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政和县政龙矿业有限公司马仑头金矿采矿权报告.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福建省政和县政龙矿业有限公司马仑头金矿采矿权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福建省政和县政龙矿业有限公司马仑头金矿采矿权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福建省政和县政龙矿业有限公司马仑头金矿采矿权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福建省政和县政龙矿业有限公司马仑头金矿采矿权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福建省政和县政龙矿业有限公司马仑头金矿采矿权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政和县政龙矿业有限公司马仑头金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正文 福建省政和县政龙矿业有限公司马仑头金矿 采矿权评估报告 辽环矿评字[2015]C044号 辽宁环宇矿业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接受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的委托,根据国家有关矿业权评估的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的原则,按照公认的评估方法,对福建省政和县政龙矿业有限公司马仑头金矿采矿权进行了评估。在评估过程中,本公司评估人员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对委托评估对象进行了尽职调查、询证、评述与估算,对该采矿权在评估基准日(2015年2月28日)所表现的价值做出了公允反映。现将评估情况及评估结论报告如下 1、评估机构概况 机构名称辽宁环宇矿业咨询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北陵大街37号 法定代表人 电话 传真 联系人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号 矿业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国土资源部矿权评资[2002]036号 2、评估委托人概况 评估委托人福建省国土资源厅 地址福州市金泉路38号 授权代表人 委托人概况福建省国土资源厅是主管本省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省级政府机关。该厅主要负责贯彻、制定和实施有关土地、矿产法律法规及政策;组织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规划;管理矿业审批登记、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等审批认定工作。 3、采矿权人概况 采矿权人福建省政和县政龙矿业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政和县西环南路12号 法定代表人 注册号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4、评估目的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拟对福建省政和县政龙矿业有限公司马仑头金矿采矿权范围内未有偿化处置的新增资源储量进行有偿出让,本次评估即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为委托方提供该采矿权在本评估报告中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时点上公平、合理的价值参考意见。 5、评估对象与范围 5.1 评估对象 本次评估的评估对象为福建省政和县政龙矿业有限公司马仑头金矿采矿权。 采矿许可证(证号C3500002009014210004410)该矿生产规模6万吨/年,开采矿种为金矿、银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为4年,自2011年3月13日至2015年3月13日。 5.2 评估范围 根据矿业权评估合同书要求,评估范围依据矿区范围坐标表。矿区范围坐标表载明的矿区面积为0.4835平方公里,矿区范围由6个拐点圈定,各拐点坐标如下 表1 矿区范围坐标表 点号 X Y 1 3024550.503 40388207.471 2 3023804.503 40388957.471 3 3023390.503 40388473.471 4 3023586.503 40388377.471 5 3023698.503 40388453.471 6 3024150.503 40387937.471 开采深度由450m至320m。 