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高层建筑的峰值风压分布特征.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群体高层建筑的峰值风压分布特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群体高层建筑的峰值风压分布特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群体高层建筑的峰值风压分布特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学报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第 33 卷 第 1 期 2012 年 1 月 Vol. 33No. 1Jan. 2012 003 文章编号 1000-6869 2012 01-0018-09 群体高层建筑的峰值风压分布特征 朱剑波,谢壮宁 华南理工大学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1 摘要 基于同步测压技术, 研究了不同宽度比和不同高度比 记为 Br和 Hr, 分别表示施扰和受扰建筑的宽度与高度之比 的 2 个高层建筑在串列、 斜列和并列布置时峰值风压干扰效应。结果表明 邻近施扰建筑的侧面峰值风压主要呈现放大效应, 且宽度比越大 Br≤1 时 , 高度比越大, 放大效应越明显, 立面最高负风压系数绝对值可升高 30。迎风面放大效应区则 主要集中在施扰建筑位于横风向间距为 3b b 为受扰建筑的迎风宽度 的迎风区域内, 立面最高正风压系数可升高 40。 当串列间距较小且高度比小于1 Hr0. 8 时产生的三维绕流现象可使得受扰建筑侧面局部风压升高61, 迎风面边缘局 部风压升高 24。并列布置时产生的峡谷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试验测得最大干扰因子可达 2. 13 且随并列间距的增大而 减少, 当并列间距超过 9b 时峡谷效应才渐趋消失。由试验结果回归得到的并列布置时的侧立面最大峰值风压干扰因子随 并列间距变化的关系式具有较高可信度。 关键词 高层建筑;风洞试验;峰值风压;干扰效应;峡谷效应 中图分类号 TU973. 213TU317. 1文献标志码 A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eak wind pressures on tall buildings ZHU Jianbo,XIE Zhuangni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ubtropical Building Scienc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1,China AbstractPeak wind pressure on tall buildings under the interference of another tandem,staggered and side by side arranged building was studied using the synchronous wind pressure measurement technique. The effects of the breadth ratio Brand height ratio Hr were conside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ak pressure of the lateral facade adjacent to the interfering building mainly causes amplification effect. With the Br Br≤1 and Hrincreased,the maximum peak wind pressure on the lateral face can be increased by 30. When the interfering building is located in the windward area with the across- wind direction spacing less than 3b b is the breadth of the interfered building ,the maximum peak wind pressure on the windward face can be increased by 40. Due to the three- dimensional flow