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巫山桃花铁矿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申报单位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提交日期二〇二一年六月 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巫山桃花铁矿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申报单位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代大平 编制单位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5地质队 法人代表张天贵 总工程师罗远良 审核人员孔小东 项目负责李永祥 编制人员李永祥 孙发明 提交时间二〇二一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 前言1 第一节 任务由来1 第二节 目的任务1 第三节 方案基本情况2 第四节 方案编制依据及执行的技术标准4 第五节 以往地质工作简述6 第六节 本次工作及质量评述7 第二章 自然地理、地质及经济概况9 第一节 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背景9 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26 第三节 矿山基本情况27 第四节 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30 第三章 矿山生态环境影响评估30 第一节 评估精度及分级30 第二节 矿山生态环境影响及修复现状33 第三节 矿区生态环境问题预测评估48 第四节 矿山修复可行性分析53 第五节 矿山修复范围的确定58 第六节 矿区土地利用现状59 第四章 矿山修复方向适宜性分析59 第一节 修复单元划分62 第二节 评价方法及参数63 第三节 土地复垦方向适宜性分析结果65 第四节 修复目标66 第五章 矿山修复工程布局及设计68 第一节 矿山修复工程布局68 第二节 矿山修复工程设计70 第六章 矿山修复工作部署与经费估算86 第一节 矿山修复工作部署86 第二节 矿山修复工程经费估算87 第三节 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113 第七章 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116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118 第一节 结论118 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建议119 附图 1、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巫山桃花铁矿地质地形及矿区范围图 (110000) 2、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巫山桃花铁矿地质剖面图1-1′至7-7′(15000) 3、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巫山桃花铁矿采掘工程平面图 (15000) 4、矿山工业广场平面布置图(12000) 5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巫山桃花铁矿土地利用现状图 (15000) 6.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巫山桃花铁矿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图(110000) 7.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巫山桃花铁矿生态环境预测评估图(110000) 8.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巫山桃花铁矿矿山修复总体工程布置图(110000) 9. 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巫山桃花铁矿地面压占区域复垦工程布置图(11000) 10、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巫山桃花铁矿第一阶段部署图(110000) 11、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巫山桃花铁矿第二阶段部署图(110000) 12、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巫山桃花铁矿第三阶段部署图(110000) 13、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巫山桃花铁矿第四阶段部署图(110000) 14、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巫山桃花铁矿第五阶段部署图(110000) 15.典型工程单体图 附表目录 1、 矿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表 2、 矿山修复工作部署与工程量总表 3、 公众参与调查表 4、 地质点调查表 5、 斜边坡调查表 附件目录 1、采矿许可证、营业执照 2、委托书 3、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书 4、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评审意见 5、原土地复垦方案审查意见 6、区县初审意见表 7、业主承诺书、缴纳保证金承诺书、土地复垦承诺书 8、客土证明 9、项目现场调查及公众参与照片 内 审 意 见 2021年6月10日,我队对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巫山桃花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行了初步审查,在听取项目组对项目工作及成果的介绍后,经认真讨论形成了如下意见 1、“方案”提交审查的成果资料齐全,图件清晰美观。 