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部分外包组合柱_弱轴_滞回性能足尺试验研究.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部分外包组合柱_弱轴_滞回性能足尺试验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部分外包组合柱_弱轴_滞回性能足尺试验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部分外包组合柱_弱轴_滞回性能足尺试验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学报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第 33 卷 第 4 期 2012 年 4 月 Vol. 33No. 4Apr. 2012 014 文章编号 1000-6869 2012 04-0113-08 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部分外包组合柱 弱轴 滞回性能足尺试验研究 方有珍 1,顾 强 1,申 林 2,马 吉 1,陆 佳 1 1. 苏州科技学院 江苏省结构重点实验室, 江苏苏州 215011; 2.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0044 摘要 为了研究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部分外包组合柱 弱轴 的滞回性能, 对 3 个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部分外包组合柱 弱 轴 足尺试件在恒定轴压下进行了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观察了加载过程中薄壁板件翼缘局部屈曲和混凝土裂缝开展与 压溃现象, 得到了试件的荷载- 位移滞回曲线。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试件的承载力、 抗侧刚度、 延性与耗能、 破坏模式等力学 性能。结果表明 试件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 试件的破坏模式为柱脚部位混凝土压溃和拉结筋屈服甚至拉断, 随之薄壁板件翼缘发生局部屈曲。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部分外包组合柱研究成果, 为该类柱设计规范 的制订和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储备。 关键词 薄板组合截面;部分外包组合柱;拟静力试验;滞回性能;延性与耗能;破坏模式 中图分类号 TU 398. 2TU528. 57TU317. 1 文献标志码 A Hysteretic behavior of full scale partially encased composite columns weak axisfabricated with thin-walled built-up section FANG Youzhen1,GU Qiang1,SHEN Lin2,MA Ji1,LU Jia1 1. 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Structure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uzhou,Suzhou 215011,China; 2. China Institute of Building Standard Design and Research,Beijing 100044,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hysteretic behavior of partially encased composite PECcolumns fabricated with thin- walled built- up section, three full- scale specimens were designed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in the field of PEC column,which represented the middle- story column in the frame structure. The tests of the specimens were conducted under constant axial compression and lateral cyclic loading about the column weak axis. The local buckling of the flange of the thin- walled built- up section,the crack development and crushing of concrete were investigated. The hysteretic loops we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the specimens’perance were analyzed,including the load- carrying capacity,lateral