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30卷第4期 占沾 专天然乞地彦 O ILGASGEO L O G Y2009年8月 文章编号0253 998 5200904 0398 07 渤海海域 渤中凹陷源控 油气作用 及有利勘探区域预测 夏庆龙 ’ ,庞雄奇 。⋯ ,姜福杰 。,。⋯ ,马行陟 。 [1 .中海石油中国有 限公司天津分公 司 ,天津 300452;2.中国石油大学 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 北京10224 9; 3.中国石油大学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 9; 4.新疆大学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8 30046] 摘要根据 “ 源控论 ” 的地质思想,通过对中国东部盆地烃源岩 与油气藏分布特征的地 质统计,提 出了油气 分布门限的概 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油气成藏概率、储量分布概率和最大油藏规模的相关概念,采用地质统计、回归判别 的方法,建立 了多元非线性数学模型。结合排烃门限、成藏门限和分布门限对渤海海域渤中凹陷的油气分布进行了综合 预测,结果表 明,石臼坨成藏体 系和渤东成藏体 系是最有利的勘探区带,在排烃边界范围附近、成藏概率大干8 0%的圈闭将是最有利的 勘探目标。 关键词排烃门限;成藏门限;分布门限;源控论;烃源岩;渤中凹陷;渤海海域 中图分类号T El32 .1 文献标识码A Controlofsourcerockonhydrocarbonaccum ulationand predi ctionof favorable pl aysintheBozhongDepressionoftheBohaiSeawaters Xia Qi nglong ’ ,PangXi ongqi 。⋯ ,Ji angFujie 。,。一 ,M aX ingzhi 。’。 1 .CNO OCT ia njinCompany,Tia njin300452 ,C hi na;2.Research CenterforBasinandReser voir,C hinaUniversityof Petroleum ,B eing102249 ,C hi na;3.StateKeyLaboratoryofPetroleumResourcesandP r o specting,Be彬ng10224 9 ,C hi na; 4.Schoolo fG eolog yExpl orationandEngineering,Xinjia ngUniversit y,U rumqi ,Xi njia ng8 3004 6 ,Chi na A bstractAccordingtothe g eologicaltheoryof “ sour ce contr ol ” i .e. ,hydr ocarbon accu m ulationsar eu nder thecontrolofsourcer ocks,wem ade g eostatisticsondistributions ofs ourcer ocksandreser voirsinChina ’ S easternbasins.Basedonthesestatisticaldata ,web roughtforwardaconceptof “ hydr ocarbondistributionthr esh old ” ,whi ch laysthefoundationfor con ceptssuchas “ pr ob abilit y ofhydr ocarbon pool ing ” 。 “ pr ob abilit y ofre - servedistribution ” and “ m axim u msizeofreservoir ” .Am ultivariatenonlinearmathem aticalm odelw asestab lishedb y usingthe g eostatistics andr egressiondiscriminationappr oaches.Wemadeacom p rehensive p rediction onthehydrocarbondistributionintheBozhongdepr essionoftheBohaiSeaw atersaccordingtotheh yd r ocarbon expulsionthr eshol d,h yd r ocarbon pool ingthresholdandh yd rocarbondistributionthr eshol d.T heresultsshow that,thefavor ab le pl ays ar