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扎 兰 屯 市内 蒙 古 自 治 区 扎 兰 屯 市 地 质 灾 害 防 治 规 划地 质 灾 害 防 治 规 划 ((2021202120252025 年)年) 扎兰屯市人民政府扎兰屯市人民政府 二零二二年六月二零二二年六月 目目录录 前前言言 .................................................................................................... 1 1 第一章地质灾害及防治工作现状 ...........................2 第一节自然地理 ........................................ 2 第二节 地质灾害现状 ..................................... 8 第三节“十三五”期间地质灾害规划实施情况 ..............12 第四节 地质灾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15 第五节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形势 ..........................15 第二章第二章指导思想、原则、目标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 1717 第一节 指导思想 ........................................17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7 第三节 规划目标 ........................................18 第第三三章章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易发分区与易发分区与防治规划分区防治规划分区 .................................. 2020 第一节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 20 第二节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分区 ............................ 23 第第四四章章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地质灾害防治任务 .............................................................. 2626 第一节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 ............................ 26 第二节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 26 第三节 地质灾害综合治理 ................................ 27 第四节 推动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 ........................ 28 第第五五章章地质灾害防治经费预算地质灾害防治经费预算 ...................................................... 2929 第一节 资金筹措 ........................................29 第二节 经费估算 ........................................29 第第六六章章保障措施保障措施 .............................................................................. 3030 第一节 坚持属地管理,明确部门责任分工 .................. 30 第二节 加强组织领导,防治责任落实到位 .................. 30 第三节 坚持依法行政,确保依法依规开展 .................. 30 第四节 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 31 第五节 加强地质灾害减灾防灾宣传教育 .................... 31 第六节 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 32 附附图图 1、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程度分区图 2、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分区图 附附件件 1、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1-2025 年)编制 说明 2、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1-2025 年)附表 1 前前言言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把确保人 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大力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最大限度地 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民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扎兰屯市“十四五”期间地 质灾害防治工作安排部署提供依据,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 决定、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灾害 防治规划(2021-2025 年)、 呼伦贝尔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1-2025 年)等资料,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以 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是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 是实现地质灾害系统防治和全面管理,达到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资源。 