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赤峰峻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王府矿区 4、5、11、16、34脉) 2022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计划书 赤峰峻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二二年三月 目录 一、矿山基本情况1 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的编制与执行情况3 (一)方案编制概况3 (二)治理方案规划的近期治理工程内容3 (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执行情况3 三、本年度矿山生产计划7 (一)本年度的主要生产指标计划7 (二)开采范围7 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8 (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8 (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44 五、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45 (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区的确定45 (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46 (三)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47 六、经费预算50 附图 1、 赤峰峻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王府矿区4、5、11、16、34脉)2022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1 比例尺12000 2、赤峰峻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王府矿区4、5、11、16、34脉)2022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2 比例尺12000 一、矿山基本情况 矿山基本信息表 矿山企业基本信息表 矿山名称 赤峰峻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王府矿区4、5、11、16、34脉) 采矿权人 赤峰峻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采矿许可证号 C1500002009124120062204 发证机关 内蒙古自然资源厅 有限期限 2019年11月6日 2020年11月6日 发证日期 2019年10月23日 矿区地址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王府镇榆树林子村 经纬度坐标 东经11829′23″~11830′51″;北纬4215′19″~4216′31″。 经济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规模 小型 开采矿种 金矿 采矿方式 地下开采 矿区面积 0.8386km2 生产现状 停产 建矿时间 2006年 设计生产能力 2.1104t/a 设计服务年限 5.76年 实际生产能力 0 剩余服务年限 0.01年 开采深度 1296m至370m标高 查明资源储量 12.0994104t 剩余资源储量 0.027104t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点号 X Y 点号 1 4682854.4359 39623587.7518 3 4683300.4367 39623309.7403 2 4683304.4371 39623579.7411 4 4682840.4355 39623317.7510 开采深度由1091m至420m标高。 1 4681071.4316 39623989.7557 4 4681879.4343 39624206.7553 2 4681324.4334 39624524.7572 5 4681647.4327 39623728.7540 3 4681649.4343 39624546.7568 6 4681448.4323 39623772.7544 开采深度由1296m至816m标高。 1 4682079.4376 39625521.7595 3 4682444.4381 39625265.7581 2 4682454.4387 39625515.7590 4 4682074.4370 39625271.7587 开采深度由900m至390m标高。 1 4682158.4325 39622629.7497 3 4681843.4321 39622945.7511 2 4682047.4326 39622941.7508 4 4681648.4210 39622638.7503 开采深度由850m至370m标高。 40402417.8200 1 4682829.4358 39623586.7518 3 4682429.4350 39623796.7531 2 4682829.4631 39623796.7525 4 4682429.4347 39623586.7524 开采深度由870m至390m标高。 