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68 ICS75.020 E13 备案号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5089.12011 代替 SY/T 5089.1-2007 钻井井史格式 第1部分陆地部分 WeLL history at for drilling Part 1 Onshore drilling 2011- 07-28发布 2011 - 11-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目 次 前言Ⅱ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钻井井史格式与内容1 3.1 封面1 3.2 扉页1 3.3 填写要求1 3.4 目录5 3.5 钻井井史格式与内容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钻头磨损分级68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分支井汇总数据格式与内容69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分支井分支数据格式与内容72 前 言 SY/T 钻井井史格式分为两部分 第1部分陆地部分; 第2部分海上部分。 本部分是SY/T 钻井井史格式的第1部分。 本部分修订并代替SY/T 5089.1-2007钻井井史格式 第1部分陆地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与SY/T 5089.1-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地质简介,将设计地层及岩性描述改为地质分层及岩性描述;删除了地质设计基本数据中的钻井液类型及密度要求; 修订了钻井基础数据,增加了侧钻井开工日期、加深井开工日期,将钻前时间改为搬安与准备时间,将台月效率改为钻井月速; 增加了井身结构数据表; 修订了地层压力试验,将地层漏失压力试验改为地层破裂压力及地层承压试验; 修订了井径数据表,增加了各井段最大井径及扩大率。 增加了井温数据; 修订了套管数据表,将套管强度数据表改为套管基础数据表,将套管数据表改为套管串入井记录表; 修订了故障内容,将故障改为钻井故障、钻井事故; 修订了钻井工程施工日志,删掉了钻井日志中的全井总时间、钻井总时间和钻前时间; 增加了全井时效; 增加了新技术应用内容。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石油钻井工程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监督管理中心、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安文华、宋周成、段永贤、秦宏德、乐法国、赵朝霞、韩秀。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T 5089-1985; SY/T 5089-1992; SY/T 5089.1-2007。 钻井井史格式 第1部分陆地部分 1 范围 SY/T .1规定了石油及天然气陆上钻井井史的格式、内容和填写要求。 SY/T .1适用于石油及天然气陆上钻井井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 5088 钻井井身质量控制规范 SY/T 5415 钻头使用基本规则和磨损评定方法 SY/T 5841 钻井技术经济指标及计算方法 3 钻井井史格式与内容 3.1 封面 钻井井史封面采用A4纸(长宽297mm210mm),其格式与内容见图1。 3.2 扉页 钻井井史扉页采用A4纸(长宽297mm210mm),其格式与内容见图2。 3.3 填写要求 钻井井史填写要求在扉页之后,钻井井史目录之前,其格式与内容见图3。 钻 井 井 史 井 号 油(气)田 承 包 商 钻机型号 上报日期 图1 钻井井史封面 钻 井 井 史 井 号 井 别 井 型 钻机队号 技术负责人 平台经理 (钻井队长) 钻井监督 填写单位 填写人 审查人 填写要求手写签字 图2 钻井井史扉页 填 写 要 求 n 钻井井史是一口井的钻井档案资料,由钻井工程师(技术员)负责填写,并妥善保管,不得丢失。 n 填写内容齐全、准确、真实,图表清晰。 n 用碳素墨水或蓝黑墨水正楷字填写,或采用计算机打印。 n 用法定计量单位,数据取值至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 n 设备、器材型号(代号),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按其要求填写。 n 井径按电测提供的分段平均井径填写。 