本次评估范围即为上述矿区范围。 5.3 以往评估史 福建省政和县政龙矿业有限公司马仑头金矿曾于2011年进行过采矿权评估,具体评估情况如下 评估机构陕西秦地矿业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评估目的有偿出让; 评估基准日2010年12月31日; 评估范围与本次评估范围一致; 评估规模6万吨/年; 评估计算年限2年8个月; 评估出让资源储量22.78万吨; 评估结果733.27万元。 经调查了解,该采矿权价款已进行处置。 6、评估基准日 根据矿业权评估合同书的要求,确定本次评估基准日为2015年2月28日。 7、评估依据 评估依据包括行为、法律法规、产权和估算(取价)依据等,具体如下 7.1 行为依据 7.1.1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出具的矿业权评估合同书。 7.2 法律、法规依据 7.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8月29日修改后颁布); 7.2.2 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1998年2月12日第241号令; 7.2.3 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国土资发[2000]309号); 7.2.4 矿业权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国土资发[2008]174 号); 7.2.5 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矿业权评估报告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82号); 7.2.6 国土资源部关于实施矿业权评估准则的公告(国土资源部公告2008年第6号); 7.2.7 国土资源部关于〈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的公告(国土资源部公告2008年第7号); 7.2.8 矿业权评估技术基本准则CMVS00001-2008; 7.2.9 矿业权评估程序规范CMVS11000-2008; 7.2.10 矿业权评估业务约定书规范CMVS11100-2008; 7.2.11 矿业权评估报告编制规范CMVS11400-2008; 7.2.12 矿业权价款评估应用指南CMVS20100-2008; 7.2.13 确定评估基准日指导意见CMVS30200-2008; 7.2.14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CMVS30800-2008(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公告 2008年第6号); 7.2.15 关于规范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适用范围的意见(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公告 2012年第3号); 7.2.16固体矿产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 7.2.17岩金矿地质矿产勘查规范(DZ/T0205-2002); 7.2.18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出让矿业权评估有关事项的通知(闽国土资综2013185号)。 7.3 产权依据 7.3.1 采矿许可证(证号C3500002009014210004410); 7.3.2核定矿区范围坐标表。 7.4 估算(取价)依据 7.4.1福建省政和县马仑头矿区金矿2014年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7.4.2关于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闽国土资储备案字[2014]68号); 7.4.3福建省政和县政龙矿业有限公司马仑头金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7.4.4福建省政和县政龙矿业有限公司马仑头金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闽矿协金审字[2015]03号)。 7.5 其它依据 7.5.1 委托人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 7.5.2 采矿权人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 7.5.3 评估人员收集的有关资料。 