etheShi j iutuo pool ingsystemandtheBodongpoolingsystem.Favor ab leexplor ation targets wil lbetr apswhichareadjacenttothebou ndar y ofhydr ocarbonexpulsionand haveanover8 0% pr ob a - bilit y ofhydrocarbon pool ing. Keyw ordshydrocarbonexpulsionthr eshol d;h yd rocarbon pool ingthr eshol d;distributionthr eshol d;source controltheory;sourcerock;BozhongDepr ession ;B ohaiSeaw ater s 收稿日期2009 06 03。 第 一 作者简介夏庆龙1964 一 ,男,教授级高工,石 油地质。 基金项 目中海石油中国 有限公司项目S C 06TJ TQL 一 004。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4期夏庆龙,等 .渤海海域渤中凹陷源控油气作用及有利勘探区域预测 399 “ 源控论 ” 的地质思想于 1963年提出 - 3] ,在 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过 程中得 到进 一 步深 化 MJ 。 “ 源控论 ” 强调 “ 油气田环绕生油 中心分布,并受生 油区的严格控制,油气藏分布围绕生 油中心呈环 带状分布 ” _l。J 。国内外学 者也通过大量的统计 得 出认识,即形成 大油气田的源岩生烃强度具 有 下限值 ∞棚J ,另外,油气分布距离源岩中心的距离 存在极限值, 一 般不会超过 100km _J” ”J 。若能建 立源控油气作用 的定量模 式 ,将对油气藏的形成 与分布规律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手 段,对于油气勘探实践而言,具有 十分重 要的理论 意义和实际意义。 1 有效源岩及其定量评价标准 所谓有效烃源岩,是指既有油气生成又有油 气排出的岩石 ⋯] 。 一 般认为 有机碳含 量大于 0.5%的暗色泥岩或油 页岩即为烃源岩 ,氯仿沥青 “ A ” 指标的标准 是0 .5% 。并以此作为 界 定有效 烃源岩的 下 限标准 ‘”一引 。也有以门限控 烃的思 想对有效烃源岩进 行判别 引 。此外,也有 学者利 用模拟实验 方法 _】 ”弱0和 密集取样观测岩心烃 类 含量等地球化 学 参 数的方法 研究烃源岩 的有 效 性 卫。卫引 。总之 ,大多数学者定义优质烃 源岩为 有 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对 油气成藏有较大贡献的烃 源岩 旧⋯ ,目前国内外 尚无统 一 的判别标准 怛“ 。 2 源控油气作用 及其定量表征 源控油气作用自提 出以来,得 到了学者们的 广泛认同,基于 “ 源控论 ” 思想 的指导,以物质平衡 原理为基础 的门限控烃理论 嵋乩凹0很好 的发 展 了源 控油气作用的思想,并 从综合分 析油气运聚过程 中的各种地质因素和地质作用 出发,达到 定量 预 测油气资源和分布规律的目的。 笔者提 出了油气分 布 门限 的概 念,是 指 含油 气盆地内受烃源岩条件的控 制,油气能够运移的 最大范 围 ⋯ 。并将这 一 概念 继续延伸,建立了油 气成藏概率、储量分布概率和最 大油藏规模 3个 相关概念及数学模型图1。并 收集了中国东部 图1油气分布概率及储量分布丰度地质概念及数学模型 Fi g .1Geologicalconcepts andm athem aticalmodels ofhydrocarbondistribution probabi lit y andreserves abundance Li.第i个圈闭到排烃 中心的距离 ,km;zi .第i个圈闭到排烃灶 边界的距离 ,km;g。 .烃源灶排烃强度 ,10 。 t/kin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400石油 与天然 气地质第30卷 含油气盆地的油气藏 分布 与烃 源岩 条件的相关 数据。 1烃源岩排烃强度g 。 该参数反映了烃源岩排烃能力与油气分布的 关系,即烃源岩排烃强度能够辐射的范围。 2油气藏到排烃中心的距离, J 该参数表明了油气藏距离排烃中心的远 近, 此值以排烃中心为原点,越大表明油气运移的距 离越大。 3油气藏到排烃边界的距离f 该参数的取值以排烃边界为原点,在排烃范 围以内取负值,在排烃范围以外取正值,反映了烃 源灶内外油气分布的特征。 以上述3个参数为统计目标,统计了中国东 部7个含油气盆地和凹陷的539个油 气藏的资 料[最大距离L、最小距离 f以及排 烃强度 g。],建立了样本空间表 1。 