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2016年2035年) 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2016年2035年) 规划文本、说明书 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2016年2035年)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 2022 年 03 月 总目录 第一部分 规划文本 第二部分 规划说明书 第一部分 规划文本 目录 一、 总 则 1.1 规划背景 1.2 规划原则 1.3 规划方法 1.4 规划目标 1.5 规划重点 1.6 规划依据 1.7 规划范围 1.8 规划期限 二、地名资源分析 2.1 区域发展特征 2.2 区域地名资源特征 三、地名文化遗产保护 3.1 地名文化遗产分析 3.2 保护原则 3.3 保护内容 3.4 保护名录 3.5 配套措施 四、城市片区和主要道路名称设计方案 五、城市桥梁名称设计方案 5.1 数量与布局 5.2 规划思路及原则 5.3 名称设计 六、公园绿地名称设计方案 6.1 规划思路及原则 6.2 名称设计 七、居住区名称设计方案 7.1 规划思路及原则 7.2 名称设计 八、规划实施计划 8.1 规划效力 8.2 配套实施计划 7 8 8 8 9 9 9 9 9 11 12 12 13 14 14 14 15 15 17 18 18 18 19 49 50 50 50 59 60 60 63 64 64 67 68 68 4.1 规划名称数量 4.2 规划原则 4.3 规划思路 4.4 名称设计 7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2016 年2035 年) 一总则 一、总则 一总则 8 1.1 规划背景 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工作。 提出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 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进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设计建设,构建蓝绿交织、清新 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 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从广大市民需要出发。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考察,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不但要搞好总体规划,还要加 强主要功能区块、主要景观、主要建筑物的设计,体现城市精神、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 地名既是指位的标识,也是文化的体现,具有承载和传承地域文化的作用,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中具有不可或 缺的作用。此项地名规划正是为建设高水平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对地名的迫切需要而编制的。2018年3月,原北京市规划 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联合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155 平方公里范围的地名规划的编制工作。 1.2 规划原则 (1)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易于识别、好找好记、便于管理的地名系统。 (2)协调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旧地名能留则留,传承通州独特地名文化景观。 (3)保留老地名和创新地名并重,实现新老地名的衔接。 (4)根据街区控规,对未确定规划功能区内道路名称适度留白,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5)实现地名规范化、标准化,体现系统性和连贯性,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1.3 规划方法 (1)突出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和通州区域发展特色,塑造能够体现城市形象的地名景观。 (2)构建包含道路名称、桥梁名称、公园绿地名称、居住区名称及片区名称的综合地名体系。 (3)通过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发掘具有本地特色的地名文化遗产,作为利用的依据。 (4)老地名和创新地名并重,在延续原有地名系统的同时,设计体现功能区特点的新地名。 9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2016 年2035 年) 一总则 1.4 规划目标 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名体系,塑造体现地域文化和城市功能的地名景观,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 1.5 规划重点 重点对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干道、街区道路的名称进行设计,也包括片区、桥梁、公园绿地、居住区等名称。 1.6 规划依据 (1)地名管理条例(国务院颁布,1986年1月23日实施); (2)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2019年修订); (3)北京市地名管理办法(1983年); (4)地名 标志(GB 17733-2008); (5)北京市地名规划编制标准(DB11/T 13622016); (6)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7)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2016年2035年)(街区层面)。 1.7 规划范围 北京城市副中心所确定的155平方公里范围,东西宽约12公里,南北长约13公里。南至现状京哈高速公路,西至与朝阳 区之间的规划绿化隔离带,北至现状潞苑北大街,东至春明路。 1.8 规划期限 参照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2016年2035年)(街区层面),确定为2016年2035年。 一总则 10 图1-1 地名规划范围示意图 二地名资源分析 11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2016 年2035 年) 二、地名资源分析 二地名资源分析 12 2.1 区域发展特征 地名是一个地区地域特色的最佳概括,所谓地域特色主要包括地理区位、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方面内 容。北京城市副中心位于北京市域东部通州区境内,该规划区域的特色主要体现为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历 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产业发达、宜居城市初具规模等方面。 2.2 区域地名资源特征 该规划区域的地名总体特征为 (1)春城特色。通州古代即有春城之名,清代诗人王维珍有“人家鳞瓦簇春城”的诗句,可见春城之称谓有其文脉基 础。 (2)水城特色。通州多河富水,河流纵横交错,这对通州地名产生重大影响,通州有较多以河流命名的道路。 (3)古城文化特色。通州是古城,悠久的历史使通州地名文化在北京市各区当中独树一帜。地名作为一种空间载体, 也充分体现了通州古城的历史特点和文化特色。 (4)漕运文化特色。通州历史上是漕运枢纽,漕运文化对通州古城地名产生重大影响,因而使通州地名印有深厚运河 文化底蕴。 (5)宜居特色。在通州新城梨园等城市新建区,有许多企盼美好的地名,体现了通州新城的宜居特色。 三地名文化遗产保护 13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2016 年2035 年) 三、地名文化遗产保护 三地名文化遗产保护 14 3.1 地名文化遗产分析 通州自古四方通衢,是交通的枢纽地区,尤其是辽金以来,北京成为首善之区,通州更为京师左辅,漕运通济。通州 又地处北京小平原的东南,平均海拔在20米以下,众多河流汇聚之地,古代还存在众多湖泊,特有的自然、人文环境 形成了一套地名体系,呈现特有的地名景观。 该规划区域地名特征主要体现在 (1)漕船挽运济京师。通州为漕运通济之义,漕运是古代通州城市发展的命脉,因此,漕运形成的一系列地名景观, 是城市文化的精彩篇章,生动地叙说着通州发展的脉络。 (2)河川汇聚流佳境。北运河、潮白河、温榆河、通惠河、萧太后河、泗河、凉水河、漷河、漒漒河(箭杆河)、港 沟河(鲇鱼沟)、中坝河、小中河、珠浦巷、养鱼池等河流构成通州的经络,是通州文化的基底。 (3)左辅城池望帆影。通州自汉置县,营建城池,城址转移,一些地名保留了古代通州的历史印记。 (4)众桥飞虹倚通途。通州众水汇聚之所,桥梁为一重要景观,桥梁地名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5)屯田兴垦连阡陌。明清的屯垦活动是通州郊野地名的空前建设时期,为今日通州地名体系奠定基础。 3.2 保护原则 (1)体现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尊重通州历史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历史地名,减少地名变更,保持地名文脉和地 名体系的延续性。 (2)在存量地名资源丰富的地区,应选择最具有代表性、最能反映通州历史和文化特点的名称用于命名设计。选取地 名时,根据其指代的地理实体,取大舍小;在知名度上,用高舍低;在遗存年代上,留久舍近;在文化品位上,采雅 舍俗。 (3)尽可能避免对原地名进行雅化或引申,尽量保持地名原状。 (4)利用历史地名命名道路时,应靠近其地名原点。 (5)对地名的历史价值进行评估,确定历史地名保护名录。 (6)对于规划留白区地名应结合区域文化特点和规划功能提出概念性命名思路,以便与整体地名规划相呼应。 3.3 保护内容 主要保护现状仍在使用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名以及部分文化价值较高的历史地名。规划区域内的历史地名, 主要包括1949年以前形成的地名,以及少量1949年以来形成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名。 三地名文化遗产保护 15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2016 年2035 年) 3.4 保护名录 杨坨、上园、演武厅、茶棚、梁家场、砖厂、行宫庙、北杨洼、梨园、大稿村、小稿村、岳庄、芦庄、西马庄、竹木 厂、八里桥、东水关、中仓、西仓、小园、南营房、宝通寺、五里店、黄果园、邓家窑、马厂、焦王庄、王家场、宋 庄、小堡、前夏公庄、后夏公庄、六合村、后屯、丁各庄、邓各庄、菜园村、堡辛庄、召里、辛安屯、郝家府、大 营、庙上、张辛庄、皇木厂、广福寺、铁锚寺、张家湾、西店、立禅庵、宽街、长店、下码头、唐小庄、泗河、张家 场、施园、马营、北许场、中码头、梁各庄、定福庄、上店、小盐河、里二泗、佑民观、烧酒巷、盐滩村、石坝、上 营、刘庄、小中河、范家庄、冯家场、葫芦头、通惠河、前上坡、田府、大高力庄、邢各庄、高辛庄。 3.5 配套措施 (1)在地名原点设置地名保护标志及简要说明牌。 (2)利用网络、传播媒体、讲座等形式进行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宣传。 三地名文化遗产保护 16 图3-1 地名原点示意图 四城市片区和主要道路名称设计方案 17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2016 年2035 年) 四、城市片区和主要道路名称设计方案 四城市片区和主要道路名称设计方案 18 4.1 规划名称数量 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有12个组团,构成12个地名片区,地名规划分别给予名称,以便于使用。在此按照原有编号顺序 分别叙述。 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中未命名城市道路550条,其中包括城市干道85条,街区道路465条。目前已申报道路命名55条 (城市绿心和文旅区),包括城市干道名称23条,街区道路名称32条,皆已获批。此次申报道路名称217个,其中包括 城市干道名称33个,街区道路名称184个。有278条道路(包括部分较小街区道路和留白区道路)未纳入此次规划命名 范围,以便给未来的发展留下余地。 4.2 规划原则 (1)城市道路通名原则上东西向为街(重要城市干道称大街),南北向为路,短而小的街区道路称巷,斜向道路及单 一功能区酌情而定。 (2)采取创新和保留并重的原则,重点突出区块特色。 (3)充分利用存量地名,保持区域文脉的延续性;保证新老地名的稳定衔接。 (4)创新地名要符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和通州区域文脉特征。 (5)新建道路可采用序列化命名办法,依据一定逻辑组成具有特定含义的序列性地名。序列化命名的道路规模宜相 近,排列应平行或对称。 (6)利用历史地名命名道路时,应与其地名原点相近。 (7)同一地名中不重复使用方位词,专名中所含方位词除外。 