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湖北省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湖北省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湖北省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湖北省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湖北省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 利川市瑞鑫矿业有限公司 2019年5月 目 录 前 言1 第一章 矿山地质环境背景8 第一节 自然地理8 第二节 矿产资源概况9 第三节 开采技术条件11 第二章 矿山开发利用方案15 第一节 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15 第二节 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16 第三节 矿床开采20 第四节 选矿及尾矿设施22 第五节 总体运输及公用辅助设施22 第六节 职业卫生与安全24 第七节 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31 第八节 建设工期与技术经济34 第九节 开发方案简要结论38 第三章 矿山土地复垦40 第一节 土地复垦方向可行性分析40 第二节 土地复垦质量要求与复垦措施50 第三节 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53 第四节 土地复垦投资估算58 第五节 土地复垦服务年限与复垦工作计划安排68 第六节 土地复垦效益分析69 第七节 保障措施70 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72 第一节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72 第二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78 第三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79 第四节 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81 第五节 经费估算及进度安排82 第六节 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86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90 附 图 目 录 图 号 图 名 比例尺 01 湖北省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地形地质图 11000 02 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储量估算图 11000 03 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基建终了平面图 11000 04 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开采终了平面图 11000 05 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开采边界典型剖面图 11000 06 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采矿方法示意图 11000 07 利川市土地利用现状图 110000 08 利川市土地利用规划图 110000 09 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土地损毁预测图 11000 10 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土地复垦规划图 11000 11 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 11000 12 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 11000 13 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部署图11000 附 表 目 录 1、矿山基本情况表 2、矿山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现状调查表 4、土地复垦审查表 5、土地复垦现场踏勘表 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审查申请登记表 附 件 目 录 1、申请书 2、委托书 3、承诺书 4、土地复垦承诺书 5、勘查报告评审备案复印件 前 言 一、编制背景及目的 湖北省利川市石马矿区原已设置一家采矿权,矿山名称为利川市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采矿权人为利川市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现更名为利川市瑞鑫矿业有限公司),矿山采矿许可证号为C4228022011107130118939,于2016年10月11日到期。采矿权人为了继续开采,延续其采矿许可证,于2019年3月委托恩施龙腾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对该矿区进行地质勘查工作,并编制提交湖北省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至2019年2月底),由恩施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专家评审通过,报请恩施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进行了备案。根据相关法规,该采矿权人委托我公司为其编制湖北省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其主要目的是为矿山合理、规范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土地复垦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同时为矿山办理采矿许可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费用管理提供依据。 