建设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促进扎兰屯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 发展的指导性和规范性文件。 本规划所指的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 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 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规划内容主要包括风险调查评价、监测预警体系、 综合治理和基层防灾能力建设等。规划基准年为 2020 年,以 2021-2025 年 为规划期。规划适用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所辖行政区范围的地质灾 害防治工作。 2 第一章第一章地质灾害及防治工作现状地质灾害及防治工作现状 第一节第一节自然地理自然地理 一、地理位置一、地理位置 扎兰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南部,为呼伦贝尔市管辖的县 级市。东与阿荣旗毗邻,南与黑龙江省甘南县、龙江县及兴安盟扎赉特旗 接壤;西与鄂温克族自治旗与兴安盟科右前旗交界;北与牙克石市相连。 地理坐标东经 12028′51″~12317′30″,北纬 4705′40″~48 36′34″。东西长 210km,南北宽 160km,全市总面积 16926.3km 2。 二、交通概况二、交通概况 区内交通较为方便,滨洲铁路纵贯市境南北,国道 111 线与 301 线的 干线公路从区内东部通过,扎兰屯~塔尔气县级公路横贯东西,全市各乡 镇、村与村之间均有村村通公路相连。对外则通达牙克石、阿荣旗、乌兰 浩特、阿尔山等毗邻地区,交通便利。此外市区西部与北部地处山地林区, 地形起伏较大,村镇之间公路以水泥路面为主,交通较为便利。 三、地形地貌三、地形地貌 1、地形 扎兰屯市位于大兴安岭中段的东南麓,扎兰屯市西部、北部为大兴安 岭山地,地势高且地形陡峻,沟谷发育,切割较深。其东南部为山地,河 川谷地相间分布,沟谷切割变浅,地势低缓多宽阔平坦,大部分沟谷已开 垦成农田,部分滩地发育成沼泽湿地。总观全区地势北西高、南东低。海 拔一般在 240~1300m 之间。最高点在西部的基尔果山,海拔高度 1696m; 最低点在东部的音河下游处,海拔 230m。 3 2、地貌 工作区地貌类型按其成因划分为剥蚀地形和堆积地形;按形态类型划 分为四大类,即中山、低山丘陵、熔岩台地及河谷。 扎兰屯市地貌分布特征表表 1-1 成 因 类 型 形 态 类 型 代 号 分 布 特 征 剥 蚀 地 形 中 山 Ⅰ 位于庙尔山~哈拉苏~老平岗~炮台砬子~石门连线以西地区,约占全 市总面积的二分之一。系大兴安岭山地,主峰呈北东~南西向展布,为 构造剥蚀地形中山形态。坡度一般 40~50,高程一般 1000~1500m, 相对高差一般 400~600m,为中切割区。由于地壳不断上升,剥蚀强烈, 山顶多岩石裸露,山坡下多倒石堆,陡坎、角峰、三角崖面与串珠状沟 谷发育。 低 山 丘 陵 Ⅱ 位于杨旗山~河北屯~萨马街~哈德台一带,呈北东向展布。为构造剥 蚀地形低山丘陵形态。高程一般为 300~1000m,相对高差 200~500m, 为浅切割区。坡度一般 30~40。树枝状沟谷多横切山体呈北西~南东 向分布,除部分山顶、陡坎岩石裸露外,其余均覆盖薄层松散残坡积物。 植被发育,多为杂木林。 堆 积 地 形 熔 岩 台 地 Ⅳ 分布于绰尔河、柴河干流两岸,为剥蚀堆积地形台地形态。台地较宽阔, 台面平坦, 高程 800m 左右, 台地与河谷漫滩高差一般为 20m, 宽度 3-4km, 由上更新统玄武岩组成。 河 谷 Ⅶ 呈条带状分布全市。高程 230~1000m。河谷发育,宽度 1.0-5.0km,河 谷较宽处发育有阶地,谷内多为耕地。 4 四、气象四、气象 扎兰屯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春季多风少雨、冬季 严寒少雪及冬长夏短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在 2.4℃~3.1℃之间,最 高 40.2℃2001 年 6 月 25 日,最低-35.5℃(1966 年 2 月 22 日);无 霜期 98~154 天,平均 122 天;冻结期为每年 10 月至翌年 4 月底,最大 冻结深度 213cm,平均冻土深度 179cm;区内主导风向为西北风,一般 4~ 5 月份风力最大,最高风速达 20m/s。 据往年气象资料统计,区内年均降水量 480.1mm,但年际间降水量分 配不均,年最大 1111.5mm,年最小 305.1mm,且年内降水强度分布不均, 降水主要集中在 6~8 月份, 可占全年降水量的 75以上。 暴雨日 (50mm/d) 30 年平均为 1 次/年, 日最大降水量为 126.7mm; 小时最大降水量 51.4mm; 10 分钟最大降水量 19.6mm。 区内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452.4mm,是降水量的 3 倍。 五、水文五、水文 全市水系发育,河流密布,形成音河、雅鲁河、绰尔河三个较大河流, 均属嫩江水系的右岸支流。现分述如下 1、音河 音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东坡,流经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扎兰屯市和黑 龙江省甘南县、齐齐哈尔市郊,在齐齐哈尔市卧牛吐村附近注入嫩江。全 长 215km,扎兰屯市境内长度 90.75km,境内流域面积 663km 2,多年平均 流量 0.66310 8m3。 2、雅鲁河 5 雅鲁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博克图雅鲁伯图山, 主要流经内蒙古自治区牙 克石市和扎兰屯市,在黑龙江省龙江县东入嫩江。有济沁河、罕达罕河等 主要支流。全长 398km,扎兰屯市境内长度 101.13km,境内流域面积 4988.93km 2,多年平均流量 5.737108m3。 (1)济沁河 济沁河为嫩江二级支流,雅鲁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东麓呼里 雅克山西部,流经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东部,进入龙江县境后,在碾子 山南注入雅鲁河。全长 180km,扎兰屯市境内长度 144.98km,境内流域面 积 3595.8km 2,多年平均流量 5.753108m3。 (2)罕达罕河 罕达罕河为嫩江二级支流,雅鲁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扎 兰屯市南部的火龙山,流经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和龙江县,在龙江县汇 入雅鲁河。全长 162km,扎兰屯市境内长度 31.90km,境内流域面积 1535.56km 2,多年平均流量 1.843108m3。 