ” 结构;岩性剖面上表现为多个正 韵律砂体的相互叠置,发育有大型槽状交错层理、 平行层理图7;测井 曲线多呈箱形 特 征;地 震 图6辫状三角洲前缘的钻、测井特征 Fi g .6Dril ling l ogand logrespon sesof thefrontofbr aided delt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深度/ ┃┃ ┃ ┃┃ 地层 ┃┃ 岩性剖面 ┃ 岩性描述 ┃ 沉积相 ┃ ┃ ┃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5 8 2 ┃ I ┃┃ ┃ ┃┃┃ ●● ┃┃ ┃ ┃┃ ┃ ┃┃ 低 ┃┃┃ ┃ o ┃┃ ┃ ┃┃ ┃ ┃ - 含砾粗砂岩 一粗砂岩 ┃ 弯 ┃ ┃ ┃┣ ━ ━━━ ━ ━━ ━ ━┫ ┃ ┃┃ ┃ l ┃┃ ┃ ┃┃ ┃ ┃┃ 含油 ┃ ┃┃┃ ┃ ┃┃ 度 ┃┃┃ ┣ ━━ ━ ━━━ ━ ━━ ┫ ┃┃ ┃ 东 ┃ ┃ ┃ 大型槽状 一 平行层理 ┃ ┃ ┃┃ ┃ ┃┃ 河 ┃ ┃┃ ┣ ━━━ ━ ━━ ━ ━━┫ ┃ ┃┃ ┃ ┃ 、 ┃┃ ┃ ┃┃ ┃ ┃┃ 道 ┃ ┃┃ ┃ o ┃ ┃ ┃┃┃ 2 612 4 5 ┃┃ ┃ ┃┃ ┃ ┣━ ┳ ━━━ ━ ━━ ━ ┫┣ ━ ━━ ━ ┫┃ 营 ┃┃┃ ┃ ┃┃ ┃ ┃ 2 ┃ ┃ ┃┃ ┃ ┃┃┃ ┃ ┃ 灰绿色泥岩 ┃ ┃ ┃┃ 2 614 2i ┃┃ ┃ ┃┃ ┃ ┃┣ ━ ┻━━ ━ ━━ ━ ━┫ ┣ ━━ ━ ━┫┃ ┃ 2扯15 27 ┃ 一 ’ / ┃ 泥质粉砂岩 一 粗砂岩,槽 ┃┃┃ 组 ┃┃┃ ┃ 决口 ┃ ┃┃┃ ┃ 状 交错层理,层面见碳 ┃ 河道 ┃ ┃┃┃ ┃ 屑,反韵律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灰绿色块状泥岩夹 ┃ ┃┃ ┃ ┃┃ ┃ 薄层泥质粉砂岩 ┃ ┃┃ ┃ 2649】j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7低弯度河 的岩心响应特征 Fi g .7Descri pti onofcoresf r o mlow sinuositystream 剖 一 决口扇 为典型反面 上为透镜状反射。决口河 道韵律或块状特征,岩性 为泥质粉砂岩 一 粗砂岩; 发育有交错层理,局部层 面含碳屑及 少量 的暗色 泥砾图7;测井曲线上为漏 斗形或齿状;地震剖 面上显示为透镜状或叠瓦状反射。 2 古地貌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在古近系东营组沉积之前,研究区大的地貌单 元有潜山高地包括埕岛潜山和埕 北30潜山、斜 坡研究区的东部斜坡区和断阶埕北断裂带的东 南端和洼陷区,这些大的地貌单元控制着研究区 古近系东营组下部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的分布。 研究区潜山高地为埕岛潜山的东部部分,为 向东、向北缓倾的斜坡,与下部的斜坡区过渡。埕 岛潜山为研究区古近系东营组下部的沉积提供了 物源。正是 由于 埕岛潜山的存在,才能在潜山的 四周发育多种类型的扇体,为该区古近系东 营组 下部储集层的形 成 奠定了物质基础。另外,潜山 上发育的沟谷为碎屑物质进入潜山下部 的斜坡区 提供了通道。埕 北 30潜山的存在使沿 沟谷输送 而来的碎屑沉积物沉积的范围受限,使碎屑沉 积 物的展布范围更多地向北延伸。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38 石油与天然 气地质第30卷 潜山下部的斜坡区是古近系东营组下部碎屑 沉积物的主要卸载区域,沿 沟谷搬运而来的碎屑 沉积物在此沉积形成缓坡浊积扇体或滑塌浊积扇 体。该地貌单元 之上有发育 一 些次 级 的地貌单 元,如坡折带、沟谷等 川 。这些次级地貌单元进 一 步控制了沉积相的分布及沉积区的范围。如在坡 折带及其以下位置 ,往往是沉积物的卸载区,也是 粗碎屑沉积物较发育的区域;在坡折带以上的位 置,粗碎屑沉积物很少沉积,往往是剥蚀区或沉 积 物过路区。