二、编制原则 (一)固体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编制原则 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编制内容和深度,应以编制的目的和用途为中心,力求实现编制内容齐全、数据准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结论明确。应能满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矿产资源的科学管理、有效监督和实施矿业权有偿化处置的需要; 2、应符合国家、省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程和标准。 3、在矿方提供各项技术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该矿区范围内的资源条件,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合理的开拓方式,采场布置和采矿方法。 4、配备切实可行的采区装备,提高机械化水平。 5、生产系统和生活设施,力求灵活方便,以少投入早见效为目的。 6、对矿区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工业卫生、环境保护,开采后的土地复垦、土地合理利用,给予充分重视,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二)土地复垦编制原则 土地复垦的编制立足于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思想,从企业和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根据矿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按照经济可行、技术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结合项目特征和实际情况,体现以下复垦原则 1、源头控制、预防与复垦相结合; 2、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3、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对矿区生态系统的特性,尽量保护与利用原有绿色植被,以保护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 4、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结合当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满足当地土地主管部门相关的政策规定,细化采区土地复垦的近期目标; 5、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6、目标完整,责任明确的原则。根据土地复垦服务年限内对土地造成的完全破坏进行复垦的整体设计、整体预算复垦费用。按规定要求提取和预存土地复垦费用,保障项目区复垦目标的实现。 (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编制原则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是实施保护、监测和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地质依据之一。本方案不代替相关工程勘查、治理设计; 2、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业”、“因地制宜,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 3、应在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或矿山开采设计等基础上编制,并符合相关规划; 4、方案编制的区域范围包括开采区及采矿活动的影响区。 5、矿山企业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者开采方式的,应当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三、方案编制的依据 本报告编制所引用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政策性文件、行业技术规范、标准以及已有的基础技术资料如下 (一)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2009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 (二)法规 1、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14年; 2、土地复垦条例2011年; 3、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 4、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 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2004年); 6、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78号,2000年);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 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 10、矿产资源开发登记管理办法2015年。 (三)部门规章 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发布金属非金属矿山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二批)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一[2013]101号); 2、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13]80号); 3、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2013年; 4、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9号; 5、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36号令,2011年); 6、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 7、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3]。 (四)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性文件 1、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严格执行责任清单推进简政放权提高矿业权政务服务效能的通知(鄂土资规[2016]2号); 2、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复绿方案编制及评审工作的通知(鄂土资办文[2016]22号) 3、省安监局关于推进金属非金属矿山机械化开采的指导意见(鄂安监发〔2014〕42号); 4、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六条规定(湖北省安监局,2013年4月3日); 5、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安监局等部门湖北省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关闭实施方案的通知(鄂政办函〔2013〕23号,2013年3月3日); 6、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固体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要求(试行)的通知(鄂土资发[2012]108号文); 7、湖北省安全监管局关于贯彻落实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鄂安 [2009]236号,2009年10月20日); 8、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转发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鄂土资办文[2009]104号); 9、湖北省财政厅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执行(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鄂财综发〔2007〕42号; 10、关于转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中小型露天采石场推广中深孔爆破开采技术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鄂安〔2007〕133号); 11、关于在金属非金属矿山推广相关实用安全生产技术的通知(安监总局[2006]246号); 12、关于转发国家安监总局在中小型露天采石场推广中深孔爆破开采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安监总局[2006]246号); 13、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 225号)。 (五)技术规范及标准、规程 1、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 2、湖北省固体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要求(试行)(2012年); 3、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2011;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 0223-2011);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7、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2005-2005); 8、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12年。 (六)以往地质工作概况及矿山基础资料 (1)湖北省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编制委托书。 (2)2019年3月恩施龙腾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湖北省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至2019年2月底)(恩施州自然资储备字[2019]2号)。 四、方案适用年限 据湖北省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至2019年2月底),矿区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22b)755.6千吨,已消耗111b资源储量106.6千吨,现保有(122b)649千吨。本次设计利用储量为649千吨,建设规模为100千吨 /年,回采率按90计算,服务年限约为5.8年。 矿山生产年限为5.8年,矿山基建时间预估为4个月,考虑到对复垦成果的监测、管护,本方案设计监测、管护期为1年,因此,土地复垦方案的服务年限为7年,实际起算时间以颁发采矿许可证时间为准,土地复垦服务年限顺延。若矿山未来继续扩大开采规模、变更开采范围或改变开采方式,则应按照矿山改、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矿山改、扩建设计方案重新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以适应矿山生产活动及采矿不同阶段的需要。 