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 提交单位房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编制单位湖北荆襄豫勘查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提交日期二○一九年十二月 正文目录 1前 言1 1.1项目建设背景1 1.1.1项目原由1 1.1.2项目建设背景1 1.2编制依据2 1.2.1“三合一方案”编制依据2 1.2.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依据2 1.2.3矿山地质环境保持与恢复治理方案依据2 1.2.4土地复垦方案依据3 1.2.5其他编制依据4 1.3编制目的6 2项目概况7 2.1矿山基本情况7 2.1.1矿区位置、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7 2.1.2矿业权设置现状9 2.1.3矿区开采概况9 2.2矿区资源概况11 2.2.1矿区地质及构造特征11 2.2.2矿床体地质特征11 2.2.3矿石加工技术性能14 2.2.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14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18 3.1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18 3.1.1开采边界内资源储量18 3.1.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19 3.2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21 3.2.1开采方案21 3.2.2开拓方案和运输方案23 3.2.3厂址方案23 3.2.4防治水方案24 3.3矿床露天开采25 3.3.1首采区及初始开段沟位置25 3.3.2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25 3.3.3开采工艺及开采方法25 3.3.4采、装、运设备选型26 3.4排土场简易规划29 3.4.1排土场安全30 3.4.2排土场环境防治31 3.5总图运输及公用辅助设施32 3.5.1总图运输32 3.5.2供电、通信与自动化仪表32 3.5.3给排水32 3.5.4除尘32 3.6职业卫生及劳动安全34 3.6.1职业安全卫生34 3.6.2劳动安全36 4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39 4.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39 4.1.1评估区范围和级别39 4.1.2现状评估40 4.1.3预测评估43 4.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51 4.2.1分区原则与方法51 4.2.2分区评述51 4.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53 4.3.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53 4.3.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和任务53 4.3.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部署54 4.4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56 4.4.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防治工程56 4.4.2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61 5土地复垦63 5.1土地复垦方向可行性分析63 5.1.1土地损毁分析与预测63 5.1.2复垦区土地利用状况67 5.1.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68 5.1.4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69 5.1.5水土资源平衡分析75 5.1.6复垦的目标任务75 5.2土地复垦质量要求与复垦措施76 5.2.1土地复垦质量要求76 5.2.2预防控制措施77 5.2.3复垦措施78 5.2.4监测措施80 5.2.5管护措施80 5.3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82 5.3.1设计原则及依据82 5.3.2工程设计82 5.3.3工程量测算84 6经费概算88 6.1开发利用技术经济88 6.2恢复治理经费估算90 6.2.1工程量估算90 6.2.2经费估算91 6.3土地复垦投资估算93 6.3.1估算说明93 6.3.2估算成果97 7进度安排98 7.1开发利用建设工期98 7.2恢复治理适用年限和进度安排99 7.2.1恢复治理适用年限99 7.2.2恢复治理工作进度安排99 7.3土地复垦服务年限与计划安排101 7.3.1土地复垦服务年限101 7.3.2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101 8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102 8.1恢复治理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102 8.1.1保障措施102 8.1.2效益分析103 8.2土地复垦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104 8.2.1保障措施104 8.2.2效益分析109 9结论与建议111 9.1开发利用结论111 9.2恢复治理结论112 9.3土地复垦结论113 9.4建议114 附图目录 序号 图号 图 名 比例尺 开发利用部分 1 1-1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地形地质图 12000 2 1-2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资源储量估算图 12000 3 1-3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Ⅰ号矿体东侧E开采现状及总平面布置图 11000 4 1-4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Ⅰ号矿体东侧E采剥工程终了境界平面图 11000 5 1-5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Ⅰ号矿体东侧E终了境界剖面图 11000 6 1-6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Ⅰ号矿体西侧W开采现状及总平面布置图 11000 7 1-7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Ⅰ号矿体西侧W采剥工程终了境界平面图 11000 8 