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知识培训.pptx

返回 相似 举报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知识培训.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知识培训.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知识培训.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知识培训.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知识培训.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PPT模板下载,,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知识培训,XXXXXXXXXX,2018年9月13日,目录/Contents,01,安全提示紧急警报和逃生出口确保安全通道畅坐时5点着地,,01,双重预防机制概述,,第一章双重预防机制概述,1、“双重预防机制”来源,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从国家层面开始重新思考和定位当前的安全监管模式和企业事故预防水平问题。,2016年1月6日,习近平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第一章双重预防机制概述,+,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于风险的安全管理模式,第一章双重预防机制概述,2、为什么开展“双体系”建设,首先,构建双重预防体系,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纵深防御、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有效手段。其次,双体系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自我约束、自我纠正、自我提高的预防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第一章双重预防机制概述,企业为什么要建立双体系,风险点所包含的“危险源”指明了安全管理的细节,解决“想不到”问题。对风险实行分级管控,通过管控责任划分,解决“管不到”问题以风险点、危险源为核心进行隐患分级排查、分级治理,解决“治不到”问题。,第一章双重预防机制概述,XXXXXX-2011XXXX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提出了规范要求,但对于风险管控的关注度不够,提的是两个方面的事情;而现在提的是建立两个体系的要求。XXXX2016年开始对原有“XXX”标准进行修订,于2018年4月发布了XXXXXX-2018,本次标准修订时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进行了重点补充和完善。XXXX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指南也正在编制过程中。,企业为什么要建立双体系,第一章双重预防机制概述,事故案例分析,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mp4,定性为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现场74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197.2万元,第一章双重预防机制概述,事故原因,合理、科学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以及施工方案,是安全施工的源头保障1.docx,特别重大事故,工期缩短,建设单位未组织对工期调整的安全影响进行论证和评估,施工单位检测人员已经发现筒壁混凝土强度不足,但施工人员依然违规拆除模板,监理单位对拆模工序等风险控制点失管,未纠正施工单位违规拆模行为。,电力质量监督总站违规使用建设单位人员组建工程质量监督项目站,发生垮塌事故,风险评价环节,隐患排查治理环节,事故处置环节,,风险评价缺失,隐患排查治理缺失,施工组织不当,事故发生时失控,第一章双重预防机制概述,3、双重预防机制核心,组织机构与实施方案,,第二章组织机构与实施方案,1、组织机构,企业应明确安全生产委员会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领导机构。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应设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组(以下简称“双控”建设工作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安全分管领导或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各专业技术骨干、管理精英、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消防工程师、和班组长代表组成。企业应建立专家组,组织单位技术骨干、管理精英、安全工程师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安全工作者等组成“双控”工作专家组。,第二章组织机构与实施方案,1、组织机构,“双控”建设工作组职责负责企业“双控”建设工作组织领导、安排部署、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负责制定实施方案,负责“双控”知识的培训和宣贯;负责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工作、策划确定风险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负责组织协调、督查、指导各部门“双控”建设工作;负责督促落实隐患整改治理和验收;负责组织落实有关“双控”建设工作的各业务标准文件的修订和完善;对各部门“双控”建设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评等工作。,第二章组织机构与实施方案,1、组织机构,职责分工通过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各级领导、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建立各级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分管领导和业务分管领导共同负责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领导责任机制,建立部门属地管理、专业职能部门专业管理、安全管理部门综合管理的责任机制;建立作业人员风险自控、隐患自查自纠自报的岗位责任机制。,第二章组织机构与实施方案,2、实施方案,第二章组织机构与实施方案,2、实施方案,第二章组织机构与实施方案,3、培训要求,各单位要制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方案中要明确培训要求。