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煤 矿 环 保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矿业类核心期刊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燃煤电厂脱硫灰渣理化特性研究93 中 国 矿 业 大 学 环 境 与 测 绘 学 院 江 苏 徐 州 2 2 1 0 0 8 周 栋 韩 宝 平 燃 煤 电 厂 脱 硫 灰 渣 理 化 特 性 研 究 摘要 以徐州 2个不同工艺电厂脱硫灰渣为研 究对象, 分别从粒径分布、 重金属含量、 矿物组成和 微观颗粒形态 4个方面, 对灰渣进行了研究。结果 显示 2个电厂飞灰的粒径分布相似, 粒径主要集中 于 5 m 以下, 粒径在 20m以下的颗粒占全部颗粒 的 98 以上; 所测试的重金属元素中, 除 Cd外, 其 他元素含量都在 1g/g以上。Mn的测试含量最 高, 均在 300g/g以上。多数重金属元素更易富集 在细灰上; 2个电厂灰渣的矿物组成特性稍有不同, 主要区别表现在莫来石和 CaSO4的相对含量上, 这 主要与电厂工艺和燃烧的煤质有关。另外, 2个电 厂的飞灰微观颗粒形态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脱硫灰渣; 粒径; 重金属; 矿物组成 中图分类号 X7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6772 2009 02009304 收稿日期 2008- 10- 27 作者简介 周栋 1984- , 男, 河北行唐人,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飞灰和底渣是电厂燃煤的副产品, 由于电厂用 煤数量巨大, 灰渣的年排放量超过 1亿 t 。即使在电 厂节能效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到 2020年, 中国灰 渣的年总排放量也将是现在的 3倍左右 [ 1]。随着灰 渣特性相关研究的不断发展, 针对灰渣的再利用技 术越来越成熟, 涉及建筑、 环保、 农业和道路等众多 领域。燃煤电厂脱硫是国家控制 SO2排放以来电厂 实施的一项措施, 旨在减少排入大气中 SO2的量。 燃煤脱硫技术主要包括燃烧前脱硫、 燃烧中脱 硫和烟气脱硫 3种。循环流化床技术是燃烧中脱硫 最常用的技术, 它使石灰石与煤在炉中同时燃烧煤, 使生成的 SO2与石灰石分解后产生的 CaO反应生 成 CaSO4, 从而将硫固定在灰渣中。按脱硫过程是 否加水和脱硫产物的干湿形态, 烟气脱硫技术分为 干法、 半干法和湿法 3种 [ 2]。 电厂脱硫产生的灰渣为脱硫灰渣, 其相关特性 与原普通灰渣相比, 将发生一定的变化。灰渣的再 利用手段是以灰渣的特性为基础的, 特性的改变会 影响到再利用技术。将原灰渣的利用技术应用到脱 硫灰渣上, 可能并不合适, 甚至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对未来电厂副产品 脱硫灰渣进行研究显得 尤为重要。 笔者以江苏徐州 A和 B 2个电厂的脱硫灰渣为 研究对象, A电厂为循环流化床工艺, B电厂为煤粉 炉, 采用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炉膛干粉喷射脱硫 法。 2个电厂的脱硫吸收剂均为石灰石, 除尘方式 均为电除尘。 1 研究方法 飞灰的颗粒粒径用激光粒度分级仪 WCIS 50 测定; 重金属元素用等离子质谱仪 ICP MS 测定; 矿物成分用 X射线衍射仪测定; 飞灰微观颗粒形态 用电子扫描显微镜 SEM观察。 2 结果与讨论 2 . 1 粒度分布 2个电厂飞灰进行粒径分布测试结果见表 1 , 根 据测试数据绘制粒径分布累积曲线, 如图 1所示, 从 结果可以看出, 2个电厂飞灰基本颗粒粒径绝大多 数分布于 20 m 以下, 粒径 5 m 以下的颗粒最多。2 个电厂的飞灰分布相似, 5 m以下颗粒 A电厂多于 B 电厂。这可能与 A电厂采用循环流化床工艺有关, 随 煤 矿 环 保 94 洁净煤技术2009年第 16卷第 2期 烟气排出的小固体颗粒被被多次截留返回炉膛进行循环燃烧, 颗粒经多次燃烧, 粒径会越来越小。 表 1 电厂飞灰粒径分布统计 电厂名称 粒径范围 /m 0 55 1010 1515 2020 2525 3030 3535 40 40 A 电厂87. 587 . 942. 491 . 030. 430 . 120. 130 . 110 . 17 B电厂78. 6713 . 15. 031 . 530. 720 . 380. 160 . 150 . 