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兴地区紫金山合同区块煤层气勘查实施方案及评审意见.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山西临兴地区紫金山合同区块煤层气勘查实施方案及评审意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山西临兴地区紫金山合同区块煤层气勘查实施方案及评审意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山西临兴地区紫金山合同区块煤层气勘查实施方案及评审意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山西临兴地区紫金山合同区块煤层气勘查实施方案及评审意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山西临兴地区紫金山合同区块煤层气勘查实施方案及评审意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录目录 目录.......................................................................................................................................1 一、概况.....................................................................................................................................1 (一)勘查区自然地理位置、交通状况.............................................................................1 (二)申请设立探矿权基本情况.........................................................................................1 (三)勘查目的和任务.........................................................................................................2 1.勘查目的.........................................................................................................................2 2.勘查任务.........................................................................................................................3 二、勘查区地质情况.................................................................................................................3 (一)区域地质概况.............................................................................................................3 1.基础地质背景.................................................................................................................3 (1)大地构造位置...........................................................................................................3 (2)地层层序与岩性.......................................................................................................4 (3)含煤层系和目的层位...............................................................................................8 (4)水文地质特征........................................................................................................ 10 2.煤层气地质条件.......................................................................................................... 14 1. 以往工作情况及勘查区勘探程度............................................................................ 21 2. 上一勘探阶段勘查投入完成情况............................................................................ 22 3. 勘查成果.................................................................................................................... 23 4.地质认识...................................................................................................................... 23 三、勘查实施方案.................................................................................................................. 24 (一)勘查部署遵循的原则.............................................................................................. 24 (二)技术路线、勘查依据和方法.................................................................................. 24 1. 技术路线.................................................................................................................... 24 2. 勘查依据.................................................................................................................... 24 3. 勘查方法.................................................................................................................... 25 (三)工作量和资金投入.................................................................................................. 27 1. 总体部署方案............................................................................................................ 27 2.年度部署方案.............................................................................................................. 28 (四)预期成果.................................................................................................................. 29 (五)与非油气矿产的协调情况...................................................................................... 29 四、保障措施(人员、资金、质量等).............................................................................. 