4.3 规划思路 (1)对北京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名规划对象进行整体考虑,结合命名片区功能定位和历史文化特色, 实现整体性与局部性、层次性与结构性的有机配合,以及与周边区域地名的总体协调。 (2)着重体现副中心的地域文化。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地区大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大运河文化是通州最主要的历 史文化,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需彰显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地域历史文化特征。通州与北京有着密切的空间关系,北京城 市副中心位于东长安街延长线上,地名规划应体现北京的东西轴线和路(潞)县起源地。连接大海的秦代驰道、今长 安街代表的北京东西轴线都经过此地,又是通州路(潞)县起源地,代表了北京向东与津冀的联系。 (3)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功能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次地名规划密切结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市规划功能和特色,在重点 四城市片区和主要道路名称设计方案 19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2016 年2035 年) 区域通过地名命名规划实现区域功能和文化的一致,注重结合副中心规划的生态特色体现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城市生态 文明,把握规划方向,通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和创新方式展现北京城市副中心美好的发展前景。 4.4 名称设计 4.4.1 片区名称 (1)划分原则 地名片区划分主要依据城市规划中的地域分区而确定。 (2)命名思路 地名片区命名主要依据该片区所在地域文化而确定,依据市民认知习惯,首先按照行政区名称命名,如宋庄、潞邑、 临河里、张家湾、梨园、通运;其次依据规划功能命名,如行政办公区、文旅区、城市绿心、通州老城;再次依据片 区内部主要居住区或自然地理实体命名,如富河、召里。 四城市片区和主要道路名称设计方案 20 图4-1 片区名称示意图 四城市片区和主要道路名称设计方案 21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2016 年2035 年) 表4-1 片区名称命名表 编号名称命名原因备注 1通运结合通运街道命名 2临河里结合临河里街道命名 3梨园结合梨园镇命名 4通州老城结合通州老城命名 5富河结合富河园居住区命名富河为温榆河别称 6潞邑结合潞邑街道命名 7宋庄结合宋庄镇命名 8召里结合召里古村命名 9行政办公区结合北京行政办公区命名 10城市绿心结合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命名 11张家湾结合张家湾镇命名 12文旅区结合文化旅游区命名 4.4.2 各片区主要道路命名思路 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范围内六环路以西地区城市干道多已命名,只做局部补充和延伸,尊重已有道路名称和排序方 法,基本不做变动,新建城区城市干道结合所处片区命名。城市干道是区域内最重要的道路,尽量采用体现区域特点 的词语,一部分的专名直接使用片区名称,起到突出片区的作用。城市干道名称尽量采用该区域内最具价值的历史地 名,起新名尽量结合通州地域文化特色,突出片区特色,体现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形象。 (1)通运片区 位于规划区中,东至六环路,西至北运河,北至潞邑街道。 命名原则保持地名稳定,加以补充完善。 命名思路北区为大型社区,保留并延续花卉地名的特色。南区为北京城市副中心车站,结合车站和运河进行命名。 (2)临河里片区 东北至北运河,东南至六环路,西至梨园镇,北至中仓街道。 命名原则结合现有地名适度创新,与现状地名相协调。 命名思路此次规划以现有名称为基础补充命名,根据已有名称,成组、成序列命名新建道路,命名过程中注重历史 地名的延续和创新。 (3)梨园片区 东至临河里街道,西至通州西界,南至万盛南街、群芳南街,北至运河西大街,以梨园镇辖区为主体。 命名原则充分发掘历史地名,补缺完善,与现状地名相协调。 