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 3541-2007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SH 3541-2007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SH 3541-2007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SH 3541-2007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SH 3541-2007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SH 3541-2007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75.180 P 72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 35412007 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 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pump unit installation in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2007-01-25 发布 2007-07-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 布 SH/ /T 35412007 目 次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安装前的准备1 4.1 安装技术准备1 4.2 开箱检验1 4.3 施工现场2 4.4 基础检查复测及表面处理2 5 泵组安装通用要求3 5.1 泵组的安装3 5.2 二次灌浆5 5.3 与泵组连接的管道5 5.4 密封件装配6 6 泵组的解体检查与组装7 6.1 一般规定7 6.2 离心泵7 6.3 蒸汽往复泵9 6.4 柱塞泵11 6.5 螺杆泵12 6.6 齿轮泵13 6.7 计量泵13 7 泵组的试运转13 7.1 一般规定13 7.2 附属系统的单机试运转14 7.3 驱动机的单机试运转14 7.4 泵组的试运转14 8 交工技术文件15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地脚螺栓的拧紧力矩及轴向拉力值17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滚动轴承的径向配合18 用词说明20 附条文说明21 Ⅰ SH/ /T 35412007 前 言 本规范是按照国经贸厅 “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 (国经贸厅行业[2003]22号) , 由中国石化集团第十建设公司编制而成。 本规范共分 8 章和 2 个附录,附录 A、B 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和规范性引用文件; 施工前准备工作; 泵组安装的通用要求; 泵的拆检; 泵组的试运转; 交工技术文件。 本规范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施工技术中心站淄博站管理,由中国石化集团第十建设公司负 责解释。 本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管理单位和主编单 位,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管理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施工技术中心站淄博站 通讯地址山东省淄博市 132 号信箱 邮政编码255438 电 话0533-6295840 传 真0533-7501126 主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第十建设公司 通讯地址山东省淄博市 132 号信箱 邮政编码255438 主要起草人 杜宗岚 吴忠宪 张桂红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Ⅲ SH/ /T 35412007 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石油化工泵组安装工程施工要求及质量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用离心泵、往复泵、柱塞泵、螺杆泵、齿轮泵、计量泵等安装工程的施工及 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适用于本规范。 