基金计提 已计提 万元 基金使用 未使用 矿山企业联系方式 联系人 手机号 通讯地址 邮编 固定电话 E-mail 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的编制与执行情况 (一)方案编制概况 2009年11月委托赤峰冠诚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赤峰峻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王府矿区(4、5、11、16、34脉)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备案文号10030)。 2017年7月委托委托内蒙古久顺地质勘查有限公司编制了赤峰市松山区(赤峰峻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王府矿区(4、5、11、16、34)矿山地质环境分期治理方案2010.1.1~2014.7.31备案文号赤土分治字[2018]026号。 2018年8月委托委托内蒙古久顺地质勘查有限公司编制了赤峰市松山区(赤峰峻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王府矿区(4、5、11、16、34)矿山地质环境分期治理方案2014.8.1~2017.7.31备案文号赤矿分治评字[2019]001号。 2021年7月,赤峰峻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赤峰峻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王府矿区4、5、11、16、34脉)2021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计划书。 (二)治理方案规划的近期治理工程内容 2021年7月,赤峰峻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赤峰峻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王府矿区4、5、11、16、34脉)2021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计划书。 表2-1 2021年度治理计划书设计的治理工程 采区 编号 单元 名称 主要工程治理措施 治理工程量 11采区 尾矿库 恢复植被完善治理、管护 恢复植被4505 m2 民采坑 恢复植被完善治理、管护 恢复植被908 m2 边坡 恢复植被完善治理、管护 恢复植被2388 m2 监测24次,管护6次 表2-2 2021年度治理计划书治理单元拐点坐标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治理单元 拐点编号 X Y 拐点编号 X Y 尾矿库(4505m2) 1 4683258 39623541 9 4683087 39623570 2 4683242 39623542 10 4683099 39623580 3 4683205 39623515 11 4683110 39623487 4 4683177 39623464 12 4683191 39623505 5 4683154 39623459 13 4683204 39623531 6 4683112 39623470 14 4683249 39623551 7 4683082 39623469 15 4683261 39623547 8 4683094 39623509 民采坑(908m2) 1 4683324 39622972 4 4683266 39622968 2 4683293 39622957 5 4683294 39622978 3 4683271 39622942 6 4683305 39622978 边坡(2388m2) 1 4683284 39623070 5 4683224 39623127 2 4683279 39623061 6 4683219 39623168 3 4683261 39623077 7 4683242 39623151 4 4683245 39623124 8 4683267 39623122 (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执行情况 矿山已完成2021年度治理计划书的工作部署,2021年度治理计划书设计治理工程完成情况见表2-3,已完成治理单元拐点坐标见表2-4。 表2-3 2021年度治理计划书设计的治理工程完成情况 采区 编号 单元 名称 主要工程治理措施 治理工程量 投资情况 完成情况 11采区 尾矿库 恢复植被完善治理、管护 恢复植被4505 m2 4.73万元 已完成 民采坑 恢复植被完善治理、管护 恢复植被908 m2 边坡 恢复植被完善治理、管护 恢复植被2388 m2 监测24次,管护6次 表2-4 2021年度治理单元拐点坐标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治理单元 拐点编号 X Y 拐点编号 X Y 尾矿库(4505m2) 1 4683258 39623541 9 4683087 39623570 2 4683242 39623542 10 4683099 39623580 3 4683205 39623515 11 4683110 39623487 4 4683177 39623464 12 4683191 39623505 5 4683154 39623459 13 4683204 39623531 6 4683112 39623470 14 4683249 39623551 7 4683082 39623469 15 4683261 39623547 8 4683094 39623509 民采坑(908m2) 1 4683324 39622972 4 4683266 39622968 2 4683293 39622957 5 4683294 39622978 3 4683271 39622942 6 4683305 39622978 边坡(2388m2) 1 4683284 39623070 5 4683224 39623127 2 4683279 39623061 6 4683219 39623168 3 4683261 39623077 7 4683242 39623151 4 4683245 39623124 8 4683267 39623122 前期治理存在的问题前期治理效果较好,矿山上一年度进行探坑活动形成钻机平台,本年度应进行治理。 