26 2 . 2重金属元素含量 样品消解采用 HNO3 HCL HCLO4法。测定了 2 个电厂飞灰和底渣部分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结果见表 2 , 从所得结果可以看出, 所测元素含量都比较高, 只 有 Cd含量稍低, Mn的含量最高。重金属含量除与 燃烧的煤种有关外, 与元素的相关特性也有一定关 系。从结果可以看出, 除 Mn元素外, 其他几个元素 都表现为飞灰中的相对含量高于底渣中的量, 在飞 灰和底渣中的富集程度不一样, 可能与各种重金属 的挥发性有关。在所研究的这几个元素中, Zn 、 Cu 、 Cd和 M o挥发性较弱, Cr 、 Mn和 Ni挥发性最弱 [ 3]。 挥发性较强的元素会在煤燃烧过程中气化, 通过除 尘系统进入大气中。较易挥发的元素在煤燃烧过程 中气化后, 在烟气排出过程中, 随着温度的降低可部 分吸附到飞灰上, 再次进入固态形式。不易挥发的 元素, 如 Mn元素, 则均匀的分布在飞灰和底渣中。 表 2 飞灰和底渣部分重金属元素含量 样品类型 含量 / g g- 1 CrMnN iCuZnNbMoCdPb A电厂飞灰141 . 5347. 848. 56148 . 335818. 9931 . 50 . 937118 . 4 A电厂底渣106 . 9340. 525. 4975 . 188. 7516. 722 . 1350 . 09149. 38 B电厂飞灰97 . 9631933. 0863 . 3288. 2125. 236 . 6050 . 51753. 82 B电厂底渣91 . 37637. 632. 0759 . 4539. 1124. 324 . 1750 . 07318. 65 2 . 3 矿物成分 煤中含有大量的元素, 各种元素以单质及化合 物的形式组成各种矿物。煤经高温燃烧, 矿物发生 变化, 固体产物矿物成分包括硅铝质、 铁质和钙质 3 类 [ 4]。硅铝质包括莫来石和石英, 是高岭石在高温 燃烧过程中的产物, 他们的形成温度在 1100 1400 , 这一温度范围正是煤粉炉炉内温度范围, 因 此煤粉炉产生的飞灰和底渣中莫来石含量较高。循 环流化床锅炉属中温燃烧, 平均温度 800 950 的 范围, 达不到莫来石形成温度, 因此飞灰和底渣中莫 来石含量较低, 但含一定量高岭石低温燃烧产 物 偏岭石, 它的形成温度在 600 左右。 2个电厂飞灰和底渣的矿物组成测试结果如图 2所示。对结果进行比较见表 3 , 石英和莫来石是各 个样品共有的矿物, B电厂莫来石相对含量较 A电 厂多, 正是由于 B 电厂采用煤粉炉高温燃烧的结 果。由于 2个电厂均采用石灰石作为脱硫剂, 有一 定量的 CaSO4产生。CaSO4在 1100 以下几乎不 分解, 1100 1300 之间 分 解 现象 不 明显, 但 1350 时分解率已达到 87. 5 。虽然 B电厂采用 炉膛干粉喷射脱硫, 将脱硫剂喷在炉顶部低温处, 但 这个过程控制比较困难, 高温分解可能是 B 电厂 CaSO4含量少的原因之一。A电厂还含有其他一些 矿物, 这可能与电厂燃烧的煤种有关, 因为循环流化 床炉适用于燃烧各种煤质。非晶体物质主要包括玻 璃体和无定形碳等。 煤 矿 环 保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矿业类核心期刊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燃煤电厂脱硫灰渣理化特性研究95 煤 矿 环 保 96 洁净煤技术2009年第 16卷第 2期 表 3 电厂飞灰和底渣所含矿物列表 类型结果 A电厂飞灰 非晶体物质 多 石英、 莫来石 少 、 CaO、 CaSO4少 、 长石、 偏岭石、 伊利石 少 、 钙铝黄长石 少 、 其它 少 A电厂底渣 非晶体物质 多 、 石英 中 、 莫来石 少 、 CaSO4 少 、 长石 少 、 钙铝黄长石 少 、 其它 少 B电厂飞灰 非晶体物质中多 、 莫来石 中多、 石英、 其它 少 B电厂底渣 非晶体物质多 、 石英、 莫来石、 长石 少 、 其它 少 2 . 4 飞灰微观颗粒形态 图 31为 A电厂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产生 的飞灰电镜观察结果, 总体上看, 其颗粒呈无规则形 态, 表面多不光滑, 空隙较多。图 32为 B电厂采用 煤粉炉燃烧产生的飞灰的电镜观察结果, 可以从图片 中观察发现, 球形颗粒较多, 表面比较光滑, 这主要与 煤粉炉的燃烧过程有关, 炉内温度比较高, 在 1000 以上, 高温使灰分熔融成液滴,冷却后形成微珠型。 3 结论与展望 1 2个电厂飞灰粒径分布特征相似, 绝大多 数粒径集中在 20m 以下, A电厂飞灰平均粒径略 低于 B电厂, 这主要与电厂采用的工艺有关。 