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专业设计范本.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采矿专业设计范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采矿专业设计范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采矿专业设计范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采矿专业设计范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采矿专业设计范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采矿专业设计范本采矿专业设计范本 序 论................................................................................................................................................3 一、课程设计指导思想.................................................................................................................3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3 三、设计说明书内容 ....................................................................................................................3 四、设计题目...............................................................................................................................4 第一章 采区概况..............................................................................................................................4 第二章 采区地质概况.......................................................................................................................5 1、确定采区走向长度 ..................................................................................................................6 2、确定区段斜长和区段数目、回采工作面长度...........................................................................6 3、确定采区内工作面数目...........................................................................................................8 4、采区的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量.............................................................................................8 5、验算采区采出率 C ..................................................................................................................9 第三章 采区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9 1、采区生产能力 .........................................................................................................................9 2、采区服务年限 .......................................................................................................................10 3、确定采区内同采工作面数 .....................................................................................................11 第四章 采煤方法............................................................................................................................11 1、采煤方法的确定....................................................................................................................11 2、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11 3、处理采空区...........................................................................................................................14 第五章 工作面开采顺序 .................................................................................................................14 第六章 采区巷道布置.....................................................................................................................14 1、完善开拓巷道 .......................................................................................................................15 2、确定巷道布置系统及采区布置方案分析比较.........................................................................15 第七章 采区生产系统.....................................................................................................................16 1、生产系统...............................................................................................................................16 2、采区设备参数 .......................................................................................................................17 第八章 采区车场............................................................................................................................19 第九章 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0 1、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0 2、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 3、工作面劳动组织表 ................................................................................................................22 第十章 课程设计总结.......................................................................................................................23 参考文献...........................................................................................................................................23 2 采矿设计范本采矿设计范本 序序 论论 一、课程设计指导思想一、课程设计指导思想 该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一项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在“井巷工程”、 “采矿学”等课程的理 论教学和认识实习的基础上,通过采区设计把所学的主干专业课程采矿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 实践的综合性学习过程,以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动手能力。随着技术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 入,专业课程设计的题目、内容和要求将有所改进和提高,其具体事宜要在专业课程设计大纲的基 础上。 二二.、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采区设计达到下列目的 1 系统灵活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条件加以运用。丰富学生的安全生产实际 知识,并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热爱劳动、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尊重科学和实践的良好思想作风;z 2 掌握采区方案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3 巩固和发展学生的文字编写、运算和绘图的工程技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三、设计说明书内容三、设计说明书内容 1 采区概况叙述采区位置、开采范围寄与临近采区的关系,采区边界的确定等。 2采区地质概况采区范围内煤层赋存条件、煤层走向、倾向、倾角、煤层数目、煤质、煤的自燃 性、瓦斯等级、顶底板岩石厚度、岩性、采区地质构造、水纹地质条件等、计算采区储量。 