effects,lower upstream interfering building Hr< 1in tandem arrangement may make the local peak pressure on lateral and windward faces increase by 58 and 29 respectively. Channeling effect in side by side arrangement should be paid enough attention because maximum interference factor of the wind pressure on the lateral face is found to be 2. 13 and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building spac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ly when the building spacing exceeds 9b do the channeling effects tend to disappear. A credible regression equation to predict the maximum interference factor of the peak wind pressure on the lateral face for two side by side arranged buildings is proposed. Keywordstall building;wind tunnel test;peak wind pressure;interference effect;channeling effect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 9071504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1078146 ,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 主研究课题项目 2008ZC20 。 作者简介 朱剑波 1987 , 男, 江西吉安人, 工学硕士。E- mail zhujianbo. 1987415163. com 通信作者 谢壮宁 1963 , 男, 广东汕头人, 工学博士, 教授。E- mail znxie scut. edu. cn 收稿日期 2010 年 11 月 81 0引言 风致干扰效应自从 1965 年英格兰渡桥热电厂的 8 座冷却塔群后三排塔倒塌事故 [1 ]发生以来一直都 是风工程研究的热点。虽然目前研究人员对于荷载 和响应干扰效应 [2-4 ]等方面有了一定认识, 高层建筑 由于干扰而导致倒塌的现象较少, 但是强风中仍屡 屡出现围护结构破坏现象。Sparks 等 [5 ]经过调查研 究发现靠近海岸城市的建筑由台风导致的经济损失 有一半以上因维护结构破坏所致, 这些事实说明人 们对处于复杂群体环境下的建筑物峰值风压特性的 理解尚不准确, 因此会对维护结构带来一定的设计 误差。目前荷载规范对高层建筑给出的设计风压取 值基本上是基于单体情况, 对于周边建筑干扰效应 并没有考虑, 因此很可能是偏于危险的。由于风压 在时空上的分布特性和群体高层建筑之间气动绕 流、 周围建筑漩涡脱落 [6 ]等因素的复杂性, 已有关于 群体建筑风压干扰效应的少量报道也多集中在对实 际工程中的建筑物某些典型部位 [7 ]的研究, 国内外 对风压干扰效应的研究依然不够全面、 欠系统性, 尤 其是针对维护结构设计时使用的峰值风压在受扰后 变化的系统性研究鲜有报道。 为了更清晰地呈现群体高层建筑间的峰值风压 分布特征, 本文在风洞中采用同步测压的方法研究 了 6 种不同宽度比和 4 种不同高度比的 2 个高层建 筑间的峰值风压干扰效应, 并采用对建筑立面分为 9 块区域分别进行研究的方法, 简化了风压干扰研究 的多目标及难以定量描述的复杂性。同时本文对干 扰效应最为严重的并列布置工况作了更细致的试验 分析研究。 1试验概况 1. 1流场模拟结果及模型测点布置 试验所用的是一座具有串置双试验段的全钢结 构闭口回流低速工业风洞, 试验段尺寸为 3 m 宽 2 m 高20 m 长 。在风洞中采用尖塔和粗糙元, 按 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8 ]模拟了 B 类大气边界层流场, 图 1 为模拟出的平均风速、 湍流 度剖面以及模型屋面高度处的脉动风速功率谱密 度, 模型屋面高度处的湍流积分尺度 Lu290. 16 m。 采用缩尺比为1∶400, 尺寸为 100 mm 100 mm 600 mm 的正方形截面高层建筑简化模型 简称受扰 建筑 模拟高度为240 m 的超高层建筑。