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探矿权评估报告.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探矿权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探矿权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探矿权评估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探矿权评估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探矿权评估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 探矿权评估报告 渝国能评报字[2013]第044号 重庆国能探矿权采矿权评估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十月二十八日 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 探矿权评估报告 渝国能评报字[2013]第044号 重庆国能探矿权采矿权评估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十月二十八日 公司地址重庆渝中区五四路一号时代豪苑C座25-1 邮编400010 电 话023-63723867 传真023-63727520 关于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 探矿权评估报告评估结论使用范围的声明 本评估报告是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拟出让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探矿权,委托我公司对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探矿权进行价款评估,为该探矿权提供评估价款参考意见,并专为委托人使用。 按现行规定,本评估报告评估结论的使用时间从本次评估基准日起壹年内有效。 如果在有效期外或为其他目的使用本报告的评估结论,本公司不对由此而造成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重庆国能探矿权采矿权评估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十月二十八日 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探矿权评估报告 摘要 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 探矿权评估报告 渝国能评报字[2013]第044号 摘 要 项目名称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探矿权价款评估。 委托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评估对象及范围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探矿权。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拟出让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探矿权,矿区范围由12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85.9平方公里。 评估目的因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拟出让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探矿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需对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探矿权进行价款评估,从而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出让该探矿权提供公平、合理的价值参考意见。 评估基准日2013年8月31日。 评估方法收入权益法。 评估主要参数 截止2001年5月底查明资源储量21.6万吨(Au品位1.63g/t),评估利用资源储量13.12万吨(Au品位2.043g/t),可采储量12.33万吨。矿山生产能力原矿6万吨/年,评估计算年限2.28年。合质金Au销售价格为280.00元/克,年销售收入2,320.36万元。采矿权权益系数6.0,折现率9。 评估结论 经我公司评估人员在调查、分析和询证本次评估对象的基础上,依据矿业权评估的原则和程序,选取适当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经过认真计算后确定“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探矿权” 在评估基准日所表现的评估价值为人民币276.99万元,大写人民币贰佰柒拾陆万玖仟玖佰元整。 