3 确定采区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采区内同采的工作面数目、工作面配产情况与接续情况,编 制采区内回采工作面接替图表、掘进工作面接替图表、回采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4 选择各层煤层采煤方法,确定回采工艺方式、工作面支护形式和支护设备、采煤机和运输机 类型。确定工作面进刀方式、截割方式、工作面长度、采高及工作面推进度等。 3 5 划分区段或条带,确定工作面开采顺序。 6 通过技术经济分析,选择采区巷道布置最优方案,并论证其合理性。 7 确定采区生产系统,包括运煤、运矸、运料系统及通风系统。列表说明采区设备主要参数。 8 选择采区上、中、下不车场形式,并附插图。 9 编制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包括采区走向长度、斜长、区段数目、采煤方法、采面长度, 采区可采储量、生产能力、服务年限、采区回采率、工作面回采率、采掘面头数比等。 四、设计题目四、设计题目 设计题目的一般条件 采区设计生产能力120、150、180、200万吨 1煤层倾角20,厚度3m,埋深400,采区面积1.5km1km 2煤层厚度3m,层间距30m 瓦斯 CH4含量在0-5.21ml/g 间,平均1.83ml/g 矿井涌水量正常涌水量300m3/h,最大涌水量600m3/h 直接顶板硬底板硬煤质硬 第一章第一章 采区概况采区概况 采区概况叙述采区位置、开采范围、及与临近采区的关系,采区边界的确定等。 附表1设计采区综合柱状图 柱 状厚度(m)岩 性 描 述 ----------------------------------------------- --------- 8.4细砂岩 ----------------------------------------------- --------- 18砂岩,坚硬 4 3.0 1煤层 γ1.40t/m3 ----------------------------------------------- --------- 30灰色砂岩 3.0 2煤层层, γ1.40t/m3 25 灰色细砂岩,中硬、 稳定 。 。 。 。 。 。 。 。 。 。 。 。 。 。 。 。 。 。15灰色粗砂岩、坚硬 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某采带区自下而上开采1煤层和2煤层,煤层厚度、层间距及顶底板岩 性见以上综合柱状图 。 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米,煤层露头为-30米。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带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 巷布置在1煤层底版下方25米处的稳定岩层中,为满足该采带区生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 根据采煤方法不同由设计者自行决定。 第二章第二章 采区地质概况采区地质概况 叙述采区范围内煤层赋存条件、煤层走向、倾向、倾角、煤层数目、煤质、煤的自燃性、瓦斯等 级、顶底板岩石厚度、岩性、采区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计算采区储量。 煤层 地下开采 近水平煤层 〈8 缓斜煤层 8~25 中斜煤层 25~45 急斜煤层 〉45 5 所给条件煤层倾角为20因此为缓斜煤层, 煤层 地下开采 薄煤层 〈1.3m 中厚煤层 1.3~3.5m 厚煤层 3.5m 所给条件煤层厚度3m 因此为中厚煤层。 瓦斯等级划分为三级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0m3/t 以下;高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 量10m3/t 以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指在采掘过程中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CH4含量在0- 5.21ml/g 间,平均1.83ml/g 即平均在1.83m3/t,最高是5.21m3/t,所以为低瓦斯矿井。 该煤层赋存在地下400m,煤层倾角为20,为低瓦斯矿井,煤质为无烟煤,颜色为钢灰色,条 痕为深黑~灰黑色,似金属光泽,硬度和密度在煤中最大。挥发分低,固定碳高,燃点高,不易自 燃,火力耐久。 采带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1煤层和 2煤层属简单结构煤层,硬度 系数 f4,1煤层和2煤层属于硬煤层,各煤层瓦斯涌出量也较小。 1、确定采区走向长度、确定采区走向长度 因为井田走向无大的地质变化,采区走向长度应从技术上可能和经济上有利的原则来确定。区段 平巷布置在煤层底板的硬砂岩中,巷道容易维护,采区走向长度可以适当加长。煤层平均倾角为20, 为缓斜煤层,开采条件较好,采掘机械化程度高,采区集中巷采用皮带运输机,生产能力较大的采 区其走向长度为1000~1500,综采工作面单面布置时,走向长度一般不小于1000m。双面布置时, 走向长度不小于2000m。普采双面布置一般为1200~1500m。因为采区走向长度为2000m,综采工 作面双面布置,走向长度设计为2000m。该煤层左右边界各有15m 的边界煤柱,上部留30m 防水煤 柱,下部留30m 护巷煤柱,故其煤层倾向共有1000-60940m 的长度,走向长度1500- 1521470m。 2、确定区段斜长和区段数目、回采工作面长度、确定区段斜长和区段数目、回采工作面长度 采区倾斜长度为940m,走向长度为1470m。采区划分为4个区段,每个区段倾斜长度为235m, 区段斜长内一般设置一个走向长壁采煤工作面,因此区段斜长就等于采煤工作面长度加上区段平巷 6 宽度和护巷煤柱的宽度,护巷煤柱宽度根据矿山压力的大小和所采取的护巷方法分别为0~15m 厚 煤层有煤柱护巷时区段煤柱宽度可达20m。