培训对象要覆盖单位全体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以及全体员工;各单位至少进行全员集中培训一次;培训形式还可以采取其它形式,比如按照标准和方案进行讲解,也可以在风险辨识、风险等级评价、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进行实例讲解等;培训后要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第三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一般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注1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注2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和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从而造成事故的各种触发因素,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注3可将第一类和第二类危险源统称为“危害因素”。,1、相关定义和概念,安全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注1第一类危险源固有特性和其他条件所决定的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程度,以风险严重性进行表述。注2第二类危险源的各种触发因素控制现状所决定的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可能性,以风险导致伤害的可能性表述。注3采取了风险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风险,包括未能识别的风险,以剩余风险表述。,第三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1、相关定义和概念,风险点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也称为最基础风险单元。风险点可能有若干危险源或危害因素。,风险单元为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并确定风险等级,在综合考虑构建筑物、工艺流程、设备运行、作业活动、作业环境和安全管理等因素的基础上,将生产经营现场按作业场所、工艺、设备设施划分的自成系统的独立单位。风险单元可包含若干风险点。,第三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1、相关定义和概念,对比风险分析结果和风险准则,以确定风险和/或其大小是否可以接受或容忍的过程。注1风险评价特指对风险严重性、风险导致伤害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注2风险等级分为红、橙、黄、蓝区,其中红区的风险为最大。,第三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1、相关定义和概念,风险评价,风险分级管控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第三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1、相关定义和概念,第三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2、风险单元划分、风险点识别,每个风险单元可按车间、班组、岗位所管辖的区域,以区域内活动、过程及所包含的设施设备为内容对识别风险点再进行细分,形成相对独立的、自成系统的“模块”单元。风险单元风险等级按单元内最高等级的风险点来确定。,,风险单元的确定,第三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a.从利于管控的角度出发,包含的内容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b.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一套装置、一项活动。c.至少应包含一类能量或危险有害物质。d.其风险应是企业需要管控的。e.同类别的设备、装置是否一并识别不能一概而论“合并同类项”;如同一区域的车床(机加工设备)、不同区域不同型号的压力容器,应考虑不同的位置、类型、危险程度等。,2、风险单元划分、风险点识别,风险点的确定,第三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2、风险单元划分、风险点识别,第三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3、风险分级评价与管控,危险源(危害因素)是风险点存在的根源,危险源(危害因素)辨识是风险分级管控最底层设计。因此,辨识好危险源(危害因素)是风险有效管控的基础保障。,危险源(危害因素)辨识的重要性,第三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危险源(危害因素)辨识方法,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整个作业活动及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控制和预防。,b.安全检查表法为了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叫安全检查表。注意使用安全检查表法识别危险源,首先应制定基础单元内设备设施清单,在统计过程中注意相同或类似性能、功能的设备设施可以合并,但不同设施确保不能遗漏。,3、风险分级评价与管控,第三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3、风险分级评价与管控,第一类危险源辨识,第三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在识别第二类危险源前,可先判定第一类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后果。如煤气发生炉设备内维修或检修,进入密闭空间,可能导致煤气中毒,则第一类危险源为“煤气”,后果是“煤气中毒”,第二类危险源则是导致煤气中毒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可识别出以下第二类危险源,a吹扫不彻底造成一氧化碳含量超标;b未携带一氧化碳和氧气监测装置;c进入作业前未按要求进行有毒气体监测;d监测装置未校准,未能准确监测有害气体的含量;e无监护人旁站监护;f无该类作业指导性文件、标准等。,3、风险分级评价与管控,第二类危险源辨识,第三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3、风险分级评价与管控,危险源(危害因素)辨识,第三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参照GB644119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进行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故分为20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说明在“事故类型”栏中说明危害类型,如“机械伤害、触电”等后果的表述应可能描述至伤害的具体部位或具体类型,运输皮带造成的机械伤害应描述至挤伤(手臂),起重伤害可描述至砸伤、碰伤等,以利于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的针对性。