GB 5023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H/T 3538 石油化工机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SH 3503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 SH 3505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SH/T 3536 石油化工起重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泵组 pump unit 泵组系指石油化工用泵及其驱动机、底座、附属设备、管道的总成。 3.2 水平度 levelness 某一平面相对于水平面(静止的水平面)的倾斜程度。 3.3 轴对中 alignment 又称联轴器找正,指调整轴线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径向位移和轴向倾斜符合规定的要求。 3.4 二次灌浆 second grouting 泵组找正合格后,对泵组底座、泵组底座与基础之间的灌浆。 4 安装前的准备 4.1 安装技术准备 4.1.1 泵组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技术文件 a 设计文件,包括泵组安装平面布置图、泵组基础图及相关专业的施工图; b 产品技术文件,包括泵组出厂合格证书、装箱清单、质量证明文件和质量检查记录、泵组试验 报告及使用说明书、泵组总装配图、主要部5件图、易损件图等; c 应执行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4.1.2 安装前应编制安装技术文件。 4.2 开箱检验 1 SH/ /T 35412007 4.2.1 泵组开箱检验应有采购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参加,按照装箱清单进行下列项目检查,并应 有记录 a 箱号、箱数及包装状况; b 名称、型号、规格、数量; c 外观质量; d 产品技术文件; e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f 其他需要检查的事项。 4.2.2 开箱检验后应对零部件、备品备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并妥善保管。 4.3 施工现场 4.3.1 泵组安装前,现场应具备下列条件 a 基础具备安装条件,与泵组安装相关的地下工程已完成; b 场地平整,道路畅通; c 吊装设施具备使用条件; d 零部件、工具等贮存设施; e 相应的防护设施。 4.3.2 泵组吊装作业应按制造厂指定的吊点标识系挂吊索具,起重施工应执行 SH/T 3536 的规定。 4.3.3 泵组施工的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应执行 SH 3505 的有关规定。 4.3.4 泵组安装中使用的计量和检测器具, 其精度等级应高于被检对象的精度等级, 并在有效检定期内。 4.4 基础检查复测及表面处理 4.4.1 基础移交时,土建单位应提供基础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基础上应标出标高基准线、中心线,参 照物坐标点和标高基准点。应有基础测量记录并办理中间交接手续。 4.4.3 对基础进行外观检查,混凝土基础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露筋等缺陷。 4.4.4 按照基础的设计文件和泵组的产品技术文件,复测基础位置和几何尺寸,其混凝土基础的允许 偏差应符合表 1 规定,钢结构基础的允许偏差值应符合表 2 规定。 表 1 基础尺寸及位置允许偏差 单位mm 项次 项 目 名 称 允 许 偏 差 值 1 坐标位置(纵横轴线) 20 2 不同平面的标高 -20 3 平面外形尺寸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凹穴尺寸 20 -20 +20 每米 5 4 平面水平度(包括地坪 上需安装设备的部分) 全长 10 每米 5 5 垂直度 全长 10 标高(顶端) 20 6 预埋地脚螺栓 中心距(在根部和顶部两处测量) 2 2 SH/ /T 35412007 表1(续) 基础尺寸及位置允许偏差 单位mm 项次 项 目 名 称 允 许 偏 差 值 中心位置 10 深度 +20 7 预留地脚螺栓孔 孔壁垂直度每米 10 标高 +20 中心位置 5 水平度(带槽的锚板)每米 5 8 带锚板的预埋活动地脚螺栓 水平度(带螺纹孔的锚板)每米 2 表 2 钢结构基础质量标准 单位mm 项次 检 查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值 基础坐标位置(纵、横轴线) 5 基础上平面的标高 3 基础上平面的水平度 L1/1 000 且不大于 5 中心距 2 1 立式支撑梁式基础 地脚螺栓孔 孔中心线垂直度 h/250 且不大于 15 支座坐标位置(纵、横轴线) 5 支座上平面的标高 3 支座上平面的水平度 L2/1 000 且不大于 5 支座的垂直度 H/1 000 2 卧式支座式基础 地脚螺栓孔中心距 2 注L1为梁的长度;h为上、下两地脚螺栓孔间的距离;L2为支座的长度;H为支座高度。 