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南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_郭卫星.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川东南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_郭卫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川东南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_郭卫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川东南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_郭卫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川东南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_郭卫星.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川东南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_郭卫星.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44 卷 第 6 期煤田地质与勘探Vol. 44 No.6 2016 年 12 月COALGEOLOGY triangle wedge structure; piedmont conversion zone; structure evolution; preservation of shale gas ChaoXing 22煤田地质与勘探第 44 卷 川东南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 沿綦江至习水 一线,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图 1。研究区构造变形复 杂, 靠近东南边界的齐岳山断裂是中、 上扬子的传统 分界断层,其东南侧发育基底卷入式的“隔槽式”断 褶组合,其西北侧发育盖层滑脱式的“隔档式”断褶 组合[1-2]。在东南侧江南雪峰隆起的挤压作用下,经 历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形成[1-3]。区内志留 系龙马溪组和二叠系龙潭组含有丰富页岩气资源, 是 目前国内页岩气勘探热点地区。本文从地震、 钻井和 露头资料出发, 依据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和平衡剖面原 理, 分析了川东南地区构造变形特征, 再现构造形成 过程,讨论了构造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 图 1川东南地区地质简图 Fig.1The generalized geologic map of southeast Sichuan 图 2地表露头剖面AA Fig.2Surface outcropping profileAA ChaoXing 第 6 期郭卫星等 川东南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23 1地层与滑脱层 研究区地层主要为古生界和中生界,古生界缺 失泥盆系和石炭系,由坳埳向齐岳山前依次出露地 层有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志留系、 奥陶系和寒武系,总厚度超过 10 km。前人根据岩 石力学分析,发现本区存在 5 个软弱岩层,可能为 区域性滑脱层,分别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下志 留统罗惹坪组和龙马溪组、中二叠统栖霞组、下三 叠统大冶组和中三叠统巴东组[4]。通过对岩性和地 震资料分析,本区滑脱层可分为两类① 控制构造 发育的主要滑脱层,为中–下寒武统和中–下三叠统 的膏盐层,多数断层沿膏盐层滑脱;②影响小断层 发育的次要滑脱层, 为下志留统和中二叠统的页岩、 泥岩。 2构造变形特征 多个大体平行排列的背斜与向斜的组合,称 为“侏罗山”式褶皱。在川东南和川东地区,背斜 相对紧闭而向斜平缓,称“隔档式”褶皱,这种特 征在区域地质图图 1和区域剖面图 5上有较好 反映。齐岳山附近褶皱倒向西北方向,主要断层 也均向西北方向逆冲,反映来自东南方向的构造 挤压图 2。 川东南地区按构造位置和变形特征,可划分为 盆缘和盆内两部分;盆缘又分为山前推覆带和山前 转换带。 2.1山前推覆带特征 齐岳山前构造走向稳定的部位,地表表现为 较窄的三叠系和下侏罗统出露带图 1,不发育大 型的背斜构造,以发育基底卷入的高陡冲断构造 为特征。 山前带总体呈三角楔构造,主要发育三条逆冲 断层图 3。主断层 F1为倾向东南的基底卷入断层, 向上切穿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和二叠系,最后 终止于中–下三叠统的膏盐层, 使齐岳山呈楔形向北 西逆冲;其断距较大,由于其强烈逆冲,使齐岳山 呈高陡形态。 