30 (一)人员保障.................................................................................................................. 30 (二)资金保障.................................................................................................................. 30 (三)质量保障.................................................................................................................. 30 五、紫金山项目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 30 六、附图与附表...................................................................................................................... 34 1 一、概况 (一)勘查区自然地理位置、交通状况 一、概况 (一)勘查区自然地理位置、交通状况 勘查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县西北约 20km 的紫金山、大 肚山一带,隶属山西省吕梁市的临县和兴县,位于黄河东边。本区属 于黄土高原地形,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地貌以黄土源、梁、 沟、塬、峁、坡为主。区内最高点为紫金山及大肚山主峰,其海拔高 度分别为 1820m 和 1822m;最低点在西南角的黄河河床部位,海拔约 700m。其总体地势东高西低,东西高差大于 1000m。黄河水系贯穿全 区,以紫金山、大肚山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四周分布。离石-保德公路 由县城通过,乡镇间有简易的土石基公路相连,其中较为重要的有临 县县城经青凉寺至克虎寨,临县县城经城庄、紫金山、蔡家会至大峪 口及三交经刘家会至从罗峪等三条。 (二)申请设立探矿权基本情况(二)申请设立探矿权基本情况 山西临兴地区紫金山合同区块煤层气勘查项目本次申请为探矿 权延续,原勘查许可证号0200001831409,勘查矿种煤层气;勘 查周期 2018 年 5 月 8 日至 2020 年 5 月 7 日; 原批准面积为 705.367k m 2(表 1)。本次申请延续登记,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推进矿产 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规定,探矿权申请延续登记 时应扣减首设勘查许可证载明面积的 25,紫金山区块矿权本次申请 延续需扣减矿权面积 176.342km 2,本次申请面积 528.268km2;申 请有效期 60 个月(2020 年 5 月 8 日至 2025 年 5 月 8 日)。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是根据公司法和国务院关于 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由中国石油天然气 集团公司独家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9 年 11 月 5 日。 中国石油发行的美国存托股份及 H 股于 2000 年 4 月 6 日及 4 月 7 日 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上 市(纽约证券交易所 ADS 代码 PTR,香港联合交易所股票代码 857), 2007 年 11 月 5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 601857)。 截至 2007 年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拥有公司 86.29的股权。 表 1 探矿权申请基本信息表 项目内容 探矿权名称山西临兴地区紫金山合同区块煤层气勘查 探矿权性质 ① 延续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勘查单位及资质 ②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01201431500242 矿种 ③ 煤层气 申请登记面积(平方千米)528.268 申请年限(年)5 (三)勘查目的和任务(三)勘查目的和任务 1.勘查目的 运用地震、钻井和测井等各种配套的煤层气勘探技术和方法,查 明该区块内各煤层的厚度、埋深、分布及含气性等基本地质条件,研 究区内煤层生气潜力以及优选煤层气勘查有利区; 充分利用钻井和地 震资料,通过井震标定对比分析,深入研究煤系地层中的砂岩厚度、 3 含气砂岩的地震反射特征,开展沉积相研究,摸清砂体分布、物性的 横向变化规律,优选和评价砂体有利区带,寻找煤层气和煤成气的富 集区;结合钻井压裂试气作业,为煤成气气藏的工业性开发与生产提 供地质参数和工程参数。 2.