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培训.ppt

返回 相似 举报
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体系标准解读,风险分级管控,术语与定义,基本要求(原则),工作程序和内容,建设成果和文件管理,01,术语定义,PartOne,安全生产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职业病危害风险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工作场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频繁程度和防护水平;严重性,是指发生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的结果。),风险,风险点,安全生产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设施、部位、场所和/或区域,或者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工种),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危险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源、状态或行为”处于正常状态,但是存在失控的潜在风险;二是“根源、状态或行为”处于缺陷状态,可能伴随着诱发事故的现实风险。,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辨识能量的识别(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如煤气、液氨、煤焦油等)、能量载体(如压缩气体、运转的皮带等),危险源包含两类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状态类,第二类危险源的辨识,,人的因素人的失误物的因素物的故障环境因素作业条件管理因素管理缺陷,1.未经许可进行非常规作业2.未经许可进入警戒区域3.使用没有合格标签的电动工具、移动梯子4.动火作业间隔超过30min后,重新开始时没有进行可燃气体分析5.特种设备未经检查合格即投入使用6.安排无资质人员进行动火、受限空间、登高作业监护7.动火、受限空间、登高作业监护人不在现场8.作业人员没有挂操作牌9.消防设施没有按时检查等等,a吹扫不彻底造成一氧化碳含量超标;b未携带一氧化碳和氧气监测装置;c进入作业前未按要求进行有毒气体监测;d监测装置未校准或失准未能准确监测有害气体含量等第二类危险源。,根据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危险有害因素可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作业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其中,涉及人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23项;涉及物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87项;涉及作业环境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45项;涉及管理因素具体表现共计10项,管理不到位,控制措施到位,,,QQ1149746741,危险源≠事故隐患,小隐患会导致大灾难。如果危险源和事故隐患没有有效的控制措施,都将最终导致事故。安全的本质是风险最小化。,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是事故隐患还是危险源、,02,基本要求,PartTwo,基本要求,,,,,建立组织架构,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以及安全、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专业人员和分厂负责人组成的工作组,明确各组成员的职责,将建设任务从领导小组至各工作组进行分解、层层落实责任。通则要求企业从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者,应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企业应自主开展,严禁中介机构完全代替),总体框架,1组织机构(20分,2全员培训(20分),基本要求(80分),3)体系文件(20分),4)责任考核20分),20,,全员培训(20分),达标标准1、企业应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学时、培训内容、参加人员、考核方式、相关奖惩等。2、应分层次、分阶段组织进行“两个体系”建设的培训,培训内容应符合相关地方标准要求。3、培训结束须进行闭卷考试,考核结果应记入培训档案。。,评分标准1、企业未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计划或计划不具体的,扣5分。2、培训记录或档案不详实,无签到表,无教材或课件、教师等相关记录的,扣5分。3、未对全员进行“两个体系”建设培训,缺少部门/岗位的一项扣2分。4、培训结束未组织进行闭卷考试的,扣5分。,否决项未建立“两个体系”组织机构,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相关职责的,评定验收不通过。,查文件下发的正式文件、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查阅“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并对照实际实施情况。询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层级、各岗位人员是否掌握“两个体系”建设基本要求及应履行的主要职责。,组织机构(20分),达标标准企业应建立“两个体系”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组织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应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全面负责企业“两个体系”建设。企业应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两个体系”建设应履行的职责,并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增加安委会、安全领导小组相关职责。企业应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分工、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工作任务、进度安排等。,评分标准1、未以正式文件明确建立企业“两个体系”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的,扣2分。2、企业“两个体系”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的组成人员不全面,缺一个岗位扣2分;企业主要负责人未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扣5分。3、未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两个体系”建设职责的,一项不符合扣2分。4、未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扣5分。“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未明确实施时间、责任人与分工、工作任务等,一项不符合扣2分。5、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未履行“两个体系”建设职责的,每人次扣2分。,否决项抽查10的相关岗位人员,5人及以上未掌握企业“两个体系”建设培训内容,验收评定不予通过。,查文件培训计划。培训教育记录与档案抽查询问抽查、问询各层级、各岗位人员是否掌握“两个体系”建设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风险分级管控的内容与标准、工作程序、方法等,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与标准、工作程序、方法等。。