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管灌混凝土平面X形圆钢管节点轴压性能试验研究.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支管灌混凝土平面X形圆钢管节点轴压性能试验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支管灌混凝土平面X形圆钢管节点轴压性能试验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支管灌混凝土平面X形圆钢管节点轴压性能试验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学报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第 33 卷 第 1 期 2012 年 1 月 Vol. 33No. 1Jan. 2012 011 文章编号 1000-6869 2012 01-0081-08 支管灌混凝土平面 X 形圆钢管节点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陈誉,张钻湖 华侨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 摘要 为研究支管灌混凝土 X 形圆钢管节点的轴压性能, 对 6 个不同截面几何参数的支管灌混凝土 X 形圆钢管节点进行了 单调加载试验。介绍了节点试验方案, 揭示了节点破坏模式, 给出了加载点荷载- 端位移曲线、 支管轴力- 主管壁变形曲线以 及节点区域折算应变分布曲线, 并将支主管外径比 β、 主管径厚比 γ 和支主管壁厚比 τ 对节点轴压承载力和弹性轴压刚度 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节点试件均表现出较好延性; 所有试件的主管壁最大竖向变形位移都大于 0. 03 倍主管直径, 在判定该类圆钢管节点轴压承载力时应该采用极限变形准则; 节点轴压承载力与弹性轴压刚度都随着 β 和 τ 的增加以及 γ 的减小而提高; 所有试件的支管根部测点都未进入塑性且主管都是鞍点和冠点之间的中间测点首先进入塑 性; 在试验参数条件下, 支管灌混凝土对 X 形圆钢管节点轴压承载力提高不明显, 甚至会降低其轴压承载力。目前 GB 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 公式不能较好地计算支管灌混凝土 X 形圆钢管节点轴压承载力。 关键词 支管灌混凝土平面 X 形圆钢管节点;静力试验;轴压承载力;弹性轴压刚度 中图分类号 TU392. 3TU317. 1文献标志码 A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circular section X-joints with concrete filled braces CHEN Yu,ZHANG Zuanhu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Huaqiao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AbstractTo research the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circular section X- joints with concrete filled brace,six joint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geometric parameters were tested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in brace. The test procedure,joint failure modes,jack load versus global displacement curves,axial compression in brace versus deation of chord tube and strain distribution curves were presented in the paper. The effects of β , γ and τ on compressive capacity and elastic compressive stiffness of circular section X- joints with concrete filled braces were also studied. Results of these tests show that the joints all show good ductility. The ultimate deation of joints is all larger than multiply diameter of chord by 0. 