为了考察群 体干扰效应对局部风压的影响, 在对应受扰建筑原 型高度为 36 m、 68 m、 100 m、 132 m、 164 m、 196 m、 图 1模拟的 B 类地貌风场参数 Fig. 1Simulated wind parameters in terrain B 228 m处相应安排了 A、 B、 C、 D、 E、 F、 G 共 7 个测压 层, 每个测压层在平面的 4 条边上每边各布置 7 个测 点 编号为 A1 ~ A28, B1 ~ B28, , G1 ~ G28 , 如 图 2 所示, 总共布置了 196 个测点, 试验时采用 Scanivalve 的 DSM 3200 进行同步瞬态风压测量, 采样 频率 312. 5 Hz, 样本长度为 20 480。 图 2测点布置 Fig. 2Tapping locations 1. 2试验工况 共考虑 6 种宽度比 Br取0. 4、 0. 6、 0. 8、 1. 0、 1. 2 和 1. 4 和 4 种高度比 Hr取 0. 8、 1. 0、 1. 2 和 1. 4 下 的施扰建筑干扰影响。图 3 为施扰建筑的移动网格 图, 图中 MA为固定的受扰建筑, MB为可移动的施扰 建筑。试验中风向角如图3 所示固定不变, 即不考虑 风向角变化对干扰效应的影响。 91 图 3试验移动网格图 Fig. 3x- y coordinate grid for locating interfering building 1. 3数据处理方法 试验结果取模型屋面高度处参考风压对各测点 的平均风压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的方法 [7 ]得到各测点 的平均风压系数珔Cp。 为简化起见采用峰值因子法估 算峰值风压系数 C p 珔Cp gσp 1 图 4立面测点区域分块示意图 Fig. 4Sketch of tapping location and blocking region of elevation 式中珔Cp为平均风压系数; σp为脉动风压的均方根值, 在计算中已经考虑到传压管路的影响并做了修正 [9 ]; g 为峰值因子, 参考文献[ 10] , 本文取为 3. 5。 由于受扰建筑模型的风压测点非常多, 必须有 针对性的简化, 因此本文将受扰建筑的每个立面的 区域根据风压分布特征均划分为 9 块 涵盖所有测 点 再进行研究, 各分块区域所涵盖的测点范围如图 4 所示。分块后, 采用各区域各测点峰值风压的最大 值即最大峰值风压作为区域风压值的研究对象, 并 采用块干扰因子 BIF 来描述施扰建筑对受扰建筑峰 值风压的干扰效应 BIF 受扰后区域各测点 C p的最大值 单体情况区域各测点 C p的最大值 2 根据各个立面的基本风压特征, 具体采用以下 方式计算受扰建筑各个立面的峰值风压系数 迎风面C p 珔 Cp gσp 3 其他各立面C p -珔 Cp - gσp 4 同时对于某些特殊位置和工况, 为了反映受扰 建筑外表面的峰值风压分布规律, 仍采用常规的测 点风压系数干扰因子 IF 进行分析 IF 受扰后测点峰值风压系数 C p 单体情况测点峰值风压系数 C p 5 为简化起见, 在本文以下部分除特别声明外将 统一用风压系数代替峰值风压系数进行描述。 2试验结果分析 2. 1基本配置下的结果分析 所谓基本配置是指 Br1 和 Hr1 的情况。本 文主要集中分析受扰建筑西立面 迎风面 和北立面 风压干扰情况。 2. 1. 1北立面 对该立面9 个区域 BIF 值观察可以发现 迎风部 位的①④⑦区域干扰规律基本类似; 中间部位的② ⑤⑧三个区域干扰规律也基本相似; 下风部位的③ ⑥⑨三个区域风压的干扰规律也颇为相似。图 5 为 三个代表性区域 ①②⑨ 的 BIF 等值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1 串列布置 y/b 0 时, ①区在 x/b ≥2 时将 发生很明显的放大效应, BIF 值高达1. 34 x/b 5 。 2 斜列布置 x/b ≠0, y/b ≠0 时, 施扰建筑离 x 轴越近, 迎风的①区风压放大效应越明显,BIF 值 最大可达 1. 2; ②区的放大效应区则主要分布在 4≤ x/b ≤11; 1. 5≤y/b≤5 , BIF 值集中在 1. 1 左右。而下风区域的放大效应则主要集中在高度较 低的⑥区和⑨区, 且其放大效应均分布在离受扰建 筑较近的斜上游位置。 3 并列布置 x/b 0 时, 由于峡谷效应使得 迎风区域和中间区域发生很明显的放大效应, 并列 间距越近, 放大效应越明显, 最大 BIF 值高达 1. 52。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整个北立面的风压干扰情 况, 特绘制了各区域放大效应最为明显的工况下立 面风压等值分布且挑出了相应立面的绝对值最大的 风压系数, 并与单体作比较, 结果见图 6, 图中立面的 右边为迎风区域, 左边为下风区域, 括号内为施扰建 筑坐标 x/b, y/b 。 