8、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概况 8.1 矿区基本状况 8.1.1 矿区位置与交通 福建省政和县政龙矿业有限公司马仑头金矿区位于位于政和县城关南东140方向,直距5km,隶属星溪乡茶岭村管辖。 地理极值坐标 东经11852′05″~11852′42″, 北纬 2719′05″~ 2719′42″。 矿区南西侧有章(口)政(和)公路,行程7Km到达政和城关,然后经省道北通浙江省庆元县、龙泉市,南至建瓯市与205国道、浦南高速、横南铁路相连,交通方便。 8.1.2 矿区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矿区属低山丘陵区,最高点海拔452.12米(位于矿区中部),最低处海拔230米,相对高差222.12米。地形陡、切割深局部见陡壁,水系较发育,自然排泄条件好。龙潭溪经工作区南西侧,有一定的水量,龙潭溪两侧主要见流量较小的沟谷,雨季汇集降水自东向西流入龙潭溪。 根据政和气象站资料,本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48.5毫米,最大降水量2062.8毫米(1970年),年最小降雨量1358.2毫米1996年,月最大降雨量717.1毫米1998年6月,日最大降雨量141.1毫米(1998年5月14日)。全年可分为3~6月为丰水期,2、7、8、9月为平水期,10月至翌年1月为枯水期。最高气温41.100C,最低气温为-7.60C,平均气温为18.5℃。其中每年12月至翌年3月为霜冻期。 政和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面积1749Km2,22万人口。省道302、204、202线纵横穿越全境,宁德武夷山、松溪建瓯两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东平黄垱交汇,是闽东北与浙南的交通咽喉和物资集散地。全县山地面积223万亩,森林覆盖率78,林木总蓄积量490万立方米,茶叶面积8万亩,竹林面积44.5万亩,以锥栗为主的果业面积15万亩,是中国白茶原产地、中国锥栗之乡和省重点林区。矿藏资源已探明的有铁、铜、铅锌、钼银、黄金、水晶、硫磺、磷、钾、明矾、滑石、高岭土、珍珠岩、大理石、叶腊石等20余种,共有矿床、矿点和矿化点62处;水能资源丰富,水力蕴藏量达16.86万千瓦,可开发13.4万千瓦,目前总装机容量为5.15万千瓦,并已全省联网,能满足工矿企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区内以农业为主,粮食自给有余,劳力充足。 8.2 矿区勘查概况 8.2.1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1)1974年,福建省区域地质调查队完成建瓯幅120万区调工作,提交120万建瓯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 (2)1981~1987年,福建省闽北地质大队开展15万政和、后山、川石幅区调工作,提交15万政和、后山、川石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 (3)2002~2004年,福建省闽北地质大队在区内开展了预查-普查-矿区中部详查地质工作,提交福建省政和县马仑头矿区金矿详查地质报告。 (4)2010年11月,福建省闽北地质大队提交了福建省政和县马仑头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5)2014年6月,福建省闽北地质大队提交了福建省政和县马仑头矿区金矿2014年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8.2.2 矿区地质概况 工作区位于北东向政和大埔深断裂带与北西向浦城宁德断裂带交汇部位,北东东向泰宁政和金银成矿带东段,东坑火山盆地的北西边缘;属政和上山岗一带金银成矿远景区,是福建省重要的金银多金属重点普查区之一。区内基底变质岩广泛出露,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为金多金属等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富集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8.2.2.1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单一,为白垩系石帽山群黄坑组(Kh)火山岩。据其岩性组合特征,分为下段(Kh1)和上段(Kh2)。 白垩系石帽山群黄坑组下段(Kh1)总体呈北东向出露于矿区北东部,F2断层东侧,面积约0.02km2。岩性为凝灰质砂岩、凝灰质粉砂岩、凝灰质泥岩,厚度>50m。 白垩系石帽山群黄坑组上段(Kh2)是区内地层主体,面积约0.46km2。岩性自下往上为火山角砾岩、安山质(岩屑)晶屑凝灰岩、英安岩、英安质(岩屑)晶屑凝灰(熔)岩、流纹质(岩屑)晶屑(角砾)凝灰(熔)岩,构成不完整的中-中酸性-酸性熔岩-凝灰岩韵律层。呈厚层、巨厚层状,厚度>233m,呈喷发不整合覆盖于该组下段(Kh1)之上。 