03. The ultimate deation criterion can be adopted to uate the compressive capacity of the joints. As values of β and τ increase,value of γ decreases,accordingly capacity and elastic compressive stiffness of joints increase. Spots of brace still keep elastic while spots between crown and saddle of chord yield first. The concrete of brace not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capacity of joints,even reduce the capacity of joints in certain geometric parameters. Equation of code for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 can’ t calculate the compressive capacity of circular section X- joints with concrete filled braces. Keywordscircular section X- joints with concrete filled brace;static test;compressive capacity;elastic compressive stiffness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1008133 , 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 LP0705 , 泉州市第一批技术研 究与开发项目 重点项目 2009Z48 。 作者简介 陈誉 1978 , 男, 湖北公安人, 工学博士, 副教授。E- mail kinkingingin163. com 收稿日期 2011 年 2 月 18 0前言 X 形圆钢管节点是空间网架和网壳钢管结构体 系中采用的主要节点形式 [1 ]。在支管相对主管管壁 较薄的圆钢管节点中, 破坏时并不发生常见的主管 管壁表面进入塑性状态, 而出现支管根部的局部屈 曲 [2- 3 ], 从而使得破坏时主管钢材强度并没有得到完 全发挥而大部分处于弹性状态。为了使支管根部的 局部屈曲滞后于主管表面塑性发生, 主管表面塑性 起控制作用, 从而让主管钢材的强度得到充分发挥, 在实际工程中常常在支管中灌混凝土形成支管灌混 凝土 X 形圆钢管节点, 该节点在支管两端均承受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对称轴压力, 如图1 所示。 图 1支管灌混凝土 X 形圆钢管节点 Fig. 1Circular section X- joints with concrete filled braces under compression 文献[ 4] 对 1 个 K 形空圆钢管节点、 1 个主管灌 混凝土圆钢管节点、 1 个支管和主管均灌混凝土圆钢 管节点以及 3 个支管和主管灌混凝土的加强型圆钢 管节点实施了主管加载方式的静力加载试验, 研究 结果表明 不论支管还是主管中灌混凝土, 平面 K 形 圆钢管节点至少是空钢管节点承载力的 2 倍; 文献 [ 5] 对 27 个 T 形主管灌混凝土不锈钢方钢管和矩形 钢管节点实施了支管轴压力作用下的承载力试验, 提出针对不锈钢混凝土节点, 目前的钢管节点设计 规范非常保守; 文献[ 6] 对 9 个 X 形主管灌混凝土不 锈钢方钢管和矩形钢管节点实施了支管轴压力的承 载力试验, 建议在设计规范中考虑不锈钢管对节点 承载力的影响; 文献[ 7] 以广州西塔巨型斜交网格结 构为工程背景实施了 8 个缩尺主管灌混凝土平面 X 形圆钢管混凝土节点承载力试验, 结果表明节点表 现出约束混凝土的特点,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文献 [ 8] 实施了 4 个主管灌混凝土空间相贯 X 形圆钢管 混凝土节点承载力试验, 结果表明节点承载力大于 构件承载力, 平面外位移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较大; 文献[ 9] 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几何参数对主管灌混 凝土平面 X 形圆钢管混凝土节点承载力的影响, 提 出了该类相贯节点承载力计算式。 近年来, 对于主管灌混凝土的钢管混凝土节点 力学性能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取得了很多成果, 然而, 对于支管灌混凝土圆钢管节点的轴压性能的试验研 究还鲜有报道。研究工作的滞后对工程设计的安全 性和经济性会造成不利影响, 对于支管灌混凝土 X 形圆钢管节点的轴压性能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亟待解 决的课题。 本文通过对支管灌混凝土 X 形圆钢管节点轴压 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分析了几何参数和在支管中灌 混凝土等多种因素对 X 形圆钢管混凝土节点轴压承 载力和弹性轴压刚度的影响, 考察了节点在支管轴 压力作用下的受力过程。 1试验方案 1. 