护巷煤柱宽度取15m。 一般而言,考虑到设备选型及技术方面的因素综采工作面长度为180~250m,巷道宽度为 4m~4.5m,本采区选取4.5m,且采区生产能力为150万 t/a,一个中厚煤层的一个工作面便可以满足 生产要求,最终选定4个区段,采用沿空掘巷方式,巷道间留较小煤柱,取5米,两区段间留有较大煤 柱,取30米。 故工作面长度为L 1000-302-54-84.5/4220m 工作面合理长度的验证 ①从煤层地质条件考虑 该采区内的三层可采煤层的地质条件较好,无断层,煤层倾角为20,煤层厚度适中,顶底板较 稳定,瓦斯涌出量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所以布置220米的工作面比较合适。 ②从工作面生产能力考虑 工作面的设计生产能力为150万吨/年。正规循环每天进六刀,采煤机滚筒截深为600mm,所以 1煤层的工作面实际年生产能力为 3300.63332201.40.95156.4 万吨 能够满足设计生产能力的要求,一个工作面生产就能够满足设计生产能力的要求,并且考虑到其 他各个方面对生产的影响,工作面的长度确定的合理。 ③从运输设备及管理水平角度考虑 采区生产选用的设备均为国内先进的的生产设备,工作面选用的250米刮板输送机能够利用国内 先进的技术,能够与时俱进的跟上技术的发展。 由于现在提倡管理人员的知识化、年轻化,所以工作面长度为220米在管理上是毫无问题的。 ④从顶板管理及通风能力考虑 该采区的顶板较稳定,工作面可以适当的加长,综采工作面的长度一般在180250m,所以选择 的工作面的长度为220米较合适。另外,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较低,通风问题能够解决。 ⑤从巷道布置角度考虑 由于采区倾斜方向长为1000米,除去煤柱宽及巷道宽116米,剩余884米,把每个工作面长 7 度定为220米,8842204,正好为4工作面。 ⑥ 经济合理的工作面 工作面的长度与地质因素及技术因素的关系十分的密切,直接影响生产效率,所以根据条件,以 高产量、高效率为原则选择合理的工作面长度。合理的工作面以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为目标。 尽量加快工作面的推进速度,减少巷道的维护时间,降低回采总成本,使设备、资源得到最高利用。 3、确定采区内工作面数目、确定采区内工作面数目 回采工作面是沿倾斜方向布置,沿走向推进,采用走向长壁法开采。 工作面数目 NL-S0/ll0 式中L ----- 煤层倾斜方向长度m; S0 ---- 采区边界煤柱宽度m; l ----- 工作面长度m; l0 ---- 回采巷道宽度,因采用综采,故 l0取5m。 N1000-302/22010 4.08,取4 . 4、采区的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量、采区的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量 1 采区的工业储量 ZgHLm1m2 γ 式中 Zg---- 采区工业储量,万 t; H---- 采区倾斜长度,940m; L---- 采区走向长度,1470m; γ---- 煤的容重 ,1.40t/m3; m1---- 1煤层煤的厚度,为3.0米; m2---- 2煤层煤的厚度,为3.0米; Zg100015003.03.01.41260万 t/a Zg1Zg2100015003.01.4630万 t 8 2 设计可采储量 ZKZg-pC 式中ZK---- 设计可采储量, 万 t; Zg---- 工业储量,万 t; p---- 永久煤柱损失量,万 t; C---- 采区采出率,厚煤层可取75,中厚煤层取80,薄煤层85。本设计条件下取80。 Pm1 Pm2 30215003.01.41521000-3023.01.448.8万 t P---- 上下两端永久煤柱损失量,左右两边界永久煤柱损失量,万 t;该煤层左右边界各有15m 的边界煤柱,上部留30m 防水煤柱,下部留30m 护巷煤柱。 ZK1 ZK2 Zg1-p1 C1630-48.80.80464.96万 t 5、验算采区采出率、验算采区采出率 C 对于1、2#厚煤层 C1C2 Zg1-p1/Zg1z 式中 C1-----采区采出率, ; Zg1 ---- 1煤层的工业储量,万 t ; p1 ---- 1煤层的永久煤柱损失,万 t ,取 Zg16 ; C1Zg1-p1/Zg1 (630-48.8)/630 92.25 80满足要求。 第三章第三章 采区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采区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采区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采区内同采的工作面个数、工作面配产情况与接续情况,编制采区内 回采工作面接替图表、掘进工作面接替图表、回采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1、采区生产能力、采区生产能力 采区生产能力的基础是采面的生产能力,而采面的产量取决于煤层厚度、工作面长度、及推进速 9 度。 一个采面的产量 A0(万 t)可由下式计算 A0 LV0MγC0 式中 L采煤工作面长度,m; V0 推进速度,m/a; M煤层厚度或采高,m; γ煤的密度,t/m3 C0 采煤工作面采出率,一般取0.93~0.97,薄煤层取高限,厚煤层取低限;此处 取0.95。 采煤工作面年推进速度综采面可达1080~1200m 或以上。此处取1200m/a。采煤机截深取 0.6m,一天截9刀,采用四六制一个班截3刀。一天工作面推进速度为5.4m,采煤工作面年推进速 5.4m/d330d1782m/a。 因此一个采面生产能力 A0 220178231.40.95156.4万 t。 采区生产能力 AB k1k2 A0i 式中 n 采区内同采的工作面个数,此处取2; k1 采区掘进出煤系数,取1.1 左右; k2 工作面之间出煤影响系数,n1取1,n2 时取0.95,n3时取0.9。 