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液压精冲机主油缸改进设计.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立式液压精冲机主油缸改进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立式液压精冲机主油缸改进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立式液压精冲机主油缸改进设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 年 1 月 第 44 卷 第 2 期 机床与液压 MACHINE TOOL & HYDRAULICS Jan􀆱 2016 Vol􀆱 44 No􀆱 2 DOI10.3969/ j􀆱 issn􀆱 1001-3881􀆱 2016􀆱 02􀆱 064 收稿日期 2014-11-26 作者简介 陈渊 (1981), 男, 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机械装备制造与液压控制。 E-mail 127330992@ qq􀆱 com。 立式液压精冲机主油缸改进设计 陈渊, 付鹏, 吴磊 (武汉华夏精冲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415) 摘要 立式液压精冲机具有生产效率高、 振动小、 性能稳定等优点, 但是其关键部件主油缸容易出现受力不平衡导致 偏载现象。 对主油缸的密封结构、 导向形式进行改进设计, 从而提高主油缸使用寿命和工作稳定性。 关键词 立式液压精冲机; 油缸; 改进设计 中图分类号 TH12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1-3881 (2016) 2-210-3 精冲作为一种高端冲压技术, 其形成的产品应用 范围越来越宽广。 随着近年来适于精冲的材料进一步 扩展开发, 精冲件的品种越来越多, 单一品种的年生 产纲领量也在逐渐增加。 由于精冲技术改变了传统冲 压工艺的毛坯生产性质, 可直接用板料精冲出尺寸与 形位精度高、 冲切面光洁平整、 可与切削加工工件相 媲美的零件, 生产率可提高 5~20 倍, 甚至更高。 精 冲机是实现精冲工艺技术的专用设备。 精冲设备是实 现精冲工艺的基本前提, 它包括精冲机本体以及自动 化生产两大部分。 精冲机本体应具有刚性好、 导向精 度高和换模方便等性能, 自动化生产部分应能实现送 出料自动化和节拍快等功能。 现在, 由于复合精冲工 艺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 对液压精冲机的需求也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 1 结构原理图 在液压精冲机的核心技术中, 主油缸部件是其中 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冲裁力由主缸提供, 并且主缸还 要提供精确的滑块导向。 但是由立式下传动液压精冲 机的构成原理所致, 如图 1 所示。 精冲模具 2 安装在 上工作台 1 与滑块 3 中间, 滑块 3 向上运动, 与上工 作台 1 共同冲压模具 2, 在这个受力过程中, 滑块 3 固定在主活塞 5 上面, 模具会对滑块 3 产生一定的偏 载力, 偏载力会带动上法兰 4 以及下法兰 7、 滑块 3 和主活塞 5 一起偏转, 但是上法兰 4 与下法兰 7 固定 在缸体 6 上, 不会随滑块 3 偏转, 所以可能会导致主 活塞 5 与上法兰 4 及下法兰 7 之间形成夹角, 从而导 致金属之间摩擦, 进而损坏油缸密封, 造成漏油和主 缸拉伤。 1 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研究 为了解决油缸由于偏载导致的失效问题, 对立式 液压精冲机的工况进行了具体分析, 并提出可行的改 进方案。 如图 2 所示, 在精冲过程中, 油缸受到活塞杆轴 线方向的力, 径向力由法兰承受, 从而改变活塞杆与 法兰间的间隙, 当精冲模具冲压受力时, 油缸就受到 偏载力。 而受到偏载力时, 图中的 2、 3、 4、 6、 7 几 处受力位移最大, 很有可能发生摩擦, 造成拉伤以及 密封失效。 所以精冲机主缸设计的关键是防止金属之 间摩擦和抗偏载。 