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织金县市场化治理矿山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矿山生态修复整改技术方案 贵州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0二二年八月 织金县市场化治理矿山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矿山生态修复整改技术方案 资质证书等级及编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甲级勘查单位 522017120185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甲级单位 522017130187 环境工程设计评价乙级单位 GHC-A0411 项目负责 技术负责 编 写 审 核 审 定 总工程师 总 经 理 编制单位贵州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2022年8月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1 第一节 项目来源1 第二节 总体目标与任务1 第三节 编制依据1 第四节 工作情况3 第二章 矿山概况5 第一节 矿山地理位置5 第二节 治理区土地利用状况5 第三章 自然生态地质环境条件7 第一节 自然地理7 第二节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7 第三节 水文地质条件8 第四节 工程地质特征8 第五节 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9 第四章 矿山生态问题10 第一节 损毁区范围10 第二节 土地资源损毁情况11 第三节 矿山生态问题11 第四节 前期恢复治理情况17 第五章 矿山生态修复方案18 第一节 基本原则18 第二节 修复治理对象18 第三节 修复治理工程方案的确定18 第四节 分部分项方案19 第六章 施工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22 第一节 复垦质量要求22 第二节 复绿工程要求22 第三节 环保要求23 第四节 临时设施要求23 第五节 跟踪监测23 第七章 治理工程费用预算25 第一节 编制依据25 第二节 编制说明25 第三节 费用预算及结果25 第四节 资金来源25 第八章 保障措施26 附图目录 图号 顺序号 图 名 比例尺 01 01 织金县市场化治理矿山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矿山整改修复区现状图 11000 02 02 织金县市场化治理矿山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矿山整改修复区工程部署图 11000 03 03-04 织金县市场化治理矿山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矿山整改修复区工程断面图 11000 04 05-06 织金县市场化治理矿山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矿山整改修复整改技术方案复绿工程大样图 / 第1章 前言 第一节 项目来源 根据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的函(黔环督办函〔2020〕21号)、毕节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关于加快推进全市21个市场化治理矿山修复项目整改的通知(毕资源规划发﹝2022﹞6号)要求和2022年4月中化地质矿山总局贵州地质勘查院编制的织金县市场化治理矿山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修复项目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中提出的有关金龙川煤矿复绿工程“治理效果不佳,不能满足生态修复要求。”的问题,受织金县自然资源局委托,贵州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织金县市场化治理矿山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矿山生态修复整改技术方案编制工作。 第二节 总体目标与任务 一、总体目标 把因矿产资源破坏的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条件、矿山生态系统及其危害程度等,在前期复绿复垦工作的基础上,补充实施矿山复绿复垦工程,依靠自然修复能力,结合必要的人工修复措施,对复绿效果较差区域的补充复绿复垦工作,消除地质安全隐患,改善水土环境,有效恢复生态功能。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方案,用以指导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矿区生态修复整改工作,达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二、任务 1、查明治理区及周围自然地理条件,地质背景,以及社会经济状况; 2、查明治理区存在的现状地质生态环境问题; 3、根据治理区存在的现状地质环境问题,制定生态修复方案,并对费用进行预算。 