,体系文件(20分),达标标准1、企业应制定符合“两个体系”建设标准要求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2、体系文件应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并传达至各部门/岗位。,评分标准1、未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的,扣10分。2、未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的,扣10分。3、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不符合企业实际、不具有可操作性,未明确责任部门、职责、工作内容,一项内容不符合扣2分。3、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未传达到各部门/岗位,发现一个部门/岗位扣2分。。,否决项无,查文件1、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或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文本。2、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发放或传达记录。现场检查工作岗位是否已获取有效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或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责任考核(20分),达标标准1、企业应建立健全“两个体系”考核奖惩制度,或在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中涵盖相关内容,明确考核奖惩的标准、频次、方式方法等,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工资薪酬相挂钩。2、应落实“两个体系”考核奖惩制度,根据“两个体系”考核结果予以奖惩。。,评分标准1、未将考核结果与员工工资薪酬相挂钩的,扣5分。2、未根据“两个体系”考核结果落实奖惩的,一项不符合扣2分。,否决项未建立健全“两个体系”考核奖惩制度,或未有效落实的,评定验收不通过。,查文件1、“两个体系”考核奖惩制度2、“两个体系”考核奖惩记录,相关财务文件。,03,工作程序与内容,PartThree,收集资料,排查风险点,,,辨识危险源,编制管控清单,风险告知,评审,,辨识现有的控制措施,危险源评价,分级管控,,,,,,,,,基础资料准备确定风险点辨识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分级管控,,,评价报告,工艺流程图,在用设备清单(特种设备单列或备注),安全、工艺、设备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文本,收集资料,,,,,,,安全管理制度,,各岗位职责或安全生产责任制,,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用人单位概况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以往职业病发病情况调查,应急设施调查,职业卫生调查,,,,,,,防护设施、防护用品调查,,辅助用室调查,,安全生产风险点划分原则(设备设施类),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设备,加热炉,设施设施风险点,部位,高炉主控室,区域,场所,煤压机房,,,,,,,,,变配电室,,设备设施清单,(填表说明1.设备十大类别炉类、塔类、反应器类、储罐及容器类、冷换设备类、通用机械类、动力类、化工机械类、起重运输类、其他设备类。2.参照设备设施台帐,按照十大类别归类,按照单元或装置进行划分,同一单元或装置内介质、型号相同的设备设施可合并,在备注内写明数量。3.厂房、管廊、手持电动工具、办公楼等可以放在表的最后列出。),操作及作业活动风险点划分原则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对于系统或大型机组开、停机,检维修、动火、有限空间等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如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危险区域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危险作业。,安全生产风险点排查风险点排查的方法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进行风险点排查。1.按生产(工作)流程的过程、阶段划分;轧钢可分为原料、加热、精整、公辅设施、公共部分。在作业区域的基础上,按照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进行风险点的排查。2.按地理区域划分;如供电系统可分为变电、输送、配电等作业活动,每个活动还会停电、送电、检修等活动3.按装置划分;主要适用立体装置等,如高炉本体可分为炉前、水煤、上料和主控室等作业活动,4.按作业活动划分。如煤气发生炉生产按“工作任务”可划分为煤场管理、上煤、煤气发生炉操作、煤气发生炉检修、煤气发生炉设备及管道、煤气及水质化验等,每项“工作任务”又可分为若干作业步骤,如煤气发生炉操作可分为清理补水、加煤、检查水位、设备安全检查、电气安全检查等作业步骤。5、在实际工作中也可是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冶炼工序(炼铁、炼钢);由于金属冶炼工艺复杂、危险性大、辅助工序多,为保证风险识别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宜将工序、区域、设备、作业活动等结合起来划分风险点。,炼钢单元,转炉冶炼作业,冶炼辅助作业,炉外精炼作业,精炼辅助作业,,炉役检修,转炉对铁水,转炉吹炼,测温、取样,出钢,倒渣,溅渣护炉,,,38,风险点(单元划分)识别应注意事项,1、从利于管控的角度出发,包含的内容不宜过大(不易超过一个班组的管理),也不宜过小最小一个装置或设备);如一条热轧卷板生产线,连铸板坯加热炉粗轧机卷取机打包机等工艺设备,或可分别识别。2、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一套装置、一项活动;如加热炉,特定设备的检修。3、至少应包含一类能量或危险有害物质;4、其风险应是企业需要管控的;低风险的活动或设备、装置、区域等可忽略,如办公活动、电脑。5、同类别的设备、装置是否一并识别不能一概而论“合并同类项”;如同一区域的车床(机加工设备)、不同区域不同型号的压力容器,应考虑不同的位置、类型、危险程度等。,风险点排查、确定(30分),达标标准1、作业活动清单应覆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类作业活动。2、设备设施类清单应覆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设备、设施。3、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应覆盖岗位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所有工作地点或设施。。,评分标准1、未建立作业活动清单,扣10分。清单未涵盖主要作业活动的,缺一项扣2分。2、未建立设备设施清单,扣10分。清单未涵盖主要设备、设施的,缺一项扣2分。3、未建立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扣10分。清单未涉及产生粉尘、化学物浓度高、噪声超标的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地点/场所/岗位,缺一项扣2分。,否决项无,查文件查资料、查信息系统1、作业活动清单。2、设备设施清单。3、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查现场通过分析工艺流程、生产现场判断是否遗漏主要作业活动、设备设施、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地点/场所/岗位。