评估有关事项声明 按现行规定,本评估报告评估结论使用的有效期为壹年,即从本次评估基准日起壹年内有效。超过壹年此评估结论无效,需重新进行评估。 本报告仅供评估委托人为本报告所列明的价款评估这一特定目的而编制。评估报告专为评估委托人使用,未经委托人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或公开。除依据法律须公开的情形外,本评估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发表于任何公开媒体上。 重要提示 本评估报告所利用的资源储量数据取自评估委托人提供的广西田林县八渡矿区金矿普查报告(2001年5月28日)。 本次评估结论为我公司评估人员根据该探矿权价款评估的特定目的对评估对象价值所作出的专业分析判断,其结论不是实际价值实现的保证。 以上内容摘自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探矿权评估报告,欲了解本评估项目的全面情况,敬请认真阅读本评估报告全文。 法定代表人 中国注册矿业权评估师 中国注册矿业权评估师 重庆国能探矿权采矿权评估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十月二十八日 28 重庆国能探矿权采矿权评估有限公司 电话023-63723867 网址 传真023-63727520 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探矿权评估报告 正文 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 探矿权评估报告 渝国能评报字[2013]第044号 重庆国能探矿权采矿权评估有限公司受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委托,遵循国家矿业权评估的有关规定,本着诚实正直,勤勉尽责,恪守独立、客观、公正、诚信的原则,遵照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按照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CMVS 12100-2008)并参照矿业权价款评估应用指南(CMVS 20100-2008),根据价款价值评估的特定评估目的,运用中国矿业权评估界现行公认的评估方法(收入权益法),对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探矿权在调查、分析与询证基础上进行了认真评估。本次评估对该探矿权在评估基准日2013年8月31日所表现的价款价值进行了估算。现将该探矿权评估过程、评估方法及评估结论报告如下 1. 评估机构 评估机构名称重庆国能探矿权采矿权评估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庞 勇 注册地址重庆渝中区五四路一号时代豪苑C座25-1 评估机构资格探矿权和采矿权评估 重庆国能探矿权采矿权评估有限公司系经中国国土资源部资格认定,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审核、批准颁发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本公司系专业从事矿业权评估、地质勘查、开发利用和矿业技术咨询的社会中介机构。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证书编号矿权评资[2008]001号。重庆国能公司系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常务理事单位,重庆市地质矿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重庆国能探矿权采矿权评估有限公司于2006年5月8日成立。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登记注册号为500103000017296。 2. 评估委托人 评估委托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地址广西南宁市中新路2号 3. 评估目的 因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拟出让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探矿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需对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探矿权进行价款评估,从而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出让该探矿权提供公平、合理的价值参考意见。 4. 