4.4.5 基础应做如下处理 a 铲出麻面,麻点深度宜不小于10 mm,密度以每平方分米内有3个~5个点为宜,表面不应有油 污或疏松层; b 放置垫铁或支持调整螺钉用的支撑板处(至周边约50mm)的基础表面应铲平; c 地脚螺栓孔内的碎石、泥土等杂物和积水,必须清除干净。 4.4.6 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表面的灌浆料应清理干净,并对螺栓进行妥善保护。 5 泵组安装通用要求 5.1 泵组的安装 3 SH/ /T 35412007 5.1.1 泵组安装施工的通用技术规定,应按 SH/T 3538 的要求执行。 5.1.2 泵组安装施工除执行本规范外,产品技术文件另有要求时,应按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安装和验 收。 5.1.3 泵组可采用有垫铁或无垫铁安装。垫铁设置应符合 SH/T 3538 的规定。 5.1.4 泵组就位找正找平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中心线允许偏差为 5mm; b 标高允许偏差为5mm,与其他设备相联结的其标高允许偏差为2mm; c 水平度允许偏差纵向为 0.05mm/m、横向为 0.10 mm/m。 5.1.5 泵组初找正合格后,宜在 24h 内进行地脚螺栓孔的灌浆。灌浆时,地脚螺栓垂直度应不大于 0.15/1 000mm。灌浆料应比泵组基础混凝土标号高一等级,且应连续进行。 5.1.6 地脚螺栓孔灌浆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75 以上时,方可进行地脚螺栓的紧固。 5.1.7 安装基准测量点应在下列部位中选择 a 整体安装的泵,应以进出口法兰面或其他水平加工基准面为基准; b 解体安装的泵,以泵体加工面为基准; c 立式泵,以联轴器或电机座为基准; d 往复泵,以机身滑道、轴承座、轴外露部分或其他加工面为基准。 5.1.8 泵组找正找平合格后紧固地脚螺栓,地脚螺栓的拧紧力矩及轴向拉力可按附录 A 选取。 5.1.9 泵组用垫铁找正找平后,对垫铁组应做如下检查 a 用 0.25kg 或 0.5kg 的手锤敲击检查垫铁组的松紧程度,应无松动现象; b 用 0.05mm 的塞尺检查,垫铁之间及垫铁与底座底面之间的间隙,在垫铁同一断面处从两侧 塞入的长度总和,不应超过垫铁长(宽)度的 1/3; c 合格后及时进行垫铁组层间定位焊。 5.1.10 轴对中时,两轴应同时转动,对中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凸缘联轴器装配时,两半联轴器端面应紧密接触,两轴的对中偏差 1 径向位移应小于0.03mm; 2 轴向倾斜应小于0.05/1 000; b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装配时,两轴的对中偏差及联轴器的端面间隙,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c 叠片挠性联轴器装配时,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5.1.11 弹性支座的泵组安装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表 3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对中允许偏差及端面间隙 单位mm 对中偏差值 联轴器外径 D 径向位移 轴向倾斜 端面间隙 S 71~106 0.04 2.0~4.0 130~190 2.0~5.0 224~250 0.05 315~400 4.0~6.0 475 0.08 600 0.10 0.2/1 000 5.0~7.0 4 SH/ /T 35412007 表 4 叠片挠性联轴器对中允许偏差 对中允许偏差值 对中允许偏差值 叠片孔数 个 联轴器外径 mm 轴向倾斜 径向位移 mm 叠片孔数 个 联轴器外径 mm 轴向倾斜 径向位移 mm 90 0.10 0.10 202 0.15 0.15 100 0.15 0.15 235 0.20 0.20 120 0.20 0.20 252 0.20 0.20 130 0.25 0.25 292 0.25 0.25 146 0.25 0.25 340 0.30 0.30 176 0.30 0.30 364 0.30 0.30 4 196 0.35 0.35 395 0.35 0.35 114 0.10 0.10 428 0.35 0.35 136 0.15 0.15 478 0.40 0.40 153 0.15 0.15 532 0.45 0.45 174 0.20 0.20 8 592 0.45 0.45 196 0.20 0.20 340 0.15 0.15 226 0.25 0.25 364 0.20 0.20 230 0.25 0.25 395 0.20 0.20 250 0.25 0.25 428 0.20 0.20 276 0.30 0.30 478 0.20 0.20 296 0.30 0.30 532 0.25 0.25 326 0.35 0.35 10 592 0.25 0.25 6 366 0.40 0.40 5.2 二次灌浆 5.2.1 二次灌浆应在泵组的最终找正找平后 24h 内进行,如不能在 24h 内进行二次灌浆,在灌浆前应 对泵的找正找平数据进行复测核对。 