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650-2011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GB 50650-2011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GB 50650-2011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GB 50650-2011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GB 50650-2011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GB 50650-2011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650∵2011P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 Co d e f o r d e s i g n p r o t e c t i o n o f p e t r o c h e n △i c a l p l a n t a g a i n s t l i g h t n i n g 2010-12∵ 24 发 布2011- 实 施 ⌒ z一 ∷〓≡ 1〓 发布 o缃 鼷鞒 摁鞒 蟪艮 汴 联 ˉ ⒒ F Δ口 〓d 灬、 /局 F\漱 叫 总 建猢 乡验 住质 咽眩 开 国 共 和 民 共 牡 中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石油化装 Co d e f o r d e s i g n p r o t e c t i o n o f p e t r o c h e n 1i c a l p l a h t a g a i n s t l i g h t n i n g GB50650| 2o 11 主编部门中国 石 油 化 工集 团 公 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 日期2 0 1 1 年 1 2 月 1 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范十规 亠乐 2011 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石油化工装置防霄设计规范 GB50650-2011 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 邮政编码△00038 电话6390“33 6390638】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世界知识印刷厂印刷 8501168毫米 1/32 1。75印张 42千字 z O11年10月第1版 z O11年10月第1次印刷 ∵ 呷 ∵l T叩哔 ∷ 统一书号15g O177。079 ∷ 妊价i ⒈∞芫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882号 关 于发布 国家标准 石油化工装置 防雷设计规范 的公告 现批准 石油化工装置 防雷设计规范 为 国家标 准,编号为 GB50650⒛11,自z O11年12月 1日起实施 。其 中,第4。2。1、 5.5.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 中国计划 出版社 出版发 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O-○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前 曰 浪撮露莛设部 关于印发〈 2O07年 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 修 诃忡翅 笫二批的 通知 建标匚2∞7〕126号的要求 ,由 中国石 化 篮程建设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 ,编 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 ,认 真总结实践 缀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并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 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 6章,主 要技术内容是 总则 、 术语、 防雷场 所分 类、 基本规定、 户外.