五、项目概况 (一)区内采矿权设置情况 区内已设置一个采矿权,采矿权人有关资料详见下表0-1。 表0-1 湖北省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采矿权基本情况表 采矿权人 利川市瑞鑫矿业有限公司 矿山名称 利川市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 采矿许可证编号 C4228022011107130118939 经济类型 私营独资企业 开采矿种 建筑石料用灰岩 开采方式 露天开采 生产规模 100千吨/年 采矿许可证有效期 2011年10月11日至2016年10月11日 发证机关 利川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矿山范围拐点坐标 1980年西安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1 X3362451.50 Y36587406.17 1 X3362457.05 Y36587520.77 2 X3362408.27 Y36587465.14 2 X3362413.82 Y36587579.74 3 X3362341.62 Y36587395.58 3 X3362347.17 Y36587510.18 4 X3362243.59 Y36587324.99 4 X3362249.14 Y36587439.59 5 X3362335.28 Y36587196.69 5 X3362340.83 Y36587311.29 6 X3362361.31 Y36587368.73 6 X3362366.86 Y36587483.33 矿区面积 0.0166平方公里 开采标高 1549.5-1460.0米 由于采矿许可证已到期,采矿权人于2019年3月向利川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申请延续其采矿许可证。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根据本次现场调查,矿山开采矿种为三叠系中下统嘉陵江组地层(T1-2j),矿石类型为灰色、深灰色中至厚层状灰岩夹白云质灰岩。该矿山采矿许可证到期后,一直处于停产状态,未曾开采,现保有资源储量(122b)649千吨。 (三)项目主要特征 截至2019年2月底,矿区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22b)755.6千吨,已消耗111b资源储量106.6千吨,现保有(122b)649千吨。 设计利用资源储量为649千吨,回采率按90计算,可采储量为584千吨。 按矿山建设规模100千吨/年,矿山服务年限约为5.8年。 矿山产品单一,采出矿石经粗加为各类型建筑用石料,直接销售。 公路开拓-汽车运输。 (四)矿山基本情况 1、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 (1)矿山地理位置 矿区位于利川市城区320方位、直线距离约9.0km,行政区隶属利川市凉雾乡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854′22″~10854′35.8″,北纬3022′34″~3022′43.5″,矿区有简易公路与矿山西南侧的318国道相连,直距3.0 km,交通条件方便(见图0-1)。 图0-1 交通位置图 (2)自然经济地理概况 矿区地处中山区,属鄂西南山区构造剥蚀地形,地貌形态多见残丘、孤峰、槽谷、缓坡台地等,为构造剥蚀地貌景观。最高点为矿区南西侧山峰,海拔标高1546.40米,最低点位于矿区北西侧,海拔标高1380米(可视为当地侵蚀基准面),相对高差164.4米,区内冲沟发育,总体显侵蚀、剥蚀地形地貌景观。区内植被发育,山高坡陡,属地质工作困难区。 矿区属亚热带湿润性高山带气候类型,具有降雨充沛,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据利川气象站资料,利川累年平均气温为12.9℃,各月平均气温在2.2℃(1月)~23.0℃(7月)之间,各月极端最高气温在17.5℃(1月)~34.3℃(7月)之间,各月极端最低气温在-10.2℃(1月)~12.3℃(8月)之间;12月一次年3月为积雪期,最大雪厚280mm;海拔1200m以上的高山地带,气候寒冷,冬长夏短,风大雪多,易涝少旱,年平均气温11.1℃,无霜期210天,年降水量1378mm,主风向为SE。 区内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主产玉米、马铃薯及水稻;经济作物有茶叶、药材、白肋烟等。工业主要为建筑石料用采石场。农村已进行了电网改造,并和华中电网联网,生活、生产用电不存在问题。 2、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利川市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山2011年5月建场,同年10月取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2011年10月11日至2016年10月11日,开采矿种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采矿许可证到期后,一直处于停产状态,未曾开采,现已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延续。据本次现场调查,矿山开采方式为山坡露天开采,按照“由上而下,分台阶开采”的原则进行生产。矿山开拓运输系统已修建矿山道路分别到达开采水平,采矿设备和材料通过矿山道路运往各开采水平,各开采水平的矿石经爆破和二次破碎后由挖掘机装入自卸汽车,运往破碎站,经破碎后采用皮带机运至堆料厂。矿山剥离工作由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完成,地表覆土较少,由挖掘机直接挖掘,地表土可用于今后矿山复绿、复垦。矿床经多年开采,西面已形成较大的开采面及陡坡,现状损毁严重。 第一章 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第一节 自然地理 一、地形地貌 矿区地处武陵山北缘鄂西南构造侵蚀、溶蚀低山区,区内碳酸盐岩广布,溶蚀槽谷、洼地较发育,山峰耸立,沟谷纵横,展现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区内地势原呈独立山包,经多年开采后地貌发生变化,地势总体为西高南低,最高点为矿区西侧山峰,海拔标高1546.40米,最低点位于矿区北西侧,海拔标高1380米,相对高差164.4米(可视为当地侵蚀基准面),属浅切割低中山区。