评估对象及评估范围 评估对象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探矿权。 评估范围根据矿业权价款评估合同书,矿区范围由12个拐点圈定,其边界拐点坐标详见下表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拐点 东经 北纬 拐点 东经 北纬 1 10550′49“ 2414′51“ 7 10547′00“ 2411′30“ 2 10550′49“ 2415′24“ 8 10547′00“ 2416′30“ 3 10548′26“ 2415′24“ 9 10552′30“ 2416′30“ 4 10548′26“ 2414′30“ 10 10552′30“ 2414′30“ 5 10549′00“ 2414′30“ 11 10551′24“ 2414′30“ 6 10549′00“ 2411′30“ 12 10551′24“ 2414′51“ 勘查面积85.90平方千米。 根据矿业权价款评估合同书(桂国土资矿评合字〔2013〕第25号),本次评估范围为广西田林县八渡矿区金矿普查报告载明矿区范围。 5. 探矿权概况及历史沿革 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属国家出资探明矿产地,为拟设置探矿权,以往无评估史,本次评估系首次评估。 6. 评估基准日 本次评估是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拟出让广西田林县八渡圩北区金矿详查探矿权提供该探矿权价款参考意见。参照确定评估基准日指导意见(CMVS 30200-2008),根据委托人提供的资料以及评估委托时间,本评估项目的评估基准日确定为2013年8月31日。本次评估报告中所采用的参数指标及估算结果为该评估基准日的时点价。 7. 评估依据 评估依据包括法律法规、评估准则依据、经济行为、权属、取价依据等,具体如下 7.1 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86年3月19日通过,1996年8月29日修正); (2)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1998年2月12日国务院第241号令); (3)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国土资发[2000]309号); (4)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2]302号); (5)矿业权评估指南(2006修订)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和参数(国土资源部2006年第18号公告); (6)矿业权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8]174号文); (7)国土资源部关于实施矿业权评估准则的公告2008年第6号; (8)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2008年8月版); (9)矿业权评估技术基本准则(CMVS 00001-2008); (10)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CMVS 12100-2008); (11)矿业权价款评估应用指南(CMVS 20100-2008); (12)国土资源部关于实施〈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的公告2008年第7号 (13)矿业权评估参数选取指导意见(CMVS 30800-2008); (14)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 (15)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66-1999); (16)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205-2002); (17)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2007年第1号公告发布的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矿业权评估准则指导意见CMV 13051-2007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 7.2 行为、产权和取值依据 (1)矿业权价款评估合同书桂国土资矿评合字〔2013〕第25号; (2)广西田林县八渡矿区金矿普查报告(广西地矿资源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5月28日); (3)〈广西田林县八渡矿区金矿普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认定书(桂国土资认储[2001]14号); (4)〈广西田林县八渡矿区金矿普查报告〉评审意见书(桂矿储审[2001]5号); (5)评估人员收集和核实的其它有关资料。 