主断层下方发育一条小型的反向断层, 该断层向上终止于中–下三叠统膏盐层, 向下终止于 寒武系膏盐层。在深层发育一条产状平缓的基底卷 入式断层,向上沿寒武系滑脱。图 5 右边的齐岳山 也显示同样的构造特征。 2.2山前转换带特征 川东南地区齐岳山沿走向有两个构造转换带, 分别为丁山和林滩场;地表通常出露较宽阔的三叠 系和侏罗系地层图 1, 以发育基底卷入的褶皱和冲 断构造为特征。 图 3山前 03627 线地震解释剖面 Fig.3The interpreted piedmont seismic profile along line 03627 丁山和林滩场构造上具有相似性图 4,可划 分为冲断带、褶皱带和斜坡带。以齐岳山断层为界, 东南侧为冲断带,西北侧为褶皱带。① 冲断带不发 育大型背斜构造,仅发育挠曲的单斜构造;齐岳山 断层的断距沿走向变化较大,有的部位断距很小, 故该断层沿走向难以连续追踪。 ② 褶皱带发育大型 图 4地震解释剖面 Fig.4The interpreted seismic profile ChaoXing 24煤田地质与勘探第 44 卷 的背斜构造,主控断层为倾向南东的基底式断层, 该断层向上终止于中下三叠统滑脱层;在背斜的南 东翼发育一条小型的反向断层,该断层向上终止于 寒武系,向下终止于主控断层。③ 斜坡带总体呈单 斜构造,局部有挠曲;深部发育一条产状平缓、倾 向南东的基底断层,断层向上沿寒武系滑脱;局部 发育少量小型断层,这些断层向上终止于中下三叠 统滑脱层,向下终止于寒武系滑脱层。 2.3盆内及整体特征 盆内发育形态对称的盖层滑脱式褶皱,仅局部 发育基底断层图 5。在寒武系与中–下三叠统滑脱 层之间,发育一系列正向与反向逆冲断层,并引起 相应的褶皱变形;绝大部分断层尖灭于上、下滑脱 层,其逆冲位移由山前经滑脱层传递而来。上三叠 统及其以上地层基本不发育逆冲断层,受下部地层 变形影响仅发生相应的褶皱变形。 整体上,川东南地区构造受控于寒武系与中下三 叠统滑脱层,多数断层均沿膏盐层滑脱,仅在齐岳山 前基底式的大型断层可穿过寒武系滑脱层图 5;同时 由于下部寒武系膏盐层提供的摩擦阻力较小,来自齐 岳山的挤压作用迅速向坳陷内传播,形成坳陷内多个 背斜与向斜的组合“侏罗山式”褶皱。 图 5区域剖面 20021 线地震解释剖面 Fig.5The interpreted regional seismic profile along line 20021 3形成过程 中、上扬子区在地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经历了 多期构造变革,形成了各种样式的断裂、褶皱和不 整合构造,期间共经历了广西运动、印支运动、燕 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等 4 期关键构造变革期[5]。 虽然对川东南地区构造的形成时间存在一些分岐, 但大体都认同主体构造形成于燕山晚期和喜马拉 雅期[1,3,6-7]。 一些学者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模拟[1,8] 来研究齐岳山的沉降与隆升。齐岳山东侧样品在 约 145 Ma 达到最大埋深,之后迅速抬升,早白垩 世开始处于持续隆升剥蚀阶段,晚白垩世中期抬升 速率减小,缓慢隆升,到喜马拉雅期再次迅速隆升 直至地表;齐岳山西侧的样品在白垩世早期 136 Ma 左右达到最大埋深,之后迅速隆升剥蚀,到早白垩 世末期约 105 Ma 之后进入平稳阶段, 喜马拉雅晚期 约 20 Ma 再次快速隆升至地表。 根据对川东南构造运动学分析,结合沉降和隆 升史,依据平衡剖面原理制作了区域剖面 20021 线的平衡剖面图 6,来演绎本区构造形成过程。 a. 晚侏罗世, 受来自东南侧江南雪峰隆起的挤 压作用, 齐岳山以东地区已表现出明显的收缩变形, 齐岳山断裂开始发育;齐岳山以西的川东南地区受 弱挤压作用,地层有轻微挠曲,但未形成明显断层; 收缩变形量约 0.4 km图 6c。 b. 白垩纪,齐岳山向北西方向逆冲形成三角 楔构造,基底断层的逆冲使齐岳山明显抬升,山前 形成单斜构造;挤压应力沿寒武系膏盐层向坳陷内 传递,川东南主要构造和大的断裂已经发育;收缩 变形量约 3.6 km图 6b。 c. 新生代,齐岳山全面褶皱隆升,断层逆冲位 移增大; 川东南受挤压作用增强, 寒武系之上的沉积 盖层收缩形成多个背斜与向斜;收缩变形量约 4 km 图 6a。 4构造与页岩气保存 多种因素制约了页岩气的成藏[9], 并进而影响 水平井的产能[10]。川东南地区受盆缘边界走向变 化、基底硬度[11]与起伏的变化、变形层系沿走向岩 性和岩相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在盆缘和盆内形成不 同的构造变形,从而影响油气的保存表 1。a. 山 前推覆带在地质图上出露较窄的三叠系和下侏罗 统条带,构造陡倾且断裂发育,表明为构造变形集 中的地区,加上地层的抬升与剥蚀,因此对油气的 保存不利如PY1 井地层压力系数约 1.0;b. 山 前转换带在地质图上出露较宽的三叠系和下侏罗 统条带,构造变形程度适中,地震剖面显示背斜发 育,有利于油气保存;c. 