3、绰尔河 绰尔河发源于大兴安岭顶部石门子附近,于江桥汇入嫩江。全长 470km,扎兰屯市境内长度 135.52km,境内流域面积 6143km 2,多年平均 流量 10.13610 8m3。 受地形的影响,全市河流多垂直大兴安岭山脉以东南方向流向为主, 且多具上游坡降陡、中下游坡降缓及河道弯曲沟叉多、河床不稳定易于改 道的特征。河流水位与流量直接受降水量大小的控制,汛期水位上涨,流 量大;枯水期水位下降、流量减少甚至断流。 6 六、人类工程活动六、人类工程活动 扎兰屯市地域辽阔,人口相对较少(人口密度 26 人/km 2),历史上 以农牧业为主,近代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活动由单一的农牧业生产逐渐 发展到现在的农、林、牧、工、矿、旅游等多业并举。特别是人类工程活 动规模与强度的增大,自然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地区植被稀 疏,水土流失严重,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全市人类活动对主要有以下 方面 1、矿产资源概况 扎兰屯市目前共有 5 家在期矿山,均为露天开采。其中金属矿 2 家, 非金属矿 3 家。采矿活动的存在,易形成高陡边坡,这也加大了崩塌等地 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2、农牧业活动 农民在山坡开荒种地及过渡放牧,加大了对自然植被的破坏,水土流 失现象严重,为泥石流的频繁发生创造了条件。近几年当地政府加大封山 禁牧及植树种草的力度,使得山区自然环境有所改善,但有些地区仍为荒 山秃岭,自然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 据统计,全市耕地面积比较多,约占全市总面积的 10.2,全市多数 农民以坡地种植为主。 尽管多数丘陵区耕地产量低, 但是由于土地数量多, 总体上依然可以基本满足温饱需求,多年来形成的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 耕作习惯使土地长期得不到休养,生态环境日益恶劣,水土流失现象日趋 严重,这也加大了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7 3、城镇与农村建设 扎兰屯市范围内人口密度的差异较大,北部、西北部以林业为主,人 口稀少,大部分人口聚集于中部、东部。西部、西北部中山区,地势相对 高差大,交通不便,人类活动较少。而中部和东部位于低山丘陵和山间河 谷区,交通较为方便,人口较集中,人类活动频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 比较大,加剧了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4、道路工程建设 近年来, 扎兰屯市修建省道 302 线金边壕至大兴一级公路和新林北至 扎兰屯高速公路进展顺利;并完成 11 条农村公路,扎兰屯-阿荣旗铁路。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修路削坡,使得斜坡稳定性变差,加 剧了崩塌、泥石流的发生。近些年大规模建设高等级公路与县、乡道路, 在山区的路大多进行削坡工程,人为造成的陡坡破坏了斜坡的稳定,给崩 塌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严重威胁车辆及过往行人的安全。 5、水利工程建设 扎兰屯市水利工程较少,包括 4 座水库(红星水库、靠山水库、大兴 水库、扬旗山水库等),这些水库主要是以截蓄地表水为主,多数库、坝 建在土层上,水库(坝)蓄水,使库区地下水位抬升,浸润和软化周边土 体,库岸边坡受水浸泡极易产生崩塌(一般规模较小)。 8 第二节第二节 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现状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 2015 年 1 月提交内蒙古自治区 扎兰屯市地质灾害调查报告(15 万),扎兰屯市境内分布有地质灾害 隐患点 45 处,其中泥石流 41 处,崩塌 4 处。2022 年 3 月,通过实地调 查,原 45 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中,有 3 处泥石流地质灾害点进行了治理, 有 8 处泥石流沟上游及沟道两侧植被覆盖率达到了 80以上,内道内无松 散堆积物,已不具备形成泥石流的条件,本次不再列入地质灾害隐患点。 但在调查中又新发现了 2 处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 故本次地质灾害防治规 划中,最终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为 36 处,其中泥石流 30 处,崩塌 6 处。 按地质灾害类型、规模、灾情等级、地形、地貌、乡镇分布区域分布情况 如下 一、地质灾害类型、规模一、地质灾害类型、规模 按地质灾害类型划分,崩塌 6 处,占灾害点总数的 16.67;泥石流 30 处,占灾害点总数的 83.33。按地质灾害规模划分为中型 2 处,占灾 害点总数的 5.56;小型 34 处,占灾害点总数的 94.44。(见表 1-2) 表 1-2地质灾害类型及规模统计表 规模 类型 小型 (处) 中型 (处) 合计 (处) 占灾害点总数() 崩 塌60616.67 泥石流3022883.33 合计36234100 二、二、按地质灾害灾情等级划分按地质灾害灾情等级划分 9 按地质灾害灾情等级划分,灾情重大的有 4 处,分别位于扎兰屯市铁 东办事处五里小站泥石流地质灾害、扎兰屯市洼堤乡德村 5 组泥石流沟、 扎兰屯市浩饶山镇西平台村汇河口路边(绰尔河东岸)山体崩塌、扎兰屯 市成吉思汗镇建设村 2 组危岩体崩塌,占灾害点总数的 11.11;灾情较 重大的有 12 处,占灾害点总数的 33.33;灾情较小的有 20 处,占灾害 点总数的 55.56。(见表 1-3) 表 1-3地质灾害灾情统计表 等级 类型 重大 (处) 较重大 (处) 较小 (处) 合计 (处) 崩 塌2046 泥石流2121630 占灾害点总数()11.1133.3355.56100 三、地质灾害地形、地貌分布三、地质灾害地形、地貌分布 按地貌单元分布低山丘陵区 27 处,占灾害点总数的 75.00;低中 山区 6 处,占灾害点总数的 16.67;沟谷 3 处,占灾害点总数的 8.33。 (见表 1-4) 表 1-4地质灾害地貌单元分布现状统计表 地貌单元 类型 灾害点 类型 低山丘陵低中山沟谷 数量 (处) 占总数比例 数量(处) 占总数比例 数量 (处) 占总数比例 崩 塌25.56411.11---- 泥石流2569.4425.5638.33 合计2775.00616.6738.33 四、按乡镇分布区域划分四、按乡镇分布区域划分 10 按乡镇区域划分,扎兰屯市市区存在 6 处,占灾害点总数的 16.67; 蘑菇气镇存在 3 处,占灾害点总数的 8.33;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存在 3 处, 占灾害点总数的8.33; 成吉思汗镇存在6处, 占灾害点总数的16.67; 卧牛河镇存在 1 处,占灾害点总数的 2.78;哈多河镇存在 3 处,占灾害 点总数的 8.33;洼堤乡存在 4 处,占灾害点总数的 11.11;中和镇存在 5 处, 占灾害点总数的 13.89; 浩饶山镇存在 3 处, 占灾害点总数的 8.33; 柴河镇存在 2 处,占灾害点总数的 5.56。