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目 录录 前 言 .................................................................................................. 1 一、任务的由来 ................................................................................... 1 二、编制目的 ....................................................................................... 1 三、方案编制的依据 ........................................................................... 1 三、矿山基本情况 ............................................................................... 3 四、前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 4 五、方案服务年限 ............................................................................... 4 一、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 4 1、矿山交通位置 ................................................................................. 4 2、地形地貌 ......................................................................................... 6 3、气象 ................................................................................................. 7 4、水文 ................................................................................................. 7 5、土壤与植被 ..................................................................................... 8 6、社会经济 ......................................................................................... 8 二、矿区地质环境条件 .......................................................................... 8 1、地层岩性 ......................................................................................... 8 2、地质构造 ....................................................................................... 10 3、水文地质 ....................................................................................... 13 4、工程地质 ....................................................................................... 17 5、矿山地质特征 ............................................................................... 17 6、不良地质现象 ............................................................................... 34 7、人类工程活动 ............................................................................... 34 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 42 1、评估范围与级别 ........................................................................... 42 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隐患 ............................................................ 43 3、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等的影响和破坏情况 ..... 44 4、对含水层破坏及对生产生活用水的影响 .................................... 44 5、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 ............................................................ 45 6、已采取的防治措施和治理效果 .................................................... 46 四、拟采取的保护与治理措施 ............................................................. 