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规范.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52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 159-20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作场所空气中 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Specifications of air sampling for hazardous substances monitoring in the workplace 发布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 布 GBZ 159- 2004 前 言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 准(G B Z 1 2 0 0 2 )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 B Z 2 2 0 0 2 ) 相配套,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将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采样规范(W S 1 -1 9 9 6 )和作业 场所空气中金属样品采集方法(W S / T 1 6 -1 9 9 6 )修改合并为一个规范;涵 盖了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适用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 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的监测。 本标准的附录 A、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从 2 0 0 4 年 1 2 月 1 日起实施, 同时代替 W S 1 -1 9 9 6 和 W S / T 1 6 -1 9 9 6 。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 1 9 9 6 年,本次是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湖北省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伯洪、闫慧芳和梁禄。 GBZ 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 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和技术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有毒物质和粉尘)的空气样品采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 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 B / T 1 7 0 6 1 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 3 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 3 . 1 工作场所(W o r k p l a c e )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 3 . 2 工作地点(W o r k S i t e )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过程中经常或 定时停留的地点。 3 . 3 采样点(S a m p l e d s i t e )指根据监测需要和工作场所状况,选定具有代表性 的、用于空气样品采集的工作地点。 3 . 4 空气收集器 A i r c o l l e c t o r 指用于采集空气中气态、蒸气态和气溶胶态有害 物质的器具,如大注射器、采气袋、各类气体吸收管及吸收液、固体吸附剂管、无 泵型采样器、滤料及采样夹和采样头等。 3 . 5 空气采样器 A i r s a m p l e r 指以一定的流量采集空气样品的仪器,通常由抽气 动力和流量调节装置等组成。 3 . 6 无泵型采样器 P a s s i v e s a m p l e r 指利用有毒物质分子扩散、渗透作用为原理 设计制作的、不需要抽气动力的空气采样器。 3 . 7 个体采样 P e r s o n a l s a m p l i n g 指将空气收集器佩带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 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 3 . 8 采样对象 M o n i t o r e d p e r s o n 指选定为具有代表性的、进行个体采样的劳动 者。 3 . 9 定点采样 A r e a s a m p l i n g 指将空气收集器放置在选定的采样点、劳动者的呼 吸带进行采样。 3 . 1 0 采样时段 S a m p l i n g p e r i o d 指在一个监测周期(如工作日、周或年)中, 选定的采样时刻。 3 . 1 1 采样时间 S a m p l i n g d u r a t i o n 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持续的时间。 3 . 1 2 短时间采样(S h o r t t i m e s a m p l i n g )指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 1 5 m i n 的采样。 3 . 1 3 长时间采样(L o n g t i m e s a m p l i n g )指采样时间一般在 1 h以上的采样。 3 . 1 4 采样流量(S a m p l i n g f l o w )指在采集空气样品时,每分钟通过空气收集器的空气 体积。 3 . 1 5 标准采样体积 (S t a n d a r d s a m p l e v o l u m e ) 指在气温为 2 0 ℃, 大气压为 1 0 1 . 3 k P a (7 6 0 m m H g )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以 L表示。 换算公式为 2 9 3 P V0 Vt ⋯⋯ 1 2 7 3 t 1 0 1 . 3 式中V0 标准采样体积,L ; Vt 在温度为 t ℃,大气压为 P时的采样体积,L ; t 采样点的气温,℃; P 采样点的大气压,k P a 。 4 采集空气样品的基本要求 4 . 1 应满足工作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对采样的要求。 4 . 2 应满足职业卫生评价对采样的要求。 4 . 3 应满足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对采样的要求。 4 . 4 在采样的同时应作对照试验,即将空气收集器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 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作为样品的空白对照。 4 . 5 采样时应避免有害物质直接飞溅入空气收集器内;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应避 免被衣物等阻隔。用无泵型采样器采样时应避免风扇等直吹。 4 . 6 在易燃、易爆工作场所采样时,应采用防爆型空气采样器。 4 . 7 采样过程中应保持采样流量稳定。长时间采样时应记录采样前后的流量,计 算时用流量均值。 4 . 8 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低于 5 ℃和高于 3 5 ℃、大气压 低于 9 8 . 8 k P a和高于 1 0 3 . 4 k P a 时,应按式(1 )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4 . 9 在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样品的污染。 4 . 1 0 采样时,采样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 4 . 1 1 采样时,应在专用的采样记录表上,边采样边记录;专用采样记录表见附录 A和 B 。 5 空气监测的类型及其采样要求 5 . 1 评价监测 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 素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等。 5 . 1 . 1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应选定有代表性的采样 点,连续采样 3 个工作日,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 5 . 1 . 2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 应选定具有 代表性的采样点,在一个工作日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连续 采样 3 个工作日。 5 . 2 日常监测 适用于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的日常的定期监测。 5 . 2 . 