8. 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概况 8.1 矿区位置和交通 八渡矿区金矿位于田林县城南西方向,直距约38km的八渡瑶族乡府西侧,隶属田林县八渡瑶族乡管辖。 田林县城至八渡圩61km有柏油公路相通,八渡圩到矿区有简易公路通达,交通尚属方便,详见下图。 8.2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矿区地处云贵高原东南缘,海拔245~963m,相对高差200~550m,属中低山山区,地形切割深,层峦叠嶂,沟深坡陡,植被发育。山脉多呈北东南西向。普查区属亚热带山地气候,冬暖夏凉,夏季6~8月雨量充沛,冬季则阴雨多雾,地表水系发育,达林河流经矿区,在八渡乡汇入驮娘江,驮娘江属珠江水系右江的一级支流。 普查区及附近村庄较为稀少,但均已拉通高压输电线路,用水、用电方便。当地居民主要有瑶、壮、汉、黎等民族,多从事农业生产,农作物以稻谷、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黄豆、木茹以及名土特产八渡笋等。本区工业不发达,工业生产主要为一些零星的个体采矿,经济基础较差。 8.3 以往地质工作 八渡普查区从清朝末年开始发现金矿,1958年起,当地政府组织民众采锑1960年起至二十世纪末,地勘部门曾多次对该普查区进行普查工作。 1958年百色地区地质队在该区开展金矿普查,写有田林县六林金矿普查报告。 1970年广西区调队在该区开展西林幅1/20万区调工作,将该区圈为一级矿产远景区。 1986年广西物探队完成西林幅1/20万化探归面,发现八渡一带具有明显的Au、As、Sb等元素组合异常。 l987年,广西第二地质队对该区进行岩石路线测量,圈出3个金砷异常 带。 1987年起到1997年,广西第二地质队和广西第一地质队先后在该区多次开展以找金为主的普查工作,重点对圈出的Ⅰ、Ⅱ、Ⅲ、Ⅳ、Ⅴ和Ⅵ号矿化带 进行了以地表工程为主的勘查,并分别编有广西田林县八渡金、金矿区普查地质报告、广西田林县八渡金矿点普查地质报告、广西田林县八渡金矿区地质报告、广西田林县八渡金矿区Ⅳ号矿化带普查报告、广西田林县八渡金矿区Ⅵ号矿化带普查报告和广西田林县八渡金矿区中间性普查报告等。 1997年8月到2000年3月,广西地矿资源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1/20万化探单点样抽查的基础上,在该区开展了较大规模的1/2万化探扫面,圈出了3个较大的矿化带,并施工了5个验证钻孔。在1999年委托具甲级资质的广西环境科学研究所完成矿区环境评价调查报告。 该普查区历经多年多个地勘单位工作,投入了较大的工作量,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效果,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各工作阶段对整个普杳区的地质资料均没有进行充分的综合整理和研究,一直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普查报告。 自1987年开展矿区普查工作以来,各地勘单位投入勘查资金统计近450万元人民币。近几年,即1997年以来矿区普查资金投入计有1996年底至1997年,广西第二地质队经广西地质矿产厅勘计处批准立项进行矿区Ⅳ号矿化带勘查工作,地方财政投入计有15万元;1997年至2001年,广西地矿资源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自筹资金进行矿区普查工作,截止于2001年6月共投入资金171万元,经矿区普查工作,各勘查单位按不同工业指标计算和预测的八渡矿区金矿资源/储量,但均未经有关部门认定。 2001年4月,广西地矿资源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矿区实地调查,补充收集资料。工作期间充分收集了自1985年7月以来广西第二地质队、第一地质队以及广西地矿资源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矿区普查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行全矿区综合成果的编制和复制,于2001年5月3l曰前完成了广西田林县八渡矿区金矿普查报告的编制工作。本次补充的工作主要有矿区开采状况及地表浅部金矿氧化深度调查。通过矿区普查资料的综合整理,计算出普查区保有表内D级储量为金矿石量62264吨,金金属量106 kg;表内DE级资源量金矿石量131184吨,金属量268 kg;表外DE级资源量金矿石84819吨,金属量84kg,并对八渡金矿进行了概略性可行性研究。广西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于2001年7月13日出具桂矿储审[2001]5号〈广西田林县八渡矿区金矿普查报告〉评审意见书,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于2001年7月18日出具桂国土资认储[2001]14号〈广西田林县八渡矿区金矿普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认定书。 