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2 9卷第 4期 油 天 乞地 O I L G A S G E O L O G Y 2 0 0 8年 8月 文章编号 0 2 5 3 9 9 8 5 2 0 0 8 o 4 0 4 6 0 0 6 成岩 演化作用对油气运移方式 的影响 以松辽盆地西部齐家一 古龙 凹陷扶杨油层为例 蔡利 学 , 金晓 辉 , 肖 文 玲 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北京 1 0 0 0 8 3 ; 2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大庆石油管理局 物探公司, 黑龙江 大庆 1 6 3 2 5 7 摘要 通过对岩 石薄 片、 x一射 线衍射和扫描电镜 等测试资料 的分析 , 总结 了松辽 盆地扶杨油层 的岩石矿物学特征 、 成岩作 用及其演化过程 , 并研 究了成岩演化与砂岩输 导层物 性和含油 气性 的关系。综合研 究认为 , 扶杨油 层埋藏深 , 成 岩作用 强, 成岩演化控 制着砂岩输导层的物性和含 油气性 , 并直接影 响了油气运移方式。 关键词 岩石矿 物学特征 ; 成 岩作用 ; 砂层物性 ; 含油气性 ; 油气运 移; 松辽盆地 中图分类号 T E l 2 2 . 1 文献标识码 A Di a g e n e t i c e v o l u t i o n a nd i t s e ffe c t s o n h y dr o c a r bo n m i g r a t i o n a c a s e f r o m t h e F u y a n g r e s e r v o i r i n t h e Qi j i a - Gu l o n g S a g , t h e We s t S o n g l i a o B a s i n C a i L i x u e , J i n Xi a o h u i , Xi a o We n l i n g 1 . 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P r o d u c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S I N O P E C , B e ij i n g 1 0 0 0 8 3 , C h i n a ; 2 . G e o p h y s i c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 C o m p a n y , C N P C D a q i n g P e t r o le u m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B u r e a u , D a q i n g , H e i l o n g fi a n g 1 6 3 2 5 7 , C h i na Ab s t r a c t B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v a rio u s d a t a s u c h a s c a s t i ng s a n d s t o n e t h i n s e c t i o n, s c a n n i n g e l e c t r o n mi c r o s c o p e S F Ma n d X r a y d i f f r a c t i o n X R D , t h i s p a p e r s u m ma r i z e s t h e p e t r o l o g i c a l a n d m i n e r a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is t i c s, d i a g e n e s i s a n d i t s e v o l u t i o n o f t h e F u y a ng r e s e r v o i r i n t h e S o ng l i a o Ba s i n, a n d s t ud i e s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b e t we e n