盆内“侏罗山”式褶皱形成 多排构造,由于上、下滑脱层对构造变形的调节作 ChaoXing 第 6 期郭卫星等 川东南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25 用, 形成的背斜形态对称且发育完整, 断层破坏少, 且断层向上终止于中–下三叠统膏盐层;由于膏盐 层良好的封盖性,导致地层普遍超压如 T13 井二 叠系与志留系地层压力系数 1.482.02,在目的层 埋深适中、 构造宽缓且断裂欠发育部位必然形成页 岩气藏。 图 6区域剖面 20021 线平衡剖面 Fig.6The regional balanced cross-sections along line 20021 表 1川东南龙马溪组保存条件 Table 1The gas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of Longmaxi ation in Southeast Sichuan 构造带 地层 埋深/m 地层 倾角/ 断裂发 育程度 地层压力 系数 山前推覆带20发育 PY1井约 1.0 山前转换带– 冲断带 20发育 山前转换带– 褶皱带 2 000 3 500 10左右 仅背斜翼 部发育 JY1井 1.411.55 盆内 3 500 5 000 5左右较少 T13井 1.482.02 山前转换带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埋深适中,具 备较好的成藏条件。由于基底抬升、剥蚀强烈,转 换带内的冲断带保存条件较差,褶皱带发育基本完 整的背斜,仅在其东、西两翼发育逆冲断层,核部 不发育断层或仅发育小断层,类似于焦石坝页岩气 田的构造特征[12]但背斜宽缓程度不如焦石坝,且 志留系页岩埋深约 3 000 m, 是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对 象。和丁山构造相比,林滩场构造保存条件更好 ①丁山为一短轴背斜图 1, 可能是由东侧齐岳山和 南侧大娄山的联合构造挤压作用形成,小断裂相对 发育图 4a,不利于页岩气保存;②林滩场为一长 轴背斜图 1,主要为单方向,即南侧大娄山的构造 挤压作用形成可能与其位置更靠近南侧大娄山有 关,构造变形程度适中,背斜形态完整,断裂破坏 程度低图 4b,有利于页岩气保存。 5结 论 a. 川东南地区构造变形受双滑脱层控制下部 寒武系膏盐,上部中–下三叠统膏盐,多数断层沿 膏盐层滑脱。 b. 川东南地区可划分盆内和盆缘两个体系, 盆内发育形态对称的盖层滑脱式褶皱;盆缘发育基 ChaoXing 26煤田地质与勘探第 44 卷 底卷入式褶皱冲断构造,分为山前推覆带和山前转 换带,前者发育高陡的三角楔构造,后者由冲断带、 褶皱带和斜坡带组成。 c. 晚侏罗世,齐岳山断层开始发育,盆内地层 发生挠曲变形;白垩纪,盆缘形成三角楔构造,盆 内主要构造和断裂已经发育;新生代,齐岳山褶皱 隆升,盆内寒武系之上沉积盖层褶皱形成多个背斜 和向斜。 d. 山前推覆带构造高陡、变形强烈,页岩气保 存条件差;山前转换带构造变形程度适中,其褶皱 带背斜完整,页岩气保存条件好;盆内中–下三叠统 膏盐层封盖性好, 埋深适中的背斜为有利勘探目标。 参考文献 [1] 梅廉夫,刘昭茜,汤济广,等. 湘鄂西川东中生代陆内递进 扩展变形来自裂变径迹和平衡剖面的证据[J]. 地球科学, 2010,352161–174. MEI Lianfu,LIU Zhaoqian,TANG Jiguang,et al. Mesozoic intra-continentalprogressivedeationinwestern Hunan-Hubei-eastern Sichuan Provinces of China Evidence from apatite fission track and balanced cross-section[J]. 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2010, 352161–174. [2] 颜丹平, 汪新文, 刘友元. 川鄂湘边区褶皱构造样式及其成因 机制分析[J]. 现代地质,2000,14137–43. YAN Danping, WANG Xinwen, LIU Youyuan. Analysis of fold style and its ation mechanism in the area of boundary among Sichuan, Hubei and Hunan[J]. Geoscience, 2000, 141 37–43. [3] 胡召齐, 朱光, 刘国生, 等. 川东“侏罗山式”褶皱带形成时代 不整合面的证据[J]. 地质论评,2009,55132–42. HU Zhaoqi, ZHU Guang, LIU Guosheng, et al. The folding time of the eastern Sichuan Jura-type fold belt Evidence from unconity[J]. Geological Review,2009,55132–42. [4] 颜丹平,金哲龙,张维宸.川渝湘鄂薄皮构造带多层拆离滑 脱系的岩石力学性质及其对构造变形样式的控制[J]. 