装 置的防雷、 防雷装置。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 为 强制性条文 ,必 须严格执 行 。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 释,由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负责日常管理 ,由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 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 ,请 ∷ 寄送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地址北 京市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 Ⅱ 21号,邮 政编码 100101。 ∷ 本规范主编单位、 参编单位、 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 主 编 单 位 中 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 参 编 单 位 中 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租有限公司 FI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 程 公司 中国寰球 工程 公司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黄 旭 俞俊人 周 勇 杨光义 巴 涛 梁东光 甘家福 王宗景 马 坚 周 伟 ●1 〓∷〓〓 主≡审查人罗志刚 周家祥 秦文杰 王财勇 黎德初 姜 琳 张 ∷ 伟 吴敏青 仓亚军 张军梁 杨东明| 陈河江∵旰向东 次目 1 总 则 ⋯ ⋯ ⋯ ⋯ ⋯ ⋯ ⋯ ⋯ ⋯ ⋯ ⋯ ⋯ ⋯ ⋯ ⋯ ⋯ ⋯ ⋯ ⋯1 2 术 语 ⋯ ⋯ ⋯ ⋯ ⋯ ⋯ ⋯ ⋯ ⋯ ⋯ ⋯ ⋯ ⋯ ⋯ ⋯ ⋯ ⋯ ⋯ ⋯2 3 防雷 场 所 分 类 ⋯ ⋯ ⋯ ⋯ ⋯ ⋯ ⋯ ⋯ ∴ ⋯ ∵ ⋯ ⋯ ⋯ ⋯ ⋯ 5 4 基 本 规 定 ˉ ⋯ ⋯ ⋯ ⋯ ⋯ ⋯ ⋯ ⋯ ⋯ ⋯ ⋯ ⋯ ⋯ ⋯ ⋯ ⋯ ⋯ ⋯ ⋯6 4。1 厂房房屋类场所 ⋯ ⋯ ⋯ ⋯ 6 4.2 户外装置区场所 ⋯ ⋯ ⋯ ⋯ ⋯ ⋯ ⋯ ⋯ ⋯ ⋯ ⋯ ⋯ ⋯ ⋯ ⋯6 4.3 户外装置区的排放设施 ⋯ ⋯ ⋯∵⋯ ⋯ ⋯ ⋯ ∵⋯ -9 庄 。4 其他措施 ⋯ ∵ ⋯ ⋯ ⋯ Ⅱ ⋯ ⋯⋯ ⋯ ⋯ ⋯ ⋯ ⋯ ⋯ 1p 5 户 外 装 置 的 防雷 ⋯ ⋯ ⋯ ⋯ ⋯ ⋯ ⋯ ⋯∵⋯ ⋯ ⋯ ⋯ ⋯ ⋯H 5。1 炉区 ⋯ ⋯ ⋯ ⋯ ⋯ ⋯ ⋯ ⋯ ⋯ ⋯ ⋯ ⋯ ⋯ ⋯ ⋯ ⋯ ⋯ ⋯ ⋯11 5.2 塔区 ∴ ⋯ ⋯ ⋯ ..∴ ⋯ ⋯ ⋯ ⋯ ⋯ ⋯ ⋯ ⋯ ⋯ ⋯ ⋯ ⋯ ⋯11 5.s 静设备区 ⋯ ⋯ ⋯ ⋯ ⋯ ⋯ ⋯ ⋯ ⋯ ⋯ ⋯ ⋯ ⋯ ⋯12 5.4 机器设备区 ⋯ ⋯r ⋯ ∵ ⋯ ⋯ ⋯ ⋯ ⋯ ⋯ ⋯ ∶ ⋯ 13。 5。5 罐区 ⋯ ⋯ ⋯ ⋯ ⋯ ⋯ ⋯ ⋯ ⋯ ⋯ ⋯ ⋯ ⋯ ⋯ ⋯ ⋯ ⋯ ⋯ ⋯ 13 5.6 可燃液体装卸站 ⋯ ⋯ ⋯ ⋯ ⋯ ⋯ ⋯ ∵ ⋯ 14 5.7 粉、 粒料桶仓 ⋯ ⋯ ∵ ⋯ ⋯ J。⋯ ⋯ ⋯ 14 5。8 框架、 管架和管遣 ⋯ ⋯ ⋯ ⋯ ⋯ ⋯ ⋯ ⋯ ⋯ ⋯14 5.9 冷却塔 ⋯ ⋯ ⋯ ⋯ ⋯ ⋯ ⋯ ⋯ 15 5,10 烟囱和火炬 ⋯ ⋯ ⋯ ⋯ ⋯ ⋯ ⋯ 16 5。11 户外装置区的排放设施 ⋯ ⋯ ⋯ ⋯ ⋯ ⋯ ⋯ ⋯ ⋯ ⋯ 16 5.12 户外灯具和电器 ⋯ ⋯ ⋯ ⋯ ⋯ ⋯ ⋯ ⋯ 17 6 防雷 装 置 ⋯ ⋯ ⋯ ⋯ ⋯ ⋯ ⋯ ⋯ ⋯ ⋯ ⋯ ⋯ ⋯ ⋯ ⋯ ⋯ ⋯ ⋯∵ 18 6.1 接闪器 ⋯ ⋯ ⋯ ⋯ ⋯ ⋯ ⋯ ∵ ⋯ ⋯ ⋯ ⋯ ⋯ ⋯ ⋯18 6.2 引下线 ⋯∵⋯ ⋯ ⋯ ⋯ ⋯⋯ ⋯ ⋯ ⋯ ⋯ ⋯ 19 1。 6。3 接地装置 19 本规范用词说明 ⋯ ⋯ ⋯⋯⋯⋯⋯⋯⋯∴ ⋯⋯⋯⋯⋯⋯21 引用标准名录 ⋯ ⋯∶ ∶。∵Ⅱ。 ⋯1Ⅱ ⋯⋯ ⋯⋯⋯⋯⋯ ∵ 〈 22 附条文说明 ⋯⋯⋯⋯⋯⋯⋯ ⋯⋯⋯⋯⋯⋯⋯⋯⋯⋯ 23 Co n t e n t s 1 Ge n e r a 1p r o v i s i o n s ∵ ∵ ⋯ 1 2 Te r r n s 9 ● ● ● 2 3 C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o f l o c a t i o n a g o i n s t 1i g h t n i n g ⋯ ⋯ 5 4 Ba s i o r e q u i r e 】m e n t ⋯⋯ 6 4.1 Lo c a t i o n o f i n d u s t r i a l b u i l d i n g 6 4。2 Lo c a t i o n o f o u t d o o r u n i t ∶ 6 4.3 E∏】i s s i On s f a c ⒒i t i e s o f o u t d Oo r u n i t 「 ⋯ 9 4。4 0t h e r f a c Ⅱi t i e s 10 5 Ag a i n s t l i g h t n i n g o f o u t d o o r u n i t ⋯ 11 5.1 Fu r n a c e a r e a ∶ ∶ 11 5.2 T♂w e r a r e a ⋯⋯ 11 5.3 s t a t i c e q u Ⅱm e 缸a r e a ⋯⋯12 ⒌4 Ma c h i n e y e q u Ⅱm e n t a r e a ∵ ⋯ ⋯ 13λ 5∶5 Ta n k y a r d ∵⋯∷ 13 5。6 Fl a m 狃a b l e ⒒ⅡⅡd d e p o t s ⋯⋯ 14 5.7 Po w d e r ,。d l e t s i l o s J⋯⋯⋯⋯ 14 5。8 St r u c t u r e ,p i p e r a c k s a n d p i p e s 14 5.9 Co o l i n g t o w e r s 15 5.10 Ch i r n r l e y a n d f l a r e ⋯ ∵ ⋯ 16 5。11 E∏l i s s i o n s f a c ⒒i t i e s o f Ou t d o o r u n i t ⋯ 16 5.12 0u t d o o r h g h t i n g f i x t u r e s a 诫 e l e c t r i c a l e q o p m e n t s -17 6 Li g h t n i n g p r o t e c t i o n s y s t e 】m L ⋯ ∵ 18 6.1 Ai r -t e r m i n a t o n s y s t e m 18 6。2 Do w n -c o n d u Ct o r s y s t e m 19 3 ⒍3 Ea r t h -t e r m h a t -n s y s t e m ∵ ∵ ∵ ∵ Ex p a n a t i o n o f w 0Ⅱd i n g i n t h i s c o d e ⋯ ⋯ ⋯ ⋯ ⋯ ∴ ∵ Li s t o f q u o t e d β t 。n d a r d s ∵ Ⅱ∷.,Ⅱ∵ ⋯ ⋯ Ad -i t i o n Ex p l a a Jn o f p r o v i βi o h s ∵ ∵Ⅱ ∵ 19 21 22 23 1J宅⒊ 贝 刂 1p O。1 为防止和减少雷击引起的设备损坏和人身伤亡,规范石油 化工装置及其辅助设施的防雷设计,制定本规范 ⒈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 、 改建和扩建石油化工装置及其辅助生 产设施 的防雷设计;不适用于原油 的采集 、 长距离输送 、 石油化工 装置厂区外油品储存及销售设施的防雷设计 。 ∷ 1。 0。3 石油化工装置的防雷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 ,尚应符合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 2术 语 2.0.1 石油化工装置 p e t r o c h e m i c a l p l a n t 以石油 、 天然气及其产 品作为原料,生产石油化工产品或中 间体的生产装置。 2.0.2 辅助生产设施 s u p p o r t f a c i l i t i e s 配合主要工艺装置完成其生产过程而必需的设施,包括罐区、 中央化验室 、 污水处理厂 、 维修间、 火炬等 。 2.0.3 厂房房屋 i n d u s t r i a l b o Ⅲn g w a r e h o Ll s e 设有屋顶,建筑外围护结构全部采用封闭式墙体含门、 窗构 造的生产性储存性建筑物。 2.0.4 户外装置区 o u t d o o r u n i t 露天或对大气敞开 、 空气畅通的场所 。 2.0.5 半敞开式厂房 s e m i -e r Lc l o s e d i n d u s t r i d b u i l d i n g s 设有屋顶,建筑外围护结构局部采用墙体,所占面积不超过该 建筑外围护体表面面积1/3不含屋顶和地面的面积的生产性建 筑物 。 