2、主要执行的技术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 1031.1-2011)。 3、矿山申请矿区范围内占用赤铁矿资源储量4259.64万吨,可采储量3268.69万吨,按设计生产规模200万吨/年,矿山服务年限18年。 4、该矿山设计采用地下开采,房柱法开采方式,阶梯平硐开拓方案。 5、“方案”适用年限为23年,即2021年5月~2044年4月,本次方案编制基准期为2021年5月。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生产规模为大型矿山,评估区重要程度为重要区,以此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精度分级为一级,结论可信。 6、现状条件下,评估区遭受地质灾害可能性大,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对含水层及水环境影响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轻;对土地资源较轻;对地表建(构)物较轻;综合确定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地质环境影响严重。 7、预测条件下评估区矿山开采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较轻;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较严重;对土地资源破坏严重;对建(构)筑物影响严重;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严重。 8、评估区位于地质灾害低-中易发区,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陡崖局部岩体欠稳定,矿山地表工业场地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严重,对土地资源影响破坏严重,对建(构)筑物影响严重。 9、修复工程措施主要有危岩清除工程、排土场挡墙及截排水工程、地面塌陷、地裂缝治理工程、井筒封堵工程、监测工程、民房搬迁及维修、路基维护及井、泉补偿等。 10、矿山修复范围包括矿区范围、工业广场及采矿影响范围,共计971.4251公顷。修复比例100。 11、 经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投资估算,静态投资3839.41万元,动态投资4802.41万元,其中工程施工费2862.13万元,其他费用366.18万元,监测管护费用352.84万元,基本预备费258.26万元,价差预备费963.00万元。 12、 土地复垦前地类为林地、旱地,复垦后为旱地、林地。通过土地复垦,明显增加了旱地面积,提高了土壤质量,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保证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按队内审意见补充修改后,同意送审。 审查人 孔小东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5地质队 二〇二一年六月十日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任务由来 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巫山桃花铁矿(以下简称“桃花铁矿”)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企业,于2012年5月10日首次取得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延续后有效期截止2021年4月28日,证号C5000002012052130124984,生产规模200万吨/年。 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巫山桃花铁矿(以下简称“桃花铁矿”)属巫山县境内的已有采矿权,2011年1月,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提交了重庆市巫山县桃花赤铁矿(首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原首采区即为采矿许可证出让范围),适用年限2011年1月~2015年12月,已过适用期。根据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规范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通知渝规资规范〔2020〕3号之“现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土地复垦方案适用期届满的,只需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之规定,2021年5月1日,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巫山桃花铁矿委托重庆市地勘局205地质队编制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巫山桃花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第二节 目的任务 一、编制目的 编制本方案的目的是为采矿权人履行矿山生态环境修复义务提供技术方案,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实施情况监管提供依据,最终达到保护耕地、合理用地、恢复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 二、具体任务 ①收集矿山自然地理、水文气象、矿产地质、水工环地质、矿山开发利用、土壤剖面、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资料,为编制方案提供基础资料。 ②查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包括矿山地质灾害问题(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问题(矿区及区域地下水下降、井泉干枯、地表水体漏失、水质恶化);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问题;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的破坏问题;主要交通线、水利工程、村庄、工矿企业及其它各类建(构)筑物的影响破坏等。 ③进行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预测评估并划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及矿山开采的适宜性作出评估。 ④划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并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估算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经费。 ⑤参照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对区域内土地资源状况、自然生态环境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结合矿区地质条件和开采工艺分析本项目土地拟损毁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地复垦措施,并进行投资估算。 ⑥编制提交重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巫山桃花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及相关图件、附表及附件。 第三节 方案基本情况 一、矿山基本情况 矿山性质在建,生产规模由200万吨/年; 矿区范围平面积7.2322km2,开采深度1300m~900m; 开采矿体泥盆系上统黄家蹬组赤铁矿层; 开采方式地下开采; 开拓方案平硐开拓,井下绞车提升、窄轨运输,地面汽车运输; 采矿方法房柱法采矿,爆破落矿,电耙机出矿; 废渣处置井下采矿废渣充填采空区; 资源储量截至2021年5月底,矿区范围内估算控制资源量4259.64万吨; 服务年限18年。 二、生态环境问题 1、地质灾害矿山地表有陡崖、危岩,地下开采受矿井水威胁,预测采动影响强烈。 2、土地资源影响工业广场压占土地资源,属重度损毁。 3、水资源破坏矿井水环评报告设计有污水处理池,达标外排,水质未超标,矿山开采通过采动裂隙及岩溶裂隙导水,裂隙较小,对含水层、水资源破坏较严重。 4、大气环境影响矿山采用洒水降尘措施,大气环境未超标,影响小。 5、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工业广场建设,临时堆矿、堆渣,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严重。 6、动植物多样性矿山自然群落、大气环境、水环境等未受大的影响,对动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小。 三、修复目标 1、减轻采动影响强烈程度,抑制地面变形,保护地面建构筑物。 2、损毁767.8738公顷,复垦后为767.8738公顷,100恢复土地资源。 3、保护水资源环境、大气环境、地形地貌景观不受破坏,保证矿山自然群落和生物生存条件不受影响。 4、保障了动植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预期目的。 四、修复面积 矿山修复范围包括矿区范围、工业广场及采矿影响范围,共计971.4251公顷。修复比例100。 五、修复工程 (一)保护工程 1、地质灾害预防措施超前探放水,留设房柱及条带状保安矿柱,废渣充填采空区,减少爆破装药量,抑制地表变形、减轻采动影响强烈程度。 2、含水层保护措施留设保安矿柱,渣石充填采空区,减少顶板变形程度,降低对顶板灰岩含水层的破坏程度,减小矿井水的排放量,采取止水措辞保护含水层。 3、地形地貌景观保护措施购置雾炮机,减轻地面变形,减少粉尘弥散距离,减轻对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程度。 4、土地损毁预防控制措施规范施工和采矿,地表不新增渣石场,减少铁矿露头处的塌陷面积,减轻地表沉降变形程度,减少土地资源损毁面积。 (二)修复工程 1、民房搬迁及维修。 2、危岩进行清除,堆积于渣石堆,用于后期填空采空区。 3、井口闭坑时用砌体进行封堵,恢复地形地貌景观。 4、闭坑时拆除工业广场内的建构筑物,工业广场复垦为旱地、林地;其他修复单元保持原来的土地利用类型不变。 (三)监测管护工程 1、设置变形专业监测和简易监测,及时预警预报。 2、配合环保,对水质和大气环境以及噪声进行监测。 3、复垦工程进行管护。 六、投资摘要 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投资估算,静态投资3839.41万元,动态投资4802.41万元。 七、方案适用年限 矿山服务年限18年,基准期为2021年5月,考虑闭坑管护5年,确定本方案适用年限为23年,即2021年5月~2044年4月,若矿山开采过程中采矿权人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开采方式,应重新编制本方案。 第四节 方案编制依据及执行的技术标准 一、编制依据 1、委托书和合同书; 2.储量核实报告、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书; 3、现场调查表。 