1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应选定有代表性的采样 点,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采样 1个工作班。 5 . 2 . 2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 应选定具有 代表性的采样点,在一个工作班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 5 . 3 监督监测 适用于职业卫生监督部门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时,对工作场所空 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的监测。 5 . 3 . 1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工作 日和采样点进行采样。 5 . 3 . 2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应选定具有 代表性的采样点,在一个工作班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 5 . 4 事故性监测 适用于对工作场所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进行的紧急采样监测。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采样点。监测至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低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 最高容许浓度为止。 6 采样前的准备 6 . 1 现场调查 为正确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等,必须在采样前对工作场所 进行现场调查。必要时可进行预采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6 . 1 . 1 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 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 6 . 1 . 2 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生产 设备的完好程度等。 6 . 1 . 3 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 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6 . 1 . 4 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 6 . 1 . 5 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及其使用情况、个人防护设 施及使用状况等。 6 . 2 采样仪器的准备 6 . 2 . 1 检查所用的空气收集器和空气采样器的性能和规格,应符合 G B / T 1 7 0 6 1要 求。 6 . 2 . 2 检查所用的空气收集器的空白、采样效率和解吸效率或洗脱效率。 6 . 2 . 3 校正空气采样器的采样流量。在校正时, 必须串联与采样相同的空气收集器。 6 . 2 . 4 使用定时装置控制采样时间的采样,应校正定时装置。 7 定点采样 7 . 1 采样点的选择原则 7 . 1 . 1 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 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7 . 1 . 2 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 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7 . 1 . 3 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 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 7 . 1 . 4 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7 . 2 采样点数目的确定 7 . 2 . 1 工作场所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至少 应设置 1 个采样点。 7 . 2 . 2 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 ~3 台设置 1 个采样 点;4 ~1 0 台设置 2 个采样点;1 0 台以上,至少设置 3 个采样点。 7 . 2 . 3 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 2 台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逸散同一 种有害物质时,采样点应设置在逸散有害物质浓度大的设备附近的工作地点;逸散 不同种有害物质时,将采样点设置在逸散待测有害物质设备的工作地点,采样点的 数目参照 7 . 2 . 2 确定。 7 . 2 . 4 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 1 个采样点。 7 . 2 . 5 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 1 0米设置 1个采样点。 7 . 2 . 6 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休息室,至少设置 1 个采样点。 7 . 3 采样时段的选择 7 . 3 . 1 采样必须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7 . 3 . 2 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随季节发生变化的工作场所,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 最高的季节选择为重点采样季节。 7 . 3 . 3 在工作周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选择为重点采样日。 7 . 3 . 4 在工作日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选择为重点采样时段。 8 个体采样 8 . 1 采样对象的选定 8 . 1 . 1 要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采样对象。 8 . 1 . 2 在工作过程中,凡接触和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劳动者都列为采样对象范围。 8 . 1 . 3 采样对象中必须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 长的劳动者,其余的采样对象应随机选择。 8 . 2 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 8 . 2 . 1 在采样对象范围内,能够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 每种工作岗位按下表选定采样对象的数量,其中应包括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 间最长的劳动者。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 3 名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 劳动者数 采样对象数 3 ~5 2 6 1 0 3 1 0 4 8 . 2 . 2 在采样对象范围内,不能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 每种工作岗位按下表选定采样对象的数量。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 6名时,全部选 为采样对象。 劳动者数 采样对象数 6 5 7 9 6 1 0 1 4 7 1 5 2 6 8 2 7 5 0 9 5 0 1 1 9 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 9 . 1 用定点的、短时间采样方法进行采样; 9 . 2 选定有代表性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 9 . 3 将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安装在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9 . 4 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 9 . 5 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 1 5 m i n ;当劳动者实际接触时间不足 1 5 m i n 时,按实际接触时 间进行采样; 9 . 6 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按式(2 )计算 c v CM A C = ⋯⋯(2 ) F t 式中C -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m g / m 3 ; c - 测得样品溶液中有害物质的浓度,μg / m l ; v - 样品溶液体积,m l ; F - 采样流量,L / m i n ; t - 采样时间,m i n 。 