1试件设计 试验共设计 6 个支管灌混凝土 X 形圆钢管节点 试件 见图 2 , 用以考察支主管外径比 β、 主管径厚 比 γ 和支主管壁厚比 τ 这 3 个无量纲几何参数对节 点轴压性能的影响, 其中管材均为 Q345 级钢材, 屈 服强度 fy平均值为 386 MPa, 抗拉强度 fu 平均值为 459 MPa; 支管中均灌同批次 C40 级混凝土, 实测混凝 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为46 MPa。 节点试件编号及对应的几何特征参数见表 1。 杆件下料采用三维切割机, 杆件焊接接头的焊接方 法及接头形状尺寸遵守 JGJ 812002 建筑钢结构 焊接技术规程 [10 ]规定。实际截面尺寸等参数见表 1, 主管和支管长度分别为 6Dc和3Db, 表中符号参见 图 1。 表 1节点几何参数一览表 Table 1Geometric parameters of circular section X- joints with concrete filled brace 试件 编号 Dc/ mm tc/ mm Db/ mm tb/ mm βγτ BC1139. 803. 99114. 423. 970. 81817. 5190. 995 BC2139. 853. 91114. 042. 840. 81517. 8840. 726 BC3139. 803. 9187. 912. 850. 62917. 8770. 729 BC4139. 653. 8188. 202. 860. 63218. 3270. 751 BC5114. 002. 5688. 342. 590. 77522. 2661. 012 BC6114. 153. 9588. 322. 910. 77414. 4490. 737 1. 2试验加载及量测方案 采用独立节点加载方法对节点试件进行加载, 即将 X 形节点放在一个自平衡钢框架内部, 通过设 28 置在上支管端头的千斤顶施加支管轴压力, 从而在 试件中产生预期的作用力, 如图 3a 所示。试验前根 据 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11 ]对试件按 未灌混凝土的 X 形空圆钢管节点承载力进行计算, 作为预估荷载。根据预估荷载制定加载分级为 预 加载阶段以 10预估荷载为一级, 共加载 3 级; 正式 加载阶段每 10 kN 为一级, 两级之间连续加载; 进入 塑性后, 连续加载至破坏。实际控制时根据测点反 馈, 对分级加载上限进行调整。 图 2支管灌混凝土 X 形圆钢管节点试件 Fig. 2Specimen of circular section X- joints with concrete filled braces under compression a加载装置 b位移计布置 c三向应变片布置 图 3测试方案 Fig. 3Measurement scheme 试验中主要量测了加载端头整体位移和支管与 主管管壁相对变形, 位移测点布置见图 3b; 节点域应 变分布由贴于支管根部和主管管壁上靠近节点相贯 线的三向应变花测取, 应变测点布置见图 3c。采用 DH3816 连续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测试数据。 a试件 BC3 上下支管平面外错开 b试件 BC5 主管表面塑性 c试件 BC5 主管椭圆异化破坏 d试件 BC4 主管椭圆化破坏 e试件 BC2 支管钢管和内部混凝土完整 图 4节点破坏模式 Fig. 4Failure modes of joints 2试验结果及分析 2. 1试件破坏模式 X 形支管灌混凝土圆钢管节点轴压试验中出现 的主要破坏模式有 ①上下支管平面外错开 图 4a ; ②主管塑性发展有限的椭圆化破坏 图 4d ; ③主管 塑性充分发展的椭圆异化 图 4c 。试验完毕后切割 开支管钢管后发现支管钢管及内部混凝土都没有宏 38 观破坏现象 图 4e 。每个试件均发生了图 4 所描述 的破坏现象, 但出现的破坏程度有所不同。 2. 2加载点荷载- 端位移曲线 图 5 给出了试件支管的加载点荷载与加载端位 移关系曲线, 图中的纵坐标为施加在试件上支管端 头的竖向荷载, 横坐标为加载端头的整体竖向位移。 竖向荷载、 端位移均以向下为正, 向上为负。 图 5加载点荷载- 端位移曲线 Fig. 5Jack load versus displacement 图 5 中试件 BC6 曲线进入塑性后突然出现下降 段, 是由于试验快结束时油泵漏油导致加载不稳定 产生的。除了试件 BC6 之外, 所有试件曲线都具有 较为明显的弹性阶段、 弹塑性阶段和塑性阶段且塑 性阶段较长, 说明该类节点都具有良好的延性。 2. 3支管轴压力- 管壁变形曲线 图 6 给出了试件实测支管轴压力- 主管管壁变形 关系曲线 由于试件 BC6 在接近破坏时, 油泵出现问 题, 未加载至破坏, 故未给出其变形曲线 , 图中纵坐 标为施加在节点支管上的荷载 F;横坐标为主管管 壁变形, 其中 δ 为主管管壁竖向变形 由竖向位移计 D7 ~ D12 测取 , ω 为主管管壁水平变形 由水平位 移计 D3、 D4 测取 。荷载以向下为正, 向上为负; 主 管管壁竖向变形 δ 和水平变形 ω 均以管壁突出为正, 凹进为负。 由图 6 可知 ①试件 BC5 的主管管壁竖向、 水平 变形都明显小于试件 BC1、 BC2、 BC3 、 BC4, 破坏相对 “突然”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当主管壁较薄即 γ 值较大时, 主管侧壁截面表现出以承受膜内应力为 主, 承受的弯曲应力较小, 节点在破坏前塑性发展非 常有限, 表现出突然失稳破坏的特点; 当主管壁较厚 时, 主管侧壁截面除承受膜内应力以外, 还承受一定 的弯曲应力, 节点在破坏前塑性发展比较充分。