第三节 编制依据 一、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6);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部长令); 5、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保总局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财建[2006]215号); 6、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 7、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构建和谐矿山的通知(黔环通〔2007〕86号); 8、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2006年11月24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9、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矿山复绿工作的通知(毕府办函〔2017〕145号); 10、关于推进全市21个市场化治理矿山修复项目整改的通知(毕资源规划发[2022]6号)。 二、规范和标准 1、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2、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监测规范(DZ/T0221-2006); 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4、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T 50596-2010);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6、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GB 51044-2014); 7、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DZ/T0287-2015); 8、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DZ/T 0283-2015); 9、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15); 10、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规程(TD/T 1046-2016); 11、矿山土地复垦基础信息调查规程(DZ/T 1049-2016); 12、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TD/T 1048-2016); 13、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 /T 1048-2016); 14、造林技术规程(DB/T15776-2016); 1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GB/T40112-2021)。 16、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 17、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第2部分 煤炭矿山(TD/T1072.2-2022) 18、省林业局关于印发贵州省林业局恢复植被 和林业生产条件、树木补种标准(试行)(黔林造发〔2021〕11号)。 19、裸露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范(GB/T 38360-2019) 三、技术资料 1、水文地质手册(中国地质大学,2006); 2、贵州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验收技术要求(试行)(贵州省自然资源厅,2019.09); 3、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复绿复垦工程实施方案(贵州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0.12); 4、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复绿复垦工程补充方案(贵州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1.08); 5、织金县市场化治理矿山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矿山修复项目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中化地质矿山总局贵州地质勘查院,2022.04)。 