广西田林县八渡矿区金矿普查报告是田林县八渡矿区金矿自发现以来仅有的地质资料,属于基础性地质资料,它作为本次评估的基本依据。 8.4 区域地质概况 八渡普查区处于华南加里东褶皱系右江再生地槽桂西坳陷西林~百色断褶带西南部的八渡背斜西半部。出露地层有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第四系。 8.4.1 地层 区域出露的地层有下泥盆统郁江组D1y,上泥盆统榴江组D3l,石炭系C,二叠系P,三叠系T及第四系Q。其中下泥盆统为一套泥岩、泥质粉砂岩、砂岩;上泥盆统为扁豆状灰岩、硅质岩等;石炭系与二叠系则以碳酸盐岩为主夹泥岩、泥质砂岩、硅质岩等,产腕足、珊瑚和蜒类化石;三叠系为一套泥岩、泥质粉砂岩及砂岩,局部夹凝灰岩,是本区最为发育的地层,约占该区总面积的80%。第四系广泛发育,多为松散沉积物,不整合覆盖于基岩地层之上。 8.4.2 构造 褶皱主要有八渡背斜、高龙穹窿及其间的青岗林、云盘山向斜等。其中,八渡背斜轴走向西端为南西西,东端为南东东,整体皇向北突出的弧形;核部主要由下泥盆统组成;两翼主要为二叠系、三叠系及侵入其间的辉绿岩等,次级褶皱及纵向断裂发育。 断裂主要有NE和NW向两组,后者常切断前者,前者多为区域性正断层而后者多为逆断层。 8.4.3岩浆岩 本区岩浆岩发育,主要为印支期辉绿岩及玄武岩,多沿八渡背斜核部顺层侵入,呈岩脉、岩墙等分布;围岩主要为上古生界,局部为下三叠统;岩体内断裂蚀变带及其与围岩接触蚀变带,常具硅化、黄铁矿化等,与金矿成矿关系密切。 8.4.4区域化探特征 根据1/20万化探扫面成果,八渡、高龙一带具有明显的Au、As、Sb等元素组合异常。其中,八渡异常区主要位于八渡背斜核部,异常大致呈椭圆状,面积约50km2,长轴总体为北东向;Au元素异常近呈椭圆形,面积40km2,异常下限为1.5 ppb,一般为3.8~9.0ppb,最高为49.3 ppb;As元素异常面积约50km2,异常下限为40.0 ppm,,最高达1000.0 ppm,异常形态、位置均与金异常大体吻合;Sb异常面积约9km2,近呈椭圆状分布于Au、As异常中,异常下限值为4 ppm。 8.4.5区域矿产特征 本区是金、锑等矿产一级成矿远景区,区域矿产主要有内生的金、锑、铜矿和外生的煤矿等。其中,金矿多属微细粒浸染型,除八渡普查区外,还有高龙大型、那比等金矿床;金矿是本区最有找矿前景的矿种。金矿多呈脉状、透镜状等产于砂泥岩的断裂蚀变破碎带中,仅发现一些小的矿床、矿点;铜矿只在辉绿岩与围岩接触蚀变带中发现一些矿化点。煤矿则仅见于高龙一带的上二叠统底部,多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一般厚度小,煤质差。 8.5 矿区地质概况 8.5.1地层 普查区出露地层有下泥盆统郁江组、上泥盆统榴江组、石炭系、下二叠统四大寨组、上二叠统领好组、下三叠统石炮组和中三叠统百蓬组一段及第四系。现由老到新简述如下 1下泥盆统郁江组Dly 主要分布于八渡背斜核部;为灰~深灰、黄灰色中厚层~巨厚层状泥岩、泥质粉砂岩、砂岩、局部夹灰岩、白云岩透镜体。常见黄铁矿化,含较多浸染状黄铁矿或黄铁矿结核,局部具硅化、雄黄矿化及金矿化,产腕足类化石。未见底。是金矿主要赋存层位之一。 2上泥盆统榴江组D3l 主要分布于八渡背斜核部附近;多为深灰~灰黑色薄~中厚层状硅质岩夹沉凝灰岩,中部夹条带状灰岩透镜体,产介形虫。厚130m。 3石炭系C 主要分布于背斜近核翼部;下部为灰黑色薄层状泥岩夹硅质岩和粉砂质泥岩,局部含锰;上部为浅灰色中~薄层状微晶灰岩。和条带状大理岩化灰岩夹泥岩、硅质岩和粉砂质泥岩,具条带状构造。厚79m。 4下二叠统四大寨组P1s 主要分布于背斜近核翼部;为灰~深灰色厚层~块状砾屑灰岩,含燧石结核及条带,局部具大理岩化、白云岩化。厚l00m。 5上二叠统领好组P2l 主要分布于背斜近核翼部;为灰~灰黄色中~厚层状泥岩、泥质砂岩、沉凝灰岩夹硅质泥岩。厚240m。是金矿主要赋矿层位之一。 6下三叠统石炮组T1s 分布广泛,为灰~浅灰色薄~中厚层状泥质灰岩、条带状灰岩、凝灰质粉砂岩、砂岩夹泥岩。产菊石、瓣鳃类化石。厚度不详。 7中三叠统百蓬组一段T2bf1 分布广泛,为灰、灰黄、灰黑色薄~中厚层状泥岩、钙质泥岩、粉砂岩夹少量砂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厚度不详。 8第四系Q 发育广泛,分为残坡积、洪冲积、冲积等类型。多为松散粘土、砂、岩屑角砾等组成,在金矿化带发育的松散堆积物,局部有金矿化,厚0数米不等。 8.5.2构造 8.5.2.1褶皱 普查区褶皱主要为八渡背斜。八渡背斜轴向呈南西西~北东东走向,长12km,向南西倾伏。核部为下泥盆统郁江组,翼部由上泥盆统榴江组、石炭糸、二叠系、三叠系和辉绿岩、玄武岩等组成。南翼由于断裂发育,致使地层缺失,岩层产状零乱。 8.5.2.2断层 普查区断裂构造发育,断裂以北东东南西西向断裂为主,其次为北西向断裂和近东西向断裂。前者为矿区控矿断裂,后两者为矿区主要导矿容矿构造。 1北东东南西西向断裂 F1、F2为区域性断裂,长度大于6km,走向60~70,沿走向呈舒缓波状,切割下泥盆统至下三叠统,沿断裂破碎带,特别在核部伴有辉绿岩侵入,常具有硅化、黄褐铁矿化、毒砂化等蚀变,伴有金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及金矿化,F2及其旁侧次级断裂为Ⅲ号金矿化带控矿及容矿构造。 