t h e d i a g e n e t i c e v o l u t i o n a n d t h e p h y s i c a l a n d o i l b e a rin g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s a n d s t o n e c a r r i e r b e d s . Co mp r e he n s i v e s t u d y s h o ws t h a t t h e F u y a n g r e s e r v o i r i s c h a r a c t e riz e d b y d e e p b u ria l d e p t h a n d s t r o n g d i a g e n e s i s, a n d t h e d i a g e n e t i c e v o l u t i o n c o n t r o l l e d t h e p h y s i c a l a n d o i l - -b e a rin g p r o p e rti e s o f t h e s a n d s t o n e c a r r i e r b e d s a n d d i __ r e c t l y i n flu e n c e d t h e p a t t e rn s o f h y d r o c a r b o n mi g r a t i o n. Ke y wo r d s p e t r o l o g i c a l a n d mi n e r a l o g i c al c ha r a c t e ris t i c s ;d i a g e n e s i s ;p h y s i c a l p r o p e r t y o f s a n d b o dy;o i l b e a r i n g p r o p e r t y;h y d r o c a r b o n mi g r a t i o n;S o n g l i a o Ba s i n 松辽盆地扶杨油层是扶余油层和杨大城子油 层的简称, 由下白垩统泉头组三 、 四段河流及三角 洲沉积形成 的砂岩所构成 , 是松辽盆地重要的勘 探层位 图 1 。扶杨 油层受构造控制 , 埋藏深度 变化较大- - , 在齐家一古龙凹陷扶余油层顶面埋 深 1 5 8 6~ 2 5 3 5 m, 杨一组油层顶面埋深 1 6 7 5~ 2 6 4 6 m, 高差相差近千米, 成岩作用非常明显 , 尤 其是各种成岩作用都对砂岩的孑 L 隙空间进行了改 造 , 对砂岩层输导物性表现出了不 同的影响作用。 本文通过对扶杨油层岩石矿物学特征 、 成岩作用 及其演化的研究 , 试图阐明成岩演化与输导层物 性和含油 气性 的关 系, 以及对 油气 运移 方式 的 影 响 。 1 砂岩输导层的岩石矿物学特征 影响砂岩层输导性能的两个最重要 因素是原 始沉积条件与后期成岩作用 。原始沉积条件对 收稿 日期 2 o o 8 0 6 2 7 。 第一作者简介 蔡利学 1 9 6 7 一 , 女 , 博士 、 高级工程师 , 石油及天然气勘探。 维普资讯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4期蔡利学,等 .成岩演化作用对油气运移方式的影 响 图l杨大城子油层沉积相略图 Fi 昏 1Genera lizedgeologicm apofthestudyar ea 1.杨大城子河道沉积;2.杨大城子决口扇沉 积; 3.杨大城子分流间湾沉积;4.杨大城 子滨浅湖沉 积; 5.湖岸线;6.构造分区线 岩屑含量,% 图2齐家 一 古龙凹陷扶杨油层砂岩类型图 Fi g .2Sandstonety peso ftheFuyangr eservior intheQi jia G ulongsag I .纯石英砂岩;Ⅱ.石英砂岩;Ⅲ. 次岩屑长石砂岩; Ⅳ.岩屑长石砂岩或长石岩屑砂岩; V .长石砂岩;Ⅵ.岩屑砂 岩 砂岩输导层物性的影响与受控于某 一 沉积体系下 沉积 的砂岩所具有的碎屑成分、结构、胶结物种类 和含量等因素有 关。 一 般来讲砂 岩粒度越 粗、分 选越好,胶结物越少则 砂 岩 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越 高,反之越差。 扶杨油层沉积时期,受不同物源水系影响,在 西部地区发育了浅水湖泊三角洲分流河道、水下 分流河道、决口河道等砂体 Mj 。