n 井身质量填合格、不合格。分支井只要有一个分支的井身质量不合格,则分支井的井身质量不合格。 n 固井质量填优质、合格、不合格、裸眼。分支井只要有一个分支的固井质量不合格,则分支井的固井质量不合格。 n 钻井液全套性能每日填写两次。 n 钻井工程师(技术员)调动工作时,应向新任的钻井工程师(技术员)交接清楚,不得中断填写。 n 钻井队工程师(技术员)按规定时间上报,交由相关部门审核。 图3 钻井井史填写要求 3.4 目录 钻井井史目录格式与内容见图4。 目 录 1 地质简介6 2 钻井基础数据8 3 钻井主要设备情况9 4 井身结构11 5 井口装置13 6 钻具25 7 钻头29 8 钻井液30 9 油气层保护31 10 油气井压力控制33 11 直井测斜34 12 定向井34 13 欠平衡钻井34 14 井径、井温34 15 钻井取心34 16 中途测试34 17 固井34 18 井下复杂34 19 钻井故障、钻井事故34 20 环境保护34 21 钻井施工进度分析34 22 主要材料消耗统计34 23 钻井日志34 24 钻井月志34 25 全井时效34 26 新技术应用34 27 技术总结34 图4 钻井井史目录 3.5 钻井井史格式与内容 3.5.1 地质简介 3.5.1.1 地质设计基本数据 地质设计基本数据参见表1。 表1 地质设计基本数据 1 构造名称 2 井号 3 井型 4 井别 5 井位 井口坐标 横坐标 纵坐标 地理位置 构造位置 测线位置 6 地面海拔高度 m 7 转盘面海拔(补心)高度 m 8 设计完钻井深 m 设计完钻垂深 m 9 磁偏角 10 钻探目的 钻探目的 11 完钻层位 完钻层位 12 完钻原则 完钻原则 13 生产套管联顶节下入(联入)深度 生产套管联顶节下入(联入)深度 m 14 生产套管下入要求 直径 mm 水泥浆返至井深 m 15 靶区要求 3.5.1.2 地质分层及岩性描述 地质分层及岩性描述参见表2。 表2 地质分层及岩性描述 地质年代 分层 设计井深 m 实钻井深 m 层厚 m 油气层位置m 主要岩性描述 地层压力系数 地层走向 地层倾角 备注 斜深 垂深 斜深 垂深 顶界 底界 3.5.2 钻井基础数据 钻井基础数据见表3。 表3 钻井基础数据 1 开始搬迁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2 开始安装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3 第一次开钻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侧钻井开工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a 第一次完钻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加深井开工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b 4 第二次开钻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第二次完钻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5 第三次开钻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第三次完钻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6 第四次开钻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第四次完钻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7 第五次开钻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8 完钻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9 完井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10 搬安与准备时间 天 时 分 11 钻井时间 天 时 分 12 完井时间 天 时 分 13 建井时间 天 时 分 14 中途测试时间 天 时 分 15 完钻井深 m 完钻垂深 m 16 完钻层位 17 油气层顶部井深 m 油气层底部井深 m 18 完井方法 19 钻井台月 月 20 钻井月速 m/月 21 平均机械钻速 m/h 22 井身质量 23 固井质量 24 钻井取心进尺 m 平均收获率 25 工程报废进尺 m 返工进尺 m 进尺损失率 (=返工进尺/总进尺) 26 完井总进尺 m 27 钻井故障次数 次 钻井事故次数 次 28 使用钻头数量 只 29 同平台完成井井号 注 执行SY/T 5088标准; a 侧钻井开钻次数的确定方法开窗侧钻点上层有n层套管,开钻为n1开,延续老井开钻次数; b 加深井开钻次数的确定方法上层有n层套管,开钻为n1开,延续老井开钻次数。 