第四节 工作情况 一、工作方法 (一)收集资料 1、收集当地气象水文资料; 2、收集交通资料; 3、收集矿山开采历史资料,以及相关的资料。 (二)地形测量 治理区地形地貌改变大,为了准确反映治理区地形地貌现状,本次采用了无人机正射航测,航测比例尺11000,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为GPS定点引测,设定GPS控制点2个。经现场抽查,测量对地形、地貌表示合理、地物取舍得当、数字精度良好。 (三)航拍建模 无人机航测辅助地质灾害体调查,包括确定现状土地损毁类型及空间分布特征,识别边壁危岩体,解译灾害类型、边界、规模、形态特征,分析其位移特征、活动状态、发展趋势、并评价其危害范围和程度。 采用地形图采集、GPS现场实测点等,对无人机航拍图像降低畸变,与地理坐标配准,进行几何校正,基于GPS像控点的三维建模,提交大比例尺航空数字正射影像图和三维模型,比例尺11000,正射影像图影像精度应优于0.8mm,数字高程模型精度应优于3m,影像图地面分辨率应优于0.2m。 (四)现场调查 采取全面查勘法,对前期矿山复绿情况,矿山治理对地质环境破损情况进行认真的调查,并在手图上圈定出复绿效果差的区域,以及需要补充覆土复绿的区域。 二、工作完成情况 接受任务后,我公司成立项目组开展工作。于2022年8月11日至2022年8月14日完成地形航测、现场调查工作,待所有调查区完成实地调查工作后,于2022年8月15日转入室内,进行资料综合整理、图件绘制和方案的编制工作。 本次工作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见表1-1。 表1-1 完成实物工作量表 序号 勘查工作项目 单位 完成工作量 备注 1 地形图测量 11000地形测量 Km2 0.6 定点测量 组日 3 2 航拍建模 航片正射影像(DOM) 幅 1 倾斜摄影三维模型 幅 1 3 工程地质测绘 1500水工环地质调查与测绘 Km2 0.6 现状调查 Km2 0.6 本次工作的程序如下(图1-1) 图1-1 工作程序图 三、质量评述 1、工作中,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并按我公司ISO90012015质量体系文件和实施安全责任制,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2、资料收集齐全。 3、地形航测精度满足方案制定需要。 4、现场调查精度满足制定方案要求。 第2章 矿山概况 第一节 矿山地理位置 调查区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地处德章~和平赛一带,地理坐标东经10539′ 07″~10540′36″,北纬 2632′31″~2633′44″。位于织金县珠藏镇行政区划范围,距209省道西侧约3.5km,交通较方便,详见图1-1。 工作区 图2-1金龙川煤矿交通位置示意图 第二节 治理区土地利用状况 一、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收集的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对项目区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类统计,调查区压占的土地类型未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治理区造成土地被压占、损毁,损毁范围内大部分被碎石覆盖,植被无法正常生长,仅见局部有杂草分布,边坡基岩裸露,土地未得到合理利用。根据收集2020年织金县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调整报告及矢量文件,调查区与生态保护红线部分重叠情况,详见图2-2。 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损毁范围 图2-2 调查区损毁范围与生态保护红线关系图 二、金龙川煤矿土地利用规划 根据贵州中耀矿业有限公司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开采方式论证报告金龙川煤矿关于地灾治理区段整改问题的情况汇报金龙川煤矿地灾安置区界址成果等资料,本项目调查区位于金龙川煤矿规划的地灾安置区和申请划定露天开采区域内(见图2-3,详见工程部署图)。 金龙川煤矿在对调查区恢复治理的基础上,完成了拟申请矿区范围的征地拆迁补偿,其中征地及青补共330户,土地1073块,面积516,000.85平米(774亩),已签约应付款50,971,886.06元,已付款44,849,655.31元,待付款6,122,230.75元;折房及过渡安置补偿共48户,12,298.76平米,应付款38,334,500.30元,已付款34,574,328.70元,待付款3,760,177.60元;迁坟13户,56个坟,付款2,197,000元。 金龙川煤矿转为露天开采手续正在办理。2015年金龙川煤矿就着手办理露天开采手续,开采方案论证报告已经过专家组评审通过;2016年9月,省煤矿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111次会议已同意该矿露天开采部分初步设计方案;2016年已取得环保批复,2017年5月,取得贵州省水利厅关于贵州中耀矿业有限公司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整合露天部分60万吨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黔水保函〔2017〕61号);2019年1月,编制了露天开采三合一方案并通过专家评审。