(见表 1-5) 11 表 1-5地质灾害按乡镇分布统计表 分布乡镇 地质 灾害类型 扎兰屯 市市区 (处) 扎兰屯市 蘑菇气镇 (处) 扎兰屯市 萨马街鄂 温克民族 乡(处) 扎兰屯 市成吉 思汗镇 (处) 扎兰屯市 卧牛河镇 (处) 扎兰屯 市哈多 河镇 (处) 扎兰屯 市洼堤 乡 (处) 扎兰屯 市中和 镇 (处) 扎兰屯 市浩饶 山镇 (处) 扎兰屯 市柴河 镇 (处) 合计 崩塌/1/1//1/3/6 泥石流62351335/230 合计633613453236 占灾害点总数 () 16.678.338.3316.672.788.3311.1113.898.335.56100 12 第三节第三节““十三五十三五””期间地质灾害规划实施情况期间地质灾害规划实施情况 扎兰屯市于 2012 年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地质灾害防治规 划(2012 年-2020 年),“十三五”期间主要实施情况如下 一、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一、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在“十三五”期间,通过实施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内蒙 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2 年-2020 年),全市地质灾 害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查明了全市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分布 情况,划分了易发区和危险区,初步建立了群防群测体系,为全市地质灾 害防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进一步完善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进一步完善 目前,全市已初步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由市、乡镇(街道) 、 村、组四级监测网络和监测点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群测群防体系的 建立,加强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工作,特别是对地质灾害危险点的 监测,建立了自上而下的预警系统,减少或避免了地质灾害的发生,为地 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基础资料。 2020 年, 在扎兰屯市兴华办事处北窑沟泥石流地质灾害点设立了地质 灾害专业监测预警体系。 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 数据传输技术、 信息技术, 建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升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网络体 系。 三、三、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13 每年汛期 59 月,开展全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并将预报 预警结果及时通过扎兰屯市或呼伦贝尔市电视台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 预警信息在我市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著提升了全 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避免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得到健全和完善四、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得到健全和完善 根据自治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防治方案,每年汛期前印发本年度地 质灾害应急预案、防治方案,增强了防治意识,强化了各项防治措施。 五、地质灾害汛期检查、应急调查工作不断加强五、地质灾害汛期检查、应急调查工作不断加强 为了切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然资源局每年汛期组成检查 组,深入各乡镇(街道)、村、组进行汛期地质灾害工作检查,促进各乡 镇(街道)、村、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在各乡镇(街道)、村初 步排查的基础上,深入重点村庄进行地质灾害排查,保证汛期地质灾害防 治工作的制度化。每年针对突出地质灾害积极组织开展应急调查工作,在 应急调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人 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六、地质灾害宣传有序开展六、地质灾害宣传有序开展 将全市所有地质灾害点全部纳入群测群防网络体系,通过口头或书面 形式的宣传工作,印发“两卡一表”、并予以张贴。对一些地质灾害隐患 点设立了地质灾害警示牌。 七、地质灾害应急能力不断提升七、地质灾害应急能力不断提升 14 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为临时机构,指挥部根据需要设立若干应 急工作组,各工作组与灾害出现地的对应部门共同开展应急工作。 八、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发挥作用八、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发挥作用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盟级、市级财政投入治理资金 509.92 万 元,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 3 处,保障 102 户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 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发挥重要作用。