二、法律法规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主席令[1986]第36号); 2、重庆市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主席令[1989]第22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2004]第28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 6、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7、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8、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 9、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61号文); 10、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 11、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 号); 12、土地复垦条例(2011 年国务院第 592 号令); 13、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切实加强矿山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国土房管发【2011】180号); 14、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编制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 15、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规范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通知渝规资规范〔2020〕3号; 16、贯彻实施的意见(渝规资规范[2020]6号); 17、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渝规资规范[2019]11号)。 三、参照技术标准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6; 2、重庆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及审查补充技术要求; 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 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DB50/T139-2016);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 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HJ616-2011); 7、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安监总煤装[2017]第66号; 8、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 1036-2013); 9、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 1031.1-2011 至 TD/T 1031.7-2011); 10、土地基本术语(GB/T19231-2003); 1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1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 1012-2000); 12、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 13、重庆市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细节要求; 14、废弃矿井地下水污染监测网技术规范MT/T1022-2006; 15、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1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 17、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 18、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19、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2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 21、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2011); 22、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2011; 2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与实务; 2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补充规定; 25、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试行)(2015年)。 26、重庆工程造价信息(2021年5月)。 第五节 以往地质工作简述 1、2008年9月,重庆市地勘局川东南地质大队提交了重庆市巫山县桃花赤铁矿(首采区)划定矿区范围申请报告、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基本查明赤铁矿的结构构造、物质组分及其变化;查明了矿区赤铁矿平均厚度2.88m,TFe品位42.76,P0.79。矿区范围(首采区)估算332(122b)资源量2230万吨,333资源量2242万吨,合计4259万吨。 2、2008年11月,重庆市地勘局205地质队提交了重庆市巫山县桃花赤铁矿(首采区)开发利用方案。 3、2011年1月,由重庆市地勘局川东南地质大队提交了重庆市巫山县桃花赤铁矿(首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4、2012年1月,由重庆永正土地房屋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提交了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巫山桃花铁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5、2020年巫山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对巫山县进行了地质灾害大排查,评估区位于地质灾害低~中易发区,无地质灾害点。 