三、本年度矿山生产计划 (一)本年度的主要生产指标计划 矿山本年度继续停产,不进行开采设计。 (二)开采范围 矿山继续停产,不进行开采范围规划。 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 矿山形成的破坏单元有采空区(C1、C2、C3、C4、C5)5 处、工业场地(G1、G2、G3、G4-1、G4-2、G5)6 处、废石场(FS1-1、FS1-3、FS2、FS3、FS4-1、FS4-3、FS5-3)7 处、矿石堆(KS1)、选矿厂、尾矿库、值班室(Z4)、PD工业场地、水源井、风井(FJ4)、钻机平台、截洪沟、办公生活区、民采场地和矿区道路。各破坏单元按照现状条件下从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含水层破坏现状、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及土地资源影响现状四个方面进行叙述。(见图4-1图4-4)。 8 图4-4 矿区16脉卫星影像图 4矿脉 1、采空区(C1) (1)地质灾害现状 根据现场调查,4脉采空区位于该采区西北部,目前开拓至11中段,井深495m,井底已延伸至 455m 水平,损毁面积为 13812m2。采空区上部地面及周边范围内无地裂缝、地面塌陷坑等地质灾害形成(采空区上覆地表情况同其它场地照片),现状条件下采空区C1地质灾害不发育。 (2)含水层破坏现状 根据矿山水文地质资料,本矿区矿床充水的主要含水层为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风化带厚度 20-50m,含水层厚度 12-35m,水位埋深一般分布在 1230m 左右,水位标高约 875m 水平。矿井丰水期实际涌水量 45-75m3/d,丰水期较短,丰水期过后涌水量逐渐下降,贫水期涌水量为 25-45m3/d,涌水量随中段深度增加而增大。采矿最低标高为 455m 水平,井下开拓工程及回采区域主要位于基岩裂隙水位以下,采矿破坏了矿区基岩裂隙含水层结构。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现状情况下未发生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未破坏地形地貌景观。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采空区未造成土地资源破坏。 2、工业场地(G1) (1)地质灾害现状 工业场地(G1)占地面积为 5705m2,位于该采区西北部,场地长 197m,宽 29m,南北呈不规则长条状(见照片 4-1、4-2)。场地内包括主竖井(SJ11)、副竖井(FSJ11)、空压机站、提升机房、值班室、休息室、车棚、仓库及贮矿仓,房屋建筑为砖混和彩钢瓦结构。根据现场调查,场地内存在切坡均已进行了浆砌石护坡,工业场地(G1)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 (2)含水层破坏现状 矿区采矿影响的含水层为基岩裂隙含水层,水位埋深 1230m 左右,水位标高约 875m 水平。其影响程度论述如下 ①含水层结构破坏 现状条件下,工业场地(G1)内竖井(SJ11)现已开拓至 11 中段,其开拓深度为 495m,采矿最低标高为 455m 水平。井下开拓工程及回采区域主要位于基岩裂隙水位以下,破坏了矿区基岩裂隙含水层结构。 ②矿井疏干对含水层的影响 调查显示,矿井疏干排水量平均为 40m3/d,最大涌水量<100m3/d,矿井疏干排水对含水层有一定的影响。 ③矿山开采对矿区及附近水源的影响 矿区及周边仅有少数居民居住,均位于山前洼地处,远离矿山开采区,矿山附近无水源地分布。 ④矿山开采对地下水质的影响 矿坑水不含有害有毒组分,未对矿区及区域地表水、地下水造成污染,对地下水质无影响。现状矿井涌水量部分用于井下凿岩使用,剩余部分疏干外排。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工业场地(G1)的建设破坏了原有地形地貌景观。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工业场地(G1)占地面积为 5705m2,破坏的土地资源类型有村庄、其他草地,其中村庄 1359m2,其他草地 4346m2。 3、废石场(FS1-1) (1)地质灾害现状 废石场(FS1-1)占地面积 3201m2,位于 4采区外北部,工业场地(G1)东北侧沟谷处,其下游设有混凝土拦挡墙防止汛期废渣外溢。场地长 65m,宽 55m,形状呈不规则椭圆形,最大排放高度约 24m,边坡角度 35,根据现场调查,现状条件下未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见照片 4-3)。 (2)含水层破坏现状 废石直接排放于地表,不含有毒、有害物质,未影响含水层。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废石场(FS1-1)占地面积 3201m2,废石场废石场放与原有自然景观不协调,破坏了原来连续分布的自然生态景观,产生了块状生态斑块。现状条件下,废石场(FS1-1)破坏了原有地形地貌景观。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废石场(FS1-1)占地面积 3201m2,损毁土地类型全部为其他草地。 4、废石场(FS1-3) (1)地质灾害现状 废石场(FS1-3)位于4采区内西北部,工业场地(G1)西侧沟谷处,其下游设有混凝土拦挡墙防止汛期废渣外流。场地长154m,宽53m,占地面积8195m2,形状呈扇形,单层排放,最大排放高度约17m,边坡角度35,堆放废渣量为13658m3。根据现场调查,现状条件下未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见照片4-3)。 (2)含水层破坏现状 废石直接排放于地表,不含有毒、有害物质,未影响含水层。