57 1、严格控制矿泉水开采量 ................................................................ 57 2、严格控制矿山建设规模 ................................................................ 57 3、监测措施 ....................................................................................... 57 五、工作部署 ........................................................................................ 61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 61 2、总体部署 ....................................................................................... 61 3、具体部署 ....................................................................................... 61 4、年度实施计划 ............................................................................... 62 六、经费估算及资金来源 .................................................................... 63 1、经费估算 ....................................................................................... 63 2、资金来源 ....................................................................................... 64 3、费用构成 ....................................................................................... 64 3、经费及进度安排 ........................................................................... 66 附附 图图 目目 录录 顺序号 图号 图 名 比例尺 1 1 山东崂山矿泉水有限公司(YR-1 井)饮用天然矿泉水矿山地质环境 影响现状评估图 1∶2000 2 2 山东崂山矿泉水有限公司(YR-1 井)饮用天然矿泉水矿山地质环境 影响预测评估图 1∶2000 3 3 山东崂山矿泉水有限公司(YR-1 井)饮用天然矿泉水矿山地质环境 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部署图 1∶2000 4 4 总平面布置图 11000 附附 表表 目目 录录(附正文后)(附正文后) 序号 附表名称 1 山东崂山矿泉水有限公司(YR-1 井)饮用天然矿泉水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 附附 件件 目目 录录 序号 附件名称 1 山东崂山矿泉水有限公司(YR-1 井)饮用天然矿泉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 方案报告表委托书 2 采矿权出让合同 3 山东省沂南县经济开发区 YR-1 井饮用天然矿泉水调查评价报告 (2017 年 10 月) 评 审意见书及备案证明 4 山东崂山矿泉水有限公司(YR-1 井)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 及备案函 5 山东崂山矿泉水有限公司(YR-1 井)饮用天然矿泉水水质监测报告. 6 山东崂山矿泉水有限公司(YR-1 井)饮用天然矿泉水水位监测记录表. 7 山东联创矿业设计有限公司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证书 8 编制单位初审意见 摘要 YR-1 矿泉水井(孔口坐标 X*******,Y*******)和该矿泉水拟出让采矿权矿 区(X*******~*******,Y*******~*******)也均隶属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经 济开发区界湖镇。 矿区面积 1.14km2, 井口标高为 109.3m, 开采深度由-965.49m 至-1770.79m 标高,矿泉水允许开采量为 50 万 m3/年。山东崂山矿泉水有限公司(YR-1 井)饮用天然矿 泉水基建矿山,开采矿种为矿泉水,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属大型矿山。通过对矿区及周围 地质环境调查、资料收集,结合矿山实际并经综合分析,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进行了评 估,其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为较轻,预测结果为较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 区为一般防治区。在此基础上针对该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制定了相应的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本次提交文字报告 1 份,附件 1 册,附图 4 张。 