命名思路此次规划以现有名称为基础补充命名。根据已有名称,成组、成序列命名新建道路,命名过程中注重历史 地名的延续。 四城市片区和主要道路名称设计方案 22 (4)通州老城片区 为通州的核心区域,东至通运街道,东北至潞邑街道,东南邻临河里街道,西至通州区西界,南至运河西大街,北至 通燕高速路,包括北苑街道、杨庄、中仓街道以及新华街道。该区域在副中心规划中分为两个组团,本规划根据地名特 点将北运河以西的老城区作为一个地名区域进行规划。 命名原则保护历史地名,并提出保护方案;局部调整个别地名;保持地名稳定。 命名思路对历史地名予以最大可能的保护。老城地区以延续历史地名、保护历史地名为重点,起用一批已消失或即 将消失的历史地名,缺少历史地名的区域,主要结合小区名称或已有道路名称进行命名。 (5)富河片区 位于规划区西北部,东至温榆河,西至通州区西界,南至通燕高速路,北至朝阳区。 命名原则保持地名稳定,加以补充完善。 命名思路此次规划主要根据已有的街区名称和道路名称,同时照顾到当地的景观和区位特点,命名为富河,因区域 内有温榆河,又称富河,有富河大街、富河园等居住区,富河是区域内的主导地名。 (6)潞邑片区 位于规划区北部,东至六环路,西至温榆河,南至京哈高速路,北至永顺北界,包含潞邑街道、永顺镇辖区和宋庄镇 部分地区。 命名原则保持地名稳定,加以补充完善。 命名思路永顺地区现有地名较多,但现状缺乏秩序,多以潞苑、榆东等反映地区特点的历史地名成组序列化命名道 路。此次规划主要根据已有的街区名称和道路名称,同时照顾到当地的景观和区位特点,成组序列化命名道路。 (7)宋庄片区 东至副中心规划区东界,西至六环路,南至通燕高速路,北至规划中宋庄北大街。以宋庄镇辖区为主,包括少量潞城 镇辖区。 命名原则保留有特色的历史名称,新起地名体现创意文化产业特征。 命名思路地名突出“宋庄”和地区的创意文化产业。此次规划尽可能保留具有历史意义和当地特色的历史名称,同 时体现创意文化产业的规划功能。 8召里片区 东至副中心规划东界,北至通燕高速路,南至运潮减河。 命名原则保留重要历史地名,体现通州的历史渊源,同时根据区域特点创意命名。 命名思路保护召里等老地名,同时采用创新手段在命名上体现通州早期历史。 (9)行政办公区片区 四城市片区和主要道路名称设计方案 23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2016 年2035 年) 东至副中心规划区东界,西至六环路,南至北运河,北至运潮减河。 命名原则保留重要历史地名,结合行政办公规划功能,适度创新。 命名思路突出通州运河文化,体现通州春城形象,并照顾未来发展需求,根据道路分布特点多样化命名。 (10)城市绿心片区 位于规划区东南,东北至北运河,西至六环路,南至京津公路,东南至规划东界。 命名原则结合规划功能创新命名为主。 命名思路通过创新体现绿心生态功能、运河文化景观,同时保留重要体现运河文化的老地名。 (11)张家湾片区 东至北运河,西至六环路,南至京沈高速路,北至北运河,为张家湾镇辖区。 命名原则体现漕运地名文化,以保护历史地名为主。 命名思路此次规划以保护历史地名为主,保留重要的体现漕运文化的地名,充分体现辉煌的运河文化。 (12)文旅区片区 东至六环路,西至通州西界,南至京沈高速路,北至万盛南街、群芳南街。包括文景街道辖区。 命名原则体现漕运和规划功能,也结合通州生态特色设计新名。 命名思路重点体现文旅区的休闲度假功能,保留重要的当地村落地名,同时使用一批体现区域规划功能的词汇。本 片区地名已上报审批。 四城市片区和主要道路名称设计方案 24 4.4.3 各片区主要道路命名方案 (1)通运片区 图4-2 通运片区道路名称示意图 四城市片区和主要道路名称设计方案 25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2016 年2035 年) 表4-2 通运片区道路名称命名表 编号道路名称道路等级道路走向起止点命名原因备注 1红荷路街区道路南北运潮大街通胡大街与原有芙蓉路呼应,以荷花命名 2通运路城市干道南北通燕高速紫运西路与东六环路东侧通运东路成组命名 3清涟街街区道路东西通胡大街芙蓉西路体现水和莲花的主题,取水清而有微 波之意,出自爱莲说“濯清涟而 不妖” 4紫运北街街区道路东西通运路水仙东路现有地名派生,南侧有紫运南街,此 街位于北侧 5莲香东路街区道路南北通胡大街东果园北街与当地已有植物地名呼应,体现莲花 地名主题,成组命名 6莲香西路街区道路南北通胡大街东果园北街与当地已有植物地名呼应,体现莲花 地名主题,成组命名 7紫运东路街区道路南北潞通大街通运路该路位于紫运中路以东,成组命名 8紫运西路街区道路南北潞通大街通运路已有道路名称紫运西路向南延伸使用 南延 9紫旭东路街区道路南北副中心站前街运河东大 街 与当地原有紫运路呼应,体现区域地 名主题“紫气东来”,成组命名 10紫旭西路街区道路南北副中心站后街运河东大 街 与当地原有紫运路呼应,体现区域地 