由于纵 向上表现 出河湖交替相沉积,具相变频繁的特点 “‘ 。j ,从而 导致砂岩分布不稳定。砂层粒度细,多以细砂岩 一 粉砂岩 为主,砂岩粒度为0 .05 ~ 0.20mm 。骨架 颗粒以不稳定的长石、岩屑为主,其中扶余油层长 石含量平均为35 .1% ,岩屑含量平均为38 .3% ,杨 大城子油层长石含量平均 为34 .6% ,岩 屑含量平 均为39 .4% ,长石、岩屑砂岩 占颗粒 总量的75%, 反映出三角洲快速堆积的沉积过程。特别是西部 沉积体系,控 制了古龙凹陷的 沉积,由于 距物源 近,搬运距离短,砂 岩 明显表现出岩屑含量高,矿 物成分成熟度较低,稳定的石英含量相对较少,扶 余油层石英 含量平均为26 .7% ,杨大城子 油 层石 英含量平均为26 .1% ,约占颗粒 总量的25%。因 此,扶杨油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 石砂岩为主图2。 填隙物以泥质和钙 质杂基为主,其 中扶余油 层泥质含量平均 为 10.2% ,钙 岩含量平 均 为 8.4% ,杨大城子油层泥质含量平均 为9 .4% ,钙岩 含量平 均 为5 .0% ,胶 结 物整体平 均 含 量高达 14.5% ~ 18.6%。 2 成岩作用及其阶段划分 成岩作用是决定砂岩输导层能力不 可忽视的 重要 因素,正确认识砂层性质和客观评价其输导 能力,除了需要了解砂层的沉积条件、沉积环境对 砂层的规模、分布和性质的影响,同时又要掌握砂 层经历的成岩作用类型和程度。扶杨油层所经历 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溶解 作用以及砂岩中粘土矿物成岩演变。 2.1 成岩作用 西部地区扶杨油层 主要受北部和西部物源水 系碎屑供给,由于主要为河湖交替相 沉 积,因此砂 维普资讯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4 62 石油与天然 气地质 第29卷 层薄、粒度细多以细 一 粉 砂 岩 为主 ,泥质 含量 高。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机械压实和化 学 胶 结 作用增强,岩石变得 更 加致 密,孔隙度降低,输 导 层物性变差。 2.1.1 机械压实作用 机械压实作用贯穿整个埋藏成岩 阶段,是使 砂岩孑 L隙度减小的主要 原 因之 一 。压实作用使沉 积物紧密成岩,随深度增加,碎屑颗粒接触关系 由 点接触变为线接触,最后发展成 为凹凸接触。通 过对颗粒间接触关系统计表 明,扶杨油 层砂 岩 在 1600m 左右以点接触为主,1 700 ~ 2500m之问 碎屑颗粒以线 一 凹凸接触为主。伴随着孑L隙度逐 渐减少的同时,扶杨油层砂岩又表现出石英、长石 等刚性颗粒被挤压破碎,早期石英 次生加 大。压 实作用对砂岩孑 L隙度的影响深度大致在 l900m 左右,当埋深大于 1900m 后,由于晚期石英再生 胶结作用,机械压实作用对砂岩孔隙度的改 造影 响基本终l匕。 2.1.2胶结作用 胶结作用包括方解石 和石英胶结作用。 1方解石胶结作用 方解石胶结 物可分为早晚两期。早 期 方 解 石 的主要特征是方 解石呈 连生式胶结,碎屑颗 粒 呈漂浮状分布于方 解石胶结 物中 图3a,早期 方解石在 岩石中常成层 出现,含量通常较 高, 一 般在20%以 上,最高可达50%,为含钙或钙 质砂 岩。此时砂层孔隙度 在5%左右,渗透率小于 0.110 ~ m 。 ,基本失 去储 集能 力。晚期方 解 石胶结物以孑L隙充填为特征,呈不规则状分 布在 以线状和凹凸接触为主 的碎屑颗粒之间,如碎屑 石英发育次生加 大边则 分 布在石英次生加 大后 剩余的孑 L隙空间图3b。无 论早期方解石 还是 晚期方解石往往交代长石、岩块等碎屑颗粒。 据砂岩组成 统计 结果表明晚期 方解石含 量 一 般小于 10% ,但 其对砂 岩的胶结作用非 常强, 对砂 岩输导 层物性影响较 大图4,图5。通常 趋势是随方解石含量增高,砂 岩孑L隙度呈逐渐降 低趋势,对渗透率的影响更加明显,当方解石含 量小于 10%时 ,随着方解石含 量 越高,砂 岩渗透 率越低,当方 解石含量大于 10%时 ,对 砂岩渗透 率影响不大,但此时 的 输导层已基本无渗流 能 力。 