第六节 本次工作及质量评述 一、工作方法 我单位接受委托后,于2021年5月10日派出工程技术人员赴该矿山进行现场调查,以委托方提供的110000矿区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收集区域相关资料,开展了现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重点调查矿区及周边的地质环境、地质灾害、人工挖(填)边坡地段等,收集了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资料,征询了地方国土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意见和要求,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 1、资料收集及现场踏勘 现场踏勘前,首先收集矿山已有的地质资料,如矿山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出让合同等证件,收集矿山最新的储量核实报告、开发利用方案、原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原土地复垦方案,现场收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土地复垦缴纳(存)凭证,对矿山工业广场及周边斜边坡开展现场勘探。 2、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对矿区范围及周边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调查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调查斜边坡稳定性情况,调查水田、耕地、林地等植被损毁情况,调查水田漏水情况,调查溪流、堰塘、井泉等水体漏失情况,调查动植物多样性减少情况,调查、访问房屋变形情况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3、确定评估范围和评估级别 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安监总煤装[2017]第66号),结合2011年的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中的走向边界角、上山边界角、下山边界角,确定采动影响范围、评估范围,然后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确定评估级别。 4、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 1031.1-2011 至 TD/T 1031.7-2011),开展现状评估、预测评估。 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编写和图件编绘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 1031.1-2011 至 TD/T 1031.7-2011)、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规范编制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的通知(渝规资规范[2020]3号),编制文字报告及图件。 二、本次工作量 在储量核实和开发利用方案编制基础上,以110000矿区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收集区域相关资料,开展了现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重点调查矿区及周边的地质环境、地质灾害、斜边坡地段、矿井水、渣石、动植物多样性等,收集了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资料,室内综合整理完成本方案。主要实物工作量见表1-1。 表1-1主要完成工作量统计表 序号 工作项目 单位 完成工作量 1 110000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 km2 14 2 12000剖面图调查图切 km/条 25/7 3 斜(边)坡调查 处 9 4 地质点调查 处 15 5 土地利用调查 km2 14 6 资料收集 套 8 7 收集土地利用现状图 幅 2 8 地表民房 户 60 9 矿山公路 m 1000 三、本次工作质量评述 通过本次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核实,基本了解矿山开采布局、采矿方法、渣石和矿井水处理方式,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和地面建构筑物的分布状况,自然群落和动植物多样性,大气污染和水环境现状,拍摄相关照片、填写调查卡片,经综合分析研究,可作为本方案的编制依据,其工作程度达到了委托书的要求,所提交的成果满足相关规范和文件要求。 第二章 自然地理、地质及经济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背景 一、自然地理 (一)地理位置 矿区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城南东130方位,直距约60Km,行政区划隶属重庆市巫山县抱龙镇、笃坪乡。 矿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1002′48″,北纬3056′20″, 抱(龙)楂(树坪)公路贯通矿区,向南经邓家至湖北建始县楂树坪接巴(东)恩(施)公路(209国道),往北经官渡至巫山县城接沪渝高速公路(重庆至宜昌段)。矿区至抱龙镇葡萄坝码头(25㎞)经抱龙河通长江水路,可达万州、重庆及宜昌、武汉、南京、上海等地。区域交通方便(图1-1)。 