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煤矿班组长管理 基础知识,,,,第一节,管理的基本原则,,,第2章,第二节,管理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管理的基本原则,,1.目标导向原则,目标导向就是管理要以目标为指引,通过制定和分解目标,利用目标来激发人的目标导向行为,从而实现有效管理的目的。,在班组中,管理者要想合理地分配资源,有效地开展班组活动,就必须明确班组的目标。 班组管理者要善于捕捉下属人员的迫切需要和主导动机,并将下属人员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关联起来,再通过各种激励手段不断强化这种主导动机,以调动下属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士气。 组织目标是引导一个组织向前发展的不懈动力。管理者只有将各项工作基于组织目标,并将组织目标转化为员工的个人目标,才会使员工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与意义,从而积极面对工作,认清使命,激发出澎湃的工作动力,表现出积极的工作行为。,第一节 管理的基本原则,,2.统一指挥原则,统一指挥就是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和指挥,并向这个上级汇报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令统一,行动一致。,统一指挥原则是建立在明确的权力系统上的,权力系统则要依靠上下级之间严明的指挥链而形成。但是,当上司做出明显损害组织利益的决策命令时,这项管理原则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不过,在组织管理中,管理者可以通过设立组织规则,赋予每个员工举报上司侵害组织利益的权力,并提供具体可行的举报途径。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立组织规则限制管理者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力,预防和禁止管理者做出某些可能损害组织利益的决策。而制定组织规则的前提是,保证管理者一定的决策自主权和决策效率,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第一节 管理的基本原则,,3.公平原则,公平是指管理者在待人处事时要合情合理,不能偏袒某一方或某些人。,在班组工作中,一个员工总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与身边的其他员工进行比较。当员工感受到组织和管理者处理事情合情合理时,他就会认为受到了公平待遇。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员工心理平衡,心情愉悦,工作往往会更加努力。而当员工在工作中认为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时,他往往会将这种感觉埋在其内心深处。一旦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心理感受越来越强烈,他就会在工作中表现出偷懒、磨洋工、迟到、早退等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做出离职等极端行为。因此,管理者在工作中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第一节 管理的基本原则,,4.秩序原则,秩序是指合理地安排各种资源以求达到组织高效运转的目的。,秩序原则可以分为两类,即物的秩序原则和人的秩序原则。其中,物的秩序原则是指每一件物品都应该存放在适合它的地方;人的秩序原则是指每一个人都应该被分配到能发挥其能力的工作岗位上。,秩序不能用表象来衡量,秩序原则的实质是人、财、物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是“物得其所,人尽其用”的具体体现。秩序原则要求管理者对组织的工作需要、拥有的各种资源等都要有确切的了解,并且经常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同时要注意消除任人唯亲、偏爱徇私、野心奢望和无知等弊病。,第一节 管理的基本原则,,5.权责对等原则,权责对等是指权力和责任要保持一致,即一个管理者所拥有的权力应当与其所承担的责任相适应。,在组织管理中,管理者不能只拥有相关的权力而不履行相应的职责。同样,管理者也不能只承担相关的责任而不授予其相应的权力。拥有多大权力就必须承担多大的责任,或者说担当多大责任就必须被赋予多大的权力。,权责对等原则为管理者做好管理工作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也从两个方面对管理者进行了约束 一是不能滥用权力;二是必须担负起相应的职责。 在实际应用这个原则时,要注意防范两类问题 第一是管理者有职有权,但是没有全部履行其职责。典型的表现是管理者遇到困难时不是想方设法完成工作,而是相互推诿或者强调各种客观原因。 第二是管理者不善于使用权力,不能履行其职责。典型的表现是管理者对其管理工作十分努力,但是由于能力有限,无法较好地履行其管理职责。,第一节 管理的基本原则,,6.秩序原则,效率原则是指一切管理活动以提高效率即追求单位时间或单位消耗所获得的效益为基本准则。管理者在履行其职能时,要力争以尽可能短的时间、尽可能少的人财物等资源消耗,办尽可能多的事情,取得尽可能好的经济效益。,管理者应该把效率原则融入其日常的工作之中,通过全要素、全方位的有效协同,达到一呼百应、令行禁止的效果,使组织成为一个高效运作的整体。管理者还要根据其管理工作特点,不断寻求更加合适的管理方式,充分挖掘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和力量。,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理论,,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比较心理学家马斯洛从人类动机的角度提出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强调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求决定的,而且人在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处于从属地位。,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理论,,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如左图所示,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归属与爱、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需要是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得到满足的。