2021年9月,相关部门出具了织金县人民政府关于贵州中耀矿业有限公司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申办露天开采区范围内,不在禁釆禁建区的情况说明;2022年7月,金龙川煤矿露天开采项目纳入2022年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 拟申请划定露天煤矿矿区范围线 地灾安置区范围 损毁范围 图2-3 调查区损毁范围与金龙川煤矿土地利用规划关系图 第3章 自然生态地质环境条件 第一节 自然地理 一、气象 治理区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温润气候,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步,近30年平均气温14.3℃。历史最高年平均气温14.9℃,最低年平均气温13.2℃,极端最高气温34.0℃,极端最低温度-12.7℃。无霜期为240~290天,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82天,最短218天,最长361天。据收集到的织金县气象局资料统计,1971-2021年近50年平均降雨量1390.2㎜,历史最高年降水量1817.3mm,最低年降水量936.7mm。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7月份,其次是5、8月份。 二、水文 治理区属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区内无较大河流和湖泊存在,区内地势较高缓,无大型地表水体分布,主要为季节性小型冲沟,冲沟水流量小,为山区雨源泉型河流,流量变化大,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控制明显,流程短,干旱季节流量小甚至枯竭。 治理区北东部发源一溪流,由北东向南西径流,为季节性溪沟。 三、地形地貌 治理区地貌类型属低中山侵蚀地貌,最高点位于治理区南西侧,海拔约1678m;最低点位于治理区中部低洼处,海拔约1452m;相对高差226m。区内大部分位于海拔1500m~1600m之间。因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改变了微地貌特征,在治理区形成高度不等的人工边坡,坡度2535。边坡高度1.58m。 四、土壤 区内主要土壤为黄壤,并有水稻土分布,水稻土面积较小,分布较为集中。黄壤土壤质地粘重,土层厚度80厘米以上,其剖面层次发育比较分明,地表覆盖层有10cm左右的枯枝落叶和已开始分解的有机残体,淋溶层厚约20cm,呈灰棕色,为粒状、碎块状或小块状,向淀积层过度比较明显。淀积层厚度大约30cm,呈黄至棕黄色,多为块状结构。母质层呈黄色,发育程度低。黄壤脱硅富铝化作用相对较弱,淋溶作用明显,土壤呈酸性,有机质含量30克/公斤。水稻土主要是由各种自然土壤和旱作土壤经过水耕熟化和旱耕熟化交替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土类。水稻土由于长期处于水淹环境,加上生产过程中补充的肥料比较多,因此,有机质、全氮含量较高,全磷、全钾含量居于中等水平。 第二节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一、地层岩性 治理区内出露地层有第四系和二叠系,叙述如下 (1) 第四系(Q) 区内第四系岩性主要为黄褐色残坡积粘土及碎石。残坡积粘土主要分布于斜坡中下部以及坡脚低洼地带,厚0.2m~5.0m。 (二)二叠系乐平统龙潭组(P3l) 位于区内大部分范围,与下伏玄武岩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岩性以深灰色粉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厚度283~320m。 二、地质构造 工作区位于羌塘-扬子-华南板块,扬子陆块,上扬子地块,黔北隆起区,织金穹盆构造变形区,该区域北北东向褶皱、断层相间排列,为同一构造应力场产物。地层产状173∠11。矿区地层区域地质构造影响,岩体内节理发育,无断裂构造经过。 三、地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5年5月15日发布、2016年6月1日实施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附录C,治理区范围的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附录G表G.1,场地地震烈度属Ⅵ度,属地壳稳定区。 第三节 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含水层介质的岩类特征和地下水赋存条件,将治理区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两大类型。 一、松散岩类孔隙水 含水岩组为第四系的松散残坡积粘土及腐殖土,其结构松散,孔隙度高,透水性较好,蓄水性差,动态变化大,富水性弱。 二、基岩裂隙水 含水岩组为二叠系乐平统龙潭组粉砂岩、泥岩。