8.2.2.2构造 褶皱核实区内仅在32线F2断层东侧黄坑组下段(Kh2)地层中见小型宽阔的背形构造。 断层核实区内断层以北西向F3、F4、F5为主,次为北东向F2断层。 近于平行分布的F3-F5断层位于详查区中部,南西侧F3为下界,北东侧F5的上界,构成F3-F5断层带,宽40~150m,带内次级断层发育。断层带在走向上具有往北西撒开,往南东收敛,在倾向上具有上界(F5)缓,下界(F3)陡的特征,是区内矿化(构造)蚀变带金矿体的主要控矿、容矿构造。 F3实际控制长>1040m,延伸至区外。结构面呈舒缓波状,属逆冲断层,破碎带1~8m。具硅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赤铁矿化、针铁矿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等。产状276~322/NE∠62~85,是Au1矿体的控矿赋矿构造。 F4实际控制长>780m,延至区外。结构面呈舒缓波状,属逆冲断层,破碎带宽1.1~20.0m。具硅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赤铁矿化、针铁矿、黄铁矿化、绿泥石化、方解石化,并见石英细脉贯入。产状289~342/NE∠60~83,呈Au2矿体的控矿赋矿构造。 F5实际控制长1060m,延伸至区外。结构面呈舒缓状状,属逆冲断层,破碎带宽1~2m。具硅化、褐铁矿化、针铁矿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见石英细脉贯入。产状280~336/NE∠50~77。 F6实际控制长290m,北西端延伸至区外。结构面呈舒缓波状,属逆冲断层,破碎带宽1~2m。具硅化、褐铁矿化、针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产状317~322/NE∠67~80。 8.2.2.3岩浆岩 区内岩浆侵入活动不强烈,仅见零星北西向展布的闪长玢岩(δμ)。 区内出露的变质岩按其成因属动力变质岩。主要分布于F3-F5断层带内,受动力作用影响强弱,形成了压碎角砾岩、碎裂岩等动力变质岩。压碎角砾岩(构造角砾岩)岩石受挤压或剪切作用,使岩石或矿物破碎(裂)变形,形成不同粒度的角砾和碎屑,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常呈棱角状、次棱角状及次圆状,胶结物为原岩磨碎的细碎屑物。碎裂岩原岩受构造力作用下,形成了方向不一的裂纹切割岩石,矿物晶体弯曲破碎、撕裂、碎裂无明显位移,保留原岩的基本性质,裂隙间被磨碎的碎屑物充填,碎块边缘具碎粒化,石英矿物往往具波状消光。 此外,见一些原岩受微动力作用具碎裂化现象。 动力变质岩蚀变强烈,具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与金矿形成密切相关。 8.2.2.4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区内的地化土壤异常位于HT-1和HT-2金异常范围内。 HT-1金异常呈北西向,长>1280m,宽20~120m,面积0.09km2,分布于黄坑组上段(Kh2)地层中,Au含量一般80~15010-9,最高>20010-9,平均16310-9,具明显的浓集中心。HT-2金异常呈北西向,长>550m,宽20~80m,面积0.03km2,分布于黄坑组上段(Kh2)地层中,Au含量一般100~13010-9,最高>20010-9,平均14910-9,具浓集中心。 8.2.3 矿体特征 主要分布标高为330~420m。各矿体平均厚度0.86~3.47m,累计总厚度18.52m。区内工业品位以上的矿体有8个,编号为Au1、Au1-1、Au1-2、Au2、Au3、Au4、Au4-1、Au5;同时圈定边界品位以上工业品位以下的金矿体(简称低品位金矿体,编号前加D)3个,编号为DAu2、DAu4-2、DAu6。上述矿体中除Au3为隐伏矿体外,其余矿体则出露于地表。矿体均产于白垩系石帽山群黄坑组(Kh)火山岩地层中。各矿体均受断层构造或岩石层间裂隙控制,其产状与断层、裂隙产状基本一致,走向均为北西,倾向北东,倾角较陡。其中赋存于F3断层的矿体有Au1、Au1-1、Au1-2,均沿着断层破碎带分布;赋存于F4断层的矿体为主矿体Au2及DAu2,位于断层破碎带中,Au2矿体是区内规模最大的矿体;Au4、Au4-1、Au4-2矿体沿F5断层下盘旁侧分布;Au3、Au5矿体受F3-F5断层间次级断层(裂隙)控制。 从核实区内矿体分布特征分析,从南西到北东,自Au1-Au4-1具有雁行斜列分布的趋势。 前已述及,区内圈定工业矿体8个,编号为Au2、Au1、Au4、Au4-1、Au1-1、Au1-2、Au3、Au5,现将主要矿体特征分述如下。 Au2分布于3-40线之间,为核实区内主要矿体, 由二十九个工程控制。矿体赋存于F4断层破碎带内,呈脉状产出,分布标高为281.5m~451.5m,产状与F4断层产状基本一致,走向289~330,倾向北东,倾角65~80。矿体长440m,倾向延深79.0m~144.5m,平均120.3m。