F3分布于F1北部300500m处,与F1大致平行,长约2km,切割上泥盆统至印支期辉绿岩,断裂破碎带局部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蚀变强烈,并伴有金矿化。 F4、F5分布于矿区中部,工程控制长大于500m,两者平行间距3070m,断裂带一般厚2-3m,薄者为1m左右。断裂破碎带,一般由泥岩、石英脉透镜体及细脉组成,具定向排列,断层产状155~165∠6274。Ⅰ号金矿化带分布于这两条断层附近。 2北西向断裂 F11、F12、F13走向300~320,延伸长lkm至3km,南东端常止于北东东向断裂,倾角60~82。F12破碎带宽5~10m,破碎带由硅质岩、硅质灰岩、蚀变辉绿岩角砾组成,硅化、黄褐铁矿化、毒砂化、碳酸盐化强烈,为Ⅴ号金矿化带控矿容矿构造。 3近东西向断层 分布于矿区南部的东西向裂隙带,为Ⅱ号金矿化带控矿容矿构造,表现为一组密集平行分布裂隙带劈理,倾向350,倾角7080,控制长约800m,出露宽数十~百余米,伴有黄铁矿化,偶有毒砂、辉金矿、闪锌矿等矿化。分布于F2断裂两侧近东西向,为Ⅲ号金矿化带控矿容矿断裂,表现为一组走向7080的石英脉,号右行雁列状,与F2断裂的交角2030,规模小,延伸短。 8.5.3岩浆岩 普查区岩浆岩较为发育,主要有塘丁期玄武岩、华力西期辉绿岩βμ4及印支期辉绿岩βμ51等,面积约5.5km2。后两者与金矿关系密切,岩体内断裂破碎带及其与围岩接触破碎带常见硅化、黄铁矿化,局部具金矿化。 1塘丁期玄武岩仅见于八渡乡府北边,范围小,呈层状夹产于泥盆系中。岩石呈灰绿或暗灰色,变余或交代结构,块状构造,由斜长石假晶及钠长石、辉石组成,副矿物有钛铁矿、榍石、黄铁矿等。 2华力西期辉绿岩主要分布于八渡背斜核部附近,呈似层状侵入于泥盐系砂泥岩或硅质岩中。岩石为灰绿~深灰色,辉绿结构,块状构造,由斜长石假晶及钠长石、辉石组成,副矿物有金红石、钛铁矿、榍石等。 3印支期辉绿岩多侵入于泥盆系至下三叠统之间的地层中,呈断续或相连的长条状、串珠状岩脉或岩墙,沿背斜翼部顺层或沿断裂展布。岩石呈荻黑色,具辉绿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辉石、斜长石、角闪石组成,副矿物有钛磁铁矿、黑云母、磷灰石、榍石等。风化后为灰黄、棕褐色。 矿区的石英脉发育,分布于那安、八渡、六林一带,呈不规则状,发育j断裂附近地层中,脉宽0.22m,个别达10m,延伸最长达100m,少数伴有黄铁矿化、金矿化。 8.5.4变质作用 普查区内蚀变较为强烈,沿断裂破碎带及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常见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大理岩化、绢云母化及褐铁矿化等;其中前三种蚀变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特别在断裂破碎蚀变带及岩体与围岩接触蚀变带中,硅化、黄铁矿褐铁矿化、毒砂化常可作为金矿找矿直接标志。 8.5.5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根据1/万、1/2万土壤测量成果,普查区圈出了多达22个金异常,异常多呈椭圆或长条状,沿辉绿岩体内断裂蚀变带及岩体与围岩接触蚀变带分布,局部则分布于下泥盆统郁江组D1y砂泥岩的断裂蚀变带中;Au元素主要受区内北东东、北西向两组断裂控制,北西向断裂以及近东西向次级断裂与Au元素异常关系密切,可以讲无断裂即无Au异常。Au的异常内、中、外分带明显,峰值最高可达50010-9以上。经槽探工程揭露验证,金矿体多位于金异常区内、中带或其边缘,矿体位置基本与异常浓集中心吻合。 8.5.6矿产分布特征 八渡普查区金矿体多赋存于六林八渡一带北东向断裂的次级断裂蚀变破碎带及辉绿岩体与砂泥岩接触带内侧的蚀变破碎带中,受断裂控制明显,矿体与控矿断裂构造近于平行展布,大部分走向呈北东东~北东向,少数为北西走向。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沿走向常见膨胀、收缩及尖灭现象,形态变化较大。矿体及其围岩常见硅化、黄铁矿褐铁矿化、大理岩化、绢云母化等;其中前两种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特别是在岩体内的断裂破碎蚀变带及岩体与围岩接触蚀变带中,硅化、黄铁矿褐铁矿化常可作为金矿找矿直接标志。 矿区历经十多年普查,经大量地表槽探和少量坑探工程揭露,结合金异常及矿体分布特点,目前,整个普查区共划分为Ⅰ、Ⅱ、Ⅲ、Ⅳ、Ⅴ、Ⅵ等六个矿化带共64个金矿体。 8.6 矿体特征 8.6.1矿化带特征 Ⅰ号矿化带位于普查区南西侧,八渡背斜南翼近轴部,金矿体主要赋存于F4、F5之间,近东西向展布,长约700m,宽30~80m,出露标高320470m;含矿围岩主要为下泥盆统郁江组蚀变含粉砂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砂岩等。目前控制金矿体共14个;矿体多呈透镜状,倾向150~175,倾角45~75;长20180米,视厚度0.9~l0.95m,一般1~2.15m,Au品位0.6~6.2g/t,平均1.05~4.09g/t。 