由图 6 可见, 串列布置时位于 5b, 0 的施扰建 筑可使得北立面最高负风压系数绝对值升高至 2. 4, 02 a①区 b②区 c⑨区 图 5北立面 BIF 等值分布 Fig. 5BIF contours on north elevation 图 6典型干扰位置北立面风压等值分布 Fig. 6Peak pressure contours on north elevation in typical locations 与单体情况相比增加了 20。而斜列布置干扰最为 显著位置基本分布在 7b,- 2. 7b 、 7b,- 1. 8b和 5b,- 2. 7b位置处, 立面最高负风压系数绝对值最 大可增加 14, 且基本集中在①②④⑤⑥⑨区域。 并列布置干扰最为显著工况为施扰建筑位于 0,- 1. 8b 这是本次试验的最小并列间距 , 它可使得① ②④⑤⑦⑧中每个区域最高负风压系数绝对值均提 高 27以上, 其中①号区域升高达 52以上。 2. 1. 2西立面 迎风面 对于西立面, 分析结果同样显示, 放大效应主要 集中在迎风面边缘区域 ①④⑦区和③⑥⑨区 , 中 间 ②⑤⑧区 主要呈现明显的遮挡效应, 且各自 3 个区域间的干扰因子的分布也颇为相似。图 7 为具 有代表性的顶部 3 个区域 BIF 等值分布。 a①区 b②区 c③区 图 7西立面 迎风面BIF 值分布 Fig. 7BIF contours on windward elevation 由图中可以看出 1 串列布置时, 迎风面顶部的边缘区域 ①③ 区 都呈现放大效应, 最大 BIF 值可达 1. 17。 2 斜列布置时, 迎风面的边缘区域 ①④⑦区 发生明显的放大效应, 且放大效应区基本集中在 0≤ y/b ≤3, 干扰最为显著的工况均为施扰建筑位于 受扰建筑邻近上游位置 2b, -0. 9b , 最大 BIF 值可 达 1. 43。中间区域 ②⑤⑧区 放大效应区主要集中 在邻近受扰建筑的上游位置, BIF 值可达 1. 15。 应该指出的是, 由单体情况迎风面的风压分布 特征可知, 迎风面最高正风压主要分布在中间区域, 因此应该关注这些部位在受到干扰后的风压变化情 况和规律。 12 2. 2施扰建筑宽度的影响 2. 2. 1北立面 对于北立面取其最具代表性的①区进行分析。 图 8 为该区域在不同宽度比的施扰建筑干扰下的 BIF 等值分布图。 由图 8 可以看出, 6 种宽度比下的北立面放大效 应均非常明显, 其干扰规律主要如下 1 串列布置时, 选取顶部迎风区域干扰最为显 著的 G7 测点作为代表, 研究不同宽度比的串列施扰 建筑对受扰建筑北立面的影响, 结果见图 9。 从图9 中可以看出, 当 Br<1 时, G7 测点均呈现 放大效应, 而当 Br≥1 且串列间距较近 x/b ≤ 2 时, G7 测点主要呈现为遮挡效应, 间距逐渐增大时 将呈现为放大效应。6 种宽度比下的曲线均出现一 个最高点, 其中干扰效应最为显著的宽度比为 Br 0. 8, 它可使得 G7 测点负风压系数绝对值增加 45 受扰后为 -2. 6, 单体为 - 1. 8 , 北立面最高负风压 系数绝对值可升高 30 单体为 - 2. 0, 受扰后为 - 2. 6 , 从总体趋势上看, 串列布置时不同 Br对 G7 测 点干扰最显著的位置 间距 随着宽度比的增大而增 大, 相应的最高负风压系数绝对值则随着宽度比的 增大而减小。 2斜列布置时, 施扰建筑离 x 轴越近, 放大效 应越明显, BIF 值最高可达 1. 24。当宽度比 Br≤1 时, 放大效应随着宽度比增大而增大; 当宽度比 Br≥ 1 时, 放大效应随着宽度比的增大而减弱。6 种宽度 比下斜列布置干扰最为显著的位置基本上集中在 4≤ x/b ≤9. 5,y/b ≤1. 8 区。 3并列布置时, 峡谷效应使得6 种宽度比下的 施扰建筑北立面均出现非常明显的放大效应, 且宽 度比越大, 并列间距越小, 并列位置附近放大效应范 围也越大, 放大效应也越明显。 2. 2. 2西立面 迎风面 对比 6 种宽度比下的迎风面 BIF 值分布可以发 现, 放大效应基本上均集中在0≤y/b ≤3 区域内, 且由基本配置下的各区域 BIF 值分布表明迎风面放 大效应主要集中在串列和斜列布置工况。因此本文 选取了 6 种宽度比下迎风面峰值风压受干扰最为显 著的工况进行对比, 并将各个工况下立面测点干扰 因子最大值和立面风压系数最大值与单体作比较, 结果见图 10, 括号内为施扰建筑坐标 x/b, y/b 。 由图10 可见, 当宽度比 Br≤0. 6 时, 串列布置较 近时迎风面的两边缘区域产生较明显的放大效应, 最大干扰因子可达 2. 16, 且迎风面最高正风压系数 2. 38 与单体 1. 8 比较增加了32。当宽度比 Br> 0. 6 时, 显著干扰位置基本集中在 1. 