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Q/HS Q/HS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企业标准 QHS 000.12002 海洋石油名词术语 第 1 部分勘探部分 The Basic Terms Offshore Oil Part 1The Exploration Part 20020819 发布 20030101 实施 中 国 海 洋 石 油 总 公 司中 国 海 洋 石 油 总 公 司 发 布 Q/HS 0001.1Q/HS 0001.12002 200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区域地质1 3.1 大地构造1 3.2 沉积和地层9 3.3 岩石和矿物23 4 石油天然气地质29 4.1 原油天然气和水29 4.2 烃源岩和烃类生成34 4.3 储层和盖层47 4.4 构造和断裂52 4.5 运移和聚集成藏58 5 勘探地质评价62 5.1 区域评价62 5.2 目标评价76 5.3 油气藏评价81 6 地球物理勘探95 6.1 重磁电法勘探95 6.2 地震勘探99 6.3 测井139 7 钻井工程和地质157 7.1 海上钻井工程157 7.2 钻井地质160 8 地层测试167 8.1 测试167 8.2 测压169 8.3 酸化170 9 矿区管理170 9.1 矿区和协议区170 9.2 合同和条法172 9.3 海洋地貌和环境保护173 参考文献177 术语条目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索引179 术语条目英文名称字母顺序索引207 I Q/HS 0001.1Q/HS 0001.12002 2002 前 言 Q/HS 0001海洋石油名词术语分为三个部分 第 1 部分勘探部分 第 2 部分开发生产部分 第 3 部分海洋工程部分 本部分为第 1 部分在本部分中共包括九章 第 1 章范围 第 2 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第 3 章区域地质 第 4 章石油天然气地质 第 5 章勘探地质评价 第 6 章地球物理勘探 第 7 章钻井工程和地质 第 8 章地层测试 第 9 章矿区管理 本标准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赖万忠吴鉴顺陈孝格王春修蒋基平秦瑞宝崔护社 本标准主审人姜家俊何汉漪张国华 II Q/HS 0001.1Q/HS 0001.12002 2002 海洋石油名词术语 第 1 部分勘探部分 1 范围 Q/HS 0001.1 的本部分给出了海洋油气勘探各阶段各种专业常用的基本术语 本部分适用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上油气勘探各阶段的分析研究地质评价分析化验物探作 业测试及矿区管理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Q/HS 0001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6-1997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 第 6 部分术语标准编写规 定 SY/T 5125-1996 透射光荧光干酪根显微组分鉴定及类型划分方法 SY/T 5915-2000 孢粉分析鉴定 SY/T 6169-1995 油藏分类 3 区域地质 3.1 大地构造 3.1.1 构造地质学 structural geology 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地壳由岩石的构造形态空间分布和内部构造主要指中小型论 述岩石对外加变形力的反应方式以及由变形作用所产生的构造目的在于建立地壳和上地幔所经历的 应变应力应变率温度和压力的历史它是探讨全球构造或区域构造的基础 3.1.2 固定论 fixism;垂直论 hypothesis of verticle movement 认为大陆自形成以来基底位置固定不变只在边缘地区发生过大陆增生但从未有过大规模水平 位移同时强调地壳构造是地壳垂直运动的产物而水平运动则是垂直运动派生的故又称垂直论 从而引发了倡导垂直运动和固定论的深层分异学说与倡导水平运动和活动论的板块学说 3.1.3 活动论 mobilism;水平论 hypothesis of horizontal