stiffness,seismic ductility,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and failure mod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pecimens exhibit good deation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ies; the failure is primarily induced by the crushing and spalling of concrete and the yield of transverse links with the local buckling in flange of thin- walled built- up section at the corner region of column. The study provides experimental basis for revising the specification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the structure comprised of PEC columns. Keywordsthin- walled built- up section;partially encased composite PECcolumn;quasi- static test;hysteretic behavior;seismic ductility and energy- dissipation;failure mode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1078247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研项目 2009- K2- 23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BK2009558 。 作者简介 方有珍 1972 , 男, 安徽望江人, 工学博士, 副教授。E- mail fyz72 yahoo. com. cn 收稿日期 2010 年 10 月 311 0引言 部 分 外 包 组 合 柱 partially encased composite column, 简称 PEC 柱 [1 ]是采用 H 型钢或热轧薄壁钢 板作为钢骨, 在翼缘和腹板间配置一定间距的横向 拉结筋, 浇注混凝土而成的组合柱。采用这种截面 可以增强混凝土对构件承载力的贡献, 提高构件的 水平抗侧刚度, 改善构件的抗震延性。薄板混凝土 组合截面 PEC 柱与型钢截面 PEC 柱有相似之处, 但 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 ① 由热轧 H 型钢 构成的 PEC 柱, 不易发生局部失稳; ② 薄板混凝土 组合截面 PEC 柱由于薄壁板件的宽厚比较大, 局部 失稳成为构件的破坏模式之一, 为此必需在翼缘间 设置横向拉结筋。但是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可以弥 补型钢的尺寸限制, 更好满足工程需求。 国内外相关学者在 PEC 柱方面已进行了系列研 究 Elnashai 课题组分别于 1991 年 [2 ]、 1993 年[3-4 ]和 1994 年 [5-6 ]对设有附加纵筋和拉结筋的型钢截面 PEC 柱进行了循环荷载和拟动力试验研究, 并建立 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了系统参数分析; Hunaiti 等于 1994 年 [7 ]对型钢截面 PEC 柱在偏心荷载下的承载力 进行 了 试 验 研 究; Tremblay 等 1998 年 [8 ]、 2000 年 [9- 10 ] 、 Chicoine 等 2000 年[11 ]、 2003 年[12 ] 、 Muise 2000 年 [1 ] 、 Begum 等 2005 年[13 ] 、 Prickett 等 2006 年 [14 ] 、 赵根田等 2008 年[15- 16 ] 课题组对薄 板混凝土组合截面 PEC 柱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性能 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 主要集中在薄板普通混凝 土 PEC 短柱轴心受压与偏心受压的静载和低周循环 往复荷载试验、 薄板高性能混凝土 PEC 短柱在轴心 受压以及弯压作用下的性能试验, 也有少量的薄板 普通混凝土 PEC 长柱的静载试验。研究成果表明 ①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 PEC 柱不仅具有钢骨混凝土 和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增大构件的受压承载力 和抗侧刚度、 改善构件的抗震延性 , 还较大程度地 消除了两者在连接设计上存在的困难、 设计使用范 围的限制和施工难度; ②钢结构部分可以在工厂制 作; ③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压性能优势; ④梁柱采取 标准化连接, 例如刚性连接、 四角钢和短端板半刚性 连接; ⑤部分外包混凝土较好地改善了构件的抗火 性能; ⑥钢柱翼缘充当模板和支撑作用, 简化施工过 程, 提高施工进度; ⑦采用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 降 低了对起重设备的要求。 