5.2.2 泵组底座底面与基础之间的二次灌浆层的高度宜为 30mm~70mm。 5.2.3 二次灌浆可采用碎石混凝土或专用灌浆料。二次灌浆层的标号应比基础混凝土标号高一等级。 5.2.4 二次灌浆前应将基础表面清理干净,并用水浸润后方可进行二次灌浆。 5.2.5 二次灌浆前应敷设模板,外模板至设备底座面外缘的距离不宜小于 60mm,模板拆除后应进行 抹面处理。 5.2.6 二次灌浆应连续进行,不得分次浇灌。 5.2.7 二次灌浆抹面层外表面应平整,上表面略有向外的坡度,高度略低于设备支座外缘上表面。 5.3 与泵组连接的管道 5.3.1 管道安装前应逐件清除管道组成件内部的砂土铁屑熔渣及其他杂物,设计文件有特殊要求的管 道应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处理。 5.3.2 管道上的开孔应在管段安装前完成。当在已安装的管道上开孔时,管内因切割而产生的异物应 5 SH/ /T 35412007 清除干净。 5.3.3 与泵组连接的管道,应从泵组侧开始安装,并应先安装管支架,管道和阀门等的重量和附加力 矩不得作用在泵组上。 5.3.4 与泵组连接的管道及其支、吊架安装完毕后,应卸下接管上的法兰螺栓,在自由状态下所有螺栓 应能在螺栓孔中顺利通过。法兰密封面间的平行度允许偏差、同轴度允许偏差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文 件未规定时不应超过表 5 的规定值。配对法兰面在自由状态下的间距,以能顺利插入垫片的最小距离为 宜。 表 5 法兰密封面平行度允许偏差、同轴度允许偏差 机器转速 Vr r/min 平行度允许偏差 mm 同轴度允许偏差 mm Vr≤3 000 0.40 全部螺栓顺利穿入 3 000<Vr≤6 000 0.15 0.50 Vr>6 000 0.10 0.20 5.3.5 管道与泵组连接后,应复检泵的原找正精度,当发现管道连接引起偏差时,应调整管道。 5.3.6 泵组试车前,应对管道与泵组的连接法兰进行最终连接检查。检查时在联轴器上架设百分表监 视位移,然后松开和拧紧法兰连接螺栓进行观测,其位移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当转速大于6 000r/min时位移值应小于0.02mm; b 当转速小于或等于6 000r/min时位移值应小于0.05mm。 5.4 密封件装配 5.4.1 组装填料密封并将填料压紧后,填料环进液口与液封管应对准或使填料环稍向外侧,其径向间 隙应符合表 6 的要求。 表 6 填料密封径向间隙要求 单位mm 序号 组装件名称 径向间隙 1 填料环与轴封 1.00~1.50 2 填料环与填料箱 0.15~0.20 3 填料压盖与轴套 0.75~1.00 4 填料压盖与填料箱 0.10~0.30 5 底环与轴套(有底环时) 0.70~1.00 5.4.2 机械密封的装配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机械密封零件不得损坏、变形,密封面不得有裂纹、擦痕等缺陷; b 泵组的轴窜量、密封处的径向跳动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当产品技术文件无规定时,轴 窜量不大于0.5mm、径向跳动不大于0.02mm; c 装配过程中应保持零件清洁,不得有锈蚀,主轴密封装置动、静环端面及密封圈表面等应无异 物、灰尘; d 机械密封的压缩量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e 装配后,用手盘动转子应转动灵活。 5.4.3 干气密封(图1)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清洗进气管路及机壳上进出气孔, 清洁安装干气密封的整个区域, 不得有粘附物和划痕, 与静密封O 6 SH/ /T 35412007 形圈相配合的部位不得有划痕,必要时修整,并将其安装密封的有关部分均匀地涂上一薄层润滑脂; b 泵组的轴窜量、 密封处的径向跳动应符合泵组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当产品技术文件无规定时, 轴窜量不大于0.5mm、径向跳动不大于0.02mm; c 水平中分面与干气密封相近部位应涂满密封胶,确保静密封不短路; d 干气密封经过的导向边已倒角,必要时修整; e 干气密封上标示的旋转方向与实际的主轴旋转方向相同,安装时不得将轴倒转。 1 静环;2 动环组件;3 轴套;4 定位环;5 锁紧套;6 O型圈;7 推环;8 弹簧;9 弹簧座 图 1 干气密封结构简图 6 泵组的解体检查与组装 6.1 一般规定 6.1.1 拆检前的准备工作 a 查阅泵组产品技术文件,了解泵组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旋转方向; b 泵组与系统隔离; c 电机处于断电状态; d 排空泵中存有介质、轴承箱的润滑油及密封冷却水; e 拆除泵组本体仪表、辅属设备及管道。 