movement 该学说认为在地壳演变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大陆位置曾经有过比较显著的水平移动同时强调地 壳构造是水平运动的产物由此引发了倡导水平运动和活动论的板块学说它与固定论相对立是当前 大地构造领域中长期争论的焦点也是地球收缩说和地球膨胀说之争 3.1.4 灾变论 catastrophism 解释全球性突然而剧烈的短暂的地质事件的学说是法国学者居维叶于 1812 年提出他认为地 壳现在的轮廓和生物分布情况是由于五六千年前一次强大而突然的变革导致的结果从大范围 来看过去的地质作用较之现在的作用无论在强度上和灾变次数频率上都要大得多同时认为地球上 动植物的变化是反复多次灾变的结果当然随着灾变也不断的创造出不同的有机体来值得注意的 是近来地学界发现有的地质事件用均变论不能解释如气候在短时间内的变化中生代晚期大量生物 的灭绝等使有些人认为这些也具有灾变性质 1 Q/HS 0001.1Q/HS 0001.12002 2002 3.1.5 大地构造假说 geotectonic hypothesis 是关于地壳构造发生发展分布规律形成机制和地壳运动原因的假说十九世纪以来出现了多种 假说比较早的有收缩说地槽地台说均衡说后来又出现了大陆飘移说放射性旋回说对流说 振荡说波动说膨胀说脉动说重力分异说等近二十年来板块构造说发展很快尽管假说很多 但基本上可归结为固定论和活动论两种观点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部各种构造变动类型很多使不同 的大地构造学说蓬勃兴起比较有影响的如地质力学多旋回说断块构造说地洼说波浪状镶嵌构 造说重力构造说等 3.1.6 地球结构 Earths structure 指地球同心状圈层构造依次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等内圈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外圈它们之 间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目前对地球内部直接观察深度仅数公里最深钻井也不过 12km更深处主要依 靠地球物理技术来了解 3.1.7 地幔 mantle;中间层 指介于地壳底部一直延伸到地核之间的部分深度达地面以下 2900km即介于莫霍面与古登堡不连 续面之间的地段其厚度约 2880km体积占地球总体积的 83质量为 4030 10 24g 占地球质量 68.1平均密度 4.5g/cm 3 根据地震波速度变化情况以 1000km 深度为界将地幔分为上下两层 上部称上地幔密度 3.4g/cm 3 主要由橄榄岩或榴辉岩组成下部称下地幔密度为 4.7g/cm 3 地震波 速度大为减弱主要由硅酸盐铁镍物质组成两者之间为过渡带 3.1.8 低速带 low velocity zone古登堡低速带B 层 指在上地幔上部深度约 60 km250 km 范围内存在着一个不连续的低速带地震波速比上地幔低 约 6 与软流圈相当推测是因为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生热形成高温异常由于接近物质熔 点使局部呈熔融或软化状态造成地震波速降低一般认为这可能是岩浆发源地 3.1.9 软流圈 asthenosphere 上地幔中的低速带由于比较软弱使地壳均衡调整活动籍以进行岩浆可能产生于此有人认为 这里也是地壳运动的发源地 3.1.10 岩石圈 lithosphere 位于软流圈之上是个刚性固体圈层它与软流圈之间没有截然界限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 部成固态的橄榄岩层厚度 60 km120 km其特点是地震波衰减较慢下部是软流圈和下地幔岩石 圈基底被认为是板块的基底板块在软流圈上滑动大多数中源地震均发生于此 3.1.11 硅镁层 sima;玄武岩层 为地壳下层的岩石学名称岩石组成富含 SI 和 Mg是玄武岩浆发生处相当于大洋地壳和大陆地 壳硅铝层以下的部分指相对密度为 3.03.3 的玄武岩质的橄榄岩质的基性洋壳 3.1.12 花岗岩质层 granitic layer;硅铝层 是陆壳的上层一般厚约 20 km25 km除表层为沉积岩外由相当于花岗岩闪长岩一类岩石组 成大洋地区一般很薄甚至缺失大陆地区平均厚度在 10 km15 km我国西藏高原厚达 30 km 左右 当一个地下层具有近似 6km/sec 的地震波速时即使不知其岩石组成也可称为花岗岩质层 3.1.13 地壳 earths