5≤ x/b≤ 3; aBr0. 4 bBr0. 6 cBr0. 8 dBr1. 0 eBr1. 2 fBr1. 4 图 8不同宽度比下北立面①区 BIF 等值线 Fig. 8Effects of Bron BIF of block No. 1 on north elevation 22 图 9串列布置时北立面 G7 测点风压系数值 Fig. 9Peak pressure of tap G7 on north elevation for tandem arrangement 图 10不同宽度比下显著干扰位置迎风面 C p 等值分布 Fig. 10Peak pressure contours of windward elevation in typical locations with different Br y/b 0. 9区域内, 与单体比较, 最高正风压系数 分布区域从单体的 3/4 高度处的正中区域移至偏南 的边缘区域, 且宽度比越大, 放大效应也越大, 当宽 度比 Br达到 1. 2 时, 迎风面放大效应最为显著, 局部 测点风压系数最大可以增加 85, 整个立面最高正 风压系数可增加 30 单体最大风压系数为 1. 8, 受 扰后为 2. 34 。当宽度比 Br>1. 2 时, 放大效应呈现 减弱的趋势。 2. 3施扰建筑高度的影响 2. 3. 1北立面 仍选取北立面最具代表性的①区进行分析。图 11 给出该区域在不同高度比 Hr施扰建筑干扰作用 下的 BIF 等值分布。对比4 种 Hr的 BIF 等值分布可 以看出 1 串列布置 施扰建筑 Hr< 1. 2 时, 风压放大 效应较为显著, 特别对于 Hr≤1. 0 且串列间距较小 时, 放大效应非常明显, 这主要是由于串列的施扰建 aHr0. 8 bHr1. 0 cHr1. 2 dHr1. 4 图 11不同高度比下北立面①区 BIF 等值分布 Fig. 11Effects of Hron BIF of block No. 1 on north elevation 筑高度低于受扰建筑产生的三维绕流现象所致, 是 较为典型的风压干扰效应工况, 图 12 给出当 Hr 0. 8 的施扰建筑在串列间距 x/b 1. 5 时对受扰建筑 北立面和西立面 迎风面 的干扰影响。 从图 12 可以看出, 受扰建筑北立面在施扰建筑 高度以下的区域显示明显的遮挡效应, 而立面风压 系数在略高于施扰建筑高度处则出现明显的放大效 应, 局部风压系数可升高 58, 最高负风压系数绝对 值可达2. 79。迎风面顶部区域和两侧的边缘区域则 相应出现 1. 1 倍和 1. 29 倍的放大效应。 2 斜列布置时, 当高度比 Hr≥1, 放大效应区 基本上覆盖了整个移动网格, 且高度比越大, 放大效 32 aCp等值线 bIF 等值线 图 12受扰建筑立面风压系数及 IF 等值线 Fig. 12Peak pressure and IF contours of interfered building’ s facades 应区范围也越大。4 种高度比下干扰最为显著的工 况基本集中在 x/b 7 和 x/b 8 轴线上。当高度比 Hr≥1. 2 时, 最大 BIF 值基本保持不变。 3 并列布置时, 峡谷效应使得北立面风压明显 增加, 高度比越大, 并列间距越小, 放大效应越明显, 当高度比 Hr 1. 4 时, BIF 值可达 1. 86。为了对比 整个北立面的风压干扰情况, 本文特挑取了 4 种高 度比并列布置干扰最为显著工况 y/b - 1. 8 进 行分析, 并与单体作比较, 结果见图 13。 图 13并列显著干扰位置 y/b -1. 8 北立面 Cp等值线 Fig. 13Peak pressure contours on north elevation in typical locations with side- by- side arrangement y/b -1. 8 从图 13 中可以看出, 放大效应均集中在立面的 迎风区域, 高度比越大, 放大效应也越明显。当 Hr≤ 1 时, 北立面干扰最为严重的区域为对应施扰建筑中 部高度区域, 而当高度比 Hr> 1, 干扰最为严重的区 域为立面迎风的顶部区域, 最高负风压系数绝对值 可达 3. 5, 与单体比较可增加 75, 局部负风压系数 绝对值可增加 85。 2. 3. 2西立面 迎风面 对比 4 种高度比下的迎风面 BIF 值分布可以发 现放大效应区基本上集中在 0 ≤y/b ≤ 3 区域内。 同样选取 4 种高度比下干扰最为严重的工况进行对 比, 结果见图 14 括号内为施扰建筑坐标 x/b, y/b 。 由图 14 可知, 4 种高度比下的施扰建筑均在 x/b 2, y/b -0. 9 对迎风面产生最大干扰效应。且当 高度比 Hr<1 Hr0. 8 时, 放大效应最为明显的区 域 即风压系数最大区 基本分布在受扰建筑偏南的 中间区域处, 最高正风压系数可达2. 04。当 Hr≥1. 