生理需要是指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健康方面的需要。安全需要是指人对安全、秩序、稳定及免除恐惧、威胁与痛苦的需要。社交需要归属与爱是指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以及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要。尊重需要是指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自尊,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自我实现需要是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理论,,2. X理论和Y理论,X理论和Y理论是一种基于两种完全相反人性假设的、解释人们工作原动力的理论。 X理论认为人们有消极的工作原动力,而Y理论则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工作原动力。该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其企业的人性面一书中提出。,X理论对人的基本假设是 1 大多数人是懒惰的,他们尽可能地逃避工作,习惯保守,反对改革,漠视组织。 2 大多数人是没有雄心壮志的,他们不喜欢承担责任,宁可被人管理。 3 大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是矛盾的,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必须对他们实施管制与约束。 4 大多数人是缺乏理性和创造力的,他们很难控制自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5 大多数人是为了满足最基础的生理和安全需要的,他们会选择做经济上获利最大的事情。,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理论,,2. X理论和Y理论,基于上述人的基本假设,X理论认为 1 管理者应以提高利润为出发点来配置人、财、物等资源,并通过计划、组织、监督和控制等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2 管理者对员工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及时纠正员工的不适当行为,并使之符合组织的需要。 3 管理者严格各种管理制度和规章,运用领导权威和严密控制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4 管理者将金钱看作主要的激励手段。,显然,X理论给出的是一种极端管理方式,直接适用这种理论的地方应该不多。在X理论中,管理者只需要将人视为物,不需要考虑在情感上和道义上给人以尊重,也无视人的特点和精神需要,从而忽视人是组织中最关键因素这个问题。这种理论也能够给管理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例如,针对企业中低收入的从业人员、密集就业人员、首次就业人员等,管理者可以尝试借鉴X理论来设计和优化管理方式。,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理论,,3. Z理论,这是日裔美国人威廉大内在其著作Z理论美国企业界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中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日本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跃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特别是到了80年代,日本已经在许多工业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大内在研究美、日企业管理方式异同的基础上,提出美国企业应该向日本企业学习,并结合自身特点,提出了一种兼顾美、日企业管理方式、推崇信念和情感力量、着眼于人的管理方式。他把这种管理方式归结为Z型管理方式,并对这种方式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称之为Z理论。,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理论,,3. Z理论,Z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实施稳定雇佣制度。企业要长期雇佣职工,使职工增加安全感和责任心,与企业共荣辱、同命运。 2 管理体制要畅通。管理体制应保证下情充分上达,让职工参与决策,及时反馈信息,及时整理和改进来自基层的意见。特别是在制定重大决策时,应鼓励第一线的职工提出建议,然后再由上级集中判断。 3 让基层管理者享有充分的权力。基层管理者对基层问题要有充分的处理权,还要有能力协调职工的思想和见解,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开动脑筋制定集体的建议方案。 4 发挥中层管理者的承上启下作用。中层管理者要起到统一思想的作用,统一向上级报告有关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 5 创造生动的工作环境。管理者不能仅仅关心生产任务,还必须设法让职工们感到工作不枯燥、不单调。 6 重视职工的知识和技术培训。管理者要重视职工的培训工作,多方面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 7 长期、全面的考核和评价与稳步的提升制度。考核职工表现的范围不能过窄,应当全面评定职工各方面的表现,长期坚持下去,并将其作为晋级的依据。 8 关心职工的福利。管理者要处处关心职工的福利,形成上下级关系融洽、亲密无间的局面。管理者通过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取得与职工在目标和利益上的一致。,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理论,,3. Z理论,Z理论认为,一切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信任、敏感与亲密,因此主张以坦白、开放、沟通作为基本原则来实行“民主管理”。当然,管理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管理者必须针对具体情况选择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但是,管理者不论选择何种管理方式,以下几点都是值得注意的首先,管理者要尊重和关心职工。每个管理者应从思想认识上,把自己视为组织普通的一员,与广大职工是平等的关系。二者所不同的是,管理者领导者比一般职工所肩负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切忌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其次,管理者要将职工看作“社会人”而非“经济人”。