② 节点破坏时, 所有试件的主管管壁最大竖向变形位 移都大于 0. 03Dc, 说明在判定支管灌混凝土圆钢管 节点轴压承载力时可以考虑采用评价空心圆钢管节 点轴压承载力的极限变形准则。 主管相贯面的竖向相对位移可用来评价支管在 主管连接部位的轴压刚度。图 7 中给出了对比试件 a试件 BC1 b试件 BC2 c试件 BC3 d试件 BC4 e试件 BC5 图 6试件支管轴力- 主管管壁变形曲线 Fig. 6Axial force of brace versus relative deation of tube wall 48 的实测支管轴力- 主管管壁竖向变形曲线对比。 从图 7a 可知, 试件 BC2 的轴压承载力略大于 BC4, 弹性轴压刚度却明显大于 BC4, 而 BC2、 BC4 的 支主管外径比 β、 主管径厚比 γ 和支主管壁厚比 τ 分 别相差 28、 4、 5, 说明在 γ、 τ 相似条件下, 节点 轴压承载力随着 β 的增加略有提高, 弹性轴压刚度则 明显提高。 图 7b 中试件 BC3、 BC4 曲线前期重合在一起, 轴 压承载力基本相同, 是由于二者的 β、 γ、 τ 基本相同。 a试件 BC2、 BC4 b 试件 BC3、 BC4 c试件 BC1、 BC5 d试件 BC1、 BC2 图 7试件支管轴力- 主管管壁竖向变形曲线 Fig. 7Axial force of brace versus relative vertical deation of tube wall 从图 7c 可知, 试件 BC1 的轴压承载力、 初始轴 压刚度都明显大于 BC5, 而 BC1、 BC5 的 β、 γ 和 τ 分 别相差 6、 -18、 5, 说明在 β、 τ 相似条件下, 节 点轴压承载力、 弹性轴压刚度随着 γ 的减小有极大 提高。 从图 7d 可知, 试件 BC1 的轴压承载力、 弹性轴 压刚度都大于 BC2, 而 BC1、 BC2 的 β、 γ和τ 分别相差 1、 2、 33, 说明在 β、 γ 相似条件下, 节点轴压承 载力、 弹性轴压刚度都随着 τ 的增加有一定的提高。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与空圆钢管节点的变化规 律类似 [3 ], 在试验参数条件下, 支管填混凝土的钢管 节点轴压承载力与弹性轴压刚度都随着腹主管外径 比 β 和腹主管壁厚比 τ 的增加以及主管径厚比 γ 的 减小而提高, 提高的程度与 β、 γ、 τ 的具体大小有关。 2. 4折算应变- 测点分布曲线 图 8 给出了所有试件测点的折算应变分布及随 竖向荷载的变化。横坐标为测点编号 测点编号见 图 3 , 纵坐标 εi为折算应变。主管管壁折算应变- 测 点分布曲线中的水平虚线为主管钢管屈服应变界 限, 借以评价主管上测点是否达到屈服。折算应变 的具体计算方法参见文献[ 12] 。试件 BC6 由于在接 近破坏时试验出现意外导致加载停止, 图中只给出 了其加载弹性阶段的折算应变分布。 从各试件的折算应变分布曲线可知 ①由于支 管填混凝土, 所有试件的支管管壁根部测点都未进 入塑性。②所有试件的主管都是测点 T7 或 T9 鞍点 和冠点之间的中间点 首先进入塑性, 但后面进入塑 性的测点顺序略有不同。③除试件 BC5 之外, 节点 试件的主管应变分布相似, 加载全过程测点 T7 或 T9 鞍点和冠点之间的中间点 折算应变都是最大; 试 件 BC5 在加载弹性阶段时主管上 T8 测点应变最大, 破坏时测点 T7、 T9 应变最大, 其原因是该试件达到 破坏时椭圆异化非常明显导致发生了应力重分布。 ④所有试件的支管测点折算应变都是测点 T3 鞍 点 最大, 测点 T1、 T5 冠点 最小; 在主管上测点处 于弹性时, 支管根部测点折算应变分布基本相同; 而 当主管上测点进入塑性后支管测点折算应变分布曲 线则立刻发生变化。⑤试件 BC1、 BC2、 BC3、 BC4 测 点首次进入塑性对应的荷载与其极限荷载比值在 55 ~70之间, 而试件 BC5 为 91, 说明试件 BC5 的延性相对其他试件而言较差。 3节点轴压承载力 3. 1与空钢管 X 形节点轴压承载力对比 6 个支管灌混凝土钢管节点试件的轴压承载力 试验值及按 GB 500172003 规范计算的相应空钢管 58 图 8折算应变- 测点分布曲线 Fig. 8Strain versus spot of joints 节点规范计算值比较见表 2。按规范公式计算用到 的杆件截面几何尺寸、 材料强度均采用试验实测值。 表 2支管灌混凝土圆钢管节点试件轴压承载力比较 Table 2Comparison between test values and calculated values from code 试件编号 试验承载力 F1/kN 空钢管节点承载力 F2/kN 比值 F1/F2 BC1107100. 011. 07 BC29695. 001. 01 BC38171. 691. 13 BC49271. 971. 28 BC53340. 510. 81 BC6100. 65 由表 2 可知 支管填混凝土对钢管节点轴压承 载力提高不明显, 在试验参数条件下甚至会降低其 轴压承载力。尤其在 γ 值很大 主管壁很薄 以及 τ 值特别大的情况下, 如试件 BC5 出现了相对空钢管 节点轴压承载力下降的情况。该类节点中支管相对 主管较强, 如果在支管中填充混凝土使得相贯面加 大, 会更加恶化主管受力性能, 使得主管更容易发生 椭圆化而提前发生节点破坏。目前空钢管节点轴压 强度规范计算公式不能较好地计算支管灌混凝土圆 钢管节点轴压承载力。