另外,为了消除盆地地质条件差别的影响,在 分析以前,对不同盆地或凹陷的原始数据进行了 标准化处 理,然后再合并到 一 起,建立具有普遍 意 义的样本空间。处理方法如下 L 标准化 L /L 01 f 标准化 l/ L 02 式 中L 标准化为标准化后 , J值 ,无量纲;f 标准化为标准 化后 z值 ,无量纲;L为油气藏 到排烃 中心的实际 距离,km;f为油气藏到排烃边界 的实际距离,km; 厶,为沿着 , J方 向 ,排烃中心到排 烃边界的距离, km 。 2.1 源控作用下的油气成藏概 率与定量表征 2.1.1油气成藏概 率的定义 在应用中发现,通过油气分布门限的研究尽管 可以获得某 一 研究区的有效勘探范围,但在这 一 范 围之内究竟什么样的区带油气成藏的概率最大,也 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由此形成了油气成藏概 率这 一 概念,是指含油气盆地中,在油气分布 门限 以内的某 一 位置处形成油气藏的概率值 ㈣ ’ 。 2.1.2油气成藏概率的定量模式 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油气藏 出现的概 率与排烃中心距离£呈对数减小的趋势,与排烃 边界距离£则呈现了高斯正态分布特征,与排烃 强度 q。的正相关性非常 明显 。根据单因素回归 的初步分析结果,采用多元非线性的回归,建立了 油气藏成藏概率定量模型 F 0 .046e 。。。% 一 0.161nL 0.65e 一 。 。 ’’㈨’’ 0.134 5 尺 ’ 0.8 8 2 5 3 式 中F。为油气成藏概率;g 。为最大 排烃强 度, 10 ‘ t/km 。 。 2.2 源控油气藏 的储量分布概率与定量表征 2.2.1 储量分布概率的提出 储量分布概率是指含 油气盆地内,距离排烃 中心的 一 定范围内,油气储量占总储量 的比例 ㈣’ 。 2.2.2储量分布概率的 定量模式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油气储量与排烃中心距 离£呈近线性 的相关特征;与排烃边界距离,则 呈现 了抛物线的特征,即在排烃边界处油气的地质 储量达到最大值,并且这 一 带状相 对较宽;油气地 质储量与排烃强度q 。的正相关性非常明显 ,随着 排烃强度 的增 加油气地质储量呈增 加 趋势, 一 般 地,在小于10 10 。 t/km 。 的范围内增加不太明显, 而超过 10 x10 。 t/km 。 之后,储量迅速增加。 根据单因素回归的分 析结果,同样采用 多元 非线性回归,建立了油气藏分布概率定量模型 r 0.05 1e “叭 。。 ~ 0.081nL 0.71e - 5.。。⋯。 0.09 R 。 0.816 4 式中Q,为某 一 范围内 一 定规模的油藏。 表1油气分布定量模式统计资料来源 Table1Sourcesofstatisticaldataforquantitative m odelofhydrocarbondistribution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4期夏庆龙,等 .渤海海域渤中凹陷源控油气作用及有利勘探区域预测 40l 在概率 曲线上任意区间所形成的面积为这 一 区间的储量 总数 ,由此可以将油气储量分布 概率 曲线转化为某 一 区带范围油气储量 所占百分比的 计算公式,也即计算任意区间 的概率密度F9。, 可以采用积分计算的方法,公式如下 rLiI fQrL,f,q。dL F Q i 号了 一 5 JQIL ,f,q。dL 0 0 式中, J⋯为标准化的排烃中心至油分布门限边界 的距离,km。 该式 中分子为某 一 区间范围内的概率 曲线所 构成 的面积,分母为概率 曲线所构成的总面积,二 者之比正好反映了某 一 区间范围所占的比例,即 某 一 区带的概率密度[FQ 。],从而获得了储量 的百分比。 2.3 源控 油气藏的规模 与定量表征 2.3.1油气分布规模门限的提出 油藏规模 门限是 指 含 油气盆地内,距离排 烃 中心的 一 定范围 内,能够 形 成 的最大油气藏 规模 ㈦ 。 2.3.2油气分布规模门限的定量模式 与建立成藏概率定量模式 的思路 一 样,根据 单因素回归 的初步分析,获得油气藏规模 门限与3 个因素呈不同的相关关系。利用 S P SS 专业统计 软件获得了油气藏规模 门限定量模型 Q。。 3.4 6e ”12qe 一 19 161nL 10 078e 一 。。’ ’’。’。 22 1097.3 R 。 0.8 012 6 式 中Q川 。 。为某 一 范围内最大规模的油藏。 2.4 源控油气藏 的资源量与定量表征 油气自烃 源岩生成后到开始聚集成藏的过程 中,要发生大量的损 耗。成藏门限是指油气成藏 体系 内形成具有T业价值油气藏的过 程中所必须 耗散 的最小烃量 旧 J 。油气的损耗依先后可分为烃 源岩残留、储层滞留、盖前排失、围岩吸附、水溶流 失和扩散损失,各种损耗烃 量 的计算模型前人已 有专门的文献讨论 心。 