管理者不但要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鼓励职工多劳多得,同时还应该注意满足职工追求友情、归属感、受人尊敬等需要,让职工参与管理,采纳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再次,管理者要设法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管理者要使每个职工都认识到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是一致的,注意通过解决职工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使职工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心情舒畅、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中。,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理论,,4.系统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主要是运用系统科学的一些概念、原理和方法等,分析和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管理过程等问题,这种理论特别重视对组织结构和模式的分析,并通过建立系统模型来进行更深入的系统分析。系统管理理论提出了整体优化、合理组合、规划库存等许多管理上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因而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管理成就之一。,系统管理理论的核心是用系统方法分析管理系统。早期的管理系统是“两因素论”,即将企业看作由人和物这两种因素组成的系统,其中人是管理系统的主体。后来的管理系统发展为“三因素论”,即管理系统是由人、物、环境三种因素构成的,要进行全面的系统分析,建立开放的管理系统。目前的管理系统被看作由众多要素构成的动态复杂系统,能够表现出更多、更复杂的管理现象和系统行为。,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理论,,4.系统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企业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一体化系统。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至少是由五个不同的分系统构成的整体,这五个分系统分别是目标与价值分系统、技术分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组织结构分系统和管理分系统。这五个分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不可分割,从而构成一个整体。这些系统还可以继续分为更小的子系统。 2 企业是由人、物资、机器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目标下组成的一体化系统,它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受到这些组成要素的影响。管理者需力求保持各部分之间的动态平衡、相对稳定,以便适应情况的变化,达到预期目标。同时,企业还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企业预定目标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内部条件,还取决于企业外部条件,如资源、市场、社会技术水平、法律制度等,它只有在与外部条件的相互影响中才能达到动态平衡。 3 企业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投入的是物资、劳动力和各种信息,产出的是各种产品或服务。管理者不应该只重视某些与自己有关的特殊职能而忽视了大目标,也不要轻视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特别是在提高组织整体效率上的作用。,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理论,,4.系统管理理论,运用系统管理理论的前提是,管理者要能够构建出一个完善的系统管理体系,并通过该体系了解并理顺企业内各部门的管理职能。例如,可以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组织看作由如下五个子系统组成研发系统,承担产品开发、包装设计、员工培训等职能;采购系统,承担原料采购、库存管理等职能;生产系统,承担生产加工、装配合成等职能;销售系统,承担营销推广、运输及售后服务等职能;管理系统,承担管理、组织与控制等职能。管理者要根据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的特点来建立各个子系统,并使企业内部人员明确地了解并熟悉各个子系统的职能,完善企业整个系统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管理者才能将管理问题作为一个整体问题,根据这个管理系统的特点,探寻从事系统管理的整体优化方案,实施系统管理的诸多策略和方法等。,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理论,,5.权变理论,权变理论属于一种行为理论,它认为根本不存在所谓最好的模式或办法去管理企业、领导团队或者制定决策。管理方式或领导风格、决策方式在某种情况下效果卓著,如果换一种情况可能就不那么成功。管理方式或领导风格、决策方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织内外部的环境约束。因此,管理者应该将组织看作一个开放系统,对组织进行“有机的”管理,以便能够满足和平衡内部需要并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高明的领导者应是一位善变的人,即根据环境的不同而及时变换领导方式,通过不断地调整自己,使自己不失时机地适应外界的变化。,权变理论的核心是组织管理要适应环境。例如,当环境复杂多变、市场需要进一步细分时,企业需要组建专业团队深入新的业务领域,以随时掌握市场动态、及时发现各种需求、适时开发并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在这种环境下,“嗅觉”不灵敏、运营欠灵活的传统业务部门已经难以承担新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企业对组织进行差异化重组,扩充子系统,分散职能,适时构建各种新的专业部门或子公司,以适应新的环境。,,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