6.1.2 拆检过程中,及时进行零部件的标示。拆卸的零件应摆放整齐,并妥善保管。 6.2 离心泵 6.2.1 离心泵的安装应符合 5.1 条的要求。离心泵的典型结构见图 2、图 3。 2134 1 泵壳;2 密封环;3 叶轮;4 叶轮螺母;5 密封盖;6 机械密封; 7 轴承盖;8 轴承;9 泵轴;10 轴承;11 联轴器 图 2 卧式单级离心泵 75 6 891011 7 SH/ /T 35412007 12 34 56789101112 1314 1止推轴承;2 排出侧密封函体;3 平衡盘;4 压盖;5 末导叶;6 中段;7 壳体;8 导叶; 9 密封环;10 转子;11 吸入函体;12 吸入侧密封函体;13 机械密封;14 轴承 图 3 多级离心泵 6.2.2 离心泵解体与组装步骤如下 a 拆卸联轴器防护罩; b 在联轴器上作好标记,拆卸联轴器中间短节; c 松开密封压盖螺栓,拆卸泵体连接螺栓,吊出泵体及端盖; d 拆卸各级密封,吊出泵转子; e 检查和清洗各零件,测量各级配合间隙; f 组装应按解体的相反步骤进行。 6.2.3 离心泵解体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各部件无锈蚀、污物; b 轴、叶轮、密封环、平键、轴套无裂纹及严重磨损; c 检查叶轮流道、盖板应完整光滑、口环处完好,各泵壳结合面应平整光滑; d 检查转子各部件与主轴配合均无松动现象; e 测量转子叶轮、轴套、密封环、平衡盘、轴颈等主要部位的径向和端面跳动值,应符合产品技 术文件的要求,并记录; f 测量泵体内各部位配合间隙,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并记录; g 测量滑动轴承的径向间隙,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检查滑动轴承紧力,其值应在 0.02mm~0.04mm 范围内,并记录; h 检查滚动轴承滚珠、滚架无裂纹、麻点、转动灵活,不松动; i 滚动轴承的组装,应符合制造厂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应符合 SH/T 3538 的要求; 轴承和轴的配合及轴承外圈在轴承座内的径向配合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如无规定, 可 参照本规范附录 B 的规定执行; 8 SH/ /T 35412007 j 装配后,用手盘车灵活,无松紧不均匀现象; k 多级离心泵的轴向窜量应按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控制。 6.2.4 密封组件的安装和调整应符合本规范 5.4 条的规定。密封组件装配后,用手盘车,转子应转动灵 活。 6.2.5 联轴器的装配及两轴的对中偏差和两个半联轴器的端面间隙,应符合本规范 5.1.10 条的规定。 6.2.6 有衬里的泵,衬里层应完好。陶瓷、玻璃、硅铁等脆性材料的泵,宜使用专用扭矩扳手拧紧螺 栓,拧紧力应按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 6.3 往复泵 6.3.1 蒸汽往复泵安装时,应保持配汽机构原来出厂的装配状态和相对位置。需解体检查时,应保证 装配正确,并按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调整。 6.3.2 平板式配汽阀应检查下列部位 a 阀板与阀座的接触面应平滑、严密,用着色法进行检查,其接触面积应不小于 70; b 对配汽拉杆进行检查,直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7 的规定; c 配汽拉杆的螺纹不应有损坏、缺扣等缺陷,螺母装配应良好。 表 7 配汽拉杆的直径允许偏差 单位mm 拉杆直径d1允许偏差值 d1≤30 0.03 30<d1≤50 0.04 50<d1≤60 0.05 60<d1≤80 0.06 6.3.3 对活塞式配汽阀应进行下列检查 a 活塞与配汽缸的径向间隙应在 0.08mm~0.10mm 范围内; b 活塞圆柱度的允许偏差为 0.03mm。 6.3.4 汽缸内表面应当光滑,无裂纹及沟槽,其内径圆柱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8 的规定。 表 8 汽缸内径圆柱度允许偏差 单位mm 汽缸内径D0允许偏差值 D0≤100 0.06 100<D0≤300 0.08 300<D0≤500 0.10 6.3.5 活塞圆柱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9 的规定。 表 9 活塞圆柱度允许偏差 单位mm 活塞直径D1允许偏差值 D1≤200 0.03 200<D1≤500 0.04 6.3.6 活塞环应进行下列检查 a 活塞环应无砂眼、气孔、沟槽、裂纹等缺陷,毛刺应予打磨; b 测量活塞环的轴向高度和径向厚度,并做记录; 9 SH/ /T 35412007 c 活塞环在装入槽内时,用手能灵活转动。 