,危险源辨识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对于作业活动,应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进行辨识,即针对每个作业活动中的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建立作业活动清单这里的作业活动就是风险点。作业活动清单,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活动频率频繁进行、特定时间进行、定期进行。),在划分作业活动时应注意以下情况1、所划分的作业内容既不能太复杂(如包含有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划分太复杂);也不能太简单(如仅有一、两个作业内容)。2、在对作业活动描述时语言要简练,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如投料作业、炉前作业、炉后作业等。3、在此说明作业活动和作业步骤是不同的意义。作业步骤是在作业活动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工作。4、在划分作业活动时,一定是生产领域的,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步骤将作业活动清单中的每项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根据GB/T13861的规定,辨识每一步骤的危险源及潜在事件。根据GB6441规定,分析造成的后果。识别现有控制措施。从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根据风险判定准则评估风险,判定等级。将分析结果,填入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记录受控号)风险点岗位作业活动№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备注1.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应结合工贸行业特点依据GB6441填写,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它伤害等;安全生产重大风险确定原则(风险的升级管控)以下情形判定为重大事故风险--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3.风险分级是指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危险源辨识注意的事项1.危险源描述在对危险源的描述时要注意将根源类和状态类的危险源有机的结合。如危险源“维修水泵时,未挂牌、未上锁及无监视,发生意外送电的误操作,导致维修工触电”这个危险源,应包含的内容设备、装置或活动“维修水泵”根源类),“未挂牌、未上锁及无监视、意外送电”(状态类),,2.工贸行业辨识的危险源应覆盖国家安监总局下发的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中冶金等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中提及的较大危险因素,确保不遗漏。,3.在辨识过程中,要考虑三种状态a.正常(例如在正常的运行或操作过程存在的危险危害)b.异常(例如非常规性作业)c.紧急(例如发生火灾、爆炸、坍塌等破坏性大的事故时的情况)4.还要考虑三种时态a.过去(例如是指某个危险源“过去”发生过伤害事故)b.现在(例如是指某个危险因素“现在”一直就危害着人体,如高温、噪声)c.将来(例如是指某个危险源存在“将来”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可能)5.备故障状态属于异常,但是检维修不属于异常,属于非常规作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确定,通过对建设项目的系统工程分析、现场调查、检测检验分析等全面识别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依据其性质、存在的量、可能导致的健康损害、接触人数和时间等确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粉尘52,化学因素375,物理因素15,放射性物质8,生物因素6,其他3)职业病分类和目录(10大类132种)职业接触限值(毒物标准339项、粉尘47项、生物因素2项、物理因素12项)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方法(340个标准检测方法,涵盖了>360个化学物质),在全面识别的基础上确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筛选原则;,挥发性高、毒性高、危害性大,用量大、出现几率多、浓度或强度高,接触人员多、机会多,,,设备设施风险分析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即对场所、设备或设施等进行危险源辨识,应将设备设施按功能或结构划分为若干检查项目,针对每一检查项目,列出检查标准,对照检查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和后果。(设备设施、区域场所就是风险点),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记录受控号)风险点岗位设备设施№,备注1.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应结合工贸行业特点依据GB6441填写,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它伤害等;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3.风险分级是指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编制检查表时注意的事项1.辨识危险源应当从能量和危险物质的角度进行考虑,其中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将存在能量和危险物质的部位和工艺参数作为检查项目,针对每一检查项目,列出检查标准,对照检查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和后果。分析对象是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和工艺流程等,检查项目是静态的物,而非活动。3.分析检查项目时,一定是主要的检查项目,转炉副枪的检查项目旋转框架、驱动装置、防跌落装置、导向装置、翻转装置、冷却装置、密封帽、刮渣器,危险源辨识时几个对应关系,,,,危险源辨识、分析(150分),达标标准1、企业应组织相关部门、班组、岗位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2、针对作业活动清单,采用合理的辨识方法对每个作业活动及作业步骤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3、针对设备设施类清单,采用合理的辨识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4、通过调查和工程分析等方法识别各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存在的粉尘、化学物、高温、噪声、电离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接触方式及接触时间、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和健康损害等。,评分标准1、未针对作业活动清单逐个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的,缺一项扣5分。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分析不具体、不全面的,一项不符合扣2分。2、未针对设备设施清单逐个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缺一项扣5分。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分析不具体、不全面的,一项不符合扣2分。3、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可能存在的粉尘、化学物、高温、噪声、电离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未进行识别的,缺一项扣2分。