2.0.6 敞开式厂房 o p e n e d i n d u s t r i a l -u Ⅱd i n g s 设有屋顶,不设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生产性建筑物。 2.0.7 雷击 h g h t n i n g s t r o k e 对地闪击中的一次电气放电。 2.0.8 直击雷 d i r e c t l i g h t n i n g f l a s h 闪击直接打在建筑物、 其他物体 、 大地或外部 防雷装置上,产 生电效应 、 热效应和机械力者。 2.0.9 雷电感应 l i g h t n i n g i n d t Ic t i o n 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放 2 电的雷电静 电感应和雷电电磁感应 。 2.0.10 雷电波侵入 l i g h t Ⅱn g s u r g e o n i n ∞ m i n g s e r v i Ce s 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 电缆线路或金属管道 的作用,雷电波, 即闪电电涌,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 备 。 2.0.11 防雷装置 l i g h t n i n 宫 p r o t e c t o n o y s t e m LPS 用来减少雷击生产装置而造成 的物质损害的一个完整系统, 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 2.0.12 外部防雷装置 e x t e r n a 11i g h t Ⅱn g p r o t e c t i o r l s y s t e m 防雷装置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接 闪器 、 引下线 和接地装置组 成 。 2.0.13 内部防雷装置 i n t e r n a Hi g h t “ n g p r o t e c t i o n s y t e m 防雷装置的一个组成部分,由等 电位连接和与外部 防雷装置 的电气绝缘组成 。 2.0.14 接闪器 a i r ˉt e r m i n a t i o n s y s t e m 外部防雷装置的组成部分,由接闪杆避雷针、接闪线 、 接闪 网等金属构件组成 。 2.0.15 引下线 d o w n -∞n d u c t o r s y s t e m . 外部防雷装置的组成部分,用于将雷 电流从接闪器引至接地 装置 。 2.0.16 接地装 置 e a r t h -t e r m i n a t i o n s y o t e m 外部 防雷装 置 的组成 部 分,用于传 导 雷 电流并 将 其 流散 入 大 地 。 2.0.17 接地体 e a r t h i n g e l e c t r o d e 埋人 土壤 中或混凝 土基础 中作散流用 的导体 。 2.0.18 接地线 e a r t h i n g c o n d u c t o r 从 引下线 断接卡或换 线 处 至接地 体 的连接 导体;或从 接 地端 子、 等电位连接排至接地体或接地装置的连接导体。 2。0.19 等电位连接网络 b o n d i n g n e t Wo r k 3 将所有导电性物体带电导体除外互相连接到接地装置的ˉ 个系统。 ∷ ∵ 冫 2.0.20 接地系统 ∷e a r t h i h 查s y s t e 血 ∷ 将接地装置和等电位连接网络结合在一起的整个系统。 2.0.21 接地电阻 g r o u n d r e ⒍s t a n c e 接地体或 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 2,0。z z 工频接地电阻 p o w e r f r 0q u e h c y ∷g r o o h d 此⒍ 志 t 。h c e 按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工频交流电流求得的电阻。 ∷ 2.0。z s 冲击接地电阻 i m p u l s e e a r t h i n g r e s i s t h h c e ∷按通过接地体流人地中冲击电流求得的接地电阻。 3∷ 防雷场所分类 ∴ 0| o ∶1 石油化工笨置的各种场所,应揖据能彤成墀炸性气体混合 Ⅱ 物∷ ∶ 的环境状况和空间气体的消散条件,刘 分汐厂房房屋类或户外 ∷∷装置区。 ∵ ∷ ∴ ∷ ∷ 4基 本 规 定 4.1 厂房房屋类场所 4.1.1 石油化工装置厂房房屋类场所的防雷设计,应符合现行 国 家标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有关规定 。 4.1.2 石油化工装置户外装置区的防雷设计应执行本规范第五 章的有关规定 。 4.2 户外装置区场所 4.2.1 石油化工装置的户外装置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 防雷设计 1 安置在地面上高大、 耸立的生产设备 ; 2 通过框架或支架安置在高处的生产设备和引向火炬的主 管道等; 3 安置在地 面上的大型压缩机、 成群布置 的机泵等转动设 备; 4 在空旷地区的火炬、 烟囱和排气筒 ; 5 安置在高处易遭受直击雷的照明设施。 4.2.2 石油化工装置的户外装置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不进 行防直击雷的设计 1 在空旷地区分散布置的水处理场所重要设备除外; 2 安置在地面上分散布置的少量机泵和小型金属设备 ; 3 地面管道和管架 。 4.2。3 防直击雷 的接闪器,宜利用生产设各的金属实体,但应符 合下列规定 1 用作接闪器的生产设备应为整体封闭、 焊接结构的金属静 6 设各;转动设各不应用作接闪器 ; 2 用作接闪器的生产设备应有金属外壳,其易受直击雷的顶 部和外侧上部应有足够 的厚度 。钢制设备 的壁厚应大于或等于 4m m ,其他金属设备的壁厚应符合本规范表6.1.5中的厚度莎值 。 4.2.4 易受直击雷击且在附近高大生产设备 、 框架和大型管架 已用作接闪器等 的防雷保护范围之外 的下列设备,应另行设置 接闪器 1 转动设备; ∷ 2 不能作为接闪器的金属静设各 ; 3 非金属外壳的静设备 。 4.2.5 接闪器的防雷保护范围应采用下列方法之一确定 1 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 建筑物 防雷设计规 范 GB50057 滚球法的规定,滚球半径取45m ; 2 接闪器顶部与被保护参考平面的高差和保护角应符合表 4.2.5的规定或现行 国家标准 雷电防护 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 理损坏和生命危险GB/T21714.3的有关规定 。 表4.2。5 接闪器顶部与被保护参考平面的高差和保护角 4.2.6 防直击雷的引下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安置在地面上高大 、 耸立的生产设备应利用其金属壳体作 为引下线; 2 生产设各通过框架或支架安装时,宜利用金属框架作为引 下线; 3 高太炉体 、 塔体 、 桶仓 、 大型设备 、 框架等应至少使用两根 引下线,引下线的间距不应大于18m ; 4 在高空布置 、 较长的卧式容器和管道送往火炬的管道应 在两端设置引下线,间距超过18m 时应增加引下线数量; 5 引下线应以尽量直的和最短的路径直接引到接地体去,应 7 高差m 0 2 4045 保护角23 有足够的截面和厚度,并在地面以上加机械保护; 6 利用柱 内纵向主钢筋作为引下线时,柱内纵 向主钢筋应采 用箍筋绑扎或焊接 。 4.2.7 防雷电感应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户外装置区场所,所有金属的设各 、 框架、 管道 、 电缆保 护层铠装 、 钢管 、 槽板等和放空管口等,均应连接到防雷电感应 的接地装置上;设专用引下线时,钢筋混凝土柱子 的钢筋,亦应在 最高层顶和地面附近分别引出接到接地线网; 2 本条第1款所述的金属物体,与附近引下线之间的空间距 离应按下式确定 S≥0。07强c Jx 4.2∶ 7 式 中S空间距离m ; 尼c 分流系数;单根引下线取1,两根引下线及接 闪器不 成闭合环的多根引下线取0.66,接闪器成 闭合环 的 或网状的多根引下线取 0。狃; Jx 丁引下线计算点到接地连接点的长度m 。 3 当本条第2款所要求的空间距离得不到满足时,应在高于 连接点的地方增加接地连接线; 4 平行敷设的金属管道、 框架和电缆金属保护层等,当其间 净距小于100m m 时应每隔30m 进行金属连接。 相交或相距处净 距小于100m m 时亦应连接。 4.2.8 防雷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利用金属外壳作为接闪器的生产设各,应在金属外壳底部 不少于2处接至接地体; 2∷本规范第4。 。