然而, 基于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 对于将薄板混 凝土组合截面 PEC 柱应用到实际工程, 发挥其力学 性能方面的优势, 尚有很多研究工作有待继续, 其中 包括 ①足尺模型试验耗资、 耗时, 试验成果有限, 很 难系统考虑各设计参数的影响; ②对截面高宽比大 于 5 的普通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长柱方面的试验 研究匮乏; ③现有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还存在较多缺 陷, 需要通过大量的试验加以验证与完善; ④国内在 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 PEC 柱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 阶段; ⑤在多高层结构中应用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 PEC 柱作为抗侧力体系的一部分, 将承受风荷载和 地震作用, 为此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研究势 在必行; ⑥国内外对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 PEC 柱组 成的结构体系的倒塌机理和设计方法的研究尚未开 展, 极大地制约了其工程应用。 目前, 欧洲规范 EC4[17 ]仅对型钢截面 PEC 柱设 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而对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 PEC 柱在恒定轴力下水平 循环荷载滞回性能方面的研究尚未见相关文献, 尤 其是关于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 PEC 柱 弱轴 的研 究。为此本文选择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 PEC 柱 弱 轴 在恒定轴力下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 揭示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 PEC 柱 弱轴 的抗震性能 和破坏机理, 为其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 撑与技术储备。 1试验概况 本次试验在总结国内外 PEC 柱研究成果 [1- 16 ]基 础上, 结合实际框架结构中层柱的受力特点, 取反弯 点以下的一段制作足尺试件。加载方案中针对反弯 点的受力特点制作了平面铰支座, 并施加竖向轴压 力模拟正常使用荷载, 对试件弱轴进行水平滞回性 能的试验研究, 以便真实模拟实际工程中的构件受 力性能。 1. 1试件设计 试件以层高 4 m 的框架中间层柱为原型, 柱反弯 点在中部, 取 1/2 高度足尺制作试件, 采用 Q345 钢 板焊接组合截面; 拉结筋 HPB235; 混凝土强度等级 分别为 C20、 C25 和 C35。试件具体设计详见图 1, 设 计参数和材性指标见表 1。 1. 2试验方案 1. 2. 1测点布置 为了研究构件的整体和局部性能, 按图 2 布置 测试仪表和应变片。 1. 2. 2加载方案 试验在苏州科技学院江苏省结构重点实验室的 四连杆试验机上进行, 见图 3。首先对试件施加轴压 力 1 200 kN, 再在弱轴方向施加水平循环荷载, 在 150 kN之前采取 50 kN、 100 kN、 150 kN 三级荷载控制 试件 S1CA 实际采取 30 kN、 60 kN、 90 kN、 150 kN 四 411 表 1试件设计参数与实测材性指标 Table 1Parameters of specimens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试件编号 薄壁钢板 Q345 截面组成实测强度 混凝土强度 fcu, k/MPa 拉结筋8 HPB235 材性指标设计参数 S1C S1CA S1CB 翼缘 2- 350 8 腹板 1- 334 8 fy390. 6 MPa fu502. 4 MPa 26. 7 19. 2 36. 4 fy276 MPa fu305 MPa δ 18 n 4, m 3, a 75 mm, b 250 mm, c 75 mm n 4, m 6, a 75 mm, b 150 mm, c 50 mm n 4, m 2, a 75 mm, b 350 mm, c 50 mm 注 n、 m、 a、 b、 c 的符号意义见图 1。 a示意图 b照片 图 1试件设计与成型图 Fig. 1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specimens 级荷 载 控 制 , 随 后 采 取 27 mm、 36 mm、 45 mm、 54 mm、 63 mm、 72 mm 和 81 mm 七级位移控制, 考虑 到混凝土采集数据的稳定性, 每级荷载循环 3 次。 2试验过程与破坏形态 各试件加载过程与破坏形态基本相同。