图3齐家 一 古龙凹陷及周边地区扶杨油层成岩作用照片 F ig.3Photos 0fthediagenesis0ftheFuyangIleservoirintheQiiia G ulongsag &早期方解石 呈 连 生式胶 结 金55井,1900.38 ~ l918.00m ,铸体薄片, 50;b. 晚期方解石以7L隙充填为特征 龙291井, 2 213.35 ~ 2 230.13m ,铸体薄片, 8 0;c.石英次生加大使孔隙减小古59井 ,2 24 0 . 4 5 m ,铸体薄片, 50;d. 自生 石英呈六方 锥 和六方双锥状 向孔隙中生长,并充填 孔隙古4 3 1井,1958 .50m ,扫描 电镜, 800;e. 方解石 胶结物部分溶解古532井, 2 222.39 ~ 2 24 0.02m ,铸体薄片, 80;£长石颗粒部分溶蚀 英14井 ,2 375 .22m ,扫描电镜, 1 500;昏伊利石转化并充填孔 隙英14井,2 375 .22m ,扫描 电镜, 1 500;h.伊利石转化并充填孔 隙塔2l井 ,2020 .00 ~ 2035.69m ,扫描 电镜, 2 700 维普资讯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4期 蔡利学 , 等. 成岩演化作用对油气运移方式 的影 响 4 6 3 钙质含量,% 图 4 方解石胶结物含量 与孑 L 隙度 的关系 Fi g . 4 Po r o s i t y V S . c a l c i t e c eme n t c o n t e n t o f t h e F u y a n g r e s e r v o i r 2 石英胶结作用 石英胶结主要 以石英次生加大和 自生石英生 长的形式 出现。石英 次生加 大边 的宽 度一般 为 0 . 0 1 8~ 0 . 0 3 5 m m, 加大级别通常可达 Ⅲ一Ⅳ级。 根据薄片统计 , 其含量较低 , 仅为 2 . 8 %左右。 石英次生加大也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石英 次生加大形成于线性压实之前 , 由于该时期碎屑 颗粒周围的 自由空 间较大 , 因而石英次生加大边 可环绕整个碎屑石英表面发育。早期石英次生加 大可使原生孑 L 隙度减少 , 同时可能还对孑 L 隙起到 一 定保护作用 , 即它能使砂岩骨架稳定 , 抗压实能 力增强 , 使得在后来的埋深过程中, 抵抗机械压实 作用而保存下一部分原生粒间孑 L 隙。晚期石英次 生加大形成于机械压实作用之后 , 由于孑 L 隙空间 缩小 , 因而晚期石英次生加大边的延长有限, 形状 也不规则 图 3 c 。 自生石英呈六方锥和六方双 锥状向孑 L 隙中生长 , 并充填孑 L 隙 图 3 d , 使砂岩的 孑 L 隙度在机械压实和晚期石英次生加大等作用结 果后又大大有所降低, 一般小于 1 0 %。 2 . 1 . 3溶 解溶蚀 作 用 溶解和溶蚀作用是产生溶蚀孑 L 隙, 改善砂岩 输导层结构的重要作用。通过铸体薄片和扫描 电 镜观察发现的溶解溶蚀现象包括方解石胶结物 的 部分溶解 图 3 e 和长石颗粒 的部分溶蚀 等 图 3 f , 溶解溶蚀作用能使得由于压实作用和胶结作 用后变差的孑 L 隙状况得 到改善 , 因此是砂岩输导 层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成岩作用。 2 . 1 . 4粘土矿 物成 岩演 变 通过 x一射线衍射和扫描 电镜分析 , 扶杨 油 钙质含量, % 图 5 方解石胶结物含量与渗透率 的关 系 F i g . 5 Pe r me a bi l i t y V S . c alc i t e c e me n t c o nt e n t o f t he F uy a ng r e s e rvo i r 层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 , 扶余油层平均含量为 6 0 %, 杨大城子 油层平均含量 为 6 4 %, 一般 随着 埋藏深度的增加 , 贴附状和杂乱充填状 的他生伊 利石 向发丝状 自生伊 利石转化 图 3 g , h , 转化 后的伊利石充填孑 L 隙, 使砂岩孑 L 隙度 变得更小 , 物性 更差 。其 次是绿 泥 石 和蒙 皂石/ 伊 利石混 层 , 高岭石和蒙皂石/ 绿泥石含量少 , 蒙皂石则极 为少见 , 说 明蒙皂石已经转变成伊利石或混层粘 土矿 物 。 2 . 