,否决项根据相关记录文件,抽查10相关岗位人员进行询问,5人及以上未参与相关危险源辨识、分析的,评定验收不通过。,查文件查资料、查信息系统1、作业活动分析评价记录。2、设备设施分析评价记录。3、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询问询问岗位人员参与危险源辨识、分析情况。岗位人员是否了解本岗位存在的风险点、危险源及其危害后果(事故类型),是否了解其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损害。,风险评价安全生产评价方法企业应选择以下的评价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风险矩阵分析法(LS);--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风险程度分析法(MES);,,风险评价准则,企业在对风险点和各类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时,应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频次、风险值的取值标准和评价级别,进行风险评价。风险判定准则的制定应充分考虑以下要求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相关方的投诉。,风险矩阵法(LS),风险矩阵分析法(简称LS),RLS,其中R是风险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L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是事故后果严重性;R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风险大。,表C.1-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表C.1-2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表C.1-3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R)及控制措施,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简称LEC)。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danger,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D值越大,说明该作业活动危险性大、风险大。,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判定准则。,发生事故事件偏差产生的后果严重性(C)判定准则。,风险等级判定准则(D)及控制措施,职业病危害岗位危害总分级指数(T)计算,某个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指数T的计算,T-风险值;n-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序号,in对应的取值1~n;Ci-各类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权重数;P-各作业岗位劳动定员的权重数;M-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权重数;S-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发生结果的权重数。,,安全生产重大风险确定原则(风险的升级管控)以下情形判定为重大事故风险--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高炉区域、转炉区域、加热炉、化产区域、发电区域、制氧区域、煤气区域等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职业病危害重大风险的确定原则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的风险值T大于32的作业岗位;存在矽尘或石棉粉尘的作业岗位;存在“致癌”、“致畸”等有害物质或者可能导致急性职业性中毒的作业岗位;存在放射性危害的作业岗位。,注意几个事项一级风险一定重大风险重大风险不一定是一级风险一级风险通过计算、评价得来的重大风险不一定是通过计算、评价得来的,风险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级别,分别以“红、橙、黄、蓝”色标注。,验收风险评价(80分),达标标准1、风险评价准则应符合法律法规及企业安全生产实际。2、参与评价人员应熟知企业评价准则,合理评价,评价级别正确。3、重大风险的确定依据细则、实施指南进行判定。4按照DB37/T29732017中5.5.1进行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评分标准1、未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实际制定风险评价准则的,扣5分。2、评价人员不熟悉评价准则或者风险评价取值不合理、评价级别不准确,一项不符合扣2分。3、应为重大风险而未判定为重大风险的,一项不符合扣10分。企业主要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岗位人员是否掌握企业重大风险相关内容,一项不掌握扣2分。4、未进行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一项不符合扣2分。,否决项应判定为重大风险而未判定为重大风险,存在三项的,评定验收不通过。。,查资料、查信息系统1、风险评价准则。2、工作危害分析及安全检查表分析等分析记录。3、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报告。询问1、企业主要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岗位人员是否掌握企业重大风险相关内容。2、相关岗位人员是否熟知风险评价规则并进行正确的评价。,安全生产风险的分级管控。E级\5级\蓝色\可接受危险班组、岗位管控。D级\4级\蓝色\轻度危险属于低风险,班组、岗位管控。C级\3级\黄色\显著危险属于一般风险,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需要控制整改。B级\2级\橙色\高度危险属于较大风险,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应制定建议改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A级\1级\红色\极其危险属于重大风险,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应立即整改,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停产整改,需要停产整改的,只有当风险降至可接受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低风险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对劳动者健康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应继续保持目前的作业方式和防护措施;一般风险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可能对劳动者的健康存在不良影响。应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劳动者实际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工作场所设置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督促其佩戴个体防护用品,采取职业健康监护、定期进行作业场所监测等行动;较大风险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很可能引起劳动者的健康危害。应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及时采取纠正和管理行动,降低劳动者实际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重大风险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极有可能造成劳动者严重健康损害。