矿体真厚度1.10m~18.07m,平均厚度为3.47m,矿体厚度变化系数为100.5,沿走向具中间厚,两头薄的趋势,沿倾向变化总体是标高360m~400m,矿体厚度大,360m以下矿体变薄。矿石单工程金平均品位为2.7010-6~15.5810-6,矿体平均品位为4.5510-6,矿体金品位变化系数为51.7。单工程伴生银平均品位37.8710-6~91.5410-6,矿体银平均品位为54.3110-6,银品位变化系数为22.9。品位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规律,总体特征为矿体厚度与品位(金及伴生银)具有一定的正消长关系,即一般矿体厚度较大时,其金及伴生银品位也随之变高。 Au1分布于12~50线之间,是核实区内较主要的矿体,由一十八个工程控制。矿体赋存于F3断层破碎带中,呈脉状,分布标高283.5m~432.0m,产状与F3断层基本一致,走向276~311,倾向北东,倾角66~85。矿体长360m,倾向延深50.5m~128.5m,平均73.6m。矿体真厚度1.02m~6.75m,平均厚度2.33m,矿体厚度变化系数为64.7。矿石单工程金平均品位为3.1210-6~9.1010-6,矿体金平均品位为5.0510-6,矿体金品位变化系数为32.1。单工程伴生银平均品位36.5610-6~88.5510-6,矿体伴生银平均品位61.4410-6,银品位变化系数为20.2。 Au4-1分布于27-3线间,由三个工程控制。沿F5断层下盘旁侧分布,矿体分布标高395.0~440.0m。呈脉状,长240m,倾向延深40.0m。矿体真厚度1.37m~2.36m,平均厚度1.94m,矿体厚度变化系数为26.4。矿石单工程金平均品位为2.5510-6~5.0210-6,矿体金平均品位为3.9710-6,矿体金品位变化系数为32.5。单工程伴生银平均品位33.5210-6~72.2610-6,矿体伴生银平均品位51.6310-6,银品位变化系数为36.0。 表2 工业矿体特征一览表 矿体 编号 分布范围 剖面号 长度 m 规模 m 形态 产 状 平均品位10-6 备注 平均 延深 平均 厚度 走向 倾向 倾角 Au Ag Au1 8-50 360 73.6 2.33 脉状 276-322 北东 62-85 5.05 61.44 Au1-1 13-7 40 20.0 0.90 脉状 313 北东 75 3.07 66.30 单剖面控制 Au1-2 35-27 40 20.0 0.86 脉状 290 北东 75 8.12 81.00 Au2 3-40 440 120.3 3.47 脉状 289-330 北东 60-80 4.55 54.31 DAu2 24-32 80 28.0 1.65 脉状 294 北东 70 1.73 33.96 Au3 28-34 60 42.0 2.26 透镜状 302 北东 74 4.29 80.36 Au4 24-36 120 40.0 1.20 脉状 280-336 北东 60-77 4.23 53.42 Au4-1 25-3 240 40.0 1.94 脉状 284-326 北东 56-75 3.97 51.63 DAu4-2 52-60 80 40.0 1.22 脉状 330 南西 85 1.63 37.31 Au5 38-44 63 40.5 1.83 透镜状 271 北东 66 2.75 59.92 DAu6 56 80 40.0 0.86 脉状 5 南东 68 1.96 21.25 区内圈定低品位金矿体3个,编号为DAu2、DAu4-2、DAu6,分布核实区24-60线地表及深部,矿体形态呈薄脉状,均为单工程控制;矿体长80m,厚0.86~1.65m,斜深28~40m;矿体Au平均含量1.63~1.9610-6,伴生Ag含量21.25~37.3110-6。分布最低标高348.0m,最高标高432.0m。 8.2.4 矿石质量 8.2.4.1矿石物质组成 8.2.4.1.1金属矿物 主要有自然金、银金矿、黄铁矿、针铁矿、赤铁矿。 自然金金黄色,偏红,呈片状、粒状,粒径0.001~0.02mm。其载体矿物有赤铁矿、黄铁矿、石英,氧化矿石以针铁矿为主,原生矿石以黄铁矿为主。金的赋存状态为单体裂隙金。主要分布于黄铁矿边缘的蚀变矿物针铁矿、绿泥石和充填在黄铁矿裂隙及脉石英矿物的微裂隙中。 银金矿呈园粒状,粒径0.002mm,充填在空洞中。 黄铁矿黄白色、半自形或他形粒状,少量呈自形粒状,粒径以0.1~0.25mm为主,粗的可达1.5mm。部分边缘和裂隙有的呈网脉状,被针铁矿、褐铁矿交代,是区内主要载金矿物。 针铁矿呈胶状、粒状,大部分交代黄铁矿形成交代假象,内部见残留黄铁矿,部分呈胶状沿隙分布,粒径0.05~0.2mm。 赤铁矿他形粒状,量少、分布不匀,粒径<0.5mm。 褐铁矿黄褐、棕褐色。他形,半自形状;呈脉状或粒状展布,前者沿岩石的裂隙充填,后者为交代黄铁矿,(残留)保留黄铁矿晶形(粒径0.05~0.5mm),呈胶状、多孔状、贝壳状等,分布在地表氧化带。 8.2.4.1.2非金属矿物 绿泥石墨绿色,细小鳞片状,叶片状,系热液蚀变而成。呈不规则状集合体,有时沿裂隙分布,常分布于金矿体及其顶底板岩石中与矿体关系密切。 绢云母呈极细微鳞片状集合体出现,主要交代围岩中的长石而成。 石英乳白、灰白色,他形粒状。有两种成因类型一种是原生矿物;另一种是后期热液蚀变而成,具团块状、脉状及不规则状,与金矿关系密切。 