勘查任务 查明勘查区内含煤地层和主力砂体的构造、 沉积、 水文地质特征; 查明区内主力煤层展布特征及其顶底板特征、煤岩煤质、含气性、储 层物性特征;查明煤系地层中的砂岩、含气砂岩分布、物性的横向变 化规律, 优选和评价砂体有利区带; 计算区内煤层气和煤成气资源量, 评价勘探开发潜力。 二、勘查区地质情况 (一)区域地质概况 二、勘查区地质情况 (一)区域地质概况 1.基础地质背景 (1)大地构造位置 紫金山勘查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北地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晋西挠褶带中段(图 1)。 根据现今的构造形态, 结合盆地的演化历史, 鄂尔多斯盆地内可 以划分为伊盟隆起、渭北隆起、西缘冲断带、晋西挠褶带、天环凹 陷、陕北斜坡等六个一级构造单元,紫金山勘查区位于晋西绕曲带中 段。 晋西挠褶带东侧以离石断裂与山西台隆相邻, 西侧大体以黄河为 界与陕北斜坡呈过渡关系, 南北长 450km, 东西宽 50km, 范围 2.310 4 4 km 2。构造线走向以南北向为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 和三叠系地层自东而西依次出露,局部有太古界结晶基底出露地表。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在中晚元古代到古生代处于相对隆起状态, 仅在中 晚寒武世、早奥陶世、中晚石炭世及早二叠世有较薄的沉积,各统厚 度 100-200m,中生代侏罗纪末抬升,与华北地台分离,成为鄂尔多 斯盆地的东部边缘。燕山运动使吕梁山上升并向西推挤,加上基底断 裂的影响,形成南北走向的晋西挠褶带。 图 1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单元分区图 1伊盟隆起(Ⅰ1); 2晋西挠褶带(Ⅰ2); 3陕北斜坡(Ⅰ3); 4天环 凹陷(Ⅰ4); 5渭北挠褶带(Ⅰ5);6西缘冲断、推覆构造带(Ⅱ); 7北 秦岭逆冲推覆构造带(Ⅲ). (2)地层层序与岩性 区域地层由老至新发育有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下古生界出 紫紫金山金山勘勘查查 5 露于东部边缘;上古生界地层出露于离石盆地及临县柳林一带;中 生界地层沿黄河两岸分布;新生界广泛覆盖于各时代地层之上。区域 地层层序见表 2。 表 2 区域地层简表 地 层 单 位厚 度 (m) 岩性描述 界系统组代号 新 生 界 第 四 系 全新统Q40-25冲积、洪积层。由亚砂土、砂及卵砾石层组成 上更新 统 马兰组Q3m0-30 灰黄、浅黄色黄土状亚砂土及亚粘土,具大孔隙, 局部夹透镜状砾石层,常呈二级阶地及黄土丘陵, 垂直节理发育。 中更新 统 离石组Q2l0-90 浅灰黄、棕黄色黄土状亚粘土。夹数层古土壤。垂 直节理发育。下部含钙质结核层,底部夹薄层透镜 状砾石层。 下更新 统 午城组Q1w0-27 棕黄、桔黄色土状亚粘土,夹数层棕红色古土壤及 钙质结核。 上 第 三 系 上新统N20-95 上部红色粘土为主,中下部为棕红、棕黄色粘土、 亚粘土、亚砂土夹薄层砂砾石层及钙质结核。 中 生 界 三 叠 系 中 统 延长组T3y360-477 黄绿、灰绿、灰白色中厚层中细粒砂岩夹砂质泥岩、 泥岩,局部夹 1-5 层凝灰岩及炭质泥岩。 铜川组T2t300-410 上部为灰、浅灰红色中细粒长石砂岩、夹灰绿、灰 紫色砂质泥岩,夹 1-2 层凝灰色(彩色粘土)层。 下部浅肉红色、灰黄灰绿色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为 主,夹灰、灰绿色砂质泥岩。 二马营 组 T2er410-580 上部为紫红色砂质泥岩、浅灰绿灰白、浅肉红色厚 层至中厚层状细粒长石砂岩互层。下部为灰绿。黄 绿色厚层或薄层中细粒长石砂岩夹泥岩砂质泥岩及 灰紫色砾石透镜体。 下统 和尚沟 组 T1h92-164 紫红、砖红色砂质泥岩、泥岩夹灰紫红浅红色中厚 层至薄层状细粒长石砂岩局部夹灰绿色长石砂岩、 砂泥岩。 刘家沟 组 T1l330-410 灰红灰紫、紫红色薄层至中厚层状长石砂岩为主, 夹紫红色粉砂岩、 砂质泥岩砾岩及灰白色石英砂岩、 灰绿色长石砂岩。 古 生 二 叠 系 上统 石千峰 组 P2sh100-203 紫红、砖红色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夹黄绿、紫红 色中细粒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上部夹透镜状 淡水灰岩,底部砂岩发育。 上石盒 子组 P2s260-460 上段为紫蓝、杂色砂质泥岩、泥岩夹薄层黄绿、灰 绿色中粗粒砂岩、长石岩屑杂砂岩,中下段为黄 绿、灰绿色中粗粒砂岩,灰黄及紫色砂质泥岩、 泥岩。 下 统 下石盒 子组 P1x60-116 顶部为紫红、黄、杂色泥岩,含鲕状铝质泥岩,其 下为黄绿、灰绿色中细粒砂岩、粉砂岩夹砂质泥岩, 下部为灰绿色中细粒砂岩、长石石英杂砂岩夹浅黄 灰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及煤 线。 