0 时, 最高正风压区域基本上集中在偏南边缘的顶部 区域, 立面最大干扰因子均集中在 1. 4 ~1. 6 左右, 且 高度的继续增加基本不引起迎风面最高正风压系数 的增加, 最高正风压系数基本稳定在 2. 14 左右。 图 14显著干扰位置迎风面风压系数等值线 Fig. 14Peak pressure contours of windward elevation in typical locations 2. 4并列布置的进一步分析 综合以上结果分析可知, 串列、 斜列和并列布置 下的施扰建筑对受扰建筑表面风压均产生不同程度 的放大效应, 但对比发现并列布置产生的峡谷效应 使得建筑表面风压干扰最为显著, 因此需进一步分 析研究。以上对宽度比和高度比的研究时并列工况 受移动导轨网格 图 3 的限制仅局限于 4 个位置, 试 验数据明显偏少, 因此本文在并列布置方向 受扰建 筑南立面方向 铺置了一条直线移动导轨, 它使得施 扰建筑和受扰建筑的并列间距可以连续调整, 且最 远可调整间距为9b, 基于此, 共实施了1. 2b~9b 共17 种并列布置工况。图 15 给出其中 10 种不同间距比 的南立面 IF 值随间距比的变化, 从图中可以看出 ① 并列间距越小, 放大效应越明显, 最大 IF 值可达 2. 1, 且当并列间距较小时, 南立面放大效应主要集 中在迎风区域, 随着并列间距增大, 迎风区域放大效 42 图 15不同并列布置间距的南立面风压 IF 分布 Fig. 15Effects of spacing on IF contours on south elevation for side by side arrangement 应逐渐减弱, 下风区域也逐渐呈现放大效应; ②当施 扰建筑并列间距 y/b 9 时, 整个南立面 IF 值均趋于 1, 这表明并列间距到达9 倍的受扰建筑宽度时, 峡谷 效应对建筑表面的风压干扰效应才渐趋消失。 为了考察不同间距下南立面的最大 IF 值变化规 律, 特挑选不同 y/b 的南立面 IFmax值并与并列间距 y/b 相拟合, 结果见图 16。 图 16并列布置的立面 IFmax 随间距比 y/b 变化 Fig. 16IFmaxvs. building spacing ratio for side by side arrangement 图中实线为拟合得到的曲线, 该拟合曲线的方 程为 lg IFmax 0. 366 9 y/b -1. 098 9 6 与试验结果有非常好的拟合精度 反映拟合可信程 度的相关系数 ρ 0. 987 。同时图中还给出以上基 本配置试验中在北立面测得的 4 个并列布置工况试 验结果, 直观地验证了由在南立面上测得数据得到 的拟合关系式 6 的可靠性。 3结论 通过本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施扰建筑对北立面峰值风压主要呈现放大 效应, 且宽度比越大 Br≤1 时 , 高度比越大, 放大 效应越明显, 串列布置 Br0. 8 时可使得北立面最 高负压系数绝对值升高 30。 2 受扰建筑迎风面峰值风压放大效应区主要 集中在施扰建筑位于0≤y/b ≤3 迎风区域内。干 扰最为显著的区域为 1. 5 ≤ x/b ≤ 3;y/b≤ 1. 8 , 迎风面最高正压系数可增加 40。 3 当串列间距较小且高度比小于1 Hr0. 8 时会产生的三维绕流现象使得受扰建筑侧面局部风 压系数升高 58, 迎风面顶部和两侧边缘区域风压 系数可分别升高 10和 29。 4 并列布置产生的峡谷效应使得邻近施扰建 筑的侧面风压明显增大, 最大 IF 值可达 2. 13 且随并 列间距增大而减小。当并列间距到达 9b 时, 干扰效 应渐趋消失, 且由试验分析所得侧面干扰因子最大 值与并列间距的拟合关系式具有良好的可信度。 参考文献 [ 1] Armitt J. Wind loading on cooling towers[J] . Journal of the Structural Division,ASCE, 1980, 106 3 623- 641. [ 2] Khanduri A C,Stathopoulos T,Bedard C.Wind- induced interference effects on buildingsa review of the state- of- the- art[J] . Engineering Structures,1998, 20 7 617-630. [ 3] 谢壮宁,顾明,倪振华. 不同断面宽度群体高层建 筑的动力干扰效应第 1 部分 顺风向响应[ J] . 建 筑结构学报, 2003, 24 4 8- 16. XIE Zhuangning, GUMing, NIZhenhua.Wind- induceddynamic interference effects on different size tall buildingspart Ⅰalong- wind response [J]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2003, 24 4 8- 16. in Chinese [ 4] 谢壮宁,顾明,倪振华. 