2成岩作 用 阶段 划分 根据 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规范 , 扶杨油 层的成岩作用可以划分为晚成岩阶段 A 期 , 晚成 岩阶段 A , 期和晚成岩阶段 B期 表 1 , 其主要特 征如下。 埋深在 1 5 0 0~1 9 0 0 m时 , 碎屑颗粒以点一线 接触为主, 镜质体反射率 小于 1 . 3 %, 伊利石结 晶 度大于 0 . 7 , 自生矿物 均一化温度为 9 0~1 0 0 o C。 粘土矿物以贴附伊利石、 高岭石和蒙皂石/ 伊利石 混层为特征 , 蒙皂石偶尔出现 , 成岩阶段为晚成岩 A 期 。 埋深在 1 9 0 0~ 2 2 0 0 m时 , 碎屑颗粒以线一凹 凸接触为主, 镜质体反射率大于 1 . 1 %, 伊利石结 晶度 小 于 0 . 7, 自生 矿 物均 一 化 温度 为 1 0 0~ 1 1 0 ℃。粘土矿物以 自生伊利石 、 自生绿泥石和蒙 皂石/ 绿泥石混层为特征 , 贴附伊利石、 蒙皂石/ 伊 利石混层 、 高岭石稳定存在 , 蒙皂石开始 消失 , 成 岩阶段为晚成岩 A , 期。 埋深在 2 2 0 0~2 6 0 0 m时 , 碎 屑颗粒 以线一 凹凸接触为主 , 镜质体反射率大于 1 . 1 %, 伊利石 维普资讯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464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第29卷 大量排结晶度 小于 0.7 ,自生矿 物 均 一 化温度为 1 10 ~ 120℃ 。粘土矿物以贴附伊利石、高岭石、混 层粘土矿物和自生粘土矿物 共同存在 为特 征,蒙 皂石消失,成岩阶段为晚成岩B期。 3 成岩演化与油气运移 控制油气成藏的最主要 因素之 一 是输导油气 的能力,而输导层物性的好坏 除受沉积条件的控 制外,成岩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由于扶杨油层 已处于晚成 岩阶段,后期成岩演化对砂 岩输导层 的物性和含油气性影响非常大。 3.1 成岩演化 与砂岩 输导层物性和含油气性的 关系 经过大量样品的显微镜、电镜观察,孔渗、含 油产状数据统计,反 映出扶杨油层成岩演化 随埋 深的不同对其孑 L隙度、渗透率及含油性具有明显 的控制作用,表现出的 一 般 规律为当埋深 在 1600 ~ 18 00m ,碎屑颗粒呈点 一 线接触,早期石 英次生加大,孑L隙中几乎无 生长的自生 石英,主要 粘土矿物为它生伊利石 呈贴附状分 布,孔隙度 一 般为 l1% ~ 16% ,渗透率 一 般为0 .710 一 ~ 5.O10 ~ 斗m 。 ,砂层 多为富含油、含油产状;当埋 深在 l700 ~ l8 50m ,碎屑颗粒呈点 一 线接触,早 期石英次生加大,孑L隙中 自生 石英和自生伊利石 开始生长,充填孑L隙,这时孔隙度 一 般为10% ~ 15% ,渗透率为0 .310 ~ ~ 1.5lO 一 “m 。 ,砂层 主要为油侵产状;当埋深在1 800 ~ 2050m ,压实 作用较强,碎屑颗 粒呈线 接 触,晚期石英次生加 大,自生伊利石长成完整 的桥,自生 石英填充大部 分孑L隙,此时孔隙以缩小粒 间孑L为主,孑 L隙度 一 般 为8% ~ 1 1% ,渗透率 一 般 为0 .2l O ~ ~ O.8 10 ~ “m 。 ,砂层 主要为油斑产状;当埋深在2000 m 以下,颗粒呈线 一 凹凸状 接 触,石英 晚期 次生加 大,自生石英更加充 满孑 L隙,伊利石 呈发丝状,孑L 隙度 一 般为8% ~ 10% ,渗透率 一 般为 0.1 10 ‘。 ~ 0.210 ~ “m 。 ,到2 4 00 m以下 ,发丝状伊 利石几乎充满了整个 孔隙,这 时 的孑 L隙度 一 般小 于8%,渗透率小于0 .110 ~ m 。 ,砂层产状基本 以油迹为主。 3.2 成岩演化与油气运移方式的关系 经研究认 为,扶杨油 层的油源来 自上覆青 一 段地层,并经历了3期油气充注 ‘∽l‘小 “’ 。齐 家 一 古龙凹陷青山口组 一 段 生油岩在 嫩江组 沉 积 时期进入生油门限图6,到嫩江组沉积末期开始 图6古95井单井埋藏史 F唔.6Bur ia lhistor yofWeUGu-95inthe Qi j ia G ulong sa g K 2m .明水组;K 2s .四方 台组;K 2n .嫩江组; K 2y .姚家组;K 2gn .青山口组;K lq .泉头组 维普资讯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4期蔡利学,等 .