1-8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Ⅰ号矿体西侧W终了境界剖面图 11000 恢复治理部分 9 2-1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Ⅰ号矿体东侧E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图 11000 10 2-2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Ⅰ号矿体东侧E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 11000 11 2-3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Ⅰ号矿体东侧E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部署图 11000 12 2-4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Ⅰ号矿体东侧E现状、预测剖面图 11000 13 2-5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Ⅰ号矿体西侧W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图 11000 14 2-6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Ⅰ号矿体西侧W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 11000 15 2-7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Ⅰ号矿体西侧W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部署图 11000 16 2-8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Ⅰ号矿体西侧W现状、预测剖面图 11000 土地复垦部分 17 3-1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Ⅰ号矿体东侧E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11000 18 3-2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Ⅰ号矿体东侧E复垦区土地损毁预测图 11000 19 3-3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Ⅰ号矿体东侧E复垦区土地复垦规划图 11000 20 3-4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Ⅰ号矿体西侧W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11000 21 3-5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Ⅰ号矿体西侧W复垦区土地损毁预测图 11000 22 3-6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Ⅰ号矿体西侧W复垦区土地复垦规划图 11000 23 3-7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覆绿剖面、平面示意图 示意 24 3-8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 采矿证和二调图范围的套合示意图 示意 附表目录 序号 表 名 备注 开发利用部分 1-1 矿山基本情况表 附扉页后面 恢复治理部分 2-1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 土地复垦部分 3-1 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 附扉页后面 3-2.1 土地复垦投资估算总表 3-2.2 直接工程费单价估算表 3-2.3 直接工程费估算表 3-2.4 设备购置费估算表 3-2.5 其他费用估算表 3-2.6 复垦监测费与管护费估算表 3-2.7 机械台班估算单价计算表 3-2.8 直接工程费单价分析表 3-2.9 人工估算单价计算表 3-2.10 主要材料价格单价表 附件目录 序号 附 件 备注 1 2019年普查报告审查意见 2 公众参与相关资料村委会及村民土地复垦公众意见表 1前 言 1.1项目建设背景 1.1.1项目y原由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按湖北省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条例、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等新设采矿权的政策要求,需要进行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 1.1.2项目建设背景 一、规划背景 依据房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中规划的该区开采区块名称是房县黄家湾建筑石料用灰岩开采区,图面号是CQN008。黄家湾矿区下步采矿权的设置原则上需符合规划范围。 房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对现场踏勘,因规划范围内涉及到较多房屋、耕地及公路,后期开发影响较大,为此在规划范围基础上重新划定了拟设矿区范围,拟设的矿区范围符合规划重叠率要求,由于规划矿种水饱和状态下的强度无法满足建筑石料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需求,将拟设范围矿种调整为制灰用石灰岩矿。 二、设立条件和风险 本矿的设立,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1)历史上曾设立采矿权,(2)符合房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3)作为房县人民政府支持的循环经济产业园配套服务的原材料,(4)山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原为甲类矿产,作零星分散。基于拟设采矿权范围周边居民点很多,无法满足爆破安全距离(顺坡不小于450米),本矿只能机械开挖,不能爆破开采。 1.2编制依据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简称“三合一方案”,由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三者合而为一,其简化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相关审批审查程序,提高了矿业权审批效率,切实减轻了矿业权人负担。 1.2.1“三合一方案”编制依据 1.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严格执行责任清单推进简政放权提高矿业权政务服务效能的通知(鄂土资规[2016]2号) 2.