地下水赋存于岩体的风化裂隙中,富水性贫乏~中等。 三、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区内地下水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源,雨水通过孔隙、风化带节理裂隙等渗入地下,形成孔隙水,赋存于砂岩、泥岩、粘土的孔隙中,受地势控制,地下水向由北向南径流,于地势较低地段排泄。 第四节 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治理区出露地层及岩性组合特征,可划为软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其工程地质特性分述如下。 一、软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由区内二叠系乐平统龙潭组(P3l)的粉砂岩、细砂岩、泥岩、粘土岩、煤层等组成,其岩体较为破碎,抗风化能力弱,力学强度总体较低。 二、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物、回填土。分布于治理区斜坡顶部、缓坡及低洼地带。结构松散,抗剪强度低,工程地质特性差。 第五节 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 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以及垦荒耕种,建房切坡。因矿山治理工程活动造成岩石暴露,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人类工程活动强烈。 第四章 矿山生态问题 第一节 损毁区范围 根据委托,本次生态修复整改项目为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生态修复整改项目及矿山概况叙述如下 2019年3月贵州中耀矿业有限公司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编制了贵州省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施方案,2020年9月贵州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复绿复垦工程实施方案编制。2021年8月,根据专家验收提出,对复绿复垦工作提出了局部复绿效果差等意见,织金县自然资源局委托贵州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了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复绿复垦工程补充方案,对提出意见进行补充、整改。 本方案损毁范围根据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在以往实施了矿山复绿治理工程的基础上,结合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复绿复垦工程实施方案和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复绿复垦工程补充方案确定,原采矿损毁面积166802㎡,已修复面积89,714.79㎡,本方案需修复面积77087.21㎡,修复区分布范围详见下图4-1。 拟治理区范围 损毁范围线 已修复范围 图4-1 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治理区整改修复区分布范围图 第二节 土地资源损毁情况 根据收集的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原土地类型主要为旱地,其次为采矿用地、农村宅基地、乔木林地、坑塘水面。矿山在前期治理工程活动中,主要是通过压占、挖损等形式破坏土地,改变了原来土地的性质,同时治理工程活动形成的高陡岩质边坡,破坏了生态景观,形成“青山挂白”现象,因岩体破碎残留碎石覆盖于坡面,植被无法生长,总体上该矿山前期治理工程活动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大、破坏程度较严重,损毁面积为166802㎡,治理区土地类型见图4-2。 治理工程后生态环境、地形地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植被完全被损毁,矿坑边壁岩石裸露,不利于植被自然生长。 图4-2 金龙川煤矿治理区土地类型 第三节 矿山生态问题 一、治理方法及损毁土地资源情况 2019年3月,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项目区根据编制的贵州省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施方案为依据,对矿山进行地质灾害治理,治理过程中,对治理区进行开发式治理,治理范围内形成大面积凹坑,大面积土地资源被挖损破坏,地表植被遭受大面积损毁,生态破坏严重,植被无法生长,当地居民无法耕作,农作物等减产严重。