Ⅱ号矿化带位于F2和F3断层之间,近东西向展布,长约800m,宽100~180m,出露标高366~625m;目前控制金矿体14个。金矿体多赋存于郁江组砂、泥岩蚀变破碎带中,呈透镜状、脉状等,长50.320m,视厚度0.48~22.52m;产状于TC209东侧,倾向335~355,倾角65~80,在TC209倾向为187~245,倾角50~88;Au品位0.63~5.22g/t,平均1.11~2.59 g/t;金矿体大致平行排列,间距一般60 m,部分20m,大者100m,与矿化带走向夹角约20。 Ⅲ号矿化带位于八渡背斜南翼,呈近东西向沿F2展布,断续长约4.5km,因中段约1.5km矿化不连续,故将其分为东段和西段。金矿体多呈透镜状赋存于辉绿岩体内的硅化、褐黄铁矿化蚀变破碎带中,含矿岩性为蚀变辉绿岩。 东段断续延伸长约1300m,宽约30~100 m,出露标高375~525m,走向60~100;目前初步控制呈雁列式分布的金矿体7个,矿体之间距离一般10~30m,个别60~70m,单矿体长一般40~160m,视厚度0.95~10.42m,倾向北西或北北东,倾角60~70;Au品位0.77~6.4 g/t,平均0.96~2.95 g/t。 西段长约1400m,宽几十至百余米,出露标高365~385m;目前初步控制近呈平行排列的金矿体9个,矿体之间距离约10~30m,单矿体长一般30~80m,个别达190m,视厚度0.95~12.1m,走向65~90;Au品位0.7~3.07 g/t,平均1.11~2.35 g/t。 Ⅳ号矿化带位于普查区中部的F1断层北西侧,出露标高720~770m;矿体赋存于辉绿岩体内的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蚀变破碎带中,含矿岩性为蚀变辉绿岩;初步控制矿体7个,单矿体长45~170m,视厚度0.37~21.59m,走向为北东东,倾向为北西或北北东,个别倾向南东,倾角50~85;Au品位0.54~5.53 g/t,平均0.7~2.19 g/t。 V号矿化带位于普查区西部F1南东侧F12断层破碎带及其附近,出露标高855~913m矿化带长约500m,宽1~30 m;TC505以南,走向北西,倾向北东,以北走向北东,倾向南西;倾角50~70;矿体产于辉绿岩与硅质岩接触带内侧的蚀变破碎带中,含矿岩性主要为蚀变辉绿岩以及蚀变破碎硅质灰岩;目前控制矿体5个,单矿体长40~310m,视厚度0.76~10.15m,产状与矿化带产状近一致;Au品位1.06~4.83 g/t,平均1.21~2.87 g/t。 Ⅵ号矿化带位于普查区东北部八渡背斜北翼那弄一带;长约4km,总体呈北东走向,矿体主要产于辉绿岩体内F4断袭破碎蚀变带及其旁侧次一级蚀变破碎带中,目前控制矿体8个,单矿体长40~160m,厚度0.5~4.42m,倾向314~334,倾角58~72;Au品位0.88~4.18 g/t,平均0.88~3.66 g/t。 8.6.2矿体特征 地表探槽及坑道揭露情况表明,金矿体基本属于氧化带,矿石主要为氧化金矿石。从矿区实地调查看,多年来的民采活动,主要开采氧化矿石,最大深度达100 m。 8.7 矿石质量 8.7.1矿石特征 矿区勘查及开采的金矿体除钻孔深部和少数坑道揭露到原生矿石外,其余基本为强风化、风化的氧化矿石,工程控制的矿体均为氧化矿体。金矿石岩石类型分为褐黄铁矿化、硅化蚀变辉绿岩和褐铁矿化、硅化泥岩或泥质粉砂岩两类。 褐黄铁矿化、硅化蚀变辉绿岩类金矿石主要出现于Ⅲ、Ⅳ、Ⅴ、Ⅵ矿化带内矿体。金矿石呈灰黄色、棕褐色、红褐色,具碎裂结构、角砾及压碎结构,块状构造,局部为土状构造。矿石一般风化强烈,节理及微细裂隙发育,网状微细裂隙常有石英细脉穿插充填,部分风化形成疏松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的高岭土岩。金矿石矿物成份主要有石英、绢云母、少量褐铁矿、黄铁矿、辉石及斜长石等。褐铁矿主要由黄铁矿,其次为白铁矿及毒砂风化而成,矿石中常含有气孔状的流失孔,褐铁矿部分保留有黄铁矿或毒砂晶形,呈浸染状、星散状均匀分布。黄铁矿多为半白形自形粒状,大小0.011.5mm,含量占l3%或3-6%;毒砂在Ⅲ矿化带矿石可见,旱针柱状,长 0.061.7 mm,一般0.20.7mm,含量占1-3%。强风化金矿石变为绢云母高岭石岩,高岭石占58%,绢云母少许白云母占35%,褐铁矿占4%。围岩一般挤压破碎强烈,蚀变除硅化、黄铁矿化外,尚有滑石矿化、毒砂化等。局部矿化地段矿石零星含有少许黄铜矿、方铅矿等金属硫化物。 褐铁矿化、硅化泥岩或泥质粉砂岩类金矿石主要出现在Ⅰ、Ⅱ矿化带矿体内。金矿石为片理化或微细裂隙发育轻变质含粉砂绢云母泥岩、泥质粉砂岩,泥质具变余显微鳞片泥质结构砂岩具变余砂质结构,胶结物为变余显微鳞片泥质结构、块状构造。矿石矿物成分中以石英、绢云母为主,各占1081%和1587%;其次有褐、黄铁矿,约占310%;其它有毒砂或白铁矿约占1%;电气石、闪锌矿、辉金矿1%,此外有少许绿泥石及炭质。黄铁矿为自形或半自形粒状,呈五角十二面体,少许立方体,大小0.010.7mm,一般0.150.7 mm,呈星点状、浸染状分布;偶有银灰色自形.半自形针状,细长柱状毒砂,大小0.523 mm,零星分布。地表偶见含少许闪锌矿、辉金矿等分布于石英脉中。 矿区金矿石根据矿物组合以及矿石特征,矿石类型大致可划为金石英硫化物类型。 矿石中有利用价值的元素是金Au,据此确定矿石工业类型属单一矿石类型,金的含量即为矿石的品位。