名主题“紫气东来”,成组命名 11副 中 心 站 后街 街区道路东西通运路紫运西路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因地处北侧, 成组命名 12副 中 心 站 前街 街区道路东西通运路紫运西路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体现铁路车 站,成组命名 13副 中 心 站 南街 街区道路东西通运路紫运西路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因地处南侧, 故成组名 14潞滨一街街区道路东西紫运中路紫运西路位于北运河东侧,取潞水之滨,成组 命名 15潞滨二街街区道路东西紫运中路紫运西路位于北运河东侧,取潞水之滨,成组 命名 16潞滨三街街区道路东西紫运中路紫运西路位于北运河东侧,取潞水之滨,成组 命名 17杨坨东街街区道路东西通运路杨坨中路位于杨坨村,以老地名成组命名 18杨坨中路街区道路南北紫运东路紫运中路位于杨坨村,以老地名成组命名已立路牌 四城市片区和主要道路名称设计方案 26 (2)临河里片区 图 4-3 临河里片区道路名称示意图 四城市片区和主要道路名称设计方案 27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2016 年2035 年) 表 4-3 临河里片区道路名称命名表 编号道路名称道路等级 道路走向起止点命名原因备注 1上园北街街区道路 东西赵登禹大街上园西路位于上园地区,以当地地名成组命名 2明韵街街区道路 东西滨河中路玉带河东街结合当地景观创意命名,形容建筑宛如 明快的音韵 3演武厅巷街区道路 南北乔庄后街乔庄北街位于清代演武厅旧址,以之命名,体现 历史文化 4明新路街区道路 南北运河西大街梨园南街位于小圣庙发电厂,体现近代工业,结 合发电厂特征命名 5潞明街街区道路 东西滨河中路梁家场路位于小圣庙发电厂,体现近代工业,结 合北运河简称和发电厂特征命名 6通运南路城市干道 南北群芳南街紫运西路位于通运路南侧,成组命名 7茶棚街街区道路 东西通运南路梁家场路位于茶棚村,利用老地名命名,保留乡 愁 8梁家场路城市干道 南北运河西大街通运南路位于原梁家场村位置,利用老地名,保 留乡愁 9朗芳路街区道路 南北梨园南街梁家场路道路穿过居住区朗芳园,结合居住区名 称命名 10净水西路街区道路 南北梨园南街砖厂南二街与已批准命名道路净水中路、净水东路 成组命名 11净水街街区道路 东西净水西路梨园路结合污水处理厂命名,增强指位性 12砖厂街街区道路 东西净水西路九棵树东路道路位于砖厂村附近,利用老地名命名, 保留乡愁 13砖厂东路街区道路 南北砖厂街九棵树东路道路位于砖厂村村附近,利用老地名命 名,保留乡愁 14行宫庙路街区道路 南北梨园南街砖厂中路位于行宫庙村,利用老地名,传承历史 文脉 15砖厂南二街 街区道路 东西通运南路砖厂中路道路位于砖厂村附近,利用老地名成组 命名,保留乡愁 四城市片区和主要道路名称设计方案 28 (3)梨园片区 图 4-4 梨园片区道路名称示意图 四城市片区和主要道路名称设计方案 29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2016 年2035 年) 表 4-4 梨园片区道路名称命名表 编号道路名称道路等级 道路走向起止点命名原因备注 1云景西路街区道路 南北九棵树街云景南大街与已有地名云景东路成组命名,位于该 路以西,故名 2北杨洼路街区道路 南北运河西大街梨园北街位于北杨洼村,利用老地名命名 3梨园路街区道路 南北梨园北街九棵树东路该路在原梨园路基础上南延,将梨园路 向南延用 南延 4云景北街城市干道 东西九棵树东路九棵树西 路 位于云景南大街的北侧,与云景南大街 成组命名 5群芳北街街区道路 东西颐瑞西路九棵树中路与南侧的群芳中街成组命名 6荟芳路街区道路 南北群芳北街群芳南街取荟萃芳华之意,与周边道路名称主题 呼应 7高金路街区道路 南北颐瑞东路群芳南街位于高楼金东,保留老村落名称,增强 指位性 8砖厂中路街区道路 南北九棵树东路大高力庄 路 利用已有地名砖厂中路,该路向南延伸, 延用原有地名 南延 9孙王场街街区道路 东西云景西路九棵树西路道路位于孙王场村附近,利用老地名命 名,保留乡愁 10翠屏南里街 街区道路 东西翠景街翠屏西路道路通向翠屏南里居住区,增强指位性 11翠景街街区道路 东西九棵树中路怡乐中街体现区域绿色景观,与云景路名呼应 12广怡路街区道路 南北怡乐中街京洲北二街与怡乐路呼应,体现美好的生活环境, 成组命名 13京洲北一街 街区道路 东西九棵树西路怡乐中路与已有地名京洲南街成组命名 14京洲北二街 街区道路 东西怡乐中路怡乐西路与已有地名京洲南街成组命名 15京洲中街街区道路 东西云景南大街怡乐中路与已有地名京洲南街成组命名 16大稿村路街区道路 南北京洲北二街怡乐西路道路位于大稿村附近,利用老地名命名, 