成岩演化作用对油气运移方式 的影响465 西部斜坡 .龙虎泡阶地.齐家 一 古龙凹陷 .大庆 长垣 图7扶杨油层成藏模式 F i g .7Pat tems0fhydrocar bonmi grl ationand accum ul ationintheFuyangreservoir 1.油层;2. 油气运移方 向 大量排烃;此时扶杨油层埋藏深度主要在1 600 ~ l900m 左右,孑 L渗性较好,油气沿1 r 2断裂和裂缝 向下排到扶余的油气便沿着扶杨油层中上部的较 大孑 L喉通道向凹陷两侧构 造高部位开始侧向运 移;到明水组沉积末期,扶杨油层埋藏深度主要在 1 800 ~ 2 200m 左右,伴随着 大庆长垣构造 的形 成,油气再次充注扶杨油层,油气亦以大规模侧向 运移为主图7。 由于嫩江组 和明水组沉积末期,齐家 一 古龙凹 陷扶杨油层埋藏深度大都小于2 200m ,输导性能 较好,这两期充注的油气在扶杨砂 层中以侧 向运 移为主,向凹陷周边的构造大规模聚集,形成构造 油气藏。 到古近系依安组沉 积末 期,T断裂由构造运 动诱导而再度开启,油气沿着 断裂第三次 向下注 入扶杨油 层,齐家 一 古龙凹陷扶杨砂层埋藏 大于 2 200m ,扶杨砂层对油气的输导性能变差,油气 只能进行小规模的侧向运移,基本在原地聚集 ,形 成岩性油气藏 }”J 。 4 结论 1松辽盆地齐家 一 古龙凹陷扶杨油层成岩作 用已处于晚成岩A期和晚成岩B期。 2松辽盆地齐家 一 古龙凹陷扶杨油层成岩演 化对砂层 的物性和含 油气性 影 很大,总体表现出 随着埋深的增加,成岩作用加强,孔、渗条件变差, 含油级别降低。 3松辽盆地齐家 一 古龙凹陷扶杨油层第 一 和 第二期充注 的油气主要以大规模的侧向运移为 主,第三期 充注 的油气以沿T断裂 的垂向运移 为主。 参考文献 1 高瑞祺,蔡希源 .松辽盆地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M ] .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62 ~ 218 2 萧德铭,刘金发,侯启军,等 .向斜区岩性油藏成藏条件与分布 规律[A] .见苏树林 ,萧德铭,王荣华,等编 .大庆油田发现4 0 年论 文集[c]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 . 27 ~ 56 3 刘建清,赖兴运 .成岩作用的研究现状及 展望[J].石油实验地 质,2006,28165 ~ 72 4 邓宏文,吴海波,王宁,等 .河流相层序地层划分方法[J].石油 与天然气地质,2007,28562l ~627 5 张革,林景哗,杨庆杰,等 .松辽盆地西部扶杨油层成藏条件和 勘探潜力[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2l55 ~ 7 6 侯启军,冯子辉,邹玉良_松辽盆地齐 家 一 古龙凹陷油气成藏 期次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 ,2005,274390 一 393 7s Y /T 5477 2003,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s] 8 陈瑞银,罗晓容,吴亚生 .利用成岩序列建立油气输导格架 [J] .石油学报 ,2007,2864 3 ~ 46 9 雷茂盛,蔡利学,王晓达 .松辽盆地敖古拉断 裂对 油气运移 的 控制作用[J] .勘探家 ,1999,4324 26 10 李振广,冯子辉,宋桂侠,等.松辽盆地原油芳烃分布、组成特 征与原油类型划 分[J] .石 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264 4 94 ~ 500 l l 侯启军,蒙启安,张革 .松辽盆地齐家 一 古龙地区扶杨油 层流 体包裹体特征【J] .石 油勘探与开发 ,2004.3l44 8 ~ 51 12 周兴熙 .成藏要素的时空结构与油气富集[J].石油与天然气 地质,2005,266711 ~ 716 13 李明诚,单秀琴,马成华,等 .砂 岩透镜体成藏的动 力学 机制 [J] .石油 与天然气地质 ,2007,282209 215 编辑董 立 维普资讯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