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复绿方案编制及评审工作的通知(鄂土资办文[2016]22号) 1.2.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依据 一、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令第4号 5.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6.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15]53号 二、引用的技术规范、标准 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国土资源部 2.湖北省固体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要求试行湖北省国土资源厅 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4.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 5.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2005-2005 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2012 7.矿山安全标志GB 14161-2008 8.安全帽GB 2811-2007 9.安全带GB 6095-2009 1.2.3矿山地质环境保持与恢复治理方案依据 一、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1996年8月施行 2.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2004年3月施行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2009年5月施行 二、引用的技术规范、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23-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2011年8月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1010-201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2017年11月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2014年6月实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18-200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2006年9月实施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19-2006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2006年9月实施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20-2006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2006年9月实施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21-2006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2006年9月实施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183-2005地下水监测规范2006年3月实施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行业标准TD/T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2000年10月实施 1.2.4土地复垦方案依据 一、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14年7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主席令第39号,2011年3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3年1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1998年8月29日 8.土地复垦条例2011年3月 二、地方性行政法规 1.湖北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1999年9月 2.湖北省土地复垦实施管理办法1995年9月 三、政策文件 1.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9号 2.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 3.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及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 4.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切实做好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工作的通知鄂国土资发[2007]77号 5.国务院关于促进集约节约用地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3号 6.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改进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办法的通知鄂土资发[2009]63号 7.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实施土地复垦条例的通知鄂土资发[2011]102号 四、标准规范 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 2.防洪标准GB50201-2014 3.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 1036-2013 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GB/T7929、GB/T5791 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1995 6.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16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 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1998 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 50288-2018 1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12年 11.