其次,还有少量的绿帘石、方解石矿物,为晚期热液蚀变作用产物。 8.2.4.2矿石的结构、构造 8.2.4.2.1矿石结构 主要有他形粒状结构、交代假象结构、压碎结构、包含结构等。 他形粒状结构少部分的金属矿物如黄铁矿。自然金呈他形粒状分布于矿石中,粒径0.001mm。 交代假象结构主要为矿石中黄铁矿等矿物被针铁矿等完全交代,但同时又保留黄铁矿的晶形而形成,当交代不彻底时,则形成交代残余结构。 压碎结构在动力作用下,矿石中部分矿物如黄铁矿、石英产生碎裂,同时又被后期形成的绿泥石、自然金、方解石等充填所形成,为区内金矿石的主要结构。 8.2.4.2.2矿石构造 团块状构造黄铁矿等矿物集合体呈团块状分布于矿石中,矿物集合体含量10~20,粒径一般大于0.3mm。 细脉稀疏浸染状构造在非金属矿物内,分布有细小脉状和浸染状黄铁矿、绿泥石等。 角砾状构造角砾形态不规则,多数保留有明显的棱角状,分布杂乱,无定向性。大小不一,一般在1cm以上,小者仅0.5cm。这些角砾被后期形成的黄铁矿、石英、绿泥石等紧密胶结,为含矿溶液沿早期构造破碎带充填交代所致。 斑杂状构造在同一矿石内,具有几种不同构造类型,如在浸染状构造的矿石中,包括有细脉状构造、团块状构造等。 蜂窝状、胶状构造发育于地表氧化带内,是硫化物氧化矿石中的典型构造,多由褐铁矿、针铁矿组成。此类构造在两种情况下形成一种是在氧化过程中,氢氧化铁溶液迁至裂隙、空洞中沉淀成胶状,另一种是黄铁矿沿着解理氧化分解失硫而形成蜂窝状孔洞,孔洞由褐铁矿、针铁矿、粘土矿物的混合物充填。 8.2.4.3矿物的生成顺序和共生组合 (1)生成顺序 根据闽北地质实验室岩矿鉴定资料,矿物的生成顺序如下 ①绢云母、绿泥石②石英、黄铁矿、自然金、银金矿③褐铁矿、赤铁矿、针铁矿。 (2)矿物共生组合 氧化矿石的矿物共生组合有石英褐铁矿赤铁矿自然金、石英针铁矿自然金银金矿。 混合矿石的矿物共生组合有石英针铁矿黄铁矿自然金。 8.2.4.4矿石化学成分 表3 原矿化学多项分析结果表 项目 Au Ag TFe SiO2 Al2O3 K2O Na2O CaO MgO 含量 3.05 80.70 3.25 68.58 13.26 7.87 1.15 0.28 0.56 项目 Cu Pb Zn TiO2 P2O5 MnO S Fe2O3 烧失量 含量 0.01 0.05 0.029 0.59 0.15 0.24 0.68 4.64 1.93 注表中Au、Ag单位为10-6,其它为10-2。 表4 原矿光谱半定量全分析结果表 元素 Ba Be As B P Sb Pb Sn W 含量 500 <10 450 <10 100 元素 Bi Cr Ni Co Mo Mn Ti V Sr 含量 100 <10 10 <10 1500 2000 50 50 元素 Cd Cu Zn Ag Ga In Ge Sc Nb 含量 80 150 >50 20 <30 <30 元素 Ta Zr Hf U Th Ce Lq Y Yb 含量 60 <100 <10 <10 注1、未列入表中的系常量元素和在光谱检出限以下;2、岩中含量单位为W(B)/10-6。 矿区矿石有益组分主要为金,金元素的含量分布总体是上部高,往下(深)部变低。以Au2体为例,金含量在走向上具中间较高,两端较贫的规律,即在28-36线金含量一般4.5510-6以上,而在24线以北和40线以南,金含量则基本为1.10~4.6010-6;在倾向上金品位总体在标高360~400m含量较高,其它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仅在局部地段富集。 矿区矿石中伴生组分主要为Ag,Ag一般含量为43~9110-6,个别>10010-6,平均为56.0410-6。矿石中其它伴生组分Cu、Pb、Zn、S、As,其中As为伴生有害组分,其余均为伴生有益组分;据矿区采送的10件组合件和1件选矿实验样的分析结果看,各组分含量如下Cu含量为0.02~0.04,Pb含量为0~0.19,Zn含量为0~0.36,S含量为0.62~2.35,As含量为0.03~0.11。根据岩金地质勘查规范,有益组分Ag可综合回收,其余含量低无综合回收价值;有害组分含量较低,对选矿影响不大。 8.2.4.3矿体围岩、围岩蚀变及夹石 矿体围岩区内金矿体均赋存于断层破碎带内或岩石裂隙内,容矿岩石有碎裂岩、蚀变构造岩等。矿体顶底板岩石以碎裂岩为主,其次为碎裂岩化岩石;原岩为安山质凝灰熔岩、英安岩和英安质凝灰熔岩、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火山角砾岩等火山岩类。 矿体围岩的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晶屑及岩屑和火山灰组成;化学成分SiO2 71.71,K2ONa2O 7.39,且K2O>Na2O,MgOCaO<2.00,Fe2O3FeO 3.67,Al2O3 13.87。 围岩蚀变区内矿体及围岩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热液蚀变,蚀变类型有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褐铁矿)化、针铁矿化、赤铁矿化、绿泥石化、方铅矿化、方解石化,其中与金矿关系密切的为硅化、黄铁矿化。 