在沟谷发 育的位置,往 往早期是碎屑 物质进入盆地的通道,晚期被 充填形成供 给水道 沉积;在沟谷的出口,是粗 碎 屑物 质卸 载堆积位 置,往往堆积形成浊积扇体沉积。 埕北断裂带的东南端断阶控制了研究区南部 陡坡浊积扇的发育。由于断层的活动,使上升盘 的沉积物直接进入下降盘,在下降盘形成 陡坡 浊 积扇体。由于多个断层 的活动,在研究区南部 形 成了多个陡坡浊积扇体 ⋯。 。 洼陷区主要以较深水湖相沉积为主,局部发 育有浊积扇沉积。 3 主要层序沉积相构成与分布特征 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与方法 ⋯ ’ ,将 古近系东营组划分 为4个层序,自下而上命名为 S 4 、S3、s 2、s1。各层序的地层发育及 沉积相构成 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图8。 3.1 层序S4 该层序处于古近系东营组发育的初始阶段。 此时,断裂活动不发育,湖盆基底沉降缓慢,水体 相对闭塞,外来物质的加入很少,湖盆 的分布范围 也相对局限。只是在斜坡下部的区域存在该套地 层,厚度不大,但向东、向北 的洼陷区地 层有加厚 趋势。该层序主 要发育 一 套深灰色泥岩、油泥岩 沉积;泥岩颜色虽深,但水体不 一 定深,水体较静, 应为湖水相 对平静状态下的浅湖 ~ 较深 湖沉 积。 砂体不发育,在CB32井区附近发育有物源可能来 自于埕北30潜山上的浊积砂体沉积,但推测其分 布范围较局 限。 图8埕岛东部CBl5 1井 一 cB 32井 近南北向东营组层序及沉积相对比剖面 Fi g .8Corr elationofsequences andsedimentaryfacies oftheDong yingF or mationintheCB l51 一CB 3 w el ls,easternChengdao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1期吴光华,等 .渤海湾盆地埕岛地区东营组 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39 3.2 层序S 3 此时,断裂活动加剧,盆地基底快速沉降。同 时,由于断裂 的活动,导致潜山上物源区容易发生 风化作用,大量的碎屑物质的风化剥蚀,被雨水携 带,沿潜山上的沟谷被搬运而进入湖盆,导致湖水 面的迅速上升而发生水进作用。同时,大量碎 屑 物质在斜坡下部相对平缓地区沉积而形成浊积扇 体。随之发生古近纪东营期的最大水进作用,形 成以厚层暗色泥岩 为主 的最大 洪泛面沉 积。之 后,由于构造活动趋缓,基准面 开始下降,研 究区 开始发生湖盆 的充填作用,来 自西南部的大型扇 三角洲 开始影 响本区。 因此,在基准面上升期古近系东营组 Ⅳ砂组 沉积时期,研究区主 要受埕岛潜山自身物源影 响,碎屑沉积物直接被搬运进入较深水湖区,形成 较深水湖 一 浊 积扇沉 积体系。由于古地形特征 的 不同,形成的浊积扇体的特征也存在差 异。研 究 区南部由于受埕 北断层东南端断层 活动影响,在 较深水湖相背景下,碎 屑沉积物 直接进入断层下 降盘的较深水湖水体中而形成 陡坡浊积扇。在研 究区北部的缓坡背景上,发育有多条沟谷,碎屑沉 积物沿沟谷被携带到斜坡下部的较深水区域中沉 积而形成缓坡浊积扇体9a。 基准面下降期古近系东营组Ⅲ,砂组 沉积时 期 ,斜坡上沟 谷基本填平 ,研究区主要受来自南 部埕东凸起的大规模的扇三角洲的影 响。由于南 部物源碎屑供应充足,扇三角洲扇体砂体推进距 离远,规模大,几乎覆盖大半个研究区。扇三角洲 越过潜山后,在埕北 30潜山西侧 沟谷 一 带,由于 地形相对低洼,同时,坡度较 陡,前缘的沉积发生 滑塌作用,沿沟谷被搬运 至埕 北30潜山北侧的斜 坡下部发生 沉积,形成 滑塌 浊 积扇体。埕岛潜山 自身 的 物源已较小,仅在研究区的西北角 C B 802 - - SH l 0 - - CBG403井 一 带形成缓 坡 浊 积扇 体图9b。 3.3 层序s 2 该层序整体上处于古近 纪东营组湖盆演化 的 收缩期,上升期仅在近凹陷中心部位有发育,主要 为湖相泥质岩沉积。