6.3.7 活塞环安装在活塞槽内,环的径向外表面应沉入槽内 0.30mm~0.50mm,各环的开口位置应互 相错开 45~180。 6.3.8 测量活塞环在工作状态下的开口间隙和在活塞槽中的侧间隙,并应符合表 10 的规定。 表 10 活塞环的开口间隙和侧间隙 单位mm 汽缸内径D0开口间隙 侧间隙 D0≤100 0.60~0.70 0.04~0.06 100<D0≤125 0.80~0.90 0.04~0.06 125<D0≤150 1.00~1.10 0.05~0.07 150<D0≤200 1.20~1.30 0.05~0.07 200<D0≤250 1.40~1.50 0.06~0.09 250<D0≤300 1.60~1.70 0.06~0.09 300<D0≤350 1.80~1.90 0.07~0.10 350<D0≤400 2.00~2.10 0.07~0.10 400<D0≤450 2.20~2.30 0.07~0.12 450<D0≤500 2.50~2.60 0.07~0.12 6.3.9 检查汽缸与活塞的径向间隙,并应符合表 11 的规定。 表 11 汽缸与活塞的径向间隙 单位mm 汽缸内径D0径向间隙 汽缸内径D0径向间隙 D0≤50 0.25~0.35 200<D0≤250 0.50~0.60 50<D0≤75 0.25~0.35 250<D0≤300 0.55~0.65 75<D0≤100 0.30~0.40 300<D0≤350 0.60~0.80 100<D0≤125 0.35~0.45 350<D0≤400 0.70~0.90 125<D0≤150 0.40~0.50 400<D0≤500 0.80~1.00 150<D0≤200 0.45~0.55 6.3.10 检查汽缸余隙,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并做记录。 6.3.11 活塞杆不应有弯曲变形和沟槽,其与填料压盖的径向间隙应符合表 12 的规定。 表 12 活塞杆与填料压盖的径向间隙 单位mm 汽缸内径D0径向间隙 汽缸内径D0径向间隙 ≤100 0.30 300<D0≤350 0.55 100<D0≤150 0.35 350<D0≤400 0.60 150<D0≤200 0.40 400<D0≤450 0.65 10 SH/ /T 35412007 200<D0≤250 0.45 450<D0≤500 0.70 250<D0≤300 0.50 6.3.12 活塞杆直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7 的规定。 6.3.13 缸套内表面应光滑,无裂纹及沟槽,其内径圆柱度允许偏差不应超过表 8 的规定。 6.3.14 活塞在液缸中的径向间隙应符合表 13 的规定。 表 13 活塞与液缸的径向间隙 介质温度 t ℃ ≤200 200<t≤400 液缸内径D2 mm 径向间隙,mm 50<D2≤100 0.45~0.50 0.50~0.70 100<D2≤200 0.50~0.65 0.70~1.05 200<D2≤300 0.65~0.70 1.05~1.45 300<D2≤400 0.75~0.90 1.45~1.85 400<D2≤500 0.90~1.00 1.85~2.30 6.3.15 液缸活塞环在工作状态下的开口间隙和在活塞槽中的侧间隙当输送介质温度小于或等于 200℃ 时,应符合表 10 的规定;当输送介质温度大于 200℃小于或等于 400℃时,应符合表 14 的规定。 表 14 活塞环开口间隙和侧间隙 单位mm 液缸内径D2开口间隙 侧间隙 液缸内径D2开口间隙 侧间隙 100 D21.00~1.60 0.06~0.08 250<D2≤300 2.50~4.50 0.07~0.12 100<D2≤125 1.00~1.90 0.06~0.08 300<D2≤350 2.60~5.30 0.10~0.12 125<D2≤150 1.20~2.40 0.06~0.08 350<D2≤400 3.00~6.00 0.10~0.12 150<D2≤200 1.60~3.10 0.07~0.10 400<D2≤450 3.40~6.80 0.10~0.12 200<D2≤250 2.00~3.80 0.07~0.10 450<D2≤500 3.80~7.50 0.10~0.12 6.3.16 液缸其他各部件的安装,应按汽缸的安装要求进行。 6.3.17 泵的吸入阀和排出阀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弹簧的圈数和高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弹簧弹力应均匀; b 阀片和阀座的接触面应光滑严密, 用着色法检查接触面色印不得有间断; 用煤油进行严密性试 验,不得有连续滴状的渗漏,阀片起落应灵活。 6.3.18 配汽机构的安装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6.4 柱塞泵 6.4.1 柱塞泵的安装应符合本规范 5.1 条的要求。 6.4.2 液缸部件解体与组装的一般步骤 a 移动柱塞至前死点,拆卸十字头连杆螺母; b 拆卸与传动箱连接的螺栓,将液缸部件从传动箱上拆下; c 将柱塞从十字头连杆上拆出,拆卸填料压盖,取下密封填料和柱塞衬套; d 拆卸吸、排管法兰,依次取下衬套、限位器、弹簧及阀; e 按解体检查的相反步骤进行回装。 