夹石区内金矿体中夹石仅见于Au2矿体中,真厚度2.27m,呈透镜状,夹石总体延伸小,对矿体影响不大,岩性为英安质晶屑凝灰熔岩。 8.2.5 矿石类型 氧化带与原生带的划分通过矿区水文地质工作可知,区内风化带发育深度3.0m~20.0m,发育程度受地形影响,沟谷和陡坡处较浅,山脊及缓山坡处相对较深,强风化带3.0m~10.0m,弱风化带5.0m~20.0m。同时,通过对区内多个开采中段矿石的矿物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矿体地表风化较弱,其氧化带界线与水文地质上潜水面(地下)和强风化带深度基本吻合,氧化带与原生带之间的过渡类型混合带发育不全,沿氧化带垂直方向上,大致可分氧化带原生矿石带。 矿石类型矿床的矿石自然类型,按氧化程度划分为氧化矿石、混合矿石和原生矿石,但区内氧化混合矿石少,主要为原生矿石。按构造划分有条带状矿石、团块状矿石、角砾状矿石及斑杂状矿石等。矿区工业类型较简单,为构造蚀变岩型。 8.2.6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矿床成因类型中低温热液交代型金矿床,依据有矿体呈脉状,赋存于断裂破碎带内,并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容矿围岩主要为碎裂岩、构造角砾岩。围岩蚀变有硅化、黄铁矿(褐铁矿、针铁矿)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热液蚀变;矿石具明显的硫化物金建造;同时具脉状、团块状、角砾状、斑杂状构造,显示其热液矿床的特征。 找矿标志矿体出露地表后经氧化形成红褐色铁帽,为找矿直接标志;断裂破碎带中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叠加并存时,可作为寻找矿体的直接标志;黄金重砂异常与土壤化探异常重叠,同时后者具明显的浓集中心时,可作为寻找矿体的间接标志。 8.2.7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8.2.7.1 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地形陡峻,自然排泄条件好。主要含水层为风化裂隙潜水和构造裂隙承压含水层,但富水性均弱,矿体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之上,坑道水可自然疏干。核实报告采用比拟法预测标高280m水平矿坑正常涌水量64.13m3/d,最大涌水量90.56m3/d。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8.2.7.2工程地质条件 矿体及顶底板岩石完整性较好,均较稳固,坑道无需进行支护,但残坡积层和风化带完整性差,露天开采及坑口需加防护。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8.2.7.3环境地质条件 马仑头矿区处于防震烈度小于6度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较为稳定,未发现地温及放射性异常;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良好,地表未发现自然地质灾害现象。但今后人工开挖的陡坡需采取防护措施。 矿区附近无污染源,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良好,矿石和废石不易分解出有害组分。 矿区环境地质条件良好。 8.3 矿山开发利用概况 该矿于2005年3月投产。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采用平硐溜井开拓方式,硐内以人工手推车运输,矿山配备选矿厂,矿山至选厂采用农用机动车运输矿石。 9、评估实施过程 根据矿业权评估程序规范CMVS11000-2008,按照评估委托人要求,我公司组织评估人员,对评估对象进行了如下评估程序 本次评估过程自2015年3月17日~2015年4月7日。 9.1 接受委托 2015年3月17日,接受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的委托,听取采矿权概况介绍,并就委托事宜达成协议,签订矿业权评估合同书,与委托方明确此次评估的目的、对象、范围,确定评估基准日。 9.2 编制评估工作计划 2015年3月18日,根据项目特点,编制评估计划,组成评估小组;评估小组具体分工为项目负责人由注册矿业权评估师郭会山担任,注册矿业权评估师孙爱祥、评估人员赵春玲为小组成员。 9.3 尽职调查 2015年3月19日~2015年3月20日,本公司注册矿业权评估师郭会山、评估人员赵春玲在矿山企业人员关炳庭的陪同下对该矿进行了现场实地勘查,了解矿山建设、生产经营等基本情况。 该矿为地下开采,开采矿种为金矿(伴生银),采用浅孔留矿法采矿,平硐溜井开拓方式,矿石为易选矿石,销售产品为金精矿。 因采矿权许可证到期,暂未生产。 