crust 指固体地球表层莫霍洛维奇地震不连续面以上的一圈岩石平均厚度约 16km它由各种岩石组成 上部主要为沉积岩花岗岩类称为硅铝层其厚薄不等山区有时 40km大洋洋底缺失下部主要为 玄武岩辉长岩类称为硅镁层其厚度不等但连续分布 3.1.14 陆壳 continental crust 大陆型地壳 指地壳中具有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结构的部分其分布范围除现今大陆外还包括大陆架地区陆 壳平均厚度 35 km,最厚可达 80 km 如我国康藏地区 上层密度 2.7 g/cm 3 平均纵波速度为 6.1 km/sec 下层的平均密度为 2.9g/cm 3 平均纵波速度为 6.7km/sec 2 Q/HS 0001.1Q/HS 0001.12002 2002 3.1.15 洋壳 oceanic crust大洋型地壳 指地壳中缺失硅铝层仅有硅镁层的部分主要分布在大洋盆地及洋中脊地区平均厚度 5 km最 厚达 10 km密度 3.0 g/cm 3 地震 P 波传播速度大于 6.2 km/sec 3.1.16 康拉德不连续面 Conrad discontinuity;康氏面 是地壳中一个地震波速度不连续面它相当于硅铝层和硅镁层间的分界面这里纵波速从 6.1 km/sec 增加到 6.4 km/sec6.7 km/sec这个不连续面不是经常能够识别的因为它只是随着地壳深 度加大波速仅一般性增加而无层状界面迹象 3.1.17 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 Mohorovicic discontinuity莫霍面 MoHo 是地壳与上地幔的分界面此处纵波速度突然从 6.7 km/sec7.2 km/sec在地壳下部变到 7.6 km/sec8.6 km/sec 或平均 8.1 km/sec在上地幔顶部是一个地震速度突然不连续界面测量结果 表明该面是不平的在洋底约为 5 km10 km在大陆下面为 35 km而在某些山系下可达 60km 或更 深一般认为此面代表一个化学界面或是一个相变面该面厚约 0.2 km3 km 3.1.18 大地构造单元 geotectonic elements 是根据地壳运动和地壳构造的基本特点划分出各种类型的大地构造区它是地壳大型构造的基本 单位 3.1.19 深断裂 deep fracture;深大断裂 一种在地质构造发展历史中起重大作用的断裂一般具有发育时间长规模大空间延伸远垂向 深度大等特点是一种区域性切割各种大地构造单元的断裂主要标志为有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 岩带断裂两侧沉积作用有显著区别广泛出现各种岩浆活动形成的各类岩浆岩带沿断裂常表现为区 域性地球物理异常梯度带地貌上常为断裂谷断层崖等卫星照片上具有明显线性特征 3.1.20 岩石圈断裂 lithospheric fracture 切穿岩石圈达到软流圈的断裂近代大洋中脊太平洋边缘岛弧-海沟系和山弧系即毕鸟夫带均 属此类断裂沿断裂带出现大规模重力梯度带有强烈深源地震和基性超基性岩分布 3.1.21 克拉通 craton;稳定地块 stable block古陆核 ancint land huclear 指地壳中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内稳定的很少遭受变动的部分只限于大陆部分大陆上宽广的中 央克拉通包括地盾地台在内过去曾称为大陆克拉通克拉通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语 kratos 意为强度构造学中指地壳比较稳定部分 3.1.22 地盾 shield 指克拉通上裸露结晶基底岩石的宽广地区通常具有平缓的凸面周围被有沉积盖层的地台区所环 绕由于地盾长期隆起并遭受剥蚀实际上一切地盾区的岩石都是前寒武纪的如世界有名的加拿大地 盾波罗的海地盾等 3.1.23 地台 plat 陆台 大陆地壳中相对稳定的大地构造单元属于克拉通的一部分一般具双层结构上部为沉积盖层 由呈水平或缓倾斜状未变质沉积岩覆盖下部为褶皱基底为埋深不一的结晶基底一般为在前寒武 纪曾经强烈变形和变质并伴有各种岩浆活动形成的杂岩 3.1.24 中朝地台 Sino-Korean plat;中朝古陆 Sino-Korean paleoland 位于中国华北及朝鲜半岛一带的古老地台它北界阴山至长白山一线以南西南界祁连山至秦岭 大别山一线以北形似三角形台地地台主体部分最终形成于 17 亿年前基底时代为太古代元古代 变质岩系地台历经前寒武纪后期及古生代变化不大时有陆缘海侵沉积盖层包括震旦和寒武奥 