图1-1 矿区交通位置示意图 (二)气象水文 (1)气象 矿区隶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域,春冬严寒,夏秋较暖和,具有较典型的中高山区气候特色,时有雾。 据重庆市巫山县气象站和湖北省建始县气象的气象资料表明,1997年到2006年年平均气温为15.4~18.6℃,最高气温是在7月份,最高气温39.9℃(1959年8月23日),最低气温是在1月份,最低气温-15.2℃(1977年1月30日),降雨期间温度普遍下降2~3度。每年11月份到次年3月份为降雪期,由12月份到次年2月份为积雪期,据调查,最大积雪深度(2月份)达15cm以上。 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5~9月份,累年日最大降雨量214.0mm(1983年7月13日),1997年到2006年年总雨量773.2~1364.2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88mm,最大降雨量在6月,月降雨量达169.1mm,最小降雨量在1月,为11.6mm。每月平均相对湿度为62~74。风向一般为北东向,累年平均风速为13~20m/s。历年平均霜冻期为96天(平均初日12月2日,平均终日3月7日)。 (2)水文 矿区属长江水系。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主要为一些季节性冲沟,抱龙河及小溪河分别从矿区西侧及东侧流经,大气降雨通过地表冲沟或地下溶洞汇入抱龙河及小溪河,向北注入长江。抱龙河在抱龙镇处的标高为190~200m,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 (三)地形地貌 矿区及附近地形的最高点为鹰子包,标高1722.2m,最低点北东部的韭菜垭口标高仅190m,相对高差1500m以上,地形高差悬殊,地形切割强烈。矿区范围内有陡崖,位于贺家坪背斜北西翼的陡崖,平均走向约为130,倾向约220,坡角约80,陡崖高度80~120m;位于贺家坪背斜南东翼的陡崖,平均走向约为190,倾向约280,坡角约80,陡崖高度40~60m。区内地形坡角一般25~50,沟河纵坡度达40%,属中低山侵蚀岩溶地貌。 (四)生物 项目所在地区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区,在原四川植被分区中,属川东盆地及川西南山地常绿阔叶林地带的川东盆地偏湿性阔叶林亚带。植被类型具有明显的垂直带结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于海拔1500m以下,原始的常绿阔叶林已多被人损毁,取而代之的是马尾林、柏木疏林等亚热带针叶林。灌木主要是杜鹃、蔷薇、悬钩子、马桑、黄荆等。针阔混交林带,分布于海拔1500m以上地带,植被带内主要是华山松、红桦、杨树等。 根据1991年鱼类资源调查,巫山县境内天然水域鱼类共9目,24科,164种。从市场需求分析,具有重要科研、医用、经济、观赏价值的鱼类有30余种,其中受国家级保护和市级重点保护的鱼类有10余种中华鲟(一级)、达氏鲟(一级)、白鲟(一级)、大鲵(二级)、胭脂鱼(二级)、岩原鲤等。成库后长江水域为巫山所有鱼类的越冬场和索饵场,在浅滩和有杂草等附着物处为粘性卵鱼类的产卵场。抱龙河内生长的鱼类主要是鳅科类、裂腹鱼类、鮈科类、沟鲶、黄桑鱼等20余种。鳅科类、裂腹鱼类都为重庆市重点保护鱼类。 抱龙河形成的急流滩口处河段和现形成的库面为该河生长的鱼类的产卵场,形成的深潭和库面为越冬场。 项目所在地周围无珍稀野生动物,亦无名胜古迹和珍稀动物保护区等重大环境敏感点;周边有市级的江南自然保护区。 (五)土壤 巫山县土壤分为6个土类、10个亚类、14个土属、73个土种。土类的分布呈明显的山地垂直地带性,水稻土分布于海拔900m以下的低山河谷地区,黄壤分布于900m~1500m的中低山区,黄棕壤分布于1500m~2000m的中山地区,山地棕壤土分布于2000m以上的中高山地带,山地草甸土分布于峰台丛地,石灰岩土主要分布于低山河谷缓坡和凹形地带。 据现场调查核实,矿区土壤类型为黄壤,局部区域岩石裸露,多数区域为岩土混合物。地形坡度大,多数区域土层厚度在0.4~0.6m,局部可达0.8~1.0m。工程压占地区及地表塌陷影响区的土壤受扰动后易产生水土流失,植物根系较发达。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植被类型而异,森林和灌丛发育粗骨型黄壤,有机质为1~2;耕作粗骨型黄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壤熟化程度提高而增加,一般为1左右;氮磷钾含量均属中等水平。 二、地质环境背景 (一)地层岩性 评估区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为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及第四系。志留系、泥盆系及石炭系地层仅分布于矿区南西侧贺家坪背斜轴部,其余地层矿区内广泛出露。矿区各地层特征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志留系 中统罗惹坪组(S2lr) >200m 黄绿、灰绿色粉砂质页岩,夹中厚层状灰色泥质粉砂岩、石英粉砂岩及薄层细粒岩屑石英砂岩。顶部页岩中产皇冠三叶虫。 (2)泥盆系 ①中统云台观组(D2y) 8~45m 中下部为白色厚层~块状细粒石英砂岩。上部为薄~中厚层状含铁石英砂岩或偶夹赤铁矿薄层。石英砂岩SiO2含量高达95以上,石英颗粒再生长边发育,硅质胶结、颗粒支撑孔隙式胶结,岩石极坚硬。石英砂岩底部,局部见石英砾岩。底部为灰绿、黄灰、灰白杂色粘土岩(厚0~0.73m)。与下伏志留系呈假整合接触。 ②上统黄家蹬组(D3h) 0.4~32m 上部为紫红色页岩夹赤铁矿层,矿石多为鲕粒及豆鲕粒结构,铁泥质胶结。中部为黄灰色、灰色页岩,间夹粉砂岩和砂岩薄层,下部为粉红色中厚层状含铁细粒石英砂岩互层,局部偶见厚0.1~0.3m赤铁矿小透镜体,品位低。底为灰绿色、灰白色粘土岩。赤铁矿层中产Spinatrypa sp. 、Protopteridium sp.、珊瑚及竹节石等化石。 (3)石炭系 中统黄龙组(C2h) 15~61m 上部为浅灰、灰白色厚层状灰岩,溶洞较发育;中部浅黄色、灰白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含少许燧石团块;下部为灰色条带状灰岩,其间偶夹鲕状赤铁矿(厚度<0.2m)。近底部为石英粉砂岩及白云质灰岩。底部为兰绿色含星点状及结核状黄铁矿的粘土岩,该层厚度变化大。与下伏黄家蹬组呈假整合接触。