山西组 P1s33-88 灰、深灰色、灰黑色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及泥 岩组成,含煤 3-6 层,其中 3、4、5 号煤层为主要 可采层。 石 上 统 太原组C3t70-117 由灰白、深灰及灰黑色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石 灰岩组成,含煤 5-7 层,其中可采煤层 3-5 层 6 地 层 单 位厚 度 (m) 岩性描述 界系统组代号 界 炭 系 中 统 本溪组C2b14-44 浅灰黑灰色粘土泥岩及粉细砂岩砂质泥岩组成, 夹 0-3 层煤线及石灰岩薄层 0-4 层,底部为铁铝岩 (山西式铁矿及 G 层铝土矿) 奥 陶 系 中 统 峰峰组O2f100-150 浅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角砾状泥灰岩,中、 下部含细晶隐晶石膏及硬石膏矿。 上马家 沟组 O2s112-254 灰岩夹薄层白云质泥灰岩,豹皮状灰岩互层,含头 足、腹足类及牙形石化石,下部白云质泥岩夹石膏 层 下马家 沟组 O2x83-133 灰岩夹薄层豹皮状灰岩、泥灰岩、泥质白云岩及同 生角砾状灰岩、 白云质灰岩底部为黄褐色石英砂岩、 砂砾岩、黄绿色钙质泥岩、泥灰岩,局部地段含石 膏。 下 统 亮甲山 组 O1139-55 厚层状含燧石结核条带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及燧 石层。 冶里组O1y81-93 中厚层白云岩夹薄层泥质白云岩,上部夹钙质、白 云质泥岩,底部夹竹叶状白云岩。 寒 武 系 上 统 凤山组∈3f 55-110以白云岩为主,夹泥质白云岩,底部泥质白云岩夹 灰绿色泥岩与竹叶状白云岩互层状。 长山组∈3c3-44灰紫色竹叶状灰岩、夹薄层灰岩,竹叶状白云岩。 崮山组∈3g7-40 上中部为白云质灰岩或白云岩,底部为灰绿色、灰 紫色泥岩、 薄板状或透镜状灰岩与竹叶状灰岩互层。 古 生 界 寒 武 系 中 统 张夏组∈2z0-60 主要为巨厚层鲕状灰岩,汉高山附近相变为砂质白 云岩、白云质砂砾岩、砾岩夹少量灰岩透镜休。 徐庄组∈2x0-69 上部为含泥质条带灰岩、鲕状灰岩,下部为暗紫、 紫红色泥岩夹薄层或透镜状灰岩、细砂岩、竹叶状 鲕状不纯灰岩。 勘查区内出露的地层大面积为上第三系、第四系,仅在冲沟河床 两岸有基岩出露,其余为掩盖区。地表出露地层自下而上为中生界三 叠系下统刘家沟组(T1l)、和尚沟组(T1h)、中统二马营组(T2er) 、 铜川组(T2t)、新生界上第三系(N2)、新生界第四系(Q)。勘查 区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 地层厚度 103.54-147.41m,一般厚度 124.16m。该组上部为中厚 -巨厚层状灰白、深灰色微晶石灰岩,薄层状黑灰色泥灰岩、白云质 灰岩、角砾状砾屑泥灰岩,局部夹薄层含铝质泥岩。中下部为浅灰、 灰白色角砾状泥灰岩、砾屑灰岩,夹薄层白云质灰岩及铝土质泥岩, 含不稳定的似层状、透镜状细晶石膏层或为巨厚层状泥灰岩,白云质 7 灰岩与石膏层混生,并有石膏脉充填于裂隙中。 2)石炭系(C) 中统本溪组(C2b) 本组以 K1 石英砂岩底为顶,与下伏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呈 平行不整合接触。本组地层厚度 16.29-44.00m。岩性为灰黑色泥岩、 砂质泥岩,深灰色铝质泥岩、粉砂岩夹灰色中-细粒石英砂岩及薄层 灰岩 1-2 层,含 1 层炭质泥岩。平行不整合于峰峰组灰岩之上。 上统太原组(C3t) 本组以 K1 石英砂岩之底至 K3 砂岩底,地层厚度 58.20-83.45m, 与下伏本溪组整合接触。是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依据地层层序及 岩性组合特征可划分为下、中、上三段。 下段C3t 1 自K1砂岩底至L1石灰岩底, 地层厚度19.80-35.65m, 底部 K1 砂岩,岩性为浅灰色砾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含 岩屑、少量暗色矿物,分选好,孔隙式胶结,含团块、脉状、透镜状 黄铁矿,厚度为 8m。其上为一套灰、灰黑色细砂岩、粉砂岩、砂质 泥岩、泥岩、铝质泥岩组成的碎屑岩段,含煤 1-4 层,其中 8(89) 号煤层为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局部 8、9 号煤层分叉,9 号煤层为 稳定大部可采煤层,10 号煤层为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11 号煤层为 不稳定不可采煤层。 