4条规定另行设置的接闪器杆状、 线状和 网状的,均应有引下线直接接至接地体; 3 防直击蕾用的每根引卞线所直接连接的接地体,其冲击接 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接地电阻计算中,每处接地体各支线的长度应小于或 8 等于接地体的有效长度Je ; 2Je 的计算和冲击接地 电阻的换算应按现行 国家标准 建 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有关规定执行 ; 4 防雷电感应的接地体,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 5 防直击雷的接地体宜与防雷 电感应和电力设备用 的接地 体连接成一个整体的接地系统 。但 防直击雷 的接地体,其接地 电 阻应满足本条第3款的要求 。 4.3 户外装置区的排放设施 4.3.1 安装在生产设备易受直击雷的顶部和外侧上部并直接 向 大气排放的排放设施如放散管 、 排风管 、 安全阀、 呼吸阀、 放料口、 取样口J卜 污 口 等,以下称放空 口,应 根据排放 的物料和浓度 、 排 放的频率或方式 、 正常。或事故排放 、 手动或 自动排放等生产操作性 质和安装位置分别进行防雷保护 。 4.3.2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放空 口,应设置接闪器加以保护 。此 时,放空口外的爆炸危险气体空间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且 接闪器的顶端应高出放空 口3m ,水平距离宜为4m 5m 。 1 储存闪点低于或等于45C的可燃液体 的设各,在生产紧 急停车时连续排放,其排放物达到爆炸危险浓度者包括送火炬系 统的管路上的临时放空 口,但不包括火炬; 2 储存 闪点低于或等于45C的可燃液体 的储罐,其呼吸阀 不带防爆阻火器者 。 4j 3.3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放空 口,宜利用金属放空管口作为接 闪器 。此时,放空管口的壁厚应大于或等于表 6。1.5中的厚度/ 值,且应在放空管口附近将放空管与最近的金属物体进行金属连 接 。 1 储存 闪点低于或等于45C的可燃液体 的设备,在生产正 常时连续排放的排放物可能短期或间断地达到爆炸危险浓度者; 2 储存闪点低于或等于45C的可燃液体 的设备,在生产波 9 动时设备 内部超压引起的 自动或手动短时排放的排放物可能达到 爆炸危险浓度的安全阀等; ∷ 3 储存闪点低于或等于45C的可燃液体 的设备,停工或维 修时需短期排放的手动放料口等; 忄 储存闪点低于或等于45C的可燃液体储罐上带有防爆阻 火器的呼吸阀; 5 在空旷地点孤立安装的排气塔和火炬 。 4.4 其 他 措 施 4.4.1 当厂房房屋和户外装置区两类场所混合布置时,应按下列 原则进行防雷设计 1 上部为框架下部为厂房布置时,应符合户外装置区相关要 求; 2 上部为厂房下部为框架布置时,应符合厂房房屋类相关要 求; ∷ 3 厂房和框架毗邻布置时,应符合各 自相关要求 。 4.4.2 装置控制室、 户 内装置变电所等,均应作为厂房房屋类按 现行 国家标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的规定进行 防雷 设计 。 卜∷⒈卜 〓hμ ∷∴ ∴∴〓 I〓卜 犟叮 ⒎ _ 5 户外装置的防雷 5.1 炉 5.1.1 金属框架支撑的炉体,其框架应用连接件与接地装置相 连。 5.1.2 混凝土框架支撑的炉体,应在炉体的加强板筋类附件上 焊接接地连接件,引下线应采用沿柱明敷的金属导体或直径不小 于10m m 的柱内主钢筋。 5.1.3 直接安装在地面上的小型炉子,应在炉体的加强板筋上 焊接接地连接件,接地线与接地连接件连接后,沿框架引下与接地 装置相连。 5.1.4 每台炉子应至少设两个接地点,且接地点间距不应大于 18m ,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 s 。1,5 炉子上接地连接件应安装在框架柱子上高出地面不低于 450m m 的位置。 5.1.6 炉子上的金属构件均应与炉子的框架做等电位连接1 5.2 塔 区 5,2.1 独立安装或安装在混凝土框架 内1顶部高出框架的钢制塔 体,其壁厚大于或等于4m m 时,应以塔体本身作为接闪器 。 5.2.2 安 装 在 塔 顶 和 外 侧 上 部 突 出 的放 空 管 以及 本 规 范第 5.11。2条规定 的管白外空间,均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5∶2.3 塔.体作为接闪器时,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并应沿塔体周 边均匀布置,引下线 的间距不应大于18m 。引下线应与塔体金属 底座上预设 的接地耳相连 。