,诱发事故类型确定,3、风险分级评价与管控,第三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风险评价矩阵法(L*S法),确定风险的严重性S、风险导致事故的可能性L,再将二者相乘,得出风险值R,并根据R值确定风险等级为红区、橙区、黄区和蓝区。,风险评价的数学表达式为RL*S;其中R代表风险值;L代表风险导致事故的可能性;S代表固有风险的严重性。,3、风险分级评价与管控,1)风险分级评价,第三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可能性L值的确定,第三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严重性S值的确定,第三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风险等级R值的确定,确定了可能性和严重性等级后,按RL*S的公式计算风险R值,按下表的判定准则,将风险分为红区、橙区、黄区、蓝区四个等级其中红区为风险最大。,3、风险分级评价与管控,2)风险分级评价,注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可将一般风险再细分为低度风险(分值4-7,需持续关注)和轻微风险(分值4-7,可容许或可接受风险)。,第三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风险等级R值的确定,3、风险分级评价与管控,2、风险分级管控措施,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应基于以下顺序a消除、取代、工程控制等技术措施(含事故预先探测性措施和工艺技术预防性措施);b标识、警告和(或)其他管理控制措施;c个体防护措施,并符合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d应急控制。,第三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3、风险分级评价与管控,2)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第三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3、风险分级评价与管控,总结风险分级管控过程,2)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第三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3、风险分级评价与管控,2)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第三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3、风险分级评价与管控,2)风险分级管控措施,,04,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第四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一)相关定义和概念,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重大事故隐患和一般事故隐患;烟草企业将一般隐患分为A级一般隐患和B级一般隐患;A级隐患是指危害和治理难度相对较大的一般隐患,B级隐患是指危害和治理难度相对较小的一般隐患。,1、事故隐患及其分级,第四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隐患分类,(一)相关定义和概念,2、事故隐患分类,第四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根据隐患的分类原则,结合隐患排查实际工作情况,从现场操作方面对隐患进行分类,将隐患划分为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两部分。同时为了兼顾隐患的统计分析工作,了解隐患的分布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将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又细分为24小类。,(一)相关定义和概念,2、事故隐患分类,第四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基础管理类隐患主要是针对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生产投入、应急救援、特种设备基础管理、职业卫生基础管理、相关方基础管理、其他基础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现场管理类隐患主要是针对特种设备现场管理、生产设备设施、场所环境、从业人员操作行为、消防安全、用电安全、职业卫生现场安全、有限空间现场安全、辅助动力系统、相关方现场管理、其他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2、事故隐患分类,(一)相关定义和概念,第四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一)相关定义和概念,隐患治理的原则遵循“三定四不推”的原则,即“三定”定整改措施、定完成时间、定整改负责人。“四不推”查出的事故隐患,岗位不推到班组、班组不推到车间、车间不推到厂部、厂部不推到公司。隐患治理程序遵循“发现→评估→确定治理责任单位→落实整改→整改反馈→组织验证”的流程对事故隐患实施闭环管理。,3.事故隐患治理原则与程序,第四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识别评价的“风险点、危险源”即为隐患排查的对象,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基础”。根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要求,企业组织实施风险点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典型措施制定和风险分级,确定风险点、危险源为隐患排查的对象,即“排查点”。通过隐患排查,可能发现新的风险点、危险源,进而对风险点和危险源信息进行补充和完善。,(二)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体系关系,第四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二)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体系关系,1、危险源包括事故隐患;2、事故隐患是危险源,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3、危险源的现实风险达到不可承受的程度,则构成隐患。,第四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三)事故隐患特性,第四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思路,第四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1.根据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情况,隐患排查可以为公司级排查一级风险,兼顾二级以下风险点及所涵盖危险源。厂级排查一级、二级风险,兼顾三级以下风险点及所涵盖危险源。