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改善各矿山治理形成的生态环境问题,结合治理工程实际,治理方相继委托具备相关资质单位对相应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编制了矿山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复绿复垦工程实施方案,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土地复垦与综合利用等,进行统一的规划。治理施工企业相继按照方案的要求进行生态修复的综合治理工程。 截至目前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损毁面积共166802㎡,其中已治理面积89714.79㎡,剩余未治理面积77087.21㎡。 三、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根据本次调查,将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范围分为平台土地损毁区、边坡岩石土地暴露区、块石、碎石、建筑垃圾堆积区3区区域。各分区地质环境现状分述如下 (一)平台现状 该区场地已全部平整,地形坡度4~10,平台仅南侧部分区域进行草种长势较好,治理区大部区域土壤厚度不足20cm,土壤质地多为砂石土,碎石含量大于40,柳杉树种成活率低于20,草地覆盖度不足20(见照片4-1至4-5),视觉感官较差,平台底部边缘已设置排水沟,但因坑底地势低洼,积水无法沿排水沟排出治理区,调查时坑底排水沟中存在深度0.4m的积水,排水沟两侧植被生长较好(见照片4-6)。根据调查和测量,平台需修复区面积为64101.99㎡。 照片4-1 矿区东部平台草地覆盖度较低 照片4-2 矿区树种成活率低 照片4-3 矿区治理区草种成活率低 照片4-4 矿区西侧边坡平台复绿现状 照片4-5 坑底修复现状 照片4-6 排水沟积水现状 (二)边坡现状 斜坡和台阶破坏了原有的地貌,经矿山复绿工程治理修复后,效果较好区域已实现放坡和复绿,景观得到恢复,但矿区西侧和南侧外缘,形成高5~10m陡坎,岩石裸露,边坡坡度大于70度,视觉感官差(见照片4-7、照片4-8);治理区边坡已进行阶梯状台阶放坡,部分区域草种成活率低(照片4-9)。矿区东侧,见局部边坡存在水毁现象,形成宽度12m,的深度4m的冲沟,植被无法在坡面正常生长(照片4-10)。根据调查及测量依然存在边坡未复绿问题总面积为7877.52㎡。 照片4-7 矿区南侧边坡岩石暴露现状 照片4-8 矿区西侧边坡现状 照片4-9 矿区西南侧边坡现状 照片4-10 矿区东侧边坡现状 (三)碎石堆积、建筑垃圾堆积区现状 矿区北东侧安置区的北东侧堆放有碎石、堆渣,并见有圆形凹坑(照片4-11),碎石块径0.2~0.3m,凹坑宽度2m,深度1.5m(见照片4-12)。安置区边坡已放坡,并设置挡墙,坡面种植玉米等农作物(照片4-13)。治理区南东侧堆放房屋拆除后堆放的建筑垃圾和废弃器械(见照片4-14),需清运后覆土,恢复为草地,与周边地貌相协调。根据调查及测量,块石、碎石、建筑垃圾堆积区治理面积为5107.70㎡。 照片4-11 矿区北东安置区块石、碎石堆积现状 照片4-12 矿区北东侧安置区地面凹坑 照片4-13 安置区边坡修复现状 照片4-14 矿区南东侧建筑垃圾堆放区现状 本次调查需修复面积77087.21㎡,已修复面积89714.79㎡,原损毁面积166802㎡,需修复面积占原损毁面积的46.21。 根据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表D.8,各拟治理区块生态修复评定结果如下表4-1。 15 表4-1 治理区生态环境现状概况表 序号 分区类别 区号 面积(㎡) 区块现状基本情况 现状植被情况 2021年修复补充设计方案 存在问题 评定结果 1 平台 A1 62787.42 位于矿区东部平台、台阶马道、中部和西部平台,地形坡度4~10,平台覆土碎石含量大于50,且覆土厚度不足10cm;树种坏死、枯萎,鸢尾草间距0.5m,草高0.3-0.5m,成活率15,视觉感官较差,坑底因地势低洼,西侧排水沟内有积水,积水深度0.4m。 鸢尾草 削坡修整场地平整覆土播撒三叶草 碎石含量高,草苗生长效果极差 已基本按原设计施工,但覆土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砾石含量均未达到土地质量控制标准,草地覆盖度不达标;未达到修复要求 2 平台 A2 1314.57 平台处栽植鸢尾草,间距0.5m,苗高0.3-0.5m,覆土厚度0.1m,碎石含量达80,草苗成活率10,地形坡度≤5 鸢尾草 削坡修整场地平整覆土播撒三叶草 碎石含量高,草苗生长效果极差 已基本按原设计施工,但覆土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砾石含量均未达到土地质量控制标准,草地覆盖度不达标;未达到修复要求 3 裸露边坡 B1 386.31 边坡高度4-10m,坡度65,基岩出露 无 陡坎脚栽种爬山虎播撒三叶草 边坡裸露,未复绿 未按原设计施工,边坡裸露; 未达到修复要求 4 裸露边坡 B2 215.05 边坡高度7-9m,坡度25,鸢尾草间距0.5m,草高0.3-0.5m,成活率10 鸢尾草 陡坎脚栽种爬山虎播撒三叶草 边坡裸露,未复绿 未按原设计施工,地表植被覆盖度不达标;未达到修复要求 5 裸露边坡 B3 1734.86 边坡高度8-13m,坡度79,基岩出露 无 陡坎脚栽种爬山虎播撒三叶草 边坡裸露,未复绿 未按原设计施工,边坡裸露; 未达到修复要求 6 裸露边坡 B4 1851.39 边坡高度5-12m,坡度72,基岩出露 鸢尾草 陡坎脚栽种爬山虎播撒三叶草 边坡裸露,未复绿 