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废石场(FS1-3)与原有自然景观不协调,破坏了原有地形地貌景观。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废石场(FS1-3)占地面积8195m2,损毁土地类型全部为其他草地。 5、矿石堆(KS1) (1)地质灾害现状 矿石堆(KS1)位于4采区内北侧,办公生活区南侧边坡处,紧邻选矿厂东侧,场地长103m,宽24m,占地面积2508m2,形状呈扇形,最大排放高度约16m,边坡角度40,堆放矿石量为2473m3。竖井产出矿石经办公生活区南侧边坡顺坡堆放后,进入选矿厂加工。根据现场调查,现状条件下未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见照片4-4)。 (2)含水层破坏现状 矿石直接排放于地表,不含有毒、有害物质,未影响含水层。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矿石堆(KS1)与原有自然景观不协调,破坏了原有地形地貌景观。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矿石堆(KS1)占地面积2508m2,损毁土地类型为村庄和其他草地,其中占用村庄为729m2,占用其他草地为1779m2。 6、选矿厂 (1)地质灾害现状 选矿厂位于4采区北部,占地面积2224m2,场地形状呈扇形,长67m,宽33m,占地面积2224m2。场地北侧存在高约10m的边坡,边坡已进行水泥砂浆护坡,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见照片4-5)。 (2)含水层破坏现状 选矿厂的建设未揭露含水层,生产用水来自矿山内水源井,选矿废水排放至尾矿库,未影响含水层。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选矿厂的建设与原有自然景观不协调,破坏了原有地形地貌景观。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选矿厂占地面积2224m2,占用土地类型全部为村庄。 7、尾矿库 (1)地质灾害现状 尾矿库位于11采区西北部,选矿厂东侧的沟谷内,场地长282m,宽64m,呈多边形分布,占地面积17639m2。尾矿坝为梯形土石堆积坝,坝高约15m,总计库容约5万m3。尾矿库由尾矿坝、排水、排渗和回水设施组成,用于储存尾矿及废液,坝体边坡角度约30。根据现场调查,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见照片4-6)。 (2)含水层破坏现状 尾矿库采取了防渗措施,尾矿废水循环利用,根据矿山水质监测结果可知,各监测项目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Ⅲ类)标准。尾矿库现状条件下未影响地下水质。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尾矿库的建设与原有自然景观不协调,破坏了原有地形地貌景观。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尾矿库占地面积17639m2,占用土地类型为有林地和其它草地,其中有林地为6338m2,其他草地为11301m2。 8、PD工业场地 (1)地质灾害现状 PD工业场地位于4采区北部,场地呈扇形,长31m,宽38m,占地面积1601m2,由房屋和场地组成,房屋为小型砖混结构建筑物,场地东侧有一平硐(PD11),平硐口规格为2.3m2.4m,长300m,原为生产主运巷,现为通风平硐使用,场地周围存在平均高约5m的切坡,边坡角度约60,维修场地边坡前分期设计已对其进行治理,其中东北侧部分边坡已治理完毕并恢复植被。根据现场调查,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见照片4-7)。 (2)含水层破坏现状 维修场地的建设未揭露含水层,未影响含水层结构。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维修场地的建设与原有自然景观不协调,破坏了原有地形地貌景观。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维修场地占地面积1601m2,占用土地类型全部为其他草地。 9、水源井 (1)地质灾害现状 水源井位于4采区内中南部,场地长5m,宽5m,呈矩形,占地面积25m2。为原废弃26竖井改建而成,井深76m,水位埋深约30m,水位标高约816m水平,涌水量约50m3/d,提供矿山生产用水,场地内包含配电室和井架,配电室为小型砖混结构。根据现场调查,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见照片4-8)。 (2)含水层破坏现状 水源井的建设破坏了含水层结构。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水源井占地面积25m2,水源井的建设与原有自然景观不协调,破坏了原有地形地貌景观。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水源井占地面积25m2,占用土地类型全部为有林地。 10、截洪沟 (1)地质灾害现状 截洪沟位于4采区外东北侧,尾矿库的东侧,北东南西向呈长条形分布, 场地长约295m,宽约1.5m,深约0.5m,损毁土地面积522m2(见照片4-9),根据现场调查,截洪沟现状条件下不发育。 (2)含水层破坏现状 截洪沟的开挖深度较浅,未破坏地下含水层结构。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截洪沟人工形成的凹形沟槽破坏了原地形地貌景观。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截洪沟损毁土地面积522m2,损毁的土地类型全部为有林地。 