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使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整改完成后,应重新对作业岗位进行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风险点级别确定按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工程技术措施包括1.消除或减弱危害消除是通过对装置、设备设施、工艺等的设计来消除危险源,如采用机械提升装置以清除手举或提重物这一危险行为等;替代是能过用低危害物质替代或系统能量,如较低的动力、电流、电压、温度等。2.封闭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3.隔离“”通过隔离带、栅栏、警戒绳等把人与危险区域隔开,采用隔声罩以降低噪声等;4.移开或改变方向如危险及有毒气体的排放口。(设备设施类危险源工程技术措施通常采用以下控制措施安全屏护、报警、联锁、限位、安全泄放等工艺设备本身固有的控制措施。),管理措施包括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等;减少暴露时间(如异常温度或有害环境);监测监控(尤其是使用高毒物料的使用);警报和警示信号;联保互保等等;(设备设施类危险源通常采用检查、检测、维保等常规的管理措施。作业活动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通常从以下方面考虑制度、操作规程的完备性、管理流程合理性、作业环境可控性、作业对象完好状态及作业人员技术能力等方面。)培训教育措施包括员工入厂三级培训;每年再培训;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继续教育;4.其他方面的培训。(在实际培训中需要填写职工需要哪些培训,掌握哪些技能),个体防护措施包括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当工程控制措施不能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当处置异常或紧急情况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在实际操作中填写佩戴何种护品名称)应急措施包括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以及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确认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以防止和减少安全不良后果(应急措施实际上就是发生该事故的时候,岗位的应急处置方案),验收控制措施(150分),达标标准岗位人员从工程技术、管理、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五个方面,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并经过企业相关程序评审确定,控制措施应与实际相符,具有可操作性并得到有效落实。,评分标准1、控制措施与实际不符、可操作性较差、未得到有效落实或遗漏的,一项不符合扣2分。2、岗位人员未参与控制措施制定的,每人次扣2分。岗位人员未掌握自身岗位相关控制措施的,每人次扣2分。3、企业未按程序组织进行控制措施评审确定的,扣1分。,否决项根据相关记录文件,核查控制措施,30及以上控制措施与实际不相符或不具有可操作性,或未有效落实,评定验收不通过。,查资料、查信息系统检查控制措施制定过程,是否全员参与并经过评审确定,控制措施是否全面、无疏漏、可操作性强并有效落实。询问核查岗位人员是否掌握自身岗位相关控制措施。,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表,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表,,,设备设施类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作业活动类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表格部分列删减或调整位置,增加“责任单位”、“责任人”,,,,风险的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工贸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和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和岗位级,也可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对风险管控层级进行增加或合并。,评审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评审1.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3.是否产生新的风险;4.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5.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要留下评审记录),验收风险分级管控(90分),达标标准1、企业应结合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等级风险的管控层级。2、根据风险分级管控原则,确定风险点、危险源的管控层级,落实管控责任。。,评分标准风险管控层级不符合地方标准要求的,扣5分。各风险点和危险源未根据管控层级确定责任部门及人员,落实管控责任的,每项扣2分。3、抽查企业主要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岗位人员,未掌握相应管控风险内容的,每人次扣5分。,否决项根据相关记录文件,抽查10相关岗位人员,5人及以上未掌握本岗位应管控风险及相关控制措施的,验收评定不予通过。,查资料、查信息系统工作危害分析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记录等资料。询问企业主要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岗位人员是否清楚应管控的风险及相关控制措施。,风险告知1.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2.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将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及工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应采取的措施通过培训方式告知各岗位人员及相关方,使其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并落实到位。,,重大风险,,建立职业病危害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设置职业病危害风险公告栏,制作职业病危害风险告知卡,标明岗位名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引发的职业病或健康损伤、管控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验收风险告知(20分),达标标准1、企业应通过有效方式告知企业主要风险相关内容。2、对存在重大风险和重大职业病危害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3、应组织各层级、各岗位进行风险评价结果的告知培训。,评分标准1、未采取有效方式告知风险的,风险告知内容不符合要求的,每少一项扣2分。2、对存在重大安全和重大职业病危害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区域,未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每处扣5分。,否决项无,查文件1、风险告知相关文件2、告知方式及内容2、培训记录等资料现场检查安全风险和职业病危害风险公告栏及安全警示标志、监测或预警设施。