2 重金属含量与煤种、 燃烧过程和工艺等因 素有关。重金属在飞灰和底渣中的富集程度不同, 所测试重金属元素多数呈现出易于富集在飞灰中, 可能与重金属的挥发性有关。易挥发重金属元素随 着烟气温度的降低, 吸附在细小的飞灰上。 3 同一电厂飞灰和底渣矿物组成相似, 不同 电厂则呈现除明显的不同, 这除与燃烧的煤种有关 外, 与电厂采用的工艺也有重要关系, 主要表现在温 度的影响上。另外电厂控制 SO2排放后, 飞灰和底 渣中含有一定量脱硫产物 CaSO4。 4 不同的颗粒形态, 其物理强度和化学反应 性有所不同, 再利用技术需要分别探讨。 5 不同电厂不同工艺脱硫灰渣具有不同的特 性, 今后可以推出针对某工艺产生的灰渣的再利用 技术, 最大限度的回收再利用。 6 由于电厂脱硫产生飞灰和底渣含有大量重 金属和脱硫产物, 再利用存在一定环境风险, 应进一 步对它的再利用进行污染评价和预测, 将污染风险 降低到最低。 参考文献 [ 1] 唐福军, 毕红梅, 高金玲. 煤灰的资源化利用与研究现 状 [ 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06, 18 6 76- 79. [ 2] 钟秦. 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及工程实例 [M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7- 13. [ 3] 宋党育, 秦 勇, 王文峰. 电厂燃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燃 烧迁移行为研究 [ J]. 中国矿业大 学学报, 2003, 32 3 316- 320. [ 4] 孙俊民. 燃煤固体产物的矿物组成研究 [ J]. 矿物学 报, 2001, 21 1 14- 18. Study on the physicochem ical properties of desulfurization ash from coal fired power plant ZHOU Dong, HAN Baoping 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Spatial Inatics , China University of M 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 China Abstract Desulfurization ashes from different coal fired power plant in Xuzhou were studied in three aspects inclu ding granularity distribution ,content of heavy metals and m ineral compos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anularity distribution was si m ilar in the two power plants,granularity wasmainly under 5m icrons ,the content of granule a bove 20m icronswasmore than 98 ; The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testedwere all above 1g/g exceptCd, Mn had the highest content above 300g /g. Most of the heavy metals tested were reliable to enrich in fly ash ; Them ineral composition differed from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mullite and calcium sulphate ,it was related to the technics and coal used of power plan. t The particle morphology of each plants fly ash had distinct differences. Keywords desulfurization ash ;granularity distribution ;heavy meta; l m ineral composition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