与塔体相连 的非金属物体或管道,当 处于塔体本身保护范围之外时,应在合适 的地点安装接闪器加 以 11 保护 。 5.2.4 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 电阻不应大于10Ω。接地装置宜 围绕塔体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 5.2.5 用于安装塔体的混凝土框架,每层平台金属栏杆应连接成 艮好的电气通路,并应通过引下线与塔体 的接地装置相连 。引下 线应采用沿柱 明敷 的金属导体或直径不小于10m m 的柱 内主钢 筋 。利用柱 内主钢筋作为引下线时,柱内主钢筋应采用箍筋绑扎 或焊接,并在每层柱面预埋100m m 100m m 钢板,作为引下线引 出点,与金属栏杆或接地装置相连。 5.3静设 备 区 5.3.1 独立安装或安装在混凝土框架顶层平面、 位于其他物体的 防雷保护范围之外的封闭式钢制静设备,其壁厚大于或等于4m m 时,应利用设各本体作为接闪器 。 5.3.2 非金属静设备 、 壁厚小于4m m 的封 闭式钢制静设备,当 其位于其他物体的防雷保护范围之外时,应设置接闪器加以保护 。 5.3.3 安装在静设备上突出的放空管以及本规范第5.11。2条规 定的管口外空间,均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5.3.4 金属静设备本体作为接闪器时,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并 应沿静设备周边均匀布置,引下线 的间距不应大于18m 。引下线 应与静设各底座预设的接地耳相连 。 5.3.5 每根引下线 的冲击接地 电阻不应大于10Ω。接地装置宜 围绕静设备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 5.3.6 当金属静设备近旁有其他防雷引下线或金属塔体时,应将 静设备的接地装置与后者的接地装置相连,且静设备与引下线或 金属塔体的距离应满足本规范第吐 。2.7条第2款的要求1 5.3.7 安装有静设备的混凝土框架顶层平面,其平台金属栏杆应 被连接成 良好的电气通路,并应通过沿柱明敷 的引下线或柱 内主 钢筋与接地装置相连 。 ∷ 12 5.4 机器设备区 5.4.1 机器设备和 电气设各应位于防雷保护范围内以避免遭受 直戋舅。 5.4.2 机器设备和电动机安装在同一个金属底板上时,应将金属 底板接地;安装在单独混凝土底座上或位于其他低导 电材料制作 的单独底板上时,应将二者用接地线连接在一起并接地 。 5,5 罐 5.5.1 金属罐体应做防直击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并应 沿罐体周边均匀布置,引下线的间距不应大于18m 。每根引下线 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5.5.2 储存可燃物质的储罐,其防雷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制储罐 的罐壁厚度大于或等于4m m ,在罐顶装有带阻 火器的呼吸阀时,应利用罐体本身作为接闪器; 2 钢制储罐 的罐壁厚度大于或等于4m m ,在罐顶装有无阻 火器的呼吸阀时,应在罐顶装设接闪器,且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应符 合本规范第5.11.2条的规定; 3 钢制储 罐 的罐壁厚度小 于4m m 时,应在罐 顶装设 接 闪 器,使整个储罐在保护范围之内。罐顶装有呼吸阀无阻火器时, 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应符合本规范第5.11。2条的规定; 4 非金属储罐应装设接闪器,使被保护储罐和突出罐顶的呼 吸阀等均处于接闪器 的保护范围之 内,接闪器 的保护范围应符 合 本规范第 5。11。2条的规定 ; 5 覆土储罐当埋层大于或等于0。5m 时,罐体可不考虑防雷 设施 。储罐的呼吸阀露 出地面时,应采取局部防雷保护,接闪器的 保护范围应符合本规范第5.11.2条的规定; 6 非钢制金属储罐 的顶板厚度太于或等于本规范表6.1。 5 中的厚度莎值时,应利用罐体本身作为接闪器;顶板厚度小于本规 13 范表6.1.5中的厚度莎值时,应在罐顶装设接闪器,使整个储罐在 保护范围之内。 5.5.3 浮顶储罐包括内浮顶储罐应利用罐体本身作为接闪器, 浮顶与罐体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浮顶储罐的防雷设计应氓u 行 国家标准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的有关规定执行 。 