地质灾害 治理工程的实施,积极推动了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于筑牢北疆安全 稳定屏障,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的意义(见表 1-6)。 “十三五”期间,市人民政府 2018 年对扎兰屯市兴华办事处方家沟、 铁东办事处奶奶庙沟两处泥石流地质灾害影响区进行了拆迁安置工程。其 中兴华办事处方家沟地块工签订征收补偿协议 144 份,投入征收补偿金额 为 42200954 元;铁东办事处奶奶庙沟地块共签订征收补偿协议 72 份,投 入征收补偿金额为 24827813 元。 表表 1-61-620162016 年年-2020-2020 年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一览表年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一览表 序号项目名称治理时间经费(万元) 1 扎兰屯市柴河镇镇区东侧滑坡地质灾害治 理项目 2016122.38 2 扎兰屯市洼堤乡青山村一组水蚀型泥石流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201720.17 3 扎兰屯市洼堤乡德格吉热呼村二组北沟泥 石流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2018367.37 合计509.92 15 第四节第四节 地质灾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地质灾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一、基层地质灾害防灾基础薄弱基层地质灾害防灾基础薄弱 我市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严重不足, 还有许多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不能 及时治理,必要的防治措施无法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仍威胁人民 生命和财产安全。市级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严重不足,影响基层地质灾害防 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精准性亟待提高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精准性亟待提高 目前,大量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依靠群测群防对房前屋后小范围进 行监测预警,自动化程度低,专业监测、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2020 年, 自治区开始启动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在我市布设了 1 处地质 灾害危险点进行专业监测,监测预警覆盖面和精准度等还需要进一步提 高。 第五节第五节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形势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形势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提出新要求一、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提出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时代防灾减灾新理念和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要求防范化解 重大风险,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防御标准。扎兰屯市人民政府深入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出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相适应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二、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二、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16 “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市将展开 一定规模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水利建设等工程项目,工程 建设削坡、开挖山体取料等易形成新的地质灾害隐患。因此在经济社会快 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同时,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 新的要求,面临新的挑战。 三三、、极端天气引发地质灾害的新挑战极端天气引发地质灾害的新挑战 由于近年来极端气候频发,特别是强降水是引发泥石流、滑坡的重要 因素。因此,在今后的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应对极端天气是新的挑战。 17 第二章第二章指导思想、原则、目标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第一节第一节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 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 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 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的重要指示,充分依靠科技进 步和管理创新,持续推进风险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及基层防灾 能力建设,全面完成地质灾害易发区 15 万、11 万重大基础调查,加强 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和生态保护修复,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减轻地质灾 害风险,全面落实自治区“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部署,为全市社会 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第二节第二节基本原则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降低风险。