下降期物源来自于南部的垦 东凸起的辫 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覆盖整 个研究 区,粗碎屑沉 积 发育,砂砾岩、砂岩 的厚度 一 般为 50 ~ 150m 左右。研究区南部厚层 含砾不等粒 砂 岩发育,北部沉积物粒度 变细,以发育细砂岩、粉 砂岩为特征;同时,砂层厚度也呈南厚北薄 、东 厚 西薄的特征,反映了该 辫状三角洲体系的沉积特 点受距物源区的远近及斜坡古地形的影响。 图9埕岛东部古近系东营组层序s 3沉积相分布 Fi g .9D istributionofS 3sedimentaryfaciesintheDong ying ationoftheeaste rn C hengdao a .上升半旋回;b.下降半旋回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石 油 与 天 然 气 地 质 第3 0卷 3 . 4层 序 S 1 在古近系东营组沉积的晚期 , 由于东 营组长 期基准面的持续下降, 该区已演变成为河流沉积。 沉积物粒度 较粗, 河道化 明显, 表现 为低 弯度河 流一 泛滥平原沉积体系。由于此前下部地层 的填 平补齐作用 , 全 区地层厚度 差异 已不大 , 一般 为 2 0 0 m左右。在该层序的基准面上升期 , 低弯度河 道及决 口河道/ 决 口扇沉积发育, 砂体厚度相对较 大 ; 下降期 , 河道相对不发育 , 以发育冲积平原 泥 岩为特征 ; 在上升与下降的转换位置 , 即具有最大 可容纳空间的位置, 发育一套暗色 的泛滥平原泥 岩为主的沉积。 东营组整体处于湖盆演化的断一坳过渡阶段 , 以湖盆的萎缩及粗碎屑沉积物的沉积充填作用 为 主。早期由于断层活动 , 湖盆 以发育较深水湖相 沉积为主 , 局部发育浊积扇沉积 ; 中期断层活动减 弱 , 三角洲充填作用增加 , 以发育扇三角洲和辫状 三角洲沉积为主, 局部 由于地形等 因素影响 , 三角 洲前端可发育一定规模 的滑塌浊积扇沉积 ; 晚期 则以低弯度河流一泛滥平原沉积覆盖全区。 4 油气地质意义 1 对岩性地层油气藏而言 , 有利的储集砂体 是缓坡浊积扇 、 陡坡浊积扇 、 滑塌浊积扇及扇三角 洲前缘砂体。 2 陡坡带发育陡坡浊积扇, 缓坡带发育缓坡 浊积扇。斜坡上的沟谷为输送沉积物的通道, 也是 浊流充填水道砂体发育的有利区; 斜坡下部为沉积 物主要卸载区, 也是浊积扇砂体发育的有利地区。 3 层序 s 3 Ⅲ砂组和Ⅳ砂组 内部是有利储 集砂体发育的主要层 系, 因而也是岩性油气藏勘 探的有利层系。 参考文献 1 孔凡仙. 埕岛油田地质与勘探实践 [ M] . 北京 石油工业 出版 社, 2 0 0 0 2 吴崇筠 , 薛叔浩. 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 M] . 北京 石 油工业 出版社 , 1 9 9 2 3 邓宏文 , 王红亮 , 祝永军 , 等.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原理及 应用 [ M] .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 0 0 2 4邓宏文. 美 国层序地层研究 中的新 学派高分辨率层序地 层学 [ J ]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1 9 9 5 , 1 6 2 8 9~9 7 5 鲁国明, 刘魁元. 济阳坳陷高凸起斜坡带新近系油气成 藏与勘 探实践 [ J ]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2 0 0 6 , 2 7 2 2 5 8~ 2 6 2 6 张善文 . 济 阳坳陷第 三系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 与实践 [ J ] . 石 油与天然气地质 , 2 0 0 6, 2 7 6 7 3 1 7 4 0, 7 6 1 7 韩文功 , 张建宁 , 王金铎 . 