①150 kN 级荷载的第 1 循环加载阶段, 试件下部受拉侧混 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随着加载的进行, 旧裂缝不断延 伸、 扩展, 新裂缝沿高度向上部不断形成; ②试件 S1C、 S1CA 和 S1CB 加载位移分别为45 mm、 54 mm 和 36 mm 级第 1 循环正向加载时, 试件跟部受压侧混凝 土开始压溃脱落, 拉结筋开始屈服, 薄板翼缘出现局 部屈曲; ③试件 S1C、 S1CA 和 S1CB 加载位移分别为 72 mm、 63 mm 和63 mm 级第1 循环反向加载时, 试件 图 2测试仪表与应变片布置 Fig. 2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ations and strain gauges 图 3试验加载设备 Fig. 3Loading apparatus 跟部另一侧混凝土开始压溃脱落, 伴随拉结筋屈服和 薄板翼缘局部屈曲; ④试件 S1C、 S1CA 和 S1CB 加载位 移分别为81 mm、 81 mm 和72 mm 级第1 循环时, 试件 跟部混凝土压溃疏松脱落严重, 拉结筋变形过大甚 至拉断, 薄板翼缘局部屈曲现象明显, 试验结束。 从试验现象和测试数据分析表明, 由于试件中 薄板翼缘宽厚比 b/t 171/8 ≈21. 4 远大于 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18 ]压弯构件局部失 稳的要求 15235/ f 槡 y 12. 4 , 试件破坏模式均为柱 511 脚部位混凝土压溃, 随之薄板翼缘局部屈曲, 形成明 显的弯压破坏。试件破坏模式见图 4。 图 4试件破坏模式 Fig. 4Failure modes of specimens 3试验结果分析 3. 1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 试件的水平循环荷载 P - 顶点侧移 Δ 滞回曲线可 以准确反映试件的滞回性能, 包括承载力、 刚度衰 减、 变形和耗能能力等, 见图 5 按照顶点位移表测数 据作图 。 从图5 可见 ①试件 S1C 加载至第7 阶段第1 循 环时, 正向表测位移 21. 43 mm, 最大荷载 191. 77 kN; 加载至第 10 阶段第 1 循环时, 反向表测位移 49. 29 mm, 最大荷载 306. 47 kN。②试件 S1CA 加载至第 8 阶段第 1 循环时, 正向表测位移 37. 91 mm, 最大荷载 221. 64 kN; 加载至第 9 阶段第 1 循环时, 反向表测位 移 42. 36 mm, 最大荷载 285. 66 kN。③试件 S1CB 加 载至第 6 阶段第 1 循环时, 正向表测位移 23. 57 mm, 最大荷载 214. 2 kN; 加载至第 9 阶段第 1 循环时, 反 向表测位移 42. 51 mm, 最大荷载 308. 35 kN。所有试 件达到最大荷载时, 试件跟部受压侧混凝土开始压 溃脱落, 拉结筋屈服, 薄板翼缘局部屈曲; 随着加载 的继续, 荷载出现下降, 当试件 S1C 与 S1CA 加载至 第 11 阶段, 试件 S1CB 加载至第 10 阶段时, 试件跟 部薄板翼缘局部屈曲严重、 混凝土疏松脱落明显。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 整个加载过程中正向滞回曲线 “捏缩” 现象不明显, 且随着荷载的增加, 滞回曲线趋 向饱满, 主要由于加载后期试件由薄板翼缘局部屈 曲耗能; 而负向滞回曲线表现出明显的 “捏缩” 现 象, 原因在于负向加载时, 受拉侧先前屈曲的翼缘板 变形恢复, 且受压侧混凝土压溃, 而翼缘板未出现明 显屈曲引起。 荷载- 位移骨架曲线可以直观反映试件在水平荷 载下的受力性能, 各试件的骨架曲线见图 6。 分析图 6 可知 ①试件 S1CB 初始刚度最大,试 a试件 S1C b试件 S1CA c试件 S1CB 图 5试件滞回曲线 Fig. 5Hysteretic loops of specimens 图 6试件骨架曲线 Fig. 6Skeleton curves of specimens 件 S1C 初始刚度最小, 这表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和 拉结筋间距的减小都会引起试件的初始刚度的增 大。②试件 S1CA 正向最大荷载最大, 但与试件 S1C 相差不明显, 而试件 S1C 正向最大荷载最小, 主要在 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和拉结筋间距的减小提高了约 束混凝土的强度; 试件 S1CB 负向最大荷载最大, 试 件 S1CA 负向最大荷载最小, 可能由于混凝土强度的 提高导致混凝土变脆, 正向加载受压混凝土过早压 611 溃, 卸载后残余变形越来越大, 轴压力产生的二阶效 应明显, 使得负向最大荷载相应提高。③达到最大 荷载后, 其荷载衰减速度随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和拉 结筋间距的增大而加快, 这主要由混凝土的塑性降 低引起。 a试件 S1C b试件 S1CA c试件 S1CB 图 8试件的水平刚度退化规律 Fig. 8Lateral stiffness degradation pattern of specimens 表 2等效水平刚度 Table 2Equivalent lateral stiffness 加载阶段荷载/位移 S1CS1CAS1CB 珔 Keq- A/ kN mm -1 珔 Keq- B/ kN mm -1 珔 Keq- A/ kN mm -1 珔 Keq- B/ kN mm -1 珔 Keq- A/ kN mm -1 珔 Keq- B/ kN mm -1 130 kN18. 