一、以人为本,降低风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安全发展理念,把保护人民 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把减轻地质 灾害风险贯穿地质灾害防治全过程,不断提升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风险 管控、基层防灾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降低地质灾害风险,最大限度减少 人员伤亡。 二、生态优先,源头管控。二、生态优先,源头管控。 18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与生态保护修复统筹, 加大与国土空间规划结合力度,将地质灾害高风险区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和 用途管制的特殊地区,新建工程尽量避开地质灾害高风险区,从源头控制 或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三、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三、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统筹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聚焦防灾减灾重点地区和重点 隐患。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的山地丘陵区、矿区以及重大工程建设区等 为重点防治区,威胁县城、集镇、学校、景区、重要基础设施等地质灾害 隐患为重点隐患。按照分类施策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部署,积极防范 地质灾害风险。 四、分级负责,协调联动。四、分级负责,协调联动。 市级政府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各级乡镇分级负责,承担主体责任。自 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 其职,各尽其责,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总体合力,提高防灾减灾工作成 效。 人为工程活动等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原则,由责任 单位承担治理等责任。 第三节第三节规划目标规划目标 以显著降低地质灾害风险,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保障 全市重大发展战略实施和重大工程建设为目标,提高我市地质灾害防治能 19 力。 一、地质灾害易发区风险调查全覆盖。一、地质灾害易发区风险调查全覆盖。 全面完成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与区划,开展人口聚 集或风险较大的重点区域 11 万精细调查评价,基本摸清地质灾害风险隐 患底数。 二、监测预警能力大力提升。二、监测预警能力大力提升。 建立“人防技防”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体系,部署 5 处地质灾害 隐患点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体系,显著提升地质灾害预警精准度、时效 性和覆盖面。 三、防治工程力度不断提高。三、防治工程力度不断提高。 大力推进地质灾害危险隐患点的工程治理, 对威胁县城、 集镇、 学校、 景区、重要基础设施,难以实施避险搬迁的风险等级高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开展工程治理, 减少受威胁人口,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见表 2-1) 。 表 2-1“十四五”期间主要规划目标表 序号序号类别类别指标指标单位单位20252025 年指标年指标属性属性 1调查评价 15 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旗县)项1约束性 2 监测预警 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建设处5预期性 3市本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套1预期性 4综合治理 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处2预期性 5技术支撑 地质灾害科普宣传次5预期性 20 第三章第三章地质灾害易发分区与防治规划分区地质灾害易发分区与防治规划分区 第一节第一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根据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结合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等地质环境 条件和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扎兰屯市全市的总面积为 16926.3km 2,将全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 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的面积为 384.83km 2,占全 市总面积的 2.27;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包括 2 个亚区,面积为 2085.71km 2,占全市总面积的 12.33;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的面积为 12998.33km 2,占全市总面积的 76.79,地质灾害不易发区(D)的面积为 1457.43km 2,占全市总面积的 8.61。 