图 2 油缸结构图 为了解决偏载问题, 首先加大活塞杆与缸体之间 的间隙, 因为两者之间并不接触, 可以把间隙加大到 0􀆱 8 mm, 从而在极端偏载的情况下, 活塞杆与缸体 也不会发生金属摩擦, 从而避免活塞杆拉伤。 并在充 分考虑密封稳定、 防止金属摩擦等因素后, 提出改进 方案 通过设计主油缸密封结构, 适当加大活塞杆与 法兰之间的间隙, 并提高主密封在与活塞杆呈现夹角 情况下的密封性能, 从而彻底解决主油缸偏载失效问 题。 但是同时考虑如何增大间隙, 方法有两种 (1) 活塞杆直径不变, 加大法兰内径;(2) 法兰内径不 变, 减小活塞杆外径。 选取方法一, 因为如果减小活 塞杆外径, 也就意味着同时也会减小油缸的输出力, 虽然影响不大, 但是活塞杆加工量比较大, 工艺复 杂, 精度控制难度大, 成本较高, 而修整法兰则加工 量小, 且精度控制相对简单, 所以选取方法一。 重新 设计上下法兰的连接方式, 合理设计导套高度, 使得 主油缸不再受偏载的影响。 2 立式液压精冲机主油缸改进设计 解决主油缸偏载的设计思路是 加大活塞杆与上 下法兰之间的间隙, 改进主油缸密封结构, 提高主密 封在活塞杆呈现夹角的情况下的密封性能。 改善上下 法兰的高宽比, 提高导向精度。 基于以上的情况, 改 进设计如下 (1) 如图 3 所示, 上法兰 5 通过螺钉以及定位 销安装在主缸 9 内的安装面内, 通过压紧密封圈 8 和 套紧密封圈 7 来进行静态封油, 为了防止杂质进入密 封圈导致密封失效, 在上部增加防尘圈 1。 图 3 上法兰 在上法兰 5 的内侧下部分别设置了第一导向环 4 与第二导向环 6, 其中第一导向环 4 材质为聚四氟乙 烯, 第二导向环 6 材质为纤维增强树脂, 因为上法兰 5 内侧越靠近下部, 受到的偏载力越强, 纤维增强树 脂比聚四氟乙烯硬度高, 能承受的抗压强度更高, 所 以第二导向环 6 的材质选用纤维增强树脂, 在考虑成 本的前提下, 第一导向环 4 选用传统的聚四氟乙烯。 同时增大 L1, 由一般设计的 0􀆱 1 mm 增大到 0􀆱 2 ~ 0􀆱 25 mm。 间隙变大, 在主活塞 10 的外径尺寸不变 的前提下, 只有加大上法兰 5 的内径尺寸, 同时所有 密封圈及导向环沟槽尺寸不变, 这时导向环 4、 6 凸 出上法兰 5 内壁。 经过试验可得 第一导向环 4 凸出 上法兰 5 内壁 0􀆱 2 mm, 第二导向环 6 凸出上法兰 5 内壁 0􀆱 23 mm。 经过实验证明, 在这种加大间隙的情 况下, 导向环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发生脱落或者挤压变 形的情况, 符合设计要求。 (2) 如图 4 所示, 下法兰 10 通过螺钉以及定位 销安装在主缸 5 内的安装面内, 通过压紧密封圈 7 和 套紧密封圈 2、 3 来进行静态封油; 为了提高封油性 能, 在套紧密封圈 2、 3 上分别加装了挡圈; 为了防 止杂质进入密封圈, 在底部增加防尘圈 9。 图 4 下法兰 在下法兰 10 的内侧上部分别设置了第一导向环 1 与第二导向环 4, 其中第一导向环 1 材质为纤维增 强树脂, 第二导向环 4 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因为下法 兰 10 内侧越靠近上部, 受到的偏载力越强, 纤维增 强树脂比聚四氟乙烯硬度高, 能承受的抗压强度更 高, 所以第一导向环 1 的材质选用纤维增强树脂, 在 112第 2 期陈渊 等 立式液压精冲机主油缸改进设计 考虑成本的前提下, 第二导向环 4 选用传统的聚四氟 乙烯。 同时增大 L2, 由一般设计的 0􀆱 1 mm 增大到 0􀆱 15~0􀆱 20 mm 之间。 间隙变大, 在主活塞 11 的外 径尺寸不变的前提下, 只有加大下法兰 10 的内径尺 寸, 同时所有密封圈及导向环沟槽尺寸不变, 这时导 向环 1、 4 凸出下法兰 10 内壁。 经过试验可得 第一 导向环 1 凸出上法兰 5 内壁 0􀆱 19 mm, 第二导向环 4 凸出上法兰 5 内壁 0􀆱 15 mm。 实验证明 在这种加大 间隙的情况下, 导向环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发生脱落或 者挤压变形的情况, 符合设计要求。 (3) 计算导套高度。 根据液压油缸设计方法导 向公式 h=(0􀆱 4~1􀆱 0)d, 导向精度的高宽比 H/ B, 一 般情况下比值取 1􀆱 0, 但是在精度要求比较高的情况 下, 比值为 1􀆱 3~1􀆱 5。 