未按原设计施工,边坡裸露; 未达到修复要求 7 裸露边坡 B5 236.41 边坡高度5-11m,坡度20,鸢尾草间距0.5m,草高0.3-0.5m,成活率12 鸢尾草 削坡修整浮石清除覆土播撒三叶草 边坡裸露,未复绿 未按原设计施工,地表植被覆盖度不达标;未达到修复要求 8 裸露边坡 B6 111.14 边坡高度7-11m,坡度65,基岩出露 鸢尾草 陡坎脚栽种爬山虎播撒三叶草 边坡裸露,未复绿 未按原设计施工,地表植被覆盖度不达标;未达到修复要求 9 裸露边坡 B7 138.29 边坡高度9-16m,坡度76,基岩出露 鸢尾草 削坡修整场地平整浮石清除覆土播撒三叶草 边坡裸露,未复绿 未按原设计施工,地表植被覆盖度不达标;未达到修复要求 10 裸露边坡 B8 1084.11 边坡高度5-9m,坡度78,基岩出露 鸢尾草 陡坎脚栽种爬山虎播撒三叶草 边坡裸露,未复绿 未按原设计施工,边坡裸露; 未达到修复要求 11 裸露边坡 B9 280.83 边坡高度4-17m,坡度73,基岩出露 无 播撒三叶草 边坡裸露,未复绿 未按原设计施工,边坡裸露,地表植被覆盖度不达标;未达到修复要求 12 裸露边坡 B10 1083.74 边坡高度10-14m,坡度24,地表裸露,局部存在水毁现象,冲沟宽度12m,的深度4m的,植被无法正常生长 无 削坡修整覆土播撒三叶草 边坡裸露,未复绿 已基本按原设计施工,但覆土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砾石含量均未达到土地质量控制标准,坡面见冲沟,植被覆盖度不达标;未达到修复要求 13 裸露边坡 B11 755.39 边坡高度10-13m,坡度21,地表裸露,无植被生长 无 削坡修整覆土播撒三叶草 边坡裸露,未复绿 已基本按原设计施工,但覆土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砾石含量均未达到土地质量控制标准,草地覆盖度不达标;未达到修复要求 14 建筑垃圾堆积区 C1 3328.81 位于矿区治理区南西侧,为房屋拆除后堆放的建筑垃圾和废弃器械,块径0.2-1.5m。 无 / 边坡裸露,未复绿 未达到修复要求 15 块石、碎石堆积修复区 C2 1778.89 位于安置区北东侧,地面堆放有碎石、堆渣,碎石块径0.2~0.4m。 无 / 边坡裸露,未复绿 未达到修复要求 合计 77087.21 24 四、地质灾害 根据现场调查,西侧边坡中部靠近废弃房屋处有1处滑塌体,滑塌体总方量约600m3,滑塌体西侧在治理区外有一人工水池,养有鸭子数只,坡面受雨水冲刷、池水下渗等因素,使地势较低处形成沟槽和滑塌。基岩岩性为二叠系乐平统龙潭组(P3l)的砂岩、页岩夹煤层,地层产状173∠17,为切向坡。滑坡体表面已有植被覆盖(见照片4-15至4-16),滑坡体底部已修建有排水沟,可减少地表水流入底部平台,滑坡体顶部设置有危险警示牌,现状条件下,滑坡体处于休止阶段,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汛期需加强监测。 照片4-15 滑塌区域全景 照片4-16 滑塌区域近景 五、边坡现状稳定性分析 (一)赤平投影分析(挑选典型边坡进行分析) 1、东侧边坡 位于调查区B1区、B3区、B4区,受区域构造作用影响,岩体节理裂隙较为发育,岩层产状173∠11,坡面倾向78,倾角74,该区实测3组最主要的节理,L1193∠79、L2268∠68,采用赤平投影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定性分析,见图4-15。 图4-15 东侧边坡赤平投影图 岩层倾向与坡面倾向近似垂直,倾角小于坡角,属于稳定结构。 JL1与坡面小角度相交,倾向相反,且倾角小于坡角,属于稳定结构 JL2与坡面大角度相交,倾向相反,且倾角小于坡角,属于稳定结构。 岩层层面在JL1、JL2的切割下,其组合线倾向与坡面呈大幅度相交,倾向相同,且倾角小于坡角,属于不稳定结构。 JL1与JL2切割岩体,组合线倾向于坡面相反,且倾角小于坡面坡角,属于稳定结构。 通过上述分析该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不存在大规模的整体失稳。但岩层在节理裂隙的切割下,将使坡面局部发生小规模掉块现象。 2、南侧边坡 位于调查区B6区、B9区,受区域构造作用影响,岩体节理裂隙较为发育,岩层产状173∠11,坡面倾向168,倾角80,该区实测3组最主要的节理,L1193∠79、L2268∠68,采用赤平投影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定性分析,见图4-16。 图4-16 南侧边坡赤平投影图 岩层倾向与坡面倾向相同,倾角小于坡角,属于不稳定结构。 JL1、JL2与坡面大角度相交,倾向相反,且倾角小于坡角,属于稳定结构 岩层层面在JL1、JL2的切割下,其组合线倾向与坡面呈大幅度相交,倾向相反,且倾角小于坡角,属于稳定结构。 JL1与JL2切割岩体,组合线倾向于坡面相反,且倾角小于坡面坡角,属于稳定结构。 通过上述分析该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不存在大规模的整体失稳。但岩层在节理裂隙的切割下,将使坡面局部发生小规模掉块现象。 第四节 前期恢复治理情况 2019年3月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编制了贵州省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施方案,随后治理工程施工实施。