保留乡愁 17景芳北街街区道路 东西九棵树西路怡乐西路体现当地芬芳景色,与当地绿地公园呼 应 18景芳街城市干道 东西九棵树西路怡乐西路体现当地芬芳景色,与当地绿地公园呼 应 19景芳南街街区道路 东西景芳街怡乐西路体现当地芬芳景色,与当地绿地公园呼 应 20小稿村街街区道路 东西月异路九棵树西路位于小稿村附近,靠近小稿村回迁处, 利用老地名命名 21月异西路街区道路 南北小稿村街万盛南街位于已有月异路以西,体现方位,成组 命名 22日新西路街区道路 南北京洲中街万盛南街位于已有日新路以西,体现方位,成组 命名 四城市片区和主要道路名称设计方案 30 (4)通州老城片区 图 4-5 通州老城片区道路名称示意图 四城市片区和主要道路名称设计方案 31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2016 年2035 年) 表 4-5 通州老城片区道路名称命名表 编号道路名称道路等级 道路 走向 起止点命名原因 1老河路街区道路南北 潞苑南大街通燕高速 位于原白河故道上,故名。与外河路呼应,体现运河故道之 一的白河故道 2外河路街区道路南北 通燕高速芙蓉西路位于白河故道,该河以前习称外河,故名,体现河流特征 3听波巷街区道路东西 白莲街潮平路临近北运河口,可以听波涛之声,体现水环境特征 4潮平路街区道路南北 潞苑南大街外河沿路 位于运潮减河口,体现“潮平两岸阔”,以祈平安,故名 5观澜路街区道路南北 潮平路潮平路位于北运河口,可以观澜,故名,体现水环境特征 6潞岛街街区道路东西 潮平路通盛北路位于潞河中间小岛,提高指位性 7岳庄路街区道路南北 永顺北街永顺南街位于岳庄旁,利用老地名命名,保留乡愁 8芦庄路街区道路南北 永顺北街永顺中街位于芦庄旁,利用老地名命名,保留乡愁 9金龙西街街区道路东西 通惠北路滨惠南三街 道路部分改变,利用原有路名重新命名,体现指位性 10市场南路街区道路南北 市场北路滨惠北四街 与现有八里桥市场北路呼应,成组命名 11西马庄路街区道路南北 滨惠北四街朝阳路位于西马庄附近,利用老地名命名,保留乡愁 12竹木厂东路 街区道路南北 通燕高速滨惠北四街 位于竹木厂村,利用老地名成组命名,保留乡愁 13竹木厂西路 街区道路南北 通燕高速滨惠北四街 位于竹木厂村,利用老地名成组命名,保留乡愁 14八里桥东路 城市干道南北 富河大街广渠路位于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八里桥东,故名,提高指位性 15东水关路街区道路南北 新华东街东顺城街以通州老城的东水关命名,展现古城水文化 16富储路街区道路南北 中山大街四员厅街以通州运河仓名为名,体现通州仓储文化 17中仓北巷街区道路东西 南大街中仓路位于通州中仓,利用老地名成组命名,体现通州仓储文化 18中仓南巷街区道路东西 河道中仓路位于通州中仓,利用老地名成组命名,体现通州仓储文化 19西仓东路街区道路南北 中山大街新城南街位于通州西仓,利用老地名成组命名,体现通州仓储文化 20西仓中路街区道路南北 乐岁北巷乐岁南巷位于通州西仓,利用老地名成组命名,体现通州仓储文化 21西仓西路街区道路南北 中山大街新城南街位于通州西仓,利用老地名成组命名,体现通州仓储文化 22乐岁北巷街区道路东西 西仓东路西仓西路位于西仓,利用通州古代粮仓成组名命名,体现通州仓储文 化 23乐岁南巷街区道路东西 西仓东路西仓西路位于西仓,利用通州古代粮仓名成组命名,体现通州仓储文 化 24广储路街区道路南北 滨惠南二街新城南街 位于西仓,利用通州古代粮仓名命名,体现通州仓储文化 25小园街街区道路东西 玉桥中路玉带河东街 以当地老地名小园命名,保留乡愁 26南营房街街区道路东西 故城东路运河西大街 以当地南营房地名命名,保留乡愁 27宝通寺街街区道路东西 西营前街新华南路利用当地宝通寺地名命名,保留历史文化 28果园北街街区道路东西 新华南路北苑南路以当地地名成组命名,保留乡愁,增强指位性 29五里店西路 街区道路南北 五里店北街通朝大街 位于五里店,以当地老地名成组命名,保留乡愁 30五里店南街 街区道路东西 杨庄路五里店西路以当地老地名五里店成组命名,保留乡愁 31黄果园街街区道路东西 杨庄路八里桥东路利用老地名黄果园命名,保留乡愁 通州老城片区留白区内道路命名思路 (1) 保留老地名,维持地名稳定性。 (2) 新命名尽量在原有地名基础上派生,指位性明确。 