中段C3t 2由 L1 灰岩底至 L5 灰岩顶,厚度 25.75-42.65m,岩 性由 4-5 层深灰色生物屑泥晶微晶石灰岩夹深灰灰黑色泥岩、 砂 质泥岩和少量薄层粉细粒砂岩和煤层组成。含石灰岩 L5、L4、L3、 8 L1、L2,层位稳定,L5 石灰岩厚度 0.95-10.48m;L4 石灰岩厚度 4.80-11.90m;L3 石灰岩厚度 1.50-8.10m;L1 与 L2 石灰岩中间夹一 层薄层泥岩或砂质泥岩, 总厚度 3.10-16.11m, 局部合并为一层 L12, 含煤 2-3 层,其中 L5 灰岩下为 6 号煤层为较稳定不可采煤层,L4 灰 岩下为 7 号煤层为不稳定不可采煤层,L3 灰岩下为一层零星发育的 不可采煤层。 上段C3t 3由 L5 灰岩顶界至 K3 砂岩底,厚度 0-7.76m,平均 2.99m,为深灰黑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 3)二叠系(P) 下统山西组(P1s) 为本区内另一主要含煤地层, 底部以 K3 砂岩相当于太原西山北 岔沟砂岩连续沉积于太原组之上,全组地层厚度 36.36-66.06m。岩 性为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中-细粒砂岩,一般含 煤 7 层,其中 3 号煤层为稳定全区可采煤层,2、4 号煤层为稳定大 部可采煤层,5 号煤层为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其余为不稳定不可采 煤层。 底部 K3 砂岩,厚度为 0.90-7.70m,岩性灰色、灰黑色泥岩、砂 质泥岩或粉砂岩,发育特征不明显。 (3)含煤层系和目的层位 鄂尔多斯盆地的含煤层系自下而上有中石炭统本溪组、上石炭统 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其中本溪组仅有煤线发育,太原组和山西 组为主要含煤地层。 9 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各勘查区煤系地层及主力煤层进行统层对 比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分布最稳定且厚度较大的煤 层是山西组45号煤层和太原组89号煤层。 45号煤层埋深介于260~2400m之间,呈东高西低的趋势,研究 区东部煤层埋深较浅,往西逐渐增大,煤层埋深等值线沿鄂尔多斯盆 地边缘呈南北向条带状分布,在南部韩城一带变为北西向带状分布。 受控于构造形态,煤层埋深呈现“三高两低”。煤层埋深较浅的地区 为河曲-保德、三交-柳林、韩城,埋深较大的区域为紫金山-佳县、 石楼, 紫金山区块埋深350~2150m。 45号煤层全区发育, 厚度为1~ 15m,一般为2.5m以上。自北往南,煤层厚度呈现“厚-薄-厚-薄”相 间分带, 煤层厚度大于4.5m的区域有四处, 分别是准格尔-河曲-保德、 吴堡-柳林、吉县-延川、韩城南。其中,煤层厚度在准格尔东北部最 大达15余米。兴县-临县、石楼-大宁之间煤层厚度较小,一般在3m 以下,紫金山区块厚度2~6m。 89号煤层埋深等值线形态与45号煤层类似,呈现东高西低的整 体态势,埋深介于300~2600m之间,普遍比45号煤层大100m左右。 存在河曲-保德、三交-柳林、韩城三个埋深较小区域,以及紫金山- 佳县、石楼两个埋深较大的地区。受控于盆地东缘的单斜构造,靠近 东部的区域地层较陡,煤层埋深变化快,往西进入缓坡带,埋深变化 慢,紫金山区块埋深400~2200m。89号煤层厚度在2~20m之间, 一般在3.5m以上,自北往南,煤层厚度呈变薄之势。准格尔-河曲一 带煤层发育最好,煤层厚度最大,可达20m以上;其次为保德-临县- 10 三交一带发育较好,煤层厚度普遍达6.5m以上;柳林以南煤层厚度相 对较小,仅有大宁-吉县一带达6.5m以上,其他区域基本在4.5m以下, 紫金山区块厚度2~10m。 (4)水文地质特征 1)含水层 ①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岩性以白云质灰岩及灰岩为主,间夹角砾状泥灰岩、豹皮状灰 岩。区内地表未见出露,属隐伏或覆盖岩溶区。其岩溶裂隙发育程 度在不同层段不尽相同。勘查区钻孔奥陶系地层抽水试验表明,单 位涌水量 0.0005-0.00585L/sm, 渗透系数 0.000269-0.003046m/d, 水位标高 825-860m,水质类型 Cl-KNa 型,矿化度 16910mg/L,总 硬度 2224.37mg/L,PH 值 6.74,地下水属沉积成因水。该含水层属 富水性弱-中等的承压含水层。 ②石炭系太原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由砂岩、泥岩、泥灰岩及煤层组成,系砂岩裂隙承压水,岩石 胶结致密,裂隙不发育,埋藏深,补给条件差,含水性弱。勘查区 钻孔太原组地层抽水试验表明,单位涌水量 0.0004L/sm,渗透系 数 0.001465m/d,静止水位标高 813.12m,水质类型 Cl-KNa 型, 矿化度 617mg/L,总硬度 54.91mg/L,PH 值 8.74,地下水属沉积成 因水。