如图 5 所示, 以目前市场保有 量较大的 2 500 kN 液压精冲机主缸为例, 活塞杆大 头直径 D = 410 mm, 小头直径 d = 190 mm, 平均值 d∗=300 mm, 比值按照 1􀆱 5 选取, 计算得到导向高 度为 H=3001􀆱 5= 450 mm, 设计上法兰 1 内部的导 向环与下法兰 4 内部的导向环距离为 450 mm, 符合 高精度导向的高宽比要求。 图 5 导套高度 某公司对上述技术进行了实际开发应用, 改造了 2 台液压精冲机并进行试验运行。 通过近 2 年的试验 运行, 主油缸运行情况正常, 未出现渗油、 活塞拉伤 等失效现象, 很好地解决了偏载问题; 同时保压效果 好, 生产出的零件质量稳定。 3 结束语 针对立式液压精冲机主油缸的拉伤及偏载失效问 题, 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 有针对地提出了改进方 法, 并多次试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通过 试验证明, 立式液压精冲机主油缸改进设计很好地解 决了主油缸拉伤偏载失效等问题, 并为以后类似问题 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方法。 通过试验也证明了此 方法对于大吨位液压精冲机偏载失效问题有一定的局 限性, 有待继续研究改进。 参考文献 [1] 周开华,幺廷先,齐翔宪.简明精冲手册[M].北京国防 工业出版社,1993. [2] 倪樵.材料力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3] 周汝胜,焦宗夏,王少萍.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 现状与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学报,2006,42(9)6-14. [4] 雷天觉.液压工程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0. [5] 王益群,高殿荣.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M].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2010. [6] 余佑官,龚国芳,胡国良.AMESim 仿真技术及其在液压 系统中的应用[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5(3)28-41. [7] YANG H Y,SHI H,GONG G F,et al. Electro⁃hydraulic Proportional Control of Thrust System for Shield Tunneling Machine[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09,18(7) 950-956. [8] 贺国芳.可靠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 出版社,1997. 􀥃􀥃􀥃􀥃􀥃􀥃􀥃􀥃􀥃􀥃􀥃􀥃􀥃􀥃􀥃􀥃􀥃􀥃􀥃􀥃 􀥃􀥃􀥃􀥃􀥃􀥃􀥃􀥃􀥃􀥃􀥃􀥃􀥃􀥃􀥃􀥃􀥃􀥃􀥃􀥃􀥃􀥃􀥃􀥃􀥃􀥃􀥃􀥃 􀥃􀥃􀥃􀥃􀥃􀥃􀥃􀥃􀥃􀥃􀥃􀥃􀥃􀥃􀥃􀥃􀥃􀥃􀥃􀥃 􀥃􀥃􀥃􀥃􀥃􀥃􀥃􀥃􀥃􀥃􀥃􀥃􀥃􀥃􀥃􀥃􀥃􀥃􀥃􀥃􀥃􀥃􀥃􀥃􀥃􀥃􀥃􀥃􀧃 􀧃 􀧃 􀧃 “工业再设计” 应成为 “中国 制造 2025” 的内核动力 在通往 “中国制造 2025” 的路上, 我们不仅 面临着发达国家蓄势占优和新兴经济体追赶比拼 的两头挤压的外部挑战, 更为严峻的是我国工业 产品缺乏面向需求的具有系统思维的产品正向设 计和创新制造工艺等关键因素。 “工业再设计” 基 于创新性精密铸造工艺重构了产品研发和制造的 系统设计理念和功能实现路径, 在产品性能提升、 减重增载、 材料要求降低、 成本降低和节能环保 等方面引发颠覆性创新。 “工业再设计” 已经在践 行 “中国制造 2025” 的路线上悄然起步, 初现端 倪, 将在 “中国制造 2025” 的战略任务中发挥巨 大作用。 “工业再设计” 应成为 “中国制造 2025” 的内核动力和创新源泉, 需要学术界、 政府、 企 业和行业促进机构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 (内容来源 机电商情网) 212机床与液压第 44 卷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