5.6 可燃液体装卸站 5.6.1 露天装卸作业场所,可不装设接闪器,但应将金属构架接地。 5.6.2 棚 内装卸作业场所,应在棚顶装设接闪器 。 5.6.3 进人装卸站台的可燃液体输送管道应在进入点接地,冲击 接地 电阻不应大于10Ω。 5。7 粉、 粒料桶仓 5.7.1 独立安装或成组安装在混凝土框架上,顶部高出框架的金 属粉 、 粒料桶仓,当其壁厚满足本规范表 6。1.5中的厚度莎值 的要 求时,应利用粉t 粒料桶仓本体作为接闪器,并应做 良好接地 。 5.7∶2 独立安装或成组安装在混凝土框架上,顶部高出框架的非 金属粉 、 粒料桶仓应装设接闪器,使粉 、 粒料桶仓和突出桶仓顶 的 呼吸阀等均处于∷接闪器 的保护范 围之 内,并应接地 。接闪导线 网 格尺寸不应大于10m 10m 或12m 8m 。 5.7∶3 每一金属桶仓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并应沿粉 、 粒料桶仓 周边均匀布置,引下线的间距不应大于18m 。 5。8 框架、 管架和管道 5.8.1 钢框架 、 管架应通过立柱与接地装置相连,其连接应采用接 地连接件9连接件应焊接在立柱上高出地面不低于钙0n m 的地方,接 地点间距不应大于1g m 。每组框架、 管架的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 5.8.2∷混凝土框架及管架上的爬梯 、 电缆支架 、 栏杆等钢制构件, 应与接地装置直接连接或通过其他接地连接件进行连接,接地 间 14 距不应大于18m 。 5.8.3 管道防雷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根金属管道均应与已接地的管架做等电位连接,其连接 应采用接地连接件;多根金属管道可互相连接后,应再与已接地的 管架做等电位连接; 2 平行敷设 的金属管道,其净 间距小 于100m m 时,应每隔 30m 用金属线连接 。管道交叉点净距小于1O0m m 时,其交叉点 应用金属线跨接; 3 管架上敷设输送可燃性介质的金属管道,在始端、 末端、 分支 处,均应设置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SOΩ; 4 进 、 出生产装置的金属管道,在装置的外侧应接地,并应与 电气设各的保护接地装置和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接 。 5.9 冷 却 塔 5.9.1 不 同型式的冷却塔,防雷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自然通风开放式冷却塔和机械鼓风逆流式冷却塔应将塔顶 平台四周金属栏杆连接成 良好电气通路,应在塔顶平面用接闪导线组 成金属网格;在爆炸危险环境2区其网格尺寸不大于10m 10m 或 12m 8m ,在非爆炸危险区域不大于⒛m ⒛m 或24m 16m ; 2 自然通风风筒式冷却塔双曲线塔应在塔檐上装设接闪器; 3 机械抽风逆流式或横流式冷却塔应在风筒檐口装设接 闪 器,塔顶平台四周金属栏杆连接成 良好 电气通路,每个风筒至少用 2根引下线连至两侧金属栏杆; 4 建筑物顶附属的小型机械抽风逆流式冷却塔,如处在建筑 物防雷保护范围之内,则不另装接闪器 。 5.9.2 引下线应沿冷却塔建 、 构筑物 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 距不应大于18m 。自然通风风筒式冷却塔宜利用塔体主筋作为引 下线 。其他型式冷却塔可 以利用柱 内钢筋作为引下线,也可沿柱 面敷设引下线 。 15 5.9.3 爆炸危险环境2区的冷却塔,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 不应大于10Ω。非爆炸危险环境 的冷却塔,每根引下线 的冲击接 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接地装置宜 围绕冷却塔建1构筑物敷设成 环形接地体 。 5.9.4 冷却塔钢楼梯,进、 出水钢管应与冷却塔接地装置相逢。 5.10 烟 囱和火炬 5.10.1 钢筋混凝土烟 囱,宜在烟 囱上装设接闪器保护。多支接 闪杆应连接在闭合环上 。 ⒌10.2 当钢筋混凝土烟囱无法采用单支或双支接闪杆保护时, 应在烟囱口装设环形接闪线,并应对称布置三支高出烟 囱口不低 于0.5m 的接闪杆。 ∶ ∷ 5.10.3 钢筋混凝土烟囱的钢筋应在其顶部和底部与引下线和贯 通连接的金属爬梯相连。宜利用钢筋作为引下线,可不另设专用 引下线 。 5.10.4 高度不超过40m 的烟 囱,可只设1根引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