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半挂运输车气动特性的数值仿真及改进.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集装箱半挂运输车气动特性的数值仿真及改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集装箱半挂运输车气动特性的数值仿真及改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集装箱半挂运输车气动特性的数值仿真及改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集装箱半挂运输车气动特性的数值仿真及改进.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集装箱半挂运输车气动特性的数值仿真及改进.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0 1 0年 第 3 2卷 第 5期 汽车工程 Au t o mo t i v e En g i n e e r i ng 2 01 0 0 81 集装箱半挂运输车气动特性 的数值仿真及改进 米 汪孛 , 谷正气 , 贾新建 , 姜乐华 , 彭亚美 1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制造 国家重点实验 室, 长沙4 1 0 0 8 2 ; 2 .国防科 学技术 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 长沙4 1 0 0 7 3 [ 摘要] 为降低车身的气动阻力, 文中应用 C F D软件对某款集装箱半挂运输车简化模型进行数值仿真, 以揭 示车身周围空气流动的机理。首先分析了原车型的车身周围流场的流动特性 , 然后加装导流罩并研究改变其圆角 半径和驾驶室与集装箱的间距对整车气动阻力系数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集装箱半挂运输车 ; 气动阻力系数 ; C F D; 导流罩 Nu me r i 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a n d I mp r o v e me n t o f t h e Ae r o d y n a mi c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e mi t r a i l e r Co n t a i n e r T r u c k Wa n g B e i ,G u Z h e n g q i , J i a Xi n j i a n , J i a n g L e h u a P e n g Y a me i 1 . Hu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fA d v a n c e d D e s i g n a n d Ma n u f a c t u r i n gf o r V e h i c l e B o d y , C h a n g s h a 4 1 0 0 8 2 ; 2 . C o l l e g e o fB a s i c E d u c a t i o n f o r C o mm a n d i n g O f fic e r s ,N a t i o n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ofDef e n s e T e c h n o l o g y ,C h a n g s h a 4 1 0 0 7 3 [ A b s t r a c t ] F o r r e d u c i n g t h e a e r o d y n a m ic d r a g o f v e h i c le b o d y , a n u m e ri c a l s i m u l a t io n o n t h e s i m p l i fi e d mo d e l f o r s e mi t r a i l e r c o n t a i n e r t r u c k i s c o n d u c t e d b y u s i n g C F D s o f t wa r e t o r e v e a l t h e me c h a n i s m o f a i r fl o w a r o u n d v e h i c l e i n t h i s pa p e r .Th e flo w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 t h e e x t e r na l flo w fie l d a r o u n d t h e o rig i n a l t ru c k i s a n a l y z e d.The n c a b r o o f f a i rin g i s a d