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2003 12.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2003 1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 14.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 1031.1-2011 15.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DB42/T 681-2011 16.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DB42/T 682-2011 五、地方规划 1.十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1.2.5其他编制依据 2019年11月,湖北荆襄豫勘查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提交了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普查报告,经评审,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普查工作及普查报告的编制总体达到要求,拟设采矿权范围内累计查明制灰用石灰岩矿333类资源量2694千吨,其中消耗333类资源量168千吨、保有333类资源量2526千吨。 1.3编制目的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目的 方案编制的目的在于论证资源开发的合理性,为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审批和授予采矿权提供科学依据;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产品方向、资源储量利用、开采回采率、综合利用率和矿山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科学性、先进性、合规性的评估,为监督管理和矿产资源有偿化使用评估提供依据;同时指导矿山开采初步设计、并约束采矿权人科学合理的利用矿产资源。 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编制目的 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前提下,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技术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等,并做出总体部署和合理安排。 三、土地复垦方案依据编制目的 根据土地复垦的相关规定和政策,为了将生产建设单位的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措施和计划落到实处,为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监督检查以及土地复垦费上交等提供依据。编制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落实土地复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保证土地复垦义务落实。根据土地复垦条例,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按照“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由生产建设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称土地复垦义务人负责复垦。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按照土地复垦标准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规定编制土地复垦方案。 2.有利于矿山合理用地、保护土地资源。通过编制土地复垦方案,对采矿造成的损毁土地进行分析和预测,确定土地损毁类型和面积,源头控制,尽量减少矿山生产对土地、环境资源的破坏。通过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把对土地资源的保护纳入到矿山生产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当中,禁止矿山乱占滥用土地现象,从源头上实施对土地资源的保护。 3.有利于保障损毁土地的及时复垦、恢复生态环境。根据各类土地的损毁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分阶段进行土地复垦,保证损毁土地的及时复垦。结合周边生态环境及当地土地利用情况,确定最适宜的土地复垦方向,恢复项目区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4.确定复垦标准,合理预测复垦经费。根据相关的技术标准,结合矿山的实际情况,制定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并计算工程量,合理地预测工程费用,落实好复垦资金的来源。 5.为做好矿山土地复垦管理和监督检查提供依据。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有利于相关部门监督检查责任单位复垦义务的履行情况,确保土地复垦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项目概况 2.1矿山基本情况 2.1.1矿区位置、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一、交通位置 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位于房县南西西260方位直距约16千米处,行政区隶属房县管辖。S305省道位于南侧1.5千米处东西向穿过,村村通公路自东向西贯穿矿区,交通十分便利(见交通位置图)。 工作区范围 图2-1 矿区交通位置示意图 二、自然经济地理概况 1、地形地貌 矿区内海拔高度569-478m,相对高差91m,本区属低山丘陵区。区内水系较发育,由北向南的支流汇入马拦河,支流流经矿区中部,当地居民用水多取于深井地下水。区内植被较发育,山体岩石部分裸露。 2、自然气候 本区属亚热带山区气候,冬冷夏热,年气温变化在-10℃-40℃之间,7-9月为多雨季节,12月至次年2月为冰冻期。 3、工作区土壤 项目区主要是黄棕壤和粘土黄褐土,表土从上至下呈褐色至棕黄色,一般表层多呈酸性,中部呈微酸性,下部呈中性。土壤剖面构型为有机质积聚层-棕色的淀积粘化层-母质层,由动植物残体和分泌物、云母粘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土壤有机质腐殖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一般的自然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可达30g/kg左右。 