采区生产能力 AB 1.11156.4172万 t。 2、采区服务年限、采区服务年限 T ZK/AK 式中 T---- 采区服务年限,a; A---- 采区生产能力, 172万 t; ZK---- 设计可采储量,929.9万 t; K----储量备用系数,取1.3。 10 T1 ZK1/(AK)464.96万 t/172万 t 1.32.07a ; T2 ZK2/(AK)464.96万 t/172万 t 1.32.07a; T T1 T2 4.14a。 所以采区的服务年限为4.14年。采区内同采的工作面个数为1。 3、确定采区内同采工作面数、确定采区内同采工作面数 生产能力为172万 t/a,且工作面生产能力为5212t/a。目前开采准备系统的发展方向是高产高效生 产集中化,采用提高工作面单产,以一个工作面产量保证采区产量,所以定为采区内一个工作面生 产 第四章第四章 采煤方法采煤方法 选择各煤层采煤方法,确定回采工艺方式、工作面支护形式、支护设备、采煤机和运输类型。确 定工作面进刀方式、截割方式、工作面长度、采高及工作面推进度等。 1、采煤方法的确定、采煤方法的确定 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主要用于缓斜、倾斜薄及中厚煤层或缓斜3.5~5.0m 厚煤层,其采煤系统比 较简单。所给条件煤层厚3m,倾角20为缓斜中厚煤层,所以选用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地质构造 简单,煤层赋存条件较好,瓦斯涌出量小。且现代工作面长度有加长趋势,因此采煤工艺选取的是 较先进的综采。 2、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1选第一煤层,即1煤层为对象设置采煤工艺。 由于1煤层厚度为3m,属于中厚煤层,硬度系数 f4,结构简单,无断层,故可用综合机械化 采煤工艺。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四六”制作业形式,即三班采煤,一班准备。采煤机截深为0.6m。采 煤机割煤高度为3m。 工作面回采工艺流程为采煤机向上割煤、移架→采煤机向下装煤→推移刮板输送机→斜切进刀 →推移刮板输送机。 11 2综采工作面的设备选用国产设备。 3采煤与装煤 ①落煤方式与采煤机的选择 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双滚筒采煤机直接落煤和装煤。依据采区的设计生产能力确定工作面每天 的推进度为5.4m。 选择采煤机的滚筒截深为600mm,每天正规循环推进9刀,每个循环0.6m,可满足每天至少推 进5.4m 的要求。 根据煤层的实际情况,煤层厚度为3m,工作面长度为220m,采高3m,工作面推进速度 1782m/a。经查采矿设计手册 ,选用 MGT375/750采煤机。MGT375/750型采煤机的采高范围 1.8~3.5m,截深为0.6m。 ②工作面采用自移式液压支架支护 ③移架方式 由于采用及时支护方式,而且工作面每天推进6刀,所以选择顺序移架方式。 顺序式移架速度快,能满足采煤机快速牵引的需要,适用于顶板比较稳定的高产工作面。 ④支护方式由于1煤层 f 4,选用及时支护。 ⑤工作面的支架需求量 由 n L / E 式中 N 工作面支架数目,取整数; L 工作面长度,m; E 架中心距; n 220/1.5146架 ⑥端头支架 由于巷道宽度为5m,而架宽为1.43~1.59 m,因此选2架,上下两端共需4架。另两架空间用单 体支架金属铰接顶梁支护。支撑高度1.6~3.8。 ⑦超前支护方式和距离 12 由于采用综采开采,支撑压力分布范围为20~30米,峰值点距煤壁前方 5-15m,所以超前支护的 距离为20米。 选用单体支柱和金属铰接顶梁支护。铰接顶梁的长度为1000mm。 ⑧校核支架的强度和高度 校核高度 经查采矿设计手册得到 在实际使用中,通常所选用的支架的最大结构高度比最大采高大200mm 左右。即 Hmax Mmax0.2米。最小结构高度应比最小的采高小250350mm。即Hmin Mmin-0.2 5~0.35m 已知选用的 ZY3400/16/35 支撑掩护式支架的最大结构高度为3.5mMmax0.2,满足要求。 支架的最小结构高度为1.8m Mmin - 0.2 5~0.35,满足要求。 校核强度 由 qKMρg10-6 式中 q 支护强度,Mpa; K 作用于支架上的顶板岩石厚度系数,取6; M 采高,m; ρ 岩石密度,取 2.5103Kg/m3; g 取10N/Kg。 q63.02.51031010-60.45Mpa 由 QqF103KN 式中F为支架支护面积,F 5.7251.450 8.30m2 Q0.458.301033735 KN 由 P Q / η 式中P 支架的工作阻力,KN; Q 支架的有效工作阻力,KN; 13 η 支架的支撑效率,取80 P37350.84688.75 KN 支架工作阻力6000 KN, 满足要求。 3、处理采空区、处理采空区 采用全部跨落法处理采空区。 第五章第五章 工作面开采顺序工作面开采顺序 划分区段或条带,确定工作面开采顺序。 将采区划分为四个区段,每个区段倾斜长度为235m,一次采一个工作面, 。以1煤层为例,4个区 段工作面接替顺序,采用下行开采顺序 1工作面接替顺序图 区段1001002 区段2001002 区段3001002 区段4001002 图.1 对于1布置一个综放工作面便可以满足生产设计的要求。 1煤层K1煤层区段1(001-002)→区段2(001-002)→区段3(001-002)→区段4(001- 002)→区段5(001-002) 说明以上箭头表示方向为工作面推进顺序。 3.确定工作面回采巷道布置方式及工作面推进 终点位置 第六章第六章 采区巷道布置采区巷道布置 通过技术经济分析,选择采区巷道布置最优方案,并论证其合理性。 14 回采巷道布置方式.单巷沿空掘巷掘进方式。 分析已知采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同时,各煤层瓦斯涌出量较低,自 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因此有利于综合机械化作业,可以充分发挥棕采高产高效的优势。 