3.5.3 钻井主要设备情况 钻井主要设备情况见表4。 表4 钻井主要设备情况 序号 名 称 生产 厂家 型号 规格 载荷kN 或 功率kW 工作时间 运转 情况 主要部件 更换情况 本井 h 累计 h 1 井架 2 天车 3 游动滑车 4 大钩 5 水龙头 6 顶部驱动 7 转盘 8 绞车 9 联 动 机 1 2 3 4 5 10 钻 井 泵 1 2 3 11 柴 油 机 1 2 3 4 5 12 电 动 机 转盘电动机 绞车电动机 钻井泵电动机 顶驱电动机 13 压 风 机 自动 电动 表4(续) 序号 名 称 生产 厂家 型号 规格 载荷kN 或 功率kW 工作时间 运转 情况 主要部件 更换情况 本井 h 累计 h 14 发 电 机 组 1 2 3 4 5 控制系统 15 防 喷 器 系 统 旋转防喷器 环形防喷器 双闸板防喷器 单闸板防喷器 液气分离器 16 防喷器 控制系统 17 节流、压井管汇 18 固 控 系 统 振动筛 1 2 3 除砂器 除泥器 除气器 离心机 19 加重下灰系统 1下灰罐 2下灰罐 压风机 20 钻井参数仪 21 液压大钳 3.5.4 井身结构 3.5.4.1 井身结构示意图 井身结构示意图见图5。(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画) 示意图包括井眼直径、井段、套(尾、筛)管外径、下入井深、悬挂器下入井深、尾(筛)管串喇叭口下入井深、套(尾、筛)管鞋下入井深、浮箍下入井深、分级注水泥接箍下入井深、套管外封隔器下入井深、人工井底井深、水泥浆返至井深等。 补心高 m 图5 井身结构示意图 3.5.4.2 井身结构数据表 井身结构数据表见表5。 表5 井身结构数据表 井筒名 钻头 直径 mm 井深 m 套管 套管鞋 深度 m 水泥封固井段 m 人工 井底 m 套管附件 外径 mm 钢级 下入井段 m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名称 深度 m 名称 深度 m 名称 深度 m 注 井筒名填写主井眼、分支1、分支2。 3.5.5 井口装置 3.5.5.1 第一次开钻井口装置 a 圆井直径或方井尺寸 mm,深度 m。 b 导管直径 mm,深度 m。 c 钻井液出口管直径 mm,高度 m。 d 第一次开钻井口装置示意图见图6。 图6 第一次开钻井口装置示意图 3.5.5.2 第二次开钻井口装置 a 第二次开钻防喷器系统见表6。 表6 第二次开钻防喷器系统 井控装置 名称 规格型号 压力 等级 MPa 生产 厂家 出厂 日期 出厂编号 或 油田自编号 试压结果 介 质 时间 min 压力 MPa 压力下降 MPa 是否 合格 环形防喷器 单闸板防喷器/上 单闸板防喷器/下 双闸板防喷器/上 双闸板防喷器/下 四通/上 四通/下 变压(变径)法兰 升高短节 控制系统 节流管汇 压井管汇 放喷管线 b 套管头型号规格及性能见表7。 表7 套管头型号规格及性能 规格、型号 生产厂家 出厂日期 出厂编号或油田自编号 连接方式 材质 坐挂载荷 kN 注密封脂压力 MPa 试压结果 介质 时间 min 压力 MPa 压力下降 MPa 是否 合格 c 液气分离器型号规格见表8。 表8 液气分离器型号规格 名称 型号、规格 最大钻井液处理量 m3/h 工作压力 MPa 最大气体处理量 m3/h 节流管汇直径 mm 进液管直径 mm 排液管直径 mm 排气管直径 mm 结构形式 d 第二次开钻井口装置示意图见图7。 图7 第二次开钻井口装置示意图 3.5.5.3 第三次开钻井口装置 a 第三次开钻防喷器系统见表9。 表9 第三次开钻防喷器系统 井控装置 名称 规格型号 压力 等级 MPa 生产 厂家 出厂 日期 出厂编号 或 油田自编号 试压结果 介 质 时间 min 压力 MPa 压力下降 MPa 是否 合格 环形防喷器 单闸板防喷器/上 单闸板防喷器/下 双闸板防喷器/上 双闸板防喷器/下 四通/上 四通/下 变压(变径)法兰 升高短节 控制系统 节流管汇 压井管汇 放喷管线 b 套管头型号规格及性能见表10。 表10 套管头型号规格及性能 规格、型号 生产厂家 出厂日期 出厂编号或油田自编号 连接方式 材质 坐挂载荷 kN 注密封脂压力 MPa 试压结果 介质 时间 min 压力 MPa 压力下降 MPa 是否 合格 c 液气分离器型号规格见表11。 表11 液气分离器型号规格 名称 型号、规格 最大钻井液处理量 m3/h 工作压力 MPa 最大气体处理量 m3/h 节流管汇直径 mm 进液管直径 mm 排液管直径 mm 排气管直径 mm 结构形式 d 第三次开钻井口装置示意图见图8。 图8 第三次开钻井口装置示意图 3.5.5.4 第四次开钻井口装置 a 第四次开钻防喷器系统见表12。 