区内植被发育,山高坡陡。矿区周边未见地表水体分布,亦未见地下水出露,属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区。 二、气象水文特征 矿区属亚热带湿润性高山带气候类型,具有降雨充沛,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据利川气象站资料,利川累年平均气温为12.9℃,各月平均气温在2.2℃(1月)~23.0℃(7月)之间,各月极端最高气温在17.5℃(1月)~34.3℃(7月)之间,各月极端最低气温在-10.2℃(1月)~12.3℃(8月)之间;12月一次年3月为积雪期,最大雪厚280mm;海拔1200m以上的高山地带,气候寒冷,冬长夏短,风大雪多,易涝少旱,年平均气温11.1℃,无霜期210天,年降水量1378mm,主风向为SE。 第二节 矿产资源概况 一、矿区总体概况 (一)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湖北省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山属利川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规划的小型露天开采矿山,属已设矿山。 (二)本项目与矿区总体规划的关系 矿区位于利川市凉雾乡,经查阅矿业权设置方案平面图,其矿区周边不存在其它矿山,不存在矿山范围重叠现象。 二、矿区资源概况 (一)矿区地质及构造特征 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Q)和三叠系中下统嘉陵江组,各组岩性组合特征如下 1第四系Q 厚0.0 2.0米 土黄色、黄褐色亚粘土、亚砂土夹灰岩碎石块,松散堆积,表层为植物生长层,残坡积成因,主要分布在槽谷、洼地和缓坡地带以及山坡的溶沟、溶槽、溶坑中。矿区的西北、东、南侧均有分布。平均厚约0.9米,与下伏岩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三叠系中下统嘉陵江组地层(T1-2j) 厚>80米 为一套滨海~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矿石类型为灰色、深灰色中至厚层状灰岩夹白云质灰岩,单层厚11~50厘米,微晶-隐晶结构,层状构造,微波状水平层理。岩石致密、质硬性脆,是良好的普通建筑石料。 2、构造 矿山位于小青垭背斜南西倾伏端的北西翼,区内未发现大的断裂及褶皱构造,产状倾向290~295,倾角7~9。整体上为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岩层中发育两组节理第一组产状105∠85,每米四条,微张,可见长度1~2米,面上有铁锰质浸染,整体面较平直;第二组产状175∠87,每米3~4条,多呈闭合状态,面平直光滑,可见长度1~3米。区内未见深大断裂构造,地质构造条件简单。 (二)矿床(体)地质特征 矿层赋存于三叠系中下统嘉陵江组地层(T1-2j)地层中,由灰色、深灰色中至厚层状灰岩夹白云质灰岩组成。矿体基本裸露于地表,出露标高为1549.5-1460米,可采矿层一层,呈层状产出,层位稳定,矿体整体连续性好。矿体长大于210米,宽大于30米,矿体埋深大于89米。受地质构造营力作用,沿倾向矿体有一定变化,沿走向矿体变化较小。 (三)矿石加工选矿性能 矿石自然类型为灰岩,工业类型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石类型较单一,主要为石灰岩夹少量泥质灰岩和砂质灰岩。该矿山矿石未做化学成分分析,未分品级,但该矿山经多年生产实际表明,所生产的碎石料能够满足当地一般基础建设对建筑石料质量要求。 根据该矿山以往的生产实际表明,先对表层的第四系覆土及强风化层进行剥离后,通过中深孔爆破落矿,利用600900破碎生产线一套能加工成建筑所需的碎石、粗砂和细砂。根据矿石用途,主要进行物理加工,原矿经机械破碎、筛选成细砂、粗砂、碎石等。矿石物理加工性能好, 加工工艺简单。 第三节 开采技术条件 一、水文地质 (一)地形地貌 矿区地处武陵山北缘鄂西南构造侵蚀、溶蚀低山区,区内碳酸盐岩广布,溶蚀槽谷、洼地较发育,山峰耸立,沟谷纵横,展现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区内地势总体为北西高南东低,最高点为矿区北西侧山峰,海拔标高1546.40米,最低点位于矿区北西侧,海拔标高1380米,相对高差164.4米(可视为当地侵蚀基准面),属浅切割低中山区。区内冲沟发育,总体显侵蚀、剥蚀地形地貌景观。区内植被发育,山高坡陡。矿区周边未见地表水体分布,亦未见地下水出露,属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区。 (二)气象水文特征 区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寒夏暖。年平均气温为11.5℃,最高月(7月)平均气温22.9℃,极端最高气温32.4℃;最低月(1月)平均气温1.9℃,极端最低气温-13.4℃;年均降雨量1387.8mm,其中5~9月为雨季,其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12月至次年的4月为枯水期,其余时间为平水期,10月至次年3月为降雪期。冬季为偏北风,夏季为东南风,最大风速为15m/s,全年平均风速为0.5m/s。 (三)矿区含水层与隔水层组 根据区内分布各岩土层性状划分含(隔)水层。 (1)第四系含碎石亚粘土、亚砂土孔隙含水层 Q。 该层组结构较松散,孔隙发育,显透水性。 (2)三叠系中下统嘉陵江组岩溶裂隙含水层(T1-2J) 该层由可溶性碳酸盐岩组成,其岩溶、节理裂隙发育,区域富水性强。但本区矿体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处于垂直渗流带,其岩溶、裂隙为降水下渗通道,所处水文地质单元为区域补给-径流区单元,富水性弱。 二、工程地质 (一)工程地质岩组 根据各时代地层的地质、水文地质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及岩性组合特征,划分工程地质岩组如下。 (1)第四系松散软弱岩类工程地质岩组(Q) 分布局限,厚度不一,其性质松散松软,力学强度低;易饱水变形,力学性质具低承载力、高压缩性的特征,抗剪强度亦较差,高陡斜坡松散土类易坍塌滑移。 (2)三叠系中下统嘉陵江组坚硬层状灰岩工程地质岩组(T1-2J) 分布于整个矿区范围内,岩石坚硬,岩体间结合较好,稳固性较好,但岩溶节理裂隙易将岩块切割,引起岩石崩塌掉块。 (二)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矿山经多年开采,西面已形成较大的开采面及陡坡,爆破产生的废石顺山坡滑下,堆积,对矿区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山坡下没有村民生活,矿山开采对村民的人生财产安全没有影响。爆破作业产生危岩体,随时都有垮塌的可能,对过往村民的生命安全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但危岩体体型相对较小,只要及时清理,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矿区现状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通过本次核实工作调查,矿体分布地形较陡,岩层间软弱结构面及节理裂隙的存在,易引起岩石的崩落,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应从上至下采用台阶式分层开采,严禁采用扩壶爆破、掏底崩落、掏挖开采和不分层的“一面墙”等开采方式。总之,应规范采矿,多加防范与监测,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现状边坡稳定性基本稳定。现状工程地质属以碳酸盐岩边坡垮塌、滚石为主的开采技术条件中等类型。 三、环境地质 (一)区域地震地质与地壳稳定性评价 鄂西山区自第三纪喜山期以来,地壳运动主要表现为间歇性、不均匀抬升,形成多期夷平面和多级河流阶地地貌,多期夷平面基本保存完整,第四纪未发生构造变动现象,显示本区以大面积整体隆升为主,地震地质背景总体显示为弱震、微震频繁和震源深度浅的特征。 在鄂西南和鄂西山区范围内,历史上发生的强震,多出现于咸丰、利川、秭归等地。如于公元1856年6月10日发生在咸丰县大路坝的6.25级地震,震中烈度为Ⅶ度,造成严重山崩地震灾害;1931年7月1日发生于利川县斑竹园的5级地震,震中烈度为Ⅵ度;1979年5月22日发生于秭归县龙会观地震,震中烈度为Ⅶ度。但未造成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上述这些大地震的震中,与本矿区相距均较远,对本矿区影响轻微。近年来,三峡库区相继发生地震,但震级小,地震烈度不超过Ⅴ度,说明本区地震活动水平不高。 根据2015年版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1400万以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T50011-2010等有关资料规定,利川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综上所述兴龙坪矿区一带属于地壳稳定区(见图1-2)。 图1-2 区域地震烈度及地震震中分布图 (二)矿山环境地质现状评价 通过11000环境地质调查,矿山采矿许可证到期后,一直处于停产状态,未曾开采。矿区除遗弃堆积的废石不规范堆放产生小规模土体滑移外,未见地面塌陷、泥石流、地裂缝等其它地质灾害。人类工程活动造成地质环境的破坏主要为采矿权人在采矿过程中对地形地貌及土地资源造成了破坏,存在水土流失环境地质问题,但规模极小,影响甚微。矿山内现状对水、土无污染,地质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矿山现状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矿山环境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预测矿山的不良地质现象表现为局部第四系水土流失,主要为强降水形成地表面流携带松散粘性土流失,形成基岩裸露,破坏土地资源,因其区内为灌木、荆棘,不会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矿区主要矿石化学成分为CaO,不易分解有害物质,对水土无污染。另外随着矿山的不断开发,挖损破坏土地趋于严重,植被破坏,同时表土剥离物压占部分土地,对土地资源影响和地形地貌景观造成影响。 矿区目前的废石量规模较小,但随着矿区的继续开采,废石的数量加大。如果不及时妥善转移处理,会侵占作业面的空间和破坏矿山设施,出现安全事故,诱发灾害。建议建立和完善废石处理设施,及时转运废石,保证矿山生产稳定和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在今后的开采作业中,则可避免出现较大的环境地质问题。 矿区环境地质预测评估结论未来开采活动对矿区地质影响程度较轻,将来土地复垦、生态重建后矿山地质环境较易恢复。 (四)小结 (1)本区地势为低中山地带,区内雨量较充沛,主要的灾害性气候为暴雨。区内季节性溪流不发育,大气降水是本区各类含水层的主要补给来源,对矿体开采影响较小。 (2)矿山地形地貌单一,地质构造条件简单,分布的含(隔)水层组单一,补径排条件简单,未开采资源均位于当地视侵蚀基准面之上,矿区属以岩溶裂隙为主,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岩溶充水矿床类型。 (3)本区矿床工程地质为块状岩类矿床,现场观测灰岩岩层裂隙节理较发育。爆破形成的松散岩块及堆积的矿石可能造成崩塌灾害,对过往行人生命财产形成一定的威胁。工程地质属以碳酸盐岩边坡垮塌、滚石为主的开采技术条件中等类型。 (4)本区基本地震烈度小于Ⅵ度,预测今后矿区开采活动引发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有第四系水土流失,随着矿山的不断开发,挖损破坏土地趋于严重,植被破坏,同时表土剥离物压占部分土地,对土地资源影响和地形地貌景观造成影响。矿山环境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综上所述,本矿区的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属以碳酸盐岩边坡垮塌、滚石为主的开采技术条件中等的矿床类型(Ⅱ-2)。 第二章 矿山开发利用方案 第一节 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一、矿产品需求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一批重点工程建设需要大量优质建筑石料用砂石料,前几年经济效益一直不错,尤其是近年来,建筑石料用砂石料一直处于紧俏状态,市场前景持续看好。