,风险点划分,危险源辨识,控制措施制定,分级管控,,设备设施类,,设备设施清单,,作业活动类,,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类,,SCL安全检查表,,作业活动类,,JHA工作危害分析,,,,,,,工程技术,,安全管理,,教育培训,,个体防护,,应急处置,,风险分级,,,管控层级,,,,,,,,,风险评价,LEC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风险点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控制措施制定,分级管控,,固定作业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点,,非固定作业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工程分析法,,检测检验法,,经验对照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工程技术,,安全管理,,教育培训,,个体防护,,应急处置,,风险分级,,,管控层级,,,,,,,,,风险评价,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职业病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企业需要建立保持的资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组织机构成员及分工、实施时间、工作任务等2.企业应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学时、内容、参加人员等及培训教育记录与档案3.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考核制度4.作业活动清单5.设备设施类清单6.作业活动分析评价记录;7.设备设施分析评价记录;8.作业活动类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0.设备设施类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1.风险告知制度,几个问题,隐形成果是多少,硬件成果是多少,最终要形成什么样的书面材料,现场挂什么,员工学什么记什么应知应会,持续改进改什么,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重点内容1个核心实现自查、自报、自改2个重点分级一般重大;分类基础管理、现场管理3个覆盖企业、车间、班组4个支撑全员参与,激励约束,制度标准,信息系统5个环节排查发现登记建档、治理监控、验收销账、统计分析,,,,1、术语与定义,2、基本要求(原则),3、工作程序和内容,4、建设成果和文件管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01,术语与定义,PartOne,,名词术语,,,,,,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解释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解释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职业病隐患等级的评估认定(一般隐患),粉尘和化学物质作业分级为中度危害及以下作业岗位的超标原因;噪声和高温作业分级为重度危害作业岗位的超标原因;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2mSv且≦10mSv时;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管理档案、资金投入、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告知和外委作业管理等基础管理类隐患;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及佩戴不符合;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与告知卡(牌)设置不符合;风向标、报警仪、喷淋洗眼等应急救援设施设置和气防柜、急救箱等应急用品设置不符合。,职业病隐患等级的评估认定(重大隐患),粉尘和化学物作业分级为重度危害作业岗位的超标原因;噪声和高温作业分级为极度危害作业岗位的超标原因;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10mSv且≦20mSv时;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职业病危害申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等基础管理类隐患;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不合理;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不符合或者无效;事故通风、围堰等应急救援设施不符合或者无效。,工贸企业以下情况可直接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涉及重大危险源且不能立即排除整改的隐患;涉及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且长期滞留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场所,存在不能立即排除整改的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涉及液氨制冷、粉尘防爆、有限空间、冶金煤气和高温熔融金属等危害和整改难度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设区的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认定的。,,企业在编制实施指南的时候,可以根据行业标准,进行修改。工贸可以参考国家总局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制定本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02,基本要求,PartTwo,,,隐患排除治理制度,教育培训制度,,运行管理考核制度,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隐患排查类型、排查要求、组织级别、确定排查项目、排查结果记录,,,,,,,,,,,,基础管理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现场管理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内容,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生产投入,应急管理,职业卫生基础管理,,教育培训,相关方安全管理,基础管理其他方面,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设备设施;--场所环境;--从业人员操作行为;--消防及应急设施;--供配电设施;--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辅助动力系统;--现场其他方面。,,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验收编制隐患排查清单(50分),达标标准1、企业应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清单应由企业组织相关部门、岗位人员按程序评审,并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审定发布。2、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的形式、内容应符合相关地方标准要求。3、排查清单中应明确排查类型、组织级别、排查周期等内容。,评分标准1、未建立作业活动类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扣5分。2、未建立设备设施类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扣5分。2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