321 。 3 源控作用下渤中凹陷有利勘探区 域预测 3.1 区域地质概况 截至目前,渤海海域共 发现油气田53个,含 油气构造 103个 ,发现各类地质 储量 的石油约 3810 。 m ’ ,天然气约2 500 10 他 Il l ’ ,展 现了 良 好的资源前景 一”0 。所 发现的大部 分油气田围 绕渤中凹陷呈环带状分布 E35q引 。渤 中凹陷是渤 海海域 内最大的富生烃凹陷 [38. 39 ] ,它位于渤中坳 陷的主体深凹部位,平面上呈 近 NE 向展布,面积 约8 660 km 。 ,现今时期凹陷基底最大埋深 超过 12 000m 。 3.2 渤中凹陷油气成藏组合及油气成藏体系 在前人研究 的基础上,利用区域盖 层发育地 质特征,将渤 中凹陷及周 缘凸起划分出两套油气 成藏组合。分别 为沙河街组油气成藏组合,东营 组 一 馆陶组 一 明化镇组油气成藏组合。上部成藏 组合高势区集 中在 渤 中凹陷中部,油气呈发散状 向四周运移,从目前勘探现状来看,以石臼坨 油气 成藏体系和渤 南油气成 藏体系油气聚集 条件最 好,并有较 多的含 油气构造 图 2。 下部成藏组 合的高势区在渤 中和渤南都存在,并且在渤 中出 现 了两个高势 中心 ,以这两个中心出现 了非常明 显的势能减小缓慢带,亦即油气运移的 “ 分隔槽 ” , 以此可以很好的划 分 油气 成藏体系,渤东凹陷的 高势中心将 自身 一 分 为二,成藏体系分 界线明显 图3。 3.3 源控作用下有利勘探区带的综合预测 根据油气分布门限及 相关概 念 的定量模式, 结合油气排烃 门 限、成藏门限的研究 方法,对渤 中凹陷上、下两套油气 成藏组合征 进行了综 合 预测。 上部 油气成藏组合的6个油气成藏体系,依 据烃源岩排烃范围和各成藏体系排油气量预测结 果图4,以石臼坨 油气成藏体系I和渤东油 气成藏体系I I排油气量 最大,可供聚集油气量 也在成藏体系内最大。由油气成藏概率定量模式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4 02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第30卷 图2渤中凹陷上部油气成藏组合油气成藏体系划分平面图 Fi g .2Divisi。n。fhydr ocarb。npool ingsystem。ftheuPPerpl ayintheBozhongD 。p陀。。i∞ I .石臼坨油气成藏体系;Ⅱ .渤东油气成藏体系;l l I . 庙西油气成藏体系; 1 V .渤南油气成藏体系; V .埕北油气成藏体系;VI .沙垒田油气成藏体系 图3渤中凹陷下部油气成藏组合油气成藏体系划分平面 图 Fi g .3Division。fhydrocarb。npool ingsystei nofthelowerpl aYintheBozhongDep。。。。i 。“ I .石臼坨油气成藏体系;U .渤东油气成藏体系;II I .庙西油气 成藏体系; 1V.渤南东油气成藏体系;V .渤南 一 埕北油气成藏体系;WI .沙垒田油气成藏体系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4期夏庆龙 ,等 .渤海海域渤中凹陷源控油气作用及有利勘探区域预测 403 曰口口囵圈口田口 盆地边界城市 凸起带排烃范围成藏体系成藏体系成葳体系成藏概率 边界外边界代号 8 0%区域 日 背斜 圈 断块 口 断鼻 图4渤中凹陷上部油气成藏组合油气资源分布特征综合预测 Fi g .4Predictionofhydrocarbonresourcesdistributionofthe upper pl ayintheBozhongDepression 图5渤 中凹陷上部油气成藏组合有利勘探方 向、区带及目标综合预测 Fi g .5Predictionoffavorab leexplorationareasandtargets oftheupper pl ayintheBozhongDepression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石油与天然 气地质 第30卷 判别结果可知,在排烃边界的 15 km范围 内 ,油 气藏的成藏概率达到了 8 0%以上 ,因此这 一 范 围 内将是油气成藏的最有利区带范 围,将上部成藏 组合目前已发现的圈闭 与这 一 范围进行平面叠 合,可发现大部分圈闭落在这 一 区带范围以内,而 这些圈闭也将是进行油气勘探的最有利目标 。其 余圈闭的可靠性,需要结合临近凹陷烃 源岩评价 结果做进 一 步的系统分析和验证。下部油气成藏 组合的6个油气成藏体系 图5的总排烃量 和总 可供聚集烃量要比上部油气成藏组合小得多。石 臼坨油气成藏体系I和渤东油气成藏体系 Ⅱ排油气量 最大,可供聚集油气量也最大。由 油气成藏概率定量模式判别结果可知,在排烃边 界 的 一 20 ~ 5 km 的范围内,油气成藏概率达到了 80%以 上 ,因此 这 一 范围内将是油气成藏的最有 利区带。