该含水层属富水性弱的承压含水层。 ③二叠系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11 含水岩性以粗粒砂岩、中粒砂岩为主,上部为砂砾岩、中、粗 粒砂岩;下部为中粒砂岩、粗粒砂岩。砂岩胶结致密,节理裂隙少, 含水性弱。勘查区钻孔山西组地层抽水试验表明,单位涌水量 0.0009L/sm,渗透系数 0.00547m/d,静止水位标高 808.43m,水 质类型 Cl-KNa 型, 矿化度 655mg/L, 总硬度 57.60mg/L, PH 值 8.30, 地下水属沉积成因水。该含水层属富水性弱的承压含水层。 ④二叠系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含水岩性为厚层状粗、中、细粒砂岩,全区分布稳定,厚层状、 块状, 基底式钙泥质胶结, 砂岩致密坚硬, 裂隙稀少。 据勘查区 Y101 号钻孔石盒子组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 0.00025L/sm,渗透系数 0.000197m/d,静止水位标高 829.27m,水质类型 Cl-KNaCa 型, 矿化度 4986mg/L,总硬度 1248.94mg/L,PH 值 7.61,地下水属沉 积成因水。 由于砂岩各段之间有厚层的泥质间隔,而且裂隙不甚发育,地 下水补给条件极差,属富水性弱的含水层。 ⑤二叠系石千峰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在勘查区东部及北部大的冲沟两侧零星出露。本组地层为中、 粗粒砂岩与泥岩互层产出,地下水赋存于砂岩裂隙中,为风化壳潜 水或微承压裂隙水。在冲沟底部有泉水出露,流量小于 1L/s,水质 类型主要为 HCO3SO4-KNaCa 型。属富水性弱的含水层。 ⑥三叠系刘家沟组、和尚沟组和二马营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12 在勘查区西部靠近黄河岸边的沟谷两侧呈条带状大面积出露。 含水岩性主要为厚层状中、粗粒砂岩,砂岩多与泥岩互层交叠。砂 岩裂隙较发育,属风化壳潜水或微承压裂隙水。沿冲沟常有泉水出 露,流量小于 1L/s,水质类型主要为 HCO3-KNaCa 型。属富水性 弱的含水层。 ⑦上第三系、第四系孔隙(裂隙)含水层 上第三系保德组底部有一层钙质胶结的砂砾层,半胶结状,含 孔隙、裂隙。由于下部泥岩的顶托,泉水从该层出露,是当地居民 主要的饮用水源。泉水流量一般在 5-30m 3/d。石塘河支流二里沟泉 水流量达 432m 3/d,水质类型 HCO 3-KNaMg 型,矿化度 360mg/L, PH 值 8.36,地下水属渗入-溶滤水。 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黄土层在全区广泛分布,由于受地形及岩 性特征的影响,富水性极弱。 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层呈带状分布于区内较大的沟谷中,含水岩 性为冲洪积的砂砾石层,在地形适宜的地带易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 水的补给,富水性较好。 2) 隔水层 ①上第三系红土 全区分布稳定,岩性为棕红色粉质粘土,偶含钙质结核,侵水 具湿胀性,隔水性良好。 ②三叠系、二叠系砂岩间泥岩隔水层 13 砂岩之间厚层的泥岩、砂质泥岩,单层厚度最厚达 20 余米, 上部泥岩多已风化成土状,下部泥岩完整、致密,是砂岩含水层之 间的相对隔水层。 ③本溪组 全区分布稳定,岩性为灰黑色、灰黄色泥岩、铝质泥岩,间夹 有薄层砂岩及灰岩,厚 6.04-22.40m,是奥灰岩溶水与煤系地层之 间重要的隔水层。 3)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本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其次为地表水。受地 形、地貌、岩性及构造的控制,不同的含水系统形成了各自独立的 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①松散岩类孔隙含水系统 含水岩性主要为砂砾石层,分布于各大沟谷中,易接受大气降 水的补给及地表水的补给。分布于梁峁地带的红土、黄土,入渗条 件差,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量少,属相对隔水层。地下水在向沟谷 两侧运动过程中,一部分以泉的形式排泄,大部分以蒸发形式排泄 于大气中。 ②碎屑岩类裂隙含水系统 由三叠系、二叠系和石炭系地层构成。其中山西组以上地层在 区内沟谷两侧有出露。 由于本区沟深壁陡, 而且降水多以暴雨形式, 因此大气降水对裸露基岩入渗量很小。随着岩层埋深的增大,岩石 的节理裂隙愈来愈稀少,且有砂岩之间厚层的泥岩间隔,地下水的 14 补给条件逐渐变差。 