6.4.3 传动箱部件解体与组装的一般步骤 11 SH/ /T 35412007 a 放掉传动箱内的润滑油,拆卸箱体盖板; b 拆卸连杆螺栓,将连杆检拆出; c 拆卸十字头销及十字头; d 拆卸曲轴; e 按解体检查的相反步骤进行回装。 6.4.4 柱塞泵解体检查与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对传动箱进行煤油渗漏试验,试验时间应不少于 8h,无泄漏现象; b 对于采用水冷却的泵缸,其水套应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c 检查各部件无锈蚀、污物; d 检查曲轴、十字头、连杆无裂纹及严重磨损; e 测量曲轴的轴向窜量,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并做记录; f 着色检查填料环,其平面及径向密封面均匀接触,接触面积应不小于 70 ; g 测量填料函盖与柱塞之间的间隙。径向间隙应均匀,其允许偏差为 0.10mm; h 检查各部件配合均无松动现象; i 测量滑动轴承的径向间隙,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检查滑动轴承紧力,其值应在 0.02mm~0.04mm 范围内,并做记录。 6.4.5 柱塞泵的安全装置应铅封,不得随意调整。 6.5 螺杆泵 6.5.1 螺杆泵的安装应符合本规范 5.1 条的要求。螺杆泵的结构见图 4。 3 24 5 6 1 1 泵体;2 螺杆;3 轴;4 中间法兰;5 轴承;6 同步齿轮 图 4 螺 杆 泵 6.5.2 螺杆泵解体与组装的一般步骤 a 拆卸联轴器防护罩的固定螺栓,取下联轴器防护罩; b 在联轴器上作好标记,拆卸联轴器螺栓; c 松开密封压盖螺栓,取出机械密封; d 松开轴承压盖,拆卸轴承; e 松开泵体连接螺栓,拆卸主动螺杆、从动螺杆; f 检查和清洗各零件,测量各级配合间隙; g 按解体检查的相反步骤进行回装。 12 SH/ /T 35412007 6.5.3 螺杆泵解体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测量螺杆齿形部分的外圆及其与对应缸体的内圆之间的间隙, 其径向间隙应大于螺杆轴承处轴 颈与轴瓦之间的间隙,并做记录; b 测量滑动轴承的间隙,其值应符合 SH/T 3538 的规定,滚动轴承的径向配合可参见附录 B 的 规定; c 清洗液体流道; d 用着色法检查下列各部位接触面的接触情况,并记录 1 螺杆齿形部位的接触面; 2 同步齿轮(限位齿轮)的接触面; 3 螺杆轴端面与止推垫的接触面; e 测量螺杆啮合时齿顶与齿根间隙,法向截面侧间隙,并记录; f 测量泵的轴向串量,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并记录。 6.6 齿轮泵 6.6.1 齿轮泵的解体步骤可按本规范 6.5.2 条的要求进行。 6.6.3 齿轮泵解体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用着色法检查齿轮泵齿轮啮合面的接触情况,其接触面积沿齿长不少于 70,沿齿高不少于 50; b 轴瓦与轴颈的径向间隙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如无规定,应符合 SH/T 3538 的规定; c 齿顶与泵体内壁的径向间隙宜为 0.10mm~0.25mm,并应大于轴颈与轴瓦的径向间隙; d 检查、调整泵盖与齿轮两端面的轴向间隙,每侧宜为 0.04 mm~0.10mm; e 齿轮的啮合间隙应符合表 15 的规定; f 采用滚动轴承的泵,应检查滚动轴承的轴向游隙、径向游隙和轴向膨胀间隙。 表 15 齿轮的啮合间隙 单位mm 中心距 啮合间隙 ≤50 0.08 51~80 0.10 81~120 0.13 121~200 0.17 6.7 计量泵 6.7.1 柱塞式计量泵解体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带有行程调节传动机构的柱塞式计量泵,应事先进行调节试验,确认调节动作灵敏可靠; b 泵的卸荷装置安装时,应按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清洗、调压试验; c 泵体(包括夹套)应有液压试验记录; d 泵的液体流道应仔细清洗干净; e 泵所带有的行程计数器和转数发送器等自动控制元器件,应进行安装调校。 6.7.2 隔膜式计量泵解体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泵体应有液压试验记录,安装前应按设计文件规定进行隔膜的密封检查; b 泵体的过滤器应仔细清洗干净; c 排气阀的排气通道应进行清洗,自动排气阀或溢流阀应进行动作试验; d 安装时应对隔膜破裂信号装置进行调整试验,观察隔膜破裂的视孔应清洁; 13 SH/ /T 35412007 e 液压隔膜泵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