采用 叠合的方法,可知深部成藏组合的 大部分圈闭落在这 一 区带 范围以内,而这 些圈闭 也将是进行油气勘探 的最有利目标。 4 结语 1针对门限控烃理论存在的不足 ,对其进行 了相应 的完善,并提出 了油气 分布门限 的概 念。 仍然存在 一 些不足。首先排烃门限的统计资料来 源于中国现有的开展了相应排烃 门限研究的沉积 盆地的28套烃源岩的数据;其次,成藏 门限的影 响因素较多,尽管本次分析了 30种因素对单位成 藏门限的影响,但是由于样本主要是依据渤海湾 盆地的资料;利用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的 539 个油藏进行了系统分析,获得了油气成藏概率、最 大油藏规模和储量分布概率的定量模式,但缺少 西部叠合盆地的资料。 2油气分布门限的定量模式研究表明 ,渤中凹 陷上部成藏组合成藏概率在距排烃中心 4 0 ~ 65km 的范围,概率值在8 0%以上;下部成藏组合在距排 烃中心35 ~ 60km 的范围,概率在8 0%以上;储量 分布预测结果表明,上部成藏组合在距离排烃中 心35 ~ 70km 的环带区间内储量百分比超 过 50% ;下部成藏组合在距离排烃中心 35 ~ 65km 的环带区问内储量百分比超 过了 50% ;渤中凹陷 的最大单 一 油藏规模在1 .110 。 t以上。 综合排 烃门限、成藏门限和油气分布门限的定量研究结 果,渤中凹陷上、下成藏组合的石臼坨油气成藏体 系I 和 渤东油气成 藏体系Ⅱ是 最有利的勘 探区带,这 一 区带内,处于成藏概率大于8 0%以上 的环带范围内的圈闭将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参考文献 1 胡朝元 .生油区控制油气田分布 中国东部陆相盆地进行 区域勘探 的有效理论[J] .石油学报,198 2,229 ~ 13 2 胡朝元 .关于成油系统划分原则与方法的若干意见[A] .见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编 .中国含油气 系统的应 用与进展[C] .北京石 油工业 出版社,】 997 3 胡朝元 . “ 源控论 ” 适用范围量化分析[J] .天然气工业 ,2005, 25 101 ~ 3 4 李德生 .渤海湾含油气盆地的地质和构造特征[J] .石油学报 , 198 0,16 ~ 20 5 胡见 义.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 础[M] .北京石油工业出 版社,1992 6 戴金 星 .中国大中型气田有利勘探区带[J] .勘探 家,1996,1 16 9 7 维索斯基N B .天然气地质学[M] .戴金星 ,泽 .北 京石油_[ 业 出版社。198 6 .18 ~ 24 8庞雄奇,罗晓容,姜振学,等.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聚散机 理 与定量模拟[A] .见金之钧 ,王清臣,编 .中国典型叠合盆地 油气形成富集与分布预测 丛书[C]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9 庞雄奇,陈冬霞,姜 振学,等 .隐伏砂岩透镜体成藏动力学机制 与基本模式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282217 ~ 219 10庞雄奇,金之钧,姜振学,等.油气成藏定量模式[A] .见油气成 藏机理研究系列丛书卷八[M] .北京石油 一 r业出版社, 20 03 11 刘兴材,钱凯,吴世祥 .东营凹陷油气场环对应分布论[J] .石 油与天然气地质,1996,173185 ~ 190 12 庞雄奇,张树林,吴欣松,等 .油气田勘探[M ] .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6 13 陈荷立 .油气运移研究的有效途 径[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5 , 16 2126 ~ 130 14 金强 .有效烃源岩的重要性及其研究[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 200I,811 ~ 4 15 陈安定 .海相 “ 有效烃源岩 ” 定义及丰度下限问题讨论[J] .石 油勘探与开发,2005,32223 25 16 夏新字,戴金星 .碳 酸盐岩生烃指标及 生烃 量 评价的新 认 识 [J] .石油学报 ,2000,21436 ~ 4 I 17Bak er C.Py r o l ysi stechni ques fors ourcer ockuation[J] . AA PGBul letin,19 74 582267 294 18 姜振学。庞雄奇,金之钧,等 .