陶纪浅海相沉积石炭二叠纪陆相夹海相沉积大部分地区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统沉积中生 代以来部分山系有变化有大规模陆相火山喷发及花岗岩侵入新生代玄武岩广泛分布 3.1.25 扬子地台 Yangzi plat 指位于中国东南部包括云南东部至江苏长江流域和南黄海海区是一个于晚元古代末期形成的地 3 Q/HS 0001.1Q/HS 0001.12002 2002 台地台基底由晚元古代变质岩组成盖层沉积中震旦到三叠纪海相沉积发育良好广泛分布但是泥 盆和石炭系地层在川中和黔北地区缺失中生代侏罗系及其以后为陆相沉积主要分布在四川滇中 江汉苏北等地盖层构造变动以燕山运动为主 3.1.26 准地台 paraplat 指活动性比较大的一类地台其特点是基底硬化程度比较低盖层厚度大有较强的褶皱变动和显 著的断裂变动岩浆活动以大规模中酸性为主 3.1.27 地台活化 rejuvenation of plat 指原来是相对稳定的地台区又重新获得了比较大的活动性现象称为活化地台主要表现为升降运 动加强形成了新的隆起和凹陷往往为断陷盆地在凹陷中接受了巨厚陆源碎屑物质可形成生油岩 系构造变动也有所加强断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并引起一些变质作用 3.1.28 地槽 geosyncline;地向斜 指地壳上沉降很深的活动地带一般具有槽状或盆状外形长达数十至数百甚至上千公里宽达 数十至上百公里是长期坳陷的向斜状构造中央常夹有相同大小的地背斜地槽中堆积了巨厚沉积岩 系厚度可达数千米至万米和火山岩系构造变动以挤压为主变质作用也比较显著 3.1.29 优地槽 eugeosyncline 指远离克拉通一侧的地槽其特征是有强烈的岩浆活动同时伴随有碎屑沉积作用一般沉积物较 厚 3.1.30 冒地槽 miogeosyncline 指缺乏或没有岩浆活动的地槽一般沉积系列不完全但有比优地槽发育的碳酸盐岩其分布位置 往往在靠近克拉通一侧是优地槽和克拉通之间的过渡地带 3.1.31 沉降带 zone of subsidence沉陷带 指地台内部沉陷比较强烈的狭长地带它具有某一地质时期内下陷很深沉积很厚并伴有火山活 动构造变动也比较强烈的特点如我国东部的燕山沉降带 3.1.32 造山带 orogenic belt 指在造山旋回中经受强烈褶皱作用和其它变形的地壳线形狭长地带此处岩石受挤压而褶皱扭 转或大规模逆掩初期造山带往往是活动带后期因遭受构造变动上升隆起而成为山脉 3.1.33 新全球构造 new global tectonics 依据大陆飘移海底扩张转换断层以及岩石圈一般指地壳和地幔最上部在岛弧处俯冲等概念 对全球各板块的相对运动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提出新的地球观点将地球看作是活动着的并从海上推 进到陆上的一种全球大地构造学说 3.1.34 古陆 ancient land 某一地质时期的陆地部分往往是盆地中供给沉积物的物源区长期未接受沉积并由古老结晶岩组 成板块构造学说中的古陆往往指前中生代大陆漂移以前的大陆如劳亚冈瓦纳古陆等 3.1.35 劳亚古陆 Laurasia 在板块构造学说中一个假想的北半球原古陆范围包括欧洲亚洲和北美洲格陵兰等地区后来 由于板块的分裂与漂浮形成为今天的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大陆它与南半球冈瓦纳古大陆相对应其 间隔以古地中海两者都由联合古陆分裂而成 3.1.36 冈瓦纳古陆 Gondwana 在板块构造学说中一个假想的晚古生代早时期的南半球大陆总名称存在于石炭纪到侏罗纪这 个大陆后来分裂并漂移为南美洲非洲大洋州南极洲及印度大陆 3.1.37 联合古陆 pangea;泛古陆 pangaea A.魏格纳 1912 年提出的一个假想的古陆它包括现今地球上大部分古陆壳它们由较轻的刚性硅 铝质组成漂浮在粘性的硅镁质之上全球大陆在晚古生代2 亿3 亿年前联成一体称为联合古陆 中生代始联合古陆解体并发生漂移形成北方的劳亚古陆和南方的冈瓦纳古陆 4 Q/HS 0001.1Q/HS 0001.12002 2002 3.1.38 板块构造 plate tectonic 认为地球是由少数彼此相对运动的刚性板块构成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全球构造是板块构造的主 要内容其中大陆漂移是其事实依据和出发点海底扩张是对大陆漂移原因的理论解释板块构造认为 地球表层是由厚约 50 km150 km 