图1 现场勘查照片 9.4评述估算 2015年3月21日~2015年4月6日,项目组成员依据收集的评估资料,进行整理汇总,评估人员拟定评估思路,确定评估方法,按照既定的评估原则和评估方法进行具体的评定估算,完成评估报告初稿。 根据公司报告质量管理制度,对报告进行校对审核,根据各级审核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9.5 出具报告 2015年4月7日,正式出具采矿权评估报告书。 10、评估方法 福建省政和县政龙矿业有限公司马仑头金矿属双小(生产规模、资源储量均较小)矿山,且评估计算年限较短,比较适合用收入权益法进行评估,并且能够较好的反映该采矿权目前的价值。 因此,依据本次评估目的, 参照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CMVS12100-2008、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国土资发[2000]309号)及矿业权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国土资发[2008]174号),结合该评估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次评估的方法为收入权益法。 计算公式为 采矿权评估价值; 年销售收入; 采矿权权益系数; 折现率; t年序号(t1,2,3,,n); n计算年限。 11、评估参数的确定 11.1 储量估算资料 2014年6月,福建省闽北地质大队提交了福建省政和县马仑头矿区金矿2014年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14年12月10日,福建省国土资源评估中心对其进行了评审并提交了评审意见书。2014年12月31日,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对其进行了备案(闽国土资储备案字[2014]68号)。 根据矿业价款评估应用指南中的相关规定评估用资源储量应以按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评审和备案的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为依据。因此,在本次评估中可直接采用上述矿产资源储量数据进行评估。 11.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2015年1月,福建省冶金工业设计院提交了福建省政和县政龙矿业有限公司马仑头金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2015年2月9日,福建省矿业协会对其进行了审查,并出具了审查意见(闽矿协金审字[2015]03号)。 评估人员对委托方所提供的福建省政和县政龙矿业有限公司马仑头金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进行了认真阅读,并做出了相应分析和评价。该开发利用方案主要开拓方式、采矿方法较为合适,矿产品方案较为合理,其各项设计参数基本可以满足本次评估需要。 11.3 保有资源储量 11.3.1核实基准日保有资源储量 根据福建省政和县马仑头矿区金矿2014年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其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闽国土资储备案字[2014]68号)截至2013年12月31日,该矿保有(122b333)类型资源储量12.57万吨,其中(122b)类型2.29万吨,(333)类型10.28万吨。 表5 储量核实基准日保有资源储量 资源储量类型 保有资源储量 (万吨) 金属量(千克) 平均品位(g/t) Au Ag Au Ag 122b 2.29 116.52 1336.69 5.09 58.39 333 10.28 407.26 5456.54 3.96 53.07 122b333 12.57 523.78 6793.23 4.17 54.04 11.3.2已动用资源储量 福建省政和县马仑头矿区金矿2014年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储量核实基准日(2013年12月31日)至本次评估基准日(2015年2月28日)时间为1年2个月。 根据矿山企业提供的马仑头金矿动用资源量表,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已动用资源储量为0.33万吨。因此,在本次评估中,已动用资源储量为0.33万吨,全部按(122b)类型进行估算。 11.3.3评估基准日保有资源储量 表6 评估基准日保有资源储量 资源储量类型 核实基准日 保有资源储量 (万吨) 已动用 资源储量 (万吨) 评估基准日 保有资源储量 (万吨) 备注 122b 2.29 0.33 1.96 333 10.28 0 10.28 122b333 12.57 0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