d e d,a n d t h e l a w o f h o w t h e c h a n g e s o f t h e r a di us o f f a i r i n g a n d t h e g a p b e t we e n c a b a n d c o n- t a i n e r a f f e c t t h e a e r o d y na mi c d r a g c o e ffi c i e n t o f v e h i c l e i s s t ud i e d. Ke y wor ds s e mi - t r a i l e r c o nt a i ne r t r uc k;a e r od y na mi c dr a g c o e ffi c i e nt ;CFD ;c a b- r o o f f a i r i ng 日 『J吾 研究表明 当车速超过 7 0 k m / h时, 气动力是影 响汽车性能 的主 要 因素之 一_ l I 2 。相对 于轿 车而 言, 载货汽 车具有 较 大 的气动 阻力。当车 速超 过 9 0 k m / h时 , 大型载货汽车 的燃油 消耗大 约有 6 5 % 用于克服气动阻力。通过改进外形 , 一辆大型载货 汽车的气动阻力系数可下降 5 0 %, 提高燃油效率 2 5% _ 3 J 。因此 , 本文中所研究 的集装箱半挂运输车 的减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计算机及计算技术的发 展, 数值仿 真取得 了迅猛的进步 , 作为空气动力学研究 的辅助手段 , 它 不仅能模拟部分实验结果 , 替代部分实验环节 , 而且 不受实验环境、 实验器材、 流场品质等客观因素的影 响。所以对半挂运输 车进行数值仿真很有意义 H , 通过数值仿真得到运输车的附加装置结构参数的改 变与空气动力学特性的规律 , 从 中得 出气动特性最 优时所对应的结构参 数 , 可作为改进运输车阻力系 数的理论指导 。 文中主要使用 C F D软件对某款集装箱半挂运 输车进行数值仿真 , 结合模型的速度场 和压力场 的 分布, 分析 了原车型气动特性。进而在该车型上增 加空气动力学附加装置导流罩 J , 研究导流罩 的圆角半径和驾驶室与货箱之间的间距等参数 的变 化对气动阻力系数的影响, 以揭示气流 的变化规律 , 并重点分析 了气动阻力降 幅最大的运输车 的流场 特性 。 汽车车身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3 0 8 1 5 0 0 5 、 国家 8 6 3计划项 目 2 0 0 7 A A 0 4 Z 1 2 2 和湖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重点项 目 O 6 F J 2 0 0 1 资助。 原稿收到日期为2 0 0 9年 7月 1 4日, 修改稿收到日期为2 0 0 9年9月4日。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汪孛, 等 集装箱半挂运输车气动特性的数值仿真及改进 3 8 9 1 数值仿真计算 1 . 1 基本方程和湍流模型 汽车车速一般远低于声速 , 汽车空气动力学属 于低速空气动力学 , 因而汽车周 围流场可视为三维 不可压缩黏性等温流场口 ] , 由于汽车外形复杂 , 其周 围气流容易引起分离 , 所 以应按湍 流处理 。文 中选 用 R e l i z a b l e k - 8湍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 湍流计算 的基本控制方程为三维不可压缩雷诺 时均 N a v i e r S t o k e s 方程 , 其控制方程如下 1 连续方程 O u / O x 0 1 2 动量方程 去 [ 詈 ] 一 塑Oxj c 2 【 I JJ 一 一 式中 “ 、 “ 是平均速度分量, 、 为坐标分量, P是 流体微元体上的压力, 。 是湍流有效黏性系数。 在对 N a v i e r S t o k e s 方 程进 行 雷诺 时均 化处 理 时, 引进了新的变量项u 雷诺应力项 , 为使方 程组封闭 , 对雷诺 应力做 出某种假定 。标 准 k - 8模 型在时均应变率特别大时 , 有可能导致负的正应力 , 为使流动符合湍流 的物理定律 , 对 正应力进行 了数 学约束 。R e l i z a b l e k - 8模型中, 关于 k和 的输运方 程如下 。 湍流动能 k方程 毒 I t- I -- k l G k - p 8or a a a 【 \ / ,J 3 湍流动能耗散率 8方程 去 [ It o丝 l1 a x;J1 a t a x ; a x L 2 J D c 1 E 8- p C 2 4 k √∞ £ 式中 P为流体密度 , 为因平均速度梯度引起的湍 流动能 k的产生项 , G 筹 O x i]1 O x i 湍流有效黏性系数 由以下公式计算 叩 2 E q E q 2 f O x j 豢 。 s ; ⋯ 。 s ; Q -2 8 ; n n 一 式中 n 是从角速度为 的参考系中观察到的时均 转动速率张量。