的固态岩石圈组成其下是塑性软流层岩石圈被活动带分割成若干 板块这些板块驮在软流层上由地幔对流驱使其流动由大洋中脊海岭向两边扩张在俯冲带海 沟处潜于地幔中完成对流循环并在地壳上产生出相应的构造来 3.1.39 大陆漂移 continental drift 认为古生代时全球只有一块庞大的陆地泛大陆pangea,到中生代时期它开始分裂漂移并逐渐 达到现今的位置从许多地质地理生物现象可以证实这种漂移活动 3.1.40 海底扩张 seafloor spreading 由 H .H . Hess 和 R .S .Dietz 在六十年代初期提出的关于海底地壳生长和运动扩张的一种学说 该学说认为 洋中脊和大洋裂谷系是地幔对流物质的出口处 新的洋壳由此产生 并以每年 1cm10cm 的 速率向两侧扩张移动当移动到海沟处又重新沉降到地幔中去这样洋壳一面生长一面消失不断 的更新因而在洋壳中没有发现比侏罗纪或晚三叠世更老的岩石 3.1.41 地幔对流 mantle convection 认为地幔物质由于热量增加密度减小形成热流上升当达到地壳下部再向不同方向分别流动时 随着温度的下降密度增加又转向地球内部的运动过程它是一种推测性的地幔物质对流运动方式 3.1.42 地柱 plume;地幔柱地幔羽热柱 指从地幔向上运动至地壳的持久的管状热物质体有时可能象一娄羽状物地柱可推动着板块 使其分离和运动 3.1.43 热点 hot spot 指热的地幔物质柱上升到地表的表现它穿过地壳 100km200km 的火山中心在地表长期持续 3.1.44 大洋中脊 mid-oceanic ridge洋中脊中央海岭 是穿过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印度洋南太平洋的一条连续的地震带和中央海岭带呈极不平坦的 地形是一条宽而有中央裂谷的巨型断裂隆起一般高达 1 km3 km宽约 1500 km长可超过 84000 km谷底比两侧高峰低 1 km3 km是地幔物质上涌的通道 3.1.45 中央裂谷 median valley大洋中脊裂谷 mid-oceanic ridge valley;大洋中谷 是沿大洋中脊轴部延伸的巨大的深的中央裂缝带其特点是有浅源地震带和高热流值带分布 3.1.46 转换断层 trans fault 据探测绵延成百上千公里巨大的洋中脊不是连续的而是被一系列垂直于它的平移断裂所切割使 其沿断裂发生水平错动这种错动是由于海底扩张致使其位移转换了性质一是水平错动仅发生在两段 洋中脊顶部之间地震的震中也仅发生于此二是断层水平位移方向与洋中脊水平错开方向刚好相反 一般转换断层规模很大是一种特殊的走滑断层 3.1.47 碰撞带 collision zone 指两个大陆或大陆与岛弧相碰撞的带它是一种造山带前者如喜马拉雅造山带后者如新几内亚 型造山带 3.1.48 俯冲带 subduction zone消减带潜没带 指在一些汇聚板块边界由于位置较低且重的大洋板块俯冲或潜没在大陆板块之下所形成的狭长地 带 3.1.49 贝尼奥夫带 Benioff zone毕鸟夫带消亡带 指岛弧海沟系俯冲带上反映震源活动的一个带 它向大陆以大约 450 角度的倾斜面进入地幔达 700 km是一条陡倾的地震带 3.1.50 地缝合线 geosuture 5 Q/HS 0001.1Q/HS 0001.12002 2002 当两个大陆板块相向移动并在其前沿发生碰撞时由于彼此挤压而强烈变形往往形成褶皱造山带 这就是地缝合线它以蛇绿岩带混杂堆积兰闪石片岩带等为其特征是板块边界类型之一也是寻 找和划分古板块的界限 3.1.51 被动大陆边缘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离散大陆边缘 divergent continental margin 稳定大陆边缘 stable continental margin大西洋型大陆边缘 atlantic type continental margin 陆壳和洋壳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大陆边缘包括大陆边缘陆架陆坡和陆基是大陆向大洋过渡 的广阔地带它不以海沟为界大陆和大洋的分界位于同一板块内这里几乎不发生火山和地震活动 并且构造活动微弱宽度 30km300km其上有巨厚浅水沉积往往沉积了生油岩系碳酸岩系等地层 典型的地区分布在大西洋两侧和北冰洋南侧以及南极洲的边界都属此类型边缘 3.1.52 主动大陆边缘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活动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pacific