门限控烃作用及其在有效烃 源岩 判别研究 中的应 用[J] .地球 科 学 中国地质 大 学学 报, 2002,27668 9 ~ 695 19 金强,查 明,赵雷 .柴达木 盆地西部第三系盐湖相有效生油岩 的识别 [J] .沉积学报 ,2001,191125 ~ 129 20 王新洲,王学军 .烃源岩排烃机理研究 [A] .见王捷 ,关德范, 编 .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模型研究 [C]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1999.5I ~ 93 下转第4l l页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4期田立新,等 .辽东湾凹陷石油运聚成藏过程中运载层残 留油量计算关键参数的求取 41 1 验地质,1999,21171 ~ 7524 13 陈荷立 .油气运移研究的有 效 途 径[J].石 油与天然气地质 , 1995 ,162126 ~ 13025 14 姜振学,庞雄奇,曾溅辉,等 .油气优势运移通道 的类型及其物 理模拟实验研究[J] .地学前缘 ,2005,124507 ~ 51626 15 SchowalterTT.Mechanics ofs econdaryhydrocarbonmi g r a tionand entrapment[J].A A P GBul letin ,1979,632723 76027 16England WA.Them ovem entand en trapmentofpetr oleu mf luids inthe su rface[J] .Jour n alofGeological Societ y London ,198 7, 14 4 327 34728 17 HindleAD.Petroleummi g r ation path waysandchargeconcentra tiona3 -D m odel[J].A A PGBul letin ,1997,8114 51 1 48129 18 李 明诚 .石油 与天然气运移 [M ]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1994.27 ~ 2830 19Thom asMM .C lou seJA .S ca ledphysicalm od alofoilmi g ration [J] .A A P GBul letin ,1995,79119 29 20 郭秋麟,米石云,石广仁,等 .盆地模拟原理方法[M ] .北 京石31 油工业出版社,1998 .93 ~ 174 21BergRR.Capil lar ypressur es instr ati graphi ctr aps[J].A A PG32 Bul letin ,1975,595939 956 22 张功成 .渤海海域构造 格局与富生 烃凹陷分 布[J].中国海上33 油气地质,2000,14296 ~ 97 23 侯贵廷,钱祥麟,蔡东升 .渤海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活动与沉积作 用 的时空关系[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213201 ~ 206 ‘.●.‘ ● .--It. ● -...●. ._-I.. ● . . ● _‘ 上接第4 05页 21 LewanMD ,W il liam sJA.u ationofpetr oleum gen erati on from r esinitebyhydr ous py ro l ysi s[J].A A P GBul letin ,198 7,71 2207 214 22Eng landW A.Themovementandentrapmentofpetroleumfluidsin thesubsurface[J].Jou rn aloftheGeological SocietyL on don 1987 ,14 42327 34 7 23 熊永强 .热模拟实验 结合G C IR MS在有效烃 源岩研究 中的 应用[D] .广州中国科学 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4 Leyth ae u serD.Geochemicalef fects ofprim arymi grati onofpetr o - leuminK im m eridge sourcerocksfromBraeF ieldArea,NoahSea Igrosscom posi tionofC矗 一 satu ratedhydrocarbon s[J].Geochim Cosm ochimActa,198 8,526701 713 25 周光 甲,张方吼 .