四城市片区和主要道路名称设计方案 32 (5)富河片区 图 4-6 富河片区道路名称示意图 四城市片区和主要道路名称设计方案 33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2016 年2035 年) 表 4-6 富河片区道路名称命名表 编号 道路名称 道路等级 道路走向起止点命名原因备注 1榆西一街街区道路 东西榆景东路榆景西路位于温榆河西侧,配合已在使用道路名称成组 命名 2榆景中路街区道路 南北榆西二街富河北街位于温榆河西侧,配合已在使用道路名称,成 组命名 3富河北街街区道路 东西滨榆西路金榆路温榆河又名富河,利用富河名称成组命名,体 现历史文化 4榆景西路街区道路 南北源盛北街富河大街位于榆景中路西侧,体现榆河美丽景观特征, 成组命名 5邓 家 窑 东 路 街区道路 南北富河北街富河大街位于邓家窑附近,以老地名命名,保留乡愁 6邓 家 窑 西 路 街区道路 南北榆西三街富河大街位于邓家窑附近,以老地名命名,保留乡愁 7马厂东路街区道路 南北北关大街马厂西路位于马厂村附近,以老地名成组命名 8马厂西路街区道路 南北滨榆西路通惠北路位于马厂村附近,以老地名成组命名 9商通大道城市干道 南北已有商通大道南端北 关大街 该路为已有商通大道南延,地名沿用已有名称南延 四城市片区和主要道路名称设计方案 34 (6)潞邑片区 图 4-7 潞邑片区道路名称示意图 四城市片区和主要道路名称设计方案 35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2016 年2035 年) 表 4-7 潞邑片区道路名称命名表 编号 道路名称 道路等级 道路走向起止点命名原因 1丛瑞路街区道路 南北潞苑北大街丛林庄大 街 以老地名丛林庄衍生命名,与丛安路呼应 2丛安路街区道路 南北潞苑北大街潞苑二街 以老地名丛林庄衍生命名,与丛瑞路呼应 3潞苑小街街区道路 东西丛安路中滨路道路位于潞苑一街、二街之间,为增强指位性,故名 4中滨路街区道路 南北潞苑北大街安顺路位于小中河西侧,意为滨小中河之路 5中瑞路街区道路 南北潞苑北大街潞苑二街 位于小中河以西,由中字引申成组命名 6中瑞西路街区道路 南北潞苑二街规划路位于中瑞路西侧,成组命名 7中祥路街区道路 南北中瑞路规划路与中瑞路呼应,组合为祥瑞之意 8疃里南街街区道路 东西潞邑东路规划路位于疃里大街南面,成组命名 9潞邑二路街区道路 南北疃里大街规划路位于潞邑一路和潞邑三路之间,与之平行,成组命名 10焦 王 庄 南 路 街区道路 南北潞苑二街潞苑六街位于焦王庄南,以老地名焦王庄命名 11范庄街街区道路 东西规划路安顺路位于范庄,以老地名命名,保留乡愁 12碧湾街街区道路 东西潞苑西路榆东四街位于榆河北岸,随河弯转。此喻清澈的榆河 13翠林路街区道路 南北安顺路滨榆东路体现林木青翠的优美环境,故名翠林 14翠河路街区道路 南北榆东四街滨榆东路体现绿柳成荫的清澈的榆河景观,故名 15源丰街街区道路 东西翠河路滨榆东路喻榆河水源丰盛 16王家场巷街区道路 东西潞通新路潞苑中路位于王家场村,以老地名命名,保留乡愁 潞邑片区留白区内道路命名思路 (1) 保留老地名,维持地名稳定性。 (2) 新命名尽量在原有地名基础上派生,指位性明确。 四城市片区和主要道路名称设计方案 36 (7)宋庄片区 表 4-8 宋庄片区道路名称命名表 编号 道路名称 道路等级 道路走向起止点命名原因备注 1宋 庄 北 大 街 城市干道 东西东六环路春明北路道路穿过宋庄镇,利用老地名命名,与宋庄大 街、宋庄南大街成组命名 2春明北路城市干道 南北规划北界通燕高速道路位于已有地名春明路以北,同春明路成组 命名 3宋艺路城市干道 南北宋庄北大街通燕高速 体现宋庄艺术区区域特征 4通济北路城市干道 南北宋庄北大街通燕高速 道路位于通济路以北,同通济路成组命名 图 4-8 宋庄片区道路名称示意图 四城市片区和主要道路名称设计方案 37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2016 年2035 年) 编号 道路名称 道路等级 道路走向起止点命名原因备注 5青祥路街区道路 南北宋庄北大街宋庄南大 街 与丹青路呼应,取祥瑞之意 6丹瑞路街区道路 南北宋庄北大街通济北路 与丹青路呼应,取祥瑞之意 7丹青路街区道路 南北宋庄北大街宋庄大街 用体现美术的“丹青”命名 8宋兴街街区道路 东西青瑞路通济北路以当地宋庄、大兴庄成组命名,寓意宋庄兴旺 发达 9小堡东路街区道路 南北宋庄北大街宋庄大街 位于小堡村东,以老地名命名,保留乡愁 10画家村路街区道路 南北小堡路艺海街起源于圆明园画家村,后为小堡画家村,今发 展为艺术园区 11小堡西路街区道路 南北宋庄北大街艺林路位于小堡村西,以老地名命名,保留乡愁 12福缘街街区道路 东西通济北路小堡西路小堡画家村起源于海淀福缘门村,因以命名 13宋庄大街城市干道 东西潞邑东路春明北路道路穿过宋庄镇中部,利用老地名命名,与宋 庄北大街、宋庄南大街成组命名 14京 榆 旧 线 街 街区道路 东西北京市界潞邑东路结合京榆旧线命名,增强指位性 15后夏街街区道路 东西青祥路通济北路位于后夏公庄北,以老地名命名,保留乡愁 16前夏路街区道路 南北宋庄大街通济北路临近前夏公庄,以老地名命名,保留乡愁 17艺海街街区道路 东西通济北路小堡西路位于宋庄画家村,喻艺术之海 18艺华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