各探矿工程取样分析结果显示,矿石一般Au品位一般在12g/t之间,同一矿体在氧化带的品位有从地表至深部逐渐变贫、矿体变薄的趋势。 本次工作对矿区氧化矿石按不同矿化带及不同岩石类型采集了30个小体重样和湿度测试样。小体重样测试结果金氧化矿石干体重为1.822.62t/m3, 一般22.62 t/m3,平均2.24 t/m3。湿度样测试结果含水率0.4412.7%,平均值4.7%。 8.7.2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八渡矿区金矿石矿物组分相对较简单,含金矿物主要为褐铁矿,未发现有粗粒明金,金呈微细粒状赋存于矿石中。从民采炼金过程获悉,一般生产工艺流程为金矿石经破碎,直接送入池内或堆淋场,用氰化法提取黄金。 一般入池或入堆矿石品位Au0.81.8g/t左右,尾砂Au品位一般低于0.3g/t,回收浸出率7080%,平均大于75%。可知本矿区的氧化矿石属易选冶的矿石。 8.8 矿山开采技术条件 8.8.1 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地貌属侵蚀中低山地形,谷深坡陡,植被中等发育主干流驮娘江属珠江水系右江一级支流,达林河从西向东穿过矿区,在八渡乡汇入驮娘江。河床标高在24538 1米之间。 普查区地下水含水岩性可分为四个岩组碎屑岩含水岩组、辉绿岩含水岩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含水岩组、松散堆积物含水岩组。 矿区内发现的六条矿化带,除Ⅰ、Ⅱ矿化带产于碎屑岩组地下水丰富区外,其余矿化带均分布于地下水量贫乏的辉绿岩组及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组地区。已知矿体位置多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属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床,局部矿体出露低洼地段,由于第四系小面积覆盖,可能存在少量孔隙地下潜水,但因汇水面积有限,一般对矿山开采影响不大。Ⅰ、Ⅱ矿化带金矿体多分布于山坡上,所处位置均高于当地潜水面,仍属于自然疏干的矿床。矿山开采除局部低洼及采坑低洼处须采取排水措施外,一般自然排水即可。 综上所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8.8.2 工程地质条件 据区域工程地质资料,普查区工程地质条件比较简单,作为地基的稳定性良好,但工程建设条件比较艰苦,道路以及矿山开采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容易产生滑坡和崩塌。 进行矿山开采,应考虑开采安全边坡角,根据民采情况可以了解到,当开采边坡角不大于65时,一般不易造成边坡塌方。但是雨季时要注意排水和采矿废渣、尾砂的安全堆放。在对矿体深部进行坑道开采时,矿体围岩一般较稳固,不需支护。但在破碎带和氧化矿带内的坑道仍须支护。整个矿区各矿化带金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属简单类型。 综上,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8.8.3 环境地质条件 矿区由于经多年民矿开采,形成多处沿脉深采坑,以及零散分布人工填土和废弃土渣区,在这些地段进行金矿开采,安全边坡以及边坡稳定性是个十分突出问题,尤其在深度超过15m沿脉采坑地段,民矿开采四周植被多受破坏,边坡稳定性差,雨季时,雨水渗透会造成塌方和山体滑坡;同样,在人工填土和土渣废弃区,由于堆放松散,雨季期间也易造成塌方或形成泥石流;因此,在这些地段进行矿山开掘和临时设施的设立应采取措施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及地基的稳定问题,有条件应尽量避开这些相对不稳定地段。区域资料表明,右江大断裂在晚近期对南北断块地壳运动上升有一定影响,表现在间歇性上升和南北的不对称性。矿区附近地区近百年来有感地震共发生四次,其中最大一次发生在1962年4月,震中位于田林县八桂与八渡之间,震级5级,烈度为6级。据此八渡地区的基本地震烈度定为6级,这是矿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尤其建设铰大规模尾砂坝、废石废土库坝时更须充分考虑。 综上,矿山环境地质条件为简单类型。 8.9 矿山开发利用现状 八渡矿区,自发现金矿以来,曾经开采大大小小开采点达65处,绝大部分为金矿开采点,少数为金矿开采点,所有矿点均为民矿开采。 八渡矿区金矿自清朝末发现,断续有民矿开采,金矿开发主要集中于矿区南部八渡乡至六林一带,也为金矿Ⅲ号矿化带主要分布区。 八渡矿区金矿,1985年发现,经地勘单位普查圈出有工业矿体的地段均有民矿开采痕迹,多集中在平歪村至那弄村,以及到六林一带,除少数规模略大民采点可能办有黄金准采证外,绝大多数均为无证开采。民矿开采其特点为规模小、分布零星、技术落后、管理粗放、开采无序,对金矿资源浪费大和破坏严重,历年黄金开采量不详,也无法统计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