文献[ 6 ] 建议取以下值 1 . 0, 1 . 2, C2 1 . 9, Ao4. 0o 风阻模型中近壁 面形变非常大 , 众多有旋流在 附近区域生成 , 压力梯度变形很大, 所 以选用稳态的 R e l i z a b l e k - 8 J 。结合壁面函数的使用 , 比较适 合汽 车外流场的数值计算。 1 . 2 模型建立 所模拟的基本车型是国外某款集装箱半挂运输 车, 由于 目前计算机硬件条件的限制 , 对该车模型做 了适当的简化 , 去掉 了门把手、 雨刮器等 , 拖车底部 采用了平滑处理 。用相应的简化模型来模拟轮胎花 纹、 轮毂、 后桥、 车架、 后视镜等复杂结构, 并整体采 用 了 1 3缩 比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简化模型如 图 1 所示, 根据流体力学相似原理, 数值仿真中模型的雷 诺数要与实 际情 况的雷诺数相 等。由实 验理论得 知 J , 雷诺数有一个 自 模区, 当模型试验的雷诺数超 过某一数值时, 气动力基本保持不变。美国汽车工 程师学会 推荐 的汽车模 型试验 的雷诺数 应不小于 0 . 71 0 , 日本专家建议的 自模雷诺数为 0 . 51 0 。 。 本文 中使用的模 拟风速为 3 0 m / s , 特征长度取最大 轴距 , 模型的雷诺数为 7 . 91 0 。因此 , 可采用本文 的缩 比模型对实车进行模拟。 图 1 集装箱半挂运输车简化模型 5 1 1 .3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设置 Ⅱ it it ; p c “ / 8 ; 1 I C 1 m ax 3 , ; 计算域外轮廓为一长方体, 汽车模型在长方体 的某个区域。入 口距模 型前 端 3倍 车长 , 出 口距模 型后端6 倍车长, 总高度为 5 倍车高, 总宽度为 7 倍 车宽。采用 O C T R E E方法在整个计算域生成非结构 化空间网格, 车身表面拉伸出与其平行的三棱柱网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3 9 0 汽车工程 2 0 1 0年 第 3 2卷 第5期 格 , 在计算敏感 区域使 用密度盒 , 以达到局部细化 、 提高计算精度 的 目的。同时 , 为 了避免模 型局部变 化所导致的网格变化 的影响 , 在不同情况下模型 的 相同区域设置相同的网格大小。每次模拟生成的整 车总网格数约为 2 8 0万个 j 。 仿真过程 中, 设 置 人 口边 界均 匀 流 速 u3 0 m/ s , 湍流强度为 0 . 5 % ; 出口压力 P0 相对于大气 压 ; 考虑到汽车底部对气流的影 响, 设 置地板为滑 移地面 , 速度与来流方向速度相同, 12 , 3 0 r n / s 。车身 设置为固壁无滑移壁面边界 , 计算域左右及上表面 设置为滑移壁面边界。 2 C F D仿真结果分析 通过 F l u e n t 软件求解可得 出该车的气动阻力系 数 c 为 0 . 8 1 2 5 。从 图 2车身表面压力 云图可看 出 , 该车前脸上部存在一个较大的正压区 , 集装箱前 部高过车头的台阶同样存在一个正压区, 车头前脸 下部与侧 面由于流速较高 , 气流发生分离 , 产生了负 压区, 且压力梯度较 大。从图 3车身前部速度 流线 及速度云图可以看 出, 驾驶室后 面与集装箱 的间隙 处气流速度较低 , 驾驶室后面产生了一个大尺度漩 涡, 气流在此处能量损失较大。集装箱顶部由于直 接暴露于来流空气 中, 同样有气流分离现象 , 且 台阶 拐角不远处存在一个回流。从 图4车身尾部速度流 图2 车身表面的压力云图 图 3 车身前部对称面速度流线及速度云图 线及速度云 图可看 出, 由于底部气流的压力高于顶 部的压力 , 从底部冲出的气流在压差作用下 向上翻 卷 , 形成 了一个尺度较大的漩涡。 ●■圈龋豳隧岛淘一 州 嘶 d . 5 1 0 佰 釉 驾 ∞ 3 6 4 o 4 5 ∞ 髓 图4 车身尾部对称面速度流线及速度云图 3 气动阻力特性的改进 由以上分析可知 , 通过加装附加装置可改善该 车的气动 阻力特性。文 中分 析了导流罩 圆角半径 、驾驶室与集装箱的间距 L等结构参数变化对气动 阻力系数 的影响 , 并找出气动阻力最小所对应的 月 和 。最后 , 考虑最佳的 R和 结合对气动阻力系 数 的影响。 3 . 1 R对气动阻力系数的改进 图5为导流罩圆角半径示意图。图 6示出气动 阻力系数随导流罩圆角半径 R而变化的规律 。从图 6的曲线可看 出, 随着 圆角半径 的不断增大 , 阻力系 数减少量逐渐下降。R5 0 0 ram时 , 减少量最大 ; R 从 1 0 0 0~2 5 0 0 ra m下降趋势不太 明显 ; R从 3 0 0 0 ~ 3 5 0 0 ram减少量偏小。 图 5 导流罩 圆角半径示意 图 图7和图 8分别为加装导流罩后车身表面和对 称面的压力云图。