6531. 93 250 kN15. 5238. 47 14. 63 25. 8027. 5219. 51 3100 kN12. 4523. 57 12. 63 23. 1018. 4817. 63 4150 kN10. 1916. 879. 8117. 8813. 1614. 85 527 mm9. 7611. 839. 4612. 8110. 8412. 78 636 mm7. 8010. 098. 1010. 909. 0911. 04 745 mm5. 938. 866. 409. 096. 449. 64 854 mm4. 507. 835. 097. 724. 718. 43 963 mm3. 456. 874. 166. 513. 376. 85 1072 mm2. 515. 492. 835. 222. 135. 34 1181 mm1. 734. 271. 894. 18 注 对应 50 kN 和 100 kN 加载阶段的括号内数值为 60 kN 和 90 kN 加载阶段的平均等效刚度。 3. 2抗侧刚度退化 水平抗侧刚度的退化直接反映了试件的抗震性 能。为了准确得出试件刚度退化规律, 引入两种抗 侧刚度 [19 ], 第一种定义为等效刚度 K eq, 即荷载峰值 点与加载起始零点连线的斜率; 第二种定义为峰值 刚度 Kp, 即一个荷载循环内正反向荷载峰值点连线 的斜率, 见图 7。 图 7刚度定义 Fig. 7Definition of stiffness 试件等效刚度平均值珔Keq- A、珔Keq- B分别对应加载阶 段 3 个循环的 Keq- A和 Keq- B Keq- A为正向,Keq- B为负 向 的平均值, 试件的峰值刚度平均值珔Kp取对应加载 阶段 3 个循环 Kp的平均值。各试件每个加载阶段等 效刚度平均值珔Keq- A、珔Keq- B和峰值刚度平均值珔Kp计算 结果分别见表2 和表3。各试件等效刚度平均值珔Keq- A、 珔 Keq- B和峰值刚度平均值珔Kp衰减关系见图 8 和图 9。 从图 8 中可知 随着混凝土强度提高或拉结筋 间距减小, 可能由于先期的正向加载柱脚连接滑移 和轴压力引起的二阶效应的多方面作用, 造成试件 加载前期正负向等效刚度平均值差异珔Keq- A-珔Keq- B 相对较大, 随着荷载的增大, 这一差异逐渐减小, 且 混凝土损伤导致珔Keq- B衰减较珔Keq- A快; 进入位移加载 阶段后, 正负向等效刚度平均值差异基本不变, 且衰 减速度均较缓慢, 主要在于混凝土材料损伤导致其 对试件贡献降低; 而所有试件峰值刚度均介于等效 刚度平均值珔Keq- A和珔Keq- B之间。 从图 9 中可见 混凝土强度和拉结筋的间距对 试件的初始峰值刚度影响不明显; 而拉结筋间距的 加密使得试件整体性更好, 试件峰值在刚度整个加 载过程中退化速度相对平缓。 711 表 3峰值刚度 Table 3Peak lateral stiffness of specimens 加载阶段荷载/位移 珔 Kp/MPa S1CS1CAS1CB 130 kN23. 54 250 kN22. 48 18. 6722. 80 3100 kN16. 30 16. 3318. 04 4150 kN12. 7012. 6713. 96 527 mm10. 7611. 0411. 84 636 mm8. 909. 4210. 02 745 mm7. 337. 667. 94 854 mm6. 096. 346. 51 963 mm5. 095. 294. 92 1072 mm3. 943. 983. 68 1181 mm2. 962. 99 注 对应 50 kN 和 100 kN 加载阶段的括号内数值实际为 60 kN 和 90 kN 加载阶段。 图 9试件的峰值刚度退化规律 Fig. 9Peak stiffness degradation pattern of specimens 3. 3延性系数 位移延性系数 μ 是反映构件变形能力的重要指 标, 其定义为 μ Δu /Δ y,其中 Δy和 Δu根据 FEMA 273 规范建议的方法确定 [20- 21 ] 屈服荷载 P y取试件 最大荷载的 85, 连接原点与骨架曲线上 0. 6Py点, 并延伸至 Py水平线的交点为试件的初始屈服点, 相 应的位移为 Δy; 而延伸 Py水平线与骨架曲线的下降 段的交点对应的位移为 Δu, 详见图 10。表 4 给出了 各试件相关特征点的荷载值, 表 5 给出了各试件对 应的顶点位移和延性系数。 表 5试件特征位移与位移延性系数 Table 5Characteristic displacements and ductility coefficients of specimens 试件编号加载方向 开裂荷载对应位移屈服荷载对应位移峰值荷载对应位移极限位移 Δc/mmΔc/HΔy/mmΔy/HΔm/mmΔm/HΔu/mmΔu/H 位移延性 系数 μ S1C 正向14. 801/12216. 371/11024. 541/7346. 21/392. 82 负向8. 541/21128. 851/6250. 111/3656. 51/321. 96 S1CA 正向15. 401/11717. 651/10223. 571/7636. 371/502. 06 负向16. 131/11221. 531/8442. 511/42>50. 57>1/36>2. 35 S1CB 正向5. 741/31416. 811/10723. 571/7638. 601/472. 30 负向10. 071/17925. 171/7242. 511/42>50. 57>1/36>2. 01 注 H 为顶部位移计测试点距柱脚的距离, 近似取 H 1 800 mm。 