关键词临沂 山东崂山矿泉水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治理恢复 1 前前 言言 一、任务的由来一、任务的由来 本矿山开采矿种为矿泉水,占地为建设用地,未破坏农用地,根据国土资 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规[2016]21 号)文件精神要求,为满足采矿权延续工作要求,受山东 崂山矿泉水有限公司委托,山东联创矿业设计有限公司,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与恢复治理方案报告表编制工作。2019 年 10 月,山东崂山矿泉水有限公司委托 山东联创矿业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山东崂山矿泉水有限公司(YR-1 井)饮用天 然矿泉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报告表 (以下简称报告表 ) 。 二、编制目的二、编制目的 本次编制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土地复垦有关法律法规 和政策要求,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 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使被损毁的土地在矿山生产过程及结束后得 到合理、充分利用,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义务的落实,保证矿 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的任务、措施、计划和资金落到实处,同时为办 理采矿权延续提供依据 三三、方案编制的依据、方案编制的依据 (一)本次工作依据的法律、法规(一)本次工作依据的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1996 年 8 月 29 日)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 年 8 月 28 日)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 年 6 月 29 日) ; 4、 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 (国发[2005] 28 号) ; 5、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国务院令第 394 号) ; 6、 土地复垦条例 (国务院令第 592 号) ; 7、 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2003 年 9 月 1 日) 。 (二)技术标准及文件(二)技术标准及文件 2 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 (DZ/T 223-2011) ; 2、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审查 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61 号; 3、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国土资源部第 44 号令) (2009.3.2) ; 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DZ/T0286-2015) ; 5、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 (DZ/T0287-2015) ; 6、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TD/T 1012-2000) ; 7、 临沂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 ; 8、原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 案编制审查管理办法的通知(鲁国土资规〔2016〕1 号) ,附件山东省矿山 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管理办法 (2016.1.6) ; 9、原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组织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修编工作的通知 (2015.1.26) 。 10、原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关于贯彻实施的通知(鲁国土资字[2015]366 号) 。 11、 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 (DZ/T0133-1994) 12、 矿山地质环境检测技术规程 (DZ/T0287-2015) 13、 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 (DZ/T0283-2015) 14、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127-1991) 15、 天然矿泉水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GB/T 13727-2016) 16、 饮用天然矿泉水 (GB8537-2008) (三)其他依据(三)其他依据 1、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 程地质大队)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编制的山东省沂南县经济开发区 YR-1 井饮用天然矿泉水调查评价报告 (2017 年 10 月) ; 2、 山东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的 山东崂山矿泉水有限公司 (YR-1 井) 饮用天然矿泉水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2019 年 12 月) ; 3、山东崂山矿泉水有限公司(YR-1 井)饮用天然矿泉水矿区范围批复; 4、方案编制委托书。 