有机质成烃演化 的定量模型研究 东 营凹 陷南斜坡沙四上亚段低熟烃源岩体描述[A] .见王捷 ,关德 范,编 .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模型研究[C].北京石 油工业 出版 社.1999 .10 ~ 50 26 郑红菊,董月霞,朱光有,等 .南堡凹陷优质烃源岩 的发现[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34438 5 ~ 391 27 侯读 杰,张善文,肖建新,等 .济阳坳陷优质烃源岩特征 与隐蔽 油气藏 的关系分析[J] .地学前缘 ,2008,152137 ~ 146 28庞雄奇 ,姜振学,李建青,等 .油气成藏过程中的地质 门限及其 控制油气作用[J] .石油大学学报 ,2000,24453 ~ 57 29 庞雄奇,李丕龙,金 之钧,等 .油气成藏门限研究及其在济阳坳 朱筱敏,董艳蕾,杨俊生,等.辽东湾地区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 与沉积体系分布[J] .中国科学 D 辑,2008,38增刊I1 ~ 10 张枝焕,王铁冠 .不同含油级别储集层的地球化学特征[J] .地 质科技情报,2002,21348 ~ 54 庞雄奇,陈冬霞,姜振学,等.隐伏砂岩透镜体成藏动力学机制 与基本模式[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282217 ~ 219 洪世铎 .油藏岩石的润湿性毛管力和相 对渗透率驱替 一 吸吮 循环分析[J] .石 油大 学 学 报 自然 科学 版 ,1990 ,146 107 ~ 1 14 王永诗.油气成藏 “ 相 一 势 ” 耦合 作用探讨 以渤海 湾盆地 济阳坳陷为例[J] .石油实验地质 ,2007,2954 72 ~ 477 彭文绪,周心怀,彭刚,等 .渤海海域油气藏特征统计分析[J] . 中国海上油气,2008,20119 ~ 20 李潍莲,代春萌,于水 .辽东湾断陷与下 辽河坳陷油气 成藏条 件及油气分布特征 的差异性 分析 [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 ,2006,21415 ~ 19 姜福杰,庞雄奇,姜振学,等 .东营凹陷沙三段 源岩排烃特征及 潜力评价[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7,2947 ~ 1 1 李德江,朱筱敏,董艳蕾,等 .辽东湾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 层序 地层分析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346669 ~ 676 蒋恕,蔡东升,朱筱敏,等 .辽东湾地区孔隙演化 的机理[J] .地 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323366 ~ 372 编辑李军 陷中的应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243204 ~ 209 30 姜福杰 .源控油气作用机制及其定量模式 [D].北京中国石 油大学,2008 31 周海燕,庞雄 奇,姜振学 .油气 成藏门限及其研究方法[J].石 油学报,2003,2464 0 ~ 4 4 32 姜福杰,姜振学,庞雄奇,等 .东营凹陷油气成藏体系的划分与 定量评 价[J] .地球 科学 中国 地质 大学 学 报,2008,33 565 1 ~ 660 33 朱伟林,葛建党 .渤海 海域天然气勘探 前景 分 析[J] .石油 学 报,2001,2228 13 34 朱伟林,王国 纯,周 毅 .渤海 油气 资源浅 析[J].石油 学报 , 2000 ,2131 ~ 7 35 龚再升,王国纯,贺清 .上第三系是渤 中坳陷及周 围油气 勘探 的主要领域[J] .中国海上油气 ,2006,14314 5 ~ 156 36 龚再升 .渤海海域将成为我国东部石 油稳 产 的重 要 基 地[J] . 石 油科技论坛,2000,417 ~ 25 37 王国纯,张厚和 .渤海及周缘天然气资源分析[J].石油实验地 质,2003,2554 39 ~ 4 4 4 38 张功成 .渤海海域构造格局与富生烃凹陷分布 [J].中国海上 油气地质,2000,14293 ~ 99 39 侯贵廷,钱祥麟,蔡东升 .渤海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活动与沉积作 用 的时空关系[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21 3201 ~ 206 编辑高岩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