11、办公生活区 (1)地质灾害现状 办公生活区位于4采区北侧平缓地带,场地长177m,平均宽度28m,呈长条形,占地面积为5042m2。由办公楼和宿舍组成,房屋建筑为砖混结构,据实地调查,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见照片4-10)。 (2)含水层破坏现状 办公生活区的建设未揭露含水层,少量生活废水定点排放,生活废水成分简单,主要用于绿化,未影响含水层。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办公生活区占地面积为5042m2,办公生活区的建设与原有自然景观不协调,破坏了原地形地貌景观。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办公生活区占地面积5042m2,占用土地类型为村庄和其他草地,其中占用村庄面积为457m2,占用其他草地为3571m2。 12、民采场地(MC1) (1)地质灾害现状 4采区存在两处民采场地,总占地面积453m2,其中民采场地(MC1-1)占地面积108m2,民采硐口2m2m,周围堆积有废石;民采场地(MC1-2)占地面积345m2,废石堆放于场地一侧,据实地调查,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见照片4-11、照片4-12)。 (2)含水层破坏现状 民采场地(MC1)未破坏含水层。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民采场地(MC1)的建设与原有自然景观不协调,破坏了原地形地貌景观。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民采场地(MC1)占地面积453m2,占用土地类型全部为有林地。 13、矿区道路(L1) (1)地质灾害现状 4采区矿区道路(L1)连接各功能单元,道路坡降较缓,紧邻办公楼北侧矿区道路的西侧存在裸露边坡,平均高约5m,边坡角约50,工业场地(G1)西侧路段存在切坡,高约3m,边坡角度约60(见照片4-13),矿区道路已修建挡墙。据实地调查,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 (2)含水层破坏现状 矿区道路的建设未揭露含水层,未破坏含水层。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矿区道路(L1)用来连接各功能单元场地长532m,平均路宽约4m,使矿区内的自然景观遭到完全破坏,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造成破坏。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矿区道路(L1)用来连接各功能单元,其占地面积为1743m2,占用土地类型为有林地和其他草地,其中占用有林地面积为341m2,占用其他草地面积为1402m2。 照片4-13 矿区道路 34矿脉采区 1、采空区(C2) (1)地质灾害现状 34脉采空区位于该采区西北部位置,为竖井开拓,开拓至2中段,井深110m,已延伸至739m水平,损毁面积为5939m2(采空区范围主要拐点坐标见表2-7)。采空区上部地面及周边范围内无地裂缝、地面塌陷坑等地质灾害形成(采空区上覆地表情况同34采区其它场地照片)。现状条件下采空区C2地质灾害不发育。 (2)含水层破坏现状 34采区近年来一直处于停产阶段。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是本矿区矿床充水的主要含水层。水位埋深一般分布在1230m左右,水位标高为825m水平。34采区资源储量已经基本消耗完毕,多年未进行开采,无涌水量统计数据。采矿最低表格为739m水平,井下开拓工程及回采区域主要位于基岩裂隙水位以下,采矿破坏了矿区基岩裂隙含水层结构。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现状情况下未发生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未破坏地形地貌景观。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采空区(C2)未造成土地资源破坏。 2、工业场地(G2) (1)地质灾害现状 工业场地(G2)位于34采区西北部,占地面积为834m2,场地长63m,宽13m,南北呈长条形。场地内包括主竖井架(SJ34)、提升机房、值班室、休息室等,房屋建筑为小型砖混结构。紧邻场地建筑物西侧存在高约3m的切坡,切坡长约50m,边坡角约65(见照片4-14),该边坡前分期已设计对其进行治理。根据现场调查,工业场地(G2)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 (2)含水层破坏现状 现状条件下,工业场地(G2)内竖井(SJ34)现已开拓至2中段,其开拓深度为110m。井下开拓工程及回采区域主要位于基岩裂隙水位以下,破坏了矿区基岩裂隙含水层结构。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工业场地(G2)的建设与原有自然景观不协调,破坏了原有地形地貌景观。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工业场地(G2)占地面积为834m2,破坏的土地资源类型全部为其他草地。 3、废石场(FS2) (1)地质灾害现状 废石场(FS2)位于34采区中部,工业场地(G2)东南侧沟谷处,占地面积1169m2(见照4-15)废石场(FS2)场地长40m,宽29m,占地面积1169m2,形状呈椭圆形,单层排放,最大排放高度约19m,边坡角度35,堆放废渣量为7403m3。。根据现场调查,现状条件下未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2)含水层破坏现状 废石直接排放于地表,不含有毒、有害物质,未影响含水层。