从 图 7可 以看 出, 由于导流罩 的 存在, 原集装箱前面上部的正压区明显消失 , 气流在 此处不发生分离 , 只是在货箱右侧拐角处产生局部 裟 裟 ■隰 目图豳圈疆潮I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汪孛, 等 集装箱半挂运输车气动特性的数值仿真及改进 3 9 1 5 0 0 l 0 0 01 5 0 0 2 0 0 0 2 5 0 0 3 0 0 0 3 5 0 0 导流罩圆角半径R / mm 图 6 圆角半径变化对阻力系数 的影 响 鼹 一 图7 加导流罩后车身表面压力云图 R 5 0 0 ra m 图 8 对称 面压力 云图 R5 0 0 m m 高压区, 且压力梯度较小。 图 9为车身前部对称 面速度流线及速度云 图。 从图 9可见 , 气流平顺地从导流罩 的上部流向车尾 , 在间隙处 由于气流的剪切形成尾流 , 但与原车型 图 3 相 比, 该漩 涡的尺度较小 , 漩 涡 中心较原 车型上 移 , 能量损失也较小 。因此 , 间 隙处 的压力相对 较 图9 车身前部对称面速度流线 及速度云图 R 5 0 0 m m 小 , 从而有效减小了压差阻力 , 最终使得气动阻力系 数降低 。 图 1 O为车身尾部对称面速度流线及速度云 图。 从 图 1 0可见 , 加装导流罩后 , 尾涡的变化不太 明显 , 这是由于导流罩离尾部距离较远 , 对汽车尾部流场 影响不大。 图 1 0 车身尾部对称 面速度 流线 及速度云 图 R5 0 0 m m 3 . 2 对气动阻力系数的改进 图 1 1和图 1 2分别为驾驶室与集装箱间隙示意 图和其间距变化对 气动阻力系数 的影 响。从 图 l 2 可看出 , 随着 间隙 的逐渐增 大 , 阻力系数 也逐渐变 大。 从 1 0 7 6 m m增大到 1 1 2 6 mm时, 这种增加 的 趋势尤为明显。 图 1 1 驾驶室与集装箱间隙示意图 4 .o 3 .0 2 .O 1 .0 0 .O .1 . 0 .2 . O .3 . 0 .4 O 一 5 .0 8 5 0 9 5 0 l 0 5 0 l 1 5 0 1 2 5 0 驾驶室与集装箱间距L / m m 图 1 2 驾驶室 与集装箱 间距 变化 对阻力系数影响 图 1 3和图 l 4分别为车身表面压力和对称面的 压力云图。可 以看出 , 相对于原车型 , 压力分布的变 化不明显 , 间距的减小并未有效地减少压差。 O 5 O 5 0 5 O 5 O 5 O 5 0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0 竿 舶 郴郴 珈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3 9 2 汽车工程 2 0 1 0年 第 3 2卷 第 5期 翼 图 1 3 车身表面压力云图 L8 7 6 r n m es l llll lllil ll Il lll l ill ll 图 1 4对称 面压力 图 L 8 7 6 m m 图 1 5为车身前部对称面速度流线及速度云 图。 由图可见 , 驾驶室与集装箱间隙处 的流场 特性 明显 改善 , 气流从驾驶室顶部流过 , 由于受集装箱高出驾 驶室的台阶影响 , 一部分气流越过 台阶向后流去 , 由 于流速过高 , 形成强烈的气流分离 , 使集装箱迎风面 形成一个正压区。同时, 在台阶拐角不远处出现回 流, 形成漩涡; 另一部分气流由于集装箱的阻挡, 沿 着问隙向下流动。间距的减小使原先较大的剪切涡 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漩涡。分别出现在驾驶室后面的 上方和下方。使得气流能量损失相对减小。因此 , 阻力系数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 图 1 5 车身前部对称面速度流线 及速度云图 L 8 7 6 mm 图 1 6为车身尾部对称面速度流线及速度云图。 由图可见 , 与原车型相比, 尾部流场变化不明显 。理 由同上, 由于驾驶室与集装箱 的间隙处离尾部距 离 较远 , 间隙的改变对尾流影响不大。 3 . 3 R和 结合对气动阻力系数的改进 图 1 6 车身尾部对称面速度流线 及速度云 图 L8 7 6 r n m 从上面的仿真结果分别取获得最小阻力系数的 尺 5 0 0 m m 和 L 8 7 6 m m 值进行综合数值模拟 , 得 出 阻力系数相对于原车型的改变量 A C 为 一2 0 . 5 9 % , 明显优于每个参数单独变化的影响。 图 l 7为车身表面压力云 图。由图可见 , 与 3 . 1 节类似 , 集装箱前部的正压区明显消失 , 有效减小 了 压差阻力 。 图 1 7 车身表面压力云图 R5 0 0 mm, L8 7 6 m m 图 1 8为车身前部对称面速度流线及速度云图。 由图可见 , 前方来流顺畅地绕过导流罩流向后方 , 由 于间距较小 , 驾驶 室与集装箱间隙处因气 流剪切作 用而产生空气回流现象 , 未形成完 整的漩涡就 向后 图 1 8 车身前部对称面速度流线及速度 云 图 R5 0 0 mm, L 8 7 6 mm 口 g 菪 善 曩圈 幽黼 豳●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0 1 0 V o 1 . 3 2 N o . 5 汪孛, 等 集装箱半挂运输车气动特性的数值仿真及改进 3 9 3 方流去。漩涡的消失使气流 的能量损耗减少 , 阻力 系数得到进一步减小 。 图 1 9为车身尾部对称面速度流线及速度云图。 