3 三、三、矿山基本情况矿山基本情况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 质大队)于 2017 年 10 月编制了山东省沂南县经济开发区 YR-1 井饮用天然矿 泉水调查评价报告 ,施工完成 YR-1 井,井深 2000m,山东崂山矿泉水有限公 司于 2019 年 11 月 8 日竞得 YR-1 井的采矿权,开采饮用天然矿泉水,主要用于 生产瓶(桶)装饮用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其他饮用水) 、碳酸饮料(汽水) 。目 前,部分厂房已经建设完成,水处理设备也已经安装完成,灌装设备尚未安装。 图 1 井口现状 4 根据采矿权出让合同, YR-1 井饮用天然矿泉水矿区范围由 4 个拐点圈定 (见 表 0-1) ,井口坐标 X*******.**,Y*******.**,Z109.3m,矿区面积 1.14km2。 表 0-3 崂山矿泉水采矿许可证拐点坐标一览表 拐点编号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X Y 1 *******.** *******.** 2 *******.** *******.** 3 *******.** *******.** 4 *******.** *******.** 四、前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四、前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本矿山前期未做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五、方案服务年限五、方案服务年限 该矿山开采矿种为矿泉水,根据开发利用方案,矿山生产年限 10 年,基建 期 1 年,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根据企业生产规划和矿山实际地质 环境情况等因素变化,本方案适用期为 5 年,即 2020 年 4 月至 2025 年 3 月。 另外,如矿山范围、开采方式等发生变化,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 复方案报告表,并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一、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一、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1、、矿山交通位置矿山交通位置 YR-1 矿泉水井(孔口坐标 X*******,Y********)和该矿泉水拟出让 采矿权矿区(X*******~*******,Y********~********)均隶属山东省 临沂市沂南县经济开发区界湖镇。其中 YR-1 井向东约 5.2km 为 S227,向西约 7.0km 为 S229,向北约 4.2km 为 S336,南侧紧临澳柯玛路。另外,京沪高速和 日东高速分别从沂南县西部和南部穿过,距 YR-1 井的距离分别约为 31.5km 和 15.4km。 YR-1 井距京沪高速公路最近的青驼出口约 30km,距日东高速公路最近 的河阳出口约 18km。YR-1 矿泉水井及矿区周边各村、镇之间均有公路相连,道 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5 图 1-1 交通位置图 矿区位置 6 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地貌形态的发育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气象等因素综合影响。工作 区位于沂南盆地内,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标高 308.0~105.7m。从地貌形态 类型上可分为丘陵和山间河谷平原两种。 丘陵主要分布于沂南县城西北部和西南 部,东北部和东南部则为山间河谷平原。按成因类型属构造剥蚀地形、剥蚀溶蚀 地形和堆积地形(见图 3-2) 。 (1)丘陵 1)弱切割构造剥蚀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工作区铜井镇新王沟北部,出露岩 性主要为新太古代燕山晚期闪长岩和中生代白垩纪火山岩,经剥蚀形成的丘陵, 切割深度较小,地面标高 170~308m 之间。水系密度小,谷坡较陡峭。 2)剥蚀溶蚀丘陵区,主要分布在沂南县城西北部和西南部,出露岩性主要 为寒武-奥陶纪碳酸盐岩,由于岩溶裂隙发育不均匀,地形形态稍有差异。山坡 底部较缓,坡度一般在 6~25︒,由朱砂洞组灰岩组成;山坡中上部较陡,一般 30~50︒,由馒头组页岩、砂质页岩组成;顶部大部分是由张夏组鮞状灰岩形成 悬崖峭壁,山头多呈浑圆形、馒头状,多以“崮”的形式存在。 (2)山间河谷平原 山间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沂河河谷两侧附近地带,主要由沂河冲洪积而成, 冲洪积物厚几米至十几米不等,岩性多为粉质粘土夹砾石、碎石等,海拔一般在 105.7~150m 之间。 7 图 1-2 地形地貌略图 3、气象、气象 工作区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区, 一年四季分明。 