type continental margin 是一种活动性很强的大陆边缘在大陆边缘外侧往往发育深海沟大洋板块在此俯冲于大陆板块 之下由于洋壳与陆壳间有明显的相对运动故这里有强烈的火山和地震活动形成了火山弧和地震带 以西太平洋岛弧海沟型最为典型此外还有安第斯型和科迪勒拉型主动大陆边缘 3.1.53 岛弧-海沟系 island arc arc-trench system;沟-弧-盆系 arc trench-island arc-basin system 分布于大陆边缘外侧岛弧常呈弯曲弧形的岛群凸面向着开阔的海洋凸侧与深海沟平行二者 构成岛弧海沟系在岛弧的凹面一侧常常封闭着一个很深的盆地沟弧盆系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 沿岸 3.1.54 边缘海 marginal sea 邻近大陆的半封闭海域其底为淹没的大陆块是一种较小的大洋盆地一般位于大陆与火山岛弧 之间常见于欧亚大陆的整个东部边缘呈长链状由北向南展布 3.1.55 板块 plate 地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如中脊海岭海沟大断裂等将其分割成 为几个大的不连续单元称为板块它是一些刚性易动的球面顶盖地块厚达 50 km150 km包括 了地壳和上地幔的一部分以构造活动带为边界将全球岩石圈粗略划分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 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3.1.56 三联点 triple junction;三岔点三合点 指三个岩石圈板块相汇合时共同交于一点而形成的 Y 型结合 3.1.57 蛇绿岩套 ophiolite suite;奥菲奥岩套 指在地槽初期火成活动中喷出和侵入的超镁铁岩基性火成岩放射虫硅质岩的总称还包括由上 述基性超基性岩经过浅变质作用形成的蛇纹岩阳起石片岩等蛇绿岩套主要分布在优地槽区洋中 脊和板块碰撞带上 3.1.58 大陆增生 continental accretion;大陆增长 十九世纪地史学理论认为在古大洋中有一些古陆核围绕此核心边缘常产生新的地槽带它们经 过长期沉降接受了大量沉积后来经过造山运动褶皱硬化而成山系逐渐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3.1.59 欧亚板块 Eurasian plate 指范围包括欧亚大陆和东北大西洋的一个大型板块始新世中期欧亚板块与南部印度板块相撞造 成中新世中后期喜马拉雅山脉急剧升起有人认为这是两大板块间的缝合线 3.1.60 印度板块 Indian plate;印度-澳大利亚板块 India-Australian plate 北界喜马拉雅山脉南接南极板块东界太平洋海岭西界中印度洋海岭的大型板块此板块除澳 大利亚洲和印度半岛外大部分为大洋地壳据板块学说认为印度板块原来在南部与南极洲在一起 在白垩纪时期才破裂向北飘移所至 3.1.61 中国板块 China plate 是组成欧亚板块的次一级的一个板块东以一系列海沟为界南为喜马拉雅山脉大部分为大陆地 6 Q/HS 0001.1Q/HS 0001.12002 2002 壳 3.1.62 太平洋板块 Pacific plate 是地球表面最大的板块之一东以太平洋中隆为界北西以深海沟与阿留申日本岛弧菲律宾 印度板块接界南以海岭与南极洲板块接界此板块全由大洋地壳形成 3.1.63 地质体 geological body 泛指地壳内占有一定空间具有一定成分并与周围相区别的各种地质作用产物如各类岩体岩 石地质构造以及含于地层中的各种残余有机体等为研究工作方便一般将其分为五级超显微级 显微级小型级大型级巨型级 3.1.64 构造分析 structural analysis 指对一切规模的构造现象的分析主要包括几何学分析构造历史分析构造力学分析从分析对 象看包括微观构造分析小构造分析区域构造分析大地构造分析 3.1.65 地质构造历史分析法 historical analysis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以各种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资料为基础尤以岩性岩相和厚度为依据来探讨各种地质构 造与构造运动的成因联系达到确定大地构造发展特点阐明构造运动规律的目的 3.1.66 构造运动 tectonization ;造山运动地壳运动 crustal movement 