图 10位移特征点的确定方法 Fig. 10 of determining relevant displacements 表 4试件特征荷载 Table 4Characteristic load of specimens 试件 编号 加载 方向 开裂荷载 Pc/kN 屈服荷载 Py/kN 峰值荷载 Pu/kN 残余荷载 Pr/kN S1C 正向150163. 0191. 77107. 62 负向150260. 5306. 47248. 34 S1CA 正向150188. 4221. 64119. 25 负向205242. 8285. 66244. 35 S1CB 正向100182. 1214. 20115. 15 负向150262. 1308. 35270. 20 注 开裂荷载取混凝土受拉侧出现第一条裂缝对应的水平荷载; 残 余荷载取试件骨架曲线末端对应荷载。 从表 5 中可以看出, 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 PEC 柱 弱轴 试件的延性系数基本上在 2 以上, 表明试 件作为框架结构受压构件可以改善结构体系的延性 和抗倒塌能力, 更好地满足工程抗震要求。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 为了防止结构出现倒塌, 我 国现行抗震规范 [22 ]对一般结构体系的层间位移角进 行了限定。参照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位 移角限值 1/50 的规定, 表 5 得出的薄板混凝土组合 截面 PEC 柱 弱轴 的最大位移角实测值均大于规范 限值, 表明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 PEC 柱 弱轴 作为 框架结构的抗侧力构件具有良好的抗倒塌能力。 3. 4耗能能力 耗能能力也是评价构件抗震性能优劣的主要指 标。为了进一步准确反映试件加载过程中的耗能变 化, 采用等效耗能系数来定量表达, 等效耗能系数 811 滞回环面积/ S△OAB S△OCD ,其中, 滞回环面积为 图 11 中阴影部分面积, S△OAB和 S△OCD分别为骨架曲 线上 △OAB 和 △OCD 所包围的面积。滞回环越饱 满, 其值越大, 表明试件耗能能力更好。计算试件各 加载阶段所有循环等效耗能系数的平均值, 得到各 试件加载过程中的平均等效耗能系数珔he,其变化规 律见图 12。 图 11等效耗能系数确定方法 Fig. 11Definition of equivalent energy- dissipation factor 图 12试件的平均等效耗能系数 Fig. 12Mean equivalent energy- dissipation factor of test specimens 分析图 12 可知, 所有试件在加载初期混凝土未 开裂之前, 平均等效耗能系数较小, 试件处在弹性阶 段; 随着加载的继续, 混凝土裂缝的延伸与扩展, 柱 跟部位混凝土压溃脱落, 使得试件平均等效耗能系 数增大速度较快。同时, 随着拉结筋的间距减小, 混 凝土约束增强, 试件整体性的改善, 试件后期耗能能 力发挥更充分, 这也表明拉结筋的间距对试件延性 影响最明显。 4主要结论与建议 1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 PEC 柱 弱轴 的破坏 模式是柱跟部位混凝土压溃脱落, 伴随拉结筋屈服 和薄板翼缘局部屈曲。 2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 PEC 柱 弱轴 具有较 高的承载力和初始刚度。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 PEC 柱的滞回曲线表现出一定的“捏缩现象” , 且 3 个试 件后期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基本相当。 3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 PEC 柱 弱轴 初始刚 度随着混凝土强度或拉结筋间距的改变不明显。 4薄板混凝土组合截面 PEC 柱 弱轴 具有一 定的延性与耗能能力和较好的抗倒塌能力, 能满足 结构体系的抗震要求, 其耗能能力随拉结筋间距的 减小, 后期发挥更充分。 参考文献 [ 1] Muise J. Behaviour of simple framing connections to partially concrete encased H section columns[D] . Toronto,CanadaUniversity of Toronto. Dept. of Civil Engineering, 2000. [ 2] Elnashai A S,Takanashai K,Elghazouli A Y,Dowling PJ.Experimentalbehaviourofpartiallyencased composite beam- columns under cyclic and dynamic loads [J] .ProceedingoftheInstituteofCivil EngineersStructures and Buildings,1991,91 2 259- 272. [ 3] Elnashai AS, ElghazouliAY.Peranceof composite steel/concrete members under earthquake loadingpart 1 analytical model [J] .