春季风多雨少, 夏季炎热多雨, 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旱。根据沂南县气象局资料,多年(1971~2016 年) 平均降水量 776.8mm, 历年最大降水量 1242.6mm (2003 年) , 最小 452.8mm (1981 年) 。多年(1971 年~2013 年,下同)平均气温 13.4℃,最高月平均气温在 7 月份,为 26.0℃,最低月平均气温在 1 月份,为-1.3℃。极端最高气温为 41.8℃ (2002 年 7 月 15 日, 界湖) , 极端最低气温-16.0℃ (1985 年 12 月 3 日, 界湖) 。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670.0mm。 初霜期一般在 10 月中旬至下旬, 终霜期一般出现 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霜冻期约 70.8 天,冻土深度小于 0.4m。 4、水文、水文 工作区属沂河水系, 区内主要河流为沂河。 沂河自沂水县入境, 流经苏村镇、 辛集镇,在南河阳村附近与汶河交汇,后经砖埠镇、葛沟镇进入临沂市市辖区, 工作区内沂河长度约 12.8km。 8 5、土壤与植被、土壤与植被 矿区内天然植众多,常见乔木有雪松、油松、桧柏、大叶女贞、垂柳、杨树、 银杏、五角枫、龙爪槐、白玉兰、紫玉兰、合欢、碧桃、国槐、海棠,常见灌木 有大叶黄杨、小叶黄杨、桂花、凤尾兰、月季、木槿、连翘、紫荆、丁香、蔷薇、 金银花等,常见藤本有爬墙虎、紫藤、蔷薇、凌霄、小叶扶芳藤等。种植的农作 物主要有小麦、 玉米、地瓜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等。 矿区内土壤为棕壤土, 土壤呈中性至微酸性, PH6.97.0, 无灰化特征, HA/FA 为 0.470.82,土壤质地为壤土,腐殖层厚度 15-25cm,棱块状结构。 6、社会经济、社会经济 2018 年,沂南县下辖 1 个街道、13 个镇、1 个乡,人口 95 万,实现地区生 产总值(GDP)278.89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9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106.98 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 132.91 亿元,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 13.98 38.36 47.66。 二、二、矿区地质环境条件矿区地质环境条件 1、地层岩性、地层岩性 沂南县隶属柴达木~华北地层大区(Ⅰ) 、华北地层区(Ⅱ) 、鲁西地层分区 (Ⅲ) 。区域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新生代第四纪大站组、临沂组和沂河组;中生代 白垩纪青山群八亩地组、侏罗纪淄博群三台组;古生代石炭纪本溪组、奥陶纪马 家沟群八陡组、阁庄组、五阳山组、土峪组、北庵庄组和东黄山组、寒武纪九龙 群三山子组、炒米店组、崮山组、张夏组和寒武纪长清群馒头组。因受构造控制 及岩浆侵入影响,地层出露不连续,其中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分布较广,石炭 纪及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零星出露,新生代第四纪主要分布在沂河两侧,各期 岩浆岩多沿断裂带侵入且零星分布。现将区域地层由新至老概述如下 (1)新生代地层 该时代地层仅分布第四纪地层,可分为全新世沂河组、临沂组和更新世大站 组。 沂河组(Qhy) 岩性以冲积、洪积的砂和砂砾石。厚度 2~15m。 临沂组(Qhl) 岩性以冲积、洪积为主的黄褐色砾石及坡积物为主的黄色粘 9 土层。厚度 1~30m。 大站组(Qpd) 岩性底部为洪冲积粘土、砂砾层;顶部为洪积砾石层。厚度 0~3m。 (2)中生代地层 白垩纪青山群八亩地组(K1b) 岩性下部为灰绿色、紫褐色的碳酸盐化安 山质凝灰岩,碳酸盐化含角砾安山质凝灰岩;上部为灰绿色、紫褐色碳酸盐化安 山岩及角砾安山岩。主要分布在新王沟余粮官庄一带。厚度大于 350m。 侏罗纪淄博群三台组 (J3K1s) 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灰岩砾岩, 砾石大小混杂, 呈次棱角状、浑圆状、胶结物为灰质泥质及铁质等,含海绿石。呈条带状分布在 鄌郚葛沟断裂东侧的德胜庄西南。该地层厚约 87m。 (2)古生代地层 可划分为石炭纪本溪组、奥陶纪马家沟群(O2-3M) 、寒武-奥隐纪九龙群(∈ 3-O1J)和寒武纪长清群(∈2-3C ) 。 10 图图 2 2- -1 1 矿区地质图矿区地质图 2、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矿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中朝准地台华北板块(Ⅰ)鲁西地块(Ⅱ)鲁中隆 起区(Ⅲ)泰山-沂山隆起(Ⅳ)马牧池凸起(Ⅴ) 、沂沭断裂带(Ⅲ)沂 沭断裂带(Ⅳ)马站-苏村凹陷(Ⅴ) 。以沂沭断裂带最西支鄌郚葛沟断裂为 界,以西为鲁西拱断束,以东为鲁中深断裂带。中生代以来构造运动显著,断裂 及岩浆活动发育,显示“活化”地台型特征。 区内基底构造为线性紧闭地堑式褶皱类型,盖层中以断裂构造为主,按走向 可分为 NNE 向,NW 向及 NEE 向三组。现将工作区主要构造分述如下 11 1、鄌郚葛沟断裂 该断裂是沂沭断裂带最西边断裂,为鲁中深断裂与鲁西拱断束的分界线,纵 贯整个沂南县东部。断裂总体走向 10~23,倾向 SE,倾角 60~86,为 一正断层。在沂南县城以东被近东西向断裂错断。东盘为中生界白垩系青山组火 山碎屑岩, 西盘为古生界地层, 断距大于 1000m, 属深切上地幔的深大断裂构造。 