不同断面宽度群体高层建 筑的动力干扰效应第 2 部分 横风向响应[ J] . 建 筑结构学报, 2003, 24 5 50- 57. XIE Zhuangning, GUMing, NIZhenhua.Wind- induceddynamic interference effects on different size tall buildingspart Ⅱacross- wind response[J]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2003, 24 5 50- 57. in Chinese [ 5] Sparks P R,Schiff S D,Reinhold T A. Wind damage 52 to envelopes of houses and consequent insurance losses [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1994, 53 1/2 145- 155. [ 6] Kawai H. Local peak pressure and conical vortex on building [J] .JournalofWindEngineering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2002, 90 4/5 251- 263. [ 7] 谢壮宁,石碧青,倪振华. 尾流受扰下复杂体形高 层建筑的风压分布特性[ J] . 建筑结构学报,2002, 23 4 27- 32. XIE Zhuangning,SHI Biqing,NI Zhenhua. Wi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on complex shape tall buildings under wind action with interference effects by a downwind building [J]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2002, 23 4 27- 32. in Chinese [ 8] 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S] . 北京 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GB 500092001Loa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S] .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BuildingPress, 2001. in Chinese [ 9] 谢壮宁, 倪振华, 石碧青. 脉动风压测压管路系统的 动态特性分析[ J] . 应用力学学报, 2002, 19 1 5- 9. Xie Zhuangning, Ni Zhenhua, Shi Biqing.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ubing systems for fluctuating wind pressure measurements[ J] .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2002, 19 1 5- 9. in Chinese [ 10]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Wind tunnel studies of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R] . Manuals and Reports on Engineering Practice.No. 67.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Aerodynamics Committee Aerospace Division. Task Committee on Wind Tunnel Testing of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1999. 62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