本次试验的支管壁相对比较 厚, 本身空钢管的破坏模式就是主管表面塑性, 灌混 凝土之后没有根本改变节点的破坏模式, 也是其节 点轴压承载力提高不明显的原因。建议在后续的有 限元参数分析中加入支管壁厚较薄τ 值小于 0. 5 的圆钢管节点进行轴压承载力分析。 3. 2有限元分析 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ANSYS 10. 0 对支管 填混凝土的平面 X 形圆钢管混凝土节点进行非线性 有限元初步分析。钢材与混凝土采用实测材性, 选 68 用 SOLID 45、 SOLID 65 三维实体单元分别模拟钢管 和混凝土, 遵守 von Mises 屈服准则和相关流动法则, 假设钢管与混凝土不发生相对滑移, 钢管与混凝土 界面采用共节点方式处理。节点有限元模型几何尺 寸取试件实际参数, 不考虑节点主支管交接处的焊 缝及焊接所造成的材料局部强化、 残余应力等缺陷 的影响。边界条件根据试验情况, 下支管支座端按 固定支座考虑, 上支管加载端允许沿管轴线方向 加 载方向 移动, 其他方向被约束。节点网格划分如图 9 所示。 图 9网格划分 Fig. 9Mesh of joint 3. 2. 1节点破坏现象 有限元模拟结果显示所有节点破坏模式都是主 管塑性破坏, 与试验破坏模式完全吻合。节点典型 有限元破坏现象模拟见图 10。 a节点整体变形 b变形细节 图 10试件 BC3 有限元模拟的破坏现象 Fig. 10FEA failure phenomena of BC3 3. 2. 2应力分布 有限元计算的各节点应力分布及发展基本相 同, 节点在破坏时典型应力分布如图11 所示。其中, 相贯线周围支管一半进入塑性与试验测得的所有测 点均未进入塑性不符, 这可能是由于未考虑支管中 混凝土与支管的接触、 节点初始缺陷等影响; 相贯线 周围主管都进入塑性与试验测得的结果一致。 a侧视图 b轴测图 c主管内部 图 11极限状态下试件 BC3 节点 von Mises 应力全景图 Fig. 11von Mises contour plot of joints at ultimate stages 3. 3节点承载力 节点试验承载力与有限元计算承载力如表 3 所 示, 由表 3 可见, 有限元计算值与试验值相比最大负 误差仅为 11, 另外 4 个试件负误差均在 4 以内, 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二者较为吻合。 表 3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比较 Table 3Comparison between test values and FEA result 试件编号试验值/kN计算值/kN计算值/试验值 BC11071000. 93 BC296950. 99 BC381811. 00 BC492810. 89 BC533320. 97 BC6 4结论 本文对支管灌混凝土 X 形圆钢管节点轴压性能 进行了试验研究, 得到如下结论 1 节点主要破坏模式有 上下支管平面外错 78 开、 主管塑性发展有限的椭圆化破坏、 主管塑性充分 发展的椭圆异化。 2 除试件 BC6 由于油泵漏油不稳导致加载不 稳定之外, 所有试件曲线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弹性阶 段、 弹塑性阶段和塑性阶段且塑性阶段较长, 表明该 类节点都具有良好的延性。 3 在试验参数条件下, 支管灌混凝土 X 形圆钢 管节点轴压承载力与弹性轴压刚度都随着腹主管外 径比 β 和腹主管壁厚比 τ 的增加以及主管径厚比 γ 的减小而提高。 4 所有试件的支管测点都未进入塑性, 主管都 是鞍点和冠点之间的中间测点首先进入塑性。 5 在试验参数条件下支管灌混凝土对 X 形圆 钢管节点轴压承载力提高不明显, 甚至会降低其轴 压承载力。目前规范公式不能较好地计算 X 形支管 灌混凝土圆钢管节点轴压承载力。 致谢 本研究蒙中国石化集团中原油田设计院 以及华侨大学结构与环境实验室的支持, 谨致谢意。 参考文献 [ 1] Wardenier J. Hollow sections in structural applications [ M] . 2nd ed. Netherlands Bouwen Met Staal, 2011 18- 19. [ 2] 赵宪忠, 陈誉, 陈以一. 平面 K 型圆钢管搭接节点静 力性能的试验研究[J] . 建筑结构学报, 2006,27 4 23- 29. ZHAO Xianzhong,CHEN Yu,CHEN Yiyi.Experimentalstudyonstaticbehaviorof unstiffened overlapped CHS K- joints[J]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2006,27 4 23- 29. in Chinese [ 3] 陈誉, 赵宪忠, 陈以一. 平面 K 型圆钢管相贯搭接节 点有限元参数分析与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J] . 建筑 结构学报, 2006, 27 4 30- 36. CHEN Yu,ZHAO Xianzhong,CHEN Yiyi. Parametric analysis and design equation of ultimate capacity for unstiffened overlapped CHS K- joints[J]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2006, 27 4 30- 36. in Chinese [ 4] YoshinagaSakai, TetsuyaHosaka, AkiraIsoe. Experiments on concrete filled and reinforced tubular K- joints of truss girder[ J] .