ZP2-1 Ⅰ号矿体东侧土壤二调图土地类型为其他草地 ZP2-2 Ⅰ号矿体西侧土壤二调图土地类型为有林地 4、周边生物 本区地貌类型简单,气候变化明显,物产丰富。特产资源主要有红薯、板栗、核桃、木棕、木耳、食用菌等,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鲫、泥鳅、鳝、鲢、草鱼等。项目开采区无国家一、二级保护树种,多为松、杉、栎等乔木灌木;也无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区内野生动物较少,主要有野兔、黄鼠狼、鼠类、蛇类、山雀等。 5、周边经济 区内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玉米、豆类、薯类、蔬菜类经济作物有花卉、小水果、茶叶、黄姜等。区内矿产资源较为贫乏,主要矿种有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石等。 三、社会经济情况 1、行政区划与人口 本区行政区划隶属房县军店镇管辖,军店镇地处房县城区西郊,位于县城西14公里。军店镇镇政府下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社区、月明、双柏、向家湾、何家村、下茅坪、上茅坪、三溪沟、易沟、小峪、军马、指北、中村。 2、经济状况 军店镇是房县的农业大镇,所辖13个行政村都毗邻城区。据媒体报道,镇区的13个村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了林药间作,果茶套种等种植特色村和交通运输、食品加工等专业村,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格局。 2.1.2矿业权设置现状 工作区原设置有一个采矿权,依据房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房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拟新设采矿权为湖北省房县黄家湾矿区制灰用石灰岩矿,拟设采矿权面积0.235平方公里,开采标高569-500米。 表2-1 拟设采矿权设置情况一览表 拐点序号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区块 1 3549471.80 37460095.36 面积(西侧) 0.109平方公里 2 3549547.70 37460273.87 3 3549547.70 37460511.58 4 3549347.29 37460582.32 5 3549233.12 37460434.66 6 3549362.04 37460095.36 7 3549603.05 37460710.65 面积(东侧) 0.126平方公里 8 3549709.70 37460818.83 9 3549711.04 37461029.87 10 3549393.99 37461085.35 11 3549285.04 37460772.39 12 3549343.18 37460710.65 2.1.3矿区开采概况 一、矿区开采区现状概况 通过调查了解到,原矿区曾在东侧试采,表层弱风化的矿石可作为当地水泥厂的水泥配料,新鲜坚硬的矿石可作为建筑石料和制灰用。原矿区西侧曾有民间试作石灰窑采点,可见局部露采点,受规划限制不在本次拟设范围内。 矿区曾零星开采过,开采无序,遗留有2处小采坑,遗弃有多处废石堆和人工边坡,大致形成东西长约200米、宽100米的不规划长方形。剥离标高535-510米,最大高差约25米。 ZP2-3 遗留的露天采场和人工边坡 二、矿区勘查历史简介 上世纪80年代末湖北省第五地质大队在该地进行过15万路线地质调查,探寻房县红层盆地中的盐、石膏等矿产。 2014年2月,襄樊市三六零矿山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编制了湖北省房县小峪矿区水泥用石灰岩矿普查报告,该报告经认定后作为该区采矿权划定的依据。 2.2矿区资源概况 2.2.1矿区地质及构造特征 本区新生界白垩-第三系(K-E)为一套泻湖-陆相沉积岩建造,呈角度不整合覆于古生代地层之上。 一、地层 据区域地质资料及矿区实际调查,矿区内地层较简单,主要为第三系始新统核桃园组(E2h)及第四系Q,岩性特征由老至新叙述如下。 1、第三系始新统核桃园组(E2h) 结合本矿区岩性特征实际,将其划分为三段,由老至新如下 第一段(E2h1)淡红、褐红色及黄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未见底。厚度大于40m。 第二段(E2h2)米黄、浅红色、灰白色中厚-厚层状石灰岩。厚度15-35m。 第三段(E2h3)灰白色松散状砂岩、细砾岩,未见顶。厚度大于35m。 2、第四系(Q) 零散分布于洼地、山坡、山麓,岩性为褐黄色粘土、砂质土,厚度一般在1~5m。 二、构造 总体为一层状单斜构造,地层总体呈近东西走向,总体倾向南,为160~ 210,倾角一般在10左右。 矿区节理构造不甚发育,大部分平直,常见两组38∠68、152∠67。 三、岩浆岩 未见岩浆岩出露。 四、变质作用 矿区岩石遭受变质作用影响,绢云母化和褐铁矿化也较为常见,在地表低凹以及沿节理裂隙处,由于表生氧化作用引起少量铁质浸染和泥化。 2.2.2矿床体地质特征 一、矿体特征 矿体赋存于第三系始新统核桃园组第二段(E2h2)中,为一套湖-陆相沉积层状矿床,岩性较单一,为米黄、浅红色、灰白色中厚-厚层状石灰岩。地表分布于矿区东部,赋存标高500~569.05米。其上覆为顶板,岩性为灰白色松散状砂岩、细砾岩,两者岩性有明示差异;下伏为底板,岩性为淡红、褐红色及黄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以见到黄绿色泥岩为两者界线。矿体呈层状单斜构造,产状与地层一致,即地层总体呈近东西走向,总体倾向南,倾向为160~ 210,倾角一般在10左右。矿体沿走向延伸大于900米,沿倾向出露宽度30~100米,厚度15~25m。 ZP2-4 中厚层状石灰岩(矿体) 二、矿石质量 1、主要化学成分 根据2014年2月襄樊市三六零矿山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提交的湖北省房县小峪矿区水泥用石灰岩矿普查报告中化学分析结果,将各矿层矿石主要化学成分简述如下 CaCO3MgCO3最高92.69,最低84.79,平均88.94;CaO最高48.79,最低45.34,平均46.86;MgO最高3.12,最低1.75,平均2.54;残渣质(SiO2)含量最高3.95,最低2.35,平均3.3。 本次验证和补充基本分析样评述如下,拣块样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的区域值略高于以往刻槽样平均值。 CaCO3MgCO3最高93.66,最低81.35,平均89.70;CaO最高51.06,最低45.87,平均47.68;MgO最高3.17,最低1.11,平均2.19;残渣质(SiO2)含量最高7.19,最低3.08,平均5.54。 2、其他有益有害组分 矿层中其他组分中均为有害成分,根据分析结果,矿体其他有害化学成分含量均较低,K2O含量0.21-0.39,Na2O含量0.27-0.46,SO3含量0.49-0.95。 3、矿体平均品位 根据矿层化学分析结果,经对样品进行平均计算,矿体平均品位为CaCO3MgCO3为88.94,SiO2为3.30。 三、矿石类型 矿石类型单一,为米黄、浅红色、灰白色中厚-厚层状石灰岩。