2019年12月20日停工。 2019年4月,贵州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了织金县市场化治理矿山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矿山生态修复整改技术方案的编制工作,其目的是进一步加强治理区补植复绿。 2020年9月,织金县自然资源局委托贵州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复绿复垦工程实施方案编制,由贵州中耀矿业有限公司承担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的复绿复垦工作。 2021年8月,根据专家验收,织金县自然资源局委托贵州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了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复绿复垦工程补充方案,针对提出意见进行补充、整改、完善。 2022年4月,织金县自然资源局委托中化地质矿山总局贵州地质勘查院承担了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矿山地质环境评估工作,矿山按照矿山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复绿复垦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生态修复的综合治理工程。 第五章 矿山生态修复方案 第一节 基本原则 一、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治理区恢复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应与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一致,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为促进和谐治理区的建立,将生产损毁的土地纳入土地复垦责任范围进行统一规划。 二、因地制宜、优先用于农业 因地制宜制定相关规划,合理确定拟治理区土地的用途,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树种、草种等选择遵循“乡土植物”优先,“生长快、寿命长、根系发达、耐旱耐瘠、繁殖易、再生能力强”的选择原则。 三、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治理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统筹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制定恢复治理方案时,应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保证治理工程对土地的损毁降到最低、环境恢复率达到最高、社会生态效益达到最佳。 四、恢复治理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地质生态修复工程、植被恢复复绿过程中尽可能恢复原地类,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的原则逐步进行调整和修复,因地制宜采取切实可行的恢复治理措施,恢复治理区整体生态功能。 五、与相关规划相协调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恢复治理规划的用途。其次,恢复治理规划与农业、水利、环保、交通、村镇等部门规划相协调。 第二节 修复治理对象 治理区土地类型主要为旱地,其次为采矿用地、农村宅基地、乔木林地、坑塘水面。本次对平台复绿效果较差的区域、边坡裸露区、建筑垃圾堆积区进行整改设计。根据实地调查,本次需生态修复治理总面积为77087.21㎡。 第三节 修复治理工程方案的确定 根据治理区内仍然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结合前期生态修复治理方案和恢复治理情况,确定本次的生态恢复治理整改方案。本次生态修复治理整改工程主要为平台复绿效果较差的区域、边坡裸露区、建筑垃圾堆积区进行整改设计。 治理方案定场地修整、平台和边坡覆土复绿、边坡坡顶栽植攀援植物复绿、建筑垃圾堆积区平整覆土复绿,块石、碎石平整、排水沟修建。 第四节 分部分项方案 整改修复工程分项措施主要包括场地回填修整、边坡修整、排水沟(管)和蓄水池修建、平台复绿效果较差的区域和边坡裸露区覆土复绿、边坡坡顶栽植攀援植物复绿、建筑垃圾堆积区平整覆土复绿,块石、碎石平整。 一、场地回填修整 场地修整主要对A1、A2、B2、B5、B10、B11、C1、C2区场地修整。A1、A2、B2、B5、B10、B11覆土平整后,修复为草地。C1区建筑垃圾就地平整后,覆土修复为草地。C2区的坑就近选用弃土弃渣、碎石回填,原则上不新增破坏。场地修整后,地形坡度不大于25,土地整平坡率3。详细治理工作量见表5-2。 二、削坡工程 治理区B10区存在局部垮塌现象,影响坡面植被正常生长,需对B10区域进行削方,坡率11.35,削方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