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废石场形成的人工堆积地貌,与原有自然景观不协调,破坏了原有地形地貌景观。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废石场(FS2)占地面积1169m2,损毁土地类型全部为其他草地。 4、民采场地(MC2) (1)地质灾害现状 34采区存在3处民采场地,总占地面积184m2,其中民采场地(MC2-1)占地面积54m2,民采硐口规格2m2m;民采场地(MC2-2)占地面积57m2,民采硐口规格1.5m1.5m;民采场地(MC2-3)占地面积73m2,民采硐口规格1.5m1.5m,据实地调查,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见照片4-16照片4-18)。 (2)含水层破坏现状 民采场地(MC2)的建设未揭露含水层,未破坏含水层。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民采场地(MC2)的形成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造成了破坏。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民采场地(MC2)占地面积为184m2,占用土地类型全部为其他草地。 5、矿区道路(L2) (1)地质灾害现状 34采区矿区道路(L2)连接各功能单元,并与5采区相接,场地总长532m,平均路宽约4m,其占地总面积为1743m2,道路坡降较缓,据实地调查,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见照片4-19)。 (2)含水层破坏现状 矿区道路的建设未揭露含水层,未破坏含水层。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矿区道路(L2)的形成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造成了破坏。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矿区道路(L2)用来连接各功能单元,其占地面积为4406m2,占用土地类型为有林地、其他草地和内陆滩涂,其中占用有林地面积为2922m2,占用其他草地面积为1407m2、占用内陆滩涂面积为77m2。 16矿脉采区 1、采空区(C3) (1)地质灾害现状 16脉采空区位于该采区西北部位置,为竖井开拓,目前开拓至7中段,井深279m,已延伸至543m水平,损毁面积为3601m2(采空区范围主要拐点坐标见表2-8)。采空区上部地面及周边范围内无地裂缝、地面塌陷坑等地质灾害形成。现状条件下采空区C3地质灾害不发育。 (2)含水层破坏现状 16采区近年来一直处于停产阶段。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是本矿区矿床充水的主要含水层。水位埋深一般分布在1230m左右,水位标高为794m水平,16采区资源储量已经基本消耗完毕,多年未进行开采,无涌水量统计数据。采矿最低标高543m水平,井下开拓工程及回采区域主要位于基岩裂隙水位以下,采矿破坏了矿区基岩裂隙含水层结构。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现状情况下未发生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未破坏地形地貌景观。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采空区(C3)未造成土地资源破坏。 2、工业场地(G3) (1)地质灾害现状 工业场地(G3)位于16采区东部,占地面积为2665m2,场地长101m,宽26m,呈不规则多边形。场地内包括主竖井(SJ16)、提升机房、值班室、休息室等,房屋建筑为小型砖混结构。竖井(SJ16)北侧存在2个平硐,硐口规格22m,场地东侧存在一个平硐,硐口规格11m,两处平硐前分期已设计进行治理。紧邻场地内建筑物西侧存在切坡,切坡高约4m,长78m,边坡角约70(见照片4-20),工业场地(G3)边坡前分期已设计进行治理。根据现场调查,工业场地(G1)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 (2)含水层破坏现状 现状条件下,工业场地(G3)内竖井(SJ16)现已开拓至7中段,其开拓深度为279m。井下开拓工程及回采区域主要位于基岩裂隙水位以下,破坏了矿区基岩裂隙含水层结构。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工业场地(G3)的建设直接破坏了地表形态和植被,与原有自然景观不协调,破坏了原有地形地貌景观。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工业场地(G3)占地面积为2665m2,破坏的土地资源类型全部为有林地。 3、废石场(FS3) (1)地质灾害现状 废石场(FS3)位于16采区东南部,工业场地(G3)南侧沟谷处,场地长74m,宽22m,占地面积1605m2,形状呈长方形,最大排放高度约11m,边坡角度30,堆放废渣量为11025m3。根据现场调查,现状条件下未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见照片4-21)。 (2)含水层破坏现状 废石直接排放于地表,不含有害物质,未影响含水层。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废石场(FS3)与原有自然景观不协调,破坏了原来连续分布的自然生态景观,产生了块状生态斑块。现状条件下,废石场(FS3)破坏了原有地形地貌景观。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废石场(FS3)占地面积1605m2,损毁土地类型全部为有林地。 