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04, 60 8 683-699. [ 5] Feng Ran, Young Ben. Tests of concrete- filled stainless steel tubular T- joint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08, 64 11 1283- 1293. [ 6] Feng Ran,Young Ben.Behaviour of concrete- filled stainless steel tubular X- joints subjected to compression [ J] . Thin- Walled Structures, 2009, 47 4 365- 374. [ 7] 方小丹, 韩小雷, 韦宏. 广州西塔巨型斜交网格平面 相贯节点试验研究[J] . 建筑结构学报, 2010,31 1 56-62. FANG Xiaodan,HAN Xiaolei,WEI Hong.Experimentalstudyonplannarintersecting connections used in obliquely crossingmega lattice of the Guangzhou WestTower [J] . JournalofBuilding Structures, 2010, 31 1 56-62. in Chinese [ 8] 韩小雷, 黄超, 方小丹. 广州西塔巨型斜交网格空间 相贯节点试验研究[J] . 建筑结构学报, 2010,31 1 63-69. HAN Xiaolei,HUANG Chao,FANG Xiaodan.Experimental study on spatial intersecting connections used in obliquely crossingmega lattice of the Guangzhou WestTower [J] . JournalofBuilding Structures, 2010, 31 1 63-69. in Chinese [ 9] 黄超, 韩小雷,季静. 钢管混凝土平面相贯节点轴压 承载力理论研究[ J]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版, 2010,38 7 128- 134. HUANG Chao,HAN Xiaolei,JI Jing.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into axial bearing capacity of planar intersecting connections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J] . 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0, 38 7 128- 134. in Chinese [ 10] JGJ 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S] . 北 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JGJ 812002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elding of steel structure of building[S] . 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3. in Chinese [ 11] 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S] . 北京 中国 计划 出 版 社, 2003. GB 500172003Code for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S] . BeijingChina Planning Press, 2003. in Chinese [ 12] 陈誉, 彭兴黔. 空间 KK 型双弦杆圆钢管搭接节点有 限元参数分析与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J] . 建筑结构 学 报,2007,28 3 37-45. CHEN Yu, PENG Xingqian. Finite element parametric analysis and design ula of ultimate capacity for overlapped CHS KK2 jointwithtwochords [J] .JournalofBuilding Structures, 2007, 28 3 37-45. in Chinese 88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