表12 第四次开钻防喷器系统 井控装置 名称 规格型号 压力 等级 MPa 生产 厂家 出厂 日期 出厂编号 或 油田自编号 试压结果 介 质 时间 min 压力 MPa 压力下降 MPa 是否 合格 环形防喷器 单闸板防喷器/上 单闸板防喷器/下 双闸板防喷器/上 双闸板防喷器/下 四通/上 四通/下 变压(变径)法兰 升高短节 控制系统 节流管汇 压井管汇 放喷管线 b 套管头型号规格及性能见表13。 表13 套管头型号规格及性能 规格、型号 生产厂家 出厂日期 出厂编号或油田自编号 连接方式 材质 坐挂载荷 kN 注密封脂压力 MPa 试压结果 介质 时间 min 压力 MPa 压力下降 MPa 是否 合格 c 液气分离器型号规格见表14。 表14 液气分离器型号规格 名称 型号、规格 最大钻井液处理量 m3/h 工作压力 MPa 最大气体处理量 m3/h 节流管汇直径 mm 进液管直径 mm 排液管直径 mm 排气管直径 mm 结构形式 d 第四次开钻井口装置示意图见图9。 图9 第四次开钻井口装置示意图 3.5.5.5 第五次开钻井口装置 a 第五次开钻防喷器系统见表15。 表15 第五次开钻防喷器系统 井控装置 名称 规格型号 压力 等级 MPa 生产 厂家 出厂 日期 出厂编号 或 油田自编号 试压结果 介 质 时间 min 压力 MPa 压力下降 MPa 是否 合格 环形防喷器 单闸板防喷器/上 单闸板防喷器/下 双闸板防喷器/上 双闸板防喷器/下 四通/上 四通/下 变压(变径)法兰 升高短节 控制系统 节流管汇 压井管汇 放喷管线 b 套管头型号规格及性能见表16。 表16 套管头型号规格及性能 规格、型号 生产厂家 出厂日期 出厂编号或油田自编号 连接方式 材质 坐挂载荷 kN 注密封脂压力 MPa 试压结果 介质 时间 min 压力 MPa 压力下降 MPa 是否 合格 c 液气分离器型号规格见表17。 表17 液气分离器型号规格 名称 型号、规格 最大钻井液处理量 m3/h 工作压力 MPa 最大气体处理量 m3/h 节流管汇直径 mm 进液管直径 mm 排液管直径 mm 排气管直径 mm 结构形式 d 第五次开钻井口装置示意图见图10。 图10 第五次开钻井口装置示意图 3.5.5.6 第 次开钻井口装置 a 第 次开钻防喷器系统见表18。 表18 第 次开钻防喷器系统 井控装置 名称 规格型号 压力 等级 MPa 生产 厂家 出厂 日期 出厂编号 或 油田自编号 试压结果 介 质 时间 min 压力 MPa 压力下降 MPa 是否 合格 环形防喷器 单闸板防喷器/上 单闸板防喷器/下 双闸板防喷器/上 双闸板防喷器/下 四通/上 四通/下 变压(变径)法兰 升高短节 控制系统 节流管汇 压井管汇 放喷管线 b 套管头型号规格及性能见表19。 表19 套管头型号规格及性能 规格、型号 生产厂家 出厂日期 出厂编号或油田自编号 连接方式 材质 坐挂载荷 kN 注密封脂压力 MPa 试压结果 介质 时间 min 压力 MPa 压力下降 MPa 是否 合格 c 液气分离器型号规格见表20。 表20 液气分离器型号规格 名称 型号、规格 最大钻井液处理量 m3/h 工作压力 MPa 最大气体处理量 m3/h 节流管汇直径 mm 进液管直径 mm 排液管直径 mm 排气管直径 mm 结构形式 d 第 次开钻井口装置示意图见图11。 图11 第 次开钻井口装置示意图 3.5.5.7 完井井口装置 a 采油树技术规格参见表21。 表21 采油树技术规格 公称外径 mm 工作压力 MPa 清水密封试压 MPa 气密封试压 MPa 闸阀通径 mm 大四通最大孔径 mm 连接形式 材质 外形尺寸 mm 总重量 kg 高 宽 b 完井井口装置示意图或简易井口装置示意图见图12。(根据实际情况来画,要求附完井管串) 图12 完井井口装置示意图 3.5.6 钻具 3.5.6.1 钻具组合 钻具组合参见表22。 表22 钻具组合 序号 施工内容 井段 m 钻具组合(按下井顺序录入型号、规格、长度) 备注 起 止 段长 3.5.6.2 钻具使用及检查 a 钻具检查; 钻具检查见表23。 表23 钻具检查 序号 检查日期 年/月/日 井深 检查 方式 钻铤损坏 钻杆损坏 其它钻具a 损坏情况描述 尺寸 钢级 厂家 根数 根 长度 mm 尺寸 钢级 厂家 根数 根 长度 mm 名称 尺寸 钢级 厂家 根数 根 长度 mm a 其它钻具指除钻杆、钻铤、稳定器和动力钻具外的钻具。 b 稳定器使用及检查; 稳定器使用及检查参见表24。 表24 稳定器使用及检查 序号 检查日期 年/月/日 井段m 使用时间 h 检查 方式 稳定器编号 类型 外径 mm 总长 m 棱长 m 棱中心距钻头底面距离m 螺纹类型 生产厂家 检查描述 起 止 下入 起出 上端 下端 c 动力钻具使用记录。 动力钻具下井使用记录参见表25。 表25 动力钻具使用及检查 序号 检查日期 年/月/日 井段m 使用时间a hmin 检查方式 动力钻具类型 规格型号 单/双 弯曲角 长度 m 螺纹类型 马达 级数 涡轮 节数 生产厂家 检查描述 起 止 上端 下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