1 0 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 1 0 . 1 用定点的、短时间采样方法进行采样; 1 0 . 2 选定有代表性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 1 0 . 3 将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安装在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1 0 . 4 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 1 0 . 5 采样时间一般为 1 5 m i n ;采样时间不足 1 5 m i n 时,可进行 1次以上的采样; 1 0 . 6 空气中有害物质 1 5 m i n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计算 1 0 . 6 . 1 采样时间为 1 5 m i n 时,按式(3 )计算 c v S T E L = ⋯⋯(3 ) F 1 5 式中S T E L - 短时间接触浓度,m g / m 3 ; c - 测得样品溶液中有害物质的浓度,μg / m l ; v - 样品溶液体积,m l ; F - 采样流量,L / m i n ; 1 5 - 采样时间,m i n 。 1 0 . 6 . 2 采样时间不足 1 5 m i n ,进行 1 次以上采样时,按 1 5 m i n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计算。 C 1 T 1 +C 2 T 2 +⋯+C n T n S T E L = ⋯⋯(4 ) 1 5 式中S T E L - 短时间接触浓度,m g / m 3 ; C 1 、C 2 、C n -测得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m g / m 3 ; T 1 、T 2 、T n - 劳动者在相应的有害物质浓度下的工作时间,m i n ; 1 5 -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规定的 1 5 m i n 。 1 0 . 6 . 3劳动者接触时间不足 1 5 m i n ,按 1 5 m i n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计算。 C T S T E L = ⋯⋯(5 ) 1 5 式中S T E L - 短时间接触浓度,m g / m 3 ; C -测得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m g / m 3 ; T - 劳动者在相应的有害物质浓度下的工作时间,m i n ; 1 5 -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规定的 1 5 m i n 。 1 1 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 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存在状况,或采样仪器的操作性能,可选择个 体采样或定点采样,长时间采样或短时间采样方法。以个体采样和长时间采样为主。 1 1 . 1 采用个体采样方法的采样 1 1 . 1 . 1 一般采用长时间采样方法。 1 1 . 1 . 2 选择有代表性的、接触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劳动者作为重点采样对象。 1 1 . 1 . 3 按照 8 . 2 项确定采样对象的数目。 1 1 . 1 . 4 将个体采样仪器的空气收集器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 带。 1 1 . 1 . 5 采样仪器能够满足全工作日连续一次性采样时,空气中有害物质 8 小时时间加权 平均浓度按式(6 )计算 c v T W A = 1 0 0 0 ⋯⋯ (6 ) F 4 8 0 式中T W A - 空气中有害物质 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m g / m 3 ; c - 测得的样品溶液中有害物质的浓度,g / m l ; v - 样品溶液的总体积,m l ; F - 采样流量,m l / m i n ; 4 8 0 - 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规定的以 8 h计,m i n 。 1 1 . 1 . 6 采样仪器不能满足全工作日连续一次性采样时,可根据采样仪器的操作时 间,在全工作日内进行 2次或 2 次以上的采样。空气中有害物质 8小时时间加权平 均浓度按式(7 )计算 C1T1+C2T2+⋯+CnTn T W A = ⋯⋯ (7 ) 8 式中T W A - 空气中有害物质 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m g / m 3 ; C1、C2、Cn -测得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m g / m 3 ; T1、T2、Tn - 劳动者在相应的有害物质浓度下的工作时间,h ; 8 -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规定的 8 h 。 1 1 . 2 采用定点采样方法的采样 1 1 . 2 . 1 劳动者在一个工作地点工作时采样 可采用长时间采样方法或短时间采样方法采样。 1 1 . 2 . 1 . 1 用长时间采样方法的采样选定有代表性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 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将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安装在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采样 仪器能够满足全工作日连续一次性采样时,空气中有害物质 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按 式(6 )计算;采样仪器不能满足全工作日连续一次性采样时,可根据采样仪器的操作时 间,在全工作日内进行 2次或 2次以上的采样,空气中有害物质 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 度按式(7 )计算。 1 1 . 2 . 1 . 2 用短时间采样方法的采样选定有代表性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 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将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安装在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在空 气中有害物质不同浓度的时段分别进行采样;并记录每个时段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每次 采样时间一般为 1 5 m i n ;空气中有害物质 8 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按式(7 )计算。 1 1 . 2 . 2 劳动者在一个以上工作地点工作或移动工作时采样 1 1 . 2 . 2 . 1 在劳动者的每个工作地点或移动范围内设立采样点,分别进行采样;并记录每 个采样点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1 1 . 2 . 2 . 2 在每个采样点,应在劳动者工作时,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 1 1 . 2 . 2 . 3 将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安装在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1 1 . 2 . 2 . 4 每次采样时间一般为 1 5 m i n ; 1 1 . 2 . 2 . 5 空气中有害物质 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按式(7 )计算。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定点采样记录表 第 页 共 页 用人单位 项目编号 监测类型 (评价 日常 监督) 待 测 物 采样仪器 采样方法 采样流量 L / m i n 采 样 时 间 样品 编号 仪器 编号 采样 地点 生产情况、工人在此停留时 间以及工人个体防护措施 采样前 采样后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温度 气压 采 样 人 年 月 日 陪 同 人 年 月 日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个体采样记录表 第 页 共 页 用人单位 项目编号 监测类型 (评价 日常 监督) 待 测 物 采样仪器 采样方法 采样流量 L / m i n 采 样 时 间 样品 编号 仪 器 编 号 采样 对象 生产情况以及工 人个体防护措施 采样前 采样后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温 度 气 压 采 样 人 年 月 日 陪 同 人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