4、钻机平台(ZJ3) (1)地质灾害现状 钻机平台位于16采区北东部,现状存在两处钻机平台,总占地面积65m2,其中钻机平台(ZJ3-1)占地面积35m2,边坡高约2m,边坡长度8m;钻机平台(ZJ3-2)占地面积30m2,边坡高约2m,边坡长度6m,根据现场调查,现状条件下未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见照片4-22)。 (2)含水层破坏现状 钻机平台未影响含水层。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钻机平台(ZJ3)破坏了原有地形地貌景观。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钻机平台(ZJ3)占地面积65m2,损毁土地类型全部为有林地。 5、矿区道路(L3) (1)地质灾害现状 16采区矿区道路(L3)连接各功能单元,道路长383m,平均路宽约4m,其占地总面积为1152m2,道路坡降较缓,据实地调查,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 (2)含水层破坏现状 矿区道路的建设未揭露含水层,未破坏含水层。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矿区道路(L3)用来连接各功能单元,使矿区内的自然景观遭到破坏,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造成破坏。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矿区道路(L3)占地面积为1152m2,占用土地类型为有林地和其他草地,其中占用有林地面积为856m2,占用其他草地面积为296m2。 5矿脉采区 1、采空区(C4) (1)地质灾害现状 5脉采空区位于5采区西部位置,为竖井-盲竖井联合开拓,目前开拓至5中段,井深181m,已延伸至618m水平,损毁面积为4257m2。采空区上部地面及周边范围内无地裂缝、地面塌陷坑等地质灾害形成。现状条件下采空区C4地质灾害不发育。 (2)含水层破坏现状 5采区近年来一直处于停产阶段。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是本矿区矿床充水的主要含水层。水位埋深一般分布在1230m左右,水位标高为761m水平,5采区资源储量已经基本消耗完毕,多年未进行开采,无涌水量统计数据。采矿最低标高为618m水平,井下开拓工程及回采区域主要位于基岩裂隙水位以下,采矿破坏了矿区基岩裂隙含水层结构。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现状情况下未发生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未破坏地形地貌景观。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采空区未造成土地资源破坏。 2、工业场地(G4-1) (1)地质灾害现状 工业场地(G4-1)位于5采区西部,占地面积为1894m2,场地长110m,宽17m,东西方向呈长条形。场地内包括主竖井(SJ5)、提升机房等,房屋建筑为小型砖混结构(见照片4-24)。根据现场调查,工业场地(G4-1)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 (2)含水层破坏现状 现状条件下,工业场地(G4)内竖井(SJ5)现已开拓至5中段,其开拓深度为181m。井下开拓工程及回采区域主要位于基岩裂隙水位以下,破坏了矿区基岩裂隙含水层结构。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工业场地(G4-1)的建设直接破坏了地表形态和植被,与原有自然景观不协调,破坏了原有地形地貌景观。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工业场地(G4-1)占地面积为1894m2,破坏的土地资源类型全部为有林地。 3、废石场(FS4-1) (1)地质灾害现状 废石场(FS4-1)位于5采区西部,工业场地(G4-1)北侧沟谷处,占地面积2405m2(见照片4-25),场地长96m,宽25m,东西方向呈长条形,最大排放高度约10m,边坡角度35,堆放废渣量为15740m3。根据现场调查,现状条件下未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2)含水层破坏现状 废石直接排放于地表,不含有毒、有害物质,未影响含水层。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废石场(FS4-1)与原有自然景观不协调,破坏了原来连续分布的自然生态景观,产生了块状生态斑块。现状条件下,废石场(FS4-1)破坏了原有地形地貌景观。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废石场(FS4-1)占地面积2405m2,损毁土地类型全部为有林地。 4、工业场地(G4-2) (1)地质灾害现状 工业场地(G4-2)位于5采区东部,占地面积为898m2,场地长56m,宽16m,呈不规则多边形(见照片4-26)。场地内包括副井(FSJ5)、提升机房、休息室等,房屋建筑为小型砖混结构场地存在边坡,边坡高度2m,坡度7090。根据现场调查,工业场地(G4-2)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 (2)含水层破坏现状 井下开拓工程及回采区域主要位于基岩裂隙水位以下,破坏了矿区基岩裂隙含水层结构。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 工业场地(G4-2)的建设与原有自然景观不协调,破坏了原有地形地貌景观。 (4)土地资源影响现状 工业场地(G4-2)占地面积为898m2,破坏的土地资源类型全部为有林地。 照片4-26 工业场地(G4-2) 5、废石场(FS4-2) (1)地质灾害现状 废石场(FS4-2)位于5采区中部沟谷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