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1993,22 4 315- 345. [ 4] Elghazouli AY, ElnashaiAS.Peranceof composite steel/concrete members under earthquake loading part2 parametricstudiesanddesign considerations[ J] .EarthquakeEngineeringand Structural Dynamics, 1993, 22 4 347- 368. [ 5] Elnashai A S,Broderick B M. Seismic resistance of composite beam- columns in multi- story structurespart 1experimental studie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Steel Research, 1994, 30 3 201- 229. [ 6] Broderick B M,Elnashai A S. Seismic resistance of composite beam- columns in multi- story structurespart 2analytical model and discussion results[J] .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Steel Research,1994, 30 3 231- 258. [ 7] Hunaiti Y M, Fattchi B Abdel. Design considerations of partially encased composite columns[ J] . Proceeding of theInstituteofCivilEngineers Structuresand Buildings, 1994, 106 2 75- 82. [ 8] Tremblay R,Massicotte B,Filion I,Maranda R.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behaviour of partially encased composite columns made with light welded H steel shapes under compressive axial loads[C]/ /Proceeding of 1998 SSRC Annual Technical Session. Gainesville University of Florida, 1998 195- 204. [ 9] Tremblay R,Chicoine T,Massicotte B,Ricles J,Lu L- W.Compressive strength of large scale partially- encased composite stub columns[C]/ /Proceeding of 2000 SSRC Annual Technical Session.Gainesville 911 University of Florida, 2000 262- 272. [ 10] TremblayR, ChicoineT, MassicotteB.Design equation for the axial load capacity of partially encased non- compact columns[C]/ / Proceeding of Composite Construction in Steel and Concrete IV. Ed. by Hajjar J F,Hosain M,Easterling W S,Sharooz B M. Reston, VA ASCE, 2000 507- 517. [ 11] Chicoine T,Tremblay R,Massicotte B,Yalcin M, Ricles J,Lu L- W. Test programme on partially- encased built- up three- plate composite columns [R] .Joint Report EPM/GCS No. 00- 06, February, Dept.of Civil, GeologicalandMiningEngineering, Ecole Polytechnique, Montreal, Canda- ATLSS Engineering ResearchCentre, No. 00- 04, LehighUniversity, Bethlehem,Pennsylvania,USA, 2000. [ 12] Chicoine T,Massicotte B,Tremblay R.Long- term behavior and strength of partially encased composite columns with built- up shapes[ J] .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ASCE, 2003, 129 2 141- 150. [ 13] Begum M,Driver R G,Elvi A E. Strength and stability simulations of partially encased c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