2、单家庄小官庄断裂 根据山东省 150000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沂南县幅 (I50E003018) 该 断裂被第四系地层覆盖,据露头观察和物探资料推断,主要由四条小断裂组成, 长 11km。断裂总体走向 33,倾向南东,倾角 80~85,为具有两次以上活 动的左行压扭性断裂,为透水性断裂。 3、望前庄前辉山断裂 根据山东省 150000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沂南县幅 (I50E003018) 出 露不良,结合物探资料推测,该断裂总体走向 25,倾角 75左右。断裂带宽 度不一(中段有三条断裂组成) ,右行切错了呈北西向展布的寒武纪地层,为透 水断裂。 4、曹家泉宅子断裂 根据山东省 150000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沂南县幅 (I50E003018) 据 露头观察和物探资料(南段被覆盖) ,推断该断裂总体走向 28,倾向北西,倾 角 65~80,断裂带宽度不一,具有先张性后扭性的活动特征,为透水断裂。 5、NW 向断裂(F、F2) 依据沂南县铜井-张庄地热资源调查报告 F2、F3、F4 断裂为新构造运 动时期形成,断层性质不明。F2 断裂是鄌郚-葛沟断裂的次级断裂,走向 NW,断 裂两盘均为寒武系地层。 F 断裂依据山东省沂南县北德胜地区地热资源普查报告 根据区域电 性资料,区内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灰岩在本区视电阻率最高,一般变化范围 200-2000Ωm,石炭系次之;其视电阻率一般 20-500Ωm,中生界的侏罗系- 白垩系视电阻率一般变化范围为 100-1000Ωm,其中石英砂岩、粗砂岩的电阻 率较高,页岩、安山凝灰岩电阻率较低;新生界第四系电阻率变化范围为 20-200Ωm,有砂层、砂砾石层存在的地段电阻率较高,粘土层电阻率较低。 通过对工作区电阻率测探和 CSAMT 电磁测量结果综合分析, 认为区内有一条 12 隐伏断层 F 通过, 为一条较大的断裂, 走向为 NNW、 倾向 NE (见图 4-2) 。 从 CSAMT 物探综合解译剖面图可以看出,整条剖面在垂向 0-500m 深度为相对低阻段,等 值线不连续、稀疏,ρa 值为 150-500Ωm,为第四系、白垩系岩性的反映;在 垂向 500-2000m 深度间的相对高度(ρa 值为 600-8000Ωm)及等哈子贤密集 区域,为石炭系、奥陶系地层的反映,其中奥陶系灰岩的电阻率最高,深部等值 线密集的位置基本反映奥陶系灰岩的电性特征;同时垂向深度大于 500m,在地 面 1180m 位置出现了明显的高、低阻分界线,等值线呈“斜坡”状,25-1180m 见邓志坚密集、ρa 值高,1180-2675m 间等值线相对稀疏、ρa 值低,但在地面 2390m 位置同样也出现了一明显的高、低阻分界线,等值线呈“斜坡”状, 2390-2675m 间等值线密集、 ρa 值高, 该异常在电测深ρa 拟断面图上未有反应。 综合地质情况推测地面 1180m 位置出现的“斜坡”状异常由断层引起,编号 为 F。从视电阻率等值线拟断面图上可以看出,该断层延深达 1800m 左右,右侧 及附近等值线相对稀疏,说明其岩石相对破碎,灰岩地段岩溶裂隙相对发育、富 水性相对较好。 6、NEE 向断裂(F3、F4) 位于沂南县城东侧,将鄌郚葛沟断裂错断,属于新构造运动时期形成的一 组断裂,断层性质不明。 7、岩浆岩 据岩浆活动时代及与地层、构造的关系,工作区岩浆活动时期为中生代白垩纪 早白垩世燕山晚期。 工作区出露的岩浆岩为燕山晚期沂南铜汉庄单元石英闪长玢 岩和燕山晚期沂南东明生单元中细粒辉石闪长岩。 铜汉庄单元石英闪长玢岩零星出露于界湖镇大白石窝、 后中疃西北部以及铜 井镇山旺庄、 柳行村北部, 为铜井杂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呈北北东向长条展布。 岩石呈灰绿、暗灰绿色、斑状结构。根据山东省 150000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 告沂南县幅 (I50E003018) 该岩体呈一岩株状,面积 1.5~2km2,侵入围岩有 寒武纪页岩及灰岩。与围岩接触形成似层状透镜体矽卡岩、大理岩、矽卡化及角 岩化等蚀变岩发育。在岩体中,普遍发育有较强的硅化、高岭土化及钾长石化、 黑云母化、绢云母化等蚀变,在内外蚀变带中常赋存有磁铁矿、金、铜等矿体。 东明生单元中细粒辉石闪长岩主要出出露于铜井镇新王沟北部。根据山东 省 150000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沂南县幅 (I50E003018) 岩体中心相为紫苏 13 辉长岩,面积 0.35km2,岩石呈灰色,半自形粒状结构。除零星出露于明生西小 岭及白石窝附近外,几乎全被第四系覆盖。据磁异常及钻探圈定呈东西向小岩株 产出, 面积约 3km 2。 侵入围岩为寒武纪灰岩、 白云岩等, 在接触带蚀变岩最发育, 主要为似层状矽卡岩、大理岩、角岩,大理岩化、角岩化的碳酸盐岩等,在蚀变 带中常伴有小磁铁矿体和铁铜矿化现象。 3、水文地质、水文地质 (1)区域地下水类型及其特征 根据含水层的时代、岩性组合特征、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及富水程度等,将工 作区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 水和岩浆岩类裂隙水四种类型。 1)松散岩类孔隙水 区内松散岩类孔隙水均属浅层水,具潜水或微承压性质。主要分布于区内沂 河山间河谷及沟谷地带,赋存于第四系冲积、冲洪积地层中。沂河两岸发育的冲 积、冲洪积层及古河道带,富水性好,单井涌水量 500~1000m 3/d,而在其它地 段,特别是山间沟谷地带,富水性差,一般小于 500m 3/d。该含水岩组除接受大 气降水直接补给外,还接受河水的渗漏补给。 2)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石炭纪本溪组、侏罗纪至白垩纪三台组碎屑岩中。区内碎 屑岩类裂隙水分布面积较小,仅在鄌郚葛沟断裂北德胜村段局部出露,呈南北 向条带状展布。