济阳坳 陷隐蔽圈 闭识别 与精细描述 [ J ]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2 0 0 6, 2 7 6 8 4 9 8 5 9 8 靖辉 , 张晓武 , 赵铭海. 新近系馆 陶组上段储层预测方法 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垦东北部地 区为例[ J ] . 石油与天然气地 质, 2 0 0 7, 2 8 3 4 0 1~ 4 0 6 9 袁向春 , 钟建华 , 高喜龙 , 等. 埕岛东斜坡水下扇沉积特征[ J ]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 0 0 3, 2 4 2 1 4 6~1 5 1 1 O 陈广军 , 宋 国奇 , 王永诗 . 斜坡带低位扇砂岩体岩性 油气藏勘 探方法 [ J ] . 石油学报, 2 0 0 2 , 2 3 3 3 4~ 3 8 1 1 邓宏文 , 王洪亮. 古地貌对陆相裂谷盆地层序充填特征的控制 [ J ]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2 0 0 1 , 2 2 4 2 9 3 2 9 6 1 2 邓宏文 , 王洪亮 , 李熙哲. 层序地层地层基准面的识别、 对比技 术及应用 [ J ]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1 9 9 6 , 1 7 3 1 7 71 8 4 编辑陈喜禄 l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期刊再次入编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据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 0 0 8 年版编委会审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期刊入编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 0 0 8 年版 即第 五版 之石油 、 天然气工业类的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 刊要 目总览 每 4年出版一次 , 从 1 9 9 2年起 已出版过 4版 , 主要是为图书情报部门对 中文学术期刊的评估 与订 购、 为读者导读提供参考依据 。评选核心期刊的工作, 是运用科学方法对各种 刊物在 一定 时期 内所 刊载论 文的学术水平 和学术影响力 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科研活动。本版核心期刊定量评价 , 采用了被索量、 被摘 量、 被引量、 他引量 、 被摘率 、 影 响因子 、 获 国家奖或被 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 录、 基金论文 比、 We b下载量 等 9个评价指标 , 涉及期刊 1 2 4 0 0余种 , 5 5 0 0多位学科 专家参加 了核心期 刊的 评审工作。经过定量评价和定性评审, 从我国正在出版的中文期刊中评选出1 9 8 0 余种核心期刊, 分属七大编7 3 个学科类目。该书 由各学科核心期刊表 、 核心期刊简介 、 专业期刊一览表等几部分组成 , 不仅可以查询学科核心期刊 , 还可以检索正在出版的学科专业 期刊, 是图书情报等部门和期刊读者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书。 李 军 氢 虑 、 掣繇 商 商 转 s s s 商 固 氢 龠 , 船、 倚 、 船、 昏 ; 虑、 ; 渤商 盘 ; 卢、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