一、扎兰屯市区及其周边区域高易发区(一、扎兰屯市区及其周边区域高易发区(A A)) 该区主要分布于扎兰屯市区及其周边区域,行政区域包括市区兴华办 事处、 铁东办事处、 河西办事处和成吉思汗镇部分地区, 面积为 384.83km 2, 占全市总面积的 2.27。该区共存在地质灾害点 12 处,占灾害点总数的 33.33,其中泥石流 11 处,规模除 2 处中型外,其余均属小型;崩塌 1 处,规模为小型。 该区地貌主要为低山丘陵区和山间河谷区。区内地势起伏明显,沟谷 发育,山体主要由侏罗系安山质凝灰岩,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及华力西期 花岗斑岩和花岗岩等组成。呈浑圆状,相对高差 100~400m,个别处大于 21 350m。地形坡度 10~30 度,局部大于 30 度,受构造断裂影响,岩体较为 破碎。上覆岩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及冲洪积物,分布于各流域沟谷斜坡上及 坡脚下。厚度 2-6m,局部达 9m 以上(如东山泥石流沟)。区内主要地质 灾害主要是泥石流,泥石流沟主要发育在低山丘陵区的沟谷中。其规模包 括中、小型两类,且以小型为主。由于一些城镇、村庄、铁路、公路及其 它公共设施处在泥石流沟沟口或山体斜坡脚下,所以汛期形成的洪水与泥 石流对人民生命与财产的安全的威胁较大, 成灾时往往损失严重。 如 1998 年 7~8 月,该区大部分沟谷内部曾发生过较严重洪水及泥石流灾害,其 中市区附近的东山、方家沟、北窑沟、五里小站、奶奶庙沟、徐家沟、郑 家沟、梁家沟及卧牛河镇的四道桥村等沟谷灾情较重。 本区是扎兰屯市人口分布较集中的地区之一,经济活动十分活跃,对 邻近的生态及地质环境影响较大。产生的负面影响较为明显。如大规模的 垦荒及种植结构和方式的不合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使沟谷斜坡 抗侵蚀能力减弱,为今后泥石流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二、中易发区(二、中易发区(B B)) (一)中和镇中易发区((一)中和镇中易发区(B1B1)) 该区主要分布在中和镇北部区域,面积 713.82km 2,占全市总面积的 4.22(见附图 1)。该区地貌主要为低山丘陵区。区内地势起伏明显,沟 谷较发育,山体主要由侏罗系安山质凝灰岩,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及华力 西期花岗斑岩和花岗岩等组成。呈浑圆状,相对高差 100~300m,个别处 22 大于 300m。地形坡度 10~30 度,局部大于 30 度。上覆岩层为第四系残坡 积及冲洪积物,分布于各流域沟谷斜坡上及坡脚下,厚度 2-6m。区内植 被覆盖率较高,地质灾害主要是泥石流,其规模为小型。因此,地质灾害 成灾的机率中等,历史上地质灾害记录较少,并且损失很小。目前,该区 内地质灾害点为 5 处,占灾害点总数的 13.89。从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看, 本区目前地质灾害发育中等。 (二)哈多河(二)哈多河洼堤乡一带中易发区(洼堤乡一带中易发区(B2B2)) 该区主要分布在哈多河镇、洼堤乡北部区域,面积 1371.89km 2,占全 市总面积的 8.11(见附图 1)。该区地貌主要为低山丘陵区。区内地势 起伏明显,沟谷较发育,山体主要由侏罗系安山质凝灰岩,凝灰岩、凝灰 角砾岩及华力西期花岗斑岩和花岗岩等组成。呈浑圆状,相对高差 100~ 300m,个别处大于 350m。地形坡度 10~30 度,局部大于 30 度。上覆岩层 为第四系残坡积及冲洪积物,分布于各流域沟谷斜坡上及坡脚下,厚度 2 -6m。区内植被覆盖率较高,地质灾害主要是泥石流,局部有小型危岩体 发育,泥石流沟主要发育在低山丘陵区的沟谷中,其规模为小型。因此, 地质灾害成灾的机率中等,历史上地质灾害记录较少,并且损失很小。目 前,该区内地质灾害点为 9 处,占灾害点总数的 25,其中崩塌 2 处,泥 石流 7 处,均属小型。从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看,本区目前地质灾害发育中 等。 三、低易发区(三、低易发区(C C)) 23 该区位于扎兰屯北部、东北部、西部、西南大部分地区,东北起庙尔 山,途经济沁河、柴河镇,南到哈蟆沟林场,面积 12998.33km 2,占全市 总面积的 76.79,该区地貌主要为中山、低山丘陵区和山间河谷区,区内 人口发分布较零散,植被覆盖率高,人类工程活动少。区内发育地质灾害 点 10 处,占灾害点总数的 27.78,地质灾害类型为泥石流和崩塌,其中 泥石流 9 处,崩塌 1 处,规模全部为小型。 四、不易发区(四、不易发区(D D)) 该区位于扎兰屯东南部, 范围主要为成吉思汗镇的大部分地区, 面积 1457.43km 2,占总面积的 8.61。区内地势低缓,沟谷多宽阔平坦,不具 备形成地质灾害的地形条件,为地质灾害不易发区。 第二节第二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分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分区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分区是在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的基础上进行的。 原则上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的高易发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中易发区 划分为次重点防治区。低易发区及不易发区划分为一般防治区。根据地质 灾害发育的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威胁对象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强烈程度做适 当调整。若中易发区或低易发区中有重大地质灾害点或重要基础设施分 布,应将此区域调整划入高一级别的防治区。 全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分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 防治区。其中重点防治区面积为 384.83km 2,占全市总面积的 2.27;次重 24 点防治区包括 2 个亚区,面积为 2085.71km 2,占全市总面积的 12.33;一 般防治区分为两个亚区,总面积 14455.76km 2,占全市总面积的 85.40。 一、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一、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全市重点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