含水层岩性主要以砂岩、页岩及砾岩为主,岩石结构较致密,孔 隙、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差,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 100m 3/d。 3)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寒武奥陶纪的灰岩、白云岩裂隙岩溶中。该碳酸盐岩类 裂隙岩溶水含水层厚度大,分布广,地下裂隙岩溶较为发育,且彼此连通性强, 易于地下水的运动及赋存, 但因根据所处的构造、 地貌条件不同, 岩性有所差异, 则裂隙岩溶水的赋存条件和富水性各具其特点。根据岩性组合、裂隙岩溶发育特 征及地下水赋存、运动条件,可将该含水岩组划分为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和碳酸 盐岩岩溶裂隙水两种。 ①该岩溶水主要赋存于奥陶纪及寒武纪炒米店组、三山子组、东黄山组、北 庵庄组、五阳山组、阁庄组和八陡组的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等裂隙岩 14 溶中。鄌郚葛沟断裂西侧岩溶水含水层裸露区,岩溶水富水性较差,单井涌水 量一般小 500m 3/d(219mm 口径,降深 15m,下同) ,岩溶水隐伏区,富水性相对 较强,单井涌水量一般为 500~1000m 3/d。溶解性总固体 548.0~759.0mg/l,属 于重碳酸钙型、重碳酸钙镁型水、重碳酸硫酸钙型水。 ②该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寒武纪张夏厚层状鮞状灰岩岩溶裂隙中, 主要分布在 工作区西南部。张夏灰岩在地表岩溶较为发育,发育有溶穴、溶沟。在地下张夏 组岩溶不发育,裂隙相对较发育。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 500~1000m 3/d。溶解性 总固体 548.0~620.0mg/l,属于重碳酸钙型或重碳酸钙镁型水。 4) 岩浆岩类裂隙水在工作区分为块状岩类裂隙水和喷出岩孔洞裂隙水两类。 块状岩类裂隙水主要分布于新太古代晚期侵入岩中。 侵入岩具网状风化裂隙 及线状构造裂隙,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网状裂隙风化带内, 风化层厚度约 20~30m, 其底与地面起伏大体一致,地下水呈带状分布于山坳或谷底等低洼处。在构造及 地貌条件适宜处, 往往形成季节性下降泉。 富水性一般较弱, 受季节性控制明显, 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埋藏较浅。在地形较平缓的低山区,汇水条件较好,风化 带略厚,在较宽的沟谷处,水量略大,富水性在 50~100m 3/d。在中山地区,地 形变化大,风化裂隙发育不均,水量一般小于 50m 3/d。 喷出岩孔洞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白垩纪八亩地组喷出岩中。 分布在东部新王沟 村至余粮官庄一带,主要为白垩纪青山群八亩地组安山质凝灰岩等,具不发育的 气孔和杏仁构造,裂隙发育差,富水性差,其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由于孔 洞不发育, 地下水赋存条件差, 地下水相对贫乏, 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 500 m3/d。 但在地形、构造等条件适宜的地段,地下水富水性较好。 5)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构造等因素的严格控制。大 气降水是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位受大气降水变化而变化。鄌郚 葛沟断裂以西的山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大面积裸露,其地表裂隙、岩溶 发育,是碳酸盐岩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区。山前隐伏区上覆第四纪松散层厚度约 2~20m, 岩性主要为粗砂砾石, 且直接覆盖于寒武纪、 奥陶纪和白垩纪地层之上, 其间没有良好的隔水层,二者水力联系密切。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水直接补给下 伏基岩裂隙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 大气降水及孔隙水下渗水进入岩溶含水层后顺 地层倾向径流,地下水总体流向由北西向东南部沂河方向径流,在北德胜村一带 15 受沂沭断裂带之鄌郚-葛沟断裂及其次生断裂控制, 寒武-奥陶纪碳酸盐岩岩溶含 水层埋深加大,地下水向深部径流,在断裂错断及构造破碎有利位置,易形成了 较为富水地段。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途径为人工开采。 16 图 2-3 水文地质图 17 4、、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根据GB 18306-20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矿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5g,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区,区域地壳属不稳定区。 白垩纪地层岩性主要为火山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岩石坚硬、致密,孔隙、 裂隙较不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