主要矿物成分由方解石组成,含量70;零星分布的介形虫碎片,粒径0.4-1.2mm,含量2左右;有孔虫,粒径0.2-0.5mm,含量2左右;腕足碎片,粒径1.3mm,含量1左右;棘皮碎片,粒径2mm,含量2左右;藻团粒及藻豆粒,粒径0.2-1mm,含量23左右。 三、矿体围岩 矿体围岩主要由顶底板和覆盖层组成,特征简述如下 1、覆盖层 主要为第四系,岩性为褐黄色粘土、砂质土,分布于洼地、山坡、山麓,厚度一般在1~5m。为了解覆盖层对矿体的影响程度,本次通过地质填图大致圈定了其分布范围,经研究其对本次矿体圈定无影响。 ZP2-5 褐红色及黄绿色泥岩矿体底板) 2、矿体顶底板 矿体顶板岩性为灰白色松散状砂岩、细砾岩,矿体底板岩性为淡红、褐红色及黄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由于二者化学成分明显不能满足工业指标要求,故将其圈为围岩。 ZP2-6 松散状砂岩、细砾岩矿体顶板) 2.2.3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通过调查,工作区南西220约3.7 Km华新房县水泥有限公司利用的石灰岩,其含矿层与本矿床同层位、同类型,只需将一定粒度的块石通过煅烧,即可达到普通生石灰质量要求。 2.2.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一、水文地质条件 1、矿区含、隔水层的分布与特征 矿区是以溶蚀裂隙水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各地层富水性均较弱。按含水介质与水力性质大致可将矿区含水层分为三类,即第四系残坡积孔隙含水层、溶蚀裂隙含水层和相对隔水层,现分述如下 ①.第三系始新统核桃园组第一段(E2h1)相对隔水层淡红、褐红色及黄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厚度大于40m,节理裂隙不发育,为矿体底板。根据省区域地质志的水文地质资料,含水层富水性弱。 ②.第三系始新统核桃园组第二段(E2h2)溶蚀裂隙含水层米黄、浅红色、灰白色中厚-厚层状石灰岩,厚度15-35m。岩溶、节理裂隙相对发育,少量地表溶蚀裂隙向深部延深,形成了导水通道。根据省区域地质志的水文地质资料,含水层富水性弱。 ③.第三系始新统核桃园组第三段(E2h3)孔隙含水层灰白色松散状砂岩、细砾岩,未见顶。厚度大于35m。为顶板,含孔隙水但透水性弱。 ④.第四系(Q)孔隙含水层零散分布于洼地、山坡、山麓,岩性为褐黄色粘土、砂质土,厚度一般在1~5m,含孔隙水但透水性弱。 2、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区内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大气降水除少部分通过裂隙直接补给外,主要的补给途径是通过覆盖层和顶板间接渗入补给地下水。矿区地势有利于自然排水,大气降水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并能迅速排泄到矿区中部的河沟。整个矿区属大气降水补给区,矿区四周山坡及冲沟为径流区,中部的水沟属排泄区,总体构成一个局部较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区内由于地势相对较高,地表水排泄条件较好。 3、矿坑充水因素 拟设矿区内岩层富水性对矿床充水影响不大,未来矿山开采方式为山坡型露天开采,当地侵蚀基准面标高为478.58米,矿床开采形成的矿坑最低开采标高为500米,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地表水对露天采场充水基本无影响。而大气降水是未来矿坑充水的主要因素,其充水方式有两种,一是大气降水直接进入采矿场;二是地下水沿裂隙渗入采矿场内,这种充水主要是受雨季持续降水影响。 4、矿坑涌水量预测 引用普查报告,根据水文地质手册的地表径流系数,结合本矿段地形、地貌和补给区内的含水层的裂隙不甚发育的特点,以及地区经验值,在涌水量预测中,地下径流系数取地区经验值0.2参与计算;根据收集的气象资料,取年日最大降水量为231.7mm/d;正常降水量为3.79mm/d;含水层补给面积据1/2000地形地质图和影响半径圈定的补给面积。 矿坑涌水量预测采用以下简化计算公式Q2.74FAψ 式中Q预测大气降雨补给矿坑水量m3/d,F大气降雨补给面积m2,A日平均/日最大降雨量mm/d,ψ地下径流系数。 计算结果如下表。 表2-2 采矿场涌水量计算成果表 矿体编号 Fm2 Qm3/d 备注 日平均 日最大 Ⅰ 74854 6.5 396.0 矿段东侧 Ⅰ 47893 4.1 253.4 矿段西侧 地表水径流系数法计算的矿坑涌水量是取矿山露天采坑的最终开采平面进行预测,径流系数采用经验值,而实际开采时,露天采坑是分阶段开挖、分阶段复垦的,采场工作面的实际面积可能小于采坑最大开采平面面积,因此,计算的矿坑涌水量与实际涌水量可能存在偏差。将来建议矿坑涌水量根据矿山开采时的实际涌水量进行排水方案调整。 5、矿区供水条件 矿山生产规模较小,用水可取自矿区中部河沟水源,可采用洒水车供应,满足矿山生产时道路洒水、降尘等需要。生活用水引自自来水供水系统。 6、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小结 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矿床属主要以溶蚀裂隙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容水空间不发育,富水性弱。因此,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二、工程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岩组 根据矿区岩石种类、结构类型、抗压值和矿区岩性的分成情况等,可将其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岩组碳酸盐岩岩类(Ⅱ1)、层状岩类(Ⅱ2)和松散软弱岩类(Ⅳ),按地层由老至新简述如下 ⑴.第三系始新统核桃园组第一段(E2h1)主要分布于分布于矿区东部。淡红、褐红色及黄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厚度大于40m。本矿区此层未取抗压样,类比区域工程地质资料,属薄、薄-中层状结构软弱-半坚硬岩类(Ⅱ2)。 ⑵.第三系始新统核桃园组第二段(E2h2)主要分布于分布于矿区东部。岩性为米黄、浅红色、灰白色中厚-厚层状石灰岩,厚度15-35m。节理较发育,根据本次采场抗压样测试结果,抗压强度平均值为57.87MPa,属层状结构坚硬(局部)--半坚硬的碳酸盐岩岩类(Ⅱ1)。 ⑶.第三系始新统核桃园组第三段(E2h3)主要分布于矿区东部。灰白色松散状砂岩、细砾岩,厚度大于35m。本矿区此层未取抗压样,类比区域工程地质资料,属薄层状结构软弱岩类(Ⅱ2)。 ⑷.第四系Q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岩性为褐黄色粘土、砂质土,分布于洼地、山坡、山麓,厚度一般在1~5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物理力学性质较差,为本区的松散软弱岩类(Ⅳ)。 2、岩矿石物理力学性质 普查工作对第三系始新统核桃园组第二段(E2h2)作了抗压强度力学试验,共6件,抗压强度最大64.07 MPa,最小54.49 MPa,平均57.87 MPa。 根据矿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