由于山西组、 太原组地层在研究区内埋深较大, 地面未见出露,其含水层仅接受少量的侧向补给或其它含水层通过 断裂破碎带、陷落破坏带的渗入补给。 由于碎屑岩类呈层状产出,含水层与隔水层互层叠置,因而地 下水主要沿地层产状层面径流,地下水整体自东向西沿地层倾向平 缓运移。在基岩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层,受沟谷切割的影响,多已泉 水点状排泄于沟谷下游;在侵蚀基准面以下地层多以潜流形式向深 部运移,在未遇导水构造的情况下,地下水的渗流速率渐趋迟缓, 从而在本区西部边缘形成地下水滞流带。 碎屑岩类裂隙水主要以径流方式向区外排泄。在煤层开采或煤 层气开发后,人为的抽排水则成为主要的排泄形式。 ③碳酸盐岩溶、裂隙含水系统 含水岩性主要由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组成。勘查区属隐伏岩溶径 流区,主要接受东部岩溶水的侧向补给。本区位于天桥泉域的西部边 缘,天桥泉群出露点的南面,属天桥泉域强径流带,岩溶水整体自南 向北偏东方向径流,最后向天桥泉集中排泄。 2.煤层气地质条件 1)构造 勘查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晋西挠褶带的中段, 构造整体走向为北北东向, 从西向东划分为三个区带 紫金山背斜带、 中部平缓带和东部陡坡带(图 2、图 3)。西部背斜带主要受火成岩 体上拱及早期断层控制形成,断裂发育呈花状、断层切割背斜产生多 15 个局部构造; 东部断陡坡受一组近平行断裂控制, 由西向东节节抬高, 形成一组断阶;中部凹陷平缓带断层相对欠发育,形态较平缓,局部 构造少,整体向南倾斜加深。 图2 紫金山工区石盒子组底界构造图 16 图 3ZJS03 地震剖面图 2)地层 紫金山勘查区地层为典型的华北地区地层。 根据以往煤田地质和 钻井资料,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O) 、 上古生界石炭系(C2b)、二叠系(P1t、P1s、P2sh、P3s),中生界三叠 系(T1h、T1l),新生界第四系(Q)。其中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 统的太原组和山西组,在本地区广泛分布,保存完整,是煤层气勘探 开发的主要目的层,煤系地层基底为石炭系本溪组的铝土质泥岩。 3)岩浆岩 勘查区内未见岩浆岩侵入。 (4)含煤地层及煤层分布 1)主力煤层及分布 ①本溪组 本溪组为一套浅海陆棚相的含煤沉积, 主力煤层 89 号煤层位于 17 本溪组顶部,煤层厚度 5~24m。煤层分布总体上呈南北厚 13-20m、 中部稍薄 5-10m(图 4)。 ②山西组 山西组为一套以河流三角洲相为主的含煤沉积, 主力煤层 45 号 煤层位于本组中部,煤层厚度 5~20m,平面上,厚煤区成条带分布, 总体东北部煤层较厚 10-20m,西南部部相对稍薄 7-10m(图 5)。 图 4紫金山区块本溪组煤层厚度图 18 图 5紫金山区块山西组煤层厚度图 2)煤层埋藏深度 煤层埋深整体中部深、东西部浅,局部受断层的影响,煤层埋深 加大或抬升变浅。 主力煤层 34 号煤埋深在 350-2150m 之间, 煤层埋藏受构造控制 特征明显,东部隆起区埋深在 350-1000m 之间,西部隆起区在 1000-1700m 之间,中部凹陷埋深基本上超过 2000m。 主力煤层 89 号煤埋深在 400-2200m 之间,煤层埋藏受构造 控制特征明显,东部隆起区埋深在 400-1000m 之间,西部隆起区 在 1100-1800m 之间,中部凹陷埋深 1600--2000m。 (5)煤岩热演化程度 ZJS1 井的煤岩分析数据来看, 45 煤层镜质体反射率为 0.95~ 19 0.97,89 煤层镜质体反射率为 0.91~0.99, 45 煤层和 89 煤 层均属于中煤阶煤层。 (6)煤岩煤质与储集物性 1)物理性质 45 号煤层呈黑色,条痕色为灰黑-黑色,玻璃-金刚光泽,参 差状断口,条带状结构,层状或块状构造。 89 号煤层呈黑色,条痕色为灰色-黑色,似金属光泽,参差状 断口,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 2)煤岩宏观特征 34 号和 89 号煤层宏观煤岩类型都以半亮型煤为主,宏观煤岩 成分以半亮煤为主,具条带状与均一状结构。 3)煤岩显微特征 煤层中有机组分含量高,有机质以镜质组为主,镜质组含量大于 70,惰质组含量次之,壳质组含量最低;无机组分均以粘土类矿物 为主,硫化物类、碳酸盐类和氧化物类均较少。 4)煤储层物性 主力煤层裂隙系统发育,渗透率较高,介于 0.6-4.31md 之间。 (7)含气性 根据实验分析数据显示,勘查区西北部 45 号煤层含气量较高, 介于 5.84-12.93m 3/t 之间。 (8)煤层气成藏条件 勘查区内地表径流不多,主力煤层顶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