指由内动力引起的地壳变位和变形并改造地壳结构和构造的地质作用目前认为造山运动总是 出现在板块边界上或其附近 3.1.67 印支运动 Indosinian movement 指发生于中生代初期一次重要地壳运动在时间上包括了整个三叠纪到早侏罗世之前的地壳运动 时限大约 225 Ma190 Ma此次运动在我国东部地区非常明显有西弱东强发展趋势它往往以不同形 式叠加在不同时期基底岩系之上在影响上是我国东部古地理古构造骨架发生巨变的转折点是亚洲 大陆和太平洋之间构造体制演化的新阶段在地史发展关系上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 3.1.68 燕山运动 Yanshanian movement 为整个侏罗到白垩纪期间广泛发育于我国全境的重要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大范围褶皱断裂变动 强烈岩浆喷发侵入活动和部分地区变质作用在不同地区和部位运动强度和形式有明显差别以我国东 部而言燕山运动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有着愈向太平洋方向愈强烈的演变规律这次运动构造变动的多 幕性和岩浆活动的多期次性为我国基本构造格架形成和改造奠定了基础对整个环太平洋地带都有 重要影响 3.1.69 喜马拉雅运动 Himalayan orogeny喜山运动 指新生代以来的造山运动它在亚洲大陆广泛发育并首先在喜马拉雅山区确定因而得名运动 使中生代特提斯海变成巨大山脉强烈的褶皱和岩浆活动使高原隆升盆地沉陷形成了太平洋西部 地区至今强烈活动地带喜山运动一般分为三期大致时间为 30 Ma60 Ma10 Ma20 Ma几个百万 年至今 3.1.70 构造变动 tectonic event 泛指一切与构造运动有关或由构造运动引起和形成的岩石变形统称为构造变动 3.1.71 构造叠加 superposition of structure;叠加构造 指晚期构造叠加在早期构造之上的复合构造 3.1.72 地质力学 geomechanics 在地质学基础上利用力学原理研究地壳构造与地壳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以构造形迹为研究基 础根据其分布排列规律发生发展过程来揭示构造形迹内在联系从而建立起不同类型的构造体 系以构造体系所反映的地应力场来追索地壳运动方式方向和发生时期以达到探索地壳运动动力 来源的目的此学科为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所创立 3.1.73 结构要素 structural element构造要素 tectonic element 指存于各地质体中的基本地质构造成分属于结构面的范畴或属于线条的范畴是标志地质构造 7 Q/HS 0001.1Q/HS 0001.12002 2002 存在或划分构造地块的基本单元从发生观点看可分成原生和次生两种前者指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结 构面和线条如层理间断面流层流线等后者为岩石在机械运动中发生形变而产生的结构面和线 条如褶皱轴面各种破裂面一部分节理片理等李四光1953 年 3.1.74 构造形迹 structural features 指岩层和岩体在不同应力作用下铸成的永久形变形象和相对位移踪迹不论其规模大小和性质差 异统称为构造形迹 3.1.75 构造体系 structural system 指许多不同形态不同力学性质不同级别和序次但具有成生联系的各项构造形迹组成的构造 带及所夹持的岩块或地块组合而成的总体是一定方式区域性构造运动的结果反映了一定类型区域应 力状态构造体系具有定型性定位性和定向性特征其大小差别悬殊小到一块手标本大到纵横几 百公里差别在于影响的深度和范围 3.1.76 新华夏构造体系 neocathaysian structural system 指中生代以来出现在亚洲东部的巨型多字型构造体系主体构造线方向为北北东向它由三条巨大 的隆褶带与沉降带组成由东向西东亚岛弧带与鄂霍茨克海南海沉降带锡霍特山武夷山与松辽 华北江汉平原沉降带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与巴音和硕鄂尔多斯四川盆地沉降带此带 是我国东部和东亚大陆濒太平洋地区特有的构造体系主要形成于中生代晚期沉降带内自中生代以来 接受了大量沉积基本上控制了我国东部含油气盆地的分布 3.1.77 应力 stress 通常指作用于物体或岩体内任意截面上的内力是衡量截面上一点的内力分布强度的尺度一般以 kg/cm 