同时,为减小煤柱损失,提高采出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用单巷沿空掘巷掘进方式。这种方式 掘出的巷道正处在应力降低区,即好维护又提高了采出率,有取代沿空留巷的趋势。 说明在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内,工作面布置和推进的位置应以达到采区设计产量及安全为准。 工作面推进到距回风大巷30米处的位置,即为避开采掘超前影响所留设的30m 护巷。 1、完善开拓巷道、完善开拓巷道 为了减少煤柱损失提高采出率,利于灭灾并提高经济效益,根据所给地质条件及采矿工程设计规 划,在第一开采水平中,把为该采区服务的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均布置在2煤层底板下方25m 的稳 定岩层中,两巷水平间距相距1457.39m 。 2、确定巷道布置系统及采区布置方案分析比较、确定巷道布置系统及采区布置方案分析比较 首先确定回采巷道布置方式,由于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条件好,涌水量较小,瓦斯涌出 量较小,直接顶较厚且易跨落。同时为减少煤柱损失,提高采出率,降低巷道维护费用,采用沿空 掘巷的方式。因此采用工作面布置图1所示工作面接替顺序,就能弥补沿空掘巷时工作面接替复杂的 缺点。 确定采区巷道布置系统,采区内有2层煤,每一层都布置4个工作面,根据相关情况初步制定以 下两个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一两条岩石上山 在距2煤层底板15m 处岩石中布置两条岩石上山,一条为运输上山,另一条为轨道上山,两上 山层位有一定差距,使其分别联结两翼的区段;平巷不交叉;石门联系各煤层。通风路线新风从阶 段运输大巷→采区主石门→采区下部车场→轨道上山→中部甩车场→区段轨道集中平巷→区段联络 巷道→区段运输平巷→工作面→区段回风平巷→回风石门→阶段回风大巷。该方案的特点是岩石 工程量大,掘进费用高,联络石门长,但维护条件好,维护费用低,有利于通风,运输能力大。 方案二一煤一岩上山 在距2煤层底板15m 处岩石中布置一条岩石运输上山,在2煤层中布置另一条轨道上山,石门 15 联系各煤层。通风路线新风从阶段运输大巷→采区主石门→采区下部车场→轨道上山→中部甩车 场→区段轨道集中平巷→区段联络巷道→区段运输平巷→工作面→区段回风平巷→回风石门→阶段 回风大巷。该方案的特点是节省了一条岩石上山,相对减少了岩石工程量,但轨道上山不易维护, 维护费用高,需要保护煤柱。 论证回采巷道布置方式的合理性 方案一岩石工程量达,掘进费用高,联络石门长,但维护条件好,维护费用低,有利于通风, 运输能力大 方案二节省了一条岩石上山,相对减少了岩石工程量,但轨道上山不易维护,维护费用高,需 要保护煤柱。而且又由于煤层较硬,相对来说,轨道上山维护容易一些,费用相对会少。这种布置 方式适用于产量不大,服务年限不太长的采区。 综上所述,选择一煤一岩上山采区联合布置方式,巷道布置情况见巷道布置图、采区巷道平面图、 剖面图,以1煤层为例。轨道上山布置在最下一层煤为维护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当中,运输上 山布置在底板岩石中。采区服务年限为4年,不太长,产量也不大。因此此方案比较合理。如下图所 示 第七章第七章 采区生产系统采区生产系统 确定采区生产系统,包括运煤、运矸、运料系统及通风系统。列表说明采区设备主要参数 1、生产系统、生产系统 单一煤层走向巷道布置图 (1)运煤系统 在运输上山和运输巷内均铺设有刮板输送机。其运煤路线为工作面运出的煤,经运输巷、运 输上山到采区煤仓上口,通过采区煤仓在采区运输石门装车外运。 最后一个区段工作面运出的煤,则有区段运输巷至运输上山,在运输上山铺设一台短刮板输送机, 向上运至煤仓上口。 (2)运料排矸系统 运料排矸采用600mm 轨距的矿车和平板车。物料自下部车场3,经轨道上山到上部车场6,然 16 后经回风巷10送至采煤工作面。区段回风巷8,8'和运输巷9,9 '所需的物料,自轨道上山4经中 部车场7,7'送人。 掘进巷道时所出的煤和矸石,利用矿车从各平巷运出经轨道上山运至下部车场。 (3)通风系统 采煤工作面所需的新鲜风流,从采区运输石门进入,经下部车场、轨道上山、中部车场7 分成两翼经平巷8、联络眼11、运输巷9到达工作面。从工作面出来的污风,经回风巷10,右翼直接 进入采区回风石门,左翼侧需经车场绕道6进入采区回风石门。 掘进工作面所需的新鲜风流,从轨道上山经中部车场7'分两翼送至8'.平巷内由局部通风机 送往掘进工作面,污风流则从运输巷9'经运输上山回入采区回风石门。 2、采区设备参数、采区设备参数 采煤机主要参数 采煤机型号MGT375/750 采高2.3~4.2m 截深686mm 适应倾角α≤ 25 外形尺寸(长宽高)4505mm1350mm1483mm 牵引型式液压无链 滚筒中心距1488mm 牵引力 350KN 电压1140v 机重40吨 牵引速度 0~6.5 m/min 制造厂太原矿山机器集团有限公司 刮板输送机主要参数 17 刮板输送机 型号 适用条件设计长 度 m 输送 量 t/h 中部槽内 宽 mm 装机功 率 kw 刮板链 型式 溜槽结构 型式 制造厂 SGB420/22 缓斜 2.8~4.5m 806040022 边双链轧制张家口 厂 转载机主要参数 转载机型号SZB730/40 适用条件中厚煤层 出厂长度m25 0刮板链型式边双链 输送量t/h400 链速M/s0.85 与皮带机有效重叠长度(m)12 电机型号DSB-40 装机功率 kw680 制造厂张家口厂 支架主要参数 支架型号 ZZS6000-17/37 外形尺寸(长宽高)5725mm1450mm1700mm 支撑高度 1.7~3.7 m 工作阻力 6000 KN 初撑力 5105 KN 支架中心距 1500 mm 18 支护强度 0.81~0.91 Mp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