目前恩施州境内,多条高速路、铁路的相继建成,由于交通条件的优势,将会大大提高产品的销路。 在目前市场条件下,本项目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及安全等其它条件符合有关规定,在满足省、市、区矿产资源规划的前题下,矿山开采基本可行。市场对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的需求量还是有较稳定的上升空间。 二、产品价格分析 经当地市场调查,建筑石料用灰岩原矿销售价格在18~25元/吨,碎石成品价格在42~48元之间。本方案采用的价格水平为破碎之后碎石料平均销价为45元/吨。 随着国家环保力度加大和国土资源部门对资源配置的合理调控和行政干预,仍将有一大批建材用石矿山于近年内关停。一些规模小、效率低、收益无法抵偿环保治理开支的小型企业必将退出。能实现规模化经营、规范化开采、开发与治理兼顾的大型矿山企业将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第二节 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一、开采方案 (一)矿床的开采方式 根据矿床赋存情况、地质条件、地形地势、地表径流等因素,以及现阶段开采工艺,确定本矿床的开采方式为从上之下露天削顶开采。 (二)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 1、矿山范围 据湖北省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至2019年2月底),矿山范围由6个拐点圈定(见表2-1) 表2 -1 矿区拐点坐标一览表 1980年西安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1 X3362451.50 Y36587406.17 1 X3362457.05 Y36587520.77 2 X3362408.27 Y36587465.14 2 X3362413.82 Y36587579.74 3 X3362341.62 Y36587395.58 3 X3362347.17 Y36587510.18 4 X3362243.59 Y36587324.99 4 X3362249.14 Y36587439.59 5 X3362335.28 Y36587196.69 5 X3362340.83 Y36587311.29 6 X3362361.31 Y36587368.73 6 X3362366.86 Y36587483.33 矿区面积 0.0166平方公里 开采标高 1549.5-1460.0米 2、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 (1)确定露天开采境界原则 ① 其最终境界上边坡线不能超过规定的矿山范围; ② 开采技术可行,安全合理; ③ 充分考虑边坡的稳定性; ④ 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⑤ 按工业指标剥采比≤0.5∶1。 (2)矿岩物理力学性质和采场边坡参数的确定 据现场对该岩类估测,该矿种属坚硬岩类,力学强度高,具可溶性,厚度较稳定,层状结构,稳固性好,岩体完整性好;采场最终边坡角按60设计。 (3)开采境界的确定 开采境界面积为0.0166km2,其开采标高1549.5-1460.0米。 (三)开采边界内资源储量 1、占用保有资源量 根据湖北省利川市石马矿区兴龙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至2019年2月底),该矿山拟占用的保有资源储量(122b)649千吨。 2、设计利用和可采资源储量 根据相关规定和矿山的地质勘探程度,在进行设计利用储量计算时,保有122b级储量不取可信度系数进行折算,矿山拟设计利用的储量为649千吨,采矿回采率按计90,可采资源储量584千吨。 3、潜在资源量 矿山外石灰岩矿产资源丰富且向深部还有质量较好的矿石,待矿山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时,可作为潜在资源量。 (四)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1、建设规模 根据矿山建设规模为10万吨/a,一年按有效工作日250天计算,需日产矿料0.04万吨,采用每天1班,每班8小时的工作制度。 矿山可采储量584千吨,按矿山建设规模10万吨/年,矿山服务年限约为5.8年。 2、产品方案 矿山产品方案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用石灰岩矿原矿。 3、“三率指标”汇总 核实报告在计算储量时已扣除了开采边坡平面投影楔形部分的储量、夹层后的储量;且计算时已扣除岩溶部分体积进行计算,考虑不同部位裂隙密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变化,本次设计开采回采率90。原矿经破碎后售出,不设选矿及尾矿设施,贫化率0。 (五)开拓运输方案 1、开拓运输方案的影响因素 影响开拓方案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方面 ①矿床赋存的自然条件。包括矿床赋存形成、地形、地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周边环境等,为拟定开拓方案的主导因素。 ②开采技术条件。包括开采境界的范围、生产规模、采矿方法、矿山总平面布局以及扩建要求等。 ③政策、法规因素。包括国家有关的技术、经济、安全以及环保的政策、法规等。 ④经济因素。包括设备投资、基建投资、建设周期、生产运营成本等。 开拓方案的设计原则。开拓方案的设计应从矿床赋存的自然条件出发,结合矿山总体规划和所选择的生产工艺以及矿床开采程序进行合理的选择,确保所设计的矿山第一,满足建设周期、矿石产量和质量的要求;第二,力争基建投资省、生产运营费用低、早投产、快过产;第三,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以提高生产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第四,响应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开拓运输方案的确定 矿山自生产以来一直采用汽车运输,机动灵活,弯转半径小,最宜与装载设备配套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