由图可见 , 尾部流场相对于原车型并未有明显变化 , 由于导流罩及间隙位置离尾部较远 , 各个参数 的变 化对尾部流场的影响不大。 图 1 9 车身尾部对称面速度流线及速度 云 图 R 5 0 0 ra m, L8 7 6 m m 4 结论 1 原车型集装箱的前面形成 强烈的阻滞 区。 对整车的气动阻力影响较大。 2 加装导流罩后 , 气动阻力随着导流罩 的半 径 尺的变小而减小 , 最大的降幅为 1 9 . 3 4 %。 3 随着 驾驶 室与集装箱 的间距减小 , 气动阻 力变小。最大降幅为4 . 6 6 %。 4 加装导流罩对气动阻力改进 的效果 明显优 于驾驶室与集装箱间距改变所产生的效果。 5 综合考虑导流罩的最佳圆角半径和驾驶室 与集装箱的最佳间距 , 优于单个参数改变对气动阻 力的影响 , 降幅为 2 0 . 5 9 %。 参考文献 谷正气 . 汽 车空气动力学 [ M] .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 社 , 2 0 0 5 2 5 5 5 . Wo o d Ri c h a r d M ,Ba u e r S t e v e n X S.S i mp l e a n d L o w- c o s t Ae r o d y n a mi c D r a g R e d u c t i o n D e v i c e s f o r T r a c t o r - T r a i l e r T r u c k s [ C] .S A E P a p e r 2 0 0 3一O13 3 7 7 . 傅立敏 . 汽车空气动力学 [ M] . 北京 机械工业 出版社 , 1 9 9 8 . S u b r a t a R o y,P r a d e e p S fin v a s a n . E x t e rn a l F l o w An a l y s i s o f a T r u c k f o r D r a g R e d u c t i o n [ C ] .S A E P a p e r 2 0 0 0一O 13 5 0 0 . 王靖宇 , 胡兴军 , 等. 导流罩对轻型货 车气动特性影响 的数值模 拟 [ j ] . 吉林 大学学 报 工学版 , 2 0 0 8, 3 8 1 1 21 6 . 王福军 . 计算 流体 动力学 分 析 [ M] . 北 京 清华 大学 出版 社 , 2 0 0 4 1 2 4. Kh o n g e As h o k D,J a i n S u n i l K,e t a 1 .S i mu l a t i o n o f t h e F l o w Fil e d A r o u n d a G e n e ti c T r a c t o r . T r a i l e r T r u c k [ J ] . S A E P a p e r 2 0 0 4一 O 1 1 1 47 . 赵兰水 , 孑 L 祥雷 , 等. 井字形格栅对厢式货车减小气动阻力的实 验研究[ J ] . 兵工学报, 2 0 0 2 , 2 3 3 3 9 9 4 0 1 . 涂 尚荣 , 张扬 军 , 等 . 汽 车外 流 场仿 真 的复 杂 网格 系 统生 成 [ J ] . 汽车工程 , 2 0 0 2 , 2 4 5 4 0 8 4 1 1 . 上接第 3 7 2页 4 结论 文中总结出一种汽车系统模态匹配的策略 , 将 该策略流程化 , 并应用于某款汽车开发过程 。通过 应用模态匹配策 略, 制定模 态频率规划 表 , 在 整车 N V H虚拟设计平台上 , 设计出模态频率分布趋于合 理 , 避免各总成系统 白车身 、 门盖系统 、 转向盘转向 柱系统 、 排气系统 、 悬架系统等 的共振耦合 , 达到了 提高整车系统模态频率值的目标。 参考文献 [ 1 ] 范习民, 陈剑, 等. 基于系统工程原理的汽车 N V H正向设计流 程 [ J ] . 农业装 备与车辆工程 , 2 0 0 7 7 35 . 魏燕钦. N V H与汽车开发[ D B / O L ] .h t t p / / c h i n a v i b . c o r r t / f o r u m/ v i e wt h r e a d. p h p t i d 2 2 3 31 e x t r a p a g e % 3D 2. 2 0 0 6 8 1 5. 庞剑 , 谌刚 , 何 华. 汽车噪声 与振动一理论与应用 [ M] . 北京 北 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2 0 0 6 . 高云凯. 汽车车身结构分 析[ M] . 北京 北京理工 大学出版 社, 2 C H D 6 . 翁建生 . 汽 车产 品研发 过程 中整车 N V H性 能 的设计 与 控制 [ C] . L MS第二届 中国用户大会论文 , 2 0 0 7 . 田得 旺, 田冠男 , 等. 汽车转 向系统避免怠速共振的模 态优化方 法 [ c] . MS C中国用 户论 文集 , 2 0 0 7 . 1 j] ;] j ] ] 1j j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