条带状灰岩中产Sinospirifer sp. 、弓石燕。 (4)二叠系 ①中统梁山组(P2l) 0.12~16m 上部为深灰、黄绿色夹淡红色、灰黑色粘土岩、炭质页岩夹煤线或薄煤层(0.1~0.2m),局部地段见灰色泥质灰岩透镜体;下部黑色薄至中厚层状含泥质石英砂岩。煤线中见植物化石碎片。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②中统栖霞组(P2q) 83~192m 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岩性段上部为深灰色生物碎屑钙质页岩夹眼球状灰岩;中部为灰、深灰色中厚层~厚层状灰岩,含少量燧石结核和条带,溶蚀较发育。下部为含燧石条带和团块状灰岩及眼球状灰岩和页岩。产Schwagerina sp. 、Neoschwagerina sp.。 ③中统茅口组(P2m) 63~176m 上部灰、浅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含少量不规则黑色燧石结核。下部为深灰色中厚层状含少量燧石团块灰岩、眼球状灰岩及灰黑色沥青质泥质灰岩。产Verbeckina sp.。 ④中统孤峰组(P2g) 8~85m 上部为深灰色钙质页岩,中部夹扁豆体状灰色厚层状微晶含白云质灰岩或白云岩,具刀砍状风化溶蚀沟。下部为灰黑色薄层硅质岩间夹炭质硅质页岩(染手)。下部产菊石化石。 ⑤上统吴家坪组(P3w) 30~94m 划分为上、下两段 上段(P3w 2)为灰黑色薄~中厚层微晶灰岩,间夹不等厚的硅质条带、眼球状、扁豆体状硅质岩,多为燧石。该段上部局部地段夹有5m厚黑色微晶硅质岩夹眼球状灰岩,风化为眼球状空洞的灰白色微晶硅质岩。 下段(P3w1)为含煤段,由上至下灰黄色薄层泥质灰岩,产菊石Dictyoclostus sp.;局部地段为薄层泥质砂岩,属煤层顶板,厚2~3m;无烟煤0.1~1m呈扁豆体状;灰白色含黄铁矿粘土岩,多为水云母质,厚0.2~0.75m;黑色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时夹紫红色页岩,厚15m。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吴家坪组与长兴组在矿区内界线有波动现象。两组总厚度127~157m。 ⑥上统长兴组(P3c) 39~128m 灰~深灰色厚层状含燧石团块灰岩。产Gubleria sp. 、Squamularia sp.。 ⑦上统大隆组(P3d) 8~78m 上部为灰色中厚层泥质灰岩夹黑色页岩,产腕足Leptodus sp.。下部为灰、浅棕色含钙、硅质页岩。 (5)三叠系 ①下统大冶组(T1d) 116~211m 一段(T1d1)上部为灰~灰黑色钙质页岩夹薄层灰岩,风化后为浅褐色泥岩;下部为灰色薄层含泥质灰岩,潮汐层理发育,风化表面为蛇皮状。产Claraia stacheiBittner 、Claraia wangiPatte等菊石化石。厚21~55m。 二段(T1d 2)灰色中~厚层状微晶灰岩间夹不等厚页岩。灰岩缝合线构造较发育。厚48~112m。 三段(T1d 3)灰色夹深灰色页岩,其中夹2~3层2~4m厚的薄~中厚层泥晶灰岩、泥质灰岩,中上部夹一层4.5m厚灰~浅灰色薄层微晶灰岩;顶部为厚约3m浅褐色钙质页岩。厚24~78m。 ②下统嘉陵江组(T1j) >470m 一段(T1j1)浅灰色、灰色薄层夹中层状灰岩,近底部为泥质灰岩,具水平纹理、贝壳状断口。厚322m。 二段(T1j2)灰、浅灰色中厚层状含白云质灰岩,夹少量盐溶角砾岩。岩层面凹凸不平,溶沟、溶坑较多。厚75m。 三段(T1j3)灰色、浅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厚53m。 四段(T1j 4)浅灰、浅红色中厚层状含白云质灰岩、盐溶角砾岩,方解石脉发育。厚度>20m(未见顶)。 (6)第四系 0~30m 主要为残坡积层,厚度为0-2m,在二叠系地层陡崖以下除坡积物外,还夹有大量崩积物,最厚处达到30m。 18 地层综合柱状图 19 (二)地质构造与地震 1、区域构造 项目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缘,属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坳渝东南陷褶束七曜山凹褶束。区域构造以褶皱为主,褶皱轴线走向均呈北东南西向,褶皱轴部宽坦,两翼倾斜较陡,局部倒转。伴随褶皱产生的北东南西向走向断层较发育,但断层不大,基本上无区域性大断裂。 七曜山凹褶束西以七曜山基底断裂为界,自北向南依次分布七曜山背斜、巫山向斜、望霞背斜、官渡向斜及邓家复式背斜,正断层发育,多出现在背斜轴部,是燕山褶皱的第二次纵张构造。矿区位于邓家复式背斜中,该背斜是重庆地区宁乡式铁矿的主要产区。 2、矿区构造 1)、褶皱构造 矿区构造区域Ⅰ级构造贺家坪背斜。背斜轴向北东56~70,属轴部开阔,北西翼缓、南东翼陡的不对称褶曲。背斜轴线平面展布呈舒缓波状,枢纽线向NE方向平缓倾伏,倾角5~20。背斜NW翼产状倾向为320~350,倾角7~25,一般近背斜轴部倾角<10,向外侧逐渐变陡。背斜SE翼地表产状(P、T)总体倾向多为130,倾角由背斜轴向翼部由7渐变为40,经工程控制揭示深部的地层产状变化很大,从桃花经贺家坪至23线,在隐伏的P2地层以下急剧变陡,形成半箱形褶曲。 矿区内次级褶皱规模均小于300m,幅宽1~20m,主要在贺家坪及马坪一带。次级褶皱的分布特点在贺家坪一带的断裂构造边部,分布较多次级褶皱,属断层的“入”字型分支构造;另一种分布于马坪一带、贺家坪背斜NW翼的层间褶皱。 图2-2 邓家复式背斜构造纲要图 2)断裂构造 矿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分布于桃花贺家坪一带。按断裂的方向和力学性质可划分为三组 NEE压性断裂组以F161、F162、F163、F164为代表,在走向上与贺家坪背斜平行展布,在平面上呈左列斜列展布,四条均为逆断层,造成地层重复。从剖面分析,对矿层和地下水有影响的主要是F162和F164断层。F162断层,未切穿矿层,对矿层影响小;其在1、2剖面附近地段,断层下部切割黄龙组含水层,断层上部直达地表,该断层破碎带可能形成地下水的导水通道,对该地段采矿造成影响;F164断层,断层下部切穿黄家磴组赤铁矿层,断层上部直达地表,该断层破碎带可能形成地下水的导水通道,对3剖面南西地段采矿影响较大。 NNW张性断裂组该断裂组在矿区内不发育,以F108、F110为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