地质通 报,2008,27101686–1697. YAN Danping,JIN Zhelong,ZHANG Weichen,et al. Rock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lti-layer detachment fault system and their controls on the structural deation style of the Sichuan-Chongqing-Hunan-Hubeithin-skinnedbelt , south China[J].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08, 2710 1687–1697. [5] 汤良杰, 崔敏. 中上扬子区关键构造变革期、 构造变形样式与 油气保存[J]. 石油实验地质,2011,33112–16. TANG Liangjie, CUI Min. Key tectonic changes, deation stylesandhydrocarbonpreservationsinMiddle-Upper Yangtze region[J]. Petroleum Geology Experiment,2011, 33112–16. [6] 李忠权,冉隆辉,陈更生,等. 川东高陡构造成因地质模式与 含气性分析[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296605–609. LI Zhongquan, RAN Longhui, CHEN Gengsheng, et al. Genetic geologic model and gas-bearing analysis of high and steep structures in east Sichuan[J]. Journal of Chengd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2,296605–609. [7] 沈传波,梅廉夫,徐振平,等. 四川盆地复合盆山体系的结构 构造和演化[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7,313288–299. SHEN Chuanbo, MEI Lianfu, XU Zhenping, et al. Architecture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composite basin-mountain system in Sichuanbasinanditsadjacentareas[J].Geotectonicaet Metallogenia,2007,313288–299. [8] 邓宾. 四川盆地中–新生代盆–山结构与油气分布[D]. 成都 成都理工大学,2013. [9] 郭曼,李贤庆,张明扬,等. 黔北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条 件及有利区评价[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5,43237–43. GUO Man , LI Xianqing , ZHANG Mingyang , et al. Reservoir-ing conditions and uation of favorable area of shale gas in Niutitang ation in northern Guizhou[J]. Coal Geology Exploration,2015,43237–43. [10] 梁冰,代媛媛,陈天宇,等. 裂缝参数对考虑滑脱效应页岩气 水平井产能的影响[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5, 432 44–47. LIANG Bing, DAI Yuanyuan, CHEN Tianyu, et al. Influence of fissure parameters on production capacity of shale gas horizontal wellsconsideringslippageeffect[J].CoalGeology Exploration,2015,43244–47. [11] 罗志立. 四川盆地基底结构的新认识[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8,252191–200. LUO Zhili. New recognition of basement in Sichuan basin[J]. Journal of Chengdu College of Geology, 1998, 252 191–200. [12] 郭彤楼, 张汉荣. 四川盆地焦石坝页岩气田形成与富集高产模 式[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41128–36. GUO Tonglou,ZHANG Hanrong. ation and enrichment model of Jiaoshiba shale gas field,Sichuan basin[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14,41128–36. 责任编辑 范章群 ChaoXing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