2 单位表示 3.1.78 张应力 tensile stress 当应力与岩体截面垂直时此应力称为正应力若正应力的方向是离开物体岩体则称为张应力 它反映物体质点间距离的增大 3.1.79 压应力 compressive stress 当正应力的方向是向着物体岩体的则称为压应力它反映物体质点间距离的缩短 3.1.80 剪应力 shear stress;切应力 与物体岩体截面相平行的应力称为剪应力可以使相邻的岩块沿着截面发生相对滑动 3.1.81 地应力 ground-stress 各种地质构造均系岩石变形的产物而变形主要由地壳内力作用所引起因此地壳内单位面积上的 力即称为地应力一般包括构造运动重力地热和其它因素产生的应力 3.1.82 应力场 stress field 指任何一个物体或岩体中其各点均存在着与该点对应的瞬时应力状态它们可以是均一的或从 一点到另一点不断变化的这种由一系列瞬时点的应力状态组成的空间称为应力场 3.1.83 应变椭球体 strain ellipse 指理论上的物体或岩体受力变形时在三度空间一点的变形图象即表示均质体遭受均匀应力时所 经历的应变如一个未变形状态圆球体在变形状态中会形成一个三轴不等且相互垂直的椭球体该三 轴称主应变轴 3.1.84 应力释放 stress relief 指物体或岩体内某一点的应力由于释放能量而应力降低的现象一般通过两个途径释放一是在 应力集中部位由于发生形变或破坏而造成应力释放如断裂活动二是在应力集中区由于岩质相变或岩 石力学性质变化等其它原因使强度降低发生形变或破坏从而导致应力释放 3.1.85 左旋 sinistral rotation 指反时针方向的旋转或扭动用来描述地质力学中旋扭构造的扭动方向 8 Q/HS 0001.1Q/HS 0001.12002 2002 3.1.86 右旋 dextral rotation 指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或扭动用来描述地质力学中旋扭构造的扭动方向 3.1.87 结晶基底 crystalline basement基底 basement 为地台上沉积盖层以下的深部基岩主要由变质的沉积岩系及火成岩混合岩等组成常称为结晶 基底一般与上覆盖层间有沉积间断或角度不整合存在对沉积盆地而言它的底盘也常常被称为基底 3.2 沉积和地层 3.2.1 古生物学 palaeobiology 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中生命的科学它不仅要对古代生物进行分类和描述而且还要研究其形态 硬体和软体的组成骨骼形成机理功能形态亲缘关系生态地理分布等内容而达到鉴定地层是 其目的之一 3.2.2 化石 fossil 由于自然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地史时期的生物遗体活动的遗迹以及生物成因的残留有机物分子的 统称按性质有实体化石遗迹化石和模铸化石等类别按大小有大化石不需用显微镜观察的微体 化石制成薄片显微镜下观察的和超微化石个体大小在 10 m 以下之分 3.2.3 指相化石 facies fossil 由于不同生态的生物各适应于一定环境条件所以有些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就足以显示当时的地理 环境这些足以标志特种地质地理环境的化石称为指相化石 3.2.4 标准化石 index fossil 指能对地层或地层序列进行鉴别并确定其地质年代以进行地层划分对比的生物化石它们往往具 有时代分布短暂特征显著数量众多地理分布广泛等特点 3.2.5 遗迹化石 trace fossil痕迹化石 指地史时期中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遗留的痕迹和遗物保存而成的化石如移迹足迹潜穴 钻孔蛋化石和粪化石等 3.2.6 超微化石 nannofossil 通常指盘星石和颗石藻它们都是钙质超微化石由于个体微小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方能研究本 术语现在也用极小的浮游生物化石主要为钙质的硅质的和其它有机质的化石 3.2.7 有孔虫类 foraminifera 真核单细胞原生动物门是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能分泌外壳壳体微小一般壳大数毫米且多 钙质壳大型者以厘米计绝大多数以海生底栖为主但也有浮游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