专业级排查专业管理或相关的活动、过程、装置、设施、设备、物料等风险点及所涵盖危险源。部门级排查除专业能力或设备能力不足导致无法实施排查的危险源(如设备接地是否良好需接地电阻检测仪,可以由专业实施排查)外,本部门管辖范围内所有的设施、设备、作业过程、人员(含外来人员)等风险点所涉及的危险源。班组级排查引用上述定义,将“部门”改为“班组”。岗位级排查引用上述定义,将“班组”改为“岗位”。专门机构实施的检验检测手段实施隐患排查,企业可委托外部专业机构实施,如避雷系统检测、特种设备检测、煤气报警仪校准等。,(五)隐患分级排查要求,第四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排查点”是企业内分级排查和日常安全检查的关注点。,(五)隐患分级排查要求,风险点、危险源即为隐患排查的对象即排查点。,风险点明确了排查的方向,危险源明确排查的细节。,第四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五)隐患分级排查要求,相关隐患排查方式和要求一览表,第四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五)隐患分级排查要求,相关隐患排查方式和要求一览表(续),第四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如何将识别的风险点及危险源分配至公司级、专业级、车间、班组和岗位,形成各级别隐患排查对象。根据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等风险点、危险源、风险等级信息和相关隐患排查方式和要求一览表要求,各部门须完成事故隐患排查标准清单、重点风险单元隐患排查清单、安全点检表的制作,明确的排查内容、周期等,逐条分解到相应层级和岗位,形成对应风险点和危险源清单的隐患排清单,使每个层级和岗位都能实现“照单排查”。同时形成单位的隐患排查清单一览表、重点风险单元隐患排查汇总表和安全专项检查表。,(五)隐患分级排查要求,第四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第四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第四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六)排查结果的处理,1.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隐患隐患排查治理,是基于“自查、自纠、自报”原则,实行全员参与、分级防控的安全预防机制。根据治理能力确定治理等级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治理、专业治理、厂级治理、公司治理。由隐患发生部门确定治理责任人,如确认无能力实施治理,则应向单位申请实施专业治理。,一般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被检查单位或部门应当立即整改,并在安全检查表中完成闭环记录。不能立即整改的,应当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和监控措施,限期整改,填制隐患整改验证表报专业部门审批,按照批复意见进行整改。公司检查、单位内综合检查、专业检查等发现A级一般事故隐患,应下发隐患整改验证表(该表既是隐患整改通知,也作为隐患整改验收)。,(六)排查结果的处理,第四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重大事故隐患,各单位应当及时向公司专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并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治理方案。针对不能立即整改,但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较大及以上事故经济损失的隐患,应立即制定临时防范措施和应急计划,并报告上一级主管部门,同时按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预案等进行紧急处理,必要时应停机(停工、停产)撤人。所有的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均要按要求,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中进行登记,纳入档案管理。,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治理方案应包含以下内容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4负责治理的单位和人员;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6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对于简单易行的整改措施,可参照一般事故隐患的整改要求实施。,(六)排查结果的处理,第四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第四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第四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六)排查结果的处理,整改期间的防范要求对无法立即整改的事故隐患,隐患整改责任部门、车间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涉及重大事故隐患还须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或应急处置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第四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七)隐患治理验收,1.一般事故隐患整改的验收一般性事故隐患的效果验证由责任部门复查、检查单位或部门负责验收。验收表单按上述要求使用隐患整改验证表或安全检查表,责任单位应登记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2.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验收重大事故隐患由责任单位按照政府安监部门的要求进行复命,并由隐患排查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厂、车间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经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向安全部门备案。,第四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1)评价隐患排查是否覆盖了排查表风险点、危险源是否全面;(2)做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结论,填写隐患排查治理标准表格。(3)确定隐患排查发现包括确定隐患清